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馬説教學反思(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5W

馬説教學反思(通用多篇

馬説教學反思1

通過《馬説》一文的教學,並結合自己平時文言文教學中的一些具體做法,談一下幾點反思:

1、在反覆誦讀中感悟。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我首先讓學生在學生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礎上,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調,反覆地朗讀,再理解,再朗讀,在這個過程中充分調動自己的內心情感去體味作者與作品,最終實現對作品深刻的感悟。

2、補充背景材料進行感悟

《馬説》一文是作者韓愈借千里馬被埋沒、被摧殘的不幸遭遇,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不平之情。因此有關於文章及作者的寫作背景尤為重要:《馬説》大約寫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鑑於此在設計導學案時,我佈置了一項內容:結合歷史知識,藉助手中的資料,蒐集文章的寫作背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內容。

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中以小組為平台,能組織有效的合作探究,各學習小組圍繞問題,踴躍討論。討論到高潮,各學習小組圍繞“誰來為千里馬的不幸遭遇負責”展開深究,以小組為單位蒐集的資料進行智慧碰撞,這樣,學生可以更深入的理解文本,為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相互爭論、探究,達到讓學生深層次感悟作品主題。

感覺到不足的是:在學生經過三個回合的朗讀後,讓學生在積累文言詞語時,大部分同學還很生疏,錯誤率比較高,課前的預習指導很不夠;課堂是注重了在情感方面的引導,也沒能及時地引導學生進行字詞方面的比較;還有在“拓展延伸,聯繫現實”這個環節中,時間把握不夠好,讓學生討論拖延了一些時間,造成當堂背誦這個環節的時間過緊。

馬説教學反思2

唐代著名散文家韓愈的《馬説》是一篇經典篇目,幾經教材改革依然保留下來,可見其思想性、藝術性的深遠影響。《馬説》通篇運用了託物寓意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表達作者心中憤懣不平和窮困潦倒之感,也獲得天下人的共鳴。

除了內容上積極的現實意義,語法上文言虛詞的用法也是其中重難點。尤其“之”的用法也是説法各異同,各執一端。“之”是文言文中一個重要的虛詞,不僅出現的範圍廣泛,而且用法很複雜。由於受具體語言環境的影響,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靈活多變,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馬説》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不能通其意。”中第三個”之“的用法就引發不同説法,在此與大家商榷。

翻開課本和教學參考書無論文下注釋,還是“有關資料“部分都回避了鳴之中“之”的明確解釋,顯得含糊其意。這樣就給“鳴之”的'準確理解留下了無盡空間。

一種看法認為“鳴之”中的“之”依然是代詞,代馬。理由是與前兩句的結構保持一致。既然策之、食之中的“之”,分別翻譯為鞭打它,餵養它,所以“鳴之”自然理解為代詞,指馬。即便教學參考書譯文也譯釋“鳴之“中的之為”它“的意思。其表述為“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餵養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才能,聽它嘶叫卻不懂它的意思。”另一種看法則是;“鳴之”中的“之”在這裏調音節,無實在意義。理由在於,的確從結構上看“鳴之”是要與前面的“策之、食之”結構保持一致,這也遵循了駢文的句式整齊對應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策”與“食”分別是鞭打與餵養的意思,兩個都是及物動詞,動作的發出者為餵馬者,所以翻譯前兩個“之”為它,代表“馬”理所當然,也順理成章。而”鳴之“中的”鳴“本身是指鳴叫,動作是由”馬“發出的,不是餵馬者所施。要區分清楚這裏前後動詞動作發出者不是同指一人,這裏的”鳴“是不及物動詞。所以不能牽強把”鳴之“也翻譯為鳴叫它。顯得不合理,也不符合語法規則。這裏的“之”就是用在不及物動詞“鳴—鳴叫”後起協調音節、舒緩語氣的作用,不用翻譯。何況”之“本身也有”調音節“的作用。許多例子也可見一斑。

需要指出的是,在這裏討論“之“的用法並不是吹毛求疵,在今天日益淡化語法現象的境況下似乎也顯得多餘了點。對這裏”之“的探討,只是為了讓學生更清晰瞭解和掌握一些基本規範的語法規則,幫助學生更好地去閲讀一些淺顯的文言文,更規範地在生活中運用語言。

馬説教學反思3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我在教學過程中較成功地推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唱“獨角戲”、“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學生處於被動地位,學生成為了裝知識的容器,這種教學模式和公式,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利提高。新的課改對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這一學習方法,轉變了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由“灌輸者”變為“指導者、點撥者”。學生學習由被動者變為了主動者,由原來的“要我學”,變為了“我要學”。鑑於邊一點,在這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少講,如果講,要講到“點”上,要精要。許多知識點,主要通過學生間的討論、急辯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討論、探究,成為了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合作者。例如:翻譯課文由學生討論完成,課文寓意通過學生之間相互質疑後歸納完成。

新課標指出: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還要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習慣。所以這節課的“小組合作學習、研討問題”和“拓展延伸、聯繫現實”這兩個教學環節中,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很主動、很積極,討論也很熱烈,我也不是清閒地旁觀學生的學習,而是主動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積極地看、積極地聽,真實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狀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他們學習,如何鼓勵他們更積極地思考,更熱情地探索,充分展現了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性。這也可以説這節課的一個亮點。

總的來説,從教學的全程來看,全課的教學思路還是比較開闊的,步驟比較明晰,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交流較充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得到了較好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感覺到不足的是:在學生聽了錄音朗讀後,讓學生比較自己和朗讀錄音不同的時候,沒能及時地引導學生在字詞方面的比較,而只是注重了在情感方面的引導;還有在“拓展延伸,聯繫現實”這個環節中,時間把握不夠好,讓學生討論拖延了一些時間,造成“背誦競賽”這個環節的時間過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