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二語文必修五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23W

高二語文必修五教案【多篇】

高二語文必修五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朗讀並背誦全文,疏通文句,藉助工具書及註釋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

2、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從情感表達和語言兩方面總結陶淵明此文平淡自然的藝術特點。

3、體悟作者返璞歸真的人生志趣與人生境界,學習其高潔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從情感表達和語言兩方面總結陶淵明此文平淡自然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體悟作者返璞歸真的人生志趣與人生境界,學習其高潔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三、教學方法

吟誦法、點撥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是否還記得,是誰在《桃花源記》中向我們勾勒了一個烏托邦的理想社會?(陶淵明)那麼,關於陶淵明,你們還了解多少呢?(學生自由回答)嗯,看來大家的課外知識都很豐富!提到陶淵明我們都會想到他嚮往歸隱田園的高潔情懷。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歸去來兮辭》,正是陶淵明與官場訣別、同上層社會分道揚鑣的宣言。

(二)初讀課文

教師範讀,學生跟讀,要求讀準字音,結合註釋,疏通文意,並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標記。

(1)關於朗讀,繼續強調注意以下幾點:

①斷句讀。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為主,四字句以2/2頓讀,如“乃瞻/橫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六字句以1/2/1/2頓讀,如“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②注意語調。

讀出語調——升調、降調,本文有不少感歎句、疑問句,應讀出語氣,同時注意語調(感歎句讀“↘”調,疑問句讀“↗”調)。

教師指名學生讀: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抑揚、輕重、緩急。

(2)關於文言常識,須注意以下幾點:

①實詞:四個重點實詞

役(役使)、諫(諫正、勸止)、觴(酒杯)、策(拄着)

②虛詞:五個疑問代詞

田園將蕪胡不歸(為什麼),奚惆悵而獨悲(為什麼),復駕言兮焉求(幹什麼),曷不任去留(何)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為什麼)

③古今異義詞:是、非、親戚。

(三)深入研讀

(1)引導學生自由朗誦第一段,思考問題:

①陶潛辭官歸田的原因是什麼?請依據文本作答。(田園將蕪、心為形役、已往不諫,來者可追、迷途未遠,今是昨非)

(2)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思考、討論。朗讀第二段,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①作者歸家途中的迫切體現在哪裏?

【明確】舟遙遙、問征夫、恨晨光,尤其一個“恨”字,迫切之情,溢於言表。

②抵家時的欣喜體現在哪些語句當中?

【明確】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可感悟出主僕俱迎,妻子皆樂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來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誰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倫之樂圖啊!

③這一段表現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明確】淡泊明志,閒適自在的隱士情懷。

(四)拓展延伸

結合古代與當下的不同社會情況,談談對歸隱的看法。

(五)小結作業

“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瞭解了陶淵明的生平,學習了他的作品,感受到了他的隱士情懷,你一定有很多自己的感悟與想法,請以“我眼中的陶淵明”為題,寫一篇隨筆。

五、板書設計

高二語文必修五總結 篇二

本學期,我擔任了高二兩個班的語文課。能按“教學大綱”的要求,認真鑽研教材,研究兩個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較為適宜的教法,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我自己對貫穿於新的“教學大綱”中的語文教學思想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更堅定了語文學科是一個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學科的認識,對第一次使用的新教材也能較的把握和處理了。

較為滿意的幾點:

一、在寫作教學方面,將課堂作文和課下週記結合起來處理,既完成了教材規定的寫作教學任務,又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本冊教材課文教學與寫作訓練脱節的不足,學生的寫作水平較過去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寫出了不少有思想、有情感、有文采的好文章。

二、在處理新教材的課文教學方面,充分認識到了本冊課本以文學鑑賞為主要教學任務的特點,為配合教學,先後請了山東師大中文系的教授呂家鄉先生和宋遂良先生前來給學生作了“詩歌鑑賞”和“散文鑑賞”兩個專題講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組織了兩次文學活動。一次是詩歌朗誦會,一次是詩歌背誦比賽。兩次活動都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在詩歌朗誦會上,學生踴躍上台,深情朗誦自己精選的詩歌作品,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詩歌的迷人境界中。在詩歌背誦比賽中,學生們將“課下十年功”展示於“課上的一分鐘”中,讓詩歌內化為自己的精神以後,又外現為一種氣質。

四、按照“教學大綱”有關課外閲讀的要求,較有效地組織了學生的課外閲讀活動。我不斷地把大綱推薦的閲讀篇目介紹給學生,要求他們制定可行的讀書計劃,利用零碎時間讀名着,並通過考試的形式檢查他們的閲讀情況。

不足的幾點:

一、在學生習作的講評方面做得還很不夠,客觀原因是時間少,主觀原因是自己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擠出時間來完成好這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

二、對學生的課後作業檢查的力度還不夠,使得一部分學生沒有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在期末考試中就表露出來了。

三、自己有了“老朽”的感覺,常想得過且過,對新事物(如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新教材中的詩歌背誦、新概念作文等)有些不以為意了。

高二語文必修五總結 篇三

20xx年,本人任教高二升入高三年級的兩個班的語文,兼任學校教研處主任,工作量1.6。全年兼本年級的語文學科備課組長,並擔任了年級特優生培養的輔導老師。回首20xx,這一年是我工作20xx年來尤其辛苦的一年,也是工作成果有着充盈收穫的一年。從個人立業的角度而言,更是找到了跨越發展的方向和平台。

感謝各位同事支持我、幫助我,各級領導扶助我、指導我,讓我繼續在教研管理工作的崗位上摸爬滾打,給了我錘鍊、提升自己的舞台;也慶幸我自己有着教書育人的不倦的激情、有着持續讀書學習的不竭的動力。

本人奉守“德高為師,身正為範”的從業準則,嚴於律己,光明磊落,温良恭謹,與人為善。以校為家,恪盡職守,勇挑重擔,超工作量滿負荷運行,常常為工作而廢寢忘食。熱愛學生,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原則,不僅在課堂上堅持德育滲透,而且注重從思想上、生活上、學習上全面關心學生,在學生評教中深受學生的敬重與歡迎,年終被評為“師德優秀個人”、“先進工作者”。

信守“以學習者身份從業,以思想者姿態施教”的工作準則,在勤於學習、耕讀不輟的過程中苦練內功,在教學上不斷超越自我。訂閲專業雜誌5種,全年購買業務書籍40餘冊,潛心研讀;精心選購優秀的高三語文教輔資料15種,兼收幷蓄,取精用宏。被評為瀏陽市“百名讀書積極分子”。正是在這樣的讀書背景下,本人立足於踐行課程改革新理念、追蹤把握大學聯考改革的新動向,在教學設計上博觀約取,追求“用教參而不囿於教參”的個性化處理,總是在廣泛佔有資料的前提下精心選材備課,形成了“縱橫拓展,淺入深出,知能並重,激思啟智”的語文課堂教學特色,所教語文課深受學生喜愛,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有可見、可感的良好發展,教學效果好。積極投身教研教改,多次面向校內外同行上教研公開課和示範課,所授公開課得到醴陵二中、瀏陽一中等同仁的好評。被市教育督導室、市教科所選調,陪同教研員赴六中、一中等校參與高三教學調研並評課,並在全市高三語文教學研討會上對公開課作點評。

