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班遊戲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5.7K

大班遊戲教案【精品多篇】

幼兒園大班遊戲教案 篇一

活動總目的:

1.體驗共同遊戲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2.感知材料的特徵、性質,並能根據物體的外形特徵學會正確選擇和使用

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圍繞主題進行建構。

3.讓幼兒學會分工合作,愛護建構材料和建構成果。

4.合理利用替代物,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同伴的遊戲情況。

本次活動目的:

1.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遊戲。

2.根據物體的外形特徵學會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進行建構。

活動準備:

1.各種花片、插塑

2.活動前,帶幼兒到社區的街道參觀

教學流程:

一、師生談話,引入活動:

師:平時,我們上學、放學經過社區時,你們看到了什麼?(讓幼兒説一説街道中有什麼,如:房子、花圃等)

二、組織幼兒討論:

1 .師:街道里有各種各樣的東西,我們該選擇什麼材料來建構呢?

2.幼兒分組討論,學習根據物體的外形特徵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進行建構。

3.請個別幼兒説一説自己的看法。

4.教師小結,如:房子很高,要用大一點的插塑來建構,如炮筒;遊樂器械就可以用童樂高來建構,等等。

三、幼兒建構,教師指導

1.幼兒自由分組,選擇自己喜歡的物體進行建構。

2.教師巡視幼兒的遊戲情況,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遊戲。

3.指導

幼兒根據物體的外形特徵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進行

建構。

4.讓幼兒將搭好的物體擺放到指定的地方。

四、教師講評、結束

1.幼兒自評、互評遊戲情況。

2.教師根據幼兒選擇建構材料進行建構的情況進行小結,提出不足之處,提出一次遊戲的要求,結束。

大班遊戲教案 篇二

【活動設計】

我園開展“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讓孩子在健康活動中獲得快樂的成長體驗的專題研究,結合課題研究,開展豐富多彩的健康活動成為教師們教學研究的重點。本活動設計我立足《綱要》精神,本着"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的原則,讓幼兒在活動中擁有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間,我創設了幼兒感興趣的教學情境“花果山上摘仙桃”,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對動畫片《西遊記》中的孫悟空非常感興趣,常常是三五成羣的學孫悟空的動作玩耍,於是抓住這個機會,我帶領幼兒共同收集廢舊的掛曆紙,本着廢物利用,一物多玩的原則,將金箍棒作為學具引入課堂,於是開展了本次活動。幼兒在活動中利用自制的紙棍(金箍棒)進行自由探索玩法和多項基本動作的訓練,在實現花果山摘仙桃的過程中克服重重困難,滲透奧運健兒精神“生命不息,勇攀高峯,不怕困難,爭取勝利"的品德教育,本活動與《綱要》所倡導的生活化、遊戲化相吻合。

【活動目標】

1、以孫悟空上花果山摘仙桃的形式感受“金箍棒”的花樣玩法,自由探索紙棍的多種玩法,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2、啟發幼兒大膽運用紙棍練習跳、跨越、爬行、投擲等基本動作,培養幼兒的創新合作意識、競爭意識,訓練幼兒的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進行奧運健兒精神的品德教育“生命不息,勇攀高峯,不怕困難,爭取勝利"。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5、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巧用“金箍棒”,體驗不同的玩法。

2、難點:啟發幼兒大膽運用紙棍練習跳、跨越、爬行、投擲等基本動作,訓練幼兒的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活動準備】

音樂音響、每人一根自制的金箍棒、桌、凳、紅旗、花果山場景、仙桃、小籃、旗子等。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全體幼兒扮演猴子,教師扮演美猴王到花果山摘仙桃,全體聽音樂《西遊記》主題歌,表演動作進行體能訓練。

