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政治全套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93W

高中政治全套教案【多篇】

高中政治教案 篇一

【教學內容】

本課時主要教學內容包括“異彩紛呈,交相輝映”、“透視文化的多樣化”、“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三個小標題。

其中“異彩紛呈,交相輝映”是導引內容,主要是啟發學生感受和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賞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讓學生對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產生興趣。

“透視文化的多樣性”重點是提高學生對文化多樣性的理論分析和認識。幫助學生認識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樣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主要引導學生的情感價值觀,樹立不同民族相互尊重,發展本民族文化同時,促進文化的多樣性。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遺產是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明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知道文化多樣性的意義;明確為什麼尊重文化多樣性,怎樣尊重文化多樣性。

2、能力目標:從民族節日、文化遺產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認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性,尊重文化的多樣。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理解文化多樣性的價值和意義,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認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2、教學難點尊重文化多樣性必要性。理解“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需要”、“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需要”是本課時教學內容中的難點。

【學生分析】

高中學生有一定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斷推理能力。能自主蒐集材料、加工,本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説,非常有趣,使他們有濃厚的學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方法】

談話法,情景教學法,問題教學法。

【教學過程】

導入:

20xx在上海舉辦的世博會,已經有2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確定參加,到時世博會將會成為一場世界文化的盛宴,充分展示世界文化多樣性。這節課學習

異彩紛呈、交相輝映

探究:看課本28—29頁三個鏡頭。三個鏡頭共同説明了什麼?

提示:同樣是體育運動項目,歐美國家流行擊劍,韓國盛行跆拳道,中國人愛好武術,説明了什麼?

提示:同樣是建築,中國的故宮、印度的泰姬陵、希臘的巴特農神廟建築風格各不相同,各有特點,説明了什麼?

學生:不同國家的文化是不一樣的,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

老師:世界上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誌。課本上舉了兩個例子,進一步説明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1、民族節日

老師:中國人和西方人的民族節日是不一樣的。

問題: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有哪些?西方歐美國家的節日有哪些?

學生:春節、元宵節、龍頭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

學生:聖誕節、感恩節、父親節、母親節、情人節、復活節、萬聖節等。

問題: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是春節,西方最重要的節日是聖誕節,這兩個節日有什麼不同?(由學生自由發揮,引導學生從時間、由來、習俗三方面比較)

學生:時間:春節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經過除夕、春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聖誕節從陽曆12月24日開始到第二年1月6日。

起源:春節源於原始社會的臘祭,當時每逢臘盡春來,先民便殺豬宰羊,祭祀神鬼與祖靈,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免去災禍;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了一個全民性的節日。

風俗:春節:辦年貨、貼春聯、放鞭炮、放煙花、吃水餃、除夕守歲、拜年磕頭、壓歲錢、上墳拜祖宗、逛廟會、趕年集等。聖誕節:裝飾聖誕樹,點燃聖誕蠟燭,唱聖誕歌,吃聖誕大餐,送聖誕禮物。

老師:從以上的討論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民族節日藴含着民族的哪些文化因素?

學生:民族節日,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形成)

老師:中秋節就要到了,我們為什麼要過民族節日?慶祝民族節日有什麼意義?

學生: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2、文化遺產

探究:看課本30頁虛線框材料。

問題:這些世界文化遺產各有什麼特點?給人的感覺有什麼不同?

學生:麗江古城:古樸的風貌、淳樸的民風;復活節島巨石人像:奇特、神祕;阿布辛拜勒神廟:雄偉、神奇。

老師:不同國家的文化遺產呈現出不同的特色,體現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問題:你知道中國還有哪些世界文化遺產?

學生:長城、北京故宮、天壇、頤和園、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與兵馬俑、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莊、布達拉宮等

老師:國家非常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思考:為什麼要保護這些文化遺產?它們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學生:(地位)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意義)文化遺產不僅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老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世界遺產名錄》的方式保護世界的文化遺產。學生閲讀課本30頁“相關鏈接”。瞭解世界遺產分哪三類。

透視文化多樣性

過渡:上面我們列舉了很多事例,瞭解了文化多樣性的表現。下面大家閲讀課本31頁,思考三個問題:

1、什麼是文化多樣性?

2、文化多樣性的意義是什麼?

3、為什麼説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學生:含義:是指不同民族和國家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意義: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老師:由於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規律,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同點,世界文化是相通的。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舉例,美國電影帶有美利堅民族的文化特徵,但我們中國人能夠看懂,並且看的津津有味。(文化是相通的)中國的民歌《茉莉花》帶有中國文化的特徵,但是外國人也能聽懂,聽的時候也感覺非常優美動聽。

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着差異。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所特有的,所以文化是民族的。

老師: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一,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尊重文化多樣性

探究:課本32頁虛線框,思考以下問題。

(1)三屆奧運會會徽是不同的,你能解釋一下它們的象徵意義嗎?(會徽中的圖案分別是什麼意思?)

學生:27屆奧運會會徽採用了大海的藍色、澳洲大陸的紅色、陽光的黃色和空氣的白色作為基調。運動員手中燃燒的聖火,由悉尼歌劇院經典的屋頂造型演化而成。澳洲土著人文化在會徽設計上得到了空前的尊重,三支土著人狩獵用的回力標組成了一個奔跑的運動員形象,土著人的圖騰“蛇”則裝飾在構成運動員雙腿的回力標上。

學生:28屆,在古代奧運會上,橄欖花環是頒發給冠軍的獎品。橄欖樹還是雅典市的市樹。而會徽所使用的藍、白兩種顏色在擁有藍色大海,白色建築在希臘是最常見的顏色。

學生:29屆,印章和書法的組合體現了中國特色。主體圖案基準顏色選擇紅色,代表了中國文化喜慶、熱烈的氣氛。印章中的運動人形剛柔相濟,形象友善,在藴含中國文化的同時,體現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2)三屆奧運會會徽的不同説明了什麼?

學生:説明世界文化多樣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隨着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和宣傳,北京奧運會會徽被世界各國人民認識、理解和接受,這有什麼意義?(對發展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

學生:有利於弘揚本民族文化,促進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傳播。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豐富了世界文化,推動了世界文化的繁榮和進步。

學生閲讀課本32-33頁,思考以下問題:

1、為什麼要尊重文化多樣性?

2、怎樣尊重文化多樣性?

學生:(1)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2)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在一個民族的歷史與現實中,民族文化起着維繫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這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各國文化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豐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學生:(1)正確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鑑,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

(2)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老師:解釋費孝通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板書設計】

一異彩紛呈交相輝映

1、民族節日

2、文化遺產

二透視文化多樣性

1、含義

2、意義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三尊重文化多樣性

1、為什麼

2、怎樣

備課資料

比較熟悉和應當知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1、民間文學:白蛇傳傳説、梁祝傳説、孟姜女傳説、董永傳説、西施傳説、濟公傳説、劉三姐歌謠、阿詩瑪、江格爾、格薩爾等;

2、民間音樂:興國山歌、花兒、聊齋俚曲、川江號子、古琴藝術、蒙古族馬頭琴音樂、嗩吶藝術、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江南絲竹、五台山佛樂、武當山宮觀道樂等;

3、民間舞蹈:京西太平鼓、秧歌、龍舞、獅舞、高蹺、安塞腰鼓、苗族蘆笙舞、彝族葫蘆笙舞、傣族孔雀舞等;

4、傳統戲劇:崑曲、川劇、湘劇、秦腔、晉劇、上黨梆子、河北梆子、豫劇、越調、京劇、徽劇、漢劇、粵劇、桂劇、石家莊絲絃、閩劇、評劇、武安平調落子、越劇、滬劇、蘇劇、揚劇、楚劇、黃梅戲、曲劇、藏戲、壯劇、皮影戲、木偶戲等;

5、曲藝:蘇州評彈、揚州評話、京東大鼓、陝北説書、河南墜子、紹興蓮花落、東北二人轉、鳳陽花鼓、山東快書等;

6、雜技與競技:吳橋雜技、聊城雜技、天橋中幡、少林功夫、武當武術、回族重刀武術、滄州武術、太極拳、邢台梅花拳、蒙古族搏克、蹴鞠等;

7、民間美術:楊柳青木版年畫、武強木版年畫、桃花塢木版年畫、衡水內畫、剪紙、蘇繡、湘繡、粵繡、蜀繡、象牙雕刻、夜光杯雕、金石篆刻、曲陽石雕、樂清黃楊木雕、泥塑、塔爾寺酥油花等;

8、傳統手工技藝: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磁州窯燒製技藝、蜀錦織造技藝、土家族織錦技藝、壯族織錦技藝、苗族蠟染技藝、客家土樓營造技藝、景德鎮傳統瓷窯作坊營造技藝、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蘇州御窯金磚製作技藝、龍泉寶劍鍛制技藝、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景泰藍製作技藝、茅台酒釀製技藝、瀘州老窖酒釀製技藝、杏花村汾酒釀製技藝、紹興黃酒釀製技藝、清徐老陳醋釀製技藝、鎮江恆順香醋釀製技藝、宣紙製作技藝、湖筆製作技藝、徽墨製作技藝、端硯製作技藝、木版水印技藝、雕版印刷技藝、瀏陽花炮製作技藝、風箏製作技藝等;

9、傳統醫藥: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中醫診法、中藥炮製技術、中醫傳統制劑方法、鍼灸、中醫正骨療法、同仁堂中醫藥文化、胡慶餘堂中藥文化、藏醫藥。

xx、民俗: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傣族潑水節、彝族火把節、都江堰放水節、黃帝陵祭典、炎帝陵祭典、成吉思汗祭典、祭孔大典、媽祖祭典、太昊伏羲祭典、女媧祭典、大禹祭典、祭敖包、那達慕、秦淮燈會、泰山石敢當習俗、民間社火、安國藥市、楹聯習俗、惠安女服飾、苗族服飾、回族服飾、瑤族服飾、農曆二十四節氣等。

社會學家費孝通針對文化的多樣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一觀點説明的是什麼道理?