立足“大語文大閲讀”教學觀,創造性開發語文校本教材。團結並指導本校5位青年語文骨幹教師,主編並正式印刷出版了語文校本課程《悦讀 怡情拓智(第二冊)》。該書針對農村高中學生的學業基礎、情感特質和文化底藴,精心選文,由我確定全書的編排體例、章節設置、篇目選定,五位老師分別承擔某些章節的導讀設計和具體篇目的賞讀分析,歷經一年半的反覆刪改、修訂,終於在20xx年底完成了這本涵蓋了十個專題章節、選文超過150篇、內容總計28萬餘字的高中語文校本課程的編寫。該書在青年同學中大受歡迎,並得到縣、市語文屆知名同行、特級教師、專家的一致好評。

授公開課得到醴陵二中、瀏陽一中等同仁的好評。被市教育督導室、市教科所選調,陪同教研員赴六中、一中等校參與高三教學調研並評課,並在全市高三語文教學研討會上對公開課作點評。

立足“大語文大閲讀”教學觀,創造性開發語文校本教材。團結並指導本校5位青年語文骨幹教師,主編並正式印刷出版了語文校本課程《悦讀 怡情拓智(第二冊)》。該書針對農村高中學生的學業基礎、情感特質和文化底藴,精心選文,由我確定全書的編排體例、章節設置、篇目選定,五位老師分別承擔某些章節的導讀設計和具體篇目的賞讀分析,歷經一年半的反覆刪改、修訂,終於在20xx年底完成了這本涵蓋了十個專題章節、選文超過150篇、內容總計28萬餘字的高中語文校本課程的編寫。該書在青年同學中大受歡迎,並得到縣、市語文屆知名同行、特級教師、專家的一致好評。

榮任“核按鈕”和“熱點重點難點”兩種知名教輔品牌的語文編審,參與編寫兩本高三語文複習用書《大學聯考語文核按鈕20xx版》、《大學聯考語文二輪複習用書?熱點重點難點專題透析》。論文《在課程資源自主開發過程中踐行中學語文有效教學》獲長沙市市級骨幹教師培訓優秀論文一等獎。課件《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獲長沙市it節課件專項評比二等獎。

11月,被推選赴清華大學參加“長沙市中學語文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首期培訓,獲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結業證書。12月,“長沙市語文骨幹教師高級研修?清華班”的優秀代表,被推舉在“昆明市—長沙市教育交流合作研討會”上,在雅禮中學主會場多功能廳,面向兩市教育屆領導、專家及骨幹教師,上展示課《汪曾祺小説〈侯銀匠〉文本細讀》,教改理念鮮明,個性特色突出,得到好評。而本人也在同伴互助中開始了教學的整合反思,從教學設計的優化、教學用語的錘鍊、課堂局部精彩向整體厚重提升幾大方面尋求新的自我突破。本人被長沙教育學院評為“長沙市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優秀學員”。

在搞好自身教學的同時,積極承擔青年教師培養任務,對張曉玲、周輝等青年教師的教學經常給予評點,幫助他們更快更好地成長為優秀的高中語文教師(兩位分別已擔任備課組長、教研員,並有多項論文在省市縣各級發表或獲獎)。

擔任學校教研處主任,以師資隊伍建設為主線,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全力推進“科研興校”。工作認真、務實,講求科學,積極創新,負責了常規教研工作、課題研究、師訓工作、電教管理、校本課程管理等各項工作。實現了教學、管理工作雙豐收。一年來,本人累計聽課77節,在聽評課過程中加強教研督導,與授課教師一起真誠探討課堂教學的改進策略,受到老師們的歡迎。在教研管理思路上,由“統”到“分”,由“管”到“導”,注重粗線條地佈置全校各學科組的教研工作,分工明確,突破方向的指點到位,有利於各學科特色的自由釋放。地理教研組被評為長沙市先進教研組。老師們你追我趕的教研氛圍更深厚了,論文正式發表和參編正式出版物的教師達52人次。

課題研究方面,本人現擔任《高中語文、化學學科信息化資源庫建設與應用》、《中學衞星遠程教學雙向互動交流研究》、《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研究?中國小教師良好氣質修養研究》三項“十一?五”省級課題的課題組長。各課題有序開展,進行了階段性督查,相關論文成果不斷提交。本人所撰課題中期報告《〈中學衞星遠程教育教學雙向互動交流的研究〉階段性工作總結報告》獲省級“十一?五”重點課題《中學衞星遠程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總課題組論文評優一等獎。

積極參與網絡教研。一年來,本人在新浪博客上發表以教育教學研究為主體內容的博客文章102篇,因內容的可讀性、思想的含金量得到網友認可,找到了若干志同道合的同仁,受到同道網友的追捧,全年網絡點擊超過8000人次。年底,醖釀成立“新自我新教育”教研博客圈。

教然後知不足,我感覺自己在工作的諸多方面尚存欠缺。教研管理方面,青年骨幹教師和名師的的培養未見突破,在教研過程中如何給老師以自我成就感、效能感和幸福感的支撐,仍是一大困惑。在語文教學中,常感課堂教學有好的設計與創意,但苦於工作頭緒繁多、投入備課的時間和精力有限,細節上的精細化設計往往來不及展開,因而在課堂教學細節操作上很難令自己感到自我滿意。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用日後從業的時間不斷去完善吧。

高二語文必修五教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1.朗讀並背誦全文,疏通文句,藉助工具書及註釋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

2.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從情感表達和語言兩方面總結陶淵明此文平淡自然的藝術特點。

3.體悟作者返璞歸真的人生志趣與人生境界,學習其高潔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從情感表達和語言兩方面總結陶淵明此文平淡自然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體悟作者返璞歸真的人生志趣與人生境界,學習其高潔的理想志趣和堅定的人生追求。

三、教學方法

吟誦法、點撥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是否還記得,是誰在《桃花源記》中向我們勾勒了一個烏托邦的理想社會?(陶淵明)那麼,關於陶淵明,你們還了解多少呢?(學生自由回答)嗯,看來大家的課外知識都很豐富!提到陶淵明我們都會想到他嚮往歸隱田園的高潔情懷。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歸去來兮辭》,正是陶淵明與官場訣別、同上層社會分道揚鑣的宣言。

(二)初讀課文

教師範讀,學生跟讀,要求讀準字音,結合註釋,疏通文意,並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標記。

(1)關於朗讀,繼續強調注意以下幾點:

①斷句讀。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為主,四字句以2/2頓讀,如“乃瞻/橫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六字句以1/2/1/2頓讀,如“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②注意語調。

讀出語調——升調、降調,本文有不少感歎句、疑問句,應讀出語氣,同時注意語調(感歎句讀“↘”調,疑問句讀“↗”調)。

教師指名學生讀: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抑揚、輕重、緩急。

(2)關於文言常識,須注意以下幾點:

①實詞:四個重點實詞

役(役使)、諫(諫正、勸止)、觴(酒杯)、策(拄着)

②虛詞:五個疑問代詞

田園將蕪胡不歸(為什麼),奚惆悵而獨悲(為什麼),復駕言兮焉求(幹什麼),曷不任去留(何)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為什麼)

③古今異義詞:是、非、親戚。

(三)深入研讀

(1)引導學生自由朗誦第一段,思考問題:

①陶潛辭官歸田的原因是什麼?請依據文本作答。(田園將蕪、心為形役、已往不諫,來者可追、迷途未遠,今是昨非)

(2)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思考、討論。朗讀第二段,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①作者歸家途中的迫切體現在哪裏?

