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語文教案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38K

第1篇:《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語文教案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語文教案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語文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目標:

1、感受與鑑賞:通過品讀人物,激發學生想象的情感,瞭解梁任公的人物性格特點以及作者的評論與感受。

2、積累與整合:通過品味文章,引導學生掌握寫人記敍文的寫作方法,學會在記敍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3、應用與拓展:掌握運用外貌、動作、語言及側面描寫等方式刻畫人物。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知人論世。

梁啟超,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是梁啟超於戊戌政變逃亡日本後用的筆名,非常真實地反映了他憂國憂民的心情。1895年追隨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1898年參與“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失敗後逃亡日本。1916年策動蔡鍔組織護國軍反袁。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説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論文流利暢達,感情奔放。晚年在清華大學講學,著述豐厚,合編為《飲冰室合集》。(字詞落實及相關背景資料,請參照“狀元橋”)

二、合作探究。

為一代大師試着評改文章,給他寫評語,做旁註。可評點精彩描寫,可給作者挑毛病,如語法錯誤……

1、四人一組討論交流,語法問題當時解決,題目、文章寫法等問題可寫在黑板上。

2、學生質疑解答

大約在民國十年左右(刪“大約”);

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一次);

(3)不少人對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產生……興趣)

3、質疑用詞寫法:

“禿頭頂”不是在醜化梁啟超嗎?

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麼作用?

寫我二十多年後渡河,用意何在?

“熱心腸”體現在哪裏?

探究明確:

“禿頭頂”如實描寫,無損人物。“光芒四射”是讚美之詞。

十六個字二十多年後作者仍記憶猶新,凸現梁任公才華橫溢。

側面烘托梁任公的才華。

“熱心腸”,本義:待人熱情,做事積極的心性,亦即是古道熱腸,文中“熱心腸”指樑先生用他的一腔熱血,一腔愛國熱忱和他身上所具有的獨特的對優秀作品的理解,學術人格的魅力來感染人,教育人。照應第8段。

4、評點大師:作旁註:

走進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註:如實描寫人物肖像,氣度不凡,布衣難掩其風采。

啟超沒什麼學問—可是也有一點嘍!

旁註:謙遜又自負,風趣幽默又爽直。

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禿頭……背誦下來了。

旁註:獨特的方式,個性的動作,表現先生博聞強志。

他真是手之舞之……張口大笑了。

旁註: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來大學問家能有幾人?

三、閲讀文章,思考下列問題。

1、通覽全文,找出作者對梁啟超先生的評價?

“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那時候的青年學子,對梁任公懷着無限的景仰。”

“讀他這篇文章和聽他這篇演講,那趣味相差很多,猶之乎讀劇本與看戲之迥乎不同。”

“先生嘗自謂“筆鋒常帶情感”,其實先生在言談講演之中所帶的情感不知要更強烈多少倍。”

“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

“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

可見,作者對於梁啟超先生深含了一份敬仰和崇拜,到清華大學演講的人不計其數,但他們卻沒有給作者留下什麼印象,而梁啟超先生卻能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2、提問:梁啟超的演講給作者留下了那些印象?作者怎樣突顯這些印象的?

(3段)肖像特點——身材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肥大長袍。

外貌神態特點——風神瀟灑,左顧右盼,光芒四射。

(4段)獨特的開場白(謙遜自負)描語言。

(5段)深情朗讀《箜篌引》(意韻豐厚)。

(7、8段)演講時敲頭回憶(自然可愛)動作特點。

手舞足蹈、時悲時喜(自由灑脱)舉行動。

我們在細節描寫中看到了一個卓越不凡的大家形象和風範,他語言的詼諧幽默,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的動作。這裏不僅看到了樑先生的性格,而且也能從中感受到作者乃至眾人對他的敬佩。

3、在梁任公的這次演講中,除了這些細節的刻畫,還有哪些側面能夠顯現出梁任公的性格特點?

“我在聽完先生這篇演講後二十餘年,……不禁哀從中來,頓時憶起先生講的這首古詩。”

“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着他歡喜。”

“他掏出手巾拭淚,聽講的人不知有幾多也淚下沾襟了!”

生動激昂,意韻深厚的演講深深地打動着人們,而作者從側面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真實灑脱的梁啟超,這其中融會着他人生的感悟以及瀟灑不羈的真性情。

小結:梁啟超的名氣在於他的政治維新運動——戊戌變法,可文章並未從政治活動家、思想家的角度表現梁啟超,而是從他的學者身份,通過講演時的神態語言動作以及聽眾及作者的感受來表現其學識淵博、自由灑脱的真性情。寫人顯情中透露着方法,我們要學在描語言、立外貌、舉行動、抓側面中展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四、“有學問”,“有文采”這兩個問題比較容易解決。下面重點分析“有熱心腸”。

1、先生講到《桃花扇》,為何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桃花扇》是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創作的傳奇劇本,所寫的是明代末年發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展現了明末南京的社會現實。同時也揭露了弘光政權衰亡的原因,歌頌了對國家忠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層百姓,展現了明朝遺民的亡國之痛。《桃花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左良玉悲崇禎的死,大明王朝的滅亡。《桃花扇》“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左良玉悲崇禎的死,大明王朝的滅亡。梁啟超想到變法的失敗,光緒帝被囚。他為國家悲,為民族悲,為百姓悲。

2、為何講到杜甫的詩,“先生又張口大笑了”?