(1)對待文化的多樣性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間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促進文化的多樣性。

(2)“各美其美”説明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3)“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認文化的多樣性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4)“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説明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是繁榮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各民族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保持文化的多樣性,世界才會更加豐富多彩。

老師:剛才提到長城,長城這個文化遺產是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還是屬於世界的?

學生:長城既屬於中華民族,也屬於世界。

探究:

辨析:當今世界,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國文化應該趨向統一,而不應再保留什麼多樣性。

問題:這種説法對不對?為什麼?

學生:不對。因為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徵,所以世界文化必然呈現多樣性。世界因不同而精彩。

老師:保持文化多樣性有什麼意義?

學生:

問題:你能否再舉個例子説明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學生:語言文字、民族節日、文化遺產、流行歌曲、民族舞蹈、風俗習慣等。

高中政治教案 篇二

一、收人分配公平(板書)

1、是什麼:相對平等(板書)

收入分配公平不是平均主義,也不是差距懸殊。而是收入的相對平等。它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於懸殊,要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本內容。(結論、PPT)

【設計意圖】通過極具吸引力球員獎金分配問題,讓學生迅速進入情境,理解公平的真正含義。

以微觀事例引入,推導出在國家宏觀層面“收入分配公平”的含義,由淺人深,得出結論,水到渠

成。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和總結的過程中,既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過渡)正是因為有差距,但是差距又不能過於懸殊,其底線是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所以這正是我們共同富裕的體現,是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這也是要實現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

2、為什麼(板書):

(引導)從與效率的關係、人民生活和勞動者角度是否能得出其他意義

得出結論: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有利於實現社會的和諧,促進共同富

裕;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消費水平,有利於擴大內需;有利於維護勞動者權益,激發勞動者生產的積極性。(PPT)

(過渡、提問)既然收入分配公平如此重要,現實中又是怎樣的呢?有沒有因為收人差距過於懸殊而不公平的現象呢?漫畫是我們對現實生活最直觀生動的表現之一,下面我們來看這幾幅漫畫,它們反映了哪些過大收入差距?

(PPT展示)羣體之間、城鄉之前、地區之間、行業之間

引導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大家都説的非常好。請大家思考,如果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會引起什麼樣的後果呢?。

(PPT展示)20xx年到20xx年我國基尼係數表注圖(註明:基尼係數及數值含義)。這反映了什麼情況?

引導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收入差距長期在警戒線上,更説明了實現收入分配公平的緊迫性和長期性。既然收人分配公平如此重要和緊迫,那麼應該如何實現收入分配公平呢?請大家結合課本61—62頁相關知識,思考:怎麼做?有不懂的地方嗎?

3、怎麼辦?(板書)

學生提出不明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什麼意思?

教師解釋書本語言中的“初次分配”。初次分配也稱一次分配,是由市場主導的。(PPT展示

具體含義)通過這樣的一種分配,勞動者獲得了個人的勞動報酬,但是,如果完全交由市場來主導,則可能造成資源分配不公的現象。

(PPT展示)20xx年各國職工工資總額佔GDP比重和《如此工資》漫畫。

提問:這體現了在我們國民收入分配中存在什麼問題?我們應採取什麼措施解決該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1)兩比重、兩提高。(板書)必須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佔合理比重。保證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佔合理比重,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

教師解釋“再分配”:再分配也稱第二次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礎上,各收入主體之間通過各種渠道實現現金和實物轉移的一種再次分配過程(PPT)。再分配的主體是國家。

(ppt展示)國家利用税收和社會保障的措施實施再分配,展示相關漫畫説明實現社會公平再分配的措施?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2)再分配更要注重公平。(板書)取締非法收入,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提高低收入,完善社保體系。

【設計意圖】:通過相關漫畫的展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突破重點和難點。

總結:看下圖

(提問):1.這幅圖反映了什麼現狀?這幅圖的結構要怎樣變化才更合理呢?

引導學生懂得上述措施實際上是擴大了中等收入者的收入,因此收入分配結構要實現“金字塔——橄欖形的轉變”,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

學生討論得出,教師總結:

根本上發展經濟

①分配製度——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分配製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②分配政策——初次分配,提高“兩個比重”,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

③分配原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係

【設計意圖】一是調動學生的邏輯思維,增加學生對再分配這一難點的理解;三是老師做好適時的引導,並以畫龍點睛的語言做好歸納,結構清晰。

(過渡)收入分配問題是社會公平的基本問題。不過,與公平在一起的,往往還有一個孿生詞——效率。

2021高中政治教案 篇三

當今世界的主題、國際關係、國際組織和國際競爭

教學重點:國際關係的決定因素,和平問題和發展問題

教學難點: 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國際關係

教學方法:講解法 事實説明法

教學過程:

(一)國際關係

1、定義: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係。其中,最主要的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

(1)國際關係是指超越國家界限的各種行為主體之間的相互關係,它包括國家與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係。一國範圍內的任何關係都不屬國際關係。

(2)在這些國際關係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即各國政府間的關係)是最主要的,因為國家是國際社會的最基本成員,國家之間的關係是其它一切國家關係的基礎。

2、內容: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關係

3、形式:共處與競爭、合作與衝突、屈服與對抗、和平與戰爭等。其中,競爭、合作和衝突是其基本形式

4、決定: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

(1)國家利益是一國制定和確定對外政策及其目標的基本依據,是決定國際關係的基本因素。

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制定與推行本國對外政策的基本依據,是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任何國家總是根據自身的利益而行動的。每個國家的對外政策,首先是為了維護本國的獨立和安全,其次是為了謀求和保護本國經濟利益,各國政府為了實現上述的目標,都要制定相應的、具體的外交政策。因此,國家利益是國際社會中各主權國家相互交往、合作與衝突的基本前提與緣由。

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構成了國際合作的基礎。而利益不同則是引起國家間磨擦的根源。在當代開放的世界裏,主權國家的利益在相互交往過程中,在某些領域和方面出現了交叉性和共存性,相互間利益共同之處在不斷地增加,因而合作的機會越來越多。同時,就整個國際社會而言,也還存在着國際社會的利益。因此,一個主權國家追求其國家利益並不完全是以損害他國的國家利益為提前的。相反,一個國家在謀求自身的國家利益的同時,也可以惠及他國,做到互惠互利。所以,在當前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也可以基於共同的利益進行國際合作。

(2)國家力量是決定國際關係的重要因素。

國家力量也可稱為綜合國力,它是指主權國家生存和發展所擁有的全部實力及國際影響力的合力。

各個主權國家的力量也處在不斷變化之中。一方面,這是由各國的國家力量因素的變動引起的。另一方面,由於國際環境的變化,引起國家力量主導因素的變動,也使國家力量隨之發生變化。

構成國家力量的因素並不是同等重要的,其中,有些因素佔據主導地位。但是,佔據主導地位的力量因素卻不是恆定的。在國際政治生活的不同發展階段上,由於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引起了國家力量的主導因素的變化,人們評估國家力量的主要標準從以前的國家人口的數量過渡到軍事實力再到現在的經濟與科技力量。

5、趨勢:由緊張趨向緩和,由對抗轉向對話

(二)主權國家

1、地位:國際社會的最基本成員,國際關係的主要參加者

2、構成:人口、領土、政權、主權(最重要因素)

3、權利:獨立權、平等權、自衞權、管轄權

4、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外交,和平解決國家爭端。

(三)國際法

1、定義:各國公認的調整國家關係的有約束的原則、規則和制度的總稱。簡言之,國際法就是調整國家之間關係的法律。

2、產生:國家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交往發展的必然結果。

3、制定:各國在相互交往中通過協議方式制定

4、作用:

①確立辨明國際問題是非曲折的標準和法律依據。

②規定國際社會的基本行為準則,減少國際糾紛。

③在國際交往過程中建立各種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以便明確國際責任。

(四)國際組織

1、定義:若干國家或社會團體為特定目的,通過條約或協議建立的有一定規章制度的團體。

2、分類:

按不同標準分有政治性和專業性;世界性和區域性;政府間和非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3、作用:

①發展國家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交流與合作的紐帶;

②協調國際政治、經濟關係,調節國際關係爭端主要力量;

③爭取世界和平與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

4、聯合國

(1)成立時間: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日)

(2)宗旨原則:

①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②原則:各會員國主權平等,履行規定的義務,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禁止對其他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集體協作,確保非會員國遵循上述原則,不干涉任何國家內政。

(3)主要機構:

①聯合國大會(審議機構)

②安理會(維和機構)

③經濟與社會理事會

④託管理事會

⑤國際法院(司法機構)

⑥祕書處(行政機構)

(4)主要作用

①維護世界和平、緩解國際緊張局勢解決地區衝突

②協調國際關係,促進各國社會和經濟發展

(5)中國與聯合國

①地位:創始國之一、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②關係:中國對聯合國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也從聯合國及有關組織得到有益的支持。