【明確】舟遙遙、問征夫、恨晨光,尤其一個“恨”字,迫切之情,溢於言表。

②抵家時的欣喜體現在哪些語句當中?

【明確】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可感悟出主僕俱迎,妻子皆樂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來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誰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倫之樂圖啊!

③這一段表現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明確】淡泊明志,閒適自在的隱士情懷。

(四)拓展延伸

結合古代與當下的不同社會情況,談談對歸隱的看法。

(五)小結作業

“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瞭解了陶淵明的生平,學習了他的作品,感受到了他的隱士情懷,你一定有很多自己的感悟與想法,請以“我眼中的陶淵明”為題,寫一篇隨筆。

五、板書設計

高二語文必修五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觀點;

2.瞭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學知識。

過程與方法

3.引導學生通過對本文一些重點問題的討論提高探究能力;

4.通過觀看生物資料片、觀察一些昆蟲的社會行為等活動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5.通過本文的學習,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對生物學的熱愛之情。

6.引導學生體會本文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品味優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觀點;

2.瞭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學知識。

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對本文一些重點問題的討論提高探究能力;

2.通過觀看生物資料片、觀察一些昆蟲的社會行為等活動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每天我們都行色匆匆,你是否低頭注意過你腳下的螞蟻窩?也許在你家的附近就有很多。你有沒有發現,螞蟻經常成羣結隊地忙忙碌碌?若是你扔一粒飯到它們的洞口,只要有一隻螞蟻發現,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會聚集一大羣,一下就能把飯粒搬回家。

哪怕是一塊大面包,它們也能很快解決。它們就像一個大家庭,團結一致,努力工作。同學們,你覺得神奇嗎?它們與我們多像,但它們能和我們一樣嗎?今天我們學習的一篇文章,探討的就是這個問題。(板書課題——作為生物的社會)

二、作者:

劉易斯?托馬斯是美國醫學家、科普作家,同時又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他的代表作品是《細胞生命的禮讚》,這部書是一個醫學家、生物學家關於生命、人生、社會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龐雜而新奇,批評文明,嘲弄愚見,開闊眼界、激發思索。而其文筆又少見的優美、清新、幽默、含蓄,無愧當今科學散文中的大家手筆。

無怪乎自1974年出版後,立即引起美國讀書界和評論界的巨大反響和熱烈歡呼,獲得當年美國國家圖書獎,此後18年來由好幾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暢行不衰!據説年過花甲的劉易斯?托馬斯的名字因這一本小書而家喻户曉,有口皆碑,以至於在他接連拋出後兩本書時,書商都不用再作廣告,只喊聲“《細胞生命的禮讚》一書作者劉易斯?托馬斯的新著”就夠了。《作為生物的社會》這篇文章就是這部書中的一個精彩章節。

三、整體感知,明確本文寫作思路:

現在,同學們先仔細地閲讀一遍這篇文章,給課文劃分層次並概括大意,從整體上把握作者的寫作主旨。當然,在閲讀時首先要疏通生字:

1、字詞注音:

鱒(zūn)魚蟻冢(zhǒng)苜蓿(mùxu)鯡(fēi)魚蹩(béi)腳

2、教師在學生閲讀的基礎上,指導他們把握本文寫作思路:

教師: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篇科普論文,那説明文一般先要明確説明的對象,然後再運用各種方法、事例來證實自己的觀點,最後則是昇華主題吧,那這篇文章作者是要説明什麼呢?請同學們緊跟老師的提問,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我們先一起來看第一部分,大家看一下,第一段寫的是什麼?

學生:(醫學家舉行年會的情景)

教師:他是怎樣描述的呢?他把他們比喻成了什麼?

學生:(羣居性昆蟲大聚會。同樣是那種離子式的振動,碰上一些個急匆匆來**竄的個體,這才略停一停,碰碰觸角,交換一點點信息。每隔一段時間,那羣體都要像拋出釣鱒魚的釣線一樣,準確無誤地向恰爾德飯店拋出一個長長的單列縱隊)

教師:作者開篇把人類比作是螞蟻,由人類社會的的活動情景聯想到了生物社會的活動,引出了所要探討的話題。

再看一下第二段,寫的是什麼?

學生:(傳統生物學界的看法:“暗示説昆蟲羣居的活動跟人類事物總有點聯繫,那在生物學界將是非常糟糕的態度。關於昆蟲行為的書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裏苦口婆心地提醒人們,昆蟲好像是來自外星的生物,它們是行為絕對是有異於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幾乎還是非生物的”。傳統生物學界認為人類社會與生物是毫不相干、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

教師:那他們為什麼是非常糟糕的態度呢?

學生:(説人類像螞蟻可以,反過來説螞蟻像人類,就會遭到非議,因為這是對人類至高無上的地位的挑戰。)

教師:那作者是抱着什麼樣的態度的呢?我們可以從哪一句話看出?

學生:(“螞蟻的確太像人了,這真夠讓人為難”。以幽默的語言描述了一系列螞蟻的社會行為,從“培植真菌,餵養蚜蟲”,到“迷惑敵人,捕捉奴隸”,到“使用童工”“交換信息”,簡直和人類的行為毫無二致。“它們什麼都幹,就差看電視了”,作者這裏有意用描述人類行為的語言來描繪螞蟻,和文章開頭的一段用描述昆蟲的語言來描繪人類正好形成對比,表達了一個鮮明的觀點:人類的社會行為和生物的社會行為有極大的共性,並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為比照的。)

3、現在,請同學們總體把握文章的結構層次:(學生完成,教師明確)

第一部分(第1至3段):從一個事例切入,即醫學家舉行年會,把其與生物界聯繫起來,從而得出自己的論點,人類社會與生物社會有共通之處。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指出動物過着兩種生活,即是個體的存在,又是集體的存在,也就是説,動物過着個體的和社會的兩種生活。

第三部分(第11至13段):指出人類與生物界的相通之處——人類也要有社會的生活。

四、全文主體部分探究:

1、接下來快速的閲讀文章的第二部分,看看作者都提到了哪些生物?在作者眼裏,生物的社會是怎樣的?

(主要有螞蟻、蜜蜂、鯡魚和粘菌細胞等,在作者眼裏,它們好比是一個小型的人類社會組織,有組織,有紀律,能做到事半功倍。)

2、安排趣味性討論:根據課文,分小組討論,假設你們是一羣螞蟻、一羣蜜蜂、一羣鯡魚或粘菌細胞,為了維持生計,你們在大家庭中需要做哪些事情?同學們可以儘量的發揮想象。

設置預案如下:

(①螞蟻組:我們螞蟻家族人丁興旺,是個大家庭。我們培植真菌,餵養家畜,把軍隊投入戰爭,動用化學噴劑來驚擾和迷惑敵人,捕捉奴隸。我們的同類織巢蟻屬還會使用童工,抱着幼體像梭子一樣往返竄動,紡出線來把樹葉縫合在一起,供它們的真菌園使用。我們利用智慧覓食,結合集體的力量搬動食物。在建造蟻穴時,我們會集體蒐集樹枝,作好統籌規劃,通力合作,先砌牆,再蓋頂,遇到障礙時隨機應變,用智慧解決問題,我們的生活忙碌而充實。

