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案(新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97W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案(新版多篇)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進一步體會三位數乘一位數乘法的意義。

2、進一步理解並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準確地、比較熟練地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

3、初步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教師出示:421×4=726×7=285×4=561×2=478×4=

要求學生計算出這些算式結果,並説一説計算方法。

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2

這是我們在前一節課學過的內容,但前一節課只算了買3個微波爐要用多少錢。這裏還有這麼多的商品呢?你能看圖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來大家解決嗎?

下面請同學們翻開書第29頁看着第4題,請你幫助這些小動物判斷一下,它們的計算究竟對不對?如果有錯,錯在什麼地方?又該怎樣克服呢?

2、教學練習五第5題

(1)讓學生在書上計算出結果,抽一個學生的作業在視頻展示台上展出,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五第3題。完成後集體訂正。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五第7題。

四、課堂小結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二

教學內容:

課本第70頁例2,練習十五第4――6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估算,初步瞭解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方法。

2、加強變式與比較,鼓勵學生解釋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體驗估算的價值,初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情境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方法。教學難點: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解釋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估算。

1、引課:老師知道同學們在十一長假中安排了許多豐富多采的活動。小明一家非常喜歡旅遊,他們來到了首都北京的一座公園。在公園售票處,小明遇到了一羣也想去公園參觀的孩子,共29人,每張門票8元,他們帶了250元錢,夠嗎?你們願意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嗎?出示例2:每張門票8元,29個同學參觀,帶250元錢夠嗎?

2、分析問題。

(1)認真讀題,獨立思考。説一説:從題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指名説)

(2)分析問題,建立聯繫。“帶250元錢夠嗎?”指的是夠幹什麼?引導學生説出指的是250元錢夠不夠買門票。

(3)理解了題意,我們來動腦筋想一想,用什麼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獨立思考)

①誰來説説你打算用什麼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指名説,學生可能説出用乘法,先算29× 8。板書課題:乘法並板書29× 8師追問:你是怎麼想的?要解決帶250元錢夠嗎?為什麼要先算29× 8?

②選擇算法。根據我們的生活經驗,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是用筆算計算出精確的結果呢?還是運用估算,只要算出一個大約數就可以?請你選擇。在生活中

遇到這樣的問題,一般不需要計算出精確的結果。通常採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後進行比較就可以了。

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3、引出目標:這節課我們要學會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方法,並且知道在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估算。

4、解決問題。(1)獨立思考:怎麼知道29× 8大約得多少?先靜靜地想一想。

(2)同桌交流:把你的想法輕聲告訴你的同桌,兩人交流一下。(3)小組彙報:哪個小組的代表來説説你們的想法?

小組的代表發言,完成板書:29×8 ≈ 240(元)30 × 8=240 240元<250元

答:帶250元錢夠買門票。

強調:我們把29看作30,估大了。然後把估計要花的240元和一共帶的錢數250元進行比較,因為240元<250元,所以帶250元夠買門票。

(4)適時引進≈:29× 8大約等於240元,用約等號表示,跟老師一起書寫≈,彎彎的像波浪一樣。讀作“約等於”。

板書≈

5、小結:我們用過去學過的知識把29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30,再用剛剛學過的口算乘法就把估算結果求出來了。

二、結合生活,創編例題。

1、情境引入:美麗的公園吸引了許多遊客。這時,又來了一些同學,現在是32個孩子帶250元錢,夠嗎?出示補充例題:每張門票8元,32個同學參觀,帶250元錢夠嗎?

2、嘗試估算。請你思考以後,在練習本上簡單地記錄你的估算過程,注意寫答語。和同桌交流想法,統一意見。

3、小組彙報: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有:組1:32×8≈240(元)240元﹤250元30 × 8=240答:帶250元夠買門票。師肯定學生的估算方法正確,可是結論合理嗎?請仔細思考一下好嗎?

