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省考察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9W

省考察報告多篇

【第1篇】江西省新農村建設考察報告

江西省新農村建設考察報告

一、考察的基本情況

3月2日—8日,省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張發懋同志親率考察團,赴江西省考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考察期間,張廳長一行沿途聽取了江西省建設廳和有關市、縣建設局關於新農村建設的經驗介紹,並實地考察了南昌市蛟龍鎮下羅村、高安市八景鎮上保蔡家村、吉安縣永和鎮錦源村和青源區渼陂村、興國縣高興鎮長逕村、贛縣南塘鎮石院村、景德鎮市竟成鎮裏衝塢村等村莊。這些村莊各有特點,有的是城郊拆遷後統一規劃、設計、建造的新村,各家各户都是獨門獨院的小別墅,起點比較高;有的是在原有村莊佈局不變的情況下,通過開展“三清三改”綜合整治,即“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改水、改廁、改路”,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有的是明清時期遺留至今的古老村落,雖年代久遠,但保護得非常完整,作為旅遊景點對外開放。所到村莊的共同之處就是,村容整潔,管理有序,鄉風文明,生態和諧,村民們能走平坦路、喝乾淨水、上衞生廁、用沼氣灶、住整潔房、洗熱水澡……

二、江西的主要做法與經驗

江西省位於長江中下游,土地總面積16.6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300萬人。全省有11個設區市,99個縣市區,1428個鄉鎮, 18萬個自然村,70%的人口在農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省。近年來,該省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突破口,深入開展“三清三改”,在建設新農村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他們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經驗是:

(一)在組織上,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

江西省在村莊整治中,政府部門扮演了一個引導者的角色,沒有包辦代替,更沒有強迫命令,而是把動員和組織羣眾貫穿始終,把着力點放在發揮羣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上。一是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向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農民宣傳建設新農村的重大意義,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參與的自覺性。二是物力財力支持。市、縣財政設立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並把村鎮規劃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免費為村莊和農户建房提供規劃。同時,採取財政投一點、涉農資金捆綁使用傾斜一點、幫扶單位助一點、受益羣眾出一點、社會各界捐一點、政策優惠減一點的辦法,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三是加強組織領導。市、縣成立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國土資源、規劃建設等與村莊整治相關的部門參與其中,並分別制定支持參與方案。各個鄉鎮成立建設管理所,負責村鎮規劃建設的具體管理工作。四是做好技術服務。組織編印《村莊規劃優秀設計實例》、《農民住宅推介圖集》等技術資料,免費發至各鄉鎮村,指導村莊規劃編制和農民建房,並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城鄉規劃知識培訓,增強領導幹部的規劃意識,提高村鎮規劃建設管理人員素質。

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具體表現在:一是維護和實現農民羣眾對村莊規劃和整治的參與權。如進行村鎮規劃時,吸收村民代表參與,充分聽取村民的意見和建議,並將結果向全體村民公示,既加強對農民的規劃意識教育和規劃知識培訓,又提高農民對規劃的認同感和執行規劃的自覺性。二是鼓勵農户自主申報改造項目。在村莊整治過程中不搞一刀切,把村莊是否整治的決策權交給農民,以全體村民投票的方式決定是否納入整治示範點,對羣眾自願申報率達不到60%的村莊,不列入整治改造範圍。三是鼓勵農民投資投勞。把政府的物資和資金支持,與農户自己完成的工作量掛鈎,以物代資,以獎代補,多完成多補助,少完成少補助,不行動不補助。四是成立理事會負責運作。在黨支部、村委會領導下,成立新農村建設村民理事會,作為社會服務型組織,主持村莊整治和調解矛盾糾紛。理事會成員按照“五有”標準(有公心、有熱心、有能力、有精力、有一定經濟基礎),由羣眾民主推選的“五老” 組成(老黨員、老幹部、老教師、老模範、老軍人),這些人德高望重,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和號召力,是聯繫農村基層黨組織和農民羣眾的橋樑和紐帶,可以起到農民意願“代言人”、政府主張“傳遞人”和矛盾糾紛“調停人”的積極作用。

【第2篇】關於四川省合江縣職業教育考察報告

關於四川省合江縣職業教育考察報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學習借鑑外地先進經驗,加快我縣職教改革發展步伐,5月下旬,由政府副縣長陳少敏同志帶隊、陳再新局長等一行四人赴四川省合江縣考察了該縣職業教育。

一、合江職教基本情況

四川省合江縣地處雲、貴、川、渝交匯點,總人口84萬,是一箇中等農業縣,自然資源貧乏,工業基礎薄弱。然而,近年來人們卻紛紛把目光投向那裏,四面八方的求經問策者紛至沓來。這一切均緣於該縣職教的蓬勃發展。該縣現有職業學校5所,職業學校教職工900餘人,在校生18420人,高中階段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招生比例自2000年來保持在5∶5左右,職教招生人數甚至超過普高招生人數。在該縣5所職業學校中,生源火爆、規模逾萬人的少岷職業技術學校顯得格外耀眼。全國職教現場會在該校召開,教育部長賙濟高度評價説:“少岷職業技術學校代表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

二、合江職教發展主要經驗

(一)政府引導。合江是農業縣,政府將發展職教作為培養實用技術人才、加快農村勞力轉移、富民強縣的重要途徑,對職教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一是抓組織領導。成立了職教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由縣政府辦、教育局、農業局、勞動保障局、建設局等部門組成的職業教育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解決職教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二是抓政策服務。在職業學校發展需要拓展校園時,政府出台優惠政策,積極搞好協調,為學校徵地擴建創造條件。三是抓環境優化。縣政府明確規定,任何部門未經許可不得到學校收取費用。公安文化等部門聯手整治校園周邊環境。衞生部門為學校確定實習醫院。安監、消防、防疫部門定期到學校提供免費培訓和服務。金融部門簡化貸款手續,給予資金支持。

【第3篇】赴浙江省桐鄉市考察的情況報告

赴浙江省桐鄉市考察的情況報告

為進一步拓展我縣與外界經濟合作與交流空間,學習東部發達地區在發展蠶桑產業、工商企業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探索貧困地區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新途徑和新舉措,應浙江省桐鄉市人民政府的邀請,我縣組成以縣委書記xx同志為團長,xx等7個種桑養蠶鄉鎮和相關縣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的考察團,於20xx年9月25日至9月27日赴浙江桐鄉進行考察訪問。

xx考察團此行,得到了桐鄉市的高度重視和熱情接待,在當地政府的精心安排下,考察團先後走訪了桐鄉市崇德絲廠、同福桑苗基地、高橋銀河家坊有限公司、濮院羊毛衫市場,並與桐鄉市政府領導召開區域經貿合作交流會,雙方在熱情洋溢的氛圍中就加強經濟合作,實現兩地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推進“東桑西移”工程等問題交換了意見,並達成了共識。這次考察學習時間雖短、但收穫頗豐,我們深深感受到在思想觀念、改革氣魄、創新膽識、工作力度等方面與東部地區存在的明顯差距,瞭解了他們在推進產業化經營中的具體做法和經驗,進一步增強了發展xx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桐鄉市的基本情況

桐鄉是浙江省嘉興市所轄的縣級市,位於滬、杭、蘇等長江三角洲城市羣中心,滬杭高速公路、320國道、京杭大運河等水陸交通要道橫貫全境,區位優越、交通便捷,特產豐富,環境優美,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譽。總面積727平方公里,總人口66.3萬。在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百強縣最新排名中,位居全國第23位,已連續8次躋身“全國百強縣(市)”行列。

20xx年,桐鄉地區生產總值達245.66億元;農業增加值為15.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415.98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23.01億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1.17億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03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3元,城鄉居民本外幣儲蓄餘額135.41億元。

桐鄉市注重突出“工業立市”戰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打造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服裝,皮毛化纖、玻纖特色產業基地,毛紡針織,化學纖維、絲綢服裝、建築材料成為四大特色支柱產業。規模企業是桐鄉工業的優勢,桐昆化纖、巨石玻纖、天女稀土永磁、京馬電機、健民過濾材料、雙箭橡膠、新澳紡織等企業憑藉較高的產品市場佔有率,成為全國同行業“單打冠軍”。全市有銷售超億元企業60家,利税超千萬元企業51家。

在優化傳統農業基礎上,圍繞優質高效和都市型農業的目標,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優質水果、花卉苗木、加工蔬菜、特種水產和食草型畜禽等成為發展最快的新興產業,形成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的現代農業新格局。

桐鄉市把招商引資作為提升產業層次的重要舉措,引進外資的數量和質量逐年提高。20xx年,全市新批外資項目75個,合同利用外資2.66億美元,外商投資項目從傳統產業逐步向電子、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延伸。

省級經濟開發區——桐鄉經濟開發區內已落户外資企業154家,投資者遍及日本、美國、德國等國家和港台地區,成為桐鄉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外商投資樣板區和可持續發展的新城區。

二、幾點啟示

(一)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桐鄉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實際上是思想不斷解放的過程。他們每抓住一次發展的機遇,都是以思想解放為前提,在解放思想中快速發展,在快速發展中解放思想。當前,中央提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並針對部分行業投資過熱和低水平重複建設問題採取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這就需要認真做好中央精神和本地實際結合的文章,緊緊抓住發展不放鬆,在更高層次上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用改革創新的精神推動工作、破解難題,化壓力為動力,變考驗為機遇,促進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

【第4篇】江蘇省古運河旅遊考察報告

“長城雄風,運河神韻”,京杭大運河與萬里長城齊名,並稱為中華民族為人類開創的兩大人工奇蹟。九十年代以來,我省大力加強對沿河相應區段的保護、修復、整治,為古運河的保護和利用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據《江蘇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新近編制的《江蘇省旅遊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及遠景目標綱要》,“十一五”期間,我省將重點打造古運河旅遊品牌,為建設“旅遊強省”提供新的旅遊增長點。為此,省旅遊局從9月11日開始,由局領導楊炤明同志帶隊,組織運河沿線8市旅遊局分管領導和特邀的省水利廳、交通廳有關同志以及部分專家,對江蘇古運河旅遊進行了歷時一週的考察。考察組行程2000餘公里,穿越淮河、長江、錢塘江三大河流,途經江、浙兩省10餘座城市,對古運河沿岸60多處重要旅遊資源和旅遊建設項目進行了重點考察,聽取了各地的情況介紹,並多次組織座談會討論交流,對江蘇古運河旅遊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取得了豐碩的考察成果。

