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語文教案新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6.65K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語文教案新版多篇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優秀教案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敍事中表現人物的方法,重點剖析第四段和第八段。

2.適當補充課外資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學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體會人物講演時的形象更好的體會人物講演時的形象和性格。

二、能力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蒐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從課外蒐集梁啟超事蹟,讓學生講述,學習梁啟超先生的優秀的性格、氣質和修養,以全面瞭解他的'人格魅力。

【重點、難點】

重點:分析體會作者怎樣通過敍事來表現人物性情的。

難點:學習記敍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評論和感受的寫法。

【學生活動設計】

本文雖説語言風趣而又帶情感地刻畫出了梁任公的個性,但要讓學生有深切體會必須細細品讀,抓住細節分析。所以應先讓學生默讀感知人物形象,再圈點篩選主要段落語句,進行討論評析,瞭解梁啟超的講演特點及其性格特徵。最後讓學生表演性範讀,以淋漓盡致地表現人物的性情。講授結束後,讓學生展示交流自己所找的材料,以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方法】賞析法、討論法、朗讀法

【教學用具】生字詞卡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同學們有聽演講的經歷嗎?大家能從演講中看出演講者的性格特點嗎?梁實秋就可以做到,他從梁任公在清華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活畫出梁任公的性格特點。同學們學過歷史一定知道梁啟超是個在政界叱吒風雲的人物,有哪位同學能為老師介紹以下他的政績呢?(戊戌變法,雲南起義與康有為並稱“康梁”公車上書)

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壇上也是個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認識一個真實而活生生的學者梁啟超的話,就要讀讀梁實秋寫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學生應明確記憶作家時從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時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

原名:樑治華

成就:散文家、文學評論、翻譯家

作品:《雅舍小品》(續集)、《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的紀律》、《秋室雜文》、《莎士比亞全集》、《遠東英漢大辭典》

風格:風趣幽默,樸實雋永

3、七分鐘的時間默讀課文,查字典解決不確定的字詞讀音,並思考:

A、記敍了梁啟超的哪些情況?

B、他的演講給聽眾留下怎樣的印象?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記梁任公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品文:品賞文章,關注寫人技巧

2、品人:品評人物,關注人物品格

【教學重點難點】

分析理解先生演講稿中旁徵博引的詩句,達到品人目的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清華大學是我們每個學子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其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是近代一位學者集《易經》中的名言“天”

本文內容: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教學目標】

1、品文:品賞文章,關注寫人技巧

2、品人:品評人物,關注人物品格

【教學重點難點】

分析理解先生演講稿中旁徵博引的詩句,達到品人目的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清華大學是我們每個學子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其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是近代一位學者集《易經》中的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來勉勵學子樹立“完整人格”的誓言。大家知道這位學者是誰嗎?(生答:梁啟超)今天我們就隨着作者梁實秋來領略梁啟超的演講風采。

二、走近梁任公

同學們學過歷史,一定知道梁啟超是個在政治界叱吒風雲的人物,有哪位同學能為大家介紹一下他的政績呢?(戊戌變法、雲南起義、與康有為並稱“康梁”、公車上書)梁啟超是廣東人,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1895年同康有為一起“公車上書”。

1898年參與“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

1916年策動蔡鍔反對袁世凱。這是梁啟超作為活躍政治家的一面;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壇上也是個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認識一個真實而活生生的學者梁啟超的話,就請同學們高聲朗讀《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閲讀課文,疏通生字詞,標出最吸引你的文字,並圈點勾畫嘗試做點評。

三、研讀課文

(一)品文

1、師:大家看文題《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剛剛大家讀了課文,那麼作者認為這是一次怎樣的演講?找關鍵詞。生:動人!

