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28W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案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藴含的深刻含義和強烈的感情。

2瞭解作者,通過對文章的學習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懷和偉大精神,喚起學生對李大釗先生的崇敬之情。培養學生的民族責任感。

教學重點:欣賞文章浩蕩雄奇之語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氣概。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李大釗先生名言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歷史的車輪滾滾駛進了嶄新的二十一世紀,中國人民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在黃河之濱寫下了一首迴腸蕩氣的壯麗的史詩。中國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輝煌與驕傲。正因為此,有一些人,我們應當永遠懷念,是他們賦予了共和國新生;有一些話語,我們應當永遠銘記……

二、瞭解作者:

你瞭解李大釗嗎?——學生介紹完畢後教師作適當補充。

三、新課學習:

(一)    李大釗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動軍閥殺害,他的身影離我們已經很遠很遠,但歷史永遠也不會忘記他們。當我們閲讀他的遺作,仍然能感覺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傾聽到那超越時空的激情澎湃的心聲。下面聽教師範讀。

思考: a勾畫出應該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詞語。b文章的語言有什麼樣的特點?

c艱難的國運是怎麼樣的一種命運,請聯繫文的具體語言來回答。以

1、出示應該掌握的詞和不理解的詞,  清除閲讀障礙。

其經歷亦復如是    固是高高興興地往前走    奇絕壯絕的境界   老於旅途的人

以成其濁流滾滾   魄勢    阻抑

2、初步把握語言特點。(指名回答)-----本文語言氣勢磅礴,鏗鏘有力,

3、“艱難的國運”的含義:對二十年代的國家命運,作者在文中是怎麼樣比喻的,你瞭解當時的歷史嗎?----------瞭解寫作背景

帝國主義列強虎視眈眈,國內軍閥混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二) 指名朗讀各段,每讀完一段即歸納各段內容---------研究寫了什麼、怎麼闡述

1、歷史的道路崎嶇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衝過去。

2、民族生命的進程就像江河的進程,是曲折坎坷的。

3人類的歷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絕壯絕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險的美趣。

4、中華民族的道路崎嶇險阻(國運艱難),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賞到壯美的趣味

5、中華民族國運艱難,需要我們發揚黃河那種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三) 揣摩文章的語言:

1、喜歡哪些句子呢?請它推薦給大家。

2、聯繫課後練習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義和作用。(討論下列比喻句的含義)

a……在此奇絕壯絕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種冒險的樂趣。

b第四節的含義

c我們應該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你是怎樣理解作者所説的趣味的含義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義: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戰艱險,征服旅途,無限風光在險峯。

b國難當頭,挺身而出,英勇鬥爭,做一個大寫的人

c為民族的新生而奮鬥,奉獻生命的光和熱,譜寫壯麗的人生之歌。

李大釗先生在他的作品裏,表達了他對這種樂趣的理解:

“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與球,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重點突破:

3、朗讀並理解樂趣的含義。你能聯繫歷史事實來談談你的看法嗎?

4、聯繫第五節,談談“雄健的精神”的具體含義。

從課文的標題來看,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兩者的關係,你能結合文章,把作者言而未盡的意思説出來嗎?————-理解寫作目的。

在國運艱難的時候,要發揚雄健的精神,為民族的尊嚴和發展而奮鬥、奉獻。

5你從李大釗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樣的人格風範?

他的信念、忠誠、追求、勇氣、執著、熱血、強烈的民族責任感

6、李大釗先生用他的生命詮釋了“雄健的國民”的含義,那就是一種像高山一樣巍峨、像黃河一樣浩蕩一樣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朗讀名言,喚起學生對李大釗先生的崇敬之情)

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羣;有了偉大的人物,而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郁達夫)

四、帶着崇敬的心情齊讀課文,注意讀出文章的磅礴激越的情感。

五、感悟聯想:1、李大釗先生對人生樂趣表述,實際上也是對人生意義的一次莊嚴的思考。你認為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義的呢?學生自由發表看法。教師引用李大釗先生的名言,學生朗讀並背誦李大釗先生的名言:

人生的目的,在於發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為發展生命必須犧牲生命的時候,因為平凡的發展,有時遠不如壯烈的犧牲足以延長生命的音響和光華。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

2今天的中華民族,國運昌盛,聯繫國際形式來想想,我們還需要“雄健的國民”嗎?

