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教版除法的教學設計(精選19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85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9篇《人教版除法的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人教版除法的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人教版除法的教學設計(精選19篇)

篇一:除法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P25―26練習四第6―9、12、13題。

教學目的:

1、根據商不變的性質,溝通整、小數的除法,進一步掌握小數除法的計算,並會根據要求求商的近似數。

2、運用小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3、讓學生感受到計算的工具性,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進一步熟練掌握小數除法的計算。

教學難點:運用小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觀察P25第8題

師:你發現了什麼?你能根據第一欄裏的數,填出其它各欄裏的數嗎?並説説依據。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全班校正。

小結:根據商不變性質,我們就可以把小數除法轉化整數除法計算,一般只需把除數轉化為整數。師出示題。

根據324÷24=13.5填出下面各題的商。

3.24÷24=3.24÷0.24=3.24÷2.4=0.324÷2.4=

請學生説説是怎樣想的?

2、師:同學們能計算小數除法了,我們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出示第6題能解決嗎?

學生獨立完成P25第6題

二、指導練習

1、P25第7題:你能提什麼問題?會解決嗎?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學生提問,教師板書:

①共有多少人?(含教師)

②每人車費(單程)是多少錢?

③每人至少應帶多少錢?

教師小結:相信同學們能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數學問題,並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2、P26第13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如何處理結果?

小結:根據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一般保留整數。

你還能提什麼數學問題?教師板書。

三、發展練習

1、P26第12題

請學生説説是如何思考的?肯定多種策略解決問題。

2、P26思考題

先解釋停車收費的規定,再獨立思考,小組討論,最後全班彙報。

四、作業:P25第9題。

課堂小記:

我將練習第8題與第3題結合起來教學,使學生對除法算式變化的幾種情況有一個系統的瞭解。第8題是根據商不變的性質填空,第3題第1小題則正好可以作為鞏固反饋練習來完成。第3題第2小題是被除數不變,除數擴大商縮小的情況,我還在這裏補充了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商也隨着擴大的練習,使這部分知識系統化。當這些講完後順水推舟地進行第12題>.<.=的填寫.

感覺計算仍舊是“瓶頸”。覺見錯誤主要是除到被除數物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以及哪一位上不夠商1要商0這兩條。

第六課時循環小數

教學內容:P27、28例8、例9、課文,P30練習五第1、2題。

教學目的:

1、通過求商,使學生感受到循環小數的特點,從而理解循環小數的概念,瞭解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能用“四捨五入”法求循環小數的近似值,能用循環小數表示除法的商。

2、理解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意義,擴展數的範圍。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於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循環小數、無限小數、有限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掌握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

教學過程:

一、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師談活引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個廟,廟裏有個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説: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個廟,廟裏有個老和尚,正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説:……這個故事講得完嗎?為什麼講不完呢?(板書:重複出現)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和這個故事有相同的地方,首先我們一起到運動場上去看一看吧。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全班齊筆算王鵬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環小數的特點。

有些同學算着算着就停下了,發現了什麼問題嗎?(組織學生小組內交流)

可能發現:1、餘數總是“25”。2、繼續除下去,永遠也除不完。3、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複出現“3”。

師:你們怎麼能肯定會永遠除不完,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複出現“3”?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明確餘數一旦重複出現,商也就重複出現。

師:那麼商如何表示呢?你為什麼使用省略號?省略號在這裏表示什麼意思?(師板書)

3、總結概括循環小數的意義

其他除法算式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請同學們算一算:28÷1878.6÷11

先計算,再説一説這些商的特點。如果繼續除下去,商會怎樣樣?能除盡嗎?(請生板演計算結果)

觀察例8、例9的三道題,你們發現他們的異同嗎?(不同點:一個是小數“3”的循環,另一個是小數“4”和“5”的循環。相同點:

學生討論後,指名彙報,教師抓住學生回答板書:

(1)小數部分,位數無限(或者除不盡)。

(2)有的是一個數字不斷重複出現,有的是兩個……。教師小結循環數的意義,(板書課題)。

4、鞏固練習:下列哪些是循環小數?並説一説理由。

0.999…52.52525…4.1677…3.212121…3.1415926…

學生評議。

5、介紹簡便記法

除了用省略號來表示循環小數外,還可以用簡便記法來表示。如5.333…還可以寫作5.3,7.14545還可以寫作7.145,請學生把前面判斷題中的循環小數用簡便記法寫一寫。(請學生板演),同座互相檢查,大家交流訂正,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質疑。

篇二:除法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學習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基本計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⑵ 學習商是純小數的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在探索小數除法計算過程中感受轉化的思想方法,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發展初步的歸納推理概括能力,培養估算意識和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進一步感受三峽工程的宏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2)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樂趣,增強學習數學的自覺性。

教學過程:

一、口算:

二、出示信息窗,發現信息,提出問題:

師:三峽工程不但雄偉壯觀,而且還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工程,它的主要作用是蓄水發電,造福人類,誰再來為大家繼續介紹三峽大壩的蓄水情況?

出示信息窗,找信息。(生答)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個什麼數學問題?(生: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

三、解決問題:

1、學生列式。9.84÷3=

師:同意嗎?想一想,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有什麼不同?(生答)

師:小數除法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小數除法

動腦想一想該怎樣算呢?

(1)估算

師:先估算一下,3天上升了 9.84米,平均每天上升了多少米呢?你是怎樣估算的?(生答)

師:3米多一些還是少一些?多多少呢?還需要精確的計算,有辦法嗎?

(2)筆算。

師:接下來呢,老師就給同學們一個交流的機會,小組合作,討論一下,這道題應該怎樣算?注意小組合作的要求,第一,在組內交流你是怎樣算的,為什麼這樣算?小組長負責做好記錄,最後每組選出兩名同學準備在全班交流,清楚自己的任務嗎?開始活動。

① 小組合作。

② 全班交流。

(一)9.84×100=984

984÷3=328

328÷100=3.28

師:對於這種做法,你有什麼疑問嗎?(生答)

誰來評價一下,這種方法怎樣?(學生評價)

同學們的認同是對你們最高的評價。

(二)9.84÷3=3.28

豎式

師:你是怎樣做的?(生答)

③師結:這樣看來,這兩個小組的交流就不謀而合了。大家都是把小數除法轉化成了整數除法來做的,你知道嗎,在整個研究過程中都運用了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轉化(板書),把9.84擴大到它的100倍,結果還要縮小到它的.板書

這種方法叫什麼?

轉化有什麼好處?

你們都用哪種方法?(學生舉手)

③講解豎式。

出示豎式:

師:想一想,商裏的小數點為什麼點在這?小數點能隨便點上去嗎?討論討論,小數點為什麼點在這?

(學生討論)

交流:

1.從轉化成整數的角度分析的。

2.從計數單位的角度分析的。(數位對齊,小數點也應該對齊)

師結:你能説出各個數位上的數各表示什麼意義嗎?同位兩個先説説看。

(課件出示)

同位交流

全班交流

師結:數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小數點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結果是3.28.和前面估計的3米多差不多。估算可以幫助我們大致瞭解一下商的取值範圍。研究到這,你感覺一下,小數除法在計算的時候,最關鍵是要注意什麼?(生答:小數點對齊)為此,老師準備了一個小練習。

你能快速給下面各題的商點上小數點嗎?(課件出示)

學生做,並説明為什麼點在這?

師:你現在會做小數除法了嗎?

(3)練習。

①學生獨立完成,一生板演。

②生講是怎樣做的。

③糾錯(學生的錯題)

四、課堂練習:

小數除法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很廣泛,接下來,老師帶同學們到超市裏面看一看。

(課件出示)

1.哪種彩筆更便宜?

(1)學生獨立完成

(2)交流

2.四人共花了32.08元,平均每人花多少元?

