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教版分數的加法教學設計(整理16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18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6篇《人教版分數的加法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人教版分數的加法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人教版分數的加法教學設計(整理16篇)

篇一:簡單的分數加法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通過觀察,初步理解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並能正確計算。

2.能力目標:使學生初步知道一個分數的分子、分母相同時,這個分數就是“l”,從而加深對分數的知識。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與觀察類推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

2.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法。

教學難點

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複習舊知:

(1)用分數表示圖中塗色部分(投影)

問:

是幾個

(2)填空

是幾個

是幾個

是4個

是()

是()個

是()個

(3)口算並説明計算理由

30+280 56+6 139+20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授。

這樣的分數加法應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簡單的分數加法。 (板書:簡單的分數加法)

2.教學例1。

(l)出示例1

一張長方形紙,做紙花用去

,做小旗用去

,一共用去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分析數量關係,列出算式。

1

教師板書:

教師提問:這道題應該怎樣想呢?

是2個

是1個

,2個

加上1個

是3個

,就是

。因此

(板書:

(3)計算並説出思考過程

3.教學例2。

(1)(課件演示:分數加法例2)

提問:怎樣列式?

(板書:

思考:

得多少?你是怎麼想的?

(2)教師出示圖片,板書

(3)再讓學生説

4.練習。

(1)口答:

的思考過程。

(2)計算並説思考過程。

提問:“1”用分數怎樣表示?(可表示為

篇二:簡單的分數加法優秀教學設計

分數的簡單計算

學習目標

1. 知識目標

使學生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 能力目標

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

3.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口算並説明是怎樣計算的。

46-5 120+1350-20 76-24師:計算單位相同才可以直接相加減。

2.填空:

二、導入新課

1.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8份。(課件演示)

提問:①老師把這個西瓜怎麼分的?你有幾種分法?②一份是它的幾分之幾?()③兩份呢?()

這個西瓜平均分成8份,如果8份都取了,應該用什麼數表示?(説明就是)提問:這幾個分數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這幾個分數的分母相同,所取的份數不同)

1

小林吃了2塊,小莉吃了1塊,她們倆誰吃的多一些?(學生討論)

老師引導學生歸結問題為分母相同的分數相加,對於這樣的問題,應該怎麼計算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

讓學生討論得出

是2個,是一個,分數單位相同,把2個和個合併起來是3個,所以:+=。

(多找幾位同學説一説、同桌同學互相説……採取多種形式加深理解)

提問:計算前後分母變了嗎?分母為什麼不變?

和就是有2個和個,合起來是3個。分的`份數還是8,沒有變。

2.教學例2:

(1)觀察討論:(出示課件)

①長方形被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

②拿走一份,還剩幾份?用什麼分數表示?

③從剩下的圖形中又拿走2份,還有幾份?怎樣計算?為什麼?

(2)列式:-=()。

説一説你是怎麼想的?

(3)教學例3

拿出一圓片,提問學生:整個圓可以用幾表示?(數字1)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你想把它分成幾份?學生討論一段時間後(出示課件)

(4)下列各題,指名同學回答。

2

篇三:簡單的分數加法優秀教學設計

第1單元 分數乘法

1.本單元的內容主要包括:分數乘法、分數乘法的簡便運算和解決問題三部分。這些內容都是分數中的基礎知識,不僅可以用來解決有關分數的生活實際問題,而且也是學習分數除法和百分數等知識的重要基礎。

2.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乘法、分數、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不再單獨教學分數乘法的意義,而是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結合分數與整數、分數、小數相乘的計算過程去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同時也不再呈現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簡化了算理推導過程的敍述及解決問題思路的提示,通過直觀操作、合作交流等手段,探索計算法則,尋找解題思路,自主構建新知識。

1.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迅速地進行分數乘法的計算。

2.能進行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能運用整數乘法運算定律進行分數乘法的簡便計算。

3.會解答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能在現實情境中體會分數乘法的實際意義。

(1)分數乘整數 1課時

(2)分數乘分數 1課時

(3)分數乘法的簡便算法1課時

(4)小數乘分數 1課時

(5)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 1課時

(6)解決問題(1) 1課時

(7)解決問題(2) 1課時

(8)練習課1課時

(9)整理和複習1課時

(10)重點單元知識歸納與易錯警示1課時

本單元的教學中教師注意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探究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理解算理的同時體會教學知識的魅力,領略數學的美。

1. 分數乘整數

篇四:《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

蘇教版《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運用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地進行觀察與操作、猜想與驗證、比較與分析等活動,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感受“轉化”思想在解決新問題中的價值。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學習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設計理念

1、更換問題情境,精心設計探究題,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挑戰性,計算的方法更加開放。

2、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認知的衝突中加深對計算算理的理解。

3、知識的背後體現方法,讓知識不再是一種沉重的負擔;方法的背後隱含思想,讓方法不再是一種笨拙的工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從學生熟悉的情境中生成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並揭示課題。

1、情境:同學們,再過幾天就到什麼節日了?我想你們一定盼望很久了吧?為了渲染出更歡樂的節日氣氛,學校手工小組的同學決定做40面彩旗,裝扮我們的校園。

2、信息:男同學已經做好了20面,如果用分數來表示,他們完成了這批任務的幾分之幾?女同學做好了16面,又完成了這批任務的幾分之幾?

3、問題:如果只用這兩條有關分數的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用什麼算式來解答?

4、揭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樣的計算,給一個恰當的名稱。

二、感知體驗

1、初步感知,根據以往做加法的經驗,直覺猜測並質疑。

(1)猜測:第一題是一道分數加法(1/2+2/5),根據以往做加法的經驗,你認為結果可能是多少?你是怎麼想的?其他同學也是這樣認為的嗎?

(2)質疑:科學探究從來不會、也不應該只停留在猜想這一步上,它需要我們作進一步的驗證!所有的同學都深入地再想一想,3/7對嗎?你們是從什麼地方看出它的結果不可能是3/7的?

2、深層體驗,利用已有的知識,自主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如此看來,直接相加的這個經驗不能幫助我們解決這個新問題了。

它究竟等於多少呢?同學們自己先獨立思考,在稿紙上寫下自己的解法,然後在小組內交流。

三、互動交流。

1、學生彙報、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預設的方案:通分、化成小數、化成整數。

2、在不同方法的比較中突出“轉化”思想,優化算法。雖然方法不同,但思路卻差不多,都是(轉化)。比較各種不同的轉化方法,你更喜歡哪一種?説説原因。

3、完成異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實現方法的遷移。你能像加法一樣,用“通分”這種方法這種方法計算出這道減法的結果嗎?(1/2—2/5)

4、提醒學生驗算,強調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分。

(1)驗算:我們學計算,一方面要學會計算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借計算來養成認真做事的好習慣。分數加減法的'驗算方法和以前學的整數、小數加減法驗算一樣。這道加法怎樣驗算?減法呢?