二、小猴到花果山途中自由探索金箍棒的玩法,進行形式多樣的動作訓練。

(1)自由探索紙棍的玩法,如學孫悟空左右舞動金箍棒。

(2)跨跳:將紙棍橫向排列,間距為50cm左右,讓幼兒來回跨跳;雙單腳跳:將紙棍按一定的距離擺放,讓幼兒連續跳過。

(3)三根“金箍棒”排在一起做跳圈的遊戲。

(4)棍子夾在兩腿跳躍。把棍子當馬騎,夾在兩腿中間,按指定路線跳着走。

(5)抬花轎(兩人一前一後拿兩根棍放於身體兩側當花轎,一人站在中間,三人一起行走)。

(6)開火車:全體幼兒站成一排,把棍子放於身體兩側前後相接當車廂,幼兒一起走或跑。

(7)用棍當槍做遊戲,可以向遠處投擲。

(8)變成大大的運動場,師帶領幼兒繞着“金箍棒”聽音樂做小鳥飛、蝴蝶飛、小兔跳、青蛙跳的動作。

三、克服重重困難:繞過“山崗”,爬過盤絲洞,越過火焰山,最終翻山越嶺到達花果山摘仙桃:

1、師示範講解動作要領:

(1)用桌子當做障礙物,小猴子繞過“山崗”。

(2)爬過盤絲洞:幼兒把紙棍豎着擺放成兩列,中間間隔20cm寬,把兩隻手和腳分別放在兩列棍的兩邊,手和腳不能碰棍爬行,幼兒分成兩隊進行比賽,最先爬完者獲勝。

(3)越過火焰山:把棍豎擺分成兩列,中間間隔15cm,幼兒兩腳一前一後站在棍的中間,兩手側平舉保持身體平衡,幼兒分成兩隊進行比賽,最先走完者獲勝。

(4)翻山越嶺到達花果山摘仙桃:用“金箍棒”排成一排當做小溝(幼兒練習雙腳立定跳);用凳子當做登高物(幼兒練習高處往下跳),最終到達花果山摘到了仙桃。

2、個別幼兒練習動作。

3、遊戲比賽《花果山摘仙桃》,哪組最後一名幼兒最快回到起點就馬上舉起旗子哪組就獲得冠軍。(分紅、黃、藍隊進行比賽)。

四、孫悟空和猴子們摘到仙桃後歡呼勝利,做放鬆運動,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1、成功:

(1)本活動的選材我立足於《綱要》,選擇生活化、遊戲化的活動內容,用幼兒感興趣的“花果山上摘仙桃”的形式來開展活動,活動中教師扮演美猴王,孩子們扮演小猴子,幼兒在愉快的遊戲、表演和競賽中進行基本動作的訓練,改變了以往單調乏味的動作訓練,讓孩子們用自創的不同方法來進行體育鍛煉。由於金箍棒的方法不限,幼兒在活動中擁有較大的探索空間,因此,在活動中,幼兒所表現出的積極性非常高,能想出許多花樣玩金箍棒,滿足了幼兒自主的需要。同時,小朋友在分組活動中交流次數的頻繁,也促進了幼兒交往能力的提高。

(2)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我以表演西遊記主題歌引入,並設下了懸念,結合以往生活和遊戲的經驗來激發孩子的想象,避免了過多的引導,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最主要的是我在本次活動中做到了一物多用,一根自制的紙做“金箍棒”卻讓孩子們玩出了不同的花樣,進行了跳、跨越、爬行、投擲等基本動作的練習,訓練了幼兒的動作協調性和靈活性。材料簡單、廢物利用,玩法卻富於變化是本次活動的特點,針對幼兒在體能發展上的各種差異,滿足不同層次孩子的需求,從活動效果可以看出孩子們非常喜歡這樣的活動。

(3)本活動我以遊戲貫穿教學,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也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幼兒遊戲藴藏着發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機,發展的多樣性、差異性、自然性等特點,在遊戲中體現最為淋漓盡致,這是遊戲本質所決定的,將健康活動與遊戲進行有機的結合,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不失為一個有效途徑,因為活動使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嘗試了成功的喜悦,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因此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較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4)做到了情感價值的提升,將健康活動與品德教育相結合,活動中自然融入奧運健兒精神“生命不息,勇攀高峯,不怕困難,爭取勝利"的品德教育,避免了單純的説教。