(1)學生獨立完成

(2)交流

3.小小對抗賽。(課件出示)

分三大組做

交流

師:三個豎式展示

觀察三個豎式,你有什麼發現?(小數點對齊)

根據剛才的發現,讀題,根據5823÷3=1941的商,口算下面各題。(課件出示)

五:收穫平台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六、教學反思

小數除法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的相關運算,並且學習了小數乘法的基礎上,對小數除法進行學習,使學生建立整的整數與小數四則運算的知識體系。

本節教材的重點是: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時小數點的移位法則。其關鍵是根據“除數、被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的性質,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進行計算。教學中我認為成功的關健在於:教師的“教”應立足於學生的“學”。 由於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後,被除數可能出現以下情況:被除數仍是小數;被除數恰好也成整數;被除數末尾還要補“0”。

篇三:除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鞏固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算 。

2、比較除數是兩位數的的除法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3、通過複習,使學生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一單元的有關知識系統化、條理化。提高計算能力。

4、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學習,使學生會在系統複習的基礎上理清知識脈絡、進行分析歸納、有序整理的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5、使學生經歷筆算的過程,體會估算的作用,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6、通過問題的解決,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繫,訓練學生的多向思維,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情感。

教學重點:鞏固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

教學難點:準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引入,回顧再現

創設情境,把第5題改成四個簡單生活問題,讓學生列出以下四個算式:

①136÷17 ②584÷26 ③370÷396 ④762÷63

師:以上四個算式有什麼共同特徵?

根據學生的回答,揭示課題:《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練習課》,提出學習目標:

1、鞏固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算 。

2、比較除數是兩位數的的除法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1、完成情境題

(1)、 不用計算,直接判斷商是幾位數並説明理由。指名學生回答、交流。

(2)、讓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指名在板上展示計算情況,學生評價。

2、 P90第3題,先讓學生填完統計表後,糾正錯誤後,再根據統計表中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3、 P90―92第4―13題

獨立完成後,同桌或小組交流。

三、自主檢測,評價完善

總結練習,小組內交流課前小研究、彙報、完善表格。

項目

除數是兩位數的的除法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相同點

不同點

四、歸納小結,課外延伸

1、師:下面這道題是李明、趙亮、林紅三位同學同時計算的,你有什麼發現?如果叫你來批改,你用什麼方法來判斷誰對誰錯呢?

李明:1998÷54=307 ( )

趙亮:1998÷54=37 ( )

林紅:1998÷54=34 ( )

&

nbsp; 師生討論、交流、反饋。重點討論再算一遍、驗算、排除法等方法。

根據趙亮的計算結果,你能直接口算出下面各題的得數嗎?

1999÷54=( )┄┄( )

20xx÷54=( )┄┄( )

1992÷54=( )┄┄( )

2、請你也來當包公:

師:我國宋朝有一位著名的大清官,而且辦案非常厲害。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包公)今天,老師也讓同學們當一回包公。

⑴2863÷28 商的最高位是十位。( )

⑵820÷30 商一定是三位數。( )

⑶820÷36 要使商是兩位數,□裏只能填2。( )

⑷在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中,餘數最是98。( )

⑸被除數的末尾和中間有幾個零,商的末尾和中間就一定有幾個零。( )

⑹在沒有餘數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數―商×除數=0。( )

篇四:除法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數除法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學會應用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解答“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能熟練地列方程解答這類應用題。

二、教學重點

(一)會用線段圖分析數量關係。

(二)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説一説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計算25/36÷30

3.用等式表示下列數量關係

雞的只數是鴨的3/4

女生是男生的一半

梨重量的3/5相當於蘋果的重量

兒童體內的水分佔體重的4/5

(二)學一學

出示學習提示:

1.找出例1的條件和問題

(成人體內的水分約佔體重的2/3,而兒童體內的水分約佔體重的4/5。

小明體內有28千克水分,小明的體重才是爸爸的7/15,小明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2.思考

問題:題中有幾個等量關係?各是哪兩個量之間的關係?

所求問題在哪個或哪幾個等量關係中?

哪個等量關係中只有所求問題是未知的?

找出這個關係式後用線段圖表示它們的數量關係

小明體重×4/5=小明體內的水分質量×4/5=28

(三)做一做

如果用方程解這道題,你會嗎?試一試

爸爸體重是多少千克?

(四)議一議

爸爸的體重在哪一個關係式裏?寫出這個關係式

怎樣用線段圖表示它們的關係。

如果用方程解答這道題該怎樣做?

(學生討論結束後獨立完成 後,讓組長檢查後彙報)

學生獨立閲讀教材並填充教材。

(五)練一練

四、小結

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篇五:除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經歷除法驗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

2、培養解決問題之後進行驗算的習慣,培養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出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各一個:3×2=6,56÷4=14請學生分別根據乘法算式寫出有關的除法算式,根據除法算式寫出相關的乘法算式。

學生彙報,教師板書記錄:3×2=6,56÷4=14,

6÷3=2;14×4=56。

師:請你説説從上面的兩組算式中,你想到了什麼?

生:除法和乘法之間關係十分密切。

師:今天我們就要根據乘法與除法之間的密切關係來學習除法的驗算。

教師板書課題:除法的驗算。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出示情景:如果請你用100元錢買一種書,你準備買什麼?

學生選擇,教師板書記錄。

我們先來看看便宜的(《烏龍院》每本5元),最多能買多少本?怎麼用算式表示?

生:100÷5=20(本)答:100元可以買20本。

1、探究沒有餘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

(1)你能保證計算結果一定正確嗎?可能出現的情況:

(2)請你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説給同桌聽。(生:太簡單了,因為20×5=100嘛!)

(3)指名回答。(師:你舉出20×5=100是什麼意思?)

教師將學生的驗算可能性板書於黑板(乘法驗(生:我是用乘法進行驗算。)

算、除法再算一遍等)。

(4)提出下列問題在班內交流。

你能根據題目的信息,説説20×5=100表示什麼意思嗎?

(一本書5元錢,20本書是100元錢。)

這説明你的計算怎麼樣?(正確)

提問:這裏的20、5、100在原除法算式中分別是什麼數?你能説説除法驗算的一般方法嗎?

引導學生歸納:我們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看結果是否等於被除數來進行驗算。

板書:商×除數=被除數

2、探究有餘數的除法的驗算的方法。

出示第二個問題:100元可以買多少本《阿衰》(每本8元),都用完了嗎?

(1)這個問題你還能解決嗎?請你列式計算。

100÷8=12(本)……4(元)答:100元可以買12本,還剩4元。

(2)能用剛才的方法進行驗算嗎?為什麼?應該怎樣進行驗算?

(餘數該怎麼處理?同桌討論)

(3)彙報驗算方法,教師板書於黑板。

12有沒有這樣驗算的?12説説這樣錯在哪裏?

×18×18

96100

+14

100

(4)組織討論:根據題意説説12×8表示什麼?+4表示什麼?12×8+4表示什麼?(每本8元,12本是96元,加上剩下的4元,正好是100元。)

(5)12、8、4、100在除法算式中分別是什麼數?(可省略)

問:你認為有餘數的除法應該怎樣驗算呢?(商×除數+餘數=被除數)

提問:驗算沒有餘數的除法和驗算有餘數的除法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小結:沒有餘數的除法驗算方法,直接用商和除數相乘,看結果是否等於被除數。有餘數的除法驗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數相乘的積再加上餘數,看結果是否等於被除數。

三、實踐運用,加深理解

1、在()裏填上合適的數字

()÷3=21()÷3=12……1()÷7=23……2

2、計算下面各題,並驗算。

54÷8209÷3856÷7

3、解決問題:水果店運來210千克蘋果,裝在同樣的箱子裏,每箱8千克,能裝幾箱?

(請用豎式計算並驗算。)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學習除法驗算有什麼作用?

怎樣驗算沒有餘數的除法?怎樣驗算有餘數的除法?

篇六:除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初步掌握用四捨五入法進行試商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一些靈活試商的方法,對除數接近15、25的除法題,學會把除數看作是15、25的`特殊數進行試商的方法。

2、使學生經歷筆算除法試商的全過程,自主探索靈活試商的方法。

3、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養成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除數是接近15、25的除法題的靈活試商方法。

難點:採用靈活試商的方法進行試商計算。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同學們知道今天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老師來我們班聽課嗎?因為老師們聽説我們四(3)班的同學數學學的特別好,但是要眼見為實呀,你們能讓老師們失望嗎?(不能)那就好好表現,有沒有信心?(有)

這節課我們一起繼續學習筆算除法。

1. 直接説得數

25×2 = 25×4 = 15 × 2 = 6×15 =

45×2 = 26×3 = 40 × 5 = 12×8 =

口算速度真快!如果舉行比賽的話讓你選一組,你會選哪一組呀?為什麼呀?