2、何謂動人,就是有味道,有感染力,那麼動人表現在哪些方面?大家可以從演講者在演講過程中的言行舉止、神態情感的變化這些方面展開搜索。

開場白:獨特

聲音:沉着有力、宏亮而又激亢

神態:左顧右盼、光芒四射

動作:手舞足蹈

情感:酣暢淋漓

內容:生動有趣、旁徵博引

(學生圈點勾畫,教師歸納,課件展示)

3、這些動人處作者是採用什麼手法表現出來的?正面、細節、語言、神態

4、既然演講有如此多的動人之處,那麼演講成功嗎?從哪可以看出來?(演講效果)

5、演講效果:茅津渡候船渡河、強烈愛好中國文學

6、大家看看這些內容,並不是在寫梁任公,而是寫聽眾與其他人,但卻突出了梁任公演講極富感染力,在寫作上這叫什麼手法?(側面)

7、教師總結:梁任公不是一位照搬講義的教授,而是用心靈來教書的教師,是在教育中滲透自己喜怒哀樂的真人!作者刻畫梁任公成功的運用了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細節描寫,我們寫作,也要抓住人物的特點,採用多種描寫手法。再有特點、有性格的人,刻畫時也要恰當的採用一些技巧、方法,人物才能活起來,才能給讀者深刻的印象,給讀者人生的啟發!

(二)品人

1、大家回頭再看這些演講的動人之處,從這些可以看出梁啟超是個怎樣的人?

(自負、謙虛、博聞強識、自由灑脱……)

2、文中有一句話對任公作為學者的魅力進行了歸納總結,請大家找出是那句話?

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

3、那麼,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文采學問呢?(引用詩文)

師:梁任公先生學識淵博又滿懷熱情,晚年拖着病體,仍然培育青年學生,實踐了自己所説的“戰士戰死沙場,學者死於講座”,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先生信手拈來、旁徵博引的影響一代人的詩句。

引文1:

箜篌引: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師生對話,補充資料,美讀詩句,賞析《箜篌引》,鏈接拓開。)

師:箜篌是什麼樣的樂器?

預設回答:是一種古老的樂器,這種樂器聲音悲涼悽愴,讓人心傷。

師:《箜篌引》出自《漢樂府詩》,記敍了一個悲慘壯烈的故事。是朝鮮水兵子高妻麗玉所作。子高晨起划船,有一白首狂夫,披髮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而止之,不及,遂墮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聲甚悽愴,曲終亦投河而死。子高還,以語麗玉。麗玉傷之,乃引箜篌而寫其聲,聞者莫不墮淚飲泣。這是音樂的背景。我們看這首詩,詩中出現了哪兩個人物?

預設回答:一個拼命要渡河的人,一個力求勸他不要渡河的人。

師:他渡河了嗎?

預設回答:渡了。

師:結果呢?

預設回答:死了。而且都死了。

師:他們知道他們的行為會死嗎?那為什麼還要渡河?

生:略

師:渡河的是一個白髮狂夫,被水沖走。勸他的是他的妻子,悲痛欲絕,取出箜篌對着江水反覆吟唱。一曲終了,她也投河隨夫而去。王國維曾評價“這十六字構成中國詩壇最悲壯悽慘的一幕,是用血寫成的”。它的主題,乃是瘋狂與死亡,在講求中庸的中國文化裏,如此明確地以瘋狂與死亡為審美對象,格外使人顫慄。這種直面死亡的勇氣讓你想到了“戊戌六君子”中的誰呢?

預設回答:譚嗣同,變法失敗,譚嗣同被殺,其實他本可以不死,但他堅決不肯逃離,這種勇氣就是渡河之人。他臨行前説“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師:“譚嗣同有一首題在監獄牆壁上的絕命詩,其中有兩句是?”

預設回答:“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小結:先生是由《箜篌引》中渡河人想到了甘願犧牲以救國民的譚嗣同,他的勇氣與愛國情操讓先生為之敬仰,為之感慨,先生如此之悲也正是因為先生的滿腔愛國情懷!

引文2:

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你聖子神孫,反不如飄蓬斷梗!十七年憂國如病,呼不應天靈祖靈,調不來親兵救兵。白練無情,送君王一命!……

——《桃花扇》

師:先生的演講,講到了他最喜愛的“桃花扇”,寫的是左良玉在黃鶴樓開宴,正飲得熱鬧時,忽然接到崇禎皇帝殉國的急報,於是才有了這一出《哭主》。《桃花扇》是孔尚任借離合之情,歎明朝興亡之感的清代戲曲,其中所説的皇帝是崇禎皇帝,崇禎皇帝是個好皇帝,只是時運不濟,他接手時國家是內外交困,他力圖挽狂瀾,但最後身殉社稷。

師:崇禎帝死時1644年,距先生生活年代近300年,先生卻是“悲從中來,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先生為何這樣的悲傷流淚?