組2:32×8≈240(元2× 8=16(元)240+16=256(元)256元﹥250元30× 8=240答:帶250元不夠買門票。

組3:32×8≈240(元)2× 8=16(元)16元>10元30× 8=240答:帶

250元不夠買門票。

4、辨析:這些估算方法都是正確的。但有的認為夠買門票,有的認為不夠買門票,這是為什麼?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把32看作30,是估大了,還是估小了?30× 8=240元,也就是花240元只買了30個同學的門票,還差2人沒買票。(板書:還差2人沒買票)經過比較,知道帶250元不夠買門票。(寫答句)對於這個問題,僅僅估算出一個大約數是不夠的,要考慮剩餘的人數。你們現在清楚了嗎?沒關係,估算在生活中的應用我們需要慢慢體會。能搞清楚就不簡單,能説清楚就更不簡單!我覺得,我們應該向這個組的同學表示感謝,因為他們引發了大家更深刻的思考,謝謝你們!

5、比較分析,感悟估算。觀察以上兩組算式:29× 8,把29看作30,30× 8=240,夠買門票。 32× 8,把32也看作30,30× 8=240,不夠買門票。請大家思考:拿了同樣的錢去買門票,估算結果同樣都是240元,為什麼29個同學帶250元錢夠買門票,而32個同學卻不夠呢?想一想,這是為什麼?生可能説出:一個是估大了,一個是估小了,要考慮剩餘人數)

師總結:對,我們的估算方法都是正確的,但由於估算得到的僅僅是一個大約數,它與準確數始終有一定的距離,因此,遇到實際問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們外出購物時,通常會多帶一些錢,這樣遇到萬一的情況比較保險。

四、靈活運用,解決問題。

1、小明在動物園參觀。

(1)出示:動物園有一隻東北虎重213千克,一頭野牛的體重是東北虎的3倍,這頭野牛大約有多重?(仔細讀題,思考以後在練習本上解答。)

(2)和例題29× 8比較:同樣是估算,為什麼例題在估算後進行比較,而這道題在估算出一個大約數就結束了?它不需要比較嗎?師強調:不是所有的估算題目都需要比較,我們要看解決的是什麼問題。這道題求的是這頭野牛大約有多重?我們已經求出大約數,當然不需要比較了。

2、繼續遊覽,精彩的海豚表演就要開始了。

(1)出示:二年級有200位小朋友觀看海豚表演,看台上有5排,每排43個座位,估一估,夠不夠坐?

輕聲讀題,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思考以後在練習本解答。

(2)和例題32× 8比較:同樣是估小了,為什麼創編例題在估算後進行補充,要考慮剩下的人數,而這道題在比較後就結束了?它不需要考慮剩餘的座位嗎?師強調:把43看作40,估小了,座位已經夠坐了,當然不用考慮多餘的座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讓我們用心體會。

四、全課總結:小明的北京之行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多乘法估算的問題,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輕聲讀題,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思考以後在練習本解答。(2)和例題32× 8比較:同樣是估小了,為什麼創編例題在估算後進行補充,要考慮剩下的人數,而這道題在比較後就結束了?它不需要考慮剩餘的座位嗎?師強調:把43看作40,估小了,座位已經夠坐了,當然不用考慮多餘的座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讓我們用心體會。

四、全課總結:小明的北京之行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多乘法估算的問題,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培養估算的意識和習慣,這要靠教師持之以恆經常給學生創設估算的情境和提供估算的機會,讓學生多做估算的練習。在這一單元中,口算、估算、筆算都出齊了,怎麼處理好這三算之間的關係也是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注意的問題。這裏要處理好兩個方面,一是要做到三算互相促進,達到共同提高。二是三算各有其適用場合和範圍,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判斷在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什麼樣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靈活應用的能力。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乘法估算:大綱要求: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培養估算的意識和習慣,這要靠教師持之以恆經常給學生創設估算的情境和提供估算的機會,讓學生多做估算的練習。在這一單元中,口算、估算、筆算都出齊了,怎麼處理好這三算之間的關係也是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注意的問題。這裏要處理好兩個方面,一是要做到三算互相促進,達到共同提高。二是三算各有其適用場合和範圍,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判斷在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什麼樣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靈活應用的能力。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乘法估算:大綱要求: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在估算中,第一次提到在生活中要正確合理的運用估算。一要符合實際,二要方便計算。課上出現了4種方案:104*49第一種:把104看成10