2.筆算。

1分鐘內能不能完成呢? 186÷22 272÷38

這兩題的除數都接近整十數,所以我們估成整十來試商比較方便。

二、嘗試題。

通過做題老師發現除數接近整十數的除法同學們學的還真是不錯。不過老師今天準備了幾道比較難的計算題,敢挑戰嗎?先來看第一題。

出示例4:學校禮堂每排有26排座位,四年級共有140人,可以坐滿幾排?還剩多少人(1)怎樣列式?140÷26

(2)自己先試做: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知識,不過除數和我們原來的除數有點不太一樣,看哪位同學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很快想出商來?

(3)學生板書並講解你是怎麼想出商的?(做的快的同學幫助驗算一下)

(26最接近25,那還接近27呢?為什麼不用27試商呀?25好算好想,為什麼好想呀?)

(4)學生進行試做,體會25試商的方法。(沒學會的可以打開課本再看一看)

看來把26估成最接近的25,這種方法減少了試商的次數,更接近準確結果了,這種方法好不好?想不想用這種方法來試一試!

三、嘗試練習。

出示162÷24 96÷16

(1)獨立完成。

(2)學生板書並講解你是怎樣很快想出商的?(做的快的同學幫助驗算一下)

通過做題是不是感覺這種方法能很快想出商來,確實當除數不接近整十數時,可以根據情況估成幾十五的方法試商,比較簡便,你覺得自己是不是又長本領了?心裏高興嗎?既然同學們做題速度這麼快,那咱們來玩一個搶答遊戲好不好?

四、檢測練習。

1、1分鐘搶答遊戲。

(1)一道一道的出示,然後搶答!

(2)分別彙報商是幾。你是怎樣快速想出商的。

(3)原來試商有這麼多的好方法呀!其實數學就是這樣奇妙,可能啊!還有很多方法在等着我們做一個有心人去發現它,你們願不願意做這個有心人呀?那成功一定屬於你!

(4)師小結:雖然我們的試商方法很多,但是每個人因為計算能力的不同還是要靈活選擇合適自己的來使你的計算又對又快。

2、接下來老師準備了三道題,我們來舉行一個比賽,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的又對又快,成為前10名的小狀元,起立站好。然後在小組內交流計算方法和答案。

89÷14 196÷38 150÷25

通過做題找到適合自己的好方法了嗎?

五、提高訓練。

看來這幾題沒有把同學們難住,老師真的為你們驕傲,接下來老師為你們準備了一道10分的題想做嗎?

300元最多可以買幾套衣服?

31元 36元 39元 24元

1、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思路與方法。

3、誰獲得了老師送給你的10分呀?

六、板書設計:

除數不接近整十的除法

140÷26=

篇七:除法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P60—P61的例1和例2。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繪本的具體情境,感受生活中有餘數除法的實際意義。

2.從實際情境和操作實踐中,抽象出有餘數的除法算式,並在算式中理解各部分名稱的含義。

3. 經歷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最終達到根據數學問題,列出有餘數的除法算式。 4.通過觀察和思考,理解餘數一定比除數小的道理。

三、教學重點

把平均分的實際問題用算式表達,感受餘數在實際問題中的含義,並理解餘數和除數的關係。

四、教學難點

理解餘數一定比除數小。

五、教學準備

課件、9張鞋子圖片。

六、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孩子們,你們喜歡讀繪本嗎?(生:喜歡)前兩天老師也讀了一本繪本,它的名字叫《百足蟲的100只鞋》。這裏面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裏面還包含了一個數學問題,具有很獨特的數學思考。它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繪本教學

(1)繪本閲讀

方式:多媒體播放。

於是,它打算先把8只鞋子送給只有4只腳的小松鼠。

(2)複習無剩餘的平均分

過度:愛思考的百足蟲就在想:8只鞋子能分給幾隻小松鼠?

1)課件提問:8只鞋子能分給幾隻小松鼠?

預設:4只小松鼠。

過度:那我們一起來分分看。

2)課件演示:分的過程(每4只鞋子一份)

邊説邊分:把四隻鞋子分給一隻小松鼠。

分給1只小松鼠之後,暫停,提問:還能再分嗎?為什麼?

預設:剩下的鞋子還能再分給一隻小松鼠,我們就繼續分。

課件演示分的過程。

小結:剛才我們把8只鞋子,每4只鞋子分一份,可以分給2只小松鼠,剛好分完,沒有剩餘。

3)用算式表示平均分

提問: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剛才分的過程和結果嗎?

預設:8÷4=2(只)

師板書算式。

追問:為什麼用除法?

預設:表示平均分,我們就用除法算式。

小結:的確,像這樣進行平均分的問題,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3.引入有餘數的除法

(1)引入新問題

過度:百足蟲送完8只鞋子之後開開心心地回了家,可是……

繪本閲讀

“還剩下這麼多的鞋子怎麼辦?”小百足蟲回到家問媽媽。

“你不是還有其它的朋友嗎?”媽媽説。

師:小百足蟲想到了小松鼠,松鼠只有4只腳,穿起鞋子也比較方便。

繪本:於是百足蟲又帶了9只鞋子,準備送給好朋友小松鼠。

課件提問:想一想9只鞋子能分給幾隻小松鼠?

(2)動手分一分

過度:我們也像剛才一樣分一分。

課件出示活動要求:請拿出學具:9張鞋子圖片。

1.同桌兩人擺一擺、分一分。

2.分完後,和同桌説一説分的過程。

3.説完後,把學具收起來。

師:誰來讀一讀?

師:請拿出學具,邊分邊説,開始。

生操作,師巡視,並問:你為什麼這樣分?

(3)生展示分法

師:哪一組來幫我分一分?

提問:你要怎麼分?

預設:把4只鞋子分一份。

分好第一堆之後,師提問:還能再分嗎?為什麼?

預設:剩餘的鞋子數比1只松鼠的腳只數要多,我們就繼續分。

分到最後只剩下2只鞋子之後,

追問:還能再分嗎?為什麼?

預設:剩下的2比4只少,不能再分了。

師評:誰明白了他的意思?

預設:1只松鼠需要4只鞋子,而剩下2只鞋子就不夠分了。

師評:誰想再來説一説?

預設:剩下的鞋子只數比一隻松鼠不得只數少,就不能再分了。

師評:你説的真清楚,請坐。

(意圖:深刻理解什麼時候能繼續分,什麼時候不能分。)

(4)説過程

過度:回憶剛才分的過程,誰能把分的過程完整地説一説?

預設:我們把9只鞋子,每4只分一份,可以分給2只小松鼠,還剩下1只鞋子。

師:你真是一個善於總結的孩子。

課件出示完整的表述:把9只鞋子,每4只鞋子分一份,可以分給2只松鼠,還剩下1只鞋子。

(5)寫算式

師:你能也用一道算式表示剛才分的過程和結果?

師巡視不同的方法,並詢問不同算式表示的意思。

抽取不同算式展示

預設1: 9÷4=2(只)還剩1只

追問:你是怎麼想的?

預設:1只小松鼠有4只腳,分給2只小松鼠之後,就分走了8只鞋子,本來有9只

鞋子,就還剩下1只鞋子。

師評:你們聽懂了嗎?有沒有什麼問題?

師:你呢,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想法吧。

預設2:9÷4=2……1

追問:你是怎麼想的?

預設:把9只鞋子,每4只分一份,就用除法算式9÷4,分的結果是分給了2只松鼠,就把2寫在後面,還剩下1只鞋子就在最後面寫上1.

師評:有沒有問題想問他?

(學生的兩種算式在描述過程中,根據學生的4只鞋子分一份,就把4只鞋子圖片圈起來)

師:這兩個算式,哪一個更能表示出分的過程和結果?為什麼?

師評:的確,剛才我們是把9只鞋子,每4只鞋子分一份,就用算式9除以4(板書:9÷4),結果分了1個4,2個4,分給2只小松鼠之後(邊説邊圈出2份,並板書2只),還剩下1只鞋子,我們就在2只松鼠的後面寫上1只,中間我們用6個小圓點隔開。

板書算式:9÷4=2(只)……1(只)

(6)揭示課題

過度:觀察2到算式,同樣都是除法,這一個算式和以前學過的除法算式有什麼不同?

預設:有剩餘的數。

師:你還記得除法算式中每一個數的名稱嗎?9叫做(被除數),4叫做(除數),2叫做(商),那這裏的2叫做什麼呢?