②蜜蜂組:我們家的主要勞動力工蜂會外出尋找花蜜,通過形態各異的優美舞姿向同伴傳遞信息。工蜂在築巢時會共同協作,進行有條不紊的工作,當我們的家庭成員壯大到一定程度後,我們會處動分化成兩支數量相等的團隊,一支追隨老蜂王,一支跟隨新蜂王,組建成兩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③細胞組:別看我們是微生物,我們的力量可不小!在我們的幼年時期,我們是一個個獨立的阿米巴狀細胞,我們吞吃細菌,彼此疏遠,不相往來。可是當我們的長官----一些特殊細胞放出聚集素後,我們會聞令趕來,聚成一個星狀細胞,彼此融合,構成一個動作遲緩而又結實的小蟲子,生出一個富麗堂皇的梗節,頂端帶一個實體,由它負責繁衍後代,此後,我們的子孫繼續重複我們的生活方式。

④鯡魚組:我們和其他魚羣一樣,集體行動,共同抵禦處敵入侵。當我們聚在一處時,我們的功能勝似一個多頭組成的巨大生物。)

五、拓展探究:

1、通過學習,我們明確了作者的觀點是:人類的社會行為和生物的社會行為有極大的共性,並非是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為比照的。還舉了幾個例子,螞蟻、蜜蜂、鯡魚和粘菌細胞等。結合這些事例,聯想我們人類,你能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這些事例都説明,許多動物和人類一樣,有等級有秩序,有很多社會行為,它們進行羣體生活,能思考有智慧,共同經營起一個大家庭,它們同人類一樣,經常是相互依存,同步活動的。它們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團結就是力量,我們人類應當學習它們的團隊精神。)

2、在哪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出這些特點?

(“當你觀看聚在蟻丘邊的、黑壓壓蓋過地皮的數千螞蟻的密集羣體時,你才看見那整個活物。這時,你看到它思考、籌劃、謀算。這是智慧,是某種活的計算機,那些爬來爬去的小東西就是它的心智。”依據這種情形,在建造蟻穴的時候,它們可以做到先築牆,然後再蓋頂,碰到障礙時,會自己用智慧解決問題;白蟻更是奇特,它們在建造美麗的拱券的時候,往往利用羣體力量,像藝術家一樣地完成任務。蜜蜂覓食跳舞。)

(“如果你破壞了蟻丘某一部分,數百隻螞蟻會過來掀動那一部分,移動它,直到恢復原來的樣子。”“小室裏有兩三隻白蟻,就會銜起一塊塊土粒木屑搬來搬去,但並沒有什麼結果,什麼也沒有建造起來。隨着越來越多的白蟻加入,似乎達到了某種臨界質量或法定數,於是思維開始了。”)

4、再看第三部分,作者指出了,其實人類比動物更具有社會性,但我們人類都出現了什麼樣的狀況?(“雖然我們無論如何也是所有羣居性動物中社會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賴,聯繫更密切,行為上更不可分,我們卻並不經常感到我們的聯合智慧。”“電路好像還在,即使並不總是通着電。”也就是説,我們類雖然比動物更具社會性,但我們沒有真正的做到聯合起來,充分發揮我們的智慧和才能)

5、最後,作者以科研為例,引用了人士的觀點,再一次強調個體的智慧與羣體的智慧,發明創造必須融入羣體的智慧才能發揮作用,才有意義。希望科學研究能有多一點的交流。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原來生物界還有這麼多我們不曾瞭解的內涵,人類千萬不能盲目自大,要充分認識自身生存危機。我們為在既要強調個體的智慧,也要重視羣體的智慧,因為發明創造必須融入羣體的智慧中才能發揮作用,才有意義。所以,同學們學習也不能夠閉門造車,一定要多多交流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高二語文必修五總結 篇六

在這次期會考試中,高二語文成績依然保持了在全區的領先優勢。年級平均分63.71分,超出了區平均成績(有的班級甚至超過了重點中學的平均分),從這個方面來看,我們三位語文老師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成績是可喜的,但是從這次考試當中也發現了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下面就這次考試談談我的看法和意見。

一、試卷難易比例失調。

1、這次語文試卷對於課本內容、文化常識和文學常識絲毫沒有考查,也就是説客觀題的比重下降,從而增大了試題的難度。而名句的考查卻演變為10句選5句,分值沒變化,考查內容過於簡單,課本出現過的和已經接觸過的就有9句,難免會導致送分數過當。

2、試卷大多數的內容出自課外,也就是説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大了,當然這是符合“二期課改”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我想指出的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大了,教師的能動性也相應增加了,那麼在學生作答和教師閲卷的過程中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操作,這勢必導致答案多元化,答案的多元化滋生出的是一種模稜兩可。亦對亦錯,似是而非恐怕不是語文學習的意義所在吧?

二、語文課上什麼。

1、題幾乎完全脱離教本,不由得讓人產生一種想法,那就是教本的作用還有多大?雖然説課外源於課內,是課本的延伸。但是課本中的內容絲毫不做考查,學生上課還那麼認真麼?老師怎麼組織課堂教學,學生該如何學這門課,作業還要不要完成,種。種問題告訴我,不涉及課內知識的考查未必是件好事。

2、組織學生複習迎考到底如何進行,既然不考查課內知識,我們的複習就有點不倫不類,既想放手讓學生自己複習,又怕學生過分的“主觀能動”;如果教師引導學生複習,又擔心知識梳理無非是浪費時間和精力。因此,我不得不想下面一個問題:

三、考試考什麼?

作為一次大規模的全區統一測試,考試的目的和意義何在呢?是考查學生在一個階段知識儲備和運用的能力,還是考學生憑自己的主觀臆斷信馬由韁胡亂答題的能力?是想通過這次考試給教師一點導向和啟示,還是讓教師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是在考教師還是在考學生……我有點茫然不知所措,致使我對考試的意義和目的無法領會。

四、對於“二期課改”的。一點理解

1、以學生為主體

“二期課改”仍然重視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我的理解是,以學生為主體,無非就是要讓學生通過課堂教學真正獲得知識,學到能力,掌握方法。真正的意義還在於課堂教學的質量是否在根本上得到改善和提高。而不是片面強調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課堂學習,喜歡什麼學什麼,更不是一個觀點的對與錯無標準可言。

2、創新能力怎麼培養

凡事都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正像一株樹苗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一樣,它有一個生長髮育的過程。創新能力的培養又何嘗不遵循這個規律呢?拿語文學習來説,一個學生如果連修辭手法都不能認知,你讓他品味詞句,甚至賞析詩詞,怎麼可能做到?所以我認為語文知識還是要強調基礎,基礎知識掌握好了,創新能力也相應會提高。

3、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備、教、復、改、考五環節當中,老師始終是一個主導,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那麼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的非常關鍵的。導要得其法,不是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既肯定這個,又支持那個。而是要把握好一個標準,正確引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培養正確的思考方法,端正思維的角度。這樣才能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

以上是我的一管之見,請行家不吝指正。

高二語文必修五總結 篇七

一、指導思想:

以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為參考,切實提高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業務知識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落實常規工作,夯實基礎,增加課外閲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和閲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提高文化品位,為高三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二、情況分析:

1、教材教學:高二階段是高中階段比較關鍵的一年,從教材上來看,難度較高一有了很大的提升,如閲讀教學上對學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閲讀理解上升到品味鑑賞,還新增了詩詞、小説等閲讀單元。寫作上則要求學生較好掌握議論文的寫作和應對話題作文的能力。