2、不足與對策:

(1)幼兒進行金箍棒的自由探索玩法訓練時,因為場地大,幼兒當時的興趣又達到極致,這時幼兒的調控不好把握。此時需要教師的教學機智,讓孩子做到收放自如,回到教師教學的軌跡上來是必須注意的問題。

(2)進行各種“金箍棒”的擺放、組合對幼兒來説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此,活動中發現幼兒在遊戲中的嘗試行為頻發率極高,這時要注意幼兒的安全及個體的需要,教師適時表揚那些表現好,動作完成較完美的孩子,同時側面提示其他孩子按要求完成任務。

(3)注重教師在活動中地位及角色扮演。在整個活動的組織中教師的角色定位也非常重要。在本案例中,教師先以一個活動的發起和參與者的身份和孩子們共同探索,形成了輕鬆、愉悦的教學氛圍;在集體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又充當了一個玩伴的角色,起到了較好的主導作用;最後,教師又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強調以孩子為主體,真正體現了孩子的主體地位,也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把活動推向了更高潮。

(4)在今後的活動中我要不斷提高自己觀察、分析的能力,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能力、特點,及時調整目標,進行支持、合作、引導,使每個孩子都得到滿足和成功。

大班遊戲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發展身體協調能力,利用身體各部位進行多種活動。

2、嘗試用鞋盒,酸奶盒等紙盒當活動材料,探索多種玩法,培養創新能力。

3、能夠完成遊戲任務,體驗體育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環境安全準備:檢查場地,材料,幼兒服裝的安全性。

2、玩教具準備:鞋盒,酸奶盒,墊子,平衡木。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教師帶幼兒進行簡單的隊列練習,幼兒變隊成圓圈,教師帶領幼兒手拿酸奶盒子進行紙盒操,活動身體各部位。

二、基本部分

1、引出活動

教師:小朋友們,剛剛我們做了紙盒操,想一想,用紙盒與我們身體各個部位還可以怎麼玩兒?請你們試一試,比一比,看誰想得多,和別人的不一樣。

2、探索體驗

幼兒在場地自由探索紙盒的玩法,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探索單人,雙人合作及多人玩兒盒的方法。

3、交流分享

幼兒展示紙盒的多種玩法。

4、拓展練習

(1)將幼兒按性別分成男孩女孩兩隊,帶到教師佈置好的場地上。

場地佈置如下:

起點——沿中線左右擺放的空紙盒——平衡木——墊子——橫向擺放的空紙盒——終點。

讓幼兒思考如何帶着紙盒從起點安全到達終點,保護手中的紙盒寶寶不掉到地上,並請幾名幼兒上前示範講述方法。

(2)闖關遊戲

請幼兒依次嘗試帶着紙盒寶寶從起點趕到終點,幼兒運用自己探索的方法行進。(如:先踏着盒子走到平衡木前,將酸奶盒子平放在手上或頭頂走過平衡木,用頭頂或腿夾着盒子過墊子,最後跨跳或雙腳跳等方法越過最後一關,到達終點)

教師進行小結,請幼兒集體再次進行一次闖關遊戲,教師有意識提醒男女孩子進行闖關比賽(幼兒到達終點後從場地兩側跑回起點處)。

(3)送紙盒寶寶回家

教師:紙盒寶寶玩兒累了,要休息了,請小朋友們把它們安全送回家吧,比一比,賽一賽,男孩女孩誰最快!