學生自由發言,集體交流。(聯繫我駐南使館被炸一事實、《立此存照》,日本青年長谷川弘一在網上發表的言論,見《讀者》2000年第七期)

六、總結全文: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個偉大的靈魂,總是把自己的身家命運和民族命運國家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並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給自己的國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為終身的幸福。這些為理想而奮鬥的勇士,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 把自己的生命鑄成一座不朽的豐碑,永遠矗立在人們的心裏。因為有了他們的犧牲和奮鬥,共和國才有今天的繁榮和富強,每一個有民族責任感的人都應該對自己説:讓共和國的明天因為有我而更加強大和美麗!

七、家作:任選一題作文:《昌盛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或結合課文寫讀後感一篇

板書設計 :

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

艱難的國運———一一一“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

雄健的精神:勇往直前、英勇無畏的民族精神

雄健的國民:勇敢、執著、愛國……

(附:垂閲本教案的網友,希望能與你有一個切蹉學習的機會。網址:   吳桂秋)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案設計 篇二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這篇小品文寫作的年代,正當五四運動高潮過後。封建軍閥與帝國主義相勾結加緊了對中國人民的壓迫,加緊了對新文化運動的破壞。社會黑暗到了極點。封建復古勢力從一蹶不振中昂起頭來,對新文化運動發動猖狂的反撲。帝國主義加緊了文化侵略。中華民族真如"大病初癒的病人",千瘡百孔,步履維艱。在這種"艱難的國運"面前,是臨陣脱逃,垂頭喪氣,悲觀失望,彷徨苦悶,還是正視現實,挺起胸膛,振奮起民族精神?這是擺在每一個革命者,每一個有愛國心的正直的人們面前的嚴峻問題,必須做出選擇,必須作出明確的回答。文章開篇就以歷史發展的高度,氣勢磅礴態度鮮明的提出了論點。為了反覆説明"拿出雄健的精神"衝破險阻這個論點,文章引譬連類,用長江大河的流動,説明歷史發展有坦平、有曲折,形象而又極富説服力。用旅途生活經驗來説明衝破崎嶇險路會產生"妙趣橫生"的享受。生動貼切而又極富感染力。

學習本文首先通讀全文,掃除文字障礙,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

一、字。

1、根據漢語拼音寫出詞語。

bī xiá( ) qí qū ( ) xióng jiàn ( )hào dàng( )

2、根據漢字拼音寫出詞語。

叢山dié( )嶺 jué( )壁斷崖

回huán( )曲折 一xiè( )千里

3、修改下面詞語中的錯別字。

俊峭( ) 膝黑( ) 嚴歷 ( ) 關建 ( )立既( )

參考答案:

1、(逼狹) (崎嶇) (雄健) (浩蕩)

2、(疊) (絕) (環) (瀉)

3、(俏) (漆) (厲) (鍵) (即)

二、解釋詞語。

逼狹:狹窄。

崎嶇:形容山路不平。比喻處境艱難。

阻抑:阻止,壓制。

迴環曲折:曲折,環繞。

亦復如是:也象是這樣。如:象,是:這樣。

三、學習本文內容。

1、請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內容。

本文作者在文章中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進程,以崎嶇險路比喻中華民族所逢的史路。我們應該在艱難困苦中毫不氣餒,對革命保持必勝的信念,要擁有豪壯雄健的氣魄。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流露出了革命的樂觀主義情懷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2、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提倡的"雄健的精神"?

一個民族要興,必須要有"雄健的精神",作者在文章中用比喻的方式,説明"雄健的精神"應該是一種衝破一切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民族興的重要保證。

3、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有什麼關係?