2、學生分析:學生在高一階段的語文學習還處在比較被動的狀態下,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欠佳。語文基礎知識掌握較好,但課外遷移不夠,閲讀和寫作能力還有待加強。

三、工作重點:

1、提高備課質量,繼續學習新大綱,鑽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體現知識和能力要求,充分發揮教師的個性和優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2、以“閲讀”和“寫作”教學為抓手,帶動其它方面的教學工作。

3、強化語文知識的積累,包括名言詩句、文學常識、文化常識、成語等。

4、運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和能力,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

二、學情分析

經過高一一學年的磨合,學生基本適應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大多數同學能感覺到高中語文學習與以往不同之處,懂得了主動學習、主動選擇和確定學習內容,能按照高中要求進行寫作練習。本學期要進一步強化高中語文學習的要求,大面積提高他們的語文成績。

三、教材分析

1、《語文必修五》

高中語文(必修)第五冊教科書按照“閲讀鑑賞”“表達交流”“樹立探究”“名著導讀”四大板塊安排相關內容。同前幾冊一樣,本冊的“閲讀鑑賞”部分也是四個單元,這四個單元的內容依次是小説、古代散文、文藝學論文和自然科學論文。每個單元前兩篇是精讀散文,其餘是略讀散文。教學中如果教師感覺課時不夠,所選的不一定全都要講授,可以有選擇地靈活處理。

第一單元是小説單元,與這套教科書必修三的小説單元遙相呼應。閲讀小説,可以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及審美能力。閲讀小説要從形象、語言、主題、情節等方面全面把握。考慮到必修三的小説單元已經重點強調了小説的形象和語言,所以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引導學生把握小説的主題和情節。教學時應重點關注這方面的內容。

第二單元為古代散文單元。課文都是抒情散文,而且也都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名家名篇。雖然時代不同,文體不一,但是這幾篇課文都要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充溢於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非常激越、充沛,這是作者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至今讀來仍能感人肺腑,令人迴腸蕩氣。學習本單元,要注意悉心體會不同的文體風格和語言韻味。學習文言文,最好能夠熟讀成誦。需要指出的是,文言文閲讀能力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儘可能多地閲讀文言文原文,教材提供了一些相關背景材料,但這決不能代替或沖淡教師的講授和學生自己對課文的閲讀。

第三單元為文藝學論文單元,主要學習文藝評論和隨筆。課文,都出自文學大師,他們在課文中娓娓道來,或評論一位作家,或探討藝術表現的語言形式和審美形象,都能持之有據,自成一家之言。閲讀這些文章,等於是與這些文學大師對話,能打開我們的思路,啟發我們去探討文藝鑑賞方面的一些問題,加深我們對文藝創作和文藝鑑賞的認識。學習本單元,除了把握文章的基礎觀點,最好能夠調動自己平時閲讀作品的藝術體驗,與文章中的相關評論作一番比較。

第四單元是自然科學論文單元,課文,或綜述觀點,或探討成因,或深入細緻的分析,都能融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學習時要注意理清作者的思路,歸納文章的觀點,以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還要注意品味科技類文章簡潔、嚴密、明晰的語言特點。

本冊教材教學時應該注重啟發性,重視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的主動性、實踐性,讓學生主動學習、探究。課文後附有一些小練習,精讀課文一般有四道題,略讀課文兩至三題,以幫助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突出學習要點,激發學習興趣與主動性,部分題型和內容設計為開放式,為教師和學生留有發揮的空間。

本冊的“表達交流”包括“寫作”和“口語交際”兩部分內容。寫作部分共有四個專題。這四個專題分別是:“源事析理學習寫得深刻”“謳歌親情學習寫得充實”“錘鍊思想學習寫得有文采”“注重創新學習寫得新穎”。每一個專題都包括“話題探討”“寫作借鑑”“寫作練習”三部分內容。“話題探討”提出“寫什麼”的問題,也與目前比較流行的“話題作文”相呼應。“寫作借鑑”着眼於對“寫什麼”進行具體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帶出“寫什麼”,從而在寫法上加以點撥。“寫作練習”實在這個“寫什麼”的範圍之內,設計若干個參考題目,讓學生練習。這些題目可以讓學生選做,教師也可以另行設計,進行替換或補充。過去的寫作教材往往只着眼於寫法,容易導致純技術性訓練。

教科書中的“梳理探究”實際上是一些語文專題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側重於對學生以前在語言、文字、文化等方面所學過的內容進行梳理,便於在長期積累基礎上的鞏固和整合。如本冊的“文言詞語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識”,就是希望在必修課即將結束時,對以往學習的古代詩文作品中出現的文言詞語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識進行梳理。有的屬於專題研究,如本冊的“有趣的語言翻譯”,就是希望通過這樣的專題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體會不同語言之間的表達特點。這些專題,學生不一定能夠準確地認識到多少理論意義,重在引導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一些問題,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些專題活動要求學生在教室指導下進行,不同地區、不同學校可以有選擇地開展。

2、《語言文字應用》

語言文字知識在國中語文和高中語文必修課中也有涉及,但那都是分散在各章節中的;雖然也有部分串講,但總的看還不夠系統。大家知道,掌握語言文字知識和提高語言文字能力,是中學語文學習的基本內容和基礎目標,因此專門開設一門語言文字應用的選修課,主要就是為了幫助中學生梳理一下學過的語言文字知識,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中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也正因為如此,一方面這樣的課就並非“重起爐灶”,而要充分注意與國中語文課程和高中語文必修課程中出現過的相關知識的銜接,這正是這門課程的切入點;另一方面這樣的課也就不是“炒冷飯”,而要補充新的內容,特別注意進一步提高中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這也正是這門課程的落腳點。

四、教學目標與要求

本學期語文教學,除了常規性的教學要求外,要特別注意選修課的教學安排,尤其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加強積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是高中語文課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務。我們不能因為過去有過分強調語文工具性的偏頗,就否定或削弱語文課的工具性,就把語文教學的主要精力放在審美與情感的感悟和薰陶上。教學中,要加強積累,包括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名句名篇的積累、閲讀鑑賞方法的積累上、表達交流能力的積累等,教會學生熟練掌握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這個最基本的交際工具,培養學生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語感。在此基礎上,儘可能地發揮語文課在育人上的功能,引導學生提高思想認識、道德修養、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一定的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人文素質,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2、重視誦讀,改進古詩文教學。

古代詩文作品在這套教科書中的比例約佔45%。古代詩文的選目以傳統經典名篇為主,也適當擴大了選材範圍,新選了一些古代優秀作品。古代文學作品的教學,應強調熟讀、背誦,因為這部分內容,都是千古傳誦的名家名篇,無論是思想內容、感情因素,還是藝術技巧、語言形式,都具有典範性和代表性,文質兼美,要求學生熟讀成誦。課程標準還有“培養閲讀前一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的要求。因此,教學重點應是誦讀課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課文的思想內容,熟讀或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理解並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文言句式,這也有利於培養文言語感。對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學發展簡況等知識,也需要引導學生通過閲讀教材,切實掌握。

3、加強聯繫,提高寫作能力。

教材的寫作部分,既注意吸收我國傳統作文教學的經驗,又體現了21世紀對高中生寫作的要求。應該明確高中學生從事寫作文必須做到的幾種基本要求:包括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慮不同目的的要求,以負責的態度陳述自己的看法,表達真情實感,培養科學理性精神;書面表達要觀點明確,內容充實,感情真實健康;思路清晰連貫,能圍繞中心選取材料,合理安排結構;能調動自己的語言積累,推敲、錘鍊語言,表達力求準確、鮮明、生動。同時,應該進行記述、説明、描寫、議論、抒情等基本表達能力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實用寫作能力,鼓勵有個性、有創意的表達。

