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06K

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新版多篇)

古詩原文翻譯賞析 篇一

原文:

羔裘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

彼其之子,捨命不渝。

羔裘豹飾,孔武有力。

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

彼其之子,邦之彥兮。

譯文:

穿着潤澤羔皮襖,為人正直又美好。就是這樣一個人,不怕犧牲為君勞。

穿着豹飾羔皮襖,高大有力為人豪。就是這樣一個人,國家司直當得好。

羊羔皮襖真光鮮,素絲裝飾更燦爛。就是這樣一個人,國家傑出的人選。

註釋:

1、羔裘:羔羊皮裘,古大夫的朝服。

2、濡(rú):潤澤,形容羔裘柔軟而有光澤。

3、洵(xún):信,誠然,的確。侯:美。

4、其:語助詞。

5、捨命:捨棄生命。渝:改變。

6、豹飾:用豹皮裝飾皮襖的袖口。

7、孔武:特別勇武。孔,甚;很。

8、司直:負責正人過失的官吏。

9、晏:鮮豔或鮮明的樣子。

10、三英:裝飾袖口的三道豹皮鑲邊。粲(càn):光耀。

11、彥(yàn):美士,指賢能之人。

賞析:

羔裘是古代卿大夫上朝時穿的官服。《詩經》中通過描寫羔裘來刻畫官員形象的詩有好幾首,如《召南·羔羊》《唐風·羔裘》《檜風·羔裘》等,命意都不一樣。

《鄭風·羔裘》這首詩,起筆描述羔裘的外在美,作者具體而微地描寫了羊皮袍子的皮毛質地是如何的潤澤光滑,袍子上的豹皮裝飾是如何的鮮豔漂亮。然後才讚美穿此羔裘的人的內在美,寫外在美的目的是通過對羊皮袍子的仔細形容,和對其中寓意的深刻揭示,藉以讚美穿羊皮袍子的官員有正直美好能捨命為公的氣節,有威武勇毅能支持正義的品格。總而言之,人衣相配,美德畢現,這位官員才德出眾,不愧是國家的賢俊。外在美、氣質美和品行美、形象美高度統一。這樣理解符合認為此詩主旨為讚美優秀官吏的説法。

如果説此詩有諷刺意味,那就是説,在詩中,禮服的高貴華麗襯托着君子的美德形象,服飾的華美同時也象徵着君子高貴的人品。在作者看來,古代的卿大夫確實是這麼回事;但是,一聯繫鄭國當時的現實,滿朝穿着漂亮官服的是些什麼人——一句話,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可以説,都不稱其服。這樣,作者贊古諷今的作詩命意就凸現出來了。因為衣裳總是人穿的,從衣裳聯想到人品,再自然不過了。至於一個人的品質、德性要説得很生動、形象,就不那麼容易,而此詩作者的聰明之處,也在這裏。他用看得見的衣服的外表,來比喻看不見、感得到的較為抽象的品行德性,手法是極為高明的。比如,從皮袍子上的豹皮裝飾,聯想到穿這件衣服的人的威武有力就十分貼切,極為形象。但如果當作一首諷刺詩來説,有些過於含蓄,以至千百年來聚訟不已。

古詩原文翻譯賞析 篇二

原文:

遵大路

遵大路兮,摻執子之祛兮,無我惡兮,不寁故也!

遵大路兮,摻執子之手兮,無我魗兮,不寁好也!

譯文:

沿着大路跟你走,雙手拽住你衣袖。千萬不要嫌棄我,別忘故情把我丟。

沿着大路跟你走,緊緊握住你的手。千萬別嫌我貌醜,別忘情好把我丟。

註釋:

1、遵:沿着。

2、摻(shǎn):執,拉住,抓住。袪(qū):衣袖,袖口。

3、無我惡(è):不要以我為惡(醜)。一説“惡(wù)”意為“討厭”。

4、寁(zǎn):去。即丟棄、忘記的意思。一説迅速。故:故人,故舊,舊情。

5、無我魗(chǒu):不要以我為醜。魗,同“醜”。

6、好(hào):情好。

賞析:

此篇無首無尾,詩人只是選擇男子離家出走,女子拽着男子衣袖,拉緊他的手,苦苦哀求他留下的一個小鏡頭,以第二人稱呼告的語氣反覆哭訴。全詩只有兩章八句,既沒有點明男子離家出走的原因,也沒有交代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然而詩人描繪的這幅平常而習見的畫面,卻是活靈活現的。詩中生動地描述了一幅似乎非常具體的生活場景:一對男女在大路上追逐,女的追上男的,在路邊拉扯糾纏,還似乎有女子悲愴的哭訴聲,她呼喚着男子,不斷重複地説着:“不要嫌惡丟棄我!”“多年相愛不能説斷就斷!”除此,她已經沒有別的`話要説,彷彿自己的一切辛酸、痛苦、掙扎、希望都凝聚在這兩句話中了。她多麼渴望在自己的哀求下,他能回心轉意,兩人重歸於好,相親相愛過日子。這是女主人公唯一祈求。但是,詩至此卻戛然而止,不了了之,留下了一大片畫面空白,容讀者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審美情趣去創造,去豐富,可能有多種不同的設想,繪出不同結果的精彩畫面。所以詩中這幅片斷性的畫面儘管是一目瞭然的,但卻是極具有包孕性的。