(五)當今世界主題

1、和平問題

(1)定義: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

(2)原因:和平是主流

①飽嘗戰亂之苦的世界各國人民渴望和平反對戰爭

②核戰爭的毀滅性後果,使某些大國不得不考慮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貿然發動戰爭

③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家之間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國際上各種力量相互制約

(3)問題:世界不穩定

①傳統安全威脅與非傳統威脅的因素相互交織,恐怖主義危害上升;

②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

③民族、宗教矛盾和邊界、領土爭端導致的局部衝突此起彼伏。

2、發展問題

①定義:

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政治試題《高三複習教案。§第46講 當今世界的主題、國際關係、國際組織和國際競爭_政治試題》。也稱南北問題

②趨勢:

從數量增長轉為質量提高,更加重視知識經濟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③問題:

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發展中國家面臨發展經濟的艱鉅任務。

3、關係:

兩者相輔相成,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發展需要和平,和平離不開發展,在和平中求發展,以發展促進和平,這是人類社會走向美好未來的重要保證。

(六)國際競爭

1、實質: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較量

關於綜合國力:

①定義:

一個主權國家生存和發展所擁有的全部實力及國際影響力的合力

②構成:政治力、經濟力、科技力、國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資源力等七個方面

2、要求:發展科學技術和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

針對練習:

2004年4月,伊拉克武裝分子綁架了多名中國公民。事發後,中國指示我外交部門全力營救;中國駐伊使館使盡渾身解數,通過多種渠道,終於使人質安全獲釋。5月,巴基斯坦發生一起造成十幾名中國援巴建設人員傷亡的恐怖襲擊事件。我駐巴使館官員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全面介入救護及善後工作。

1、材料表明(D)

A、戰爭與衝突依然是世界的主題

B、打擊恐怖主義已經成為我國的主要問題

C、反恐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D、當今世界局部的衝突與恐怖主義依然存在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王英凡強調,和平解決爭端以促進國際和平與安全,是安理會的重要職責。歷史證明,武力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爭端和矛盾。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意識到,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難以營造持久和平與安全。以對話與合作為主要特徵的新安全觀正在逐漸成為當今時代的潮流之一,而和平解決爭端,正是這種新安全觀的具體體現。 根據材料回答2—4題

2、關於安理會的論述正確的是:(B)

A、安理會是聯合國全體會員國組成的審議機構

B、安理會是有權採取行動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機構

C、安理會是負責聯合國經濟和社會方面活動的機構

D、安理會是為了解決國際爭端而設立的司法機構

3、聯合國的原則有:(A)

① 各會員國主權平等②履行規定的義務③不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④維護國際的和平與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新安全觀來源於(D)

A、舊安全觀 B、國家的意識 C、人民的意識 D、物質世界

5、90年代以來,隨着世界各國經濟交往的增多,某些西方國家通過間諜活動,竊取別國經濟和科技情報的事件頻繁發生。這表明( D )

A、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綜合國力的較量

B、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同追求國家利益是對立的

C、霸權注意依然存在

D、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

6、在54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中,一些國家試圖把南聯盟的軍事行動作為先例,宣揚“人權高於主權”,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外長則在發言中明確表示反對上述觀點。這是因為( C )

①一國主權是該國人民享有人權的前提

②人權問題就是主權問題

③尊重國家主權是聯合國的基本原則之一

④宣揚“人權高於主權”是強權政治的表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2002年1月1日作為歐洲聯盟統一貨幣的歐元正式流通,這將對世界金融的整個格局產生重要影響。據此回答5—6題。歐洲聯盟是( B )

A、歐洲地區的非政府間國際組織

B、歐洲地區的政治經濟一體化組織

C、世界上的政府間區域經濟合作組織

D、世界的國際政治組織

8、在歐盟國家中,實現共和制的有( A )

A、意大利、德國、芬蘭

B、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

C、法國、德國、瑞典

D、法國、荷蘭、比利時

9、2003年3月20日,美國等國家繞開聯合國,發動了對伊拉克戰爭。政府發表聲明,強烈呼籲有關國家停止軍事行動,主張在聯合國框架內政治解決伊拉克問題。請運用政治常識的有關知識,簡要回答政府為什麼要採取這一立場?

(1)獨立自主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場。我國政府從國家利益出發,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折,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

(2)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對外政策的首要目標。我國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主張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

(3)聯合國是當今代表性最廣、影響力、規模的世界性國際組織。在維護世界和平、解決地區衝突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解決伊拉克問題上,應該發揮聯合國的主導作用。

10、材料:2003年,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政府在外交上的三件大事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第一,4月29日,國務院總理温家寶出席在泰國曼谷舉行的中國-東盟領導人關於非典問題的特別會議。中國作為抗擊非典的積極參與者,與東盟國家一道商討防治非典的辦法,贏得了與會各國的讚許。第二,6月1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在法國埃維昂舉行的南北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會議,並發表題為《推動全面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講話。第三,8月27~29日,朝鮮半島核問題首次六方會談成功地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外交第一次穿梭外交取得的成果。通過會談,各方坐上了談判桌,走上了和平解決朝核問題的道路,受到國際輿論的廣泛讚揚北京六方會談的成功舉行説明與會各方對中國的信任。在促使朝鮮半島核問題走上和平解決道路方面,中國發揮了應有的重要作用。

(1)中國為什麼要促使朝鮮半島核問題走上和平解決道路?

(2)材料是説明了我國新一屆領導人奉行何種外交政策,這又是如何體現的。

答案:(1)首先,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人類的共同願望,朝鮮半島需要和平,中國需要和平,亞洲需要和平,世界需要和平。20世紀,世界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人類歷打了幾千年的仗,這兩次世界大戰是最為慘烈、沉重的,給世界人民的教訓也是最深刻的。其次,聯合國成員國應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在人類進入21世紀的今天,要和平,不要戰爭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同呼聲。人類需要維護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基本原則。再則,國家利益影響國家外交政策和外交活動,和平解決爭端符合各方利益,符合朝鮮半島有關國家和周邊國家的利益。

(2)温家寶出席在泰國曼谷舉行的中國-東盟領導人關於非典問題的特別會議傳達了“與鄰為善,與鄰為伴,共同發展”的信息,體現了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我國對外關係的基本立足點;在朝核問題上中國的努力和胡錦濤出席在法國埃維昂舉行的南北領導人

非正式對話會議,並發表題為《推動全面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講話,體現了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這三件大事都共同體現了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遠醖夤叵檔幕本準則;加強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往,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11、材料: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沈國放日前在德國阿登納基金會國際研討會上,做關於“未來世界秩序中聯合國安理會的作用”議題的主旨發言時指出,安理會不是橡皮圖章,也不是一件宮廷擺設,應當避免在安理會搞實用主義。指出:中國古人就有“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説法。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挑戰,安理會也應與時俱進。安理會改革必須體現國際關係的現狀,優先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同時應增加其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其工作效率。改革是一個複雜漸進的過程,能做到的,應立即做起來。有難度的,應實事求是,逐步解決。

(1)材料體現了哪些哲學道理?

(2)在未來的世界秩序中安理會應該發揮哪些作用?

答案:(1)物質決定意識,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中國古人就有“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説法。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挑戰,安理會也應與時俱進。安理會改革必須體現國際關係的現狀”就體現了這一哲學觀點;“優先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同時應增加其工作的透明度,”體現了堅持重點論與兩點論的統一;“改革是一個複雜漸進的過程,能做到的,應立即做起來。有難度的,應實事求是,逐步解決。”這體現了量變與質變的關係,要重視量的積累,不失時機地促成質的飛躍;同時也體現了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2)第一,安理會是多邊合作的主要場所。第二,安理會是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的重要場合。 第三,安理會是履行和平解決爭端的核心機構。安理會既倡導和平解決爭端,部署維持和平行動,又能在特殊形勢下采取應急強制性干預手段,它是維護國際關係穩定的有力工具。 第四,安理會是推動國際關係法制化的重要渠道。

12、材料1:2003年6月27日,在“全國非核家國“會議上正式宣佈台灣將於2004年3月20日大選日或之前舉行台灣加入世界衞生組織的諮詢性公投,此舉引起中國人民包括台灣同胞的堅決反對。

材料2:2003年9月17日,第58屆聯大總務委員會作出決定拒絕將崗比亞等少數國家提出的所謂“台灣在聯合國代表權問題“提案列入本屆聯大議程,從而再次挫敗台灣-分裂中國的圖謀。

材料3:2003年12月8日,温家寶總理訪美時指出,堅決反對台灣-任何分裂中國的言行,美國總統布什表示美國恪守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堅持一箇中國的原則,反對任何旨在單方面改變台灣現狀的決定。

(1)從政治常識的角度分析上述三則材料體現的道理?

(2)近年來,中美關係一波三折,但總體看正在走向成熟和務實,體現了什麼哲學道理?