預設:餘數。

師紅筆板書:餘數

提問:這個算式你會讀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師生齊讀:9除以4等於2只餘2只。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像這樣有餘數的除法(手指算式)。

張貼課題:有餘數的除法。

4.餘數性質:餘數<除數>

(1)脱離實物,半抽象思考

過渡:分9只鞋子遇到了餘數,愛動腦的小百足蟲就開始想了:那把10只鞋子、11只鞋子分給小松鼠的情況是怎樣的呢?(停頓5秒)

師:請同學們拿出“學習卡”圈一圈、填一填。

師:誰來彙報一下你成果?

預設:10只鞋子,每4只一份,可以分給2只小松鼠,還剩餘2只鞋子。

師:用哪一個算式?

預設:10÷4=2(只)……2(只)

板書算式。

追問:為什麼餘數2不能再分?

預設:1只松鼠有4只腳,而剩下的2只鞋子不夠再分了。

師:説的真清楚,剩餘的數比一隻松鼠的腳的只數(手勢指到4)少,就不能再分了。

提問:那分11只鞋子的算式怎麼列?

預設:11÷4=2(只)……3(只)(師板書)

師評: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預設:……

(3)探索餘數和除數的關係

提問:請大家認真觀察分:9只鞋子、10只鞋子、11只鞋子時的餘數,猜想分12只鞋子時,餘數可能是?

預設:餘數是4.

師:有不同意見嗎?

預設:沒有餘數。

師評:那我們就來分分看。

出示課件分12只鞋子(正好分完 沒有剩餘)。

提問:誰來幫助列算式:

預設:12÷4=3(只)(師板書算式)

追問:之前分9、10、11時,都產生了餘數,分12只鞋子怎麼就沒有餘數了?

預設:因為12÷4剛好夠除,三四十二。

師評:他用了口訣來解決這個問題,不錯,還有其它的想法嗎?

預設:如果剩餘4只鞋子的話,就可以再分給一隻松鼠。

追問:誰聽明白了?

請人重複:剩下的數等於4時,可以再分給1只松鼠。

追問:也就是餘數能不能等於4?

預設:不能等於4.

追問:那餘數能大於4嗎?比如餘數能不能等於5?

預設:大於4只鞋子,也可以再分給一隻松鼠。

提問:餘數不能大於4,也不能等於4,也就是説餘數必須?

預設:餘數必須小於4.

師板書:餘數必須小於4.

過度:當我們4個4個分的時候,餘數必須小於4,如果除數是6,,6個6個分,餘數就?如果除數是8,8個8個分,餘數就?(出示課件:一堆鞋子分給:蚱蜢、蜘蛛)

預設:餘數必須小於6,餘數必須小於8.

師:看來餘數跟算式中的什麼數有關?是什麼關係?

預設:餘數必須小於除數。

師擦掉4,板書除數。

師:我們一起來把你們重大的發現讀一讀。

生齊讀:餘數必須小於除數

5.鞏固提升

過渡:你們這麼愛動腦筋,百足蟲太喜歡和你們交朋友了!

師:於是百足蟲打算把9只鉛筆,每人分2只。可以分給()人,還剩()只。

追問:為什麼商和餘數的單位不一樣?

預設:……

師:小百足蟲突然想到今天媽媽給自己買了很多山楂,於是它打算把17個山楂平均分給3只小刺蝟,每隻小刺蝟分()個山楂,還剩()個山楂;請你拿出“學習卡”圈一圈、填一填。

師:誰來展示一下你的分法?

預設:……

過渡:看來大家都是愛動腦的好孩子,下面百足蟲想考考我們大家的眼力,大家有信心嗎?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不計算,運用餘數與除數的關係判斷計算的對錯,對的打√,錯的打×。

(1)14÷4=2……6( )

(2)18÷5=2……8( )

(3)21÷3=7 ( )

(4)27÷4=5……7( )

過渡:看來大家的眼力也不錯,百足蟲想跟我們一起玩一個小遊戲,大家願意嗎?

師:請看遊戲規則:大家一起唱“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

(1)7人 2人一組

(2)15人 4人一組

師在黑板上記錄:_____人一組 剩餘_____人

師:大家玩的開心嗎?請大家觀察老師記錄的:“每組人數”與“剩餘人數”,你發現了什麼?

預設:剩餘人數必須小於每組人數。

6.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和百足蟲一起學習了數學知識,你學的開心嗎?為什麼?

預設1:我知道了怎麼寫有餘數的除法。

預設2:餘數必須小於除數。

……

師評:孩子們,你們都有了這麼多數學知識的收穫,真是不簡單,那你想對繪本中的主人公小百足蟲説點什麼?

預設1:善良,因為它把鞋子送給自己的朋友。

師評:懂得分享的孩子,一定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不過老師覺得你們也很善良,因為你們都積極思考,幫助百足蟲解決了餘數這個難題。

……

師小結:百足蟲真是一個善於分享的好孩子,不過老師也必須我ini門送去大拇指,因為你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在繪本故事中發現了數學問題,而且勇敢地解決了今天的數學問題。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

老師希望在今後的生活中,你們也能像今天一樣,帶着數學的眼光去發現更多的數學問題,並積極的思考和解決問題。本節課就上到這裏,孩子們再見!

篇八:除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知道並理解“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即是把這個數連續平均分;一個數除以兩個數的積,即是把這個數一次平均分。兩種方式只要平均分成的份數不變,結果也不變”,並能把這種理解問題的方式遷移到對a÷b÷c=a÷c÷b的理解過程中,從而形成對“除法性質”有較為完整地認識。

2、學生能結合除法的運算,合理選擇簡便方法進行簡算,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學生能正確理解“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即是把這個數連續平均分;一個數除以兩個數的積,即是把這個數一次平均分。

教學難點:能靈活的應用除法的運算性質進行簡便計算。

教具學具:口算投影片,16個圓形卡片,12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説説你知道的運算定律有哪些?怎樣用字母表示?

2、下面的算式運用了什麼運算定律?

76+18=18+76

25×17×4=25×4×17

25×(100+4)=25×100+25×4

620—123—77=620—(123+77)

二、新授

1、口算

(1)16÷2÷8 (2)16÷(2×8)

360÷12÷3 360÷(12×3)

4800÷50÷2 4800÷(50×2)

猜想: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等於這一個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

舉反例:

驗證:

1、動手操作

集體操作,指名讓一人到投影前演示。

(1)把16個圓形紙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幾個?

學生邊擺邊説擺的過程。

列式:16÷2=8

(2)把每份中的8個圓形紙片,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個?怎樣列式?

列式:16÷2÷4

2、提問

從剛才分圓形紙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把16個圓形紙片先平均分成2份,再把每份圓形紙片平均分成4份,一共分成了幾份?(8份)

這個8份是怎麼來的?(2×4)現在每份有幾個?(2個)還可以怎樣列式?16÷(2×4),

算式16÷2÷4與16÷(2×4),最後結果都表示什麼?(表示每份有幾個)結果相等嗎?(結果都相等,可以用什麼符號把兩個算式連接起來?(等號)

若説:把16個圓形紙片平均分成6份,再把每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個?

還成立嗎?為什麼?

3、小結規律

(1)同伴交流。(2)彙報結果。

老師板書: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可以用這個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

用字母表示是:a÷b÷c = a÷(b×c)(b,c不為0)

思考:如果把16個圓形紙片,先平均分成4份,再把每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個?與上述的分法分的份數一樣嗎?每份數一樣嗎?怎樣列式?

小結規律: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還可以把交換兩個除數的位置再除。

用字母如何表示?a÷b÷c = a÷c÷b

練習:説出下面題目的口算方法:

240÷5÷24=

4、學習例3。

一共有25個小組,每個小組種了5棵樹苗。購買樹苗花了1250元,每棵樹苗多少錢?