作者在文章第二段中説明了民族生命的進程有兩種境界--寬闊和逼狹,重點説的是逼狹險峻的境界。作者在第三段中説明了人類歷史生活的兩種境界--坦蕩和崎嶇,重點説的是崎嶇險路的境界。第三段與第二段相比,語義上更進一步。第三段還説明了兩種境界有兩種樂趣。

4、如何理解作者在第三段中所説的"美趣"?

作者所説的"趣味"正是承接上文所説的人類歷史生活中所遇到的崎嶇險路。人類在經歷挫折、艱難、險阻之後獲得成功,必然會更加感到一份珍貴的快樂和幸福。這種快樂和幸福不是一帆風順的人可以體會到的。

5、請同學們結合文章的語句,説一説作者在文章中運用比喻的好處。

略。

三、問題探索。

1、一個民族如果要興,必須需要一種"雄健"精神,一個人如果要想事業成功,需要什麼呢,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認識,談一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2、請同學們查閲資料,瞭解本文的作者李大釗的生平經歷。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案設計 篇三

閲讀選段,回答問題。    中華民族現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在這一段道路上,實在亦有一種奇絕壯絕的景緻,使我們經過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種壯美的趣味。但這種壯美的趣味,沒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夠感覺到的。    我們的揚子江、黃河,可以代表我們的民族精神,揚子江及黃河遇見沙漠、遇見山峽都是浩浩蕩蕩地往前流過去,以成其濁流滾滾、一瀉萬里的魄勢。目前的艱難境界,哪能阻抑我們民族生命的前進?我們應該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進行的曲調,在這悲壯歌聲中,走過這崎嶇險阻的道路。要知在艱難的國運中建造國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1.指出第二段中加點詞句的比喻意。2.試闡釋選文中“雄健的精神”的含義。3.聯繫歷史知識談談“中華民族現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所指的是什麼?4.請你就這兩段內容概括作者的主要觀點。參考答案:1.比喻中華民族前進中的艱難鬥爭。  比喻中華民族的光明前途。  2.指民族精神,是衝破一切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3.中國近代史上的艱難的革命鬥爭,如辛亥革命、五四運動。

4.國民要拿出雄健的精神,走過民族生命進程中崎嶇險阻的道路。

閲讀語段,回答問題。一條浩浩蕩蕩的長江大河,有時流到很寬闊的境界,平原無際,一瀉萬里。有時流到很逼狹的境界,兩岸叢山疊嶺,絕壁斷崖,江河流於其間,迴環曲折,極其險峻。民族生命的進程,其經歷亦復如是。人類在歷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樣。旅途上的徵人所經過的地方,有時是坦蕩平原,有時是崎嶇險路。老於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興興地向前走,走到崎嶇的境界,愈是奇趣橫生,覺得在此奇絕壯絕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種冒險的美趣。中華民族現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在這一段道路,實在亦有一種奇絕壯絕的景緻,使我們經過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壯美的趣味。但這種壯美的趣味,沒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夠感覺到的。1.在第一段中的長江大河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選段中,多次出現“趣味”一詞,如何理解(    )a.是帶有冒險和壯美意味的b.能帶給人一種精神上的愉悦、一種享受。c.是指經歷艱難險阻以後的趣味,是一種快樂、一種幸福。3.選文第一段實際上是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民族生命的進程2.c