此詩語言自然流暢,樸實無華。原詩純為賦體,二章四句,每句皆押韻。第二章首句“路”,王引之《經義述聞》説:“當作道,與手、魗、好為韻,凡《詩》次章全變首章之韻,則第一句先變韻。

翻譯 篇三

透過裝飾着雲母的屏風,燭影漸漸暗淡下去。銀河也在靜靜地消失,晨星沉沒在黎明的曙光裏。月宮的嫦娥恐怕後悔偷了后羿的長生不老藥。現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顆孤獨的心。

古詩原文翻譯賞析 篇四

原文:

太平洋遇雨

一雨縱橫亙二洲,浪淘天地入東流。

卻餘人物淘難盡,又挾風雷作遠遊。

譯文:

我乘船過太平洋見雨霧迷茫橫貫亞洲美洲,遠處水天相連浪濤好象在盪滌天地向東流去。

戊戌政變後的劫餘人物不會被歷史浪潮滌盪盡,今天我又懷着改革社會的雄心壯志作遠遊。

註釋:

(1)縱橫:形容雨霧迷茫,無邊無際。

(2)亙:gèn,橫貫,從此端直達彼端。

(3)二洲:指亞洲、美洲。太平洋東接美洲,西接亞洲。

(4)浪淘天地:形容浪濤好象在盪滌天地。

(5)卻餘人物:指戊戌改變後的劫餘人物,包括詩人自己。

(6)淘難盡:指維新變法的人物沒有殺盡。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此處反用其意。

(7)風雷:龔自珍《己亥雜詩》有“九州生氣恃風雷”。詩人藉以比喻自己懷有改良社會的雄心壯志。遠遊:指詩人遠遊美州。

賞析:

這首詩據説是在革命鬥爭極其艱苦的情況下,作者寫此詩作為聯絡暗號用的。

詩的起句就點題,並表現出一股恢宏的氣勢:天宇之大,一雨能夠延綿亞美二洲。也就是説,在太平洋上遇到的雨,既灑落在此去之美洲上,又灑在已離之亞洲上。此去的美洲如何,暫時按下。已離之亞洲,則令詩人浮想聯翩,綰今及古,於是以“浪淘天地入東流”承接,第一二句聯繫緊密,結構更顯緊密。而第二句把雨中的亞洲大地那種壯闊的景色展現在讀者面前,詩人設想那灑在亞洲中華國土上的雨,必定激起滔天巨浪,滾滾東流,“浪陶天地”,這是何等的氣魄,“入東流”,則又指明瞭了天地運行的真理,也預示着位於世界東方的中華民族定當掀起一波鋪天蓋地的巨浪。而這句詩又自然而然地與蘇東坡的名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赤壁懷古》)聯繫起來。但詩人並不苟同於坡仙的懷古傷今,於是轉出新意:“卻餘人物淘難盡。”“卻”字關聯上句,使本句意思格外突兀:自信自己雖是戊戌劫餘的人物,但決不會像千古風流人物那樣,瞬息即被歷史之波浪長流所淘盡。但也就是這種突兀,更能將作者自己與古代的風流人物之間那種反差體現出來,於是,詩的最後一句“又挾風雷作遠遊”,便表示了自己壯志未泯,此番遠遊美洲決不消極逃遁,而是另有一種風雷大志包藏胸中。風雷本是一種自然天象,風雷大作則宇宙震顫,以往的古詩中常用以表示大有作為之意,而作者正是要借風雷這種驚天動地的現象來表明自己立志開創一番宏圖偉業的決心。此句在這裏,出自一個在戊戌變法中遭到慘敗的重要人物之中,這種反差更震撼人心。

整首詩託雨寫志,表現了作者並不因為變法維新運動的失敗而退縮,胸懷遠大目標,一往無前的精神。由平常的景帶出不平常的情。立足於太平洋之上,遙視亞美二洲;身處政治逆境之中。而思及古今,更展望未來。境界開闊,情懷高遠,有一種奔放熱情溢於字裏行間。

翻譯 篇五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

古詩原文翻譯賞析 篇六

原文:

鴇羽

肅肅鴇羽,集於苞栩。

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

父母何怙?

悠悠蒼天,曷其有所?

肅肅鴇翼,集於苞棘。

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

父母何食?

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肅肅鴇行,集於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樑。

父母何嘗?

悠悠蒼天,曷其有常?

譯文:

大鴇撲稜稜地振動着翅膀,成羣棲息在叢生的柞樹上。王侯家的徭役無止又無休,我不能回家耕種五穀雜糧。我可憐的父母靠什麼養活?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爺在上,我何時才能返回我的家鄉?

大鴇撲稜稜地扇動着翅膀,成羣落在叢生的酸棗樹上。王侯家的徭役無休亦無止,我不能回家耕種五穀雜糧。可憐的父母有什麼吃的啊?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爺在上,什麼時候我才能不再奔忙?

