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共6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86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6篇《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共6篇)

篇1:梯形面積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梯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感受轉化的數學思想。

2、使學生理解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梯形的面積。

3、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以及動手操作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理解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梯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的計算。現在我就想考考同學到底掌握得怎麼樣?誰能夠快速準確地説出這些圖形的面積呢?

2、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單位:釐米)

3、我們先看第一個圖形,它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方法二:(剪的方法)把一個梯形剪成兩個三角形。得出同樣的結論。

方法三:(剪的方法)把一個梯形剪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得出同樣的結論。

全班交流時,如果學生還能提供其他推導方法,只要合理,教師都應予以肯定和鼓勵。

師:用字母表示公式S=(a+b)×h÷2

(四)、作業設計

1、先量出圖中有關數據,再計算圖形面積。

2、解決問題

(1)一個零件的橫截面是梯形,上底是8釐米,下底是12釐米,高是4釐米,這個零件橫截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方釐米?

(2)、一塊白菜塊的形狀是梯形,它的上底是12米,下底是10米,高是15米,如果平均每平方米種白菜12棵,這塊地裏一共可以種白菜多少棵?

(五)、全課總結。

本課主要讓學生用學過的方法試着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以及利用梯形的面積公式解決實際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

篇2: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學生理解、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並會運用。

2、學生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領悟轉化思想,感受事物之間是密切聯繫的。

3、學生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發展,在發展中快樂,體驗到數學是有趣的、有用的、是美的,激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覺性。

教學重難點:

理解並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學習方法自主探究,發現並掌握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片斷實錄:

師:同學們喜歡什麼體育運動?喜歡籃球嗎?(課件出示籃球場地)

你們知道這一處是什麼區域嗎?(課件點擊閃動)

生:這是3秒鐘限制區,是限制對方隊員在這個區域內停留不能超過3秒鐘。

師:它是什麼形?

師:求這一區域的大小就是求。

生:梯形的面積

師:但是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我們還沒有學過,你猜想梯形的面積可能與什麼有關?你想怎樣推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呢?

師:同學們都很有想法,那到底是不是像同學們想的那樣呢?讓我們來動手驗證一下。

在動手操作之前,老師提出三點建議:

(1)想想能把梯形轉化成學過的什麼圖形。

(2)根據轉化圖形與梯形的關係,推導出梯形面積計算的方法。

(3)填寫好彙報單,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動作快。

明白了嗎?開始吧!

師:剛剛同學們把梯形轉化成了多種圖形!現在讓我們請這幾個小組的同學説説他們的想法。大家注意聽,你們的意見相同嗎?你還有補充嗎?

彙報:平行四邊形:兩個怎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他的敍述嚴密嗎?有補充嗎?聽到了嗎?他的敍述多嚴密啊!老師喜歡你用的這個詞(板書):完全相同,你能解釋一下什麼叫完全相同嗎?

你敍述的條理多清晰啊!語言真流暢!我們把掌聲送給他!

還有的同學拼成的是長方形,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麼拼的。

長方形:這個方法也很好。

正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那你們的推導的結果應當是一樣的。是嗎?

師:同學們,觀察這些圖形,無論長方形還是正方形,都是。再看,(移動圖形)你發現什麼了?

你很善於觀察和總結!

過渡:看來,只要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就能拼成一個。(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們學過:(板書)

然後我們就可以根據兩種圖形間的聯繫來推導梯形的面積了。誰來幫老師梳理一下。

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梯形的。,平形四邊形的高就是,所以梯形的面積為什麼除以2?(用筆畫)

剛才展示的都是拼組的方法,還有些同學只用一個梯形就完成了任務,他們用了分割的方法。你們都看懂了嗎?請這個小組的同學來簡單説説你們是怎麼推導的。你們小組的方法真獨特!方法不同,那你們推導的結論呢?

總結: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手勢)想出了這麼多不同的方法。但這些方法都有共同點。誰來説説?

預設A:都用了轉化的思想

預設B:推導出的梯形面積公式都相同。

是不是這樣啊?那大家就一起把我們用轉化的方法推導出的梯形面積公式讀一讀吧!(課件)如果用字母表示你會嗎?

在這個公式中,哪裏應該引起我們注意呢?在計算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

篇3: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95頁主題圖、96頁例3、第96頁做一做,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猜想、操作等數學活動,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發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並能進一步體會利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問題

2、過程與方法:能正確地應用公式計算梯形的面積,並能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陶冶情操。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獲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並會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梯形面積公式推導方法的多樣化,體會轉化的思想。

考點分析:

會用梯形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遊戲引入新知講授鞏固總結練習提高

教學用具:

課件、多組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課件出示教材第95頁的主題圖)。

教師:同學們在圖中發現了什麼?