3.人類歷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雄健的精神才能衝過艱難險阻的境界

閲讀文段,回答問題。要有堅持精神荊幸連    “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的奧祕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這是法國著名微生物學家和化學家巴斯德在回答青年們提出的問題時説的一句話。他的話包含一個真理:要成就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一種百折不撓和堅持到底的精神。    古今中外,凡是獲得重大成就的人,無一不具有堅持精神。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為了撰寫《資本論》,不顧疾病折磨、生活窘迫和反動勢力的迫害,堅持寫作四十年,終於完成了這部輝煌鉅著。數學家陳景潤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這個數學堡壘的過程中,不怕諷刺挖苦,忍受着疾病的痛苦,在工作條件很差的情況下,夜以繼日地學習、鑽研,僅他運算過的稿紙就有幾麻袋,有個英國數學家稱讚他在數學上“移動了羣山”。全國勞動模範、北京市百貨大樓營業員張秉貴,熱情接待顧客,二十六年如一日,沒有紅過一次臉,吵過一次嘴。由此可見,堅持是取得一切成就的必由之路。    貴在堅持的道理並不難懂,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有些同志在學習科學文化、鑽研理論、練習寫作中,開始時決心蠻大,訂了計劃,列出了攻讀的書目和研究專題,可一碰到點困難、挫折,就灰心動搖起來,往往半途而廢。原因就是缺乏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克服困難的頑強意志。任何事業的成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都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挫折和障礙,有時還難免會遭到失敗。關鍵就在於要知難而進,不要因失敗而灰心失望。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説過:“偉大的事業是根源於堅韌不斷的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從事,不避艱苦。”有了這種“不避艱苦”和“堅韌不斷”的精神,才能達到成功的境地。    辯證法認為,和一切對立面可以互相轉化一樣,失敗和成功也是可能互相轉化的,對一個有志者來説,失敗並非壞事,而是成功之母,從失敗中可以總結經驗,汲取智慧。美國著名科學家愛迪生就説過:“失敗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後,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麼。”據説,英國作家約翰·克里西當初學習寫作時,曾被報社、出版社連續退回了743份稿子,但接踵而來的失敗並沒有把他嚇倒,他把這些退稿信當作動力、鏡子,從中認真總結經驗,繼續堅持寫作,終於在一生中出版了560多本著作。我們今天所需要的,正是這種失敗而不餒,受挫而不懈,按既定目標堅持到底的精神。    堅持需要有百折不回的毅力,而這種毅力則來源於對革命理想的信仰,對所從事的工作、學習、創作的堅定不移的信念。        1.文章在開頭引用了巴斯德的名言,你能用中國古代的名言警句替代嗎?    2.讀完全文,你認為作者的主要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論證“古今中外,凡是獲得重大成就的人,無一不具有堅持精神”,作者列舉了3個名人的事例,請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事例。    4.“貴在堅持”的關鍵是什麼?怎樣做才能使“失敗並非壞事,而是成功之母”?(用文中原句回答)請結合你的生活實際來談談你對這些話的理解。5.課文《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最大的寫作特點是運用__________説理,而本文則以__________  來説理。參考答案:1.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只要含有堅持精神的即可)2.要成功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一種百折不撓和堅持到底的精神。  3.馬克思堅持寫作四十年,完成《資本論》;陳景潤夜以繼日l鑽研,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張秉貴二十六年如一日,熱情接待顧客。  4.“貴在堅持”的關鍵在於要知難而進,不要因失敗而灰心失望。從失敗中可以總結經驗,汲取智慧,才能使“失敗並非壞事,而是成功之母”。(結合生活實際來談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比喻舉事例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案設計 篇四

達標訓練

1.《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是一篇用________形式寫的“黃河頌”,民族精神頌。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河北樂亭人,中國最早的________者,________(黨)的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也是一位學者和詩人。他的詩文被魯迅譽為“________”。

2.根據拼音寫詞語或者給漢字注音。

①一xiè________千里  ②叢山dié________嶺

③險jùn________  ④阻yì________

⑤逼xiá________  ⑥qíqū________ ________

⑦奇趣橫________生________  ⑧濁________流滾滾

3.用下列詞語造句。

①浩浩蕩蕩——

②奇趣橫生——

4.本文用一系列比喻來説理,既生動形象又有説服力。試指出下列比喻的本體或喻體。

①用長江大河比________________。

②用揚子江、黃河比________________。

③用“平原無際,一瀉萬里”比________________。

④用“________________”比中華民族前進中的艱難鬥爭。

⑤用“________________”比中華民族的光明前途。

能力提高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

一條浩浩蕩蕩的長江大河,有時流到很寬闊的境界,平原無際,一瀉萬里。有時流到很逼狹的境界,兩岸叢山疊嶺,絕壁斷崖,江河流於其間,曲折迴環,極其險峻。民族生命的進展,其經歷亦復如是。