一、江蘇古運河歷史概貌

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市,經河北、天津、山東、江蘇等省市,南達浙江杭州市,貫通中國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江蘇是孕育京杭大運河的搖籃,公元前485年,吳國在長江與淮河之間(今揚州和淮安之間)開鑿了大運河最早的航段——邗溝,距今已有2490年曆史。大運河江蘇段長達690公里,約佔京杭大運河總長的五分之二,習慣上大致分為中運河(淮安以北)、裏運河(淮安至揚州)和江南運河(鎮江以南)三段,依次流經徐州、宿遷、淮安、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8市。

歷史上,江蘇古運河作為南北交通大動脈,對促進我國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及至唐代,大運河流經的江淮地區更成了全國財賦的中心區域,“當今賦出於天下,江南居十九”。徐州、淮安、揚州、鎮江、蘇州均為運河重鎮,成為運河線上重要的戰略物資和各類商品的集散中心。揚州為古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埠、唐代中國東南第一大都會、中國四大貿易港口之一,清代成為鹽運和漕運的重心。淮安地扼漕運之衝,向有“南船北馬,九省通衢”之譽,作為運河的襟喉要地,曾創年漕運量800萬石的中國古代漕運之最。明清兩代,曾在淮安市區設南河河道總督府,在楚州設漕運總督署部院,府、院領導位至朝廷二品大員。淮安、徐州與山東的臨清、德州並稱為運河上的“天下四大糧倉”。無錫則發展成為我國名聞遐邇的布碼頭、絲市以及全國四大米市之一,萬商雲集,盛況空前。名城蘇州,早在宋代就是“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的東方水城,以繁榮的經濟、富庶的百姓和獨特的小橋流水人家名聞天下。明清時期,蘇州商業居全國之首,號稱“江東一大都會”。所有這一切,都留下了運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以及百姓生活等方面刻下的深深烙印。

二、古運河旅遊資源及旅遊發展現狀

古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傑出貢獻,它的成功開通,不僅開創了一條流金淌銀的經濟走廊和舟楫繁忙的運輸通道,而且塑造了一條輝煌燦爛的文化之河和價值連城的綠色玉帶,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和自然遺產,也為現代旅遊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旅遊資源 得天獨厚

江蘇古運河聯接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溝通微山湖、駱馬湖、洪澤湖、高寶湖、太湖等風景湖泊,旅遊資源豐富多彩。運河沿線,水網縱橫、湖河密佈,平原遼闊、丘陵起伏,自然風光美不勝收;運河沿線許多名城古鎮均有2000多年以上的悠久歷史,數千年來,名賢輩出,人文薈萃,商肆繁榮,名勝古蹟,星羅棋佈,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歷史遺存。運河沿線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融一體,互為依補,構成了“山水組合,以水見長”、具有鮮明的水鄉風貌以及歷史久遠、文化積澱深厚的旅遊資源特色。運河沿線除有江蘇乃至全國最具特色的水鄉民俗風情資源外,還有各種各樣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有名聞遐邇的天下第一至第五泉;有久負盛名的山景資源;有變化無窮的洞石景觀;有美麗動人的植物景觀以及變幻萬千的氣象景觀。運河沿線的人文景觀以數量多、分佈廣、密度大、品位高而聞名全國,主要有:古人類和新、舊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帝王陵墓和名人墓葬,古典園林,以及包括宗教建築、名人祠廟、故居建築、古塔古橋在內的古代建築,石碑和雕刻,近現代歷史紀念地和紅色旅遊資源。此外,運河沿岸還有各地風土民情、文學藝術、風味佳餚、旅遊工藝品和博物館等人文旅遊資源。

運河沿線是我省旅遊資源的富集區,沿線8市擁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5座(徐州、淮安、揚州、鎮江、蘇州),是全省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總量的70%多,擁有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12處,佔全省的 60%,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處,佔全省的67%。同時,運河沿線城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9個點)、世界文化遺產原貌保護獎2處(鎮江)、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2處(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鎮4處(周莊、同裏、甪直、河下);國家級4a級旅遊區(點)28處,佔全省的70%。根據《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國家標準的初步分析,我省運河沿線旅遊資源類型豐富,共涉及8個主類,31個亞類,基本類型達到132個,全部類型總量的84%。旅遊資源質量較高,大量的旅遊資源屬於優良級旅遊資源,其中不少已達到四級旅遊資源標準,達到五級標準的旅遊資源也有較多賦存,屬特品級旅遊資源。沿線資源分佈南北互補,城鄉結合,疏密有序。總體看,大江南北,大致各佔“半壁江山”,鄉村、城市,各有所長,沿途形成了淮安、揚州、無錫、蘇州四個資源密集區和繁星似錦的資源點、線。

總之,江蘇古運河沿線旅遊資源數量大,種類多,價值高,組合良好,人文旅遊資源豐富有品位,自然旅遊資源景色迷人,保持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具有明顯的資源集合優勢、區域比較優勢和旅遊後發優勢。

2、運河旅遊 倍受歡迎

江蘇古運河風光旖旎,名勝眾多,自它誕生之日起,除了航運、灌溉的功能以外,也是觀光遊覽的風景河。八十年代初,無錫市旅遊局在全國率先推出“古運河旅遊”專項旅遊產品,在無錫段古運河的黃埠墩到清名橋試航成功,形成一條水上旅遊線,打入國際市場以後,深受日本、歐美市場歡迎,僅一年半時間就吸引了5.6萬名境外遊客。被西歐和美國旅遊者譽為“活的化石”和“神奇的旅遊”。1986年,日本著名詞、曲作家中山大三郎專門創作了歌曲《無錫旅情》,經日本青年歌手尾形大作演唱後,風靡日本,當年唱片發行量突破600萬張,不僅成為日本家喻户曉的名曲,而且使無錫旅遊在日本市場一夜成名,古運河旅遊成為我省十分重要的品牌旅遊項目,在日本掀起了新的旅遊熱潮。此後,這條遊覽線逐步延伸至蘇州、常州、鎮江、揚州以及浙江杭州等地,無錫江南旅行社等單位還專門建造了“江南明珠”號遊輪,開闢了夕發朝至的錫杭運河航線。1992年,國家旅遊局將“江南水鄉遊”列入中國14條黃金旅遊線,正式向國際市場推出。近幾年來,沿線各市更加重視古運河旅遊的發展,揚州、淮安、蘇州等市已相繼開通了水上旅遊線路,並投入商業運營,淮安的運河遊(清江浦—河下古鎮)和蘇州的環城水上游都已成為當地重要的旅遊新品,今年7月3日新開的無錫—蘇州古運河旅遊航線讓30名英國遊客一路讚歎不已。

3、項目建設 方興未艾

隨着國家建設事業的發展,運河沿岸城市加快了運河的全面整治,疏浚河道,治理污水,興修水利,改善水質,營造良好的交通航運和水利防洪條件。先後上馬了一批城建、道橋、航道、水利和環保建設工程,為運河旅遊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大部分城市把運河風光帶列入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目標,分解項目計劃,分步實施推進。常州、無錫等城市專門編制了古運河總體規劃,大手筆籌劃大運河的整合、利用。有的城市已開始策劃、制定運河旅遊發展規劃,對運河的旅遊資源的保護和開發提出了相關措施和政策建議。

經過近幾年的開發建設,運河沿線8市已相繼建成了一批旅遊景區(點),同時,還有一些項目正在建設和策劃、計劃之中,今後將有新的項目不斷推出。(見附表)

4、存在問題 有待解決

考察中,我們瞭解到在古運河開發建設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對將來旅遊功能的發揮和旅遊業的發展會產生一定的制約作用和負面影響,有待進一步落實、解決。

一是環境污染仍較突出。運河污染主要來自工業“三廢”污染、生活污染和運輸船泊污染,雖經治理後有所改善,但除宿遷、徐州段生態環境較好外,大部分地區的環境質量不夠理想,與旅遊業發展對生態環境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有些城市的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不能實現達標排放,運河受到直接污染,水質低於ⅳ級標準,水體渾濁,水面油污與漂浮物較多。有些穿越城市繁華區的運河地段,一片水泥森林,兩岸植被稀少,生態環境和景觀環境比較單一。有些地段簡單運用城市廣場的做法,廣鋪草坪、地磚,與運河的銜接較為生硬。

二是運河的歷史、文化和旅遊氛圍面臨新的挑戰。古運河的價值,除了實用功能外,更多地還在於其歷史風貌和文化遺存。由於以前對古運河重視不夠,缺乏全面、統一的規劃指導,城市化發展和工程建設的無序推進,嚴重地影響了運河歷史風貌的保護,部分歷史遺存和運河風貌已經受到破壞。同時,不少運河地段過多地使用水泥、塊石砌制護坡,雖然整齊劃一,但也破壞了運河原有的、自然的河風河貌。特別是運河駁岸修建對旅遊功能考慮不夠,人工化、現代化、標準化現象較為突出,損害了運河的千年古韻、歷史印痕和文化特色,部分地段把原本充滿靈性的古運河變成一條呆板的現代水道,令人遺憾。此外,運河是我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主要通道,揚州—徐州段將承擔重要的調水任務,在徐州、宿遷、蘇州段,運河的航運功能依然十分重要,船隻、船隊穿梭繁忙,既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又對將來的水上旅遊活動帶來一定的限制,都需要進一步協調研究和統籌安排。

三是項目雷同,建設資金缺乏。由於全省古運河旅遊發展規劃還未編制,各地的運河開發和旅遊功能定位不明,開發項目大多侷限於本地資源與市場,對運河旅遊線、面的綜合考慮不足,在城市與城市之間,項目與項目之間缺乏協調、交流機制,造成了較大的雷同性。這次考察中,不少城市提出了籌建運河博物館、水上旅遊線、運河公園、運河濕地旅遊區等項目的動議,這本是好事,但建得多了,便會出現同質性旅遊項目的重複建設。同時,古運河開發線路長,任務重、要求高、工作量大、資金投入多。據各市上報項目初步統計,“十一五”期間,需要直接投入建設資金在150億元以上,除了通過招商引資、土地運作等市場手段籌集部分資金外,由於古運河項目帶有較明顯的公共性、公益性特徵,仍需要各地政府、部門投入一定的啟動資金或扶持資金。對於大多數城市,尤其是部分經濟欠發達城市而言,無論是市場籌資,還是政府投資,項目開發與資金短缺的矛盾比較突出,難度較大。