幼兒與教師一起念兒歌:紙盒紙盒真有趣,我們和它做遊戲,看看誰的本領強,安全送它回家去。唸完兒歌后男女孩子出發,繼續闖關將紙盒送到終點指定位置,然後從場地兩側回到起點處。

5、教師小結紙盒的不同玩法

三、結束部分

請幾名幼兒跟隨配班教師整理場地道具,剩餘幼兒隨教師到陰涼處進行放鬆活動,拍拍手臂,肩膀,揉揉腿部,互相捶捶背等。

幼兒園大班遊戲教案 篇四

遊戲目標:

1、練習站立側翻身,發展動作的協調性。

2、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3、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遊戲準備:

熟練兒歌的內容

遊戲玩法:

幼兒倆人一組,手拉手相對站立,邊念兒歌邊左右擺動雙手,念至兒歌最後一個字時倆人同時從手臂下翻身。(中班幼兒可先轉體180度,背對背站好。準備一下,念兒歌,再轉體180度,面對面站立,這樣繼續進行;大班幼兒可連續翻。)

遊戲規則:

幼兒倆手必須拉緊不能鬆開附兒歌:

炒炒炒,炒豆豆炒完豆豆翻筋斗

活動反思: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幼兒的興趣愛好為動力,創編了音樂遊戲“炒豆豆”。本次音樂遊戲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活動設計充分體現音樂遊戲音樂性、情趣性的特點,活動中通過引導幼兒體驗、想象、創造,藉助已有經驗嘗試創編炒豆豆的過程,共同討論制定遊戲的玩法和規則,培養了幼兒的審美感知、想象和創造能力,使幼兒初步體驗、感受到了民間遊戲的風格及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音樂遊戲不僅具有遊戲性,也要具有音樂性,本次活動的歌曲音樂來自《拾豆豆》中的樂曲,活潑、風趣,使得遊戲更顯民間韻味。在活動過程中,遊戲的動作及玩法都是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創編出來的,在環環緊扣、小步遞進的過程中達成了教學目標。肢體動作、語言節奏、手腕花的運用,使孩子們能根據歌詞內容主動進入遊戲情境,充分體驗到遊戲的樂趣。

在幼兒階段,音樂教育的重點是審美能力的培養。培養幼兒審美能力,首先得幫助幼兒感知、理解、熟悉音樂語言。本次活動的樂曲簡短,歌詞簡單,活動進行之前幼兒已經很熟悉,民間韻味有了較深的感受,在充分感受音樂的基礎上進行遊戲情節和動作的創編,自主體驗、表現了對遊戲音樂的審美感受。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翻跟頭”動作,主要藉助手腕花幫助幼兒解決與同伴一起翻跟頭的困難,幼兒在唱一唱、玩一玩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幼兒很快就掌握了結伴翻跟頭的動作。遊戲中幼兒在創編“炒豆豆”動作時,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自由創編的平台,所以,幼兒的興趣很高,十分投入,個個都踴躍發言。最後的三人合作玩“炒豆豆”遊戲,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在掌握“炒豆豆”動作的基礎上,添加了“豆豆”角色,先讓幼兒嘗試三人遊戲,從中發現問題從而引出了遊戲的玩法和規則。待幼兒完全掌握規則,熟悉玩法後再完整進行了遊戲,讓幼兒在解決遊戲難點的基礎上充分享受遊戲的樂趣。在快樂的遊戲與輕鬆愉快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感受音樂的性質、享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充分體驗大膽自由、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與想像的快樂。特別是遊戲結束後的一句“炒翻的豆豆是誰呀”增加了遊戲的樂趣,使得遊戲達到了**,。活動在**中結束,幼兒沉浸在遊戲的快樂中,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初步有了合作的意識。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自主性很強,而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加者。

大班遊戲教案 篇五

活動目標

1.掌握走迷宮的一般方法(從進口走向出口;遇到岔路口選路線;遇到死衚衕回岔路口換條路線走等),學會反向檢查(即從出口走向進口)。

2.喜歡走迷宮,體驗探究成功的喜悦。

3.學習遊戲的玩法及規則。

4.發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培養幼兒觀察、遊戲、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難點:學會反向檢查(即從出口走向進口)

活動準備

1.幼兒會認讀數字l~10,知道數序。

2.教具:電腦課件或圖片《走迷宮》一套(大魚迷宮(圖1),數字迷宮(圖2),公園迷宮(圖3)]。

3.學具:第1組,“菠蘿迷宮”圖(圖4)、盒子、筆;第2組,“灰熊迷宮”圖(圖5)、盒子、筆;第3組,“到海邊去”圖(圖6)、盒子、筆;第4組,“去吃漢堡“圖(圖7)、盒子、筆;第5組,“送花給媽媽”圖(圖8)、盒子、筆。