教師:車窗玻璃的形狀是梯形。怎樣求出它的面積呢?

二、通過舊知遷移引出新課。

教師:同學們還記得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怎麼求嗎?

1、指名能説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及三角形面積公式。並能簡要説出面積公式推導過程。

2、課件出示平行四邊形面積、及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的過程,教師揭示轉化方法:拼合法、割補法

3、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又學習了三角形的面積,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能用學過的方法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三、揭示課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新課,梯形的面積。

板書課題--梯形的面積。

四、新知探究

1、師:根據前面的學習,我們把要研究的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就能找到求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今天我們要研究的梯形面積,可以怎樣轉化呢?下面我們就來實踐操作一下吧。

2、請同學們打開學具袋,看看裏面的梯形有什麼特點?

篇4: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計算梯形面積的必要性。

2.引導學生在自主參與探索的過程中,發現並掌握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能靈活運用梯形面積計算公式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

3.結合數學“再創造”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比較等邏輯思維能力與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

4.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梯形的面積”是在學生認識了梯形特徵,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的計算,並形成一定空間觀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教材沒有安排用數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積,而直接給出一個梯形,引導學生想,怎樣仿照求三角形面積的方法把梯形轉化為已學過的圖形來計算它的面積。讓學生在自主參與探索的過程中,發現並掌握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讓學生在數學的再創造過程中實現對新知的意義建構,解決新問題,獲得新發展。

三.教學設計

(一)複習準備

1.複習舊知,鋪墊引導

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前兩天學習的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還記得三角形的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嗎?

生: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在學生説的同時,教師配以投影展示,讓學生注意到圖形的轉化。)

(點評:通過複習提問,從而喚起學生的回憶,為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繫,奠定基礎。)

師:同學們對前面的知識掌握的真不錯。

(二)新知探索

(一)呈現實際情境,感受計算梯形面積的必要性

師:這裏有一個灌溉堤壩的橫截面如下圖,它的面積是多少?

師:梯形的面積到底該怎麼計算呢?今天,讓我們共同來研究。(板書課題:梯形的面積)

師:你認為我們該從哪兒入手研究呢?

(學生思考片刻可能會回答:可以先轉化為學過的圖形)

師: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梯形,而且需要我們計算它的面積。那麼到底該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我有個建議,發揮小組的力量,共同合作探究。

(點評:啟發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大膽提出猜測,激發學生的探索新知的慾望,又使學生明確了探索目標與方向。)

(二)提供材料,自主探究圖形的轉化過程

1、提出小組合作的要求

師:下面我們共同來研究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小組全作的要求如下:

a。利用你們小組的梯形學具,先獨立思考能把它轉化成已學過的什麼圖形。

b。把你的方法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共同驗證。

C.選擇合適的方法交流彙報。

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動手操作,教師巡視參與並給以適當的指導。讓部分小組上黑板展示)

3.全班彙報交流

師:同學們已經用不同的方法轉化成了我們學過的圖形,哪一個小組先派代表給同學們講解,其他時小組的同學可以隨時提問。

生1:我們小組的方法是用兩個相同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學生邊動手演示,邊説轉化過程,見下圖。)

生2:我們小組是把梯形沿兩腰中點剪開,變成兩個小梯形,再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生3:我們取了兩個相同的直角梯形,因此,拼成的圖形是長方形。

(三)探索、歸納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師:同學們介紹了各種方法,現以第一種轉化為平行四邊形為例(實物投影出示),這一個梯形和轉化後的平行四邊形有什麼聯繫?怎樣推導其面積公式?

生:梯形上、下底的和等於拼成後平行四邊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

生:梯形的面積是所拼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生: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教師板書梯形面積計算公式)

師:一個梯形的面積為什麼要除以2?

生:因為拼成的平行四邊形有兩個梯形,求一個梯形就需要除以2。

師:請同學們再任選一種轉化方法進行推導,驗證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和剛才的是否一致。

師: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積,用a、b和h分別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麼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應怎樣表示?

板書:S=(a+b)h÷2

(學生在得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後,安排計算堤壩橫截面的面積)

(點評:這部分內容是這一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激發起了學生的探究慾望後,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讓他們主動探究、大膽猜測、積極驗證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相互合作,主動探索,真正處於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把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新知、舊知有機的融為一體,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來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進行計算,整個過程都由學生自己來完成,使學生從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聯繫實際,鞏固運用

1.試一試

引入:梯形的用途很廣泛,在很多物體中都經常看到梯形。下面我們來解決一些日常中的問題,計算下列梯形的面積

(1)出示籃球場的罰球區圖形,請計算出罰球區的面積。

(2)出示汽車側面玻璃,要製作這扇門的窗户需要多少平方釐米的有機玻璃?