(2)約分:作為結果,能約分的應該怎麼辦?

5、從更新的視角解決整數與分數的減法問題,突出分母相同的必要性。

(1)問題:那麼你能不能算出還剩下這批任務的幾分之幾?(1—9/10)

(2)深化:分母為什麼用10,而不用其它數呢?

四、建構生成

1、説一説,明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注意點。

2、塗一塗,進一步理解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

練習十四第1題,將圖中的劃分線去掉,由學生思考應平均分成幾份,在對比中明確分數單位相同的分數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

3、練一練,在鞏固計算方法的同時增強應用意識。

(1)練習十四第3題,在原題的基礎上加上“其它海洋的面積大約是地球表面的2/15”這個條件再解答。

(2)練習十四第4題,先從圖中隱去小軍家的位置。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通過計算,你還能知道什麼?

如果小軍家離學校1/5千米,那麼他從家到體育館要走多少千米?他的家還有可能在哪?這時,他從家到體育館又要走多少千米?

4、比一比,讓學生在活動中形成必要的計算技能。

(1)兩人計算接龍:( )→-1/3→+1/2→( )

(2)三人計算接龍:( )→+1/6→+1/2→-1/3→( )

五、拓展延伸。

上面一組題中有規律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律?

篇五:簡單的分數加法數學教案教學設計

簡單的分數加法數學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初步理解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並能正確計算.

2.使學生初步知道一個分數的分子、分母相同時,這個分數就是l,從而加深對分數的知識.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與觀察類推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

2.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法.

教學難點

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法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複習舊知.

(1)用分數表示圖中塗色部分(投影)

問: 是幾個 ? 是幾個 ? 是幾個 ?

(2)填空

是4個 是 是個 是個 .

(3)口算並説明計算理由.

30+280 56+6 139+20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新授.

這樣的分數加法應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簡單的分數加法.

(板書:簡單的分數加法)

2.教學例1.【演示課件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1)出示例1

一張長方形紙,做紙花用去 ,做小旗用去 ,一共用去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分析數量關係,列出算式.

教師板書:

教師提問:這道題應該怎樣想呢?(演示動畫分數加法例1)

是2個 , 是1個 ,2個 加上1個 是3個 ,就是 .因此

(板書: )

(3)計算並説出思考過程

3.教學例2.【演示課件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1)(演示動畫分數加法例2)

提問:怎樣列式?

(板書: )

思考: 得多少?你是怎麼想的?

(2)教師出示圖片,板書

(3)再讓學生説 的思考過程.

4.練習.

(1)口答:

(2)計算並説思考過程.

提問:1用分數怎樣表示?(可表示為 、 、 、 )

小結:可以根據我們的需要寫成分子、分母相同的任意分數.

三、隨堂練習.

1.填空

(l)2個 加上3個 ,是5個 ;就是

(2)3個 加上4個 ,是個 ,就是

(3)2個 加上7個 是個 ,就是.

2.判斷正誤,把不正確的改正過來.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計算.

4.一塊皮子,做皮包用去這塊皮子的 ,做皮鞋用去這塊皮子的 ,一共用去這塊皮子的幾分之幾?(列式計算,並説明理由.)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同分母分數加法,你們發現了什麼規律嗎?

五、課後作業 .

篇六:《加法》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下冊第74頁例3及相關練習

教材簡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以及能解決簡單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這些學習經驗為小括號的學習提供知識基礎。本課以生活情境“剪五角星”引入,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發認知衝突,引出小括號,並讓學生明白為什麼要用小括號,感受學習小括號的必要性,理解小括號的意義。同時小括號的出現可以增加式題的變化,提高學習興趣,進一步掌握運算順序。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探索過程,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掌握運算順序,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2.讓學生經歷“創造”小括號的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引入新符號的必要性。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帶來樂趣。

教學準備:課件、五角星學具。

教學重點:理解小括號的意義,體會小括號的作用,會計算帶有小括號的算式。

教學難點:理解小括號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生活引入

課前準備:班級將選拔運動員參加學校運動會,在前一晚佈置學生回去完成兩項體育項目自測:1分鐘計時跳繩和20米行進託球。

教師:昨天兩項運動完成情況怎樣,誰來説説。

學生彙報,可能會出現:

(1)我是先進行一分鐘跳繩()下,再進行託球練習。

(2)我是先進行託球練習,再進行一分鐘跳繩的,我跳了()下。

教師給予肯定,並小結:雖然這兩項運動大家完成順序可能不同,但都很好完成佈置的任務。

【設計意圖:通過身邊熟悉事例,在談話交流中讓學生初步感知順序不同,達成效果是相同的意識,為理解運算順序積累感性生活經驗。】

二、探索新知

(一)創設情境,提供研究的素材

1.讀懂情境,瞭解信息

教師:為了鼓勵同學們積極參加運動,老師想請歡歡和樂樂剪一些五角星送給學生。

(課件呈現教材第74頁例3情境圖。要求動態演示,先出示10個五角星,再出示主題圖,主題圖中的兩位小朋友分別是歡歡和樂樂,對話內容依次出現。)

引導學生觀察。

教師:從圖中你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彙報交流。教師要引導學生完整表述信息內容:原有10個五角星,先剪掉2個,再剪掉3個。

教師:你能根據獲得的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根據學生提出的數學問題板書(課件出示):還剩下幾個五角星?

教師:請同學完整把條件和問題完整説一説。

教師:我們今天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你有什麼好的方法來解決?

【設計意圖: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己去找已知條件和提出問題,培養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本課是學生初次研究運算順序的知識,生活情境的支撐為學生提供新知研究的素材,課件的動態演示,為理解運算順序奠定基礎。】

(二)分析問題,初步形成策略

1.動手操作,直觀感悟

(1)擺一擺

教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五角星或學具代替,擺一擺情境中的條件和問題。

學生活動。根據自己的理解用學具擺出問題。擺好後,與同桌交流你的方法。

(2)説一説

彙報交流。教師請一名同學利用老師提供的五角星在黑板上擺一擺。

2.分析研究,確定思路

預設情況: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交流學生的作品,在分析比較中鞏固對問題的理解。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對五角星的擺一擺,再現問題情境,直觀瞭解剪五角星中兩次操作,鞏固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初步確定瞭解題思路。為符號表徵過程中順序理解的奠定了基礎。】

(三)認識“小括號”,理解意義

1.舊知解決,引發認知衝突

教師:要求“還剩下幾個五角星?”你打算怎麼解決?試着在稿紙上列式子。

教師補充:你能用不同的算式來解答嗎?