(1)出示例題,理解題意。

(2)口述題意,分析已知條件和問題。

(3)嘗試用剛才歸納的方法解決問題。

(4)交流解決問題的算法。

方法一:1250÷25÷5 方法二:1250÷(25×5 )

=50÷5 =1250÷125

=10(元) =10(元)

5、比較兩種算法。

第一種方法是先求每組花了多少元;第二種方法是先求一共有多少棵。雖然算法不同,但其結果都是每棵樹苗10元。

説一説,你認為哪種算法比較簡便。(用總數除以兩個除數的積的方法比較簡便)

三、課堂作業設計

1、對號入座:

81÷3÷3= 81 ÷(3 3) 420÷5÷7= 420()(5 7)

210÷(7×6)= 210()7()6 350÷(7、×25)= 350()7()25

2、判斷下面的等式是否成立。

240÷8÷5=240÷(8×5)

1280÷(16×8)=1280÷16×8

750÷(15÷5)=750÷15÷5

3、教材43頁做一做

4、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150÷25÷2 260÷5÷26 3000÷125÷8 4900÷ 5÷70

5、思考:240÷(3×5) 630÷42

四、課堂總結: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篇九:《除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探索過程,理解和掌握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的數(商是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並會口述口算過程。

2、通過每一組上下兩題有聯繫的口算和估算練習題,幫助學生學習基本的估算方法和養成估算意識。

教學重點:口述口算過程達到準確口算。

教學難點:達到熟練口算。

教具:課件、口算卡片

教時:1課時

一、課前小研究:

口算:80÷20=60÷30=70÷10=

120÷40=100÷50=240÷60=

從以上題目中選一題説説你的想法並寫下來:

( )

口算和估算對比題組:

(1)80÷20=(2)60÷30=

83÷20≈64÷30≈

78÷20≈59÷30≈

80÷19≈60÷28≈

80÷22≈60÷32≈

(3)160÷40=(4)420÷60=

162÷40≈421÷60≈

157÷40≈417÷60≈

160÷42≈420÷63≈

160÷38≈420÷58≈

二、堂上學習

1、小組內交流,補充、修改自己的課前小研究,達成共識。

2、組間交流,一個組彙報,其他組補充。

3、小組內再一次互相説説口算過程。

4、請一個小組上來每人任意選一題,輪流説説口算方法。

5、請一個小組上來每人任意選一估算題,輪流説説口估算方法。

師:雖然我們選擇的題不同,但我們的估算方法是一致的,誰能把估算方法概括地説一説。

6、完成書p79的“做一做”

要求學生練習後選擇你喜歡的一組算式與同桌交流你是怎樣口算的。師巡視,注意輔導有困難的學生。學生討論後,請一個小組説説自己的口算或估算方法,表揚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學生。

篇十:《除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商一位數)。

2.使學生經歷探索過程,掌握口算方法。

3.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除法估算,並説明估算的思路。

4.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掌握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經歷探索過程,掌握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1.聽算:

(1) 20 × 4=30 × 7=

(2)90裏面有( )個十,450裏面有( )個十。

(3)120 ÷ 3=320 ÷ 8 =70÷7=180÷6=

2.估算: 81 ÷8≈122 ÷ 4 ≈

3.分氣球。

(1)4個班,每班有20個氣球,一共有多少個氣球?

(2)有80個氣球,平均分給4個班,每班分到幾個?

(3)出示圖:你瞭解到了那些數學信息?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有80個氣球,每班20個,可以分給幾個班?)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1)

(1)第三個問題怎樣列式?怎樣算80÷20呢?請同學們自己先想一想,再説給組內同學聽一聽。

(2)學生先獨立思考口算方法,然後組內交流。

(3)彙報口算方法:我聽見有的同學説得可好啦,誰願意給大家説説?

①20×4=80,所以80÷20=4

②8÷2=4,所以80÷20=4

(4)有的同學是用想乘法算除法的,有的是用表內除法來想的,都很好,那麼你喜歡哪種方法呢?把你喜歡的方法再和同桌説説。(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和同桌説一説。)

(5)出示估算:83÷20≈80÷19≈

看一看這兩道題,能不能運用你以前的學習經驗和剛才的口算方法來解決它們。女生第一道,男生第二道,想好後同桌互相説説。然後指名回答,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6)小結:兩位數除法的估算可以怎樣做?(把兩位數看作與它比較接近的整十數,再口算出結果)

(7)做一做:(口算,並説出想的過程)

60 ÷ 20=90 ÷ 30=80 ÷ 40 =

62 ÷ 20≈93 ÷ 30≈80 ÷ 38 ≈

2、教學例1(2)

出示例1(2)圖

(1)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這個問題應該怎樣解決?

學生列式: 120 ÷ 30 =

(2)你能利用我們剛才學的口算方法,計算出這道題的結果嗎?

生彙報得數,並説出是怎麼想的。

(3)結合剛才的估算經驗,估算:122 ÷ 30≈120 ÷ 28 ≈

指名回答,説出估算過程。

3、考考你。出示79頁做一做。

4、小結:

對比例1(1)(2)兩題有何相似之處?

三、師小結:

我們今天研究的就是整十數除整十數和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的口算除法。(板書課題)你都學會了嗎?

四、鞏固新知:

1、口算下面各題:(80頁1寫書上)

(1) 20 × 3=(2) 60 × 4=(3)80 ×5=

60 ÷ 20=240 ÷ 60=40 0÷ 80 =

生獨立口算,觀察每組兩道題有什麼關係?怎樣很快説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掌握想乘算除的口算方法)

2.解決問題:

小紅的故事書一共有120個小故事,她每天看1個小故事,看完這本書大約需要幾個月?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生談體會,師總結)

篇十一:《除法》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的數(商是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通過合作、交流、討論優化算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信心,體現主人公的'地位。

二、教學重難點

探索口算方法;掌握整十數除的口算方法。

三、教具、學具準備

有關的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到計算王國裏遊玩,願意嗎?

2、摘蘋果的遊戲。複習舊知。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點擊課件出現例1的情景圖)

(1)提出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瞧,我們學校買來了什麼?你瞭解了什麼?(生自由回答)

生:我知道了學校買來了80個氣球,每班分20個。

師:請大家根據這個信息,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生:可以分給幾個班?

師:好,誰願意把這題完整地説給大家聽聽?

生:學校買來80個氣球,每班分20個。可以分給幾個班?

師:很好。請看大屏幕。(同時課件出現問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生紛紛舉手,可指名答)

生:用除法計算,算式是80÷20。

(2)探索口算方法。

師:怎樣計算80÷20呢?請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小組之間交流、討論,再互相之間説説口算方法。

(3)彙報,師評析。

生1:80÷20=4,我是這樣想的:因為20×4=80,所以80÷20=4 。

生2;對,80÷20=4 。因為8÷2=4,所以80÷20=4 。

(4)檢驗正誤。(課件出現結果)

師問:學校買來的氣球可以分給幾個班?

齊答:4個。

師:我們分的結果對不對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我們一起口答。

(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檢查正誤,既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又滲透了學習習慣的培養。)

2、教學例2。(出示課件)

(1)情境中引出問題。

師:剛才咱們順利完成了學校分氣球的任務。大家表現非常好!瞧,學校又買了彩旗。你從畫面上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請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

生:學校買來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

師: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生:用除法計算,算式是:120÷30 。

(2)探索、討論口算方法。

師:怎樣算120÷30呢?可以小組間交流、討論,然後彙報。

(該例題的教學較上例題放得更開了,旨在培養學生用遷移類推的能力。)

(3)彙報。

生1:120÷30 =4 ,我想4個30是120,也就是30×4=120,所以120÷30=4 。

生2: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因為12÷3=4,所以120÷30=4 。。

師:説的很好。你還真善於總結。讓我們一起來檢查結果吧,看大家的做法對嗎?(課件演示)

3、小結。

同學們,在解決分氣球和分彩旗的問題中,我們共同探討了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除法的方法。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用乘法做除法或用表內除法做除法。

4、估算。

(1)探討估算方法。

師:請大家看大屏幕。你們知道這幾題的要求嗎?

想一想:83÷20≈ 122÷30≈

80÷19≈ 120÷28≈

生:用估算求商。

師:請你選一題來試一試。將估算的方法説給同桌聽一聽。

(這一環節,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選題,並藉助已有的口算與估算經驗探索除法估算的方法,實實在在地把學生推上口算的主體地位。)

(2)交流,並總結。

師:現在我們來交流交流。誰願意説一説?説説你的口算方法。

師:大家真不錯,説的非常好。那麼,誰願意總結估算方法?

生: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估算時,先把不是整十或幾百幾十的被除數或除數看成整十或幾百幾十的數,再用剛才我們學會的口算方法算出商。

師:你總結得真好。請你告訴大家,把不是整十或幾百幾十的數看成什麼樣的整十或幾百幾十的數?

生:是,要看成和被除數或除數最近的整十或幾百幾十的數。

師:這樣説就清楚準確了。大家同意他的觀點嗎?