人類在歷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樣。旅途上的徵人所經過的地方,有時是坦蕩平原,有時是崎嶇險路。老於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興興地向前走,走到崎嶇的境界,愈是奇趣橫生,覺得在此奇絕壯絕的境界,愈能感得一種冒險的美趣。

中華民族現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在這段道路上,實在亦有一種奇絕壯絕的景緻,使我們經過此段路的人,感到一種壯美的趣味。但這種壯美的趣味,沒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夠感受到的。

我們的揚子江、黃河,可以代表我們的民族精神,揚子江及黃河遇見沙漠、遇見山峽都是浩浩蕩蕩地往前流過去,以成其濁流滾滾、一瀉萬里的魄勢。目前的艱難境界,哪能阻抑我們民族生命的前進。我們應該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進行的曲調,在這悲壯歌聲中,走過這崎嶇險阻的道路。要知在艱難的國運中建造國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1.“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中的“不全是坦平的”能否改成“全不是坦平的?”

2.第2小節中“民族生命的進展,其經歷亦復如是”中的“是”指代________。

3.“老於旅途的人”中的“老”,與下面選項中的“老”意思一樣的是

(    )

a.老房子  b.老手  c.老地方  d.老早

4.“在這段道路中,實在亦有一種奇絕壯絕的景緻”中的“亦”照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大釗的語言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原文前後共用了四組比喻,請概述如下:

①以________比________  ②以________比________

③以________比________  ④以________比________

6.怎樣理解本文的題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互換位置,並不改變題意,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開放探究

1.文中説“中華民族現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目前的艱難境界,哪能阻抑我們生命的前進?”請聯繫作品的時代背景,談談當時中華民族的“崎嶇險阻”“艱難境界”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2.我國古代詩歌中有不少抒發愛國主義情懷的名篇佳句,請寫出你最欣賞的名句至少三句,並以其中一句為例,説明喜歡的理由。

參考答案

達標訓練

1.散文  李大釗  守常  馬克思主義者  中國共產黨  革命史上的豐碑。

2.①瀉 ②疊  ③峻  ④抑  ⑤狹  ⑥崎嶇  ⑦héng  shēng  ⑧zhuó

3.略

4.①民族生命進程;②中華民族歷史進程;③中華民族歷史的順利發展;④“曲折迴環”“崎嶇險阻;⑤“濁流滾滾、一瀉萬里”

能力提高

1.不能,“不全是坦平的”是説有些地方坎坷不平,而“全不是坦平的”是説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不是坦平的。

2.從“一條浩浩蕩蕩的長江大河”一直到“極其險峻”。

3.b

4.走到崎嶇的境界,愈是奇趣橫生。覺得在此奇絕壯絕的境界,愈能感得一種冒險的美趣。

5.請見“達標訓練”4

6.只有雄健的國民才能改變艱難的國運,要以雄健的精神在艱難的國運中建造國家。

7.是艱難的國運造就了一大批真正的猛士,真正的革命者。倘若把“雄健的國民”放到前面,因果關係就顛倒了。

開放探究(略)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案設計 篇五

二。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瞭解當時作者的創作背景,體會作者內心獨白式的創作手法,領會作者大量運用鋪排的描述。

2. 方法過程目標:品味文中的關鍵意象和關鍵語句,通過課文語言的品味,喚起學生的共鳴。

3. 情感目標:通過課文的朗讀,培養學生對土地的熱愛,喚起學生的內心情感的共鳴。

4. 學習並運用正確的朗讀方法,誦讀課文。

5. 分析比喻的含義,體味比喻説理的生動形象性和説服力。

6. 聯繫生活實際,正確的感悟雄健精神對我們的現實意義。

三。 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

(1)通過朗讀領會文意。聯繫時代背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賞精彩段落和語句。

(2)瞭解呼告的寫作手法。增強學生熱愛祖國家鄉,發奮圖強的美好情操,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思想。