彙報交流。可能出現解決的方法有:(課件出示)

(1)先用總數減去2個,再接着減去3個。

10?C2?C3(師板書)

教師追問:這道算式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先算減去2個後剩多少,再算又減去3個後還剩多少。

繼續板書計算結果。 10?C2?C3=5(個)

(2)我是先算一共減去多少個,再算還剩下幾個。

2+3=5(個)10?C5=5(個)(師板書)

(3)我是用一道算式來解決的。

10?C2+3

2.分析算式,感受“小括號”的必要性

教師板書算式“10?C2+3”

組織學生思考並討論:10?C2+3這樣列式行不行?

引導學生計算,讓學生髮現結果與實際剩下的個數不符。

可能會有學生反饋:,如果這樣列式,就要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計算,就必須先算10?C2=8,再算8+3=11,結果就不對了。

3.創造“小括號”,理解意義

教師:這道題,如果要先算加法,你有什麼好的辦法?同桌之間商量,能不能想出一個好辦法來?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分析。得出:添加一個記號,説明算式中要先計算“2+3”。

同桌合作,嘗試創造。

彙報交流,請學生上來板演。預設情況有:

(1)加一個框框:

(2)加一條橫線:

(3)加一個圈圈:

(4)加一個():

教師肯定學生創造這麼多的表達方式,對於這麼多的方式,説説自己什麼感受?

學生説感受,可能會説:方法很多,雜又亂。

教師分析小結,引入小括號。

4.認識“小括號”,感受符號化思想

(1)認識小括號。

教師:同學們的創造都有價值,但我們是否應該選用統一的,簡潔的符號,來表示先算的“2+3”呢?剛才有同學的想法與數學家們想法一樣。創造出“()”,我們叫它他小括號。表示小括號裏面的算式先計算。(課件出示小括號的寫法,加重顏色,動態閃爍)

(2)小括號的寫法和讀法。

如:將學生創造的第(4)個算式突出顏色分析,並説明:計算時要先算小括號裏的數,再算小括號外面的。(課件出示算式,突出小括號左右各一個相對的弧,規範寫法。)

回顧例題,完善解答方法。

教師示範讀出帶小括號的算式,“10減2加3的和”,學生模仿試讀。

教師:我們用一種新方法解決了“先算一共剪了5個,再算還剩下5個”的數學問題。這種帶小括號的算式你瞭解計算的順序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方式經歷“小括號”的形成過程,理解小括號的含義,按照正確的運算順序計算,感受數學符號的簡潔、嚴謹。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小括號的作用。】

5.運用“小括號”,掌握運算順序

變式練習:(課件出示)

(1)15+(4-2)18-(3+8)

請學生説説每題中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2)10+()=15()-30=52

教師:“10+()=15”的小括號與“5+(2+4)”有什麼不同?

學生討論交流,分析歸納:“10+()=15”中小括號表示未知數,而“15+(4-2)”中的小括號裏的加法算式表示先要計算。

(3)10?C2 +3=5 10?C(2 +3)=5

教師:回憶這兩個算式,想一想小括號在算式中有什麼作用呢?為什麼要添加小括號?

學生討論交流,師生共同分析比較,得出:沒有小括號的算式從左往右計算,有小括號的算式先算小括號裏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小括號能改變運算的順序。

【設計意圖:通過幾個層次的變式練習,讓學生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小括號的作用更加清晰掌握小括號在加、減混合運算中的計算順序。】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課件出示)

1.練習

18-(5+6)= 4+(15-6)= 25-(7+3)= 8+(3+15)=

2.下面各題中,哪題先算8+4。

16-8+4= 8+4-5= 16-(8+4)=

3.有兩種方法解決下面的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説一説各題的運算順序,進一步理解“小括號”的作用,通過對比發現異同點,提醒學生注意審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回顧反思,總結提升

師:本節課我們認識了小括號,你知道帶有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嗎?請舉例説説。

篇七:《加法》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國標蘇教版數學教科書第7冊第56―58頁。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並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過程方法目標: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通過對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決,進行比較和分析,發現並概括出運算律。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結合律,能用字母來表示。

教學難點:

經歷探索加法結合律和交換律的過程,發現並概括出運算律。

教學過程:

一、觀察主題圖,提出問題。

談話:同學們,氣候漸漸轉涼了,學校組織了一些户外活動。看,同學們正在緊張訓練呢!(出示情境圖)

提問:從這張圖片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請學生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一些加法問題。

二、教學加法交換律。

1、列式計算,完成等式。

(1)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2)指名學生口頭列式,教師相機板書。

(3)用等號連接。

2、觀察發現。説説兩道算式中發現的規律。

3、舉例驗證。

4、得出結論。

5、教師小結。

6、初步練習:

(1)填空: 96+35=35+□ 204+□=57+204

□+27=□+ 68 147+□=a+□

(2)357+218 用加法驗算

三、學習加法結合律。

1、獨立完成第三個問題,列式計算,得出等式。

2、補充算式,計算得到等式。

課件出示: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要求學生獨立計算後填上符號)

4、觀察發現。

出示要求:

(1)仔細觀察這三組等式的左邊和右邊,你能找到哪些什麼相同點?

(2)你還能找到什麼不同點?

(3)從中你發現三個數相加,有什麼規律呢?並試着舉例驗證你的猜想。

(學生觀察思考後在小組內討論完成,嘗試敍説規律)

5、全班交流。

讓學生自由説説發現的規律再自主舉例,教師板書有關算式。

6、概括規律。

7、小結。

8、填空練習:(45+36)+64=45+(□+□) 560+(140+70)=(560+□)+□

18+(24+□)=(18+□)+32 (18+□)+b=18+(a+□)

四、鞏固練習。

1、下面各題中分別運用了什麼運算律?

82+0=0+82 47+(30+8)=(47+30)+8

(84+68)+32=84+(68+32) 75+(48+25)=(75+25)+48

2、請做的快的同學介紹介紹經驗,從而發現可以選擇算括號里加起來等於整百數的那道算式,那樣比較簡便。

3、選擇結果是100的兩個數。

五、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六、課堂作業。

基礎:

1、補充習題

2、拓展題

篇八:《加法》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冀教版)一年級上冊(P86~P87)8加幾的加法。

教學目標:

1、結合情境圖,在操作的過程中瞭解“湊十”的合理性。

2、能夠運用“湊十”的方法計算8加幾的加法。

3、主動與同學交流自己的不同算法。

4、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加強禮貌教育。

教學重點:

能夠運用“湊十”的方法計算8加幾的加法。

教學難點:

互相交流、體驗8加幾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視頻圖片,課件、花片。

一、師生談話:同學們!今天,好朋友大頭蛙、藍靈鼠和我們一起學習新知識。

二、師生談話:我們先讓大頭蛙看看上節課知識學得怎麼樣,好嗎?