師(引導):先生如此痛哭定是觸動了內心最悲痛的地方,如此之悲痛是因為自盡殉國的崇禎帝,還是由崇禎帝想到了哪位皇帝?

預設回答:梁任公先生想到的是光緒帝。

師:是的,先生想到的是他敬重的光緒帝。光緒帝是一位年輕發奮的君主,以社稷為重,推行變法,但由於慈禧太后的干涉,光緒帝只是一位名義上的皇帝,被慈禧囚禁在荷花池中央的一座四開間的平房中,斷絕了與外界的聯繫,寫下了“欲飛無羽翼,欲渡無舟楫”的詩句。

小結:光緒帝政治生涯的結束,導致戊戌變法失敗。先生悲的是光緒帝被軟禁,悲的是維新變法的失敗,悲在他空有一腔愛國情懷卻無法實現。

引文3: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師:哪位同學知道杜甫這首詩的題目?詩人此時心情是怎樣的?

預設回答:杜甫的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人的心情是喜悦的。

師:可詩中為什麼説是“初聞涕淚滿衣裳”?

預設回答:那是因為杜甫聽到叛亂已平的捷報,那一剎那所激發的感情波濤,是喜極而悲的呈現。(課件出示全詩,學生齊詩)

師:很好。“初聞”緊承“忽傳”,“忽傳”表現戰亂將息捷報來得太突然,真如春雷乍響,黎元疾苦,都將得到療救,這位視百姓苦難如己的憂國憂民的詩聖怎能不喜!“淚”是杜甫悲喜交集的複雜心情的逼真表現。

師:先生講到此詩時“於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先生一定是與杜甫有了默契,(引導)先生所處的時代與杜甫所處的時代有何相似之處?先生與杜甫之心又有何相通之處呢?

預設回答:杜甫年邁時國家叛軍四起,後戰亂平定,梁任公演講時國家軍閥混戰、動盪不安,這是時代的相似。

小結:是國家動盪讓先生涕泗交流,是戰亂平定讓先生張口大笑,他和杜甫一樣是憂國憂民的,希望國家國富民強,從他的一涕一笑中我們看出任公先生崇高的愛國情懷。

師:中國韻文裏的好詩歌很多,他為什麼單單選講了這三首?這三首詩歌有什麼共同點?

生:愛國主義詩篇。

師:很好!愛國主義情感換一種説法就是熱心腸,熱心腸就是愛國主義的最高境界!梁任公先生演講時信手拈來三段引文不僅可以凸顯他有文采,有學問,從引文的內容還可以看出他具有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有文采,有學問,熱心腸)他的《少年中國説》一樣洋溢着濃濃的愛國主義情懷,下面我們一起朗讀裏面的話語,感受他的力量,他的豪情!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課件展示,學生齊讀)

既然梁任公先生是一位具有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的、熱心腸的學者,那文章開篇怎麼説他晚年不談政治?不談政治的學者怎麼會熱心腸呢?

文句4: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談政治,專心學術

師:“專心學術”這是不是説梁任公先生鑽進學問的象牙塔,不再過問窗外之事了呢?

(學生討論)

預設回答:不是的,聽過這講演的人,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對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預設回答:在那如火如荼的苦難歲月裏,先生重感情,輕名利,清華大學的這次演講激勵了關大的青年學生。

小結:任公先生是在用另一種方式影響教育青年學生。先生早年投身政治,領導參加公車上書、戊戌變法、雲南起義等,希望用資產階級改良思想改變中國,後來意識到君主立憲制在中國行不通。晚年致力於用思想,用傳統文化來教育鼓舞着年輕一代。他的真性情、他的熾熱的愛國情是不會變的!

問題探究1:任公先生的這一篇講演稿,後來收在《飲冰室文集》裏,何為“飲冰室”?既然熱心腸為什麼給自己的書齋取名為“飲冰室”,筆名為“飲冰室主人”?