答案:(1)材料1涉及到的台灣要加入世界衞生組織是違反國際法的。世界衞生組織是世界性、政府間的專門性國際組織,其成員都是主權國家,而台灣只是中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不具有主權實體性質,所以台灣無權加入世界衞生組織。台灣-推動所謂的“公報”及妄圖加入世界衞生組織

高中政治新課程教案 篇四

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

★新課標要求

(一)知識目標

1、識記當代國際社會主要有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組成,瞭解主權國家的構成要素及其在國際社會的權利和義務

2、理解國際組織的內容及其作用。

(二)能力目標

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判斷國際社會政治現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學習、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關心祖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命運的民族責任感,以及熱愛和平,維護本國利益和維護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相統一的理念。

★教學重點、難點

國家主權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中國是國際社會負責任的國家。

★ 教學方法

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閲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建議

教學中通過聯繫有關歷史地理知識和實例,讓學生感悟當代國際社會的複雜現狀,理解理解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2005年4月21日,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沈國放接受華文媒體採訪時闡明瞭中國在聯合國改革、尤其是安理會改革問題上的立場。沈國放説,中國對聯合國改革的立場主要有三點:一是解決發展問題應是聯合國改革的重點;二是安理會改革應通過磋商以達成廣泛一致;三是應解決發展中國家在安理會代表性不足的問題。

大家熟悉的聯合國是當今世界影響力國際組織,除此之外,世界上還有許多世界性或區域性的國際組織,國際社會就是由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構成的,這也是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進行新課

十四、國際社會的構成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閲讀教材92頁材料,並思考所提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並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國際社會是由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構成的,國家不同於地區,國家擁有主權,而地區沒有,如台灣就是我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不是一個國家,也不擁有主權。

二、主權國家的地位和國際組織的作用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閲讀教材93頁內容,思考主權國家的構成要素及特點是怎麼樣的?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並討論問題

1、主權國家

(1)主權國家是當代國際社會最基本的成員,是國際關係的主要參加者。

(2)主權國家按照不同的性質分為三種類型

社會主義國家:如中國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中,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的超級大國,還有英國、法國、國、加拿大、日本等;發展中國家:包括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中國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

各國的經濟發展程度不同,地理位置、國土面積、人口數量、民族構成、語言文字、化傳統和歷史發展也各不相同。

此外,國際上還有一些區域因不具有國際社會承認的主權,被稱為地區。

(3)主權國家的基本要素

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是構成主權國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權。

主權作為國家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權力,是一個國家的生命和靈魂。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閲讀教材93頁“國家主權的特性”,並思考什麼是主權?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並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國家主權是一個國家處理國內事務和國際事務的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權力。對內表現為國家權力的至高無限性,對外表現為國家權力的獨立性。兩個特徵緊密相連,只有對內和對外獨立二者緊密結合,國家才真正擁有主權。

殖民地不具有主權,如日本侵華期間扶持的滿洲國,因沒有主權不被國際社會承認。

(4)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權利和義務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閲讀教材93-94頁內容,並思考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權利和義有哪些?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並討論問題

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基本權利:

獨立權:主權國家擁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處理內政、外交事務而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的權利。獨立權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如一國可以自由修改憲法、變史政體、確定經濟體制、締結條約、進行自衞戰爭等。

平等權:主權國家不論大小、強弱,也不論政治、經濟、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有何差異,在國際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平等權表現在每一個國家在國際會議上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任何國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強迫他國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國文字的權利等。

自衞權:主權國家擁有保衞自己的生存和獨立的權利。自衞權的主要內容有:防禦,即國家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進行國防建設,如建立軍隊、建築要塞等,以防外來的侵犯;自衞,即當國家受到外國攻擊時,有權進行自衞等。

管轄權:主權國家對其領域內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轄的權利。管轄權對公民的管理和保護包括了居住國外的僑民,對物的管理包括了駐外的使館等。

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享有獨立權、平等權、自衞權、管轄權等基本權利的主權國家,也都應履行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其國際爭端等義務。

2、國際組織

(1)含義: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一些國家、地區或民間團體,出於各種特定目的,通過簽訂條約或協議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規章制度的團體,這就是國際組織。

組織也是國際社會的主要成員。國際組織的主要機構、職權、活動程序以及成員單位的權利與義務,都以正式條約或協議為依據。

(2)分類:國際組織名目繁多,規模不一,依據不同的標準,國際組織可分為不同類型。其中有政府間的和非政府間的,有世界性的和區域性的。

(3)作用:各個國際組織宗旨不同,職能各異,性質和作用也不相同,對每個國際組織的作用要做具體分析。有的國際組織受某些大國控制。

許多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在國際社會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促進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合作;協調國際政治、經濟關係;調節國際爭端,緩解國家間的矛盾,維護世界和平等等。

三、活躍在聯合國舞台上的中國

1、聯合國是世界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閲讀教材95頁“相關鏈接”,瞭解聯合國的產生和主要機構。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並討論問題

(1)1945.10.24日,《聯合國憲章》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主要機構有:聯合國大會、安全理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託管理事會、國際法院、祕書處等。

(2)聯合國的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發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係;促進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屬於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的國際問題;作為協調各國活動的中心。簡單地説,就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3)聯合國的原則:各會員國主權平等,履行憲章規定的義務,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不得對其他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集體協作,不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確保非會員國遵守上述原則。

(4)聯合國的作用: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實行人道主義援助等方面發揮着積極作用。

聯合國在其發展歷程中,走過了曲折的道路。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大批新獨立的國家先後加入聯合國,這對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的變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聯合國也有侷限性。如何適應國際形勢發展的需要發揮更大的作用,聯合國面臨着諸多挑戰,其改革任重道遠。

(5)中國與聯合國: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閲讀教材96頁“中國在聯合國的聲音和身影”,思考中國與聯合國的關係。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並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中國作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按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支持聯合國的改革,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在世界裁減軍隊、環境保護、保障人權和解決地區衝突等一系列全球性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貢獻。

中國在聯合國中的活動表明,中國是負責任的國家。

(三)課堂總結、點評

本節內容主要講述了當今國際社會的構成,認識了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有關知識,這對於我們正確瞭解國際社會有基礎性作用。

(四)實例探究

[例1] 國際社會的最基本的成員是 ( )

①主權國家 ② 國際組織 ③ 聯合國 ④ 區域性聯盟

A.① B.① ② C.① ② ③ D.① ② ③ ④

答案:A

[例2] 構成主權國家的基本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 )

Z. 人口 B. 領土 C. 政權 D. 主權

答案:D

[例3] 聯合國的宗旨是 ( )

A.維護各會員國的主權平等

B. 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合作與發展

C. 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D. 不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

答案 B

★課餘作業

查找材料,説明聯合國和各主權國家、國際組織,在當今國際社會中的作用及意義。

高中政治教學案例和設計 篇五

高中政治導學案例——《處理民族關係的原則》 高中政治導學案例---李月奎

(一)導入(2分鐘)

教材分析

本框是高一《政治生活》第三單元第七課內容,本課內容由三目構成,第一目:雪域高原的歷史性跨越,第二目:我國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第三目: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我們該做什麼,能做什麼。本課內容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政治生活》第三單元《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通過對三項政治制度的分析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政治文明的建設和發展程度,本課時內容《處理民族關係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是學生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學好本課時內容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民族區域自治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並在實踐中能夠自覺地落實到行動中

學情分析

這屆高一的學生有強烈的自主學習探究的慾望,有很好的合作意識,他們有着豐富的生活經驗,對社會中發生的重大問題比較敏感並且比較感興趣,。但是政治生活模塊部分知識離學生的現實生活有點遠,高一的學生政治生活的知識還比較欠缺,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學習過程中有些理論問題較難解釋他們所接觸的實踐問題,很多學生往往產生困惑。因此本課在教學設計中儘可能做到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聯繫當前發生的社會熱點問題來設計和展開課堂教學,將生活主題和學科知識較好地結合。

(二)自學與討論結合(15分鐘)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偉大的祖國。

2、理解我國新型的民族關係,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及相互關係。

(二)能力目標

1、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原則,堅持了從實際出發,適合我國國情。讓學生嘗試用歷史的、辨證的眼光觀察、評價問題,提高學生的比較、鑑別能力。

2、引導學生利用已有歷史、地理知識,深入學習本課。培養學生善於將不同學科知識綜合起來,不斷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尊重不同民族風俗習慣,與不同民族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的觀念。

(三)議(6分鐘)

小組充分討論

教學重點和難點

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及相互關係。

(四)講(10分鐘)

(一)學習檢查、總結疑惑

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歸類總結,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展示目標

(二)精講點撥。

1、我國民族概況和新型民族關係的建立(板書)

新中國成立後,剷除了民族壓迫和剝削的階級根源,逐步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

2、處理民族關係的原則。(板書)

(1)處理民族關係的原則(板書)

一、民族平等----含義、地位

二、民族團結----含義、重要性

三、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因、作用

(2)三大原則之間的關係(板書)

深入分析:民族不平等→民族不團結→民族衝突→戰爭→社會動盪國家分裂→經濟社會停滯甚至衰退。 三項原則互相聯繫、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五)練(10分鐘)

題型:易-中--難,兼顧好-中--差

一、選擇題 2010年,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以下簡稱延邊州或延邊)成立60週年。據此回答1~2題。 1.為幫助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快速發展,吉林省在項目建設和財政支出上加大支持力度,落實國家“興邊富民”政策,重視發展朝鮮族的民族文化教育,延邊州呈現出民族團結和睦、社會和諧發展的局面。這説明 ①各民族共同繁榮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②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扶持是推動民族地區發展的根本動力 ③我國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作為推動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 ④各民族共同繁榮為民族平