三、出示口算題課件

六、指名説一説9+5的算法。

七、繼續播放課件:大頭蛙誇獎同學們。

學生認真地看圖片。

學生看課件,指名答。

生齊答:等於14。

生1:看到了9,要找1。5可以分成1和4,9加1等於10,10加4等於14。

生2:看到了5,要找5。9可以分成5和4,5加5等於10,10加4等於14。

生3:從9接着數5個數。10、11、12、13、14。

學生們信心十足,情緒高漲。

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創設情境,由動畫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感,為新知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初步探索

一、繼續播放課件:

藍靈鼠説:這些題太簡單了,我來出幾道題。

課件出示P86“算一算”小松鼠圖。(左邊8個,右邊4個。)

學生説出圖意並列式為:8+4=□。

讓學生在9加幾知識的基礎上,自由地探索8加4的計算方法。

二、談話:1、你知道這幅圖是什麼意思嗎?你會列式嗎?

2、請同學們試着計算8+4=□(可以用學具),然後與同桌或前後桌交流一下。

三、全班交流。

小組派代表發言

(可以用實物展台演示,或用你們認為最好的方法。)

四、師用課件演示並小結給8湊十和給4湊十兩種方法,邊講解邊板書。

注意討論:為什麼把4分成2和2?

五、播放課件:青蛙國王誇獎同學們。

學生開始思考:

有的學生可能擺花片;有的學生可能數手指;有的學生可能……

學生們逐漸地開始交流。

生1:從8接着數4個花片:9、10、11、12。

生2:從4接着數8個花片。

生3:給8湊十。看到了8,要找2。4可以分成2和2,8加2等於10,10加2等於12。

生4:給4湊十。看到了4,要找6。8可以分成6和2,4加6等於10,10加2等於12。

讓學生有動手、動口和人人蔘與學習的機會。通過動手操作和交流,學生獲得了良好的親身體驗,培養了合作能力和語言表

達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意識。

進一步探索

一、 播放課件:

藍靈鼠:這道題你們會嗎?

課件出示P86“擺一擺,算一算”。

二、請同學們邊擺邊算,然後小組交流算法。

三、全班交流。

四、播放課件:大頭蛙再次誇獎同學們。

學生小組交流8+5=□的算法。

學生代表講自己的算法。

通過交流學生進一步理解了8加幾湊十的思維過程,使學生明白了“湊十”方法的特點。

課間休息

一、錄音播放《小青蛙》這首歌。

二、聽了這首歌,你有什麼想法?

跟着 音樂一起唱。

學生説自己的感受。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很容易疲勞,安排課間短暫的休息,可以使學生重整旗鼓。同時,進行保護青蛙,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

一、下面的題你能很快算出得數嗎?

課件出示P87“試一試”。

二、指名説一説8+7=□的算法。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學生説出8+7=□的計算方法。

加深學生對8加幾“湊十”方法的印象。

鞏固提高

一、播放課件:

大頭蛙:你們的表現真不錯!如果你們能闖過下面的三關,那才説明你們既聰明又伶俐呢?

用動畫鼓舞學生的情趣。

二、第一關:課件出示P87茄子圖,看圖列式計算。

學生列式為:

8+3=11

或3+8=11

把練習題賦予一定的情境中,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們上課伊始精神飽滿,下課之時仍能興趣昂然。

三、第二關:課件出示P87一羣小螞蟻的彩圖。

問:一共有多少隻螞蟻?你能列式計算嗎?

鼓勵學生的不同解法。

學生列式可能為:

6+8=14

8+6=14

3+3+8=14

8+3+3=14

3+8+3=14

四、第三關:課件出示P87過河塘。

1.師問:同學們,你能説説發生了什麼事情嗎?

2.播放課件:

大頭蛙問:9+6等於幾?

小老鼠邊撓頭邊思考。

師問:誰來幫幫小老鼠呀?

6+8=?方法同上。

3.推選兩名學生,一個扮演大頭蛙,一個扮演小老鼠。

注意禮貌用語的使用。

4.最後,小老鼠在同學們的幫助下通過了河塘,小老鼠隨着音樂和同學們一起跳起來。

5、大頭蛙和藍靈鼠誇獎小朋友們學得好。

學生展開想象説:

小老鼠想過河塘,大頭蛙説:“你只有答對了荷葉上的題才能讓你過河?”

同學們積極發言。

學生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

篇九:《加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教學重難點:知道加法的含義

教學活動

一、複習舊知

按規律填數: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動畫演示:

2、問:老師想知道有幾隻小鳥,誰願意幫我?你是怎麼知道的?

3、繼續演示:又飛來一隻小鳥(學生觀察)

問:這時你又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些什麼?

4、“一共有幾隻小鳥?”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三、合作交流,探索發現

1、小組合作,

2、探索多種算法

2、全班交流算法。

四、學習加法算式

(1)由原來的4只鳥,又飛來1只鳥,的數量抽象出數字4和1。(2)教師説明:把4和1合起來,在數學上我們用符號“+”來表示,教師板書“+”。

(3)引導學生數一數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數字幾表示?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板書“=”,並在等號後面寫上5。

(4)教師進一步説明:把4和1合起來,用加法計算。(板書:加法)

(5)讀加法算式。4+1=5

教師範讀,同桌互讀,學生自己讀。

(6)啟發學生説出生活中其它能用加法表示的事例。

五、分別學習4、3、2的加法算式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用加法算式表示

六、小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什麼知識?