預設回答:逃亡到日本後的先生,為國擔憂,心焦如焚,反用“飲冰室”寫出內心之熱的赤子情懷。

教師補充:《莊子·人間世》有一句話“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先生的書齋名錶明瞭他憂國憂民的情懷。

問題探究2:那麼他取號任公,又有什麼含義呢?

四、課文小結

同學們應該都有過聽演講的經歷,但大家能從演講中聽出演講者的性格特點嗎?梁實秋就可以做到,他從梁任公在清華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活畫出梁任公的人格魅力。梁任公的政治主張屢屢因時而變,但他為人處世的原則始終未變。我敢斷言:在風雲際會和星光燦爛的中國近代人才羣體中,特別是在遐邇有知的重量級歷史人物中,人格魅力能與梁啟超比試者是不大容易找到的。我們應該感謝作者梁實秋先生,他讓我們彷彿看到了八十多年前如火如荼的歲月裏,第一個提出建立中國圖書館學,“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使人讀其文,如觀其人,聽其聲,難以忘懷。

五、拓展提升

1、寫人如果能凸顯人物個性,將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一個有着人格魅力的人,將對人產生深遠的影響。運用從本課中學到的寫人技巧,我們寫一篇小作文:

從肖像、語言、動作或神態等的細節方面對班上同學進行刻畫,不寫出名字。

2、通過這篇文章的閲讀,同學們對任公先生可能有了新的認識。儘管今天的我們不能像梁實秋那樣身臨其境親耳聆聽任公先生的演講,但現在大家也一定很有話想説。”

“請以‘任公先生,我想對您説……’為題寫一句話或幾句話。”

總結。 篇三

梁任公為革命奔走呼號,直面生死;為學術嘔心瀝血,筆耕不輟。斯人雖逝,精神長存。先生的諄諄教誨依然如黃鐘大呂般響徹耳畔。讓我們一起來誦讀《少年中國説》中的片段。

拓展提升。 篇四

説説本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人物的什麼特點?模仿這些寫人手法,描寫你最熟悉的一位老師。

要求:

1、抓住細節,突出特徵;

2、語言簡潔,描寫生動;

《記梁任公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文學常識識記字詞。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敍事中表現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語言。

3、感情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梁實秋對師長的敬愛之情同時把他們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精神力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個世紀初,正當我們華夏處於孱弱捱打時,有一位先驅滿懷豪情與希望地説出了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的壯語,他是誰?(梁啟超)今天讓我們跟隨作者領略大師演講風采。(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聽寫並注意加點字的字音:

迥乎不同短小精悍博聞強記手舞足蹈精彩分呈淋漓盡致無人問津蒞臨叱吒風雲酣暢拭淚

2、讓學生簡介梁啟超和梁實秋(學生介紹之後課件展示):

梁啟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1895年追隨康有為發送“公車上書”,1898年參與“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失敗後逃亡日本。1916年策動蔡鍔組織護國軍反袁。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説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論文流利暢達,感情奔放。晚年在清華大學講學,著述豐厚,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梁實秋(1902~1987),中國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浙江餘杭人。1915年就讀於清華大學。1923年留學美國。回國後曾先後任教於東南大學、濟南大學、青島大學、北京大學等校。創作以散文小品著稱,風格樸實雋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為代表作。主要著作有《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的紀律》,譯著《莎士比亞全集》等,主編《遠東英漢大辭典》。

三、整體感知課文把握內容(聽課文配樂朗讀)

1、本文是一篇生動有趣而又飽含深情的寫人記事的回憶性散文,借一次演講來表現梁任公崇高的品質,並表達對老師崇敬之情。樑先生的。這次演講,效果怎麼樣?何以見得?明確:非常成功。從第9段可得知,有許多人受感動,甚至還因此愛上中國文學。(分小組討論推薦代表發言,教師歸納板書。)

2、樑先生是怎樣做得如此成功?請同學們討論,來借鑑他的演講技巧。

明確:

⑴開場白獨特:“梁啟超沒有什麼學問”“可是也有一點嘍”這樣的開場真是聞所未聞,足以見梁氏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和他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氣質,這是文章中一個亮點。