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結束,久久壓抑在杜甫心頭的陰霾終於煙消雲散,他自然喜極而泣。任公也處於亂世之中,杜甫的喜與憂他感同身受。

3、先生為何開篇講到《箜篌引》這首古詩?

明確:有一狂夫,披髮提壺,涉河而過,被水沖走,其妻緊追阻止不及,悲痛欲絕,對江彈箜篌,一曲終,遂投河。這種瘋狂的人格力量就是為理想而忘我追求的勇往直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義無反顧,是“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視死如歸。

戊戌變法的領導者們明知變法會流血,會犧牲卻依然堅定地實施變法的執着與狂夫的赴死是相似的。任公演講時的哀痛可想而知。他為犧牲的戰友而哀,為百姓而哀,為國家而哀。

五、拓展提升。

説説本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人物的什麼特點?模仿這些寫人手法,描寫你最熟悉的一位老師。

要求:

1、抓住細節,突出特徵;

2、語言簡潔,描寫生動;

六、總結。

梁任公為革命奔走呼號,直面生死;為學術嘔心瀝血,筆耕不輟。斯人雖逝,精神長存。先生的諄諄教誨依然如黃鐘大呂般響徹耳畔。讓我們一起來誦讀《少年中國説》中的片段。

板書設計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梁實秋

演講特點:開場白——獨特

聲音——沉着有力、宏亮激亢

內容——豐富而有趣

表情——成為表演、酣暢淋漓

人物特點: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穩健)

氣質(風神瀟灑)、眼神(光芒四射)

講演時的神態、語言、動作——生動有趣,旁徵博引,手舞足蹈

(自負、謙遜、博聞強識、自由灑脱)

有文采,有學問,有熱心腸

第2篇:《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語文教案

本站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語文教案範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梁任公及梁實秋其人。

2、學習細節描寫及加旁註的閲讀方法。 3、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精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預習】

1、蒐集梁啟超、梁實秋背景材料。

2、找出描寫梁啟超的精彩生動語句,仿照研討,作些旁註。 【教學過程】

一、趣味式導入:

清末時有一位十歲的少年,一天隨父親到朋友家做客。一進家門,他便被院裏一株蓓蕾的杏樹迷住了,並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寬大的袖筒裏。誰知,他的這一微妙之舉,恰恰被父親和朋友的家人看在眼裏。他的父親教子甚嚴,但又不好當面開口,便匆匆走進客廳安然落座了。

父親總為兒子這件事惴惴不安,一心想不露聲色地訓示兒子一番。筵席開始了,父親靈機一動,便當眾對少年説:“開宴前,我先出一上聯,如能對好,方可舉杯,否則,只能為長輩斟酒沏茶,不準落座。”

少年不知父親的用意,毫無思想準備,但憑腹中的才學,自信不會出醜,於是滿口答應下來。 父親略加思索,作出上聯:“袖裏籠花,小子暗藏春色”。這少年聽後一驚,恍然大悟,但也未顯失色,隨口對來:“堂前懸鏡,大人明察秋毫”。對聯一經出口,堂前喝采不已。父親早忘了那件不體面的趣事,他被兒子那字字珠璣、音韻鏗鏘、對仗工穩的下聯陶醉了。

那麼,同學們猜一猜,這個少年是誰呢?他就是——梁啟超,是我們今天所學課文的主人公。

我再給大家出一道競猜題,請根據我對他的描述猜一猜他是誰?