0,把49看成50第二種:104看成105,把49看成50第三種:104不動,把49看成50第四種:把104看成110,把49看成50。經過學生間的激烈討論,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在討論慢慢發現了第四種方法的優越性。符合實際又方便計算,體會到了估算帶給我們的捷便。因此,教學時要重視估算訓練,只有在實際情境中,才能產生多樣化的估算方法。單純地進行機械的估算訓練,是難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只有結合曰常生活進行訓練,體驗估算的方法,明確估算還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才能提高學生估算能力。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並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準確地、比較熟練地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

2、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3、使學生能在掌握的計算方法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計算方法來計算,培養學生解題的靈活性。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口算

7×9=30×8=90×7=6×60=300×5=7×700=

2、估算

401×9798×7295×6502×2498×4

3、筆算

87×66×4567×79987×3254×6

這節課就用我們學過的這些知識,繼續研究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3

題中告訴了我們一件什麼事?告訴了哪些條件?要求什麼問題?

要求這些地磚鋪5間會議室夠不夠,要思考哪些問題?思考一下,要求地磚夠不夠,這是用哪兩個數量進行比較?

在現有的地磚和要用的地磚這兩個數量中,哪個數量我們不知道?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要考慮鋪地磚時的損耗問題,但是為了減少解題難度,我們在這裏把地磚的損耗省略不計。下面需要同學們考慮的問題是,選擇什麼方法來計算,是選擇口算呢?還是選擇筆算或估算?説一説你的理由。

你準備怎樣估算?

用估算出的結果與已有的地磚數量進行比較,能得出什麼結論?

我們再來解決一個問題,如果每間會議室在鋪地磚時需要680千克水泥,這5間會議室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水泥?

這次你選擇了什麼計算方法?

這次同學們選擇了不同的計算方法,你們認為誰選得對?

請兩個同學分別説一説你是怎樣進行口算或筆算的。

通過前面的學習,你知道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注意些什麼?

2、教學練習五第6題

(1)引導學生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並讓學生説一説哪個條件與哪個條件是有聯繫的,

(2)學生獨立解答,並要求學生説一説是選擇什麼計算方法進行計算的,並説一説具體的計算過程。

(3)提出新的問題:這輛車如果剛好滿員,一共可以運送多少旅客?

(5)指導學生算出結果,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五第8題第1問

2、和學生一起討論第8題第2問

四、課堂小結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案最新人教版 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秒針走1小格是1秒;掌握分與秒的運行關係,1分=60秒。

2、通過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種活動,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分、秒的具體概念,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觀察實踐能力。

3、藉助生活實例和多種實踐活動,滲透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培養他們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秒的具體概念,通過觀察、合作交流歸納出秒針與分針的。運行關係即1分=60秒

教學難點:

在活動中體驗1分1秒的長短。從而對分秒的具體概念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鐘錶實物

學具準備:學生每人準備鐘錶一個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1、課件呈現春節聯歡挽回的一個場景,人們用倒計時的方式,等待新年鐘聲敲響的那一刻,導入新課——計量很短的時間,常常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單位:秒

2、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地方用到時間單位秒?

3、關於秒,你知道什麼?你還想了解什麼?

二、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

1、獨立觀察鐘面————-和同桌交流你的發現從而引出又細又長走的最快的是秒針

2、在合作學習中探究分與秒的運行關係

①四人小組合作,兩人看分針的變化,兩人看秒針的運動。

②彙報分針與秒針的運行結果。

③小結:秒針走一圈,即60小格,分針走一小格。

板書:1分=60秒

三、在活動中體驗時間,感知時間的價值

1、聽一聽(1秒的滴答聲)

2、拍一拍(感受一秒的長短)

3、做一做(讓學生自由發揮1秒能做什麼,即用動作表示1秒)

4、讀一讀(1秒給社會帶來的巨大財富)進行珍惜時間的品德教育。

5、估算一分的活動

活動一:當老師説開始時,閉上你的眼睛,每個同學都在自己的心裏估計,一分鐘到了,自己睜開眼睛,看看大屏上的時間,然後坐下。

活動二:拍一拍數一數

全班同學看着課件中的鐘表,伴隨着滴答聲,邊拍手邊數數,在各種感官中具體感受一分的長短。

活動三:估算一段動畫片的播放時間長度

6、玩一玩(1分能做什麼)