2.練一練第1、2、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3.思考題

我們經常見到圓木,鋼管等堆成下圖的形狀(了示課本第28頁第4題),求圖中圓木的總根數,你有幾種解答方法?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課堂上的學習,談談你的收穫。

【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精選7篇)】

篇5:《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背景: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實際和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測、驗證、歸納、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動,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因此,創設問題情境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策略之一。情境創設能夠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和促進探究,使思維處於在爬坡狀態。引發認識的不平衡並幫助學生生成新的認識。我認為在數學探究活動中,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還重要。這樣學生就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從而使數學教學活動不斷走向深入。現從一個教學片斷來談談實際教學中如何正確創設情境。

案例:

(課件:金豐苑內一棟棟漂亮的樓房特別引人注目,在周圍綠樹成蔭、環境優雅,但在一棟樓房前有一塊地荒着的)

師:如果你是設計師,針對這塊荒地,你打算怎樣設計?

生1:種花

生2:鋪上草坪

師:如果讓你去鋪,有什麼問題嗎?

生1:這塊地有多大?

生2:這是一塊梯形的地,面積怎麼算呢?

生3:這塊梯形地接近於長方形,能否可以近似地看成長方形估算一下?

師:這個辦法能行嗎?

生1:不行。估算畢竟是近似的,買多了浪費,買少了麻煩,最好能求出實際面積。

生2:對。能否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求法,轉化成其他圖形呢?

師:那就請你們試一試吧。用你的方法,設法求出荒地的面積。

(利用課前準備的學具,動手試試,4人小組合作。)

生1:割補成一個長方形,面積=[(下底-上底)÷2+上底]×高再計算

生2: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生3: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生4:分成兩個三角形計算,面積=上底×高÷2+下底×高÷2

師:同學們真聰明,想出了那麼多方法。現在你還有什麼想法嗎?

生1:可以利用這些公式求出梯形的面積,就可以去鋪草坪了。

生2:那麼多公式,在計算時該選哪一個?

師:是呀,那麼多公式,在計算時該選哪一個呢?(小組商量一下)

這一問,好多學生愣住了。有一學生説:隨便,你想選哪一個就選哪一個。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公式的共同點是什麼?學生討論得出:其實這麼多公式,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公式: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師小結:我們通過不同的方法把梯形轉化成熟悉的圖形,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公式: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師板書公式)

反思:

1、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願説

情境是聯繫學生經驗與學習內容之間的載體,創設一種合情的情境,能營造一種和諧的氛圍。寬鬆和諧的求知氛圍是啟發學生積極提問的重要前提。它可以給學生留有思維、想象、創新的空間,啟發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更主要的是學生在這樣的氛圍裏願意説,敢於説,有助於教師瞭解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起點,為教學的展開鋪墊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課一開始,教師就為學生創設了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景,為學生的提問準備了材料。隨後教師的一句“如果你是設計師,針對這塊荒地,你打算怎樣設計?”激發了學生提問的慾望,把學生真正放在了主體的地位,使提問不再是老師的專用權利,更是學生的權利。師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共同體。整個過程中,教師都以朋友身份進入課堂,允許學生有疑就問,允許“插嘴”,允許學生説錯,不隨便否定學生的提問,更多的是給予肯定和表揚,而且經常用“你還有什麼問題嗎?”“你還有什麼想法嗎?”等親切的語句,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戒備等心理,消除了學生的後顧之憂,讓學生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活動中,敢問,想問,以積極的狀態進行探究。

2、運用多種方法,使學生會問

選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實例為素材。情境創設的錄像,讓人感到親切熟悉,看到荒地,讓學生設計,接着就進行自然設計,而在設計中又遇到了問題:必須先知道面積,而這是梯形,面積怎麼求?自然而然,很順利地過渡到本節課的焦點問題上——怎樣求梯形的面積,學生能提出這樣有意義、有價值的關鍵性的問題,源於他們對提供的材料熟悉,覺得有東西可問。

適時點撥,教給學生尋找問題的`方法。找問題可從以下幾方面去找:在知識的“生長點”上找問題,從舊知到新知的遷移過程中發現和提出問題。本節課學生提出“這塊梯形接近於長方形,能否可以近似地看成長方形估算一下”學生反駁“不行。估算畢竟是近似的,買多了浪費,買少了麻煩,最好能求出實際面積”。這時,教師適當點撥“用你的方法,設法求出荒地的面積”;另外,還可以從知識的結合點上找問題,也就是在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上發現和提出問題。比如本節課教師讓學生動手操作,自己經歷“操作——觀察——猜想——驗證”數學化的學習過程,通過對知識的理解、發現與生成中達到目的,從而體驗數學“再創造”的過程;也可以讓學生在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找問題,多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辦?”。在這節課中,每到有必要的地方,老師都能恰當地點撥提醒:“你還有什麼問題?”、“你有什麼想法嗎?”暗示學生從這裏下手提問題。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