(3)通過反覆朗讀,理解課文內容,體味作者的豪壯情懷。

2. 難點:

(1)瞭解呼告的寫作手法,揣摩精彩段落和語句。

(2)揣摩本文比喻中藴涵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四。 知識分析

《土地的誓言》

(一)作家作品

端木蕻良,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屬於“東北作家羣”的文學派別。“九·一八”事變以後,東北淪陷,許多富有民族感情的年輕作者相繼流亡到了關內。他們帶着故土陷落、河山破碎的悲憤,廣泛描繪了發生在那片廣漠、肥沃的黑土地上面的苦難與掙扎、覺醒與奮起。因此,他們的作品大都表現了家仇國恨和故土之思的雙重情感。

(二)文體知識

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文情並茂的文學體裁。題材廣泛,可以寫真人真事,也可虛擬加工。行文自由,任意揮灑,如行雲流水;結構佈局,不拘一格,分合自如。注重文采,或質樸清新,或斑斕絢麗,給人以藝術的美感。

“一粒沙中見世界,半瓣花上説人情”。散文,是閃現的思維火花,展現的情感波瀾,再現的時光往事。

(三)層次結構

教學設計>文章兩段文字一氣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傾瀉,在結構上有如雙峯對峙,又宛若對仗工整的一幅長聯。

第一段主要寫,“我”常常想起關東原野上的一切,“我” 時時聽見故鄉的呼喚,“我”的內心為此熱血沸騰。

第二段主要寫,故鄉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牽夢縈,“我”發誓要為故鄉母親由戰鬥而犧牲!

(四)中心意思

作者以傾訴式的語言,抒發了“九·一八”事變之後東北流亡青年對國土淪喪的壓抑之情;對美好家園,已被日本侵略者強佔十年之久的關東原野的深深眷戀之情,具有強烈的愛國色彩。

(五)寫作特點

運用呼告手法,直接傾訴,並將傾訴對象擬人化;選擇有特徵、有意味的景物營造教學設計>文章的畫面之美;敍述的方式與內在感情的起伏表裏相應,形成教學設計>文章的波瀾與節奏。

(六)解釋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濫着一種熱情”中的“氾濫”和“在那田壟裏埋葬過我的歡笑”中的“埋葬”這兩個詞語的確切含義。

這兩個詞語的運用都超出了常規,是很特殊的用法,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求解:一、明確該詞的本義;二、分析該詞所處的語境,最後在本義和語境間發現詞語具體確切的含義。“氾濫”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沒土地”,又引申為“思想、事物到處擴散”。在這裏,作者的心情正如決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氾濫奔流,作者那激憤狂放的心情較之用“澎湃”

“湧動”等詞語更多了幾分野性和難以駕馭的力量。

“埋葬”和“飄蕩”、“迴響”等詞又有何不同呢?須知,埋葬只用於已經死去的事物。是的,昔日的歡笑早已蕩然無存,而代之的只是悽苦、哀愁和悲憤!作者的歡樂只屬於失去的故園,但它卻已被埋葬在了故鄉的田壟間。因此,用“埋葬”一詞就更多了一層沉重的感覺和悲憤的心緒。

(七)怎樣理解“當我記起故鄉的時候,我便能看見那大地的深層在翻滾着一種紅熟的漿液……在那亙古的地層裏,有着一股燃燒的洪流,像我的心噴湧着血液一樣”等語句?

從表層看,這是寫實。在任何一塊大地的深層,都湧動着沸騰的巖漿,這些巖漿就是文中所説的“紅熟的漿液”。深層的理解是,他的內心也正如地下沸騰的巖漿一樣在燃燒,似乎正要噴湧而出!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塑造了兩個顫慄着、憤怒着並且不可阻擋地將要爆發出來的意象——一個是大地之心,一個是作者之心。這塊廣大的“關東大地”因為這些擬人化的描寫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於是可以像人一樣召喚着“我”、激勵着“我”為之奮鬥、為之犧牲!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一)作者簡介:

李大釗(1889—1927),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入天津法政專門學校學習,1913年赴日本,就學於早稻田大學。1916年回國,任北京《晨報》主筆。1918年與陳獨秀創辦《每週評論》,並參與《新青年》的編輯工作,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傳播,宣傳反帝愛國思想,成為五四運動的領袖之一。1920年3月,在北京成立共產主義小組,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嗣後,對黨的建設,工人、學生運動,統一戰線,均有重大貢獻。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軍閥張作霖殺害於北京。李大釗不僅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是一位學者和詩人。他的詩文被魯迅譽為“革命史上的豐碑”。著作有《守常文集》(1939年出版)、《李大釗選集》(1959年出版)、《李大釗詩選注》(1979年出版)

(二)結構分析:

這篇短文一共五段。

第一段,説明人類歷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衝過艱難險阻的境界。

第二段,以長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進程。

第三段,以旅途徵人以冒險為美趣比喻“人類在歷史上的生活”。第四段,從上文泛論“人類在歷史上的生活”和“民族生命的進程”,談到“中華民族現在所逢的史路”。

第五段,照應第二段,以揚子江、黃河比喻我們的民族精神。

(三)主旨:

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進程,以崎嶇險路比喻中華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艱難困苦中毫不氣餒,堅信革命必勝,民族必興,氣魄雄健豪壯,表現了革命樂觀主義情懷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典型例題】

1. 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 田壟(lǒng)     污穢(huì)      樺樹(huá)

b. 鎬頭(gǎo)      熾痛(zhì)      嗥鳴(háo)

c. 亙古(gèng)     默契(qì)       氾濫(làn)

d. 豐饒(ráo)      蚱蜢(zhà)      召喚(zhào)

2. 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 誓言        胸膛      湧躍      仰望

b. 匯合        土壤      轆轆      飄揚

c. 怪涎        破曉      高梁      標直

d. 幽遠       斑瀾      呻呤      恥辱

3. 給下列的多音字注音並組詞。

4. 對課文的分析,下面説法錯誤的一項是(    )

a. 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

b. 標題“土地的誓言”應理解為“土地自身發出的誓言”。

c. 教學設計>文章大量運用排比,造成連貫的、逐漸增強的氣勢。

d. 作者將傾訴對象擬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稱,隱含將土地比作“母親”的意思。

5. 本文的語言以富有力度和濃度的情感來打動人心。請從下列句子中找出你認為最富表現力的詞語,並稍加分析。

① 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濫着一種熱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在那田壟裏埋葬過我的歡笑,在那顆稻上我捉過蚱蜢,在那沉重的鎬頭上留着我的手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d

2. b

3. 奔:bēn 奔波  bèn 投奔  解:jiě 解放  jiè 解元  xiè 解數

4. b

5. 略(見本課的“重點句分析”)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40分鐘)

“小板鴨”自述

① 知道嗎,剛出蛋殼的時候,我是一隻人見人愛的小不點兒,媽媽給我起了個名字——小小鴨。一望無際的蘆葦蕩,清粼粼的小河,還有綠茸茸的草地,到處是我蹦跳嬉戲的樂園。再過幾天,我就要上學了,學校是不是也很好玩呢?

② 開學第一天,我懷着滿心的喜悦跟着媽媽去學校,一路上,媽媽不停地叮囑我,“到了學校要聽老師的話……”才和媽媽揮手道別,一隻兇巴巴的老鴨子就揮舞起教鞭,把我趕到了一間擺滿書架的屋子裏。老鴨子命令我爬上書架,把每一本書從頭抄起,不抄滿十頁,今天的功課就沒算做完。我戰戰兢兢地爬到了一個最矮的書架上,這都是些什麼書啊?《鴨子光榮史》、《聽鴨老師話,跟鴨老師走》、《論鴨子的思想品德》……大沒趣了!我跳下書架,大聲叫:“不抄,不抄!我要回家!這兒不好玩!”老鴨子陰森森地盯着我,拿下一本《乖鴨子的表現》,扔進一隻玻璃缸裏。書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團漿糊,他一把抓過我的細脖子,抄起漿糊就往我嘴裏灌,邊灌邊惡狠狠地説:“不聽話?我就讓你變成一隻小填鴨!”

