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秋思的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77W

秋思的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秋思》五年級教學設計 篇一

【教材分析】

《秋思》是一首敍事抒情詩,詩人張籍藉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片段——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客居他鄉之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這首詩。讀準詩中多音字的讀音。

2、通過看註釋、查閲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3、在反覆誦讀中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

4、初步體會詩人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多種方法,理解詩句含義。

2、體會詩人思鄉懷親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理解詩題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思鄉詩《泊船瓜洲》,請一位同學來背一背。(生背誦)

師:在這首詩裏,是什麼勾起了王安石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呢?(生回答)

師:像這樣抒發思鄉情感的詩歌我們把它叫作“思鄉詩”。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思鄉詩,它是唐朝詩人張籍寫的《秋思》。(板書:秋思)(生齊讀詩題)

師:詩題怎麼理解?(生交流)

師:在秋天裏思念家鄉,這樣的思念應該是悠長的,所以朗讀詩題時,可以把秋思這兩個字稍微拉長一點,這樣就更有味道了,請大家再試一試!(生再次齊讀詩題)

二、讀通讀順,讀出節奏

(一)指導讀準多音字

師:嗯,有點味道了。課前已經預習過詩歌,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生讀詩歌)

師:你們覺得他讀得怎樣?(生評價)

師指導讀準多音字“重”。

師:“重”在這兒的意思是——那麼“意萬重”就是——

(生交流)

師:沒錯,“意萬重”就是想説的意思很多,這是虛指。你看,根據多音字的意思來確定多音字的讀音,這可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用上這樣的方法,我們再來讀讀第四句詩。(生齊讀)

(二)讀出節奏

師:讀得正確,也讀得流利,不過,朗讀古詩還要能夠讀出節奏來。現代人朗讀古詩,常常根據音節或意義來劃分節奏。如果按音節劃分的話,七言詩每句多為四個節拍。如果按意義來劃分的話,七言詩每句多為三個節拍。知道了古詩的朗讀節奏,大家就可以選擇喜歡的一種練習讀一讀,一會兒我們來展示。

(生自選節奏練習朗讀)

師:讀得真投入!誰願意來讀一讀?其他同學可要認真聽,看能不能聽出他是採用第幾種節奏來朗讀的。(指名朗讀)(生齊讀)

三、感知詩意,體會詩情

(一)感知詩意

師:聽你們朗讀詩歌真是一種享受。這樣讀着讀着,詩句的意思應該也有所瞭解了吧!請大家同桌之間相互交流。

(生練習説詩句意思)

師:誰來試着説一説詩句的意思?(生説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師:基本上把詩句的意思説出來了。關於詩句的意思,我們先説到這兒。我想,隨着閲讀的不斷深入,你們對詩句的理解還會更加到位的。

(二)體會詩情

1、品讀“見秋風”

師:同學們,這首詩只有28個字,卻飽含着詩人那濃濃的思鄉愁緒。是什麼引發了詩人的這份思鄉情感,讓他急着給家人寫信呢?請大家默讀古詩,找出其中原因。(生默讀)

師:讀着詩句中的“見秋風”三個字,你有什麼疑問嗎?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都説風兒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可詩人為什麼卻説見到秋風了呢?展開想象,此時此刻詩人獨自站在洛陽街頭,瑟瑟秋風吹來,他可能會看到什麼?

指導學生想象,讀出“洛陽城裏見秋風”中的憂傷和孤獨。

師:都説詩中有畫,瞧,你們已經讀出畫面來了,了不起。通過這樣讀詩句想畫面,我們就會明白秋風看不到,但是秋風帶來的蕭瑟景象卻處處可見。現在,讓我們帶着這種憂傷,這種孤獨,再來讀讀這首詩,注意把聲音壓低點,努力讀出詩人的內心感受。

2、品讀“意萬重”

師:正是這樣的憂傷,正是這樣的孤獨,使得詩人思緒萬千,此時此刻他最想做的是什麼事?