等和民族團結提供了物質保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以來,延邊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近幾年,延邊州gdp年均增長16%,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54.8%,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6.6%,全州呈現出經濟發展、政治安定、文化繁榮、社會進步、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的良好局面。這充分説明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①為各民族共同繁榮提供了制度依據 ②有利於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權利的實現 ③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 ④有利於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0年7月9日,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召開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視頻會,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學習領會中央關於做好民族工作、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要求,在全社會廣泛、深入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我國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是因為民族團結是 ①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誌之一 ②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 ③社會穩定的前提和國家統一的基礎 ④實現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問答題 7.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對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了一系列戰略部署,決定設立喀什經濟特區,並由上海、廣東、山東等省市對口支援。國務院總理温家寶在會議上強調,“要舉全國之力,把新疆這塊偉大祖國的寶地建設得更加美好”。 運用《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回答:黨和政府為什麼要推動新疆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六)反思總結(2分鐘)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在我國堅持用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來處理民族關係。作為當代青年,我們要把鞏固和發展新型民族關係付諸行動。 本節課在學習方式上採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整個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問題都是學生自己分析、自己解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始終以“平等者的首席”身份出現,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本節課較好地把握了重點知識:處理民族關係的基本原則,抓住了本課的核心知識,提高了教學的實效性。本節課所設案例有的來自社會中的熱點問題,有的來自高中學生的實際,極易引起學生共鳴。本課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基本得以落實,課堂氛圍較為輕鬆。本節課也暴露出新課程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知識目標淡化的“度”該如何操作,心中無數。探究無限,時間有限;本節課雖然在多處採用讓學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在調動學生學習情趣、營造互動式課堂氛圍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有些探究僅停留在表面上,且學生的參與面不是很廣。

高中政治教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什麼是唯物主義?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是什麼?什麼是唯心主義?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是什麼?瞭解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

2、能力目標

理解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兩個對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懂得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分別是什麼。

教學難點: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的基本觀點和侷限性。

三、教學方式

講授法、學生歸納總結法

四、教學反思:學生對這一問題有很強的想象能力,但沒有一個理性的把握。要求教學時讓學生自己對一些問題自己總結,本框內容比較複雜,要詳細分析,並要控制好課堂紀律。

(一)導入:

某位學者問一位民工:“你是做什麼的?家在哪裏?追求什麼?”

民工回答:“打工,家在深山裏,追求富裕。你追求什麼?”

學者説:“我追求精神的滿足,是唯心主義者;你追求物質的滿足,是唯物主義者。”

你同意這位學者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劃分嗎?談談你的看法。

總結:不同意。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誰是本原的問題展開的。唯物主義承認存在決定思維,唯心主義承認思維決定存在,不能以追求物質滿足看成是唯物主義,也不能以追求精神滿足看成是唯心主義,唯物主義者也追求精神的滿足,唯心主義者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只能在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意義上使用,如果給它們加上別的意義,就會造成混亂。

(二)進入新課:

一、唯物主義

1、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分歧):

對思維(意識)和存在(物質)何者為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

⑴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

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

⑵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

意識是本原的,物質依賴於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

解決探究

2、唯物主義發展的三種形態

三種形態正確性侷限性共同點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否認世界是神創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A.具有猜測性,

B.沒有科學依據;

C.把物質歸結為物質的具體形態在物質與意識的關係問題上,都堅持物質決定意識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克服了古代唯物主義的樸素性和直觀性,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A.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

B.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辨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認識都是唯物辯證的正確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最廣大人們羣眾的根本利益。

是現時代的思想智慧,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古希臘的泰勒斯,作為西方哲學思想的第一開創人,他首先擺脱了神創論的觀點,提出並探討了世界的本原問題。他認為“水”是萬物的本原。接着,赫拉克利特又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火”。而在中國,則存在“五行”學説(水、火、木、金、土雜,以成萬物)。這些古代的哲學家把哲學物質歸結為某種或某幾種具體形態,堅持了以“物”為本。但是這卻把世界的複雜簡單化。他們對世界觀本原的認識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由於當時科學發展的限制,不可能被科學證實。這便是哲學的第一個基本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見上表,

(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17世紀自然科學的發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種事物是不同元素組成的,元素是組成化合物的基本單位,各種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為原子。原子是當時科學所能達到的對物質結構的最深層次的認識,因而,人們就認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單位,原子的屬性就是一切物質形態的不變的屬性,各種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轉化。

哲學家用這一理論來研究世界的本質,得出:世界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質。這就是近代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3)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

當19世紀末20世紀初自然科學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時,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原子論開始站不住腳。對它影響最深的是物理學領域的兩大發現。

A、放射性現象:具有放射性現象的元素在放射過程中,一種元素會轉化為另一種元素。比如鐳。在放射過程中,它會生成惰性氣體氦和氡。由此可見,原子是不是不變的?

B、電子的發現:原子是不是最小的微粒呢?

高中政治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瞭解中國共產黨執政: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2、學習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品質

3、學習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教學重難點

1、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教學過程

一、全章概述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我們將瞭解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相關知識,瞭解我國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政黨制度,理解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確立和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優越性。

本章可分為3個框題

1、中國共產黨執政: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2、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3、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新課程學習:

6、1中國共產黨執政: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新課標要求:

(一)知識目標

1、識記黨的性質、宗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含義

2、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關係。

3、聯繫歷史和現實分析説明中共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是歷史的選擇。

(二)能力目標

1、讓學生嘗試用歷史的、辯證的眼光觀察、評價問題,提高學生的比較、鑑別能力。

2、領會創新精神對國家發展、民族振興、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引導學生利用已有歷史知識,深入學習本課。培養學生善於將不同學科知識綜合起來,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展示中共領導社會主義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使學生對黨的認識昇華,進而更加信賴和熱愛中國共產黨,努力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

二、具體講解

(一)引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了關於國家制度的基本觀點,知道了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反映國體,適當健全的政體,對於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有着主要的作用。在現代社會中,各國統治階級不僅重視採用恰當的政體,而且也十分重視政黨的作用。在現代社會中,國家一般是由政黨領導的。那麼,什麼是政黨?什麼是政黨制度?我國的政黨和政黨制度是怎樣的?這就是本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進行新課

1、新中國誕生前夕政治力量的較量

教師:請大家閲讀教材62頁,指出:這三個鏡頭分別反映了各民主黨派及無黨派民主人士、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三種基本政治力量的狀況。為什麼説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並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中國民主革命的鬥爭實踐證明,農民階級的侷限性,不能成為革命的領導階級;資產階級由於其本身的軟弱性而導致革命的不徹底性,也不能擔當起重任。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28年的鬥爭,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2、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

A、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

(1)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20世紀上半葉相繼出台了三種建國方案,經歷長期實踐的檢驗和人民的選擇,最終的結果是建立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新中國。

(2)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

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為人民的幸福、民族的獨立和復興、國家的繁榮和富強而奮鬥,因此,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

教師:聯繫有關歷史知識和現實實例,説明為什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

學生活動:閲讀課本,認真思考並積極討論。

教師總結: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才能維護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才能最廣泛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3、中國共產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1)中國共產黨不僅具有了歷史和法律賦予的執政資格,而且有與時俱進的執政能力。

教師:請學生思考,中國共產黨是怎樣執政的?執政方式有哪些?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並積極回答

(2)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含義

科學執政: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科學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民主執政: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民主集中制,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依法執政:堅持依法治國,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範化。

(3)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相互關係

①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要通過依法執政體現出來,又要靠依法執政來保證實現。依法執政有利於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②科學執政與民主執政互為條件和前提。要做到科學決策,必須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進行民主協商和民主討論。而要實現民主執政,也必須以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制度為前提。

教師:請同學們閲讀教材65頁關於我國現行憲法四次修訂情況的圖示,談談有何感受?

學生活動:閲讀課本,認真思考並積極討論,踴躍發言。

教師總結:憲法這四次修訂記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前進的歷程,也使我們感悟到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

三、課堂總結、點評

本節內容主要講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的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為什麼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執政以及執政的方式。

高中政治新課程教案 篇八

《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

一、教學構思

1、教材分析

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是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課第一框的內容,是對第一單元公民政治生活的延伸,又為第四課政府權力的行使的教學內容做了鋪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②教學目標:明確我國政府的性質和主要職能;理解我國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初步探究學習的能力。感受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從而做出瞭解政府、相信政府、支持和監督政府的價值選擇。

③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掌握政府的職能。教學難點是讓學生理解政府履行職能不能缺位、錯位和越位以及“政府萬能論”的錯誤。

2、學情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身邊的政府不是很關注,學習本課有利於學生深刻認識政府;政治生活對學生而言比較枯燥,在教學設計上要注意提高學生的興趣。

3、教法學法分析

學習方法:探究式學習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在學習中應提供主動建構的時間和空間,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而探究式學習的目的就是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體驗生活,在教學活動中獲得對新知識的領悟。

二、教學環節

本課是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設計的,整個教學過程主要分為五個環節。

環節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學

展示學生比較熟悉的四幅圖片,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熱情。

環節二:閲讀文本理解重點

先讓學生閲讀課本第一、二知識點,知曉政府性質和職能,指導學生分析環節一的四幅圖片,回答三個問題,明確政府的性質和職能。讓學生看課本第37頁的圖,自己舉例自己分析,加深對政府性質和職能的把握,同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再給出關於“汶川地震三週年”的事例材料,引導學生回答設置的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檢驗學生對政府職能的把握,第二個問題讓學生領悟政府為什麼在汶川地震發生後履行這些職能,同時教師也必須指出即使不發生這些事件,政府也會履行自己的職能,這是由政府的性質(人民的公僕)和政府的地位(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以及政府的作用(便民利民)決定的。最後,教師再強調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主要職能是管理與服務,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並指出由於社會生活的複雜,存在職能交叉,比如公共服務職能,有社會領域的公共服務也有經濟領域的公共服務。