根據高中語文教學大綱的內容,通過深入學習研究這學期的教學內容,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實際,特制定如下一系列教學工作計劃,以便使自己的工作能有序地開展。

由於高二階段是高中三年中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學生經過高一年的適應,對高中語文的特點已經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在此基礎上,可對學生的潛力進行進一步的開掘。計劃如下:

1、經常督促學生養成一些學習語文的好習慣,並使之不斷鞏固、加強。在自主學習上,求學生學會課前預習、學會對課文中關鍵字詞進行圈點句畫,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儘量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心理等。在合作學習上,主要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培養學生共同學習的習慣。

2、語文學習重在積累。因此,平時將定期不定期地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詩詞等。增加學生的日常積累。同時,要求學生儘可能多接觸一些課外讀物,多關心一些時事,多看一些報紙雜誌、時文,以拓展學生的眼界。利用每節課的課前一分鐘讓每位學生寫出一句名言或詩句和大家分享。此外,每週還以作業形式進行一次基礎知識訓練。

3、除課堂的大作文外,鼓勵學生平時多練筆,從句段開始,多寫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來,使學生寫作能力能漸漸地得以提高。在本學期中打算安排四次課堂大作文,此外還有一些隨堂做句段的練筆,這樣可以訓練學生的寫作速度。本學期除了要求學生寫8篇大作文還要求和每週寫一篇週記。

4、多給學生一些實踐的機會。如讓學生自己辦手抄報、參加演講比賽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5、做好轉差促優的工作,提高優等生的水平,帶動中等生,鼓勵後進生,儘量縮小差距。上述計劃有待實踐來檢驗其可行性。本人將以此為基礎,實踐中將其不斷加以改進、完善。

教學措施:

1、以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為契機,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積極投身新課改,運用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以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新課改,教師要做到教學五認真,總攬全局,面向全體,注重信息反饋,搞好試卷分析,及時調整教學思路,爭取教學的大面積豐收。

3、認真抓好聽説 讀寫訓練,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結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賞,誦讀欣賞、引導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尤其要注重培養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

4、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習的後勁,為學生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

5、搞好第二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多讀文學名著,多讀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提高文學修養,陶冶高尚情操。

6、注重個學科之間的聯繫和相互滲透,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為大學聯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7、充分挖掘本地的語文教學資源,組織學生到民間採風,領略民族文化的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8、努力探索學生評價體系,搞好學生學業成績的綜合性評價,着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和終生受益,着眼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高二語文必修五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把握對環境的鋪陳,瞭解自然環境對小説主題的作用。

2、通過細讀,品味翠翠的人格形象。

3、結合人物分析,領會小説的主旨,明確邊城所要表現的的人性內核。

教學重點:把握主旨和翠翠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理解邊城的文化內涵。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方法:品讀法、分析法。

第一課時

(課前播放黃磊的《等等等等》,投影一段話:我將把這個民族為歷史所帶走向一個不可知的命運中前進時,一些小人物在變動中的憂患,與由於營養不足所產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樣活下去”的觀念和慾望,來作樸素的敍述。)

一、導入。

講到歷史,我們很容易便會想到的是一些英雄豪傑的叱吒風雲,是那些朝堂上的九五之尊,唐宗宋祖,拿破崙、華盛頓;或者便是那些某一方面的傑出人才,像杜甫、李時珍、牛頓、哥白尼等等。因為他們用自己的行為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是在歷史裏沉默着的更大多數,卻是一些什麼也沒有留下的,像我這樣的普通人,這個羣體在人羣中最龐大,也最渺小。誰也不會關注到在中國最廣大土地上耕種的每一個農民或者在硝煙裏搏殺的每一個士兵。因為他們不是歷史的關鍵,在歷史的宏大敍事中他們往往消失的無影無蹤。但是沈從文作為一個有着深切社會責任感和人文修養的文人,他關注着這沉默的大多數,於是在他的代表作《邊城》的題記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段話(如上)。在沈從文樸素的敍事中,展開了一副邊城生活的畫卷。

二、情節梳理。

(投影課題以及一句話: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長假前,請大家回去讀讀《邊城》的全文,我不知道有多少同學認真去讀了,但是我依然很真誠的相信在座的大家真正去讀了,而且有所感受。

那麼,我們先請一位同學來簡單的把故事理一理,或者大家一起來理一理,講不完整沒關係,你一言我一句,我們先把這個故事拼接出來。

明確: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邊,住着一户人家。獨門獨院裏,只有爺爺老船伕和孫女翠翠兩個人,還有一隻頗通人性的黃狗。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茶峒城裏有個船總叫順順,他是個灑脱大方,喜歡交朋結友,且慷慨助人的人。他有兩個兒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樣豪放豁達,不拘俗套小節。老二的氣質則有些像他的母親,不愛説話,秀拔出羣,叫儺送。小城裏的人提起他們三人的名字,沒有不豎大拇指的。端午節翠翠去看龍舟賽,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儺送,儺送在翠翠的心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巧的是,儺送的兄長天保也喜歡上了翠翠,並先儺送一步託媒人提了親。兄弟兩人都決定把話挑明瞭,於是老大就把心事全告訴了弟弟,説這愛是兩年前就已經植下根苗的。弟弟微笑着把話聽下去,且告訴哥哥,他愛翠翠也是兩年前的事,做哥哥的也着實吃了一驚。

然而此時,當地的團總以新磨坊為陪嫁,想把女兒許配給儺送。而儺送寧肯繼承一條破船也要與翠翠成婚。爺爺自然是曉得孫女的心事,卻願讓她自己做主。兄弟倆沒有按照當地風俗以決鬥論勝負,而是約定採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達感情,讓翠翠自己從中選擇。儺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過弟弟,心灰意冷,斷然駕船遠行做生意。碧溪邊只聽過一夜弟弟儺送的歌聲,後來,歌卻再沒有響起來。老船伕忍不住去問,本以為是大老唱的,大老講實情講出後邊去做生意,幾天後他聽説老大坐下水船出了事,淹死了……碼頭的船總順順也忘不了兒子死的原因,所以對老船伕變得冷淡。老船伕操心着孫女的心事,後終於耐不住去問,儺送卻因天保的死十分怪責老船伕,自己下桃源去了。船總順順也不願意翠翠再做儺送的媳婦,畢竟天保是因她而死。老船伕只好鬱悶地回到家,翠翠問他,他也沒説起什麼。夜裏下了大雨,夾雜着嚇人的雷聲。爺爺説,翠翠莫怕,翠翠説不怕。兩人便默默地躺在牀上聽那雨聲雷聲。第二天翠翠起來發現船已被沖走,屋後的白塔也沖塌了,翠翠嚇得去找爺爺,卻發現老人已在雷聲將息時死去了。

老軍人楊馬兵熱心地前來陪伴翠翠,也以渡船為生,等待着儺送的歸來。儺送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了,也許明天就會回來。

三、環境分析。

思考一:很明顯“邊城”除了是這部小説的題目,還是這段故事發生的背景環境。不論大家對沈從文瞭解多少,或者對邊城瞭解多少,小説中的這個地方給大家的印象是怎樣的?換言之,邊城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世外桃源,質樸天然)

1、地理位置處在邊緣,客觀上與世隔絕。

兩省接壤處,十餘年來主持地方軍事的,注重在安輯保守,處置還得法,並無變故發生。水陸商務既不至於受戰爭停頓,也不至於為土匪影響,一切莫不極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樂生。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發生別的死亡大變,為一種不幸所絆倒覺得十分傷心外,中國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掙扎中的情形,似乎就永遠不會為這邊城人民所感到。

地理的偏遠帶來民風的單純。

2、保留着許多傳統的生活習慣與方式。

端午日,當地婦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個王字。任何人家到了這天必可以吃魚吃肉。大約上午十一點鐘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飯,把飯吃過後,在城裏住家的,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划船。

划龍舟、捉鴨子等。

這就像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思考二:邊城與生活在之中的人們有什麼樣的聯繫?