⑵聲音沉着有力,富有感染力。語速、節奏、語調、重音三方面來定詩文的感情。

⑶表情豐富,常言道“要感動別人就得先感動自己”,樑先生在演講時,不光在用他的淵博學識,還灌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最典型第8段講到《桃花扇》與杜甫的《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時表現忽喜忽憂,忽而痛哭流涕,忽而開懷大笑,極富感染力,作者精確地用了一個詞──“大汗淋漓”來表現。

板書:

開場白──獨特

演聲音──沉着有力

講內容──豐富而有趣

表情──成為表演酣暢淋漓

3、通過這次演講你能看出梁任公是一個怎樣的人?

(學生讀課文,勾畫寫人物的語句,然後回答,老師引導整理。)

明確:

⑴外貌:

①身材──短小精悍

②眼神──光明四射

③步履──穩健

④氣質──瀟灑

⑵演講時的神態、語言、動作──生動有趣、旁徵博引、手舞足蹈(自負而謙遜、博聞強記、自由灑脱)

總之他是一個有文采有激情的學者。

總結:同學們分析很在理,我們在描寫人物時,一定要抓住人物的語言、行動、神態、心理外貌等方面的獨特之處。用語準確,在讀者面前展現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

4、在看這篇文章在選材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選材很講究,只選取幾個片段的記憶、片段印象,就象攝影只選取幾個鏡頭,集中表現人物光彩的一面。

5、再好的材料和感情還得通過語言來表述,下面我們來細細品味一下樑實秋的語言藝術,請同學們讀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和句子並總結特點?(帶情感朗讀。)

明確:語言簡潔,如文章後面寫梁任公演講完後“先生大汗淋漓,狀極愉快”,僅兩句話卻極有形象感,讓人回味無窮。

6、這麼簡潔的語言藴含作者這樣的感情?(請大家深入體會。)

明確:

簡潔的語言中透露出作者對恩師真摯而濃厚的情感對老師的尊敬、欽佩、愛戴之情。

“過去也有不少顯宦……沒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見給作者留下印象深,對作者影響大。

7、本文梁實秋給我們展示了一次精彩的演講,我們作為學生聽的課不計其數,大家回憶一下,有沒有哪位老師的一節課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請同學們用自己的生花妙筆記錄下來,與人分享。

8、作業:描寫是凸顯人物個性的有效手段,你最喜歡那段描寫?仿寫一段。

學習目標: 篇六

1、感受與鑑賞:通過品讀人物,激發學生想象的情感,瞭解梁任公的人物性格特點以及作者的評論與感受。

2、積累與整合:通過品味文章,引導學生掌握寫人記敍文的寫作方法,學會在記敍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3、應用與拓展:掌握運用外貌、動作、語言及側面描寫等方式刻畫人物。

板書設計 篇七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梁實秋

演講特點:開場白——獨特

聲音——沉着有力、宏亮激亢

內容——豐富而有趣

表情——成為表演、酣暢淋漓

人物特點: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穩健)

氣質(風神瀟灑)、眼神(光芒四射)

講演時的神態、語言、動作——生動有趣,旁徵博引,手舞足蹈

(自負、謙遜、博聞強識、自由灑脱)

有文采,有學問,有熱心腸

九年級《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 篇八

教材分析:本文是高一語文必修第三單元第三篇文章,本單元是寫人記事的散文單元,而本文是梁實秋先生選取學生時代最有價值的記憶片段構思而成的,通過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梁任公的一些特點,表現了對老師的崇敬之情。文章開篇介紹梁啟超,結尾評論梁啟超,中間按梁啟超講演的先後順序進行敍述,穿插了作者的感受和評論。結構層次清晰,語言風趣而又飽含深情。本文采用探究法、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擬訂一課時。

目標解讀:

1、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文本簡練、傳神、典雅的語言。

2、學習細節描寫和側面烘托人物的寫作方法。

3、學習在記敍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的寫作方法。

4、感受梁實秋對師長的敬愛之情。

重點難點:

1、總結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學習細節描寫和側面烘托人物的寫作方法。

2、通過關鍵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閲讀《金太陽導學案》,提示學生做好課前準備。