篇十:《加法》教學設計

一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在本課的教學中,讓學生感覺和自已的小夥伴一起學習,創設一種輕鬆、愉悦的學習氛圍。學生對於美也有感覺,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想法,他們很了不起,老師要多創設情境,引導他們去發現。可見課堂氣氛影響着學生的學習情緒,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猶為重要。

二、趣味遊戲,讓學生輕鬆愉快地自學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易集中也易分散。我以遊戲的方式進行教學,符合學生的需求及年齡特點。

讓學生具有很好的評價能力,同時能看出大部分學生能發自內心地欣賞他人,但由於在課堂有寬鬆的氛圍,學生誰想説就説,在學生個人展示的過程,每個學生都很想表現自己,樹立學習自信心。

小組合作讀這一環節給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又可讓學生體驗到把數學學習應用到生活的樂趣。

小組同學在合作的過程中,能當好小老師及監督員的角色,公正地為小組成員判斷其做題是否準確。遊戲的方式進行教學,符合學生的需求及年齡特點。訂正,形成生生互動的學習局面。

三、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提問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蒐集材料的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參與的樂趣,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大海的美麗、富饒,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課堂上交流,讓學生體會自己動手動腦獲得成功後的快樂,並給學生提供説話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學生在問大海問題時,説得精彩紛呈,興趣盎然。這製造了課堂的熱源效應,打通了課堂的壁壘,將學習活動立體化,我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學生的知識面不寬,對任何事物都有有很強的求知慾,同樣他們對大海充滿好奇,想揭開大海神祕的面紗,在向大海提問中,學生提出了各式各樣的問題。

四、 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教育不只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法習慣。問一問,你是怎樣學會的。既鞏固基礎,又初步放手讓學生自學。

不足: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走進學生中間,瞭解到學生自己各自喜歡的學習方式都很有特色,發現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同學對於知識早就會了,可在做的過程中,卻沒有做對,個別同學好的習慣還未正確形成。

篇十一:《加法》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2、學習5以內的加法運算。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5以內加法

難點:真正理解5以內加法,會應用。活動準備:

紅花三朵;水果磁性教具若干;5以內的加法算式卡片若干。活動過程:

一、複習5以內的數的的分與合

1、教師和全體幼兒進行問答遊戲,進行5以內數的分與合的練習師:小朋友,我問你,5可以分成1和幾?

幼:肖老師,我告訴你,5可以分成1和4、、、、、、

2、教師和個別幼兒進行問答遊戲,縮小幼兒之間的能力差距師:××小朋友,我問你,2和3合起來是幾?

××幼兒:肖老師,我告訴你,2和3合起來是5.

3、教師請幼兒兩兩合作並交換角色進行練習。

二、學習5以內數的加法

一)複習3以內加法,鞏固對“+”“=”的認識

1、老師昨天獎給小明2朵大紅花,今天又獎給他1朵大紅花,小明兩天共得了幾朵大紅花呢?(教師邊説邊演示)

2、你是怎麼算出來的?我們用加法算式怎麼寫出來呢?(教師板書:2+1=3)昨天獎到的2朵大紅花用數字2來表示,今天獎到的1朵大紅花,我們用數字1來表示。問共有幾朵,我們用加法。

“+”“=”又表示什麼呢?(引導幼兒説説符號的含義,進一步複習鞏固)

二)學習5以內數的加法

1、小朋友,看,這是小明的媽媽在超市裏買的水果,看看她都買了什麼?(出示不同數量的各種水果)

現在老師要出題來考考你們,請你們算出橘子和蘋果一共有幾個?你是怎麼知道的?(請幼兒説説自己的計算方法)

用加法算式怎麼來寫呢?(教師板書,並引導幼兒讀出算式,並説説算式中各數和符號所代表的意義)

2、教師和幼兒編應用題

如:小明的媽媽在超市裏買了1個西瓜,買了4個臍橙,請問西瓜和臍橙一共有多少個?

編出一道就以各種方式請幼兒説出算式或寫出算式,並説説算式的含義。

三、遊戲鞏固練習

1、教師一一出示5以內的加法算式卡片(如1+3=),請全體幼兒搶答。

2、教師出示5以內的算式卡片,請個別幼兒回答,對於有困難的幼兒,引導他利用實物等輔助進行計算。

3、把幼兒分組進行比賽,看哪一組答得又對又快。

四、活動延伸

回家與爸爸、媽媽比一比屋子裏5以內的加法誰找的最多。(比如:3個凳子跟2個桌子可以組成5。1根黃瓜再加上4個西紅柿是5······)

篇十二:《加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100以內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筆算的算理,掌握筆算的方法,能正確地用豎式計算。

2.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探索活動中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3.運用兩位數不進位加法計算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獲得成功體驗,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目標分析:

學生在一年級學會了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為學生理解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筆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準備,利用知識的遷移,通過學具的操作,經歷活動的探究,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尺子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一)創設情境。

今天可真熱鬧,學校組織二年級的同學參觀博物館,現在他們已經來到博物館門前,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頁情境圖

2.引導學生觀察後交流。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二)提出問題。

1.根據圖中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2.出示例1中的問題。二(1)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筆算。

1。 嘗試列式,體會加法的意義。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條件?怎樣列式?想一想,為什麼用加法來計算呢?(板書:加法)

2.交流算法,指名學生説口算的過程。

3.圖式結合,探究筆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學生操作擺小棒。

學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兩名帶隊老師,用2根小棒表示。

(2)組織學生交流,感悟筆算的算理和算法。

為什麼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來?(都是表示幾個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3)嘗試列豎式計算,理解筆算加法應注意什麼。弄清為什麼“5”與“2”對齊?(相同計數單位的數)

(4)全班交流筆算方法,教師板書豎式,進一步明確“個位與個位對齊,先從個位上的數加起”的道理。

4.即時練習。

出示教材第12頁“做一做”第1題,鞏固筆算加法時的對位方法。

(二)探究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

1。出示例2問題: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

2。指名學生列式,教師板書。

3。引導學生試算35+32。

(1)組織學生先擺小棒(注意觀察學生操作。首先正確擺放出35和32,其次正確地將5個1和2個1相加,3個十和3個十相加)幫助學生對筆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2)學生試着用豎式計算,交流板演算法。

(3)教師追問:列豎式時要注意什麼?為什麼3和3對齊,5和2對齊?計算時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4)師生小結: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注意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

4.即時練習。

出示教材第13頁“做一做”第1題,鞏固筆算加法時的對位和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一)教材第12頁“做一做”第2題。

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圖意,獨立列豎式計算。

2.集體交流。第2小題在列豎式時要注意什麼?

(二)教材第13頁“做一做”第2題。

學生列豎式計算,重點檢查學生的對位問題,提醒學生將豎式的結果填在橫式的後面。

四、課堂總結

(一)回顧小結,完善課題。

1.這節課我們利用加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計算時,每一位上的數相加是否滿十?

2。 補充課題,板書:不進位

(二)突出重點,結束新課。

筆算兩位數加法時要注意什麼?

篇十三:《加法》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4頁例題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演示,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通過學生操作、表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加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正確觀察現實情境圖,口述題意,列出算式。

教具準備:課件,四個圓片

學具準備:算式卡片,每名學生準備5個圓片或5根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先考考大家

先請3個男同學上前,提問:老師請了幾個小朋友上來?(3個)

再請1個女同學上前,提問:老師又請了幾個小朋友上來?(1個)

把前面的小朋友合起來一共有幾個?(一共有4個)

師:誰能把剛才的過程用一句話完整的描述一下呢?