環節三:激發思維突破難點

以漫畫的形式,引起學生對有些政府履行職能的效果產生質疑,教師分析漫畫指出這是一種典型的政府越位現象,説明有些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沒有很好履行職能,沒有便民利民,這與我國政府的基本職能是管理與服務相違背的,也與我國政府是人民的公僕相違背的,我們正在建設服務型政府,根本目的是進一步提高政府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同時引導學生分析此現象產生的原因是人們對政府機關的地位和特點的誤解產生的“政府萬能論”。這樣達到釋疑解惑。再引導學生具體分析“瘦肉精事件”材料裏體現政府的缺位和錯位現象。使學生更加明確我國政府是人民的公僕,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政府履行職能不能缺位、錯位和越位以及“政府萬能論”的錯誤。從而使難點達到突破。

環節四:暢所欲言內化情感

指導學生閲讀課本,感受政府的作用:包括人們的社會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和人們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讓學生分組討論:《政府,有事呼我?》,引導學生具體分析討論題第⑤題“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需不需要“呼”政府、怎麼“呼”政府,教師總結對於人們就業一方面政府會完善市場就業機制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另一方面需要人們提高自身素質轉變就業觀念。目的:檢驗學生對“政府萬能論”的學習效果,體會政府是人民的公僕,感受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政治素養。

環節五:提高升華課後探究

設置兩個課後探究題。目的:加深學生對政府的認識,擴展思維,為後面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最後,教師指導學生再次閲讀課本,對本課知識進行清點,提高自悟能力。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一、説教材:

本框題是第七課第二節第二框的內容,一方面是對《家庭消費的內容》這一框知識的延伸,同時又為講授《依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做好鋪墊,起着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另外,該課題與高一新教材《經濟生活》的第一課《生活與消費》密切聯繫,是新課程改革的必修內容。教材圍繞為什麼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以及怎樣樹立正確消費觀念依次展開,介紹了五點:不抑制消費;不超前消費;注重精神消費;科學消費;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教材首先從提倡適度消費入手,適度消費是正確的消費觀念的重要內容,教材主要指明瞭消費主要與國情及家庭收入相適應,既不滯後又不超前消費。其次提出要注重精神消費,提出這一點主要是針對家庭消費只注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文化消費這種不平衡、不協調的消費現象,指出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必須協調發展,不可一輕一重。接着要求要提高消費的科學性,科學消費是正確的消費觀念的重要內容,教材主要提到在現實生活中,落後、愚昧、無知、不文明、不衞生的消費仍然大量存在,因此要求要改變這些落後的消費習慣。最後,教材提出要發揚艱苦奮壯鬥、勤儉節約精神。這一點實際是對“樹立正確消費觀”這一問題的歸納和總結,也是正確的消費觀的本質和中心所在。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生產與消費的關係,運用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2、過程與方法:

在分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一問題時,採用問題解答法,情境導入法等。同時能結合現實經濟生活中不合理、不科學的消費現象,使學生認清其危害,從而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向學生進行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分析、審視自己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鼓勵學生敢於剖析自己、修正自己,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的重點內容在於生產與消費的關係,確立的依據主要是要依據教學大綱所規定的。

本節的難點主要在於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確立的依據是這部分的內容理論性較強,學生較難理解。

四、説學情

經過一個學期多的高中生活的學習,學生已經能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對於如何學習政治這一科也都有自己的方法,但由於本校屬於農村中學,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原有的知識儲備較少,在理解一些理論性較強的內容時比較有難度,因此在講課的過程中儘量避免純粹講理論,不在理論上做太大突破,只是點到為止。同時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正確消費觀的教育。

五、説教法:

根據教學內容,考慮採用以下教法:

(一)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正是針對學生藴藏着的學習的主動性,把學生帶入情境,在探究的樂趣中,激發學習動機”設計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學生抽象理論知識,從而使學習由被動灌輸變為主動的學習。教學中把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社會現象的分析、學生生活的情境聯繫起來,可以加強理論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具有重大意義。

(二)問題教學法。在本部分的學習中,本人貫徹主導與主體相結合的原則,採用問題教學方法,教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要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扮演好“主導”的角色,採用問題式教學法,通過學—導—學,培養學生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多媒體教學法。根據教學多感官共同參與原則,創設輕鬆的學習環境,採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視聽效果,提高課堂效率。

(四)討論法。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經過幾個人共同的討論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同時討論法也是貫徹學生是學習主體的主要步驟。

六、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利用活動,設定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的老師”,喚起學生的興趣是學習活動的基礎。針對本框的內容,結合學生本地的實際,本人利用學生回答本校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秦始皇是否使用過手機。通過這一活動,引起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帶入這一設定的情境中,活躍課堂氣氛。從而能夠把學生引入這一情境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課講授:問題設疑,導議相依,情境解答

“學貴有疑”,精心設計問題,以疑導入,啟發思考,層層誘導,講議結合。

關於生產與消費的關係,學生通過情景思考,可以理解二者之間的關係,幾種正確消費觀的教學。在本部分的教學中,本人主要設計了幾個情景,學生通過閲讀課本和相關材料,自主的學習,解答。在這一環節中,本人主要設計如下五個問題:1、正確的消費觀主要有哪些內容?2、什麼是適度消費?如何判斷一種行為是否是適度消費?3、閲讀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的故事,分析她們兩種消費行為?4、觀看漫畫“小兒麻痺症”,分析漫畫諷刺社會上哪種錯誤的消費行為?5、讀圖,想想這樣的消費觀對嗎?

通過對第1個問題的思考和回答,學生能夠對本框的內容有一個全面的瞭解,瞭解正確的消費觀有哪些,同時由於本問題比較簡單,適合於分層次的教學。第2個問題主要是針對什麼是適度消費,以及如何判斷一種消費行為是否是適度而設置。通過解答,學生能夠清楚什麼是適度消費,可以區分超前消費和抑制消費這兩種消費形式。第3個問題主要是對第2個問題的延伸,通過一箇中國老太太和美國老太太的故事,使學生理解信用消費,區分信用消費和超前消費。設置第2個和第3個問題的解答,主要是為了突破本課的難點,學生在前面學習基礎上了解了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但具體來説還不太明確,通過對超前消費和信用消費的學習,可以更清楚消費對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的意義。第4個問題主要是通過漫畫“小兒麻痺症”的,使學生清楚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的關係。什麼樣的消費觀才是科學的?學生往往很模糊,本人主要通過呈現幾張有代表性的圖片,在回答第5個問題中,讓學生在看漫畫和老師的講解中瞭解什麼是科學消費觀。

正確的消費觀最後的一點是要求要樹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在這方面本人主要是略講的方式,沒有大量的進行説教,主要是讓學生明確要求要樹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並不是要做為一種消費方式,而是一種精神在貫徹着的。

(三)以討論為手段,着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本節課的最後一部分內容是討論階段,通過事先對本班學生使用手機情況的瞭解,再經過對呈現問題的討論,可以起到鞏固知識,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把自己所學應用於生活中來。本人設置的討論題目是“結合自已的親身體會,以及今天所學想想學校為什麼要開展禁止學生使用手機的活動?”。學生在上課前的情境激起學習的興趣,同時又在結束前再對先前的情境進行思考,從而加深了學習的印象。

(四)練習及作業佈置

鞏固新知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過程,練習的形式和內容可以多樣化,但要以能提高學生技能、發展能力為目標。因此本人主要設置了兩種練習,一種是大學聯考問答題,一種是辨析題,學生結合自已的親身體會,以及今天所學知識,學生對開放性試題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高中政治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識記物質的含義

2、能夠理解世界的物質性

能力目標:

1、體會如何以基本事實為基礎進行哲學抽象,初步瞭解學習哲學的基本方法

2、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認識世界的本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夠從世界本質問題上認識有神論的荒謬性,鮮明地反對神創説,初步樹立唯物主義的自然界、世界觀。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世界的物質統一性證明

教學難點:物質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三亞真是被上帝寵壞了的地方。上帝把最宜人的氣候、最清新的空氣、最和煦的陽光、最湛藍的海水、最柔和的沙灘、最美味的海鮮……。都賜予了這座海南島最南端的海濱旅遊城市。那麼同學們思考,我們這麼美麗的三亞真的是上帝賜予的嗎我們這天地萬物真的是上帝創造的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世界的本質。展示學習目標,明確重難點進入自主學習,交流討論。

二、交流討論、成果展示:

交流討論一:談談我們身邊的物質,這些與哲學上講的物質概念是一回事嗎

同學們列舉:桌椅、土壤、老師、大海……設疑:這些與哲學上講的物質概念是一回事嗎

(一)物質的概念:

解釋:

(1)不依賴於人的意識是指它不為我們所動,不管你是否感受到,是否喜歡,它就客觀存在在那裏,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強調物質的客觀性。

(2)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就是能被人們所認識。強調物質的可知性。

(3)客觀實在指它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實實在在地存在着。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所以,同學們剛剛列舉的都是物質的具體形態,而非我們哲學上講的物質的概念。比如同學們列舉的蘋果、芒果的共同點是什麼是水果,這就是我們通過具體的物質形態抽象出共性的。