4.每個幼兒胸前掛一個夾子。

5.在數學角投放多種已塑封的迷宮圖,水彩筆,抹布。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感知了解

1.揭示課題,引發興趣。

2.引導幼兒瞭解走迷宮的方法。

(1)出示“大魚迷宮”圖。

①感知線條迷宮的結構,瞭解走迷宮的方法。

②個別幼兒嘗試

③驗證路徑是否正確。

( 2)出示“數字迷宮”圖。

①瞭解走數字迷宮的要求

②個別幼兒嘗試。

③分析遇到岔路口如何選擇路線。

④請一位幼兒上來在迷宮圖上畫出路線。

⑤驗證路徑是否正確。

(3)出示“公園迷宮”圖。

①瞭解走“公園迷宮”的要求。

②個別幼兒嘗試。

③分析如何判斷上橋和鑽洞的路線。

④請一位幼兒上來在迷宮圖上畫出路線。

⑤驗證路徑是否正確。(幼兒集體用手比劃,進行反向檢查。)

基本部分:分組操作

1.教師介紹活動內容,講解玩法。

師:迷宮王國裏有許多遊戲,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組—一菠蘿迷宮,第二組——灰熊迷宮,第三組——到海邊去,第四組——去吃漢堡,第五組——送花給媽媽。闖關要求是:每次從盒子裏拿出一張迷宮圖,先找出進口和出口,接着空手走一次,再畫出路線,最後進行反向檢查。畫錯了可用抹布擦掉重新畫。玩好後請把迷宮圖夾在自己胸前,可一組一組玩過去。另外,數學角還有許多好玩的迷宮遊戲,勝利闖過五關的小朋友可以到那兒挑戰更難的迷宮遊戲。好,迷宮大闖關,等你來挑戰!你準備好了嗎?開始!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重點指導第三、四、五小組的活動,觀察哪些幼兒能獨立做到整體觀察、全盤考慮(看三走一)、看清楚上橋鑽洞路線、進行反向檢查,哪些幼兒需要提醒才能做到。鼓勵幼兒邊玩邊説。

結束部分

交流歸納:

1.師:今天,你們在迷宮王國玩得開心嗎?五關都去試過的小朋友請舉手。

2.展示結果,互相交流、檢查。

延伸部分:

1.在數學角投放各種連線圖、迷宮圖讓幼兒練習。

2.在建築遊戲中和幼兒一起搭建大型迷宮。

3.在美工區讓幼兒自行設計迷宮圖。

教學反思

迷宮以其彎彎曲曲的通道、富有挑戰的情景性任務吸引着幼兒,能滿足幼兒好玩好探究的心理需要。本活動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巧妙地將數學學習融入走迷宮遊戲中,很好地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有利於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空間智能。以下幾點是該活動設計的亮點:

1.創設遊戲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活動一開始,教師就把幼兒帶入“迷宮王國”闖關的遊戲情境,自然地引導幼兒認識迷宮的進口和出口,學習走線條迷宮、數字迷宮,並進行自我檢查。在輕鬆愉快又富有挑戰的遊戲情景中,幼兒走迷宮的慾望更強,學習也更加投入。

2.通過分組操作提高幼兒的活動效率。在分組操作中,幼兒自主選擇,逐一嘗試,走完一個迷宮就夾上操作單,直至闖過五關。如此形式,恰似遊園活動,幼兒既能更為自由地活動,又能充分操作,嘗試不同難度的任務。胸夾上的操作單可清晰地反映出每個幼兒的。實際操作水平,便於教師檢查和幼兒互查。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功感,空間智能扣數概念也得到了發展。