(根據學生髮言,相互補充)

教師規範學生語言:先上來3個男同學,又上來1個女同學,合起來一共是4個同學。(讓學生反覆説。)

師:你能把剛才描述的過程配上手勢再描述一下嗎?

揭示課題:在數學裏面把兩部分合在一起,有一種運算方法叫加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加法。(板書:加法)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找學生上前參與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並通過教師的動作,形象直觀地體現合併的含義。】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題氣球圖(第一張幻燈片出示第一張圖3個紅氣球與1個藍氣球分離的圖片,提醒學生仔細觀察小丑手上的氣球有什麼變化,播放第二張圖3個紅氣球與1個藍氣球合起來的圖片。)

提問: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把小丑手上氣球變化的過程説清楚?

(學生描述的過程中,師用手勢配合着演示。)

2、擺一擺

師:用手裏面的學具代替圖上的氣球擺一擺,邊擺邊説,你會嗎?

請學生到黑板上用老師的學具展示交流擺的過程。(先找同學説,再讓其他人擺,降低難度)

3、畫一畫

師:剛剛我們用小棒表示了氣球,如果請你用畫圓點來表示小棒,你會不會?剛剛擺學具和觀察氣球圖的時候我們都有一個相同的動作(合起來),想一想你畫怎樣的圓圈圖,能讓別人看出來你的兩部分是合起來的呢?(根據學生的畫法,利用剛剛學生在黑板上擺的教具揭示好的畫法。)

4、學習加法含義

師:剛剛我們用手勢動作可以表示合起來,用圓圈也可以表示合起來的意思,那麼在數學裏面有一個專門的符號表示合起來,誰知道是什麼?(加號)舉起你的右手和老師一起寫加號,先寫橫再寫豎,讀作加號。

師:像剛才三個小朋友和一個小朋友合起來,三個氣球和一個氣球合起來,三根小棒和一根小棒合起來都可以用加法算式3 1=4來表示。師:大家會讀算式嗎?(如果會讀,讓學生試着讀一讀:3加1等於4。)

師:3表示什麼意思?( 3個學生,3個氣球,3個氣球)

師:1表示什麼意思?( 1個學生,1個氣球,1個氣球)

師:“ ” 表示什麼意思?( 合併)

師:“=” 表示什麼意思?( 一共)

【設計意圖:通過説一説、擺一擺、畫一畫等活動,使學生深刻理解合併的意思,為理解加法的含義奠定基礎。】

5、結合點子圖再説算式意義

三、鞏固練習

師:我們剛剛認識了數學王國裏的一道加法算式3 1=4,那麼在數學王國裏,還有很多很多的加法算式,大家想認識他們嗎?用你的姿勢告訴老師。

1、看圖説一説算式表示的意思。

完成做一做

針對第3幅圖,講解箭頭的表示的意思,根據箭頭的方向可知左邊是第一幅圖,右邊是第二幅圖。

師:1 2表示什麼意思?

可以表示:1名女同學和2名男同學在摺紙,合起來是3名同學。也可以表示:同學們折了1只藍紙鶴和2只黃紙鶴,合起來是3只紙鶴。

2、聽故事,找算式

師:剛才大家都説的額非常好,表現的非常積極,接下來老師給大家講幾個小故事。

有一天,老師去廣場上玩,發現廣場上面有3只鴿子在吃食,過了一會又飛來了一隻,現在廣場上面有4只鴿子了,老師的故事裏藏着一道算式,這道算式就在你們的卡片當中,請你把那張卡片拿出來,高高的舉起來。非常好,大家拿的都是3 1=4,卡片輕輕的放下來。為什麼你選擇的是3 1=4?(可以換一道算式)

夏天到了,池塘裏滿是荷葉,有兩隻青蛙跳在了荷葉上面在唱歌呢,過了一會,池塘裏又蹦來兩隻青蛙和他們一起唱歌,現在荷葉上一共有四隻青蛙。你準備選擇哪一張卡片呢?舉起來,一起讀出來,輕輕的收回去。聰明的同學告訴我,為什麼你選擇2 2=4?

3、自由發言2 3=5可以表示什麼?

師: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很多把幾部分合在一起的事,老師這裏有一道算式2 3=5,它可能表示的是哪件事呢?

【設計意圖:學生在大量的語言表述的基礎上由直觀圖抽象出數學算式,並讓學生結合具體的例子來描述2 3=5的意思,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思維的習慣,同時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呢?

五、佈置作業

師:在生活中,你還遇到過把兩部分合並起來的事嗎?請你根據事情列出算式和你的同桌或爸爸媽媽説一説。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生活中的事例,從而讓學生充分發現數學來源於生活,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篇十四:《加法》教學設計

第六課時 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不退位)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兩位數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2、使學生加深對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減的理解。

(二)能力訓練點

1、提高學生的口算準確性和速度,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學會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不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小棒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9-6= 30+2= 8+51= 50-20=

2、口答:

54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54=50+( )

68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68=8+( )

3、擺小棒算一算。

30+(7-2)= 70-40+5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在學習整十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時,是通過什麼辦法找出解題方法的?(擺小棒)這節課我們還是利用這種方法來學習“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

2、教學例1。

出示35-2。指到學生用小棒擺一擺,還剩多少根?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引導學生總結:35-2,就是從35根小棒中去掉2根,要先從單根的小棒中去掉2根,剩下的再和原來整捆的小棒合起來,結果是33根。

啟發學生結合操作過程歸納計算方法。

35分成3個十和5個一。

先算5-2=3(即個位上的數先相減)。

再算30+3=33(即再把個位上的數與整十數合起來)

反饋練習。

“做一做”第2題。

3、出示“35-20”。

學生擺小棒計算35-20,邊擺邊口述。教師巡視指導,啟發學生明確:兩位數減整十數,先把整捆和整捆相減,也就是先要把兩位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個位數,再把整十數相減,然後再加上各位上的數。

指導學生總結計算方法。

把35分成30和5

先算30-20=10(即十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先相減)

再算10+5=15(即再加上個位上的數)

學生互相敍述計算過程:先算30-20=10,再算10+5=15,所以35-20=15。

反饋練習:“做一做”,注意敍述計算方法。

4、比較兩題的算法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方法,請同學們結合例1的兩題,試着説一説計算方法。

板書設計: 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例1、 第一個問題,還剩多少本?

35 – 2 = 33(本)

先算5-2=3

再算30+3=33

第二個問題,還差多少本?