總結物質和物質具體形態的關係

區別:哲學上物質概念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它概括了萬事萬物的共同本質。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具體的物質形態除了具有哲學上物質共性(客觀實在性)之外,還具有自己的個別特性。可以被改造,有生有滅。

聯繫:哲學上物質概念是從具體物質形態中概括抽象出來的,是萬事萬物的本質屬性,它並不獨立存在,而是存在於物質的具體形態中,通過具體的物質形態表現出來。

兩者是個性與共性、具體與抽象的關係。

我們説整個世界劃分為:

所以下面我們就來做一道證明題,分別來證明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物質性。

(二)世界是物質的

播放視頻《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學生概括出:

1、自然界的物質性(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

⑴自然界先於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

同學們舉例:太陽約在50億年前形成,地球大概有46億年了

(2)人類產生後,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也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

交流討論二:人類出現後,創造了許多自然界原來沒有的東西

圖片展示三亞的新舊變化,我們把三亞改造的這麼美,同學們思考在建設美麗三亞的過程中,給我們改造自然哪些提示呢如何處理和自然的關係呢

小組派代表發言總結:我們在改造自然的時候,必須要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尊重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否則會遭到自然的懲罰。

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播放視頻《人類的演化過程》引導學生分別從產生、本質和發展上看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1)從產生上看,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思考:

在從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是什麼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勞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沒有勞動就沒有人類社會

(2)從社會的存在來看,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環境、人口因素、生產方式都是客觀的。

(3)從發展上看:人類社會遵循的從低級到高級逐步發展的規律也是客觀的。

交流討論三:説一説你的目標,你的理想

同學們紛紛説了自己理想的大學,那麼這些目標是怎麼來的呢是憑空產生的嗎對,是先有了這些大學的客觀存在,才有了我們的目標我們的意識,可見人的意識也是社會的產物。

今天這道世界的物質性的證明題我們就完成了同學們來談談我們這節課的收穫。

課後小結

課堂小結

1、物質的概念

2、世界的物質性

概括出世界的統一性原理: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真正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方法論:想問題辦事情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相符合。

高中政治教案 篇十

《價格變動的影響》

一、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課程標準對本課的基本要求如下:理解價格變動的意義,評述商品和服務價格的

變化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二、學生學習的目標要點:

1、知識目標:

◎懂得商品價格與商品需求量之間的一般規律。

◎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瞭解相關商品的價格變動對商品需求的影響。◎瞭解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含義。◎理解商品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

2、能力目標:

◎分析商品價格變化如何影響消費者需求的實際生活能力。

◎能夠運用商品價格變動影響消費者需求的有關理論,分析相關生活現象以及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實踐能力。

◎能夠初步根據商品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對如何搞好企業的生產經營提出合理建議的實踐能力。

◎能辨證看待商品供求與商品價格的關係,提高參與經濟活動的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以科學的態度認識價格的變動,增強參與經濟生活的自主性。

三、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

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生產的影響,既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

四、教學方法:

以討論式、探究式教學法為主。

——教案設計——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置身於經濟生活之中,時刻感受着價格的變動對我們生活

的影響。前段時間,同學們曾經利用週末,做過一份《關於價格上漲對於居民生活影響的調查報告》。同學們組成實踐小組,或者走訪各大超市,或者走進居民家庭,或者在街頭巷尾,採取訪問、筆錄、問卷等方式,對城市居民進行了調查。綜合各實踐小組的調查結果,我把兩份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調查報告展示給大家:(一)調查對象:超市工作人員價格上漲的影響:①肉類銷量有所減少。

②雞蛋、海產品銷量有所增加。③米、面、蔬菜銷量沒有太大變化。④特價活動期間,銷量增加。(二)調查對象:行人、價格上漲的影響:(原話實錄)①加不起油,吃不起肉。

②每月花費增多,但食品類商品不得不買,一些貴重商品消費減少。③使用私家車次數減少。

④用海產品、雞蛋代替豬肉,儘量使用電器做飯。⑤減少對價格上漲商品的購買。⑥對生活的影響不大。

通過以上的調查報告,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價格的變化對生活的影響。一、價格的變動對生活的影響

咱班有兩個同學根據我們的調查,模仿電視正在熱播的家庭喜劇《家有兒女》,自編自導自演了一段小品——《家有兒女之價格篇》。下面就請同學們欣賞,請特別注意其中有關價格的情節。

來自生活的報告人物:媽媽一一劉梅兒子一一劉星地佔、:客廳內

媽媽:(提着滿滿兩大袋東西,累得氣喘吁吁,推門進來)劉星劉星,快來接東西!可累死我了!

兒子:(快步過來,接過媽媽的袋子):呵,真沉呢!咱家中大獎了?您這麼可着勁兒的往家買?

媽媽:哎,劉星,今天我可遏上好事了。今天商場在搞優惠大展銷呢,要讓利消費者。心動不如行動,我就趕緊行動了。對了,劉星,我給你買了件羽絨服,快試試。兒子:啊??這大夏天的您買羽絨服幹啥啊??

媽媽:(有點得意)你看哪,這些羽絨服,質量又好價格又便宜,我給你和,J、雨、小雪各買了一件。

兒子:我看啊,您是被人給忽悠了。媽媽:小孩子你懂什麼啊。

兒子:那這一包呢,這包東西也是優惠商品?

媽媽:哪是優惠啊?那價格,嘿,漲得比商場的電梯還快呢!

兒子:(有些困惑)我就奇了怪了,上次我讓您給我買個筆記本電腦、MP4,您非要等降價再買,現在漲價為什麼還買這麼多東西呢?

媽媽:你就看吧,這豬肉、雞蛋、大米、白糖價格雖然都在漲,可也總得買呀,總不能把脖子紮起來吧。。

兒子(噘着嘴):哎呦媽啊,告訴你買點兒豬肉回來做紅燒肉,你怎麼就買了這麼點啊?媽媽:你就別提這豬肉了。那價格漲得都快趕上火箭了!這豬肉沒法吃了,以後就吃雞蛋吧,雞蛋也很有營養阿,我給你做蒸雞蛋,炒雞蛋,煎雞蛋,雞蛋湯??兒子:好了好了,您快別説了,説得我都噁心了。

媽媽:嘿,你還噁心呢,這豬肉價格一漲,買雞蛋的人也多了,這雞蛋的價格也在漲呢。兒子:(有點疑惑)看這兩大包東西,降價的買,漲價的也要買,真是想不通。

探究問題:

1、劉梅為什麼在夏天購買羽絨服?你是否有類似的生活體驗?

2、劉星説:“現在漲價為什麼還買這麼多東西?我讓您給我買個筆記本電腦、MP4,卻非要等降價再買。”你能給他解釋一下麼?

3、“豬肉價格一漲,買雞蛋的、買牛肉的人都多了。”為什麼呢?能否舉出生活中其他的例子。(學生分組討論)

1、一般規律

探究1:劉梅為什麼在夏天購買羽絨服?你是否有類似的生活體驗?

學生分析:??

總結:羽絨服在夏天處於銷售的淡季,供過於求,價格較低,消費者此時購買可以得到價格上的實惠,因此得到消費者的歡迎。我們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體驗,。當2種商品價格下降時,我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

一般來説,也就是當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時,人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當這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人們會減少對它的購買。這是價格影響需求的一般性規律。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

探究2:劉星説:“現在漲價為什麼還買這麼多東西?我讓您給我買個筆記本電腦、MP4,您卻非要等降價再買。”你能給他解釋一下麼?

分析:小品中漲價也買的商品:豬肉、雞蛋、大米、白糖。這類商品,價格往往相對較低,而且對於生活是必需的,屬於生活必需品。這類商品的需求量也受到價格變動的影響,但是受到價格變動的影響較小。價格漲了,也不能把脖子紮起來不買;價格跌了,也不能買很多放在家裏,因為會變質。

可以等降價再買的商品:汽車、高檔家電、筆記本電腦、名貴首飾等。這類商品價格昂貴,並不是生活必需的,屬於高檔耐用品。當價格上漲時,人們往往顯著減少對其的需求,甚至暫時不需求:而在價格下降時,人們也會顯著增加對其的需求。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受到價格變動的影響較小,而高檔耐用品的需求量受到價格的影響較大。

3、人們對某種商品的需求要受到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

探究3:“豬肉價格一漲,買雞蛋的也多了。”為什麼呢?能否舉出生活中其他的例子。

分析:豬肉和雞蛋都很有營養,可以滿足人體對營養的部分需求。兩種商品功能相同或者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_需要,這兩種商品稱之為互為替代品。豬肉和雞蛋屬於互為替代品。在互為替代的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的上升,人們將會減少對該商品的需求,轉而消費另一種商品,導致對另一種商品需求的增加。

我的生活體驗:很多家庭主婦,包括我,在肉價上漲之後,就經常用雞蛋炒菜了。

類似的商品還有哪些?請同學們舉例並説明他們之間的關係。

學生舉例:??

教師舉例:汽油和汽車——引出疑問:汽油和汽車屬於互為替代品嗎?