2、教師準備好朗讀視頻(音頻)等多媒體素材,讓學生搜索梁實秋的一些事蹟,全面欣賞他的人格魅力。

學法指導

運用默讀法和圈點勾畫法,對文中精彩的語句作旁註。

合作小組功能發揮:

1、閲讀課文,討論思考,做好標註。

2、閲讀文本,分組討論,各小組展示、辯論,發表見解。

學習流程設計

預習環節(20分鐘)課前自習完成。

1、明確學習目標,朗讀課文,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4分鐘)

2、完成《金太陽導學案》“預學區”內容,積累語言基礎知識。(8分鐘)

3、課外蒐集梁實秋的事蹟及其他作品。(3分鐘)

4、自主學習導引:樑先生的這次演講,效果怎麼樣?何以見得?(5分鐘)

課堂環節(40分鐘)

目標明確:(1分鐘)

1、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文本簡練、傳神、典雅的語言。

2、學習細節描寫和側面烘托人物的寫作方法。

3、學習在記敍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的寫作方法。

4、感受梁實秋對師長的敬愛之情。

一、導入課文(1分鐘)

二、預習檢查(5分鐘)學生回答,教師糾錯。

1、檢查《金太陽導學案》“預學區”內容的完成情況。(4分鐘)

2、作家作品、背景介紹。(1分鐘)

三、合作探究(33分鐘)

1、學生朗讀課文,感知內容。(3分鐘)

2、問題探討(25分鐘)

探究<1>:作者是怎樣表現梁任公的特點的?(4分鐘)

(點撥:本題主要考查把握人物形象特點、鑑賞表現人物的手法。)

探究<2>:有人看到文章開頭“晚年不談政治,專心學術”,便推斷梁啟超晚年意境沒有了先前的愛國熱情,他是借研究學術來逃避現實。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情節和課文加以闡述。(7分鐘)

(點撥:聯繫梁啟超的思想經歷、時代背景以及本文的相關內容。開放性問題,學生各抒己見。)

探究<3>:賞析文章妙句。(學生分組討論,發表見解,做好標記)(12分鐘)

(1)過於也有不少顯宦,以及叱吒風雲的人物,蒞校講話。

(2)他的書法很是秀麗,用濃墨寫在宣紙上,十分美觀。但是讀他這篇文章和聽他這篇演講,那趣味相差很多,猶之乎讀劇本與看戲之迥乎不同。

(3)隨後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長袍,步履穩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這就是梁任公先生。

(4)他走上講台,打開他的講稿,眼光向下面一掃,然後是他的極簡短的開場白,一共只有兩句,頭一句是:“啟超沒有什麼學問——”眼睛向上一翻,輕輕點一下頭,“可是也有一點嘍!”

(點撥:賞析句子要答出“妙”在哪裏,即採用了什麼手法,表達出什麼情感在結構和內容上面起到什麼作用。小組合作,討論得出結論後,選代表展示。)

探究<4>:本文的情感表達有什麼特點?(2分鐘)

(點撥:抒情方式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學生分組討論得出結論,展示)

四、課堂訓練:導學案第三層級第1題。(4分鐘)

五、課堂小結(1分鐘)

固學環節(課後完成,約20分鐘)

1、作者説:“文章要深,要遠,要高,就是不要長。描寫要深刻,意思要遠大,格調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長。”你對這種主張有什麼看法?請結合本文談談你的認識。形成約200字文字,寫在作文本上面。

2、完成固學案第1--5題。10分鐘

六、預習作業佈置:看教材63——64頁,預習寫作訓練。10分鐘

九年級《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瞭解梁任公及梁實秋其人。

2、學習細節描寫及加旁註的閲讀方法。

3、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精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

2、蒐集梁啟超、梁實秋背景材料。

3、找出描寫梁啟超的精彩生動語句,仿照研討一作些旁註。

【教學過程】

一、競猜題導入

我想給大家出一道競猜題,請根據我對他的描述猜一猜他是誰?