由於地理上的偏遠,改朝換代,戰爭革命都影響不到他們,就像《桃花源記》中的武陵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他們在一種單純的生活環境下祖祖輩輩的延續着一種生活方式。因此也保持着近似原始的價值觀——一種非功利的價值觀。

文中描述了當事情與錢時,祖父的處理方式一定是互相推諉,彷彿錢是人人都不要的東西般,在這些爭執裏,誰要是最後佔了錢的便宜,誰就是輸家。文中也安排了幾個推錢的場景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與屠夫的爭執,還有一個定要留錢的擺渡客。祖父擺渡死不肯收錢,反而到處請人喝酒。買豬肉互相推錢。正因為爺爺的性格正符合茶峒人的道德觀,所以為人們所推崇,提起渡船,無人不知那個豪爽老人,當然,可以説每個人都擺渡,所以知道她,但是,從文中人們對老人的熟悉和態度可以看出,人們對他性格的尊敬,甚至他去買東西,“一定有許多鋪子上商人送他粽子與其他東西,作為對這個忠於職守的划船人一點敬意”。即便是文中最有錢的順順,也是一個不十分在意錢的人,慷慨得很。而小鎮裏,有錢人家的兒子喜歡窮人家的姑娘,拋了門當户對的聘禮,要娶窮人家姑娘,也不是什麼新聞。可見,邊城,這樣一個地方,是重義輕利的,不為商業氣息所薰染變質。

沈從文極力想表現的是一個非功利的社會形態。最有説服力的,就是文中所説的寄食者——。應該説,生活在社會的底層,為了生活出賣着自己的肉體。在道學家的眼裏,這絕對的是下流可恥的。但是在沈從文筆下的邊城裏“由於邊地的風俗淳樸,便是作,也永遠那麼渾厚,遇不相熟的人,做生意時得先交錢,再關門撒野,人既相熟後,錢便在可有可無之間了。【情意勝過利益】多靠四川商人維持生活,但恩情所結,則多在水手方面。感情好的,互相咬着嘴脣咬着頸脖發了誓,約好了“分手後各人皆不許胡鬧”,四十天或五十天,在船上浮着的那一個,同留在岸上的這一個,便皆呆着打發這一堆日子,盡把自己的心緊緊縛定遠遠的一個人。【即便出賣肉體,也珍視自己的愛情】尤其是婦人感情真摯,痴到無可形容,男子過了約定時間不回來,做夢時,就總常常夢船攏了岸,一個人搖搖蕩蕩的從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邊跑來。或日中有了疑心,則夢裏必見男子在桅上向另一方面唱歌,卻不理會自己。性格弱一點兒的,接着就在夢裏投河吞xx煙,性格強一點兒的便手執菜刀,直向那水手奔去。【佛洛依德認為夢是潛意識的慾望,由於睡眠時檢查作用鬆懈,趁機用偽裝方式繞過抵抗,闖入意識而成夢。夢是淳樸民風的折射。】……短期的包定,長期的嫁娶,一時間的關門,這些關於一個女人身體上的交易,由於民情的淳樸,身當其事的不覺得如何下流可恥,旁觀者也就從不用讀書人的觀念,加以指摘與輕視。這些人既重義輕利,又能守信自約,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較之講道德知羞恥的城市中人還更可信任。”在邊城,即便是社會上最勢利的東西的產物,小鎮裏最勢利的角落,也因人的淳樸,也是如此的敷衍着勢利,而盡力過着如此人性化的生活。文中處處點出邊城的不功利,人人以反功利為榮,沈先生對此類場景津津樂道。夏志清著《中國現代小説史》和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置沈從文於中國現代文學大家地位,1987年西方文學界開始提名沈從文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如果説魯迅筆下的阿Q是國民劣根性的表現,它體現的是國人人性中難堪下作而又無奈的一面,那麼邊城則恰恰相反,它體現的幾乎都是人性中善的一面。

思考三:沈從文為什麼選擇“邊城”作為小説的背景?

讀一篇小説,如果你喜歡,你就應該儘可能的去多瞭解與之有關的信息。這是一個思維延續的過程,當你走進幕後,你會發現許多在讀小説時所體會不到的樂趣與風景。所以長假期間老師也推薦了幾篇與《邊城》相關聯的文章希望大家看看。

作品絕對不是作家念一句咒語憑空而來的。小説往往帶着作者的身影與願望。沈從文在《從文自傳》中《我所生長的地方》一文裏有這樣的描述“我想把我一篇作品裏所簡單描繪過的那個小城,介紹到這裏來。這雖然只是一個輪廓,但那地方一切情景,卻浮凸起來,彷彿可用手去摸觸。……我就生長在這樣一個小城裏,將近十五歲時方離開。出門兩年半回過那小城一次以後,直到現在為止,那城門我還不曾再進去過。但那地方我是熟悉的。現在還有許多人生活在那個城市裏,我卻常常生活在那個小城過去給我的印象裏。”當時間漸漸拉長,我們漸漸長大,我們都會發現過去的日子遠比現在幸福,就如大家會覺得幼兒園的日子比現在愉快,老師也會感受到當學生的日子比當老師的時候開心。這種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充分的表現在沈從文的小説之中。沈從文是一個天真浪漫的作家。在這裏,老師八卦一下。

沈從文1902年生於湖南鳳凰縣一個軍人世家, 1917年參加湘西靖國聯軍第二軍遊擊第一支隊,駐防辰州(沅陵)。1920年在芷江一警察所當辦事員後因初戀受騙而出走。他的婚姻相當的富有情趣。當時蘇州一個名叫張吉友的富商,除了擁有萬頃良田,熱心於結交蔡元培這樣的教育界名流、投資教育事業,還因四個才貌雙全的女兒而盡人皆知。後來,這個大户人家的二女兒張允和嫁給了頗有建樹的語言學家周有光,三女兒張兆和則嫁給了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沈從文。

青年時代的沈從文就因寫過一些新潮的白話小説而在文壇嶄露頭角,由於詩人徐志摩的介紹,他被中國公學校長鬍適聘為教師。18歲的張兆和在中國公學曾奪得女子全能第一名,她聰明可愛,單純任性。兆和身後有許多追求者,她把他們編成了“青蛙一號”、“青蛙二號”、“青蛙三號”。二姐張允和取笑説沈從文大約只能排為“癩蛤蟆第十三號”。自卑木訥的沈從文不敢當面向張兆和表白愛情,他悄悄地給兆和寫情書。