生:同意。

(三)鞏固練習

1、小試身手。

“做一做” 40÷20 = 143÷70 ≈

360÷40 = 632÷90 ≈

2、幫小動物找媽媽。課件出示題目。

3、智力比拼。根據數字寫出兩道除法算式並計算。

4、智力賽跑。三分鐘內看誰最先做完30道口算題。

(四)全課總結

好了,通過這節課,最後,請你用“我學會了”談談自己的感受。

五、板書設計

口算除法

80÷20=4

(1)因為20×4=80 所以80÷20=4 →想乘法做除法

(2)因為8÷2=4 所以80÷20=4 →想表內除法做除法

120÷30=4

(1)因為( ) 所以( ) →想( )

(2)因為( ) 所以( ) →想( )

篇十二:《除法》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買文具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情景,探索並掌握除法是整十數除法的算法。能正確應用進行計算,並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發散思維的能力。

重點難點:掌握除法是整十數除法的算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前段時間,我班進行了班徽設計大賽,老師將對這些同學進行獎勵,現在班幹部來到了文具超市:鋼筆8元一支,文具盒20元一個,書包30元一個。班費共80元,請你幫幫他們想想,可以買多少個文具盒呢?

二、建立模型。

1、學生根據情境圖的要求,先口答:可能買多少文具盒呢?在小組內説出自己的想法,再獨立列式計算。

2、學生彙報自己的解答方法,並説出理由。老師特別請列豎式的同學來板書,當小老師講解,如果學生能向他發問更好,如果沒有,老師問:“4”為什麼寫在個位上?

如果班費有140元,又可以買幾個鉛筆盒呢?你還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3、生獨立完成“試一試”,啟發學生想一想,會發現什麼規律。怎樣商?

4、老師點出商的末尾“0”的問題。

學生用自己的話説一説怎樣確定商?

5、舉出一些估算的例子。

引導學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後再進行計算。

三、知識應用及拓展。

1.你覺得為什麼商的個位要補“0”?

讓學生明白,通常具體情景,把算式轉化成可以簡便的算式,進行簡便運算。

2.完成“練一練”

注意一些特例。可以適當擴充。

第4題:先讓學生説説根據三個條件,可以求什麼問題,幫助學生搞清楚三者之間的關係。

最後小結

課後反思:

第二課時:路程、時間與速度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情景,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

2、能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發散思維的能力。

重點難點: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係並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出示兩輛汽車進行拉力賽的情境,學生猜哪輛車會取勝呢?接着出示條件:我2時行駛了120千米,

我3時行駛了210千米。

到底哪輛車跑得快呢?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小組討論,如何解答?

二、建立模型。

1、學生根據情境討論,要判斷誰跑得快,就是求什麼?引出速度的概念,推導出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係。

2、回到上課開始時的競猜活動結果,由學生得出,看誰跑得快不快,就是看他的速度:

120÷2=60(千米/時),210÷3=70(千米/時)。着重介紹速度單位的寫法。

得出結論:速度=路程÷時間

3、學生試着表述速度、路程、時間三者之間的關係?

4、舉出一些實際的例子。引導學生關注速度。

三、知識應用及拓展。

1.利用課本“試一試”幫助學生理解路程、速度、時間三者之間的關係。

2.完成“試一試”第2題説出速度、路程、時間三者的表示。

3、完成“練一練”

第3題:在運算過程中讓學生獨立發現規律,並讓學生記住一些特例。可以適當擴充。

第5題:先讓學生説説根據條件,可以提出並能解決什麼問題,幫助學生搞清楚三者之間的關係。特別是用“

”在圖上做標記時,要學生討論,説説你為什麼畫在這個位置上?

篇十三:《除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經歷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知道除法算式中個部分的名稱。

2、培養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情感,並進一步學習與同學合作交流。

3、讓學生體會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計算,認識除號,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重點:

能根據具體情況,列出除法算式,並且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在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運算,讓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

課型:

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情景引入。

1、複習題:

(1)8塊餅乾,每4塊放一盤,可以放x盤。

(2)9只兔子,平均裝在3只籠子裏,每隻籠子裝幾隻兔。

你想用什麼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在桌面上擺學具。)

3、小結:剛才我們用學具代替實物來分一分,可以每幾個一份來分,也可以按平均分成幾份來分一分,不管怎樣分,每份分得的個數同樣多,就是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2、談話:

秋高氣爽,正是秋遊的好時節,今天我們一起到梅花山公園去遊玩,好嗎?

那我們去售票處買票吧。

今天我們來得可真巧,公園正在搞園慶活動呢,誰來讀一讀公告欄裏的信息?(請學生讀一讀)

你想免費乘坐觀光纜車嗎?

下面我們就一起去乘觀光纜車吧,看看我們能發現哪些數學問題。

二、結合平均分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除法的含義。

1、教學例題:

(1)提出問題:出示例題主體圖。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先請學生説説:6個小朋友,每輛纜車做2人。再點擊出示:6個小朋友,每輛纜車做2人,要坐()輛。)

(2)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

你知道要坐幾輛纜車嗎?你是怎樣想到的?

同桌合作學習,全班交流。(相機出示各種方法,並請學生上台分一分。)

(3)教學除法算式。

談話:6個小朋友,每輛車坐2人的平均分,要坐3輛車。這樣的問題可以用除法計算。今天我們就要來認識除法。(板書:認識除法)

6個小朋友,每輛纜車做2人,要坐3輛,算式可以這樣寫:6÷2=3

“÷”這個符號是除號,寫除號時先寫一短橫,再在上下各點一個點。(請學生書空)

6÷2讀作:6除以2,連起來讀一讀6除以2等於3。(請學生跟讀)

6÷2=3這個除法算式中的“6”在這道題中表示什麼意思?“2”和“3”呢?6÷2=3這個除法算式這道題中表示什麼意思?(引導學生説一説。)

6表示6個小朋友;2表示沒車做2人;3表示要做三輛車

小結:把一些物體幾個一份、幾個一份地分,求分成幾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除號是平均分的意思。

2、完成“試一試”。

(1)談話:下了纜車,我們一路行來就到了小熊之家。(點擊小熊之家)看,訓練有素的小熊們正在分12個蘋果呢!

(2)指導學生先看圖,你有什麼好辦法幫小熊解決問題?(先用學具分一分,或直接在圖上圈一圈,再完成填空。)

可以列出怎樣的算式?讀一讀算式,説一説算式中的數表示什麼意思?

12÷3=4

12表示12個蘋果;3表示分給3只小熊;4表示每隻分到4個

三、繼續教學除法的含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談話:離開小熊之家,我們就要前往兒童遊樂場了。(點擊兒童遊樂場)看,小朋友們在幹嘛?

1、教學例題。

(1)出示:6個小朋友植樹情景圖(6個小朋友平均分成3組,每組()人。)

(2)你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同桌討論、探索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最後把結果寫在括號裏。

(3)把6個人平均分成3組,求每組2人,也可以用除法計算。

把6個人平均分成3組,每組2人,可以列出除法算式6÷3=2。

讀一讀這個算式並説説6÷3=2這個算式在這道題中表示什麼意思。

6表示6個小朋友;3表示平均分成3組;2表示每組2人

(4)介紹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6÷3=2這個除法算式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特有的名稱。

6叫被除數,3叫除數,2叫商。(閲讀完後指名交流)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讀出算式並説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完成“試一試”

談話:愛勞動的小朋友老師都喜歡,下面老師要把8支鉛筆獎勵給最賣力的2位小朋友,沒人分的幾支?

(1)出示分鉛筆情景圖並出示問題。

(2)學生獨立完成,再與同桌相互交流。

8÷2=4

結合圖意説一説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8代表8支鉛筆;2代表2位小朋友;4代表沒人分到4支

小結: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計算。

3、組織練習,加深對除法意義的認識

把複習題的兩道題目分別列出2個除法算式。

小結:把一些物體不管是每幾個一份得分,還是平均分成幾份來分,只要是平均分,我們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四、用除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實際問題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題。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先獨立完成,再交流。

五、全課總結:通過今天的遊覽,我們學習了什麼新知識?

把一些物體不管是每幾個一份得分,還是平均分成幾份來分,都是平均分,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可以用什麼算式來表示?你還有哪些收穫?