一分鐘,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完成。

彙報:一分鐘自己的完成情況。

四、鞏固練習、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我會填(課件)

①我們上一節課用40()

②小丹跑50米用9()

③媽媽每天工作8()

④從學校到家要走大約20()

2、我來當裁判

3、想一想,誰先到家?(課件)

小兔樂樂:我到家時是1時59分56秒,小兔悠悠:我到家時是1時59分58秒

五、課外延伸

1、瞭解鐘錶的發展歷史

2、瞭解我國古代計時的方法

六、作業設計(自由選題)

1、可以上網或查閲書籍,也可以調查身邊的人或自己,瞭解一分鐘還能做哪些事情?

2、記錄自己完成家庭作業需要的時間

3、積累有關珍惜時間的名人故事,格言警句。

4、合理安排,形成個人作息時間表。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節課的活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體會圖形變換的意義,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3、在分組活動的過程中,與他人能夠合作交流。

二、教學重點:

加深對“對稱”的理解與掌握。

三、教學難點:

利用所學的知識完成活動內容,經歷從數學到生活的過程。

四、教具準備:

玩具汽車(不同方位的圖形)、一幅雪花圖案、水中小房子的倒影簡筆畫、動畫圖片一組。

五、學具準備:

白紙、剪刀、彩筆、動物圖片一組

六、教學過程:

學生回憶:

我們都學過了哪些觀察物體的方法和對稱的知識?

學生自由談論,教師指明進行補充。明確所學的主要知識點:軸對稱、平面對稱、鏡面對稱

找準位置:

出示一輛汽車玩具和從“前、後、左、右、上”觀察到的圖形

出示表示方向的詞語“前面”、“後面”、“左面”、“右面”、“上面”。

學生根據教師所出示的每一個形狀,選擇觀察的位置

同位兩人相互判斷對錯

個人操作:

1、“我會剪”(出示一幅雪花的圖案)

現在利用我們學過的對稱的有關知識,思考如何才能既簡便有迅速地完成作品?

課堂交流各自的方案。

2、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合適的圖形和形狀,自己設計、剪出一朵美麗的雪花。

找不同層次的學生交流自己的剪法,並説出知識依據。

那麼你還見過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這些內容?舉例説明

小組討論之後。再集體進行課堂評價

同位合作:

1、“我能畫”(出示一幅簡筆畫)

根據小房子在水裏的倒影,你們能夠畫出它在陸地上的樣子嗎?

2、學生同位合作完成

3、班級繪畫展評:

指明對不同的作品進行講評。那些地方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説明自己的理由。

小組探索:

1、“我能做”(出示一組不同的動畫圖片)

根據要求貼圖畫:

小貓的左手拿着一支筆。

小猴的右手裏有一個桃子。

小狗左腳的鞋子有一個洞。

小豬的右邊有一把鑰匙。

學生根據要求,把每一個小動物的畫像補充完整。

2、小組之間相互評價。

指名讓學生自願選擇小組成果進行評價,也可以對自己進行評價

快樂舞蹈:

播放一塊歡快的音樂,師生一起面對鏡子做舞蹈動作。

根據教師的口令,邊做邊觀察鏡子中的“你”是如何做的?

應該發出什麼樣的口令,才能讓鏡子中的“你”聽從你的指揮?

課堂小結:

誰來説一説你這節課有哪些收穫?

你覺得你在這節課的表現如何?(小組之間説一説)

反思: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案 篇六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正、反歸一應用題的數量關係、結構特徵及解題關鍵。

2、初步學會用綜合算式解答正、反歸一應用題,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歸一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係,會解答此類應用題。

教學難點

1、線段圖的畫法

2、檢驗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片或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1、學習例3

(1)出示圖片(畫有5個書架,下面有一個問號),教師説:“學校想買5個書架,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錢嗎?想一想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產生疑問或説出需要先知道每個書架多少錢。)

(2)教師及時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圖片(畫有3 個書架,標出一共75元),教師説:“我告訴你買3個書架一共用了75元錢。現在你能解決了嗎?”