師:用詩句中的字眼來説,那就是——(作家書)詩人提起筆來,千言萬語湧上心頭,他可能會想起——(想象張籍的思念)

師:那他又想對他們説些什麼呢?請拿出練習本,任意選擇一個寫信對象練習寫話,幫張籍把想説的話寫下來。(生練習寫話,師巡視指導。)引導交流。

3、品讀“説不盡”

這樣的感覺——(生齊)復恐匆匆説不盡。

師:這説不盡的是什麼?(生交流)……

4、品讀“又開封”

師:正是這許許多多的説不盡,使得我們又看到了這樣一個畫面,一起讀——(生齊)行人臨發又開封。

師:“行人”是指什麼人?

古時候沒有郵局,也沒有郵遞員。老百姓的家書往往只能託人捎帶。對於一個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説,遇到一位可以捎信的人,是非常不容易的。

師:就是因為這個不容易,所以張籍才會有這樣一種感覺——(生齊)復恐匆匆説不盡。

師:就是因為這個不容易,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這樣一個畫面——(生齊)行人臨發又開封。

師:誰來告訴大傢什麼是“又開封”?又把信打開,讀着“又開封”,你又看到了什麼畫面?張籍為什麼又開封呢?現在,老師就是行人,你們就是張籍,我想採訪一下大家,誰願意接受我的採訪?(師採訪學生)

師:其實我們可能很難理解張籍此時此刻的心情,相信瞭解了他的經歷,你會明白他內心的情感。張籍其文學成就極大,但仕途卻並不順利。由於家境貧寒,他很小就遠離家鄉,四處求學、作詩,也數度返回故里,一直沒有找到立身之所。三十歲左右,他得到韓愈的賞識和推薦,後來憑藉自己的才華考取功名,卻又默默地做了十年九品芝麻官。創作這首詩的時候,他在外漂泊又已近十年。十年來,他無時無刻不想起故鄉,想起家中年邁的父母,想起兒時一起玩鬧的兄弟姐妹,可是這一切都只能深深埋藏於記憶深處了。而這一封家書不知道要何時才能送到遠隔千里的家人手中。

師:聽了張籍的介紹,你有什麼感受?

是啊,十年了,十年沒回家了,難怪他會這麼思念家鄉,這麼思念親人。而這樣的思念就藴含在“作家書”中。像這樣通過敍述一件事情來表達情感的抒情方式,我們把它叫作敍事抒情。

(板書:敍事抒情)體會到詩人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思鄉愁緒後,如果讓我們再來讀讀張籍的這首詩,大家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一起讀——(生齊讀)

四、總結課堂,佈置作業

師:背誦《秋思》。其實像這樣表達思鄉懷親的詩歌還有很多,課後請同學們找一找、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秋思

唐張籍敍事抒情

洛陽城裏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説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秋思優秀教學設計 篇二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宋代王安石眼中鄉愁是那春風又吹綠的江南岸,在唐代李白眼中鄉愁是那皎皎的明月,那在唐代張籍的眼中鄉愁又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張籍寫的《秋思》(板書課題)。請同學們翻開書22頁。

二、初讀古詩,讀懂詩意。

師:自由朗讀古詩,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節奏讀,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生:自由讀詩。

師:我看同學們都會讀了,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起來讀,誰願意來當一個最勇敢的孩子。

生:讀詩。

師:讀得真不錯,聲音響亮。還有誰也想來試一試。生讀。

真棒!老師聽出他讀出了古詩特有的節奏。(課件出示古詩)

(講解字音)生再讀。

師:很好。來咱們全班一齊讀《秋思》。起。

師:這首詩同學們都讀得字正腔圓了。老師也想來讀一讀。

師:同學們,老師讀得怎麼樣?(分析師生讀法不同,再練讀。)

師:老師讀前四個字,你們讀後三個字。準備起。

現在老師想調換一下,你們讀前四個字,老師讀後半句,敢嗎?好準備起。

師:真不錯。可單單會讀還不夠,還要理解詩意。現在請同學們根據書中的插圖、註釋,也可以藉助工具書理解這首古詩的意思,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

生:研讀詩意。

三、再讀古詩,品悟詩情。

師:誰能告訴老師你讀懂了什麼?