1、他給二十世紀文壇留下2000多萬字的作品;

2、他的散文豁達灑脱,亦莊亦諧,旁徵博引,中西逢源;

3、他的散文小品集前後印行300多版;

4、他用近40年時間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他的《雅舍小品》審美地享受人生。

他就是──梁實秋,20世紀華語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師。

二、合作探究

為一代大師試着評改文章,給他寫評語,做旁註。可評點精彩描寫,可給作者挑毛病,如語法錯誤

1、四人一組討論交流,語法問題當時解決,題目、文章寫法等問題可寫在黑板上。

2、學生質疑解答:

⑴大約在民國十年左右(刪大約);

⑵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一次);

⑶我在聽先生這篇講演後約二十餘年(刪約);

⑷不少人對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產生興趣)

3、質疑用詞寫法:

⑴禿頭頂不是在醜化梁啟超嗎?

⑵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麼作用?

⑶寫我二十多年後渡河,用意何在?

⑷熱心腸體現在哪裏?

4、探究明確:

⑴禿頭頂如實描寫,無損人物。光芒四射是讚美之詞。

⑵十六個字二十多年後作者仍記憶猶新,凸現梁任公才華橫溢。

⑶側面烘托梁任公的才華。

⑷熱心腸屬古今異義,本文指感情濃烈,照應第8段。

5、評點大師:

作旁註:

⑴走進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註:如實描寫人物肖像,氣度不凡,布衣難掩其風采。

⑵啟超沒什麼學問可是也有一點嘍!

旁註:謙遜又自負,風趣幽默又爽直。

⑶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禿頭背誦下來了。

旁註:獨特的方式,個性的動作,表現先生博聞強志。

⑷他真是手之舞之張口大笑了。

旁註: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來大學問家能有幾人?

6、表演開場白:

為梁任公開場白作旁註時,請一位同學上台表演開場白,用普通話,配上動作、神態。

三、教師小結

本課重點品文品人。品文本課同學們探討了文章寫法並且為精彩描寫作了旁註。品人作旁註時品味了梁啟超的性格、品質,瞻仰了一代大師的風采。

四、佈置作業

梁任公的肖像描寫與鳳姐出場的肖像描寫異曲同工,展示鳳姐肖像,明確其身材相貌氣質的寫法,任選班上某位同學或老師進行肖像描寫,50字以內。

【教學設計説明】

梁實秋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質樸而雋永,品人品文是教學重點,為落實《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本教案從評改大師的角度切入,即為大師修改文章、評點文章,極大地引發了學生的閲讀興趣,確認了學生閲讀主體的地位,既使學生不迷信權威,又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深入地探究了文本。佈置作業則採用參照式閲讀方法,目的在於使學生在閲讀中的收穫轉化為文字表達能力。

“有學問”,“有文采”這兩個問題比較容易解決。下面重點分析“有熱心腸”。 篇十

1、先生講到《桃花扇》,為何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桃花扇》是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創作的傳奇劇本,所寫的是明代末年發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展現了明末南京的社會現實。同時也揭露了弘光政權衰亡的原因,歌頌了對國家忠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層百姓,展現了明朝遺民的亡國之痛。《桃花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左良玉悲崇禎的死,大明王朝的滅亡。《桃花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左良玉悲崇禎的死,大明王朝的滅亡。梁啟超想到變法的失敗,光緒帝被囚。他為國家悲,為民族悲,為百姓悲。

2、為何講到杜甫的詩,“先生又張口大笑了”?

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結束,久久壓抑在杜甫心頭的陰霾終於煙消雲散,他自然喜極而泣。任公也處於亂世之中,杜甫的喜與憂他感同身受。

3、先生為何開篇講到《箜篌引》這首古詩?

明確:有一狂夫,披髮提壺,涉河而過,被水沖走,其妻緊追阻止不及,悲痛欲絕,對江彈箜篌,一曲終,遂投河。這種瘋狂的人格力量就是為理想而忘我追求的勇往直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義無反顧,是“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視死如歸。

戊戌變法的領導者們明知變法會流血,會犧牲卻依然堅定地實施變法的執着與狂夫的赴死是相似的。任公演講時的哀痛可想而知。他為犧牲的戰友而哀,為百姓而哀,為國家而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