分析:對照含義,汽油和汽車不是互為替代品,而是互補商品。兩種商品只有結合在一起才能夠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這兩種商品就是互補商品。作為互補商品,一種商品價格的上升,不僅會使該商品需求減少,也會使其互補商品的需求隨之減少。我的生活體驗:我家買了汽車,油價上漲之後,如果沒有特殊事情,就騎自行車上班,健身環保又省錢。學生舉例:??、

可見,消費者對於某種商品的需求,不僅受到該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還受到相關商品價格

變動的影響。

把我們剛才共同探究學習的成果總結一下:一、價格影響生活

1、一般來説,當某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時,人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當這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人們會減少對它的購買。

2、不同的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3、消費者對某商品的需求,要受到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

生活是門藝術,消費是門學問,如何利用消費的學問,創作生活的藝術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把握和運用價格影響需求的這些知識,有助於我們把自己有限的收入,科學、合理地安排,在價格的上漲,生活的壓力之下,仍然可以活得多姿多彩,有滋有味:經濟生活中,價格的漲落是最正常的一種現象了。對於商品價格的上漲,我們應該理智地看待,積極面對,樂觀生活。大家一定也感受到了,最近物價已經開始逐漸下降,一直備受我們家庭關注的豬肉的價格,在持續上漲的勢頭下也開始有所回落了。二、價格影響生產

豬肉價格下降之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樣的反響呢?讓我們繼續來關注《家有兒女》,傾聽來自生活的聲音——《家有兒女之價格篇(續集)》。

來自生活的聲音

人物:媽媽一一劉梅兒子一一劉星表舅一一某養豬大户

地點:客廳內叮咚叮咚??

媽媽:來嘍來嘍。(熱情地)喲,大表哥啊,快請進快請進。劉星,快給你表舅倒水。表哥,你怎麼有空來啊,聽説你在鄉下養豬j僱人數錢都數不過來呢?表舅:這倒是真的,我前些日子貸款辦養豬場,銀行的人在幫我數貸款呢。媽媽:哦。表哥,你這提的啥呀?我説你來就來吧,客氣啥啊。

表舅:這是我自家的豬宰殺的肉。全國人民都知道你家沒肉吃了,今天我特地給劉星帶了一塊,自己的肉,別客氣。

媽媽:我怎麼聽着這麼彆扭。劉星,快謝謝你大表舅。

兒子:(有些痛苦)啊,又是豬肉阿,最近豬肉價格一降,我媽這兩天飯桌上沒別的了,吃的我

都快長豬毛了我。

媽媽:你不是愛吃嗎?讓你一次吃個夠。表舅:都是讓這豬肉鬧得。我也是為豬肉來的。媽媽:怎麼回事啊?

表舅:這不前兩年吧,看人家養豬賺錢,俺也養,結果豬肉價格跌到底了,沒辦法,俺賠了錢把豬都殺了賣了吃了。這吃下去還沒消化呢,豬肉價格那漲的?。.(快

趕上火箭了。俺趕緊地貸款買豬建養豬場,心想這下可趕上好時候了,這投進去的錢還沒回來呢,豬肉價格叉跌了。俺這回回養豬回回賠,把頭都想成豬腦袋了也想不明白。你家老夏是大知識分子,幫俺想想主意。。

兒子:殺豬焉用宰牛刀,不就是個豬肉的事嗎,我幫你想。。媽媽:(嚴厲地)劉星,太人説正事呢,你別亂吹阿,小,心閃了舌頭!-

兒子:媽,我今年上高中了,好歹也算個??小知識分子吧,我正學習經濟學理論呢,

學以致用嘛。

表舅:那是學問挺高的。俺就拜託你了。

提出探究問題一一

探究問題1:豬肉為什麼重新回到了家庭的餐桌?

學生分析:因為最近豬肉價格下降了。探究問題2:近期豬肉價格為什麼會下降?學生分析:??

教師總結:從2007年以來,豬肉價格持續高漲,養殖户的利益顯著增加;而且,國家加大對養殖户的補貼力度。在各種利益刺激下,生豬飼養量迅速增加,豬肉供給得到了保證,持續高漲的豬肉價格在2008年下半年開始逐漸回落。

(填圖)豬肉價格上漲—一農民盈利——擴大養殖規模——供過於求——豬肉價格下跌

疑問:前期豬肉價格為什麼上漲?學生分析:??

教師總結:豬肉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2006年,豬肉價格跌到低谷,農民養豬不賺錢:而飼料價格上漲後成本壓力增大,養豬很難盈利,一些地區農户就開始退出生豬養殖。再加上南方生豬藍耳病以及雪災的影響,各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豬肉價格的持續上漲。(填圖)

豬肉價格下跌——農民虧損——縮小養殖規模——供不應求——豬肉價格上漲把這兩個階段聯繫起來:

價格下跌獲利減少生產縮小供不應求

供過於求生產擴大獲利增多價格上漲可見:價格調節生產

從價格對生產調節的這一過程,我們也可以發現,供求與價格的相互

影響和制約,從而使價格呈現出一種波動,這正是價值規律的體現。(漫畫)①價格下跌,養豬户提刀殺豬,縮小規模;

②價格上漲,養豬户又開始擴大規模;③結果價格又開始下跌了??

7

探究問題3:該養豬户為什麼總是陷入困境?學生分析:??

教師總結:該養豬户缺乏對價格的預測,對價格變動規律的把握。疑問:面對價格的下降,該養殖户應該怎麼做?【我來支招】(提示材料)

2006年,豬肉價格大跌,養殖場飼養成一頭100公斤重的豬,出欄後收入在700元左右,除去生產成本,一般每頭豬都要虧損100元上下。飼養户面對的是入不敷出的尷尬局面。

但有着15年的養豬經驗的某養殖户,他家飼養的20頭母豬,趁低價時完全地更新了品種,以一種瘦肉率較高的的豬種為當家品種,受到市場的歡迎;年內400多頭小豬,一半自養,一半小豬提前出售,飼養週期相對短,加上不請幫工,夫妻倆全身心投入,減少了管理成本。到06年底,他家已出售生豬200頭,不僅不虧本:每頭豬還略有節餘。

養豬户只有沉着應對市場變化,力求低價時不賠或者少賠錢,以待價格回升時有更大的增收空間。

思考:結合所學的知識,並借鑑以上的事例,你認為面對豬肉價格的下降,養殖户怎樣才能擺脱困境?

①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成本,有更大的利潤空間。②注重豬的品種改良,提高豬肉的品質,適應市場的需要。總結:

二、價格變動對生產的影響1、調整生產2、提高勞動生產率3、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

作為生產者面對的市場,機遇與挑戰並存。價格瞬息萬變,競爭如火如荼,把握

和運用價格影響生產的這些知識,就好像握一卷《孫子兵法》在手,在危機四伏的市場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做競爭的強者,做市場的贏家。

課堂小結:通過我們這節課的學>-j,我們瞭解到,不僅供求影響價格,價格也影響供求,即價格廣泛地影響着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我希望我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不僅僅學>習到了經濟理論,並且能夠用這些理論來分析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現象,更重要的是能夠運用這些理論來指導我們幸福地生活。【我思我行】同學們:。

我們生活在經濟生活中,價格漲落對我們的生活有密切的影響,但是,你在生活中是否真切地感受到價格的影響呢?

有這樣一户普通的三口之家,父親、母親是普通工人,每月收入來自工資,父親800元,母親760元。女兒在高中讀書,是父母的驕傲和希望。

在每月的收支計劃中,有400元的儲蓄是雷打不動的,因為這是為女兒將來的大學教育,以及應付生活中的突發事件所作的準備。另外高中教育的學雜費、書籍資料費分攤到每月大約225元。每月孝敬老人大約100元。剩下的835元,要保證全家人一個月正常的生活,特別是要保證女兒身體成長和腦力消耗的營養需要,父母精打細算,安排如下:

支出類別日常食品能源類交通費用洗刷用品服裝類主要商品米、面、油、肉、蛋、奶、海產品、蔬菜、水果等水、電、煤氣、電視閉路、電話費等父母上班騎摩托車,女兒上學坐公交的費用衞生紙、洗衣粉、肥皂、洗髮洗臉用品等(主要是為女兒)支出金額450元140元140元30元80元

每月支出總計大約840元,日子過得雖不寬裕,也還尚可,但突如其來的漲價,打亂了他們脆弱的日常收支平衡。

支出類別日常食品物價上漲的影響食品類商品價格全面上漲。特別是花生油和豬肉上漲幅度較大,月平均多支出約110元。能源類交通費用主要是煤氣上漲幅度較大,月平均多支出約20元油價上漲之後,,摩托車每月要多支出約30元。漲價後每月多支出約160元。這多出來的160元的支出可愁壞了父母,如果你是這

家女兒,你來為父母提出幾條合理的消費建議,並闡明你的理由。(學生髮言)??

通過以上我們對生活的體驗和參與,結合本節課的探究學習,你有哪些體會和收穫?(學生髮言)??

教師總結:聽了同學們的發言,我也有很多感觸。我們生活在經濟生活中,我們應當將學習的經濟學理論學以致用,現在用它來指導我們科學合理地安排生活;將來用它來創造社會財富,好好報答父母,報答社會報效祖國。

價格是什麼?

價格是一枝畫筆,色彩絢爛,我們用它來描繪生活,或濃或淡,深淺相宜;價格是一首樂曲,跌宕起伏,我們用心聆聽,感受生活的喜怒哀樂,悲傷和歡喜;價格是多變的天氣,有風雨也有彩虹,我們從容應對,機遇和挑戰一一經歷;

價格是循環的四季,有寒冬也有酷暑,我們隨機而變,每個季節都會有付出也有收益。價格是一把鑰匙,希望同學們能夠用心把握它,正確地使用它,幸福和成功會屬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