生:1.我讀懂了詞語的意思。

生:2.我知道這是詩的意思。

師:真厲害知道這麼多。

生:3.我知道了作者是看見秋風颳起就想家了。

師:哦,作者想家了。那是什麼引起他的思鄉情呢?

生:洛陽城裏見秋風。(點擊課件出示詩句)

師:可是秋風看得見嗎?

生:看不見。

師:那作者看見的是什麼?

生:是葉子飄落、草黃了、雁子往南飛。

師:是呀,落葉要歸根、雁子要南飛,作者也想家了。那他看不見什麼?

生:父母、孩子、妻子。

師:站在淒涼的秋風中,作者想——家。

因秋風而思家的,歷史上還有個典故呢。晉代張翰(點擊課件出示詩句)説:“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裏,以要多爵乎?遂命駕而歸。”(《晉書張翰傳》)張翰是張籍的同鄉,他寧願棄官而回家。而張籍呢?他的家在哪?在洛陽嗎?有誰知道張籍?

生:交流張籍資料。(課件出示)

師:十年哪,那瑟瑟的秋風絞碎了詩人思鄉的心,詩人難以回鄉,愁腸百轉,他縱有千言萬語又該如何傾述呢?

生:寫家書。

師:可這是一封怎樣的家書呀?你能從詩中找出句子嗎?

生:欲作家書意萬重。(板書:意萬重)(課件出示詩句)

師:意萬重是什麼意思?你能跟它換個詞嗎?

是呀,十年了,那是多少個日日夜夜呀?年邁的父母、翹首遙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張籍只能把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會在信中説些什麼呢?同學們拿起筆來,把張籍想説的話寫下來吧!(課件出示小練筆)

師:我看同學們都寫得差不多了,來哪個小張籍願意把你的思念讀給大家聽。

(師生互動交流,生讀完寫句再讀詩。)

師:把我們所有的話加起來張籍覺得夠嗎?(不夠)

是呀,縱有千言萬語也表達不了詩人的心,這真是——(欲作家書意萬重)

領悟:復恐匆匆説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師:信寫好了,我們來看看張籍寄信的畫面。(課件出示詩句)

同學們張籍寄信時,他心情如何?你能從詩中找出這個字嗎?

“恐”是什麼意思?他在擔心什麼?

師:可臨行為什麼又開封?“開封”是什麼意思?“又開封”呢?

生:“開封”就是把封好的信拆開。

“又開封”就是把信合上又打開,又合上又打開……

師:詩人把信打開幾次?

生:一次,兩次,三次……

師:第一次張籍把信打開,為何呀? ——生:復恐匆匆説不盡。

第二次張籍把信打開,為何呀? ——生:復恐匆匆説不盡。

第三次張籍把信打開,為何呀? ——生:復恐匆匆説不盡。

張籍呀張籍你已經看了一遍又一遍,為何呀?——生:復恐匆匆説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四、回讀,深化情感。

師:是呀,小小的一封家書怎能承載一個遊子濃濃的鄉愁呢!請讀《秋思》

師:信帶走了,可帶走的僅僅是信嗎?

那他還帶走了什麼?

生:帶走了作者的心……

師:張籍此刻的心情他的朋友孟郊也深深懂得,他曾寫下: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歸信吟》(點擊課件呈現)讀詩。

師:魂去也,空一身哪!現在陪伴張籍的只有——洛陽城裏的秋風。於是一首千古絕唱就在張籍腦中誕生,這就是《秋思》(音樂響起)生讀詩;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張籍身在洛陽,心在故鄉。這是一份刻骨銘心的思念呀!請讀《秋思》。秋風乍起,思鄉湧起,寫不完的思念,説不盡的鄉愁,再讀《秋思》

五、拓展昇華。

師:同學們這思鄉懷親又何止張籍和孟郊而已。那時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離鄉的人們只好把滿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寫進詩裏。課前老師讓你們收集有關思鄉的古詩有嗎?