③ 填了一肚子書糊糊的我緊接着被趕到一扇鐵門前,門上高懸一塊木牌:“考鴨室”。門裏是一間空蕩蕩的屋子,只在當中擺了張課桌,桌上放了一張白紙,紙上寫着一行字:“我要做一隻聽話的鴨子。”老鴨把我推到桌前,説:“這是你的作文考試題。開始吧!”説完就走了。屋子裏靜得嚇人,我又冷又怕,肚子又脹得難受,忍不住哭了起來:“媽媽,我要媽媽!”突然,屋頂上方開了個小黑洞,一個惡狠狠的聲音傳了下來:“不許哭!”“啊——”我嚇得大叫起來,又趕快捂住嘴,打起精神看我的考試卷:“我要做一隻聽話的鴨子。什麼是聽話呵?聽誰的話呢?聽話有什麼用呢?大人們為什麼老是對我説聽話呢?”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不知過了多久,門又被推開了 ,老鴨走了進來。而我面前擺放的白紙上,依舊還只是那一行字。“看來,你這隻小鴨子,還挺難管教的嘛!跟我來!”我抽泣着閉上眼,任憑老鴨把我抓了出去。

④ 睜開眼睛,我發覺自己已被懸空吊在了一個大鐵鈎上,腳下是一大桶黃兮兮的紙糊糊,散發着陳年的腐臭味兒。老鴨瞪着我,説:“下面進行的是‘醬鴨訓練’,它一定能讓你脱胎換骨。這‘醬’可是用我們鴨子學校歷代校長窮畢生精力撰寫的《鴨子史》做成的,珍貴無比。小鴨子,想不想嚐嚐?”我恐懼得一點兒聲音都發不出來,只是拼命地搖頭。

⑤“那好,告訴我,怎樣才算一隻聽話的鴨子?”

⑥“我不知道呵!”

⑦“不知道?好!”老鴨話音未落,我便被沉到了“醬桶”裏,那黏乎乎、臭烘烘的“紙醬”直往我嘴裏灌,我一點兒氣也透不過來了。肚子脹、胸口悶、腦袋疼,我是不是快要死了?千鈞一髮之際,我突然大叫一聲:“我知道啦!聽話就是老師説什麼我就聽什麼,老師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堅決要聽老師的話,跟老師走!”

⑧“對了!”

⑨ 猛的,我感覺自己一下子升了起來,我的腳又踏在平實的土地上了。四周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好多鴨子舉着鮮花,捧着獎狀圍在我身邊。老鴨上前握住我的手不停地稱讚,鴨校長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並向我頒發獎狀、證書:“祝賀你,你已成為了我校第九千九百九十九名‘板鴨學員’!”可我已經徹底麻木了,心裏只有兩個字在不停地迴響:“聽話——聽話——”

1. 這篇教學設計>文章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2. 第③段裏“這是你的作文考試題”中的“這”指的是                        。

3. 説説“聽話”的含義。(以文中的話回答)

4. 小小鴨到學校後,經歷了 、 、 以及成為 等過程。

5. 本文主要運用了哪兩種表達方式?各舉一例。

6. 本文運用了許多疊音詞,請你找出一個表神情的詞,另外,自己再寫一個這種類型的詞。

7. 鴨子學校的宗旨是 ,而小鴨子心中想的是學校是否 。(各填兩字)

8. 在現實生活中,你對“聽老師話”有什麼看法?

【試題答案】

1. 時間順序

2. 我要做一隻聽話的鴨子

3. 聽話就是老師説什麼我就聽什麼,老師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4. 填鴨、考鴨、醬鴨、板鴨學員

5. 記敍事情發展的經過;語言、行動、神情描寫等。舉例略

6. 陰森森、笑眯眯

7. 聽話、好玩

8. 學生應聽老師的話,但不應盲從。老師不正確的話不能聽,不能老師“説什麼我就聽什麼,老師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