35-20=15(本)

先算30-20=10

再算 10+5=15

比較兩題計算方法有什麼不同

相同:都是把35分成30和5,不同:35-2是將分解出的5-2,而35-20是將分出的30-20

篇十五:《加法》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在教科書第107頁。這一課時是在學習了“9加幾”和“8、7、6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例題呈現的是灰兔、白兔在遊戲的情景,讓學生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一共有多少隻兔”的問題。解決方法有:(1)點出兔子的總只數;(2)按方位計數(左邊8只,右邊7只)後,算出總只數;(3)按顏色分類計數(白兔10只,灰兔5只)後,算出總只數。與之前的內容相比,難度有所增加,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數據需要學生自己收集。

設計理念:

學生學習了9、8、7、6加幾的計算,具有一定的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就列式計算而言,一點都不難。但是在觀察的有序性和全面性方面,學生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不管是在探索新知的環節,還是在練習鞏固的環節,我都利用課件直觀演示來引導學生進行有序且全面的觀察。

考慮到國小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本課的設計,試圖用活潑可愛的小動物來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儘量做到先讓善於發言的學生説想法,教師再結合學生説的演示給所有學生看,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算式所表示的意義,在理解算法的基礎上,再學會用語言表述想法。在練習過程中,基礎的練習,為了避免枯燥的書寫,採用選一選的形式。在拓展練習中,放手讓學生小組合作收集信息,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最後設計的猴子園,是想讓學生感受當條件不足的時候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我想這樣才能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初步經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2.數學思考:使學生會選擇不同的信息解決同一個問題。

3.解決問題:能根據信息提出不同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體驗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

4.情感與態度:體驗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促使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問題,並能夠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教學重點:

使學生會用學過的8、7、6加幾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選擇不同的信息,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能選擇正確的信息解決問題。

教學關鍵:

培養學生自己觀察,分析圖意,並試着探索運用多種解題方法來解決問題。

課前準備:

1.課件。

2.每四人小組各一張白紙,一支記號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1.創設情境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來了好多客人,還有一些“小客人”也要來看看你們,你們歡迎他們嗎?

課件出示:

左邊右邊

5只小白兔和3只小灰兔5只小白兔和2只小灰兔

2.解讀信息

你們看到了什麼呀?能用數學的話説一説嗎?

同桌互説,指名反饋,最後要求學生把看到的連起來説一説。

3.確定問題,分析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小朋友們真會觀察。我們要招待好它們呀,就要知道一共有幾隻兔子。出示問題:一共有幾隻兔子?(一起讀一讀問題)怎麼用算式表示呢?請小朋友們先想一想,然後把想到的算式寫在本子上,等同桌也寫好之後,互相説一説你的算式表示什麼。

(1)獨立書寫在紙上,然後同桌交流。

(2)指名反饋。可能出現以下情況:

a.按方位的:8+7=15;

師:為什麼用加法計算啊?你是怎麼想的?

生:我看到了左邊8只兔子,右邊7只兔子。把他們合起來就有15只兔子。

師:想法和他一樣的舉手。誰也想來説一説呢?

第一個學生説時,教師課件演示圈出左邊的兔子和右邊的兔子。第二個學生説時,師板書:左邊(8只)右邊(7只)。

師:明白了的小朋友一起説一説,為什麼用加法計算。

b.按顏色的:10+5=15

師:你是怎麼想的呢?

生:有10只白兔,有5只灰兔,合起來是15只。

師:想法和他一樣的舉手。誰也想來説一説呢?

第一個學生説時,教師課件演示讓白兔排成一隊灰兔也排成一隊。第二個學生説時,師板書:白兔(10只)灰兔(5只)。

最後請説對的小朋友領着大家説一説。

4.小結。

A.嘗試讓學生總結

誰能把兩種想法連起來都説一説啊?

B.師小結

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在解決“一共有幾隻兔子”的時候,就能用兩種方法解決。你們可以按照位置,把左邊的8只和右邊的7只合起來,又可以按照顏色把白色的10只和灰色的5只合起來。如果他們還有大小,還可以按照大小來合計呢。剛才誰把兩種方法都寫出來了呀?請舉手。你們真了不起。為獎勵你們為我解決了這個問題,我想請你們去遊動物園,你們願意嗎?

二.鞏固深化

1.選一選

出示動物園門口停車場的圖,課件演示:停着8輛車子(其中大巴4輛,小轎車4輛),又開來了4輛車(2輛大巴,2輛小轎車)。

師:我們首先到達的時動物園門口的停車場。你們看到了什麼呀?仔細看,接着又怎麼樣了?你們想到了什麼數學問題啊?(出示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你能想到哪些算式呢?請你輕聲地説一説你想到的算式。

出示選項:

(1)8-4=4(輛)(2)8+4=12(輛)(3)6+6=12(輛)

師:有一個小朋友想出了三種方法呢,可他不確定到底哪些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你們能不能幫他選一選啊?(生看算式)用手勢表示,選1就伸出1個手指頭,選2就伸出2個手指頭,選擇3就伸出3個手指頭。

學生思考後,用手勢選擇,指名反饋。

2.動物園的“鹿園”

師:你們真棒。好,現在我要帶你們去動物園來,你們看我們要去看誰了啊?(課件顯示鹿園)但在進入鹿園之前,我還有一個要求。能答應我的要求我才讓你們進去。仔細聽,進入鹿園之後,要求四個人小組用數學的話説一説你看到了什麼(板書:説)想到了什麼數學問題(板書:想)最後把能解決問題的所有算式都寫在紙上(板書:寫)。聽明白了嗎?

主要場景:11只長頸鹿,有5只站在樹旁,有6只在跑。

還有:12只鳥(紅色5只,黃色7只),樹上有8只,其中大鳥2只,小鳥6只;天空有4只,其中大鳥1只,小鳥3只。

(1)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提出一個數學問題,然後列式計算,把能解決同一個問題的多種算式都寫在白紙上。

(2)小組活動。

(3)選取學生的白紙反饋。讓組長説一説,這些算式表示什麼,解決了什麼數學問題。

A.反饋11-6=5(只)

師:你能説説表示什麼嗎?同意的舉手。你們厲害,這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我們以後才要學習呢。

B.師:那要解決一共有幾隻鹿的問題呢?能用什麼算式表示呢?能馬上説出算式嗎?

師板書:6+5=11(只)5+6=11(只)

C.反饋8+4=12(只)、5+7=12(只)

師:老師還發現有個小組寫出了這兩條算式,誰知道他們解決了什麼問題啊?有哪個組寫的和他們一樣的嗎?來説一説你們要解決什麼問題啊?

生説,教師出示問題。

師:你們真厲害,同樣的問題,又可以用兩種方法解決。看完鹿園,你們還想繼續去看嗎?那我們繼續走吧。

3.動物園的“猴子園”

這是什麼地方啊?你們看到了什麼啊?

