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政治教師自我反思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15K

高中政治教師自我反思

我國高中政治教學課堂還存在一些不足與缺陷,因此更需要進行教學反思來提高政治教學水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教師自我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政治教師自我反思篇一

首先要在課堂教學中我以一顆平等尊重之心對待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當作一與自己對等的客體來對待,所謂言傳身教,身教重於言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語和行為,嚴格按照《教師職業道德來規範自己,時時刻刻做到依然書本規定要求自己。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時時刻刻不忘記在課堂教學中貫徹新課標的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做到準備充分,上不無準備之課。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質疑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要在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指導學生去學習。我常常遇到學生的提問,而且常是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果在上課前沒有進行很好的準備,有時會很難應對。

最後,平時注意點滴知識的積累。為了增強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能力,我虛心向前輩們請教,平時大量閲讀相關書書籍,充實自己的知識水平,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提出和討教。我認為只有在學術在嚴謹,才能夠在課堂上做到收放自如,在教學中才能做到遊刃有餘。使學生滿意,使學生愛學。

 高中政治教師自我反思篇二

作為一名思想政治教師,課堂教學固然重要,但教學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只有在不斷反思自己教學行為的基礎上,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探索,才能與時俱進,促進教育教學工作有效地展開。下面是本人對《文化生活》模塊教學工作的反思:

一、對教學內容的反思。在上課之前必須精心備課,認真鑽研教材內容。通過鑽研教材,把握好教學重點和難點,瞭解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整合,對一些知識進行擴展。尤其是要分清重點和難點,這對教學是非常的重要。在時間分配方面,要注意合理利用,把與大學聯考考點有關的知識一定要分析細緻,講解透徹。對一些知識的補充也是必要的,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讀懂教材,深挖教材。例如,在第一課《文化與社會》的教學過程中,對“文化軟實力”的補充是必要的。文化軟實力作為一個比較熱的詞,本人覺得主要是從“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文化與綜合國力”、“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等方面進行理解,“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的措施”也有必要講解。上完一節課之後,我覺得一定要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的把握進行反思,問一問自己重點講透了嗎?難點突破了嗎?等等。

二、對教學方法的反思。也許大家都覺得《文化生活》是挺好學的,而事實並非如此。雖然“文化”這個詞大家都很熟悉,但《文化生活》的基本理論也是比較抽象而深奧的。如果再從概念到概念,只是空洞的説教,而沒有具體的實例,學生是比較難理解和接受的。

對於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舉例法的運用也很重要,例如本人在講“文化塑造人生”這一框題的內容時,我舉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以及國家開展嚴厲打擊手機網站製作、傳播淫穢色情信息活動的等例子進行分析説明,使學生認識到文化對人的影響是雙重性的,優秀的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落後的、腐朽的文化則會腐蝕人們的思想,特別是不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三、對教學關係的反思。在教與學的關係上,傳統教學片面強調教師的教,形成了以教師為本位的教學關係。這種教學關係就是: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喪失了,教師也不是教學的主導者,而是扮演了教學活動的主宰者的角色。在教學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不是教師把正確的答案給學生就可以了,而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探討,充分發表見解,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歸納。使學生在發表自己的觀點時也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四、對教學主體的反思。在教學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組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並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如在學習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時,就這一命題,圍繞傳統文化是財富還是包袱,供全班學生討論,並闡述理由,認為正確的一方為正方,認為錯誤的一方為反方,要求雙方學生各推四名代表就各自的觀點加以論證,並對對方可能提出的觀點加以反駁。

五、對現代化教育手段的反思。多媒體能把文字、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信息等眾多信息集於一體,能在視覺、聽覺上產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靜態的知識形象化,無序的內容系統化,使枯燥的哲學理論不再枯燥,也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記憶。