留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有疑好問,正是學生善於思考的表現。教師要提供學生“問題場”,在教學上要多給學生鍛鍊的機會,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是提供“問題場”的一種手段。學生在這樣的空間和時間裏能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節課中“是呀,那麼多公式,在計算時該選哪一個?”的問題出來後,教師再組織學生討論,並適當引導追問“這些公式的共同點是什麼?”學生走向深入的探究,在真正的思考,原來都可以轉化成: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學生學到不僅是這個公式,更是一種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篇6:五年級數學《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五年級數學《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梯形的面積”是在學生認識梯形的特徵,掌握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並形成一定空間觀念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因此,教材沒有安排用數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積,引導學生把梯形轉化為已學過的圖形來計算它的面積,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發現並掌握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讓學生在數學的再創造過程中實現對新知的構建。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通過剪、拼、擺等操作活動,運用轉化思想,尋找圖形之間的聯繫,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方法目標

通過梯形面積公式推導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能用梯形的面積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梯形面積計算公式。

四、教學難點

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五、學具教具準備

梯形紙片、小剪刀、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我們來回顧

1、動畫引入:生動的動畫小金魚

圖中有哪些幾何圖形?你知道哪些圖形的面積公式?

2、回顧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突出“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生1: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已經學過的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於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高,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生2:探索三角形面積時,把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二)我們來探究

1、情景導入

車窗玻璃是梯形的,你會計算車窗玻璃的面積嗎?

2、自主探究

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你能用所學過的方法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三)我們來交流

1、小組交流

2、全班彙報展示

演示你們小組的實驗操作過程,説説你的推導方法和過程

A組彙報展示:我們小組是把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操作演示),這樣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梯形的上、下底的和,高等於梯形的高,所以得到: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同學們有沒有問題?

生問:為什麼要除以2?

A組同學解疑:因為是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所以這兩個梯形的面積等於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即(上底+下底)×高,求一個梯形就要除以2。

B組彙報展示:我們小組是把一個梯形沿對角線剪成兩個三角形(操作演示),它們的面積分別是“上底×高÷2”和“下底×高÷2”,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高÷2+下底×高÷2。

C組彙報展示:我們嚇阻是把一個梯形剪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一個(操作演示),它們的面積分別是“(下底-上底)×高”和“上底×高÷2”,所以梯形的面積=(下底-上底)×高+上底×高÷2。

D組彙報展示:我們小組是沿着中位線剪開,拼補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操作演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於梯形上、下底的和,高等於梯形的高的一半,所以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

師:同學們真棒!用這麼多的方法求出了梯形的面積,再一起把這些方法梳理一下(課件展示不同方法的推導過程)。

概括梯形面積公式: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如果用s表示梯形面積,a、b分別表示上底、下底,h表示高,那麼s=(a+b)×h÷2。

注意轉化前後的圖形之間的聯繫並體驗多種策略解決數學問題的魅力和樂趣。

3、概括梯形面積計算公式

(四)我們來解決

1、求三峽水電站橫截面的一部分面積(課件出示題目及圖形)

學生獨立解答

展示學生解答過程,並點評強調不要忘記除以二

2、求車窗玻璃面積

課件出示題目

提示學生要求兩塊車窗玻璃的面積

展示學生獨立完成的過程並點評

(五)我們來挑戰

1、一個梯形上、下底的和是10,釐米,高6釐米,求它的面積。如果高不變,面積不變,它的上、下底可能分別是多少?畫一畫,你能夠發現什麼?梯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有聯繫嗎?

2、下次研究圓的面積計算,你打算用什麼策略?

(六)我們來小結

説説你這節課學到了哪些知識?用到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

(七)教學反思

這節課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經歷了從探究中發現,從發現中體驗,在體驗中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同學們運用類比思想、轉化思想,得出了多種計算梯形面積的方法和策略,體驗了數學的無限魅力和無窮樂趣,學生在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中,學得其樂無比,興趣盎然。

在這節課“我們來挑戰”的活動中,第一題有利於同學們研究梯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公式的聯繫,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整合,還滲透了極限思想方法。第二題多數同學能夠類比想到以後研究圓時,仍然把它轉化為已將學過的圖形研究,讓轉化的思想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