3.利用兒歌提升幼兒走迷宮的經驗。教師以一首自己創編的兒歌《走迷宮》,生動簡潔地概括了走迷宮的要領。兒歌琅琅上口,易誦易記,幼兒樂於接受。

4.藉助反向檢查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反向檢查的過程其實就是自我檢查的過程,它不僅可以有效地培養幼兒的逆向思維,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幼兒自身的觀察、糾錯能力,鞏固所學知識。幼兒如能從小養成自我檢查的好習慣,將終身受益。

大班遊戲教案 篇六

【活動設計】

善良好客的苗族人們歡迎貴客有各種儀式,請客人坐草團就是其中之一。人們將收割稻穀後的稻草搓成草團當家裏的凳子坐。在客人坐草團時,常常幽默地趁客人不注意抽走草團,讓客人輕摔地下,引起鬨堂大笑,由此趕走陌生,拉近賓客距離,活躍氣氛。我園地處苗家聚居地,挖掘和繼承本民族的優良文化是我們的責任。從民間遊戲中尋找坐草團的素材,設計音樂活動《草團遊戲》。但是如何把民間的、原生態的民俗文化引進幼兒園來,帶到孩子中來?如何讓幼兒感受民間音樂的獨特魅力?目標又怎樣定位及落實?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的問題。我們希望藉此次活動,讓孩子們關注本民族的東西,瞭解、喜歡、體驗本民族的民俗文化。在遊戲活動中使孩子們感受民族音樂的美,體驗草團的製作過程,以及玩草團帶來的快樂情緒,從小培養孩子開朗、幽默、機智的民族品質。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用搓、卷、坐等動作體現音樂變化。

2、體驗苗族民間音樂,感受苗族人們生活情趣。

3、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遊戲活動及遊戲表演,並從中享受遊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苗族民間音樂。

2、幼兒每人一個草團,一根搓好的草繩。

【活動過程】

一、幼兒坐草團,引出活動內容。

1、以到苗家做客的語氣引導幼兒觀察草團。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讓我帶你們到苗家去做客吧~!來,來,請進(幼兒進場)

2、簡單講解示範草團的製作過程。

師:看,苗家為我們準備坐的,可不是小椅子,這是苗家人親手做的草團,可以用來當凳子坐,來,小客人們請坐。歡迎你們到苗家來做客。請你們看看,這個草團是用什麼草做的?猜一猜它是怎麼做的?

(分析;通過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自由觀察,討論:草團是如何做的?)

師:對了,它是用稻草做的,先把稻草搓成一根長長的草繩,再把草繩一圈一圈捲起來,就做成了這個圓圓的草團。

(分析:由於幼兒生活經驗的平乏,教師在此用實物示範搓、卷,幫助幼兒瞭解、體會、簡單想象,有助於為後面環節做好鋪墊)

3、簡單介紹民間遊戲,教師示範玩法。

師:我們苗家人非常好客,客人來了,都會請他們坐坐這個草團,呦,這位客人還沒有位子(配教老師),來,來請你和我坐一起“請坐”,我們苗家都是用唱歌來歡迎客人的。(老師演唱苗歌,同時示範玩法)

玩法:教師與大客人(配教老師),兩人背靠背坐在草團上搖一搖,擠一擠,聽到音樂“呦”就扯草團,有一個人就摔下草團,教師馬上手抹鍋煙灰,打發禮物“大花臉”。

師:打發你個禮物,咦,禮物在哪裏?哦,就是個大花臉,大花、大花,打發、打發,就是送禮物。這就是我們苗族人歡迎客人時開的一個玩笑。

二、欣賞苗族民間音樂,分段用動作表現音樂。

1、完整欣賞音樂(第一遍)

師:今天我們就來玩草團遊戲,我呀,帶來一段苗族音樂,請你們聽一聽:音樂象是在幹什麼?