 高中政治教師自我反思篇三

在新課程背景下怎樣去把握好高三的教學,這是很多高中老師需要探討的事情,這裏,我就怎樣在新課標背景下度過高三教學進行一個總結與反思。

教學是一個體系,這個體系涉及到學生這個主體怎樣學、老師這個主導怎樣教、教材如何運用、以及如何處理和其他科任老師及家長的關係等等。

一、對教師而言

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計劃

首先就是計劃,計劃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沒有這個“計劃”就好象一個沒有方向的士兵,不知道敵軍的陣營在哪裏,寸步難行。高三還沒有開始,作為教師必須制定“備考戰略”。這是一個總體的規劃,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在高三教學中可能遇到的事情都寫進去。之後,我在一模、二模、校三模和大學聯考前都分別作了詳盡的計劃,詳盡到每一天我該做什麼,每一節課上什麼內容,學生該做什麼都寫進去了,這樣每天的工作就按部就班,有一種踏踏實實的感覺。

2、明確新課標和大學聯考考試説明的要求

《新課標》中指出:“政治課教學過程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等構成。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兩者間的關係是最本質的關係,教與學的矛盾是貫穿教學過程始終的主要矛盾,這一矛盾的發展,決定着教學的本質和規律。學生是教學過程中最為活躍的因素,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形成教與學的矛盾運動過程。”因此在政治課教學設計中,我會想到首先應擺正教與學的位置,設計應以“學”為出發點,以學生為行為主體,學生思維活動為主線,進行教學目標設計。唯有這樣,教學設計才能成為實施教學計劃的過程的起點。同時,只有研究大學聯考説明,大學聯考複習才有針對性、實效性。

3、做好聽課、教研、教學反思

高三這一學年,學校會經常組織老師們參加各種層次的教研活動,這些教研活動一些很有經驗的教師把他們的高三教學經驗作介紹,比如説“一模前四個模塊的複習”“二模前四個模塊的複習”“選修模塊的複習”“時事的複習”而且每一次的教研活動還會總結重要的信息,總之認真地參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動是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的。同時,我們備課組的教師都會經常地進行集體備課,集思廣益。此外,教師對所上的每一節課要善於進行反思,總結經驗,適時調整教學思路、教學計劃。

4、要熟悉學生

到了高三這個階段,學生會感覺到老師對他們來説是多麼的重要,於是,他們對老師就好象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拼命地去問老師問題。作為老師,也要明白自己對他們來説是多重要。除了自己要教好以外,還要對他們非常的熟悉,要知道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排名,要知道每個學生的性格特徵,這樣好對症下藥找他們談話,明確他們的學習目標,他們希望以及他們可以達到的成績,還要不斷地鼓勵他們。還要“瞄準中間,兼顧兩頭”“中間”就是本B,“兩頭”就是重本和專A,每次考試之後這些學生都一一找來談話了,調節他們的心態。

二、對學生而言

1、堅定信心,充分利用和科學分配時間

告訴學生政治學習中的基礎差異沒有數理化等學科大,讓他們樹立信心;所學內容與我們的社會生活比較密切;最後一年只要重視突出,肯下苦功容易見效果;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堅信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要消除對“政治”的反感及恐懼,對政治課無興趣是學不好、考不好的。

讓他們知道充分利用時間是考好各科的共性,也有政治科複習本身的特殊要求。在高三學年裏學政治的時間應比高一、高二的時間多得多;特別是到了4、5月份,花在政治上的時間至少應保證在保證1/5以上;考前幾周甚至可以達到1/4—1/3(這是由政治科不同於中英數的獨自特點決定的,政治科對基礎的要求不像中英數那麼高,在短時間內加強訓練複習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過去有人稱政治“是輕工業,投資少,見效大”,但在考前這一年及考前一、二個月內,要投入更多,否則是無效益可言的);每天覆習政治(包括早上、下午及晚修、週末可自由支配時間)的時間應保障有1/6—1/5。

但是充分利用時間的另一要求就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排除一切干擾(包括不正的班風、自己不良情緒、不當朋友、不良習慣等影響);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計劃;講究學習、複習方法,掌握各種題型的答題方法;虛心聽從老師的引導,按部就班進行復習;上課認真聽講,不要開小差;切忌自滿、自以為是,一兩次考試成績不錯就沾沾自喜,以為已經可以了,不再努力;對於不懂或不清楚的問題應及時問老師,不要有思想負擔。