(3)個人試做,小組交流並彙報小組的想法。

思路:要想求5個書架多少錢?先求每個書架多少錢?再求5個一共多少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進行點撥,並做主要的板書。)

(4)練習:教科書第107頁“做一做”。讓學生獨立解答,指名説一説自己的想法。

2、學習例4

(1)出示例4:學校買了3個書架,一共用75元。照這樣計算,200元可以買多少個書架?

(2)小組先討論研究,再試着把它完成。

(3)小組間交流討論,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板書。

(4)“做一做”中的題目,讓學生獨立分析題目,並解答完成。

3、比較例3和例4,你覺得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學生各抒已見)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做出小結:“遇到應用題,一定要根據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來分析數量關係,然後再解答。”

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出示圖片(練習二十四的第1、2題),讓學生獨立解答。

2、老師用IC卡給家裏打電話,時間用了4分,正好花了2元8角錢。想一想,如果打電話時間用了6分,又會用去多少錢呢?(學生獨立思考)

“老師的IC卡里現在只有3元5角錢了,我必須在幾分內把話講完呢?

板書設計:

兩步應用題

(1)先求每個書架多少錢? (2)先求每個書架多少錢?

75÷3=25(元) 75÷3=25(元)

5個書架多少錢? 200元能買幾個書架?

25×5=125(元) 200÷25=8(個)

答:買5個要用不着125元。 答:200元可以買8個書架。

歸總應用題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2頁的例5及“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二十五的第1~4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瞭解歸總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係,能夠正確地解答這種應用題。

2、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乘、除應用題的數量關係,結構特徵和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學畫線段圖,並藉助線段圖分析題中數量關係。

教具準備

投影片或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主探索、領悟方法

1、學習例5(為了貼近學生生活,便於學生理解、計算,將例題進行了改編)。

(1)教師説:“小華讀一本書,如果每天讀9頁,幾天可以讀完?”(學生各抒已見)。

(2)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告訴他們:“知道每天讀12頁,6天可以讀完。現在你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嗎?”

(3)小組展開討論,並獨立列式試做。(教師注意巡視,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的問題。)

(4)小組彙報自己的想法,教師點撥,小組間相互質疑問難。

(5)教師根據小組的彙報情況,邊小結邊進行必要的板書:

先求這本書一共多少頁? 12×6=72(頁)

再求幾天能讀完? 72÷9=8(天)

(6)讓學生根據分步算式,獨立列出綜合算式。

2、改編例題,引出題目:(如果小華8天讀完,他每天讀幾頁?)

(1)學生獨立思考,並試着列式解答出來。

(2)請一名學生彙報。通過學生之間的質疑問難,教師根據出現的情況,及時進行小結:要求每天讀幾頁?首先知道這本書一共有多少頁?遇到問題,一定要分析清楚先求什麼、再求什麼。

(3)學生獨立列出綜合算式。

3、比較例題和改編的問題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讓學生説一説自己的想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相同點:都是先求這本書的總頁數。不同點:例題是求幾天讀完,改編後的問題是求每天讀幾頁。

4、教科書第112頁“做一做‘的第2題和例5,讓學生獨立完成。

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1、做練習二十五的第1題。

讓學生認真讀題,獨立完成,並找出兩個小題的異同點。

2、教師:小林從家往學校走,每分走100米,需要用8分走到學校。如果每分走80米,你知道需要用幾分走到嗎?

讓學生説一説想法,然後獨立列式解答。

3、做練習二十五的第3、4題。

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做完後,集體訂正。

三、課堂小結

通過師生交流,突出兩步應用題的數量關係。

板書設計:

兩步應用題

(1)先求這本書一共多少頁?

(2)先求這本書一共多少頁?

12×6=72(頁) 12×6=72(頁)

再求幾天能讀完? 再求每天讀幾頁?

72÷9=8(天) 72÷8=9(頁)

答:8天可以讀完。 答:每天讀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