師:(出示問題)一共有幾隻猴子?(三隻)真的嗎?請你睜大眼睛瞧仔細了哦!播放動畫,怎麼用算式來表示呢。

集體交流,得出結論。

師:看來有些時候我們想到的問題不一定都能解決。

三.課堂總結

師:今天這節課,解決了這麼多像一共有幾隻兔子,一共有幾隻鳥這樣的問題,而且都用了兩種方法。你們都用到了什麼知識啊?(數學知識,加法計算。)對,這節課我們就是學習用加法解決問題。(出示課題:用加法解決問題)看來學習數學很重要,因為它能幫我們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

反思:

在設計和執教這一課的過程當中,我認為做到以下幾點是非常關鍵的。

一、在情境中自主獲取信息

本節課創設了生動活潑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觀察、發現、收集數學信息。由於學生觀察的角度不同,會得出不同的信息。因此在交流信息時,通過自由説、同桌互説,以及全班交流,促使學生進行全面有序的觀察,使多數學生在情境中收集到解決同一個問題的不同的數學信息,

二、在體驗中自主發現策略

一年級的學生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已經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大多數學都在我們提出問題之前直接説出問題的結果了。為了讓學生體驗用數學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學習例題時,我指出要想好好招待這些小客人就一定要知道一共有幾隻兔子這個問題,並引導學生用算式來解決問題。在基礎練習中,開始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看到的情況自己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對發現的信息進行分析,從中篩選提煉有用的信息。在拓展練習中,才真正放手,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我真切地體會到教師在課堂上掌握好扶放程度的重要性。

三、在交流中重視培養習慣

讓一年級的學生呈現解決問題的結果是很容易的,但要讓他們把想法表述出來還是比較難的,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讓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先樹立好榜樣,光有一個人會説還遠遠不夠,在説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讓其他學生學會認真傾聽,傾聽之後還要及時模仿,這不僅讓學生清楚地瞭解每種方法,並能在表述算法的過程中體會不同算式説表示的不同意義。這一切,教師的引導性評價很重要,要使會説的學生獲得被欣賞的愉悦心理體驗,使會聽的學生感受到會傾聽的好處,使會説的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

結合多位老師的點評,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覺得這課還存在很多問題。

一、不能走出情境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是最大的遺憾

如果説這節課的情境創設是成功的,那麼走出情境解決實際問題就是失敗的。我上課之前是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最終我還是沒有想出解決的辦法。我想,如果我在整節課中,多獎勵學生一些花朵,然後讓這些花朵,分別貼在黑板的兩側,如左側7朵,右側4朵,其中黃花是6朵,紅花是5朵。在最後的總結之後,讓學生幫我計算一共獎出了多少朵花,是不是算走出了情境,解決實際問題了呢?

二、練習題的設計和反饋處理有待改進

在“停車場”的那道題,有人會問為什麼車子都用紅色的,我的考慮是這樣的:按方位和顏色來計算已經在例題裏出現過了,所以這道題,我就不再按顏色來分,而是按車子的種類分。關於8-4=4(輛)這個選項,我自己也有疑惑,因為學生基本上可以馬上排除它,我一直在想:如果把第一個選項改成12-4=8(輛)或者是12-6=6(輛)會更好一點?因為之前學生在學習一圖四式之後,就養成了看到一條算式想到其他三條算式,在探尋“一共有幾隻兔子”這個問題時,學生確實寫出了15-7=8(只)和15-8=7(只)等算式,而且有些小朋友在和同桌交流的過程當中還很自豪地説自己不僅想到了加法還想到了減法,不過在反饋時,那些學生也沒有提出減法的算式。所以我想,是該把減法放在探究新知環節中評價,還是在這個基礎練習裏,就可以利用12-4=12(輛)或12-6=6(輛)這兩條算式做到加法和減法的比較呢?

在“猴子園”裏,我意圖是讓學生體會當條件不足時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但如何讓學生明白我的意圖呢?我選擇了放手讓學生説,我以為他們會猜,最後再由我總結:“樹上到底有幾隻猴子,我也不知道,那麼我們都不知道這樹後面有幾隻猴子,那這個問題能解決嗎?”可是我的學生似乎很自信,有的認為就是1只,有的認為就是2只,有的認為就是3只,造成這樣的結果可能有兩個原因:其一,也許他們確實在猜,但是不會表達;其二,也許是我的語言誤導了他們,因為我説:“一共有多少隻猴子呢?誰能最快用算式表示出來?”所以他們無論如何都要想出一條算式來。

篇十六:《加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加法結合律,並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結合律。

2、經歷探索加法結合律的過程,通過對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決,進行比較和分析,發現並概括出運算定律。

3、在具體情境中體會應用加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的實際意義,感受到加法結合律的價值,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形成一定得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加法結合律,能用字母來表示加法結合律。

教學難點:

經歷探索加法結合律的過程,發現並概括出運算定律。

教學過程:

一、複習。

根據加法交換律在( )裏填上恰當的數。

20+34=( )+( )

a +100= ( ) + ( )

二、板書課題:加法結合律

三、出示學習目標。

1、理解和掌握加法結合律。

2、培養學生觀察、歸納、概括的能力。

四、出示自學指導。

1、認真看課本29頁的例2。想想(88+104)+96先算什麼?後算什麼?88+(104+96)先算什麼?後算什麼?為什麼“104+96”要加小括號?

2、(88+104)+96與88+(104+96)可以用什麼符號連接起來?觀察後比較(88+104)+96

與88+(104+96)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3 你發現了什麼規律?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五、檢測。

1、根據自學指導檢測。

2、習題。

(1)根據加法結合律填空。

(136+157)+143=136+( + )

(288+495)+105=288+( + )

(○+□)+△= ○ + ( + △ )

(a+ )+ = +(b+c)

(2)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填數。

53 + 36 + 6 4 = ( ) + ( + )

4 8 + 2 7 + 6 2 = ( )+ ( + )

8 9 + 1 2 5 + 1 1 =( + ) +( )

3 5 0 + 3 7 4 + 6 5 0 = ( + ) +( )

(3)不用計算,把左右兩邊得數相等的算式用線連起來

a: 76 +1 8 + 2 2 1、( 2 7 + 7 3 )+ 4 6

b: 4 2 + 2 4 + 5 8 2、 7 6 +( 1 8 + 2 2 )

c: 3 1 + 1 9 + 6 7 3、 2 4 +( 4 2 + 5 8 )

d: 2 7 + 4 6 + 7 3 4、( 3 1 + 1 9 )+ 6 7

(4)哪個算式計算最簡便,就把表示哪個算式編號的字母填在□內。

78 +157 + 22 □

A 78 + (157 + 22)

B 157 + (78 + 22)

C (78 + 1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