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4W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

旋轉是生活中處處可見的現象。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使學生感知和初步認識平移和旋轉,並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還要使學生初步認識平移和旋轉的實質,並會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平移後的圖形。引導學生把學習過的數學知識迴歸到現實生活中去,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興趣。

“面的旋轉”主要知識內容是“圓柱和圓錐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圓等平面圖形和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為了便於學生理解,教學時把點、線、面的運動過程製作成多媒體課件,在想象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觀察。課堂上呈現了幾個生活中的具體情境,讓學生進行觀察,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感受“點、線、面、體”之間的聯繫。首先設計了一個利用自行車車輪轉動體會“點的運動形成線”的活動,即在自行車後輪輻條上繫上綵帶,觀察綵帶隨車輪轉動的情況,發現綵帶轉動後形成了圓。然後又呈現了三幅情境圖,讓學生結合這些生活現象體會“點、線、面、體”之間的聯繫,第一幅圖是“很多小的風箏在天空中連成一條線”,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點的運動形成線”;第二幅圖是“雨刷運動時的情況”,引導學生感受“線的運動形成面”;第三幅圖是“轉門”,引導學生感受“面的旋轉形成體”。

在結合具體情境感受的基礎上,又設計了一個操作活動,通過快速旋轉小旗,引導學生結合空間想象體會立體圖形的形成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二

1、理解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從而更好完成教學目標。

教材只是給學生提供了學生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如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呢?首先要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數學活動和基本線索,理解是前提、是基礎。其次要把握前後知識間的聯繫,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另外,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也是設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有些很好的教學設計不能直接照搬就是因為學生的差異。在這節課上我首先通讀了本單元內容,把握本節課的重點是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和分數連乘的簡便計算方法,如何讓學生掌握好運算順序,經反覆思考,確定先複習整數混合運算順序,然後在教授分數混合運算時好與之相比較,從而發現分數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順序是一樣的。而分數連乘的簡算同時也是本節課的難點,在學生彙報自己的計算方法時,都沒有彙報到笑笑的那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此時採用的是讓學生自己看,看懂了的在學習小組內説一説,然後再全班彙報,通過這樣的層層遞進,讓學生切實理解並掌握好了笑笑的方法。

2、算法多樣化與優化

新課程特別提倡算法多樣化,但算法多樣化不應千篇一律,方法越多越好。算法多樣化,是指面對全體學生,允許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方法,算法多樣化實為算法的個性化。

記得在週六的讀書沙龍上我校部分教師對算法多樣化進行了討論,一致認為算法多樣化是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和差異,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和能掌握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但算法多樣化時必須進行“優化”。在教授分數的連乘時,由於學生受到分步計算的提示,自然的會按從左往右依次計算,這時候老師適時提出“還有其它的計算方法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提出不同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是學生獨立思考,思維閃光之處),但沒有提到用“一起先約分”這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難點。記得在聽過一節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課,25+4和25-4,學生有提出用個位加減,再與十位加的方法,有湊10的方法,藉助學具擺等等。但就是沒有出現豎式計算 (這很正常)。反覆問還是沒有學生能説出來。教師非常着急,教師只好説我們下課再研究吧。試問需不需要讓學生掌握豎式計算,我認為是有必要的。教師的作用是什麼?應該怎麼辦?教師作為民主平等中的首席,作為教學活動的一員。教師可以這樣説:看我還有一種方法……教師要正確處理“多樣化”與“優化”之間的辨證關係,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係,正確處理教師教的主導與學生學的主體。而本節課分數的連乘時學生沒有想到“一起先約分”這種最簡單的方法,這時只有靠老師,因此我説“書上笑笑有一種方法,大家能看懂嗎?”學生通過翻書看、小組內説、全班彙報,切實掌握好這種方法,然後再與其它方法比較,討論哪種方法最簡單。這時候大部分學生都選用了笑笑的方法來做分數連乘的題,也為分數乘除、連除的簡便計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的。

3、創設情境要與生活相聯繫,更要為本節課內容服務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這是新課標倡導的教學理念。首先,要關注的是如何創設好教學情境。一個好的教學情境,本身就是以學生髮展為本,它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有利於引發問題意識,有利於啟迪數學思維。數學情境的設置要基於學生的生活經驗,要與數學知識密切聯繫,要把學生熟悉的、貼近他們生活的、他們感興趣的、喜聞樂見的學習素材顯現出來;本節課書上提供的情境,如果直接呈現,學生會感到突兀,學生參與的熱情也不高,但被老師稍加改變,把情境植入我們的生活實際中(相當於講了一個老師來校時遇到同學們去參加科技活動時發生的故事),使問題藴於故事中,既使學生感覺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同時也讓書上的情境鮮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