生交流思鄉的古詩,進一步感受鄉愁。

師:我看同學們手中還有很多思鄉的古詩,課後咱們班來辦個思鄉的古詩大會好嗎?

師:老師這裏也有思鄉詩句。(課件出示)師生配合讀。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唐。張九齡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唐。杜甫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唐。馬戴

明月有情應識我,年年相見在他鄉。------清。袁枚

師:這思鄉懷親從唐至清源源流傳,他流呀流,流進當代台灣詩人余光中的心中,請看課件出示:余光中《鄉愁》)(音樂響起)。

師:同學們,張籍的鄉愁是思念家中的親人,那余光中的鄉愁又是什麼呢?

(比較鄉愁,提升愛國情懷)

六、總結。

師:同學們家鄉的山水總讓遊子們魂牽夢繞,家鄉的親人更讓遊子們牽腸掛肚。也許今天你們還不能完全領會,但是孩子們你們終將長大,闖蕩天涯,那時候你們一定會懂得這種無法割捨的牽掛。因為家是我們永遠的嚮往。

《秋思》道盡了天下所有遊子們的心,讓我們再一次吟詠這首傳世之作吧!

《秋思》教案 篇三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四個生字並正確書寫、運用。

2、體會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情懷的寫法。

3、感受詩人暗藏於詩中無限的思鄉之情。

【課前準備】

1、瞭解王安石的生平。

2、瞭解唐朝詩人張籍、清朝納蘭性德的生平。

3、收集思鄉的古詩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遠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這是人世間最美好、最真摯的情感。同學們,你們學過哪些與“月”有關的詩詞呢?

2、是呀,從古到今,月亮總是讓人情不自禁思念家鄉,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關於月亮的詩。

3、揭示課題: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板書課題,瞭解“泊”字字義,選擇正確讀音。)

二、交流資料,瞭解詩人

課前,你收集了詩人的哪些資料,請用簡潔的語言説一説。

三、整體把握,初步感知

1、指名讀詩,全班讀,注意讀準字音。

2、自己多讀幾遍這首詩,結合課文註釋,想想詩句的意思,並從中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

3、四人小組討論詩句的意思,並説説你最欣賞詩中哪一句。

四、賞析詩句,感悟詩境

1、剛才同學們説得最多的就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句詩(出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2、請説説你為什麼喜歡?

3、有同學説,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生機盎然的春天的樣子。現在請和同桌互相説一説:在你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景色呢?暢所欲言。

4、同桌互讀,練説。

5、指數名學生説。

6、小結:

你們的回答真精彩!詩的魅力就在於能用簡短的同一個語句在不同的人的腦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畫面。

7、請你用朗讀把你腦海中勾勒的畫面讀出來,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8、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彷彿看見了草長鶯飛、滿目新綠的春天,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還能讓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9、指名説,同學們理解得多豐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綠”讀出來吧。男女生賽讀。

10、關於“綠”字還有一個故事,引導閲讀“資料袋”。瞭解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11、看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觸呢?

12、小結:

是呀!一位如此優秀的詩人能為一個字修改十多次,我們在習作中難道不該反覆修改嗎?記住:文章是改出來的。

五、品評詩句,昇華情感

1、這麼美的春色,誰不流連忘返呢?詩人和我們一樣陶醉其間了嗎?

2、詩人想幹什麼?家鄉在哪兒?引導學生從課題和詩句一、二行處理解。

3、請你在教室的地圖上找找它們的位置吧。再好好讀古詩。

4、學生上台指地名,然後簡介王安石把南京稱為故鄉的原因。

5、你從哪裏讀出詩人急切地想回家鄉呢?