三、古運河旅遊開發優勢

京杭大運河作為一條“歷史之河、文化之河、生態之河、經濟之河”,與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一起同為世界重要運河,享有“流動的遺產”的美譽。藉助運河載體,發展旅遊產業,已經成為我國沿河各省市的共識。通過考察,我們認為江蘇段大運河的旅遊開發,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1、政府高度重視

多年以來,運河沿線8市政府對大運河規劃開發高度重視,為古運河保護、整治、建設和管理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旅遊優惠政策不斷出台,部分城市在規劃項目、建設資金上已經落實。城建、規劃、國土、交通、水利、園林、環保、文化等部門積極配合,羣策羣力,共同打造古運河風光帶。無錫市在建設精華段古運河時,拆遷量達到40多萬平方,涉及沿岸135家工廠、單位和1800户居民,這繁重的工作量都要在城建及有關部門的大力協助下才能得以完成。鎮江市為了整治開發古運河,早在1994年就專門成立了鎮江市古運河管理處,2002年,又將古運河管理處與市防洪管理處合併,更名為城市水利管理處,進一步加強運河管理力度。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極大地調動了社會參與旅遊的積極性。揚州市人民醫院自籌資金3200萬元,修復、開放了吳道台宅第,創造了“醫院辦旅遊,醫護作導遊”的典型事例。無錫市清名橋中學自主創辦了無錫市橋樑文化博覽館,在學生中開展鄉土文化、運河文化和橋樑文化的教育。蘇州吳江市民營企業家陳金根先生籌措巨資,耗時10年,創建了靜思園,成為江南最大的私家園林,年遊客接待量已達40多萬人次。

2、經濟實力不斷提升

近年來,我省運河沿線城市經濟快速發展,除個別城市經濟基礎比較薄弱外,大部分城市具有較好的發展水平和經濟實力,尤其是蘇、錫、常等市,實力更加雄厚。,沿線8市gdp 共計10402.3億元,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72.3億元,分別佔全省的67.1%和58.4%,人均gdp達到2.5萬元以上,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2%,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4倍。蘇州市已成為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3450多億元,無錫市、常州市為全國城市綜合實合實力50強和40個最佳投資環境城市。徐州市是新亞歐大陸橋東部第一個區域中心城市,也是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和我省規劃建設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經濟實力持續不斷的提升,為鑄造一流國際品牌的大運河旅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隨着江蘇經濟的蓬勃發展,運河沿線的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滬寧、寧連、寧徐、寧通、揚溧高速以及穿境而過的京滬、同三高速公路陸續建成,使得運河沿線的高等級公路的密度已居全國之首,潤揚長江大橋的建成通車,進一步加快了蘇北運河與蘇南運河的溝通。運河與航空、鐵路、高速公路、長江水道一起,共同構成了高密集的運輸網絡,不僅在京杭大運河沿線獨一無二,而且在全國也不多見,為運河沿線旅遊發展提供了優越的交通條件。

江蘇古運河段的綜合治理取得實效,不僅擴大了運河的通航能力,而且由於先後將蘇、錫、常等市的運河航道移往市郊,為原先的古運河開闢運河水上游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自1992年起,我省實施了蘇南運河整治工程,按照國家四級航道標準整治航道156公里,新建和完善護岸290公里,並完成了一批污水處理廠、污水截流等環保建設工程。運河河道經過疏浚、加固、綠化後,已經初步形成了一條現代化的綠色水上通道。

4、運河規劃不斷深化

鎮江市早在1996年即編制了《鎮江市古運河風光帶規劃》。2003年前後,常州市、揚州市、蘇州市、無錫市等均編制了各市的旅遊發展規劃,把古運河開發建設列入重點項目。2003年底,無錫市編制了《無錫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將古運河無錫段分六段進行保護改造。又邀請了法、英、加拿大和中方專家,制定了從南尖至南門吊橋4公里長的古運河精華段的規劃方案。同年,蘇州市編制了大運河市區段景觀規劃,常州市編制了古運河概念規劃和城市設計,淮安市也編制完成了古運河旅遊概念性規劃。在“十一五”規劃中,沿線城市均將古運河開發列為重點建設項目,古運河旅遊也被確定為我省“十一五”旅遊規劃中的重大旅遊項目之一。

5、運河申遺開始啟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最新一版《行動指南》中,已將遺存運河和文化線路作為新的世界文化遺產種類:“它代表了人類的遷徙和流動,代表了多維度商品、思想、知識和價值的互惠和持續不斷的交流,並代表了因此產生的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流和相互滋養。”《行動指南》為京杭大運河的申遺工作,創造了極為有利的契機。去年7月,在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國家文物局單霽翔局長明確表示,“鑑於大運河遺產的重要性和獨特的文化價值,中國將對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可能性和工作方案進行全面科學的評估論證,並在評估結果出來後,正式啟動申報工作。” 9月,京杭大運河沿線17座城市達成共識,聯合起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讓至今仍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發揮着巨大作用的古運河,能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她的文明。今年5月,山東省又專門邀請加拿大、韓國等國運河專家進行了考察諮詢。隨着運河申遺工作的啟動和推進,將在國內外形成新的“運河熱”,旅遊業在保護運河、促進申遺、合理利用、加快發展中將大有可為。

四、開發古運河旅遊的幾點建議

通過考察,我們認為應當用世界文化遺產的標準來重新認識和保護江蘇古運河,立足歷史、文化、生態三方面認真審視她的價值,以愛祖國、愛家鄉、愛文化的角度來宣揚和對待古運河,切切實實抓好江蘇古運河沿岸的歷史街區、文物、景觀、生態、自然風光等的保護。在此基礎上,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用發展的眼光正確處理好古運河保護與利用以及運河各種功能之間的關係,整合資源,統籌規劃,綜合利用,全面發展,有力推進江蘇古運河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就此,考察組提出如下建議。

1、放眼全局 統一規劃

古運河旅遊地域跨度大,涉及面廣,旅遊發展應該放眼全局,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統一行動。在加強對沿河相應區段的保護、修復、整治,完善配套設施的前提下,依託古運河文化,將江蘇段古運河沿線8市的旅遊資源聯結整合為古運河遊覽線,打造成以“流動的世界文化遺產”為核心的古運河旅遊品牌和運河觀光、休閒、度假的文化旅遊精品,形成文化內涵豐富、民俗風情濃郁、沿河風貌獨特的國際知名旅遊線,成為中國對外推介的代表性旅遊產品之一。

古運河旅遊科學發展的首要條件,是要樹立全局觀念,克服各自為政、無序開發的現象,走好一盤棋。當務之急,是要摸清家底,明確目標,儘快組織編制《江蘇省古運河旅遊發展規劃》,並以此作為開發建設古運河的規範和藍本,統籌古運河旅遊全局工作。該規劃要綜合考慮經濟、環境及社會等因素,充分研究旅遊市場的需要情況和旅遊資源的承受能力,立意要高、定位要準、視野要廣,真正成為一部指導性、協調性、可操作性強的旅遊規劃。

2、多元結合 立足長遠

江蘇古運河旅遊可考慮以多元化的文化、資源、生態為主,以市場為導向、文化為核心、資源為支撐、生態為基礎,倡導本土化與國際化、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結合,做到古河新韻與新河古韻的統一,實現傳統與時尚的融合和帶、片、段、點的結合,使其合者為鏈,散者為珠。

多元結合,文化為本。江蘇古運河積澱了極富地域特色的多種文化,如吳文化、楚漢文化、水鄉文化、軍事文化、漕運文化、鹽商文化、園林文化、名士文化、郵驛文化、碑刻文化、博物文化、水利文化、宗教文化、烹飪文化、民俗文化等,別具一格,或名列前茅,或為全國獨有。在旅遊開發中,要很好地挖掘這些特色文化的內涵,使其轉化為有品位、有深度和有吸引力的文化旅遊產品。

同時,要堅持古運河旅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正確處理好近、中、遠期的不同目標和關係,着眼長遠,分期實施。如果運河某些地段因種種原因暫不具備開發條件的,應先予保護,日後視條件成熟,再進行開發,為後人留一些餘地,讓未來更科學、更發達的技術手段去美化這一世界文化遺產。

3、彰顯個性 培育精品

江蘇運河的地理、環境、文化、遺存以及經濟、交通、市場等各方面因素各有千秋,給旅遊產品的開發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運河旅遊必須因地制宜,從不同城市、區段的特點出發,進行科學的功能定位和佈局分區,揚長避短,形成地方特色。要把挖掘本地最有特色的旅遊資源作為開發的出發點,把最能體現當地特色的旅遊資源作為重點開發對象,以特色打造形象,以個性強化吸引力。反之,如果各地的旅遊項目千人一面,彼此雷同,不僅容易造成低水平的重複建設,而且會使遊客喪失興趣,失去旅遊產品本身的生命力。

同時,古運河旅遊作為世界級的旅遊品牌項目,無論規劃設計、開發建設還是經營管理,都要樹立精品意識,培育一批旅遊精品。一是項目策劃精品化,要善於創意,把握市場,精煉主題;二是項目規劃精品化,要綜合考慮,理性規劃,精細設計;三是項目建設精品化,要突出品質,求真務實,精心建設。四是項目管理精品化,要制度優先,人本為上,精緻管理。尤其是徐州窯灣古鎮、宿遷乾隆行宮、淮安河道總督府、漕運總督署、揚州盂城驛、吳道台宅第、鎮江西津渡古街、無錫薛福成故居、惠山古鎮以及蘇州楓橋景區、山塘古街區等保存完好的旅遊資源和淮安、揚州、常州、無錫、蘇州的水上旅遊線,都應該按照旅遊精品的要求精心打造。通過精品建設,培育城市品牌,創建全國運河旅遊名品,切忌急於求成,粗製濫造。

4、加強協作 實現共贏

古運河旅遊是涉及到我省運河沿線8市的旅遊大項目,要想使各地項目既有地方特色,又有風格上的差異,不互相雷同,一是城市之間要杜絕地方保護主義,加強溝通交流,把古運河當作整體統籌考慮。二是旅遊部門要加強與相關各部門的聯繫,主動爭取領導關心和相關部門的支持,掌握、瞭解運河動態,協調、銜接規劃編制,積極介入規劃實施和項目建設的有關工作,提建議,出點子,與城建、規劃、水利、交通、環保、文化等部門緊密合作。三是旅遊系統內部要經常溝通,共享信息,交流、總結經驗教訓,在項目規劃、產品設計、市場促銷、人才培養等方面廣泛合作。通過彼此合作,取長補短,相互配合,實現共贏、多贏,使我省古運河的保護利用和旅遊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成為全國古運河開發建設的樣板產品。