1、他的原名叫樑治華。

2、成就: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

3、作品:《雅舍小品》《浪漫的與古典的》《文學的紀律》《秋室雜文》

4、作品風格:風趣幽默、樸實雋永。

5、他用近40年時間翻譯《莎士比亞全集》。 還編有《遠東英漢大辭典》。

他就是──梁實秋,20世紀華語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

梁任公,即梁啟超(1873-1929),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學家、學者。曾追隨康有為參與百日維新運動,戊戌政變後逃亡日本。辛亥革命後,出任袁世凱政府司法總長。後策動蔡鍔組織護國軍反袁;又與段祺瑞合作,出任財政總長。晚年任清華大學研究員教授,一生著述達千萬字,編為《飲冰室合集》。梁啟超一生致力於救國,然而幻想能通過君主立憲這種較平和的方法,與當時的革命黨人發生矛盾,後依附於袁世凱、段祺瑞政府,想借助他們的力量實現自己的救國理想,結果反被他們利用、玩弄於股掌之中,這使他格外痛苦。他痛定思痛地反省這一段經歷説:“別人怎麼樣評價我我不管,我近來卻發明了自己一種罪惡,罪惡的來源在那裏呢?因為我從前始終脱不掉‘賢人政治’的舊觀念,始終想憑藉一種固有的舊勢力來改良這國家,所以和那些不該共事或不願共事的人也共過幾回事。雖然我自信沒有做壞事,多少總不免被人利用我做壞事,我良心上無限苦痛,覺得簡直是我間接的罪惡。”(《外交歟內政歟》)於是他對政治失望已極,最後從自己深卷其中二十餘年的政壇中抽身而出,轉入學界。

二、解讀課文:要求學生養成作旁註的習慣。

1、生字、多音字及形近字辨析

蒞校(lì) 迥乎(jiǒng) 精悍(hàn) 步履(lǚ) 謙遜(xùn) 激亢(kàng) 屏息(bǐng) 試淚(shì)

薊北(jì) 涕泗(sì) 箜篌(kōng hóu) 飲:yǐn(飲恨)

屏:bǐng(屏住) yìn(飲牛) píng(屏障) 履:(lǚ)履行 屐:(jī)木屐 屢:(lǚ)屢次

屨:(jù)草屨 拭:(shì)拂拭 弒:(shì)弒君 試:(shì)試驗 軾:(shì)蘇軾 箜:(kōng)箜篌 倥:(kōng)倥傯 炯:(jiǒng)目光炯炯 迥:(jiǒng)迥然不同

2、梁任公演講特點

1 演講前:準備演講稿(辦事認真、書法修養好)——鋪墊

入場外貌:禿頭頂、寬下巴、短小精悍、肥長袍——前奏

動作:穩健瀟灑、光芒四射

開場白:語言獨特(謙遜、自負、風趣)

神態生動有趣(眼睛向上一翻,輕輕點一下頭)

聲音: 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穩 睿智)

內容: 朗誦聲情並茂(“五有”——文采出眾、技巧純熟) (20年後回憶——側面描寫) 背誦有趣(博聞強識 旁徵博引 記不起就敲頭)

表情: 於緊張處成為表演 (手舞足蹈 兩哭——感情豐沛)

於講後大汗淋漓、狀極愉快——以上為正面描寫 效果: 深入人心,學生感動,對文學產生強烈愛好——側面描寫

3、作旁註:

⑴ 走進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註:如實描寫人物肖像,氣度不凡,布衣難掩其風采。

⑵ 啟超沒什麼學問—可是也有一點嘍!

旁註:謙遜又自負,風趣幽默又爽直。

⑶ 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禿頭??背誦下來了。

旁註:獨特的方式,個性的動作,表現先生博聞強志。

⑷ 他真是手之舞之??張口大笑了。

旁註: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來大學問家能有幾人?

三、合作探究

為一代大師試着評改文章,給他寫評語,做旁註。可評點精彩描寫,可給作者挑毛病,如語法錯誤?? 1、四人一組討論交流,語法問題當時解決,題目、文章寫法等問題可寫在黑板上。

2、學生質疑解答:

⑴ 大約在民國十年左右(刪“大約”); ⑵ 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一次); ⑶ 我在聽先生這篇講演後約二十餘年(刪“約”); ⑷ 不少人對於中國文學發生了強烈的愛好(產生??興趣)

這種現象在那時是無可厚非的,因為當時白話文剛剛興起,用字和語法並不規範。但現在同學們切不可犯這樣的錯誤。

3、質疑用詞寫法:

⑴ “禿頭頂”不是在醜化梁啟超嗎? ⑵ 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麼作用?

⑶ 寫我二十多年後渡河,用意何在? ⑷ “熱心腸”體現在哪裏?

4、探究明確:

⑴ “禿頭頂”如實描寫,無損人物。“光芒四射”是讚美之詞。

⑵ 十六個字二十多年後作者仍記憶猶新,凸現梁任公才華橫溢。

⑶ 側面烘托梁任公的才華。

⑷ “熱心腸”屬古今異義,本文指感情濃烈,照應第8段。

5、表演開場白: 為梁任公開場白作旁註時,請一位同學上台表演開場白,用普通話,配上動作、神態。

四、教師小結

本課重點品文品人。品文——本課同學們探討了文章寫法並且為精彩描寫作了旁註。品人——作旁註時品味了梁啟超的性格、品質,瞻仰了一代大師的風采。

五、拓展閲讀

雅舍

梁實秋

六、佈置作業:

梁任公的肖像描寫很有特點,明確其身材——相貌——氣質的寫法,大家剛上高一,那就任選自己初識的某位新老師,對其剛出場時的情形進行特徵性描寫,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