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部編二年級上冊樹之歌教學反思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7W

部編二年級上冊樹之歌教學反思

部編二年級上冊樹之歌教學反思1

這是一首借楊樹之口,抒發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的詩歌。本首詩歌意境優美,韻律強,讀起來朗朗上口,很適合學生朗讀。本課的設計,我注重以讀為本,注重學生的個性化感悟。

一、以讀代講,激發想象

首先我讓學生自由閲讀詩歌,在小組中互相交流預習成果。而後讓學生們暢談對這首詩歌的初步理解,説説從這首詩歌裏知道了什麼。在師生對話、文本對話中,孩子們瞭解了大葉楊的外形特點,也喜歡上了大葉楊可愛的性格。

在教學第二節詩歌時,孩子們輕而易舉地理解了課後的思考題:“它在歌中唱了什麼?”我進一步啟發學生:“大葉楊還唱給誰聽呢?”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回答:“唱給天上的白雲,為它的舞蹈來伴奏”、“唱給忙碌的爸爸媽媽,消除他們一天的疲勞”、“唱給植樹的小朋友,向他們表示感謝”……我適時地進行激勵性的評價,更使他們喜形於色。在語言的渲染、思維的碰撞中,孩子們的想象力盡情地飛揚。我順時將學生引入意境,將感悟化為情感朗讀,從而培養語感,潛移默化地進行了情感薰陶。

二、拓展課堂,披文入情

為了加深對詩歌意境地體會,在課前我組織學生了解自己喜歡的樹。課上通過課件讓學生傾聽楊樹唱歌,觀察大葉楊的樣子。瞭解他們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然後再次讓學生品讀,從而很自然的引出詩歌的中心:其實在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像大葉楊一樣默默奉獻的人們,他們在帶給別人快樂的同時自己也在快樂的生活着!讓孩子們帶着對他們的讚美再次深情誦讀詩歌。

《楊樹之歌》這首詩歌意境美,韻律強,適於朗誦,而且要求背誦。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之後,在熟讀的基礎上,課後馬上就能將詩歌背誦下來,在背誦過程中還能將詩的韻味讀出;絕大部分的學生在第二天早讀時都能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可有少部分的學生只能背出一句半句,或者結結巴巴的半天才背完。這麼大的差異,該怎麼辦呢?對那些掌握得快的學生,我及時地給予表揚,可對那些沒能背出的學生就該指責嗎?指責他們就能背出了嗎?——不,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有可能他們盡力了,可給他們的時間太少了,以至於背不下。所以,我告訴他們:你朗讀這首詩歌時很有感情,只要你花心思,多讀幾遍,你一定能將它背下來的,老師相信你能行,你什麼時候會背了,自己來找老師背誦,好嗎?在接下去的幾天裏,那少部分學生陸續來找我背誦,有些學生的表現甚至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所以,不妨根據學生的差異,設計不同層次的要求,讓他們跳跳、伸伸手就能觸摸到各自的勝利果實。在識字教學中也一樣,要求識的字,有些學生寫一遍就會了,就沒有必要讓他們抄寫好多遍;有些學生寫二遍、三遍還不會,就應要求他們多寫幾遍,直到掌握了為止。

每位學生都有一件適合自己的“衣裳”,教師應當好“裁縫”,為他們“量體裁衣”,客觀地量體裁衣對待每位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促進每位學生共同進步、健康成長。

部編二年級上冊樹之歌教學反思2

本課是一首介紹樹木特徵的歸類識字兒歌,描寫了楊樹、榕樹、梧桐樹、楓樹、松樹、柏樹、木棉、樺樹、銀杏、水杉和桂花樹11種樹木,表現了大自然樹木種類的豐富。課文每句話的觀察角度各不相同。兒歌篇幅短小,讀起來朗朗上口。

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他們找出課文中所描寫的11種樹木及他們的特點,並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課件出示各種樹木,讓大家更清晰的瞭解。展示各種大樹的圖片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了解關於樹木的知識,各種樹木的特點。

整體來説,課程環節完整,課堂比較活躍,學生的積極性較高,踴躍參與。在書寫時,學生容易將“壯”裏的“士”寫成“土”,將“楓”中的“風”的“橫斜鈎”寫成“橫折彎鈎”,這些易錯的字,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適當地讓學生加深記憶,讓其牢牢記住。

部編二年級上冊樹之歌教學反思3

《樹之歌》這篇兒歌,讓我們認識了11種樹木,瞭解這些樹木的特點,並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了解、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優點:

教學時,我是根據兒童詩特點,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讀書、自主識字,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視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通過多種形式如讀書、評價、説話、討論,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不足之處:

《樹之歌》是一則小韻文,主題單純,內容淺顯,重在識字。《語文課程標準》強調,第一學段的識字寫字教學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願望,我對本課教學設計重在識字方法的引領、識字興趣的激發……但是效果欠佳。

改進措施:

識字習慣的養成,藉助情境,立足語境,多元識字。課堂上我應按照課前預設去做,這樣的話,學生識字興趣濃厚,大大地提高了識字效率。課件用兒歌的形式,配上精緻的插圖,將楊樹、榕樹等11種樹木的特點呈現出來,讓學生對樹木有一定的瞭解。教學過程中,再讓學生自由説一説自己熟悉的樹木,以此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本課是一首兒歌,那麼瞭解兒歌的特點,以及學會朗讀兒歌也是教學過程中必須體現的,所以應以朗讀兒歌的形式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讀熟兒歌的基礎上學習生字,瞭解漢字的造字規律。

部編二年級上冊樹之歌教學反思4

《樹之歌》是一首介紹樹木特徵的歸類識字兒歌,描寫了楊樹、榕樹、梧桐樹、楓樹、松樹、柏樹、木棉、樺樹、銀杏、水杉和桂花樹等11種樹木,表現了大自然樹木種類的豐富。

教學本課,我制定了以下教學重點:朗讀、背誦兒歌,利用形聲字特點掌握木字旁的8個生字,初步瞭解樹木特點。教學時,我在引導學生熟讀兒歌后,圈齣兒歌中的樹木名稱,然後與插圖一一對應,由這些表示樹木名稱的詞語引出生字“梧、桐、楓、鬆、柏、樺、杉、桂”,利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將同偏旁的漢字進行歸類識字。

這首兒歌篇幅短小,讀來朗朗上口。而且洋溢着濃濃的情趣。所選的樹木具有代表性,貼近兒童生活。學習完課文,我又進行了拓展延伸,列舉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樹木,讓孩子們説説這些樹木的特點,並有意識地模仿《樹之歌》説一説。比如“楊樹直,榕樹茂,柳葉彎彎像眉毛。”“榆樹高、槐樹壯,梧桐樹葉像手掌。”“石榴開花紅似火,桂樹花開十里香。”激發了學生的説話熱情。於是我趁機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寫了一個小節的詩,並佈置了當天日記為仿寫《樹之歌》。以下是班裏學生的仿寫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