老師的情書一封封寄了出去,點點滴滴滋潤着對方的心。女學生張兆和把它們一一作了編號,卻始終保持着沉默。後來學校裏起了風言風語,説沈從文因追求不到張兆和要自殺。張兆和情急之下,拿着沈從文的全部情書去找校長理論,那個校長就是胡適。

兆和把信拿給胡適看,説:老師老對我這樣子。胡校長答:他非常頑固地愛你。兆和馬上回他一句:我很頑固地不愛他。胡適説:我也是安徽人,我跟你爸爸説説,做個媒。兆和連忙説:不要去講,這個老師好像不應該這樣。沒有得到校長鬍適的支持,張兆和只好聽任沈老師繼續對她進行的感情文字的狂轟濫炸。沈從文開始了他馬拉松式的情書寫作。就在張允和與周有光喜結良緣後不久,她的妹妹張兆和也在名作家沈從文的長時間進攻下舉手投降,成為這個情書聖手的俘虜。

可見天真浪漫的沈從文眼裏,愛與美是他不懈的追求。在他的許多文學作品裏不斷閃現着對童年生活環境的追憶,這可以看作是一種緬懷。他對湘西當年的風情,這種人人以情義為重,以不要錢為榮的風情,這便是沈先生所念念不忘的人土風人情。

另一方面,沈從文在《從文小説習作選·代序》中説: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傑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選山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緻,結實,勻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築。這廟裏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從文的寫作目的便在於表現一種人性的形式。就像大家上化學課、物理課做實驗前一定會整理好試驗枱,洗清每一件容器一樣。如果把沈從文寫作邊城看作是一次關於人性的實驗,邊城就是一個試驗枱,如果這個實驗台上有雜質就可能影響到實驗的結果。因此,要表現純粹的人性,就需要邊城這樣一個無論外在還是內在都純粹的環境。

邊城是作家精神追求的一種境界,是一種詩意的棲居所在。我們與其説邊城在中國版圖上某一個地方,不如説邊城是存在於作家心中的一塊靈地,一方淨土。這是作者生活的理想,是作者所設想的那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給志在寫作者》中説:“一個偉大的作品,總是表現人性最真切的慾望。”就連他死後歸葬鳳凰縣的墓碑上也刻着: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認識“人”

批評家劉西渭所説:“這些可愛的人物,各自有一個厚道然而簡單的靈魂,生息在田野晨陽的'空氣。他們心口相應,行為思想一致。他們是壯實的,衝動的,然而有的是向上的情感,掙扎而且克服了私慾的情感。對於生活沒有過分的奢望,他們的心力全用在別人身上:成人之美。”(《〈邊城〉與〈八駿圖〉》)然而,他在《邊城·題記》中説:“我這本書只預備給一些‘……極關心全個民族在空間與時間下所有的好處與壞處’的人去看。”“這作品或者只能給他們一點懷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給他們一次苦笑,或者又將給他們一個噩夢,但同時説不定,也許尚給他們一種勇氣同信心!”從而喚醒讀者對“這個民族真正的愛憎與哀樂”的關注,“更希望的還是可以燃起行將下鄉的學生一點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長河·題記》)。

在那樣一個年代,“邊城”是沈先生的一個夢,——也許就是那樣一個邊緣城市,在心靈的邊緣,人生的邊緣,愛憎的邊緣,善惡的邊緣……在那裏,可以懷古,可以讓他以及和他一樣的人們將自己的心靈或者説是靈魂棲息其中,得以片刻的安寧。

四、問題思考。

1、你覺得故事中翠翠是什麼樣的?

2、“邊城”真的是一個如此美好的地方嗎?

高二語文必修五總結 篇九

本人本期擔任高二(7)班(8)班語文教學工作已結束,回顧走過這一期的路程,收益良多。這學期的語文課的的教學任務是選修《中國小説欣賞》和《語言文字運用》的內容。為了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學期初就根據學生的特點和不同層次,以及教材的編排,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並在落實中不斷調整完善,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現將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進行小結,總結經驗教訓,以促進今後的教學工作更上一個台階。

一、夯實基礎,温故知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語文學的能力

1、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2、注重教學方法。

要求學生把課前預習、聽課學習、訓練拓展、反饋遷移各學習環節結合起來,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文學習與課後練習相結合,做到聽、説、讀、寫協調發展。在寫作教學方面,將課堂作文和課下週記結合起來處理,既完成了教材規定的寫作教學任務,又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本冊教材課文教學與寫作訓練脱節的不足,學生的寫作水平較過去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寫出了不少有思想、有情感、有文采的好文章。

3、做好語文背誦。

一般來説,學生善於背誦和記憶,我利用學生在這方面的優勢,加強學生的背誦和記憶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4、關心愛護和轉變差生。

總的説兩個班的語文基礎較一般,當學生取得一點點進步時,我就給學生很大的鼓勵,使學生充滿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5、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堅持教學常規,狠抓課堂教學質量

1、本學期,我們一如既往,在備課組內開展互相聽課評課活動。通過堅持這個教學常規,保證備課組的教學質量和教師的取長補短。

2、對於落實教學常規的各個環節,加強對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查等教學環節的管理工作,每堂課都採用打分制。

4、認真抓好教學質量檢查工作。本學期,我們根據學校嚴格考試製度的規定,在各備課組內更加強調了考試的紀律,按照學校要求,指定專人負責,考後有質量分析及學生的成績的跟蹤,使考試成為檢查我們教學的一個重要尺度。

三、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非常注意自己的師德修養

平時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和會議,並經常注意翻閲報紙和雜誌,努力掌握最新的教育動態和教育信息,學以致用,時刻調整自己的方向,使自己能隨時跟上時代的發展,合乎素質教育的要求。在為人師表方面,嚴格遵守“中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謹言慎行,不忘以德育人,堅信教師無小節,時刻注意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隨着教齡的增長,越來越向老教師看齊,敬業愛崗,誨人不倦。能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爭取讓他們成為具有綜合素質的新型人才。不只對學生如此,平時與領導羣眾關係和諧,與本組及相關處室工作人員合作愉快,人際關係較好。廉潔從教,無私奉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也不從事有償家教,保證以全部精力投身於教學工

四、嘗試“先學後教”的方法,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語文能力

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很重要的,而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而“先學後教”就是適應了這一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自學發現問題,同學相互討論,問題明瞭,深入探究後,如果還有疑問,教師給予適時的點撥和講解,這樣就可以加深印象。課上,以小組為單位,圍繞問題,展開討論,進行評比,極大的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五、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擴大課容量,豐富活躍了語文課堂

我校擁有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因而,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上網查找和自己製作語文教學的音像資料和課件,使無聲的語言變得生動形象,具體可感,提高了課堂效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比如,在學習《寶玉捱打》這一篇課文的時候,我就先播放了電影《紅樓夢》“寶玉捱打”的片段,營造出一種氛圍,然後再進入課文的學習,效果就好多了。許多課文的學習,我都播放配樂朗誦,給學生一定的薰陶和感染,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技巧。

六、抓學生的閲讀量,寫隨筆,促進語文學習,提高語文能力

總的來説,通過學校領導的關懷指導以及師生的共同努力,本學期高二語文教學取得了一點點進步,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獲得較大提高,但在工作中也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如我們年輕的語文教師在工作經驗和教學方法上還存在較大不足,需要向優秀的老教師借鑑學習和改善提高,對語文理念的深度把握還要在實踐中加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主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