大鴇撲稜稜地飛動着翅膀,成羣棲息在叢生的桑樹上。王侯家的徭役從來沒有頭,我不能回家耕種稻穀高粱。可憐的父母吃什麼活着啊?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爺在上,苦命的日子何時恢復正常?

註釋:

⑴鴇(bǎo):鳥名,似雁而大,羣居水草地區,性不善棲木。

⑵肅肅:鳥翅扇動的響聲。

⑶苞栩:叢密的柞樹。苞,草木叢生;栩,櫟樹,一名柞樹。

⑷靡:無,沒有。盬(gǔ):休止。

⑸蓺(yì):種植。稷:高粱。黍:黍子,黃米。

⑹怙(hù):依靠,憑恃。

⑺曷(hé):何。所:住所。

⑻棘:酸棗樹,落葉灌木。

⑼極:終了,盡頭。

⑽行:行列。一説鴇腿;一説翅根,引申為鳥翅。

⑾嘗:吃。

⑿常:正常。

賞析:

這是一首描述徭役沉重、民不聊生之苦的詩歌。全詩三章首句均以大鴇這種鳥本不會在樹上棲息,卻反常地棲息在樹上來比喻成羣的農民反常的生活——長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務農養家餬口,其苦情可見一斑。因為鴇鳥是屬於雁類的飛禽,其爪間有蹼而無後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於沼澤草地,不能抓握枝條在樹上棲息。而今鴇鳥居然飛集在樹上,猶如讓農民拋棄務農的本業常年從事徭役而無法過正常的生活。這是一種隱喻的手法,正是詩人獨具匠心之處。王室的差事沒完沒了,回家的日子遙遙無期,大量的田地荒蕪失種。老弱婦孺餓死溝壑,這正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爭、戰亂頻仍的現實反映,所以詩人以極其怨憤的口吻對統治者提出強烈的抗議與控訴,甚至呼天搶地,表現出人民心中正燃燒着熊熊的怒火,隨時隨地都會像熾烈的巖漿衝破地殼的裂縫噴湧而出,掀翻統治階級的寶座。

全詩三章語言大同小異,這是民間歌謠的共同點。至於三章分別舉出栩、棘、桑三種樹木,則純粹是信手拈來,便於押韻,別無其他深意。

翻譯 篇七

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夜裏。北斗星傾斜了,南鬥星也傾斜了。今夜格外地感到春天的來臨,因為你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一遭兒傳到了屋子裏來了。

古詩原文翻譯賞析 篇八

原文:

香剎夜忘歸,鬆清古殿扉。

燈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傳心淨,青蓮喻法微。

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

譯文:

游到香剎龍興寺,所見的美景令我忘了回去的時辰,於是只得寄宿一夜,夜色中,大殿高高的門扉上映出了古鬆清晰的影子。方丈的禪室裏燈火通明,幾個晚課的僧人正在撥動着念珠誦經。白天這些僧人會向香客們佈道,就是闡明佛教宗義,師傅們好像口吐蓮花,將佛法的精神解釋得高深廣大。這時候殿外會停留一些鳥雀,殿內的法事並不會驚擾它們的自由飛翔。

註釋:

游到香剎龍興寺,所見的美景令我忘了回去的時辰,於是只得寄宿一夜,夜色中,大殿高高的門扉上映出了古鬆清晰的影子。方丈的禪室裏燈火通明,幾個晚課的僧人正在撥動着念珠誦經。白天這些僧人會向香客們佈道,就是闡明佛教宗義,師傅們好像口吐蓮花,將佛法的精神解釋得高深廣大。這時候殿外會停留一些鳥雀,殿內的法事並不會驚擾它們的自由飛翔。

賞析:

作品賞析

[註釋]

(1)龍興寺:在今湖南省零陵縣西南。

(2)香剎:寺院。此指龍興寺。

(3)比丘:和尚。

(4)心:禪心。

(5)青蓮:青色蓮花,佛書中多喻眼睛。喻法:用事例比喻來講佛法。

(6)天花:天女所散之花。

[譯文]

白日遊覽龍興寺,晚上竟忘了迴歸,寺廟門外的松樹林中吹來陣陣清風。燈活明亮照滿禪堂,佛珠系在念經和尚的衲衣上。僧侶們的心境像白日一樣明亮清靜,佛法精微像眼睛一樣純潔乾淨。天女所散之花飄落不盡,處處都有鳥兒銜着天上飛。

翻譯 篇九

小時候我不認識月亮,將它呼作白玉盤。又懷疑是瑤台仙人的明境,飛到了天上。在晚上觀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兩足開始慢慢地出現,接着一棵團團的大桂樹也出現了。傳説月中有白兔搗仙藥,請問它是搗給誰吃的?又傳説月中有一個大蟾蜍,是它蝕得月亮漸漸地殘缺了。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將九個太陽射落了,只留下了一個,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寧。yinjing的沉淪蠱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觀看了。對此我覺得憂心非常,悽愴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