2、抓好書本(基礎),構建知識網絡

對課本內容要多看,看的遍數多,反覆記憶多對課本內容就越熟,考起來速度才會快,準確性才會高。題目再難,也是與書本內容聯繫的,“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書本的原理、觀點熟,用起來才能做到得心應手。反覆多遍——這是最一般的學習規律,也是做題能多得分的最基本要領。

自己複習可分為每一輪幾步走,多輪進行的方法:

第一輪複習,第一步從宏觀上熟悉相關內容的整體結構,相互聯繫——一定要對相關內容(可以是一整本書的內容,也可以是一本書中某部分的內容,如唯物論或辯證法部分的主要原理觀點)進行歸類整理,儘可能先脱離書本將其用網絡框架等形式將結構圖整理出——政治要背,在這裏主要就是指背聯繫、背系統;同時要特別注意對目錄的章節編排很熟悉。第二輪,基礎知識帶熱點複習。然後第三輪熱點帶基礎知識複習。

以上三步是相互聯繫的整體,要將這幾步有機聯繫起來,不能分割開來。在運用這種先面後點的理解記憶法完成了對課本內容(一輪複習,可以是一年的,也可以是三年五本書為一輪)後,再回過頭來進入第二輪、第三輪……力爭每一輪的整理與理解都有新的收穫。看書不能光看不整理;光看不背,光整理不背;光看不作練習。

另要求學生在複習的過程中構建知識網絡

第一輪複習的時候,我們複習得非常細緻,每一課,每一框題,每一個知識點,特別是每一個重點難點我們都講解,剖悉透徹,每上完一課,就要求學生自己構建這一課的知識網絡,每上完一個模塊也要求學生構建這一模塊的知識網絡,寫完的知識網絡要把它裝訂起來,將來二輪複習和三輪複習的時候可以用得上,上課的過程中可以展示學生寫得好的知識網絡,讓學生對比一下自己和別人的知識網絡有什麼不同。二輪複習完的時候,學生可能會對知識網絡又有了新的理解,要求學生再在原有網絡的基礎上進行修改。知識網絡的作用其實就是把這四個模塊的知識把它讀薄,把複雜的東西變成簡單的東西。這其實也教會了今後的學習方法。

每天晚自習的時間抽出十五分鐘時間進行小測,測一些非常主幹的知識,輪着讓組員修改,這樣即可以節省老師的時間,也可加強學生的基礎,這一項工作要一直堅持到大學聯考前的自由複習。總之,為的就是要對對歸納整理內容的記憶,要背得細、背得準、背得熟、背得巧。

3、掌握答題方法,訓練、提高答題能力

我們説“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上面構建知識網絡是一種學習的方法,現在我要講的是學生在解題時的方法。新課程背景下的大學聯考,更體現生活化,貼近時事,但無論試題怎麼變,都是萬變不離其中,都是用回課本的知識來回答。所以要求學生對課本的基礎知識必須非常地熟悉更加體現邏輯思維的應變,這就要求學生要掌握一些做題的方法。因此我們在第一輪複習完了以後,一模前的這段時間裏抽出了一段時間專門訓練這個解題的方法,包括單項選擇,多項選擇,簡答題,辨析題和論述題。

4、關注時事

純時事的,讓學生背誦;黨和國家重大政策、社會生活大事作為情景材料,讓他們運用四個模塊的知識點,採用答主觀題的模式,原理+扣題+材料的方式進行分析,時間長了這樣不但積累的時事多了,就連答題的方法也自然地掌握了。

三、合作很重要

單獨的個人的實踐活動是不存在的,因此要把高三這個教學任務完成好,單獨的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

在我們高三政治備課組中我們是通力合作,資源共享,除了每週三的集體備課外,我們還會不定時地抽出時間討論問題,按每位老師的特長分工合作進行培優補差。我們還跨班按不同的學生的情況分別進行教育。高三這個非常時期,如果老師沒有合作的精神我想這個大學聯考的仗我們是打不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