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最新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植樹教學反思(精選3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16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3篇《最新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植樹教學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最新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植樹教學反思》相關的範文。

最新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植樹教學反思(精選3篇)

篇1:三年級數學上冊《植樹》教學反思

三年級數學上冊《植樹》教學反思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只有當數學問題和學生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數學才是具體的、生動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源泉。本課以植樹活動的學習情境為載體,根據國小生認知規律和發展水平,激發他們的探究慾望。引導學生體驗多樣化的算法,通過較優化與多樣化的算法相互驗證來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這一知識。

教學時,為了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我着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1、創設一個貼近學生現實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願望。

2、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體驗探求新知的樂趣。

3、練習生動有趣,學生在快樂中完成練習。

不足之處。

1、班上人太多,有四五個學生在玩小棒,沒有制止。

2、學生展示很多很好,但佔有時間較多,練習時間較少。

3、小組合作中,學困生照顧得不夠,感覺掌握得不好。

篇2:三年級數學上冊《植樹》的教學反思

關於三年級數學上冊《植樹》的教學反思

1.聯繫學生實際創設教學情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數學教材中“口算除法”一課是以“植樹”的情境來呈現的,這一情境雖然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但在秋季並不切合實際。因此我就結合我校一年級新生的招生情況,讓學生從具體情境中獲取相應的信息,感受到生活中存在數學問題;接着從學生熟悉的“排座位,需要幾張桌子”的實際情境引入除法算式,讓學生結合實際問題感受計算來自於解決問題的需要,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認識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

2.提倡算法多樣化,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由於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面對同一個數學問題、同一道口算題時,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思維方法必然會不一樣,他們往往會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出發,產生不同的計算方法。本節課學生在解決“每班各需要多少張桌子”這一問題時,由於創設的問題中包含有顯性條件(每班的人數),也有隱性條件(每張桌子可以坐的人數),因此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出現了以下兩種情況:(1)如果每1人需一張桌子,有多少人就需要多少張桌子,也就是 44÷1=44(張),48÷1=48(張),46÷1=46(張);(2)如果每兩人需一張桌子,桌子的張數就是人數的.一半,也就是 44÷2=22(張),48÷2=24(張),46÷2=23(張)。另外,學生在計算時口算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教學時,我把計算教學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探索除法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我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比較中體會算法多樣化。

3.本課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除法 (沒有餘數),設計這一問題時,我首先考慮到三班的人數為46人,46÷4是一道有餘數的除法算式,在此我把重點放在了前兩個問題上,先出示了一班、二班各能分成幾個小組。學生在掌握算法的基礎上很快便解決了這兩個問題,然而學生並未因此滿足,他們更感興趣的是三班應如何分組。於是,學生紛紛列式進行解答:46÷4=11(組)……2(人)。但課堂上我沒有及時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只看到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課堂上如果能及時引導學生結合我班的實際情況進行思考、討論、交流,會使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以及個性得到更好的發展。以下是課下我瞭解到的學生分組情況:(1)前11個小組,每組4人,最後2人分為1 組,三班能分12個小組;(2)前10組,每組4人,最後6個人每三人一組,共分12組;(3)前10組,每組4人,最後6人分為1個大組,共分11組。

篇3:三年級數學上冊《植樹》的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植樹》的教學反思

核心提示:《植樹》是北師大版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乘除法”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數口算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突出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並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

《植樹》是北師大版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乘除法”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數口算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突出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並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的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主要體現以上幾點做法:

1、提倡算法多樣化。

由於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面對同一個數學問題、同一道口算題時,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思維方法必然會不一樣,他們往往會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出發,產生不同的計算方法。另外,學生在計算時口算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教學中我把計算教學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讓學生在情境中,探索除法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比較中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促進學生主體參與。

教學中我並不急於提示孩子們怎麼做,而是給孩子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思考怎麼做,當出現問題的時候,則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3、尊重學生思維方式。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在展示與彙報中,學生學會了口算除法的方法,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