(分析:老師和幼兒一起來體會音樂所表達的意境,理解音樂所反映的內涵。老師和幼兒一樣是觀察者、聆聽者、學習者共同理解和體驗音樂帶給人的心靈感受。通過對整個音樂的完整欣賞,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分析綜合能力。)

師:你們聽到什麼?(幼兒自由回答)

2、完整欣賞音樂(第二遍)

師:好,我們再來聽聽。(教師姿體暗示)

3、欣賞A段音樂,用搓稻草、稻草舞動表現音樂。

師:這段音樂是搓稻草、卷草團和草團玩遊戲,那你用身體告訴我,可以怎麼搓?(幼兒自由搓,老師巡迴指導跟學)那小稻草會怎麼動?(幼兒自由動,老師巡迴指導跟學)好,現在,我們合着音樂一起來搓稻草。(放音樂)

(分析:由幼兒用自己的動作來表現音樂,進一步幫助幼兒很好的理解音樂的內涵,對音樂有一個整體的理解,充分感受音樂的優美意境。同時也充分的調動幼兒的能動性,刺激他們不段的想象動作來表現音樂。為完整遊戲做好鋪墊)

4、欣賞B段音樂,用個別、小組、集體捲成草團表現音樂。

師:·我們搓好稻草了,接下來要幹什麼了?(幼兒:卷)

·怎麼卷?哦,這樣卷,用手畫圓圈的卷,太棒了,來我們來,要卷的圓圓的。(師幼共卷)

·那我們還可以用我們身體怎麼變成圓捲起來?(放音樂,幼兒玩)。

·剛才我們一個人卷草團,卷的草團就有點小,現在我們要卷個大點,怎麼辦?可以請人幫忙(幼兒小組式卷)那我們要卷個更大呢?(幼兒集體試卷)

(分析:一步一步的層層遞進的啟發幼兒用自己的方法來玩遊戲,個人的,幾個人合作的,全班集體的,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5、欣賞C段音樂,用坐草團、想辦法擠走客人表現音樂。

師:我們的草團做好了,來,坐下來,看看我們的草團結不結實(放苗歌)這是

我們苗家唱的歡迎歌,來我們來學學。(聽到“呦”就扯草團)

三、在完整音樂感受下,幼兒聽音樂玩遊戲。

師:好,我們要玩遊戲了,遊戲是需要兩個人一組背靠背的來玩,好,現在請被我摸到頭的小客人把你的草團放到中間來,當做是篝火。現在讓我們圍着篝火來玩遊戲了。(放完整音樂,遊戲1-2遍)

四、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來到苗家做客真好玩,下次我們帶更多的朋友來這裏做遊戲!

幼兒園大班遊戲教案 篇七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協調性和平衡能力,促使幼兒身體兩側肌肉力量的協調發展。

2、培養幼兒互助、友愛、勇敢、合作的品質及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分兩組,每組一輛小三輪自行車,用彩色紙裝扮一下,看哪組的自行車漂亮。

2、繞障礙騎車:在活動場地上有間隔地放置一些皮球或畫一些標誌(動物圖案等),幼兒排好隊,一個接一個地騎車繞過障礙。在每個幼兒掌握了要求、騎車基本熟練後,可開展小組比賽,看哪組騎得好又快。

3、合作推車比賽:每組兩個幼兒,一個坐車握把、腳放在踏板上但不準驅動;另一個在後面推動小車,二人合作,比賽哪組騎得好且快。根據情況交換角色。

【活動建議】

1、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同時要勇敢。

2、可以騎、推相結合,也可以三人一組(一人騎、兩人在後推)展開比賽。

大班遊戲教案 篇八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追逐、躲閃能力。

2.培養幼兒的應變能力。

3.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4.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平坦較的活動場地

遊戲規則:

若”鼠“連鑽數”洞“未被捉住,則輪換。若被捉住,停止遊戲一次。

玩法:

多個兒童手拉手向內圍成一圈,一個兒童站在圈外扮”貓“,一個兒童在圈內扮”鼠“。遊戲開始,家齊唱”老鼠老鼠一月一,早來!老鼠老鼠二月二,早來!……“一直唱到”老鼠老鼠九月九,逮住老鼠咬一口!“此時,”鼠“自圈內竄出,”貓"趁勢追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