5、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古運河的開發規劃工作是全國一盤棋,我們江蘇在着手開發建設,其他省也在當着大事在抓,山東省將運河重鎮—濟寧市南陽鎮作為旅遊大鎮開發建設,他們確定了“運河風情、古鎮風貌、大湖風光”的旅遊定位,提出了“漁湖富民、旅遊興鎮”的發展目標,招徠客商投資,發展旅遊產業。目前,南陽鎮已經成為山東運河文化旅遊的亮點。浙江紹興市,投資6000多萬元在浙東運河沿岸建成了開放式的、以展示運河文化為主題的“運河園”,該園長4.5公里,面積11萬平方米,是集運河歷史、文化、生態於一體的綜合性園林,內有古橋樑、古牌坊、古碑刻、古建築、仿宋古船,起點高,手筆大,較好地反映古代浙東運河的歷史風貌,堪稱成功的範例。在國外,運河旅遊早已得到開發利用,埃及蘇伊士運河、德國萊茵河、易北河運河、日本小樽運河、加拿大麗都運河都有很多成功的經驗。我們在古運河的規劃開發的過程中,應該運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不斷汲取國內外和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不斷開拓自己的視野,力爭我們江蘇的古運河產品能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使自己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江蘇古運河是一部尚未完全打開的書,幾千年歷史和文化的積澱,使其藴藏了許多亟待我們深入挖掘的瑰寶,旅遊發展前途無限。我們相信,在省、市政府的關心、重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經過若干年的開發建設,古運河旅遊發展的目標必定能夠實現,千年流淌的悠悠古運河將越來越美好。

10月10日

附:江蘇省運河沿線主要建設項目表

城市建成(使用)項目

在建項目

計劃建設項目徐州沛縣漢文化景區

微山湖景區邳州中運河旅遊區

運河濕地公園

新沂運河文化旅遊區窯灣古鎮

沛縣微山湖龍固生態度假村

宿遷城區中運河段

(南水北調樣板工程)

乾隆行宮景區

項王故里景區京杭大運河遺產

廊道景區、

駱馬湖景區

古黃河景區泗陽泗水王陵淮安

運河文化廣場

中洲島主題區

清隆橋—北門橋—河下

水上觀光旅遊帶

大運河國家博物苑

河道總督府

漕運總督署部院

裏運河觀光帶

河下古鎮揚州古運河遊覽線東岸旅遊

綜合開發工程(二期)

鹽商住宅羣

便益門運河廣場

鳳凰島

潤揚森林公園高郵運河西堤旅遊區

吳道台宅第春江花月夜景區

“揚州人家”明清歷史街區

環邵伯湖休閒度假帶

瓜洲—東關古渡遊覽線鎮江寶塔山公園

珍珠廣場

河濱公園

中山橋—南水橋古運河

風光帶示範段西津渡古街整治改建工程

鎮江潤揚大橋景觀工程周家口—丹徒閘古運河

風光帶中段常州古運河半月島

篦箕巷古運河沿河綜合整治工程

天寧寶塔環城水上觀光帶無錫

南禪寺文化商城

薛福成故居

南尖—南門吊橋4公里的古運河精華段、惠山古鎮南門吊橋—清名橋—南水仙段古運河古運河—樑溪河水上旅遊線蘇州環古城河水上游覽線(15.3km)

楓橋景區

山塘歷史文化保護區

平江歷史街區

【第5篇】關於去兩省旅遊考察報告

3月22日至29日,我省旅遊考察團一行8人在省旅遊局應中元、丹東市政府副市級領導孫殿東同志帶領下,針對旅遊聚集區建設,赴江西省井岡山市、九江市、上饒市以及河南省焦作市考察學習旅遊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和做法。考察團一行先後聽取了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發展旅遊業經驗介紹,並實地考察了井岡山、廬山、三清山、婺源、雲台山等景區。這次考察活動組織領導得力,籌劃周密細緻,準備充分,目的明確,達到了預期目的,取得了圓滿成功。全體考察團成員通過參觀考察都深深地感到解放了思想,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啟發了思路,明確了方向,對做好我省和丹東市的旅遊業信心倍增。現將這次考察情況彙報如下:

一、考察地旅遊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井岡山市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東連江西泰和、遂川兩縣,南鄰湖南炎陵縣,西靠湖南茶陵縣,北接江西永新縣,是江西省西南典型的山區市。井岡山風景名勝區面積261.43平方公里,分為11個景區,76處景點,460多個景物景觀。1982年,井岡山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與1998年分別被國家旅遊局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元月被國家旅遊局授予“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被評為全國首批5a級風景旅遊區。

九江市在江西的北陲,長江中游南岸,廬山北麓,東濱鄱陽湖,總面積1.88萬平方公里,佔江西省總面積的11.3%,人口469.15萬人。九江集名山(廬山)、名江(長江)、名湖(鄱陽湖)於一體,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和旅遊城市。九江共有230多個景點景觀,形成了一個以廬山為“龍頭”,包括“六區”(牯嶺,山南,沙河,永修,潯陽,共青),“兩點”(石鐘山,龍宮洞),“一線”(鄱陽湖水上旅遊線)的大型旅遊區。

上饒市位於中國江西省東北部。為“四省通衢”之地,東接浙江、南毗福建、北鄰安徽。上饒境內有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三清山、龜峯,3a級旅遊區婺源;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

焦作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鄰黃河,總面積4071平方公里,總人口345萬。先後榮獲全國衞生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焦作市是韓愈、李商隱等歷史名人的誕生地或生活地,陳氏太極拳的發源地,“竹林七賢”的隱居地。焦作的旅遊資源豐富而獨特。雲台山位於河南省修武縣境內,面積190平方公里,是集世界地質公園和六個國字號(國家4a級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焦作山水已為越來越多的遊客所認識。“焦作山水”和“雲台山”被評為中國旅遊知名品牌。焦作市被國家旅遊局正式授予“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雲台山、青天河、神農山、峯林峽、青龍峽五大景區共同被評為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入選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行列,成為世界級的旅遊產品。焦作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被社會各界稱為“焦作現象”,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焦作旅遊服務順利通過國際評估,被評為“世界傑出旅遊服務品牌”。

二、考察地發展旅遊業的主要經驗

一是各城市對發展旅遊產業高度重視。依據各自的基礎和特點,各城市紛紛把發展旅遊業提上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努力做大做強旅遊產業。曾經以“煤城”著稱的焦作是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人員走遍焦作的山山水水,尋找產業結構調整的切入點,做出了第三次創業以“以旅遊業為突破口,帶動第三產業全面發展,把旅遊業作為全市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戰略決策。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旅遊立市”戰略,明確了“把旅遊業培育成為焦作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把焦作市建設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名市和旅遊經濟強市”的奮鬥目標,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實施“旅遊立市”戰略加快旅遊發展的意見》,印發了加快發展旅遊業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為焦作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和焦作在全省率先發展實現新跨越提供了強大的支撐。井岡山市抓旅遊作為第一要務,市長通過抓旅遊確立了全市發展的方向,本人也提升為省旅遊局局長。在考察中我們感到,各地對旅遊重視還不僅僅侷限在思想上的認識到位,還體現在體制機制上的措施得力,財力人力上的大投入。考察的幾個聚集區中,普遍獨立成立了高規格的聚集區管理機構,在組織上得到強有力的保障。例如井岡山市成立旅遊管理局,規格定為副廳級,井岡山管理局黨工委書記兼任市委書記,局長兼任市長。婺源把分散的景區統一整合到一個股份公司,各景區一票通,避免了門票散亂、亂拉遊客的現象。焦作市雲台山景區由焦作雲台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博愛青天河遊船索道有限公司、沁陽神農山索道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和河南雲台山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聯合組建了焦作雲台山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集團的組建

,對於加速焦作旅遊景區體制改革創新,推進全市旅遊企業優質資產整合,拉長產業鏈條,打造產品內容豐富、產業鏈條完整、服務功能完善、競爭實力強大的區域性龍頭企業,意義十分重大。這些大型旅遊集團的成立,將改變各市旅遊企業多而不大、大而不強的狀況,進一步提高旅遊企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二是加大投入,狠抓資源開發和建設,建設高品位、高檔次精品景區。各城市對資源開發和景區建設投入的力度很大。焦作市在景區景點開發建設上,堅持政府主導,以財政投資為主,社會投資共同參與,集中全社會力量大辦旅遊,全市投資3.3億元用於景區的開發建設。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發展旅遊業納入財政預算,保證旅遊部門辦公經費的同時,市級財政、各景區景點所在的縣市區財政及民間個人也紛紛出資投入旅遊業。全長36.8公里的焦青旅遊鐵路,投入1.2億,使青龍峽很快成為省內旅遊熱點,也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路、扶貧路。總投資9706億元,全長77公里的焦作至鄭州城際列車線路也已開工建設。九江、上饒等市為推進旅遊業持續發展,不斷輸血,以項目建設為切入點,建設和正在建設一批高質量、高檔次、國際標準的新項目。這些新項目開發實現了資源開發的規模化和集約化,豐富了旅遊產品內容,優化了旅遊產品結構,極大地提高了當地的旅遊競爭力。

三是強力開展旅遊宣傳促銷,提高城市知名度。考察地各市都十分注重打統一的城市品牌,進行強有力的旅遊宣傳促銷。井岡山、婺源都是幾千萬地投入宣傳經費,特別是近年來,焦作市始終把旅遊宣傳促銷作為旅遊業發展和創優的龍頭來抓,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將分散的景點集中整合,統一打“焦作山水”品牌,集中力量向海內外宣傳推介。焦作市財政每年投入近1000萬元專項經費用於全市旅遊業宣傳促銷,除參加國家、省舉辦的各種國際國內旅遊交易會、推介會外,還以焦作旅遊宣傳“大篷車”的形式在北京、上海、天津、山東等60多個地市以及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進行大規模促銷宣傳。在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國旅遊報全面推介,做到週週有報道,月月有新聞。以重大活動為載體,不斷推出新賣點,近年先後舉辦了雲台觀瀑節、“河南太極拳、劍、推手錦標賽”、“全國武術散打擂台賽”、焦作山水國際旅遊節和攝影節、焦作紅葉節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大大提高了焦作山水知名度。