六、佈置作業:完成數學補充習題與同步探究上的相關練習。

篇十四:《除法》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在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和掌握1~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教學除法,重點是讓學生在平均分的活動中,體會和了解除法的含義。全單元內容包括分一分和認識除法兩部分。第一部分內容主要是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認識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體過程。第二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在認識平均分的基礎上了解除法的含義。

除法的認識:認識平均分和認識除法的含義。

單元目標

1、讓學生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初步體會除法和乘法的'聯繫,能正確讀、寫除法算式,知道出發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提出數學問題,並能夠根據數學問題列出相應的除法算式,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培養有條理的思考的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在初步認識除法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積極參與具體、直觀的教學活動,體驗成功的樂趣,逐步具有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與同學合作學習、學會交流的態度。

單元教學內容分析

本單元第一次教學除法,要使學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能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教學內容大致分成兩部分,第30~35頁教學平均分,第36~41頁教學有關除法運算的知識。

單元學情分析

本單元在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和掌握1~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教學除法,重點是讓學生在平均分的活動中,體會和了解除法的含義。全單元內容包括分一分和認識除法兩部分。第一部分內容主要是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認識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體過程。第二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在認識平均分的基礎上了解除法的含義。

單元教學難點

教學除法的含義。使學生分清:(1)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2)把一個數按照每幾個分成一份求分成多少分。不再稱為兩種方法。

單元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初步理解乘法、除法的關係。應用除法的含義解答簡單的除法應用題。

學困生教學重難點突破

1、加強觀察和操作活動,為學生認識除法積累比較豐富的感性經驗。

2、結合具體的情境和平均分的活動,讓學生認識除法的含義。

3、重視學生的探索和交流,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繫。

課時安排

《分一分》3課時

《認識除法》1課時

《練習四》2課時

二、教學建議:

本單元第一次教學除法,要使學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能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教學內容大致分成兩部分,第30~35頁教學平均分,第36~41頁教學有關除法運算的知識。教材在編寫上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過去的數學教材,把除法人為地分成兩類,即平均分(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和包含分(求一個數裏有幾個另一個數),強調這兩類之間的不同,卻無法把它們溝通,實質上削弱了除法的意義,造成了機械記憶的學習狀況。新課程認為,這兩類問題都是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問題,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沒有必要把它們機械地割裂開來。

第二,除法意義是分階段逐漸理解的,首次教學除法,把理解其意義定位在它是解決平均分問題的一種運算。因此,認識除法需要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這是教材分兩部分編寫的原因。

第三,把除法知識的教學與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有機結合起來。例題教學除法的知識,都在現實的問題情境裏進行,練習題幾乎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實際問題。這樣編排,增強了計算教學的現實意義,也提高了計算教學的效率。

1.聯繫已有的知識經驗認識平均分。

在教學本單元前,每一個學生都有過分東西的經歷,但沒有研究分東西活動裏的數學內容。教材認為這種經歷是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只要從中提取數學內容,理解其本質屬性,就能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體會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平均分。

第30頁上面的一道例題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問題,創設的活動情境是分6個桃,至於分成幾堆、每堆分幾個以及怎樣分都沒有規定,讓學生自主選擇確定。按自己的興趣與思考分這6個桃,會出現許多種結果。交流各人分的結果,會出現兩類情況:一類是把6個桃分成若干份,每份的個數有多有少;另一類是不管分成幾份,每份分得的個數同樣多。指向後一種情況引進平均分的概念,突出無論分的過程怎樣和結果分成幾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顯然,“每份分得同樣多”是平均分概念的內涵。

“試一試”鞏固初步認識的平均分。讓學生分8個桃,也是開放的問題,與例題的不同是按照“每份分得同樣多”的要求去分,至於分成幾份、每份幾個不要求全班一致。在動手分桃前,先想一想什麼是平均分以及自己打算怎樣分,有助於操作和交流。

(2)聯繫平均分的操作,體會平均分。

第30頁下面的一道例題和第32頁的例題都提出了分的要求,由學生開展分的活動,通過分的過程與結果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前一道例題中,樹上有8個桃,每隻小猴分2個桃,問題是可以分給幾隻小猴。解決這個問題首選的方法是實物操作,聯繫分桃的活動看教材裏的圖畫,體會每隻小猴分得桃的個數同樣多,這道題是把8個桃平均分。“試一試”通過分小棒,體會無論是每2根一份、第3根一份或每4根一份,都是每份分的根數同樣多,都是平均分。“想想做做”第2題指導學生在圖畫上用“圈一圈”的方式進行“每幾塊一份”的平均分,一方面能提高分的活動效率,另一方面能更清楚地感受每份分得的同樣多。在解答第3題時,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分的活動方式,用學具代替氣球或者在圖畫上做記號開展分的活動都可以。

後一道例題把8個桃平均分給2只小猴,教材裏呈現的三種分的過程是比較典型的情況。一種是按部就班地每次分給每隻小猴1個桃,像這樣重複操作直到全部分完。一種是直接分給每隻小猴4個桃,一下子就全部分完了。還有一種界於前兩種分法之間。無論哪種分法,都是以“平均分”的概念為基礎:2只小猴分得的桃要同樣多。至於分的過程有的快些、有的慢些,與學生的數感、經驗以及性格特點有關,不存在誰優誰劣的區別。在被平均分的物體總數比較多或者平均分成的份數比較多的時候,可以適當慢些分,不要追求一次就全部分完。而慢慢地分幾步更能體會平均分的含義——每份分得同樣多。“想想做做”第1題在圖畫上用畫箭頭的方式平均分,就體現了這樣的意圖。

篇十五:數學《除法》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創設一個運輸蔬菜的情境,將口算除法的內容藴含其中,十分自然地導出例1要解決的三個問題。教材通過呈現學生的不同算法,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中,互相啟發、補充理解它們的算理,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

學情分析:

教學班級:三年級 班

教學時間:2012年 月 日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理解掌握一位數除法口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能正確、熟練地口算簡單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中學會傾聽與反思。

4、教學重點:能正確、熟練地口算簡單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5、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掌握幾十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6、課的類型:新授課 練習

7、教學方法:觀察法、交流法、討論法、指導法、講解法等

8、教學準備:小棒、口算卡片、小黑板等

9、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

1、出示60個小木棍。

觀察:這裏有幾個小木棍?(學生數,並口答。)

2、如果要把這些小木塊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樣分?怎樣列式?每份有多少?(學生實踐操作,得出結論。)

3、分好後在小組裏交流一下自己分法。

4、如果不分小木棍,我們又怎樣口算60÷3呢?

結合學生彙報,教師板書:

這樣算 6÷3=2

60÷3=20

5、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寫出結果。

(2)、説説口算方法。

(二)、教學例1第二個問題

1、出示第二個(2)問題

600÷3你能口算得出結果嗎?

先獨立思考,然後在組內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結合學生彙報,出圖驗證並板書:

這樣算 6÷3=2 600÷3=200

3、試一試:

360÷6= 640÷8=

(三)、教學例1第三個問題

1、出示第三個問題

240÷3你能口算得出結果嗎?

先獨立思考,然後在組內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結合學生彙報,驗證並板書:

這樣算 24÷3=8 240÷3=80

(四)、鞏固練習:

1、口算下列各題,並説説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30÷3= 360÷9= 420÷7=

(五)、課堂小結:

在這堂課上你學會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六)、作業設計:

教科書第15頁做一做1、2小題

十二、板書設計:

口算除法

(1)、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60÷3=20(箱)

(2)、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600÷3=200(箱)

(3)、李阿姨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240÷3=80(箱)

十三、教學反思:

篇十六:數學《除法》教學設計

除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容:

課本P19頁例5,練習四第4、5、6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温故知新,繼續學習除法運算。

2、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準備: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引導參與

1、談話,出示例5情景圖。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麼問題?

(2)、熊媽媽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學生動手操作後教師課件演示熊媽媽分竹筍的過程,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3、為什麼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温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後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説説算式中各數所表示什麼?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麼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9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彙報。

(4)、小結。

2、挑戰園地:

(1)、練習四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後再填寫算式。

(2)、練習四第6題:先讓學生看圖,敍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讓學生動手圈一圈,圈好後填寫算式,最後讓學生對照圖説一説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四、課堂總結。

篇十七:數學《除法》教學設計

一、教材內容分析

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下數學P25頁,例4及“做一做”,練習六。

例4以計算100元錢可以購買多少本練習本為背靜教學除法的驗算,使學生體會驗算的作用。使學生利用乘除法關係,教學用乘除法驗算除法,並且學會驗算有餘數的除法。明確在有餘數的除法中被除數、除數、商、餘數之間的關係。

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掌握除法的驗算方法,養成檢驗的習慣;

(2)使學生進一步利用除法解決問題,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到實際生活中經常要對一些計算進行驗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品質和認真仔細學習習慣。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學生是在掌握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以及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了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感受驗算的作用,特出示情景圖,結合實際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礎商自主探究,允許得出不同的方法。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教法:引導法與啟發法相結合

學法:探究法與發現法相結合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教學掛件、口算卡片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預設學生行為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一、活動激趣。

1、課件出示例4情境圖。

師:文具店裏有什麼呢?各多少錢一本呢?