6、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

7、感情朗讀。

六、迴歸整體,深化體驗

1、漂泊在異鄉的遊子對家鄉是多麼的眷戀啊!讓我們一起來感情朗讀這首詩吧。

2、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一、回顧內容,談話入題

古詩《泊船瓜洲》讓我們體會到了王安石借春風問明月,何時才能榮歸故里的千般惆悵?那麼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表達思鄉之情的呢?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受

1、讀一讀《秋思》和《長相思》,要求正確、流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詞。

2、指幾名學生讀,正音。

3、看看詩詞題目,你發現了什麼?

4、同樣的思鄉之情,但表達卻不相同。和你的夥伴好好讀詩,看看詩人們是怎麼表達的?

5、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任選一首讀。

三、品讀詩句,領悟感情

1、詩人那濃濃的鄉情,藏在哪些詩句中呢:讀,勾畫。

2、指名答。

3、“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麼?

4、學生同桌互相説一説,指名説。

5、指導朗讀,讀出詩人惆悵滿懷的感覺。

6、詩中詩人借什麼景物來抒發情感的呢?

7、小組內交流:説説下面那句詩的意思。

8、引讀“意恐匆匆説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提示:頭腦中想象情景)

9、這一次又一次的想寫信、封信、拆信的過程,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詩人對家鄉的掛念。

10、感情朗讀。

11、王安石見月惆悵,張籍見秋風而感慨。那麼,納蘭性德又是如何將情藏於詩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嗎?

12、小組內討論交流,各抒己見。

13、全班交流,師引導體會“風一更……無此聲”。

四、入情入境,深情朗誦

讀詩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畫面也就不同。我們在朗讀這些詩詞時,一定要想象畫面,要用心體會他們的感情。讓我們再一起朗誦這感人的詩詞吧。

五、找尋規律,識記生字

1、找出本課四個生字,讀讀相關句子。

2、用你認為可行的辦法去記憶。

3、學生練寫。

【點評】

重慶九龍坡區是我社第一批參加實驗的實驗區,它們從20xx年參加課改以來,通過抓集體備課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該區在暑假期間組織教師備課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後,我有一些話要説:

一、感動

這些教案是九龍坡區教師在區教研室的帶領的幫助下,經過一個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來的,是冒着重慶的酷暑做出來的,這種團結、協作、奮鬥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更令人感動的人,他們願意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無私地奉獻出來,給全國的實驗老師提供備課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師們在看到這些教案時,不應該竊喜又有了應付檢查的材料,不應該產生偷懶的想法,因為這是彼時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適合你。老師們要感謝他們的最好方式是,對他們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這樣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圍。

二、感想

九龍坡區探索出來的集體備課、網絡備課曾經在天津的經驗交流會上介紹過,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教研形式。它發動集體智慧、羣策羣力,準備出一份水準較高的教案,同時還省去了老師大量的無謂勞動,老師完全可以把這個時間用在學習提高上。面對這樣一份相對“標準化”的教案,老師需要做什麼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調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記好“教學反思”,看看自己在實施教案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到整個的設計思路,小到某一個問題的提問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雖然本課時不能重複,但長期經過這樣反思,將對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

三、感慨

國小語文課改已經進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參加課改的老師和學生也用到了五年級上冊教材。課程改革對老師觀念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師生在此過程中的收穫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綜觀近一年多的課程改革的進展,使人不禁有“慢”下來,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覺。箇中原因自然是很複雜的,但我以為大致有三:第一是經過課改初期的“激情燃燒”,這時已經有些疲塌了;第二越來越到國小畢業之時了,對如何考評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專家的影響,加之一些瓶頸問題無法突破。而重慶九龍坡區的這些教案給我強烈感受是,老師的探索熱情並沒有衰減,改革的動力並沒有消失,他們為自己前幾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為自己以後將取得的成果而充滿信心。所以,參考、學習這些教案的老師,不光得到了某些備課上的便利,更應該為他們的精神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