四是加強行業管理,提高旅遊服務質量。服務質量是旅遊工作的生命線。為建設精品景區,提供精心服務,我們在井岡山感受到了管理有序,雖然各點分散,但每個點的環境都十分整潔。焦作市旅遊局做出了“不讓一位遊客在焦作受委曲”的承諾,在全市掀起了爭創旅遊服務質量第一的熱潮。為了實現所做出的承諾,焦作市旅遊局採取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大力開展了旅遊市場秩序治理整頓工作。成立了整頓和規範旅遊市場秩序領導小組,制定了旅遊市場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多次組織旅遊、公安、工商、衞生等部門對城市旅遊交通、住宿、購物進行聯合大檢查,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旅遊市場“打假打非”專項整治活動,對坑騙遊客的行為從重、從嚴查處,淨化了旅遊市場環境。大力加強行風建設。在全市旅遊系統開展爭創“青年文明號”、爭當“青年崗位能手”活動及創建文明景區活動,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旅遊系統行風評議監督員,認真解決人民羣眾和遊客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提高旅遊從業者的服務意識。強化旅遊職業道德教育和崗位技能培訓,旅遊局設立旅遊培訓中心每年組織對導遊、服務人員進行重點培訓,在當地大學院校開設旅遊餐飲、導遊、外語專業,培養高素質的旅遊服務人才。努力為遊客創造良好的旅遊環境。完善豐富了焦作山水旅遊網站,在城區主幹道和通往各景區的交通要道上設置了符合國際標準的景區指示牌,各景區、賓館、飯店、車站等公共場所增設相應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和旅遊信息電腦觸摸屏。在市區和景區設立旅遊廣告牌和遊客服務中心;在市縣電視台增加景區天氣預報等欄目,黃金週期間發佈出行參考和信息預報;各涉外星級賓館飯店擺放了焦作旅遊資料架,懸掛旅遊交通圖和山水宣傳畫等,為遊客提供實實在在的便利。我們在雲台山切身感受到了高質量的服務:優美舒適的環境、乾淨整齊的旅行車、整潔劃一的服裝、親切熱情的態度、標準生動的解説、文雅規範的姿勢。

三、對我省和丹東旅遊業發展的啟示及建議

在考察過程中,我們啟發最大的是,丹東旅遊發展大有前途。從資源上,我們考察的幾個地區都沒有丹東的資源齊全,品質上也與我們有距離,他們幾年前的起點也沒有我們現在的高。但是,他們堅定信心,真抓實幹,成就了今天的成績,讓我們看到了丹東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發展丹東旅遊聚集區的信心和決心更加增強了。同時我們也感到,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

一是要處理好政府主導和推向市場的關係。各地成功經驗證明,發展旅遊產業可利用資源是基礎,黨委和政府重視是關鍵,必須依託市場,更要靠政府力量強力推動。河南省焦作市由一個以煤為主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實現以旅遊產業帶動戰略成功轉型的範例城市,最基本的經驗就是政府主導打造旅遊強市。旅遊產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規劃佈局、基礎建設、資金投入、生態保護、資源開發、長遠利益與近期利益的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等等,都離不開政府的主導,這在一個城市旅遊產業發展的初始期和攻關階段尤其如此。因此,要使我省和丹東市旅遊產業有實質性的突破,必須進一步強化政府主導作用的發揮,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政府的強力推動是丹東旅遊快速發展的基本保障。同時,按照市場化要求,理順體制、搞活機制,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將政府所屬的景區開發經營權向有實力和經營能力的大企業集團、大公司轉讓。同時,積極開展旅遊業招商引資,吸引客商特別是大集團、大公司投資我市旅遊資源開發,努力破解景區建設資金難題,促進景區景點建設。

二是要處理好整合資源與整合力量的關係。有效利用旅遊資源、整合旅遊資源是各地在發展旅遊產業普遍遇到的問題,也是共性的經驗,聯繫我省實際而言,如何切實整合旅遊資源,把分、散的資源和景點連成片、穿成串是破解我市旅遊瓶頸的關鍵點之一,要下大氣力論證好、實施好。但在整合資源的同時,不可忽視抓旅遊力量的整合,這同樣是外地先進旅遊城市的成功經驗。旅遊產業的發展牽涉面廣,涉及“六大要素”、二十多個政府部門、100多個行業單位,只靠分管領導和主管部門的力量和努力是遠遠不夠的,要靠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齊抓共管。因此,應注意整合旅遊資源與凝聚抓旅遊的合力同步進行。

三是處理好加大對外宣傳和抓好內部規範服務的關係。旅遊經濟是名勝(名氣)經濟、眼球經濟,強力宣傳、提高知名度、吸引遊客是各地的共用手段,但與此同時,是否注重內部服務質量的提升則是成功與否的重要環節。焦作市“抓旅遊就要抓服務,抓服務首先抓規範”的理念和不讓一個遊客受委曲的服務質量標準,贏得了世界旅遊推廣峯會授予的“卓越客户服務獎”這一被國際旅遊業認可的榮譽獎項,為焦作贏得了無數回頭客,其經驗啟發我們,創造旅遊景點精品與服務品牌二者應並行不悖。

四是處理好自我促銷與周邊城市聯合推介的關係。九江、上饒、焦作等地的經驗教訓説明,一個城市的旅遊宣傳促銷,孤立、封閉地進行往往事倍功半,只有既強化自身優勢,又藉助相鄰城市旅遊資源,優勢互補,捆綁促銷才能事半功倍,鑑於此,在旅遊產品的促銷推介上一定要注意走開放型、聯合型、多贏型之路。

【第6篇】晉冀豫三省產業結構調整考察報告

晉冀豫三省產業結構調整考察報告

2001-09-

一、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情況

“八五”以來,河北省委、省政府積極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加快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的戰略部署,採取了系列措施加速結構調整步伐。省政府先後成立了河北省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結構調整兩個領導小組,開展了百名專家調研,制定下發了全省上業結構凋契規劃和義施入案,縱織實施了“龍虎計劃”、“百家優勢企業活動”、名牌戰略和大公司大集團戰略等活動,並根據國家制定的有關產業政策。結合河北實際,相繼制定民《河北省地方鋼鐵產業政策》等一系列地方性產業政策及有關工業、農業、第三產業結構凋整的意見等有關件。去以來,省委、省政府為貫徹落實十五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結合組織實施“十五”計劃,又制定下發了《關於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意見》、(關於加快主要工業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河北省公司制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規範遠作實施辦法》、《河北省國有經濟佈局戰略性調整實施方案》、《河北省地方國有工業企業戰略性改組規劃指導意見》、《關於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的實施意見》等多個配套文件,為推進全省產業結構調整和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到2000年,河北省完成國內生產總值5076億元,是1995年的1.76倍。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1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560元,由1995年的居全國第13位上升到11位。二次產業結構由1995年的22.2:46.4:31.4調整到2000年的16.1:50:33.9。第產業的基礎地位得到加強,種植業結構調整進程加快,林牧漁業穩定增長、糧食、棉花、油料、豬牛羊肉等主要農產品產只屬全國前列,鄉鎮企業保持快速增長,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第二產業調整步伐加快,冶金、建材、化工醫藥、機械、食品等支柱產業及紡織、輕工等優勢產業在改革調整中不斷提高,一批優勢企業和名牌特色產品逐步發展壯大;交通通信、商貿、旅遊、信息諮詢等第三產業得到長足發展,初步形成了行業門類齊全、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第二產業體系,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推動力量。

河北省有關部門認為,河北產業結構雖然發生了積極變化,但仍存在一些突山矛盾和問題。具體表現為“三低”:一是產品檔次低。主要工業品種初級品多,動密集型產品多,而市場需求旺盛的精深加工和名優新特產品少。全國260種最具競爭力的居民主要消費品中河北僅有3種,新產品產值率僅為3%,低於全內2.1個百分點。二是產業結構優化度低。一產內部種植業比重過大,約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58.8%。二產中採掘業和基礎原材料工業佔重工業的比重高達64.5%,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僅佔國有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的0.7%。第二產業整體水平不高,新興服務業發育緩慢對經濟增長的推動力不強。二是整體競爭力低。重點企業規模小,集約化程度低,對經濟的帶動作用

山西省產業結構調整工作開始得比較早,從70年代末就圍繞建設能源重化工某地着手結構調整。選入90年代、省委、省政府把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擺在經濟工作的重要位置。1996年省委七屆二次全委會通過了《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產業結構的實施意見》,提出全面調整產業結構是振興山西經濟的關鍵。經過二十年的調整,山西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三次產業結構由1978年的20.7:58.5:20.8調整到1998年的12.9:53.5:33.6。但山西產業結構目前仍存在突出的問題:一是產業素質低,產品低級化的問題尚未得到根本改變;二是支柱產業單一化,煤炭、冶金所佔比重過高;三是與沿海發達省份比山西產業結構調整緩慢,傳統產業優勢逐漸消失,新的優勢產業尚未形成,好的不大,大的不好,缺乏新經濟增長點,國內的比較優勢越來越小。河南省三次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順序由改革開放之初的一二三,到1986年變化為二一三,1992年進一步調整為二三一。特別是“九五”期間,農業結構調整積極推進,穩定實現了增加糧食生產能力500萬噸的目標。高效經濟作物比重和畜牧養殖業比重進一步上升。工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版效,培育了一批在國內外市場有較強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和企業集團,產業素質有了進一步提高。第三產業比重上升,旅遊、房地產等服務業發展較快,正逐步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2000年三次產業結構為22.6:47:30.4。當前河南產業結構存在的突出矛盾是產業層次低,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不高產品競爭力不強。

二、下一步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思路

1、河北產業的構調整的基本思路。

河北產業結構調整的總體思路是以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思想的大解放促進結構的大調整;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政府的推動作用,抓住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佈局和改組國有企業這個關鍵,突出重點,有所為有所不為,積極探索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提高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和貢獻度;加大資產重組和強強聯合力度,培育一批參與國際競爭的“四跨”型大型企業集團;通過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鞏固壯大已有的傳統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特色經濟,積極培育主導未來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充分發揮環京津、環渤海的區位優勢,堅持外資、外貿、外經“三措並舉”,不斷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全力推進河北經濟國際化進程。力爭經過5--10的艱苦努力,全面提升河北產業結構的層次,使產品檔次明顯提高,整體競爭力顯著增強,主要經濟指標和經濟發展水平實現進位,全省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逐步構築起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結構互補、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產業結構新格局。