師:如果你現在有100元,能夠買幾本紅筆記本呢?又能夠買幾本藍筆記本呢?

2、揭示課題。

師:剛才大家的購物活動開展得不錯。我們通過購物活動,進一步熟悉了除法的計算方法。但在購物活動中,會不會出現一些錯誤呢?那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師:同學們説的方法真多。這説明,我們在計算時為了提高正確率,要注意驗算,千萬不能出現錯誤。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除法的驗算三年級下冊數學全冊集體備課教學設計及反思三年級下冊數學全冊集體備課教學設計及反思。

(板書課題:除法的驗算)

生可能回答:文具店裏有紅筆記本和藍筆記本,紅筆記本每本7元,藍筆記本每本5元。

生個別彙報。

從學生的生活情景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新知

1、課件出示小明和小華購物情況。

師:小明和小華都拿着100元錢分別去買紅筆記本和藍筆記本,小明買了14本紅筆記本,售貨員找回他2元錢,而小華剛好買了20本藍筆記本。

師:根據上面的購物情景,你能寫出兩道除法算式嗎?

師:他們算得對嗎?我們要如何判斷對錯呢?這時候,除法的驗算就派上了用場。和你的同桌説説看,你想怎麼樣驗算,然後動手試試看,你的方法管用嗎?

師:剛才的幾位同學説得真精彩,你們知道他們是用什麼方法驗算的嗎?

生在練習本上書寫,個別彙報。生可能回答:

100÷7=14……2

100÷5=20

生討論、試一試,個別學生彙報:

①重新再算一遍

②用乘法計算:

14×7+2會不會等於100,會的話就是正確,不會就是錯誤的。第二個也是一樣。

生可能回答:乘法。

設計此環節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獨立思考與合作的學習空間、培養質疑問難的學習態度。

師:誰能到黑板上來驗算給大家看一下。

師:為什麼第一個驗算還要加2,而第二個的驗算不要加上任何數呢?

3、總結。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覺得在要驗算一個除法算式是不是確的,應該要用什麼方法呢?

師:在驗算過程中,應該要注意些什麼?

(板書:

被除數=商×除數+餘數)

師:在以後的計算過程中,大家就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提高自己的計算正確率了。個別學生彙報。

生可能回答:因為第一個算式有餘數2,所以要加上2。而第二算式沒有餘數,所以不要加上任何數。

生可能回答:乘法。

生可能回答:如果除法的結果有餘數,驗算時先用商和除法相乘,再加上餘數。

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得出用乘法驗算除法(含有餘數除法)的驗算方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這一理念。

三、鞏固練習。

1、完成例4後面的做一做。

2、練習六第3題。

師:同桌兩個人合作,利用除法,分別找出被2除,被3除,被5除餘數為0的數。

師:你們還能想到更簡單的方法嗎?

3、練習六第4題三年級下冊數學全冊集體備課教學設計及反思教案。

師:租9輛車夠嗎?你們想用什麼方法解決呢?

4、練習六第7*題

師:因為成人人數是兒童的2倍,也就是説每2個成人帶1個兒童,每三個人中有1個是兒童,那麼456人中有幾個3人呢?生獨立計算,並且驗算。個別學生在黑板上板演,集體訂正。

同桌互相幫助,個別同學彙報

生可能回答:

①389÷9<45

②45×9>389

生可能回答:

456÷3=152(個)

練習題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知識的飛躍,開拓了學生的思維。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們學會了什麼呢?生自由彙報。通過小結,回顧本節課的學習重難點,加深學生學生的記憶。

板書設計:

除法的驗算

100÷7=14……2 100÷5=20

20×5=100

被除數=商×除數+餘數

五、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教學時,我積極創設生活中購買圖書這一情境,讓學生口算、筆算用100元錢最多可以買多少本《寓言故事》(5元/本)或《科普知識》(7元/本),然後在學生交流彙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反思性學學——怎樣檢驗計算的正誤?從而激發學生探索驗算的方法,領悟驗算的作用。

篇十八:數學《除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熟練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數和幾百幾十數以及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2、提高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同一個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算理。

教學難點:

提高口算正確率。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 基本練習

1、口算。

450÷9 6000÷6 100÷10

270-52 15×3 37+18

39÷3 72÷4 80÷5

30÷3 200-26 2700÷9

120+48

2、估算。

387÷5 426÷8 218÷4

142÷5 135÷7 320÷6

説一説426÷8、142÷5的估算過程。

二、鞏固練習

1、教材第13頁練習三的第7題。

指名學生讀題。

分析數量關係。

集體列式計算。

説一説,為什麼用除法計算。

説一説你是怎樣想的。

請學生説出不同算法。

2、教材第13頁練習三的第8題。

理解題意。

説一説,題中要我們求什麼。

要求這兩個問題,都需要哪些相關信息?

説一説,為什麼用除法計算,怎樣計算360÷4、360÷9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三年級的學生去茶園裏勞動,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學生分成一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組?

(1)讀題。

(2)獨立分析題意,列式解答。

(3)訂正口算過程及結果。

2、出示課件。

海龜的壽命大約是青蛙的多少倍?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1)閲讀所給信息。

(2)討論:根據所給信息,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3)教師板書學生所提問題。

(4)嘗試解決這些問題。

四、思維訓練

找出下面每行數的排列規律,在()裏填上合適的數。

4 8 16 32 ( )

2 43 81 27 9 ( )

2 5 11 23 47 ( )

8 24 12 36 18 ( )

篇十九:數學《除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連除、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2.會正確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係,會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

4.通過觀察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求異思維,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和創新精神。

重點:掌握連除、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計算除數是一位數的乘除、連除的兩步計算題。

難點:正確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係,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義。

教學流程

一、情境創設,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方老師帶大家去一個你們很樂意去的地方-學校閲覽室。在那裏可藏着很多的數學問題。走!咱們一起看看去。

[説明:由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引入新課,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同時又容易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從而帶着良好的學習狀態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交流合作,解決問題

擺書

1.學生細看課件的信息,領會題意。

師:誰能來説一説發現的數學信息

生:閲覽室有200本書, 2個4層的書架

(隨着學生説的課件出示條件)

師:根據圖中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生:2個書架有幾層?

生:一個書架可以放幾本書?

生: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

2.合作探究。

師:看同學們提了這麼多的問題,猜猜看老師今天最想請大家解決哪個問題?

學生的回答展示,今天重點要解決的問題:平均每個書架每層放多少本書?

3.學生自己獨立思考並列式計算,再在小組內交流你是怎麼想的,總結一下有幾種方法

4、彙報,展示交流4種不同的解題方法。(根據學生的彙報板書在黑板上)

彙報的時候説一説你列的算式的意思,並説一説你是怎麼算的。

(1)200÷2=100(本) (2)2×4=8(層)

100÷4=25(本) 200÷8=25(本)

(3)200÷2÷4 (4)200÷(2×4)

=100÷4 =200÷8

=25(本) =25(本)

5、彙報時提問:(1)200÷2求的是什麼?結果再除以4是什麼意思?

(2)2×4算出的是什麼?200÷8表示什麼意思?

(4)4×2是什麼意思? 200÷(4×2)求的是什麼?去掉括號可不可以?

師總結:第一個是按書架分先求一個書架有多少本書,第二個不按書架分,先求的總層數。然後按總層數分,雖然思路不一樣但是都是平均分,我們都能解決同一個問題。

6、比較這幾種算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和同桌説説看。

師: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就用那種方法。

師:(1)、(2)列的是分步算式,(3)和(4)列的是綜合算式。像這樣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運算。

7、觀察算式,發現運算順序

師:像這種連除、乘除混合運算,在算的時候怎樣判斷先算什麼後算什麼呢?

請大家仔細觀察(3)、(4)兩個算式,比較一下,看看在計算順序上你有什麼發現?

可能情況:算式不同,得到的結果相同;(從左往右算,)

(3)式沒有括號,先算200÷2,後算100÷4;(4)式先算括號裏的,再算除法;

8、小結:像連除法和乘除混合運算這樣的同級運算都是從左到右一步一步計算的,如果有括號的先算小括號裏的,再算括號外的。(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