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堅持的原則:一是市場運作與政府推動相結合。既要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以市場為導向,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在市場競爭中進行結構調整,又要允分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各種有效手段,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綜合運用計劃、金融、税率、產業政策等經濟與法律手段,積極引導結構調整。二是深化改革與技術創新相結合。以改革為動力,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和企業機制,增強企業內在發展動力和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加快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促進產業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三是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要堅持突出重點,明確方向,選準重點,率先突破,以此帶動和促進整個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

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任務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廣大農户和企業為主體,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重點,鞏固加強農業,改造提高工業,大力發展服務業,重點抓好15個龍型經濟,在結構調整中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件轉變。一是加速調整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把農業放在發展國民經濟首位。深化農村改革,完善政府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強以水利為重點的農田本建設,搞好農業綜合開發,提高農業抗災能力。實施種子工程,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特色農業、創匯農業、節水和旱作農業,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二是加快工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全面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為核心,改造壯大一批傳統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批高新技術產業,壓縮淘汰一批落後生產能力,加快能源交通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實現產品精深化、規模合理化、市場國際化。三是大力發展服務業。以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國際化為方向,以強化綜合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為目標,積極構築有利於服務業快速發展的機制和環境,改造提高商貿流通、交通通信市政服務等傳統服務業,加快發展信息、金融、保險、證券、會計、法律、諮詢等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旅遊、社區服務、房地產等新興服務業。

當前產業結構調整工作的重點抓好15個龍型經濟。所謂龍型經濟,即以市場為導向,以優勢企業(市場或中介組織)為龍頭,以利益關係為紐帶,形成有較長產業鏈、較強輻射帶動作用、較高市場佔有率和較好發展前景的系統性經濟組織,發展龍型經濟的條件 名牌產品、知名企業、知名企業家、加名市場。龍型經濟的特點--市場化、規模化、一體化、集約化。龍型經濟的一般形式--公司、基地+農户,市場+基地+農户,市場+企業+農户,市場+中介組織+農户。為什麼要發展龍型經濟--河北經濟的主要問題是結構層次低、經濟效益低、外向度低。發展龍型經濟的好處--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實現規模經營;抵禦市場風險,增強綜合競爭能力;科技進步和創新,促進集約化經營;解決城鄉分割的矛盾,增加財政和城鄉居民收入。發展龍型經濟抓什麼--省政府4次開會專題研究,確定從15個方面重點突破,即為畜牧業、蔬菜業、果品業、食品加工業、鋼鐵工業醫藥行業、新型建材、機械製造化學工業、旅遊業、城鎮建設、商貿流通、非義務教育、文化產業、信息技術與信息產業。圍繞培育壯大15條龍,省長、副省長已明確分工,各部門、各市正在認真研究、細化,制定方案,落實措施。

產業結構調整的措施:一是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結合政府機構改革,深化企業內部改革,使企業成為結構調整的主體。二是以企業為中心,積極推進產學研聯合,加大技術開發資金投入,加速建立技術創新體系,促進企業技術進步。三是大力培養和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重獎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到冀建功立業。四是集中重點投入,為結構調整提供資金支持。五是加速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切實減輕企業壓力,為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的環境。六是加快市場體系建設,大力發展中介組織,加強市場管理,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為結構調整營造良好的市場空間。七是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為結構調整提供有力保障。八是加強宏觀指導,建立有利於結構調整的服務體系。

2、山西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思路。

調整產業結構的戰略方針是:堅持科教興省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以發展潛力產品為切入點,大力扶持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和優勢產品,全力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突出戰略性調整,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再造山西優勢,提高經濟的整體素質和效益。

調整產業結構須堅持的原則: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集中力量扶優扶強。堅持優先調整產品結構的原則,大力開發和培育市場需求旺盛、發展潛力大的優勢產品。堅持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原則,努力增強山西經濟發展的後勁。處理好存量調整與增量調整的關係,以增量調整起步,通過增量調整引導和帶動存量調整。處理好政府與市場、企業的關係,既要發揮政府強有力的引導和規劃作用,又要堅持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投資主體的作用。處理好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關係,既要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又要大力改造傳統產業,推動傳統產業的技術進步和優化升級。

產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培育“―增三優”。優勢產業、優勢產品和優勢企業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也是經濟增長的“亮點”。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既是調整產業結構的着力點,也是各項經濟工作的重點。“三優”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長起來的,體現了市場選擇和優勝劣汰的法則,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新的增長點的形成,主要是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產品發展壯大的結果。大力培育“一增三優”,就必然會出現一大批學習、追隨“三優”的羣體,帶動大批企業、產品的發展和產業的成長,從而帶動山西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

重點培育和扶持的優勢產業:選擇優勢產業的標準是,市場前景廣闊,產業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經濟效益好,能支撐和帶動山西經濟快速發展,在經濟總量中佔有較高比重或目前比重雖然不大但發展潛力大、成長性好。根據山西產業結構現狀和市場的發展變化趨勢,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山西將重點培育和扶持7個優勢產業,即清潔能源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特色農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旅遊及相關產業、特鋼和鋁鎂為主的冶金產業、重礦機械產業、建築房地產和新型建材業。

為了加快山西工業結構調整步伐,確保實現調產“一年起步,兩年入軌,三年初見成效”的目標,省政府以培育“一增三優”為主攻方向,在企業申報、部門審核、銀行充分銜接的基礎上,於2000年11月編制了《山西省2000年“361”,工業調產計劃》。“361”工業調產計劃,即2000年省重點扶持36個重點調產項目,省政府籌措6億元貼息入股資金,帶動銀行貸款及社會資金100億元。省級扶持資金由省政府從省級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中統籌安排,按現有的資金管理渠道,主要從基建、技改煤炭和財政預算資金中籌措。2000年6億元資金的籌措渠道是省經貿委安排25億元,支持用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和發展新興產業的省重點調產項目;省計委安排1億元,支持發展高新技術的省重點調產項目;省煤炭局安排25億元,支持煤炭洗選加工和清潔能源及相關的省重點調產項目;省長基金中安排0.5億元,用於支持動態調整的省重點調產項目。“361”工業調產計劃以不鏽鋼、電解鋁、高技術機電產品、精細化工產品、特色紡織品、生物製品及醫藥新產品、高性能磁性材料、高濃度化肥、煤炭深加工產品及超細粉體材料等l0大類優勢產品為重點,具有標誌性的裏點項目有50萬噸不鏽鋼、40萬噸電解鋁、80萬噸高濃度化肥、2000萬噸機焦、5000噸高性能磁材、55萬噸“綠色”液體洗滌劑等。全部36個項目均已經國家和省有關部門批准立項,投資基本落實,產業規模突出商場前景趨好,企業實行改制,前期工作比較紮實,有的已經開工,有的已基本具備開工條件。項目總投資104億元,其中銀行貸款61億元,上市募集13.5億元,發行企業債券1.5億元,配股資金6.1億元,利用外資3.5億元,企業自籌18.4億元。全部達產後,預計新增銷售收入155.7億元,利潤25.6億元、税金11.3億元。並推進全省產品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山西優勢產品上規模、是水平、上檔次,培育出一批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好的高新技術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的產值在現有基礎上提高7%。

3、河南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思路。

針對河南產業層次低、結構不合理的現狀,加快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培育、改造和提升支柱產業,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全面提高國民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增強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到“十五”末,

一、

二、三產業結構調整到20:15:35。

第一,鞏固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始終把農業放在發展國民經濟的首位,增加農業投人,減輕農民負擔,加強對農業的支持力度,保證農業在提高整體素質和效益的基礎上持續穩定發展。在保持現有糧食生產能力的前提下,以市場為導向,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經濟作物和優質專用糧食作物,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加快發展畜牧養殖業,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積極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扶持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脱貧。深化農村改革,穩定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積極探索土地經營權流轉制度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第二,優化工業結構,增強市場競爭力。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提高工業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為目標,加快工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工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發揮比較優勢,推動優勢資源轉化和深加工,拉長產品鏈條,培育和壯大支柱產業。“十五”期間,河南確定了五大支柱產業:以糧食、畜產品和果品深加工為主的食品工業,以建設全國重要鋁工業基地為主的有色金屆工業,以提高資源開發利用效率為主的煤化工和石油化學工業,以輸變電和成套設備為主的機械裝備工業,以造紙、煙草和紡織產品升級換代為主的輕紡工業。加快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積極實施名牌戰略,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優勢企業。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順應科技發展趨勢,重點培育具有明顯市場競爭優勢的高新技術產品,努力把電子信息和生物技術產業逐步培育成為河南新的支柱產業。改造提高鋼鐵、建材、醫藥等行業,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業,提高市場佔有率和創匯能力。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實現跨越式發展。

第三,大力發展服務業,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加快服務業的市場化、產業化和社會化進程,着力發展成長性強和就業容量大的現代服務業,拓寬服務領域,優化服務結構,提高服務水平,顯著提高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和從業人員在全社會就業人員中的比重。一是大力發展旅遊業。充分發揮河南旅遊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實施精品名牌戰略,儘快把河南建成文化旅遊大省,把旅遊業培育成新的支柱產業。統籌規劃,在進一步加強對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的同時,積極開發以人文和自然景觀為主的旅遊資源。力爭“十五”期間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12%,達到630億元,相當於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8%以上。二是提高服務業發展水平。在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的前提下,積極發展金融與保險業。大力發展城鎮社區服務業,推動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托幼養老、職業介紹等產業健康發展。積極發展會計、法律、價格、諮詢等社會中介服務;適應農村勞動力向城鎮加速轉移和高效後勤服務社會化需要,興建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的多規格、多檔次的公寓式住房;發揮河南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業,發展和完善各種專業市場,形成全國和區域性的商品物流中心。

作者:湖北省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來源:《諮詢與決策》

【第7篇】有關東北三省的全面考察報告

xx年10月中下旬,縣政協主席×××帶領縣政協委員一行17人赴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區考察學習,深入瞭解東北各大城市的市政建設、經濟發展、旅遊開發和長白山新農村建設情況,併到北京西城區政協取經學習,沿途所見所聞,感受頗深,收穫匪淺。現將考察學習情況報告如下:

一、見聞與印象

實施生態發展戰略,綠化

美化好城市,為市民提供良好的人居環境。我國東北地區面積近80萬平方公里,人口達1.1億。新中國成立後,東北地區建成了以鋼鐵、汽車製造、船舶製造、飛機制造、軍用設備製造等為主的重工業基地,對城市環境和生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在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東北地區各級黨委、政府堅持生態保護,重視城市規劃和建設,特別在城市綠地、提高城市綠化率上,投入大量資金,為市民創造了良好的人居環境。考察組到達東北時,雖然已經入冬,但街道兩旁的風景樹依然鬱鬱葱葱,處處可見綠色的草坪和鮮花盛開的文化廣場。這些綠地和文化設施不僅拓寬了居民的生活空間,也增添了城市魅力。大連市更是以城市廣場文化著稱,全市共有廣場60多個,其中星海廣場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城市廣場。大連人均綠地面積達7m2,人居環境為東北各大城市之最。

城市綜合管理能力強,社會服務功能齊全。東北各級黨委、政府不但重視城市建設,而且十分重視抓好城市的綜合管理,使社會服務功能發揮較好的效應作用,市容市貌整潔靚麗。委員們考察東北各大城市後,對其交通秩序、市民休閒娛樂和城市環衞工作有許多感歎。東北地區城市的街道衞生整潔,城市交通秩序良好,人車各行其道。遼寧省大連市是濱海旅遊城市,人車流量大,街道上卻沒有看到一個執勤交警,但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大連市十分重視城市美容保潔工作,主幹道上不僅沒有堆放的垃圾,連一片碎紙也看不到,真可謂一塵不染。大連市對街道衞生工作實行分段管理、責任到人的工作制度,做到24小時保潔,並且建立衞生巡查獎罰制度,使市民長期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從而維護了城市的良好形象。

旅遊設施完善,服務水平高。遼寧、吉林、黑龍江位於北寒帶,天氣寒冷,可是旅遊業十分發達。各旅遊景區都成立專門管理機構,設施完善,管理到位,服務周到,吸引了大批中外旅客。特別是作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長白山景區,為了保護長白山自然資源、自然環境和歷史遺蹟,在經營和管理上,不準旅客自駕車進入景區,要登山觀賞,得先乘環保大型旅遊車到山腰,然後換乘越野車登山;**市的太陽島景區面積很大,也採用遊客統一乘坐旅遊車觀覽景區風光的做法。這樣既能保護景區不被污染,又能增加景區收入,也方便遊客,便於管理,可謂是一舉四得。

新農村建設有特色,利用民族風情拓寬農村經濟領域。位於長白山景區內的紅旗村是朝鮮族民族風情村,全村只有40户,100多人口。該村佈局合理,村中道路縱橫交錯,民居佈局整齊有序,村容整潔。該村人少地多,土地資源豐富,羣眾在種植水稻、玉米的同時,利用長白山景區旅遊的優勢,挖掘和發展富有朝鮮族特色的文化資源。如朝鮮族歌舞表演、民間藝術展覽等,為遊客提供優質服務,增加村民收入,全村人年均收入5000元以上,成為聞名全國的先進模範村莊。政協委員們深入考察了一户農家,瞭解他們生活生產情況。其居室整潔美觀,女主人是業餘導遊,丈夫跑外運,大女孩在外打工,家庭收入甚豐,生活步入小康。

北京西城區政協提案工作卓有成效。西城區位於北京市中心區域,黨中央、國務院及中央各部委和七大金融機構總部均座落在其轄區內,且上述國家機關的區政協委員佔西城區政協委員總數的60%。西城區政協根據其委員的構成特點和優勢,充分發揮委員的主體作用,即注重抓好委員提案的徵集、辦理服務工作,嚴格把好提案審查立案關,不斷提高提案質量和辦復實效。參政議政成效十分顯著,特別是在關注民生、保護文物等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切實發揮了協調民情、理順情緒、凝聚人心的重要橋樑作用,得到當地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市民的好評。考察團通過與西城區政協的交流學習,開闊了眼界,學到了寶貴的經驗,增強了做好我縣政協工作的信心。

二、認識與體會

(一)只有堅持科學發展觀,才能構建和諧社會。東北地區的城市規劃和建設更多地考慮市民生活、提高市民生活質量和品位,走的是一條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路子。其各級黨委政府在抓經濟的同時,堅持生態保護,充分考慮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因此,城市的規劃建設充分體現了人性化,即使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區域,也留足公共用地,用於種植花草和建設廣場,為市民提供學習、休閒娛樂、健身的場所。吉林省安圖縣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但該縣在城區不同區域都建有綠地和小廣場,在市區周邊不僅建有大型廣場配置各種精美的雕塑,而且還建有公園,到處鳥語花香,與休閒散步的市民構成了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

(二)只有打造特色文化,才能提高城市品位。一個城市的發展不單單是多建幾棟高樓大廈,重要的是要具有與眾不同的文化特色,也就是説城市的文化內涵豐富了,文化品位提高了,才能折射出城市的獨特魅力。大連、瀋陽、長春、吉林、**等城市都有各自的市花、市樹,而且建成各有特色的文化廣場,在主要廣場都樹立標誌性雕塑,以城市主題文化滋潤市民。大連市每條街

道風格各異,廣場文化也富有多樣性。**市每年舉辦的冰雪節、冰燈遊園會、**之夏音樂會,對中外遊客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太陽島是**旅遊的一個品牌,有冰雕、極地館等數十個人工景觀,匯聚了北國風光,冰雪文化十分突出,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冰城”。吉林省安圖縣地處長白山區,自辦五個電視頻道節目,外地遊客可以通過這些傳媒瞭解該縣社會經濟情況和民族風情,較好地發揮了文化宣傳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很值得借鑑。

(三)只有開發包裝好旅遊資源,才能提高旅遊品牌的檔次。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地理構造獨特。196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成立了專門管理機構,加強對景區資源的管理和保護工作。近年來,當地政府加大旅遊投入,研究開發長白山景區的各種資源,從文化包裝入手,配套設施,提高旅遊檔次,打造品牌。對火山口湖——天池、長白瀑布、星羅棋佈的温泉羣、長白湖、圓池等著名景點進行包裝,對原始森林生態系統、許許多多的古老傳説、天池怪獸的故事等進行挖掘,使長白山景區成為國內外矚目的旅遊勝地。

三、幾點建設

(一)要提升我縣文明生態村建設檔次和水平,不斷推進新農村建設

目前,我縣文明生態村建設已達105個,但水平不高,檔次偏低,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重修路輕配套(綠化美化跟不上),而且重建輕管,經濟發展緩慢。因此,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特色農業,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夯實文明生態村建設的經濟基礎。二要高規格規劃,高起點建設,高水平管理。在規劃建設上要充分考慮服務功能的區劃和設施配套,做到整潔有序,文明生態。三是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要通過制定村規民約的措施,切實改變村民不良的生活衞生習慣和封建迷信陋習,樹立講衞生、講文明、講科學的新風尚,做到建好一個,完善一個,管好一個,不斷提高文明生態村的整體水平和檔次。四是少數民族村莊要把生態村建設與民房改造有機地結合起來。××鄉、××鎮是靠近××國家級森林公園景區的村莊,可以借鑑長白山景區朝鮮族紅旗村民族風情旅遊的經驗,創辦黎族風情旅遊項目,這樣既能美化村莊,又能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堅持生態立縣,建設城區園林綠地,構建和諧美麗的新城區

目前,我縣縣城尚無一個羣眾性休閒廣場,白天一些市民無處可去,只好聚集到××三角路、××三角路聊天、研究彩票,既影響市容市貌,又影響交通。晚飯後,部分居民只能匯聚到××東路散步,而××東路又沒有人行道,給城市交通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因此,我們一定要按照建設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生態立縣的目標要求,向生態園林縣城邁進,規劃綠地建設,完善綠地系統。一是在城區中心建設標誌性廣場和公共綠地,在城區周邊有條件的地方多建一些小廣場和公園,以提高城市文化品位,開闊城鎮居民的生活空間。二是要完善主要街道綠化美化工作。在東風路、人民北路選擇適當路段建設一些綠地。三是建設好示範社區。選擇有條件的居民區作為示範點,把小區建成花園式的文明和諧社區。

(三)加強交通整治,保證道路暢通,提高交通安全係數

目前,我縣上路營運的各類車輛和家用摩托車數量增長很快,但縣城沒有停車場,營運的三輪摩托車和農用車佔道、亂停放的現象嚴重,既影響了交通秩序,又影響市容市貌。因此,一是要鼓勵企業或個體户投資建設停車場(按誰投資誰受惠的原則進行管理),減少車輛亂停亂放現象。二是政府投資建設停車場,增加停放容量,徹底解決車輛停放難問題。三是加強交通整治,對出租摩托車的運營要實行嚴格控制和管理。要按照城市規模和人口數量的需求比例,對摩托車進行限量運營,增加公交車數量和線路。

(四)加大環境衞生工作改革的力度,提高管理水平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城鎮建設也取得了較大成效,但縣城的流動人口也隨之不斷增多,給城區環境衞生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壓力。主幹道亂張貼、亂堆放垃圾、佔道經營現象普遍存在,雖然多年來都不斷進行治理,但髒亂差現象依然嚴重。因此,要積極探索環衞工作的新模式和新路子。我們認為,大連市的做法很值得借鑑。一是實行環境衞生承包制。把縣城環境衞生保潔工作承包給有關物業公司管理,或把有關路段承包給環衞工人,劃分片區,明確職責,把責任落實到人,以保障主要街道24小時保潔,其他街道經常保潔。二是建立衞生巡查考核制度。城建、愛衞、環衞等部門要按照環境衞生管理制度規定的職責,經常組織巡查,並實行月檢查、季評比、年考核制度,積極推行獎勤罰懶機制,把工作業績與工資直接掛鈎。三是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要利用各種媒體、廣告教育全體市民增強衞生意識,樹立“縣城是我家,衞生靠大家”的大局意識,使每一個人都能從我做起,努力創建一流的衞生城市。

(五)從挖掘特色入手,打造自己的旅遊品牌

我縣有山有海有濕地有民族風情,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但長期以來,我縣對旅遊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只是停留在口頭上。雖然近年建成了×××度假中心,並藉助其自然環境的優勢,吸引了一些遊客,然而沒有自己的品牌,很難成為拉動全縣經濟發展的旅遊熱點。長白山景區依靠的是“天池”、“長白瀑布”、“地下森林”等品牌吸引遊客。旅遊品牌,一是靠挖掘特色,二是靠包裝精美,打造出來的。希望我縣旅遊開發能借鑑長白山景區的做法,挖掘出自己的特色,包裝好自己的產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如棋子灣是否可以從挖掘“棋子文化”入手,對美麗的神話傳説進行包裝,打造出自己獨具特色的品牌,而不是全省千篇一律的藍天、海水、沙灘。

【第8篇】關於浙江省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情況的考察報告

為了認真學習兄弟省市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經驗和做法,進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做好今年全市組工會議的準備工作,市委組織部、市委辦公廳、市委研究室共同組成考察組,由市委組織部周鶴齡副部長、邵正平祕書長帶隊,於去年11月10日至13日,赴浙江省義烏市、温州市、紹興市等地進行了學習考察。學習考察期間,考察組與浙江省委組織部,金華市、義烏市、温州市、紹興市委組織部領導、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等進行交流座談,並實地考察了義烏市小商品城、浪莎針織有限公司、温州市大虎打火機廠、康奈集團公司等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情況。這次考察時間雖短,但印象深刻,收穫不小,不僅使我們親身感受到了處在改革開放前沿的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思維觀念發生的巨大變化,而且還使我們瞭解、學習了浙江省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先進成果和寶貴經驗,解放了思想,開闊了視野,啟發了思路。

一、浙江省加強非公有制企業和新社團組織黨建工作的基本情況(一)浙江省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基本情況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非公經濟發展很快,到2001年底,全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700億元,比2000年增長了10.5%,其中非公有制經濟實現的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47%。全省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達180.81萬個,從業人員777.62萬人。在温州等地,非公有制企業已超過全市企業總數的90%,實現工業產值超過全市工業總產值的80%。適應非公經濟發展的需要,浙江省較早開展了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探索。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十四大以前為起步探索階段,黨建工作進展緩慢;十四大召開至1999年為指導探索階段,浙江省委加強了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的領導和指導,有力地促進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開展;1999年以來為規範探索階段,浙江省委下發專門文件,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建設逐步規範,主要做法有:

第一,切實加強領導和指導的力度。一是省委領導親自抓非公有制企業黨建,省委書記親赴各地,深入非公有制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專題調研;由一名副書記和組織部長擔任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召集人。二是建立專門的領導機構,並配備專職工作人員。金華市、義烏市、温州市、紹興市等都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並配備了專職工作人員,充實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力量。三是通過制定發展規劃、召開專題會議、對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進行部署落實。

第二,以較大規模企業為重點,做好非公有制企業內黨組織的組建工作。浙江省採取分批分階段、先易後難的方針,首先抓住重點,開展黨的工作,即50人以上非公有制企業要有黨員,100人以上非公有制企業要建立黨的組織。具體做法包括一是通過雙向選擇的方法向基礎薄弱的企業選派黨的工作員,密切黨與非公有制企業職工羣眾的聯繫,為建立黨組織奠定基礎。二是温州、義烏等市建立領導“聯繫一個點、負責一條線、包好一個片”的黨建工作責任區,指定縣級以上領導幹部直接抓聯繫點企業黨建工作。三是指導各地做好非公有制企業發展黨員工作和黨員尤其是“隱性”黨員的組織關係轉接工作,為企業建立黨組織準備條件。

第三,創新載體,靈活設置黨的基層組織。除重點抓好較大規模非公有制企業建立黨組織工作外,浙江省還從該省實際出發,採用多種方式,推動有黨員但尚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企業,通過聯合組建、掛靠組建、村企聯建等方式,加大黨組織組建力度。一些市、縣根據非公經濟的發展特點,依託新載體,創建黨組織設置的新模式。義烏市小商品市場發展很快,多數非公有制企業集中在小商品市場中,該市形成了依託小商品市場建立黨組織的模式;紹興市有的地區以紡織工業為主,有的地區以精細化工為主,有的區域以傢俱製造為主,經濟發展呈現區域經濟、塊狀經濟的趨勢,該市從其塊狀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採用組團式的方式建立黨組織;温州市非公有制企業自發組成的各種行業協會、商會等數量很多,則依託行業協會、商會等建立黨組織。

第四,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開展黨組織活動。一是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1996年底温州市神力集團公司總裁決定籌資2.7億元上一條生產線,企業黨支部瞭解到這個項目市場前景不好,力勸企業改變決策,使企業免遭破產的厄運。二是幫助化解企業與社會、企業與員工以及員工之間的矛盾。很多企業建立了勞資矛盾調解委員會協調勞資關係,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穩定了職工隊伍。三是結合企業經營者和員工的需要開展工作。義烏市小商品城黨委針對個體勞動者在語言溝通、營銷策略、電腦知識等方面的學習需要,創辦個體勞動者培訓學校,免費對經營户進行培訓,受到經營户的好評。

第五,加強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一是指導各地選好配強黨支部書記。包括:內部選拔和讓一些素質好的轉制企業黨支部書記留任;結合雙向選擇,向非公有制企業選派黨的工作員;通過公開選拔的方式招聘黨務幹部。一些市、縣,還在機關選拔幹部,採用掛職鍛鍊等的辦法,到非公有制企業開展黨的工作。二是切實抓好以黨支部書記為重點的非公有制企業黨務幹部的培訓。主要形式有:舉辦骨幹培訓班,組織非公有制企業黨支部書記到中央黨校、省委黨校、北大、清華、復旦、浙大等名校培訓。第六,抓示範點建設,以點帶面推動工作開展。一是逐級建點,形成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示範羣。二是明確示範企業的要求:“班子精幹高效、黨員形象突出、促進發展有力、政治優勢明顯、自身建設紮實”。三是注重示範點經驗的總結和推廣。金華市建立示範點以後,各縣(市)非公有制企業到市級示範點學習的就達到了300餘批次。(二)浙江省加強新社團組織黨建工作的基本情況改革開放以前,浙江省社會團體不到300個,民辦非企業單位和中介機構基本沒有。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近些年來,浙江省新社團組織迅猛發展,已經廣泛分佈到各個領域。到2002年5月,全省經民政部門登記註冊的社會團體共有9738個,專、兼職工作人員4萬餘人;民辦非企業單位7422個,從業人員10萬餘人;經工商行政部門登記的中介機構4782個,從業人員4.3萬人。為了引導新社團健康發展,近年來,浙江省開始對新社團黨建工作進行探索。2000年初,浙江省委對加強這一領域黨建工作提出了總體要求。2002年初,浙江省委又提出把探索和加強新社團組織黨建工作,作為2002年省委抓黨建的一個重點。浙江省各地、各部門從調查研究入手,積極探索,努力推進新社團組織黨建工作。

主要做法有:第一,從實際出發,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一是對各類新社團組織進行復查、登記和清理整頓,為新社團組織黨建工作奠定基礎。二是做好新社團組織中黨員組織關係的轉借工作和發展黨員工作,壯大黨員隊伍,為新社團組織建立黨組織和發揮黨的影響力準備條件。三是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組建”的原則和“成熟一個,組建一個,鞏固一個”的要求,重點做好在規模較大、人數較多、實力較強的新社團組織中建立黨組織的工作。第二,創新載體,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主要是以“黨員責任區”、“黨員示範崗”、“黨員十帶頭”等活動為載體,有針對性地開展黨的活動。第三,加強工作指導。一是建立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責任制,把新社團組織黨建工作納入年度黨建工作考核目標。二是理順隸屬關係,很多市、縣明確規定,新社團黨組織原則上隸屬於業務主管單位或掛靠單位的黨組織。二、幾點啟示考察中,浙江省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給人總的印象是工作紮實、有特色、操作性強、有理性思考,有良好的社會效應,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在這方面,温州市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温州市各級黨組織致力於創設良好的政策環境,積極支持非公經濟的發展,儲蓄了豐厚的民間資金,去年市民存款達1600億元。該市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利用這些民間資金,建成了一批水利、交通、電力、通訊以及城市建設項目。温州機場、鐵路、歐江一、二、三橋等一大批項目,都是利用民間資金而建設的。温州市非公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改進、城市面貌的巨大變化,城鄉居民的就業和收入不斷改善,反過來,又促使該市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工作越來越受到業主的歡迎、員工的擁護、羣眾的支持。與温州市的情況類似,浙江省很多縣、市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工作、非公經濟發展、經濟和社會發展之間,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良好循環。浙江省的做法,對我們開展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很有啟發,主要有以下幾點:1、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要找準工作突破點,有明確的目標定位。浙江省非公有制企業數量眾多,50人以上的企業雖只佔企業數的10%左右,但佔職工總數的53%。浙江省委瞭解到這一情況後,確定了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突破口和“三年兩目標”的具體目標:以較大規模企業作為黨組織組建的重點,用三年的時間,努力使50人以上的企業都有黨員,100人以上的企業80%單獨建立黨組織。這使得各級黨組織在開展工作時有目標、有重點、有抓手,產生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應。目前,浙江省20000多家50人以上企業中,有黨員的企業已佔95.6%,雖尚無黨員但已有入黨積極分子的佔4.3%;在9000多家100人以上企業中,已建立黨組織的佔93.5%。這表明,從實際出發,制定合適的工作目標,形成科學的工作策略,對於推動全局工作的開展,意義重大。2、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組織設置要靈活,不拘一格。

浙江省的絕大多數兩新組織規模小、變化快、人員流動頻繁,沒有黨員或僅有個別黨員,不具備單獨建立黨組織的條件。針對這種情況,浙江省在重點做好規模較大的企業建立黨組織的同時,對那些規模小、變化快、人員流動頻繁的非公有制企業,依託行業協會、市場等載體,建立黨組織。這些做法,突破了“支部建在連上”的傳統黨組織建制方式,對於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增強黨的工作的社會影響力,起了積極的作用。3、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黨組織活動要與兩新組織健康發展的內在需要結合起來,不能就黨建論黨建。在考察中,我們瞭解到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有效開展活動的很多典型事例,有的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通過協調企業與社會、政府、職工等的關係,為企業發展鋪平道路;有的通過開展企業文化等活動,凝聚、聯繫職工,增強企業職工對企業和企業黨組織的認同感;有的通過為企業出謀劃策,使企業健康發展。凡此種種,都使企業黨的工作與企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以在推動企業健康發展中的“有為”,實現黨組織的“有位”,避免黨的工作與企業發展“兩張皮”,贏得企業主、職工的支持和擁護,值得我們學習。4、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隊伍。在考察中,浙江省委組織部和有關市、縣組織部同志都談到黨務幹部的重要性。

談到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能否有效運轉,關鍵在支部書記。基於此,浙江省高度重視非公有制企業黨務幹部隊伍建設,並把建立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熱心黨的工作、有創新和奉獻精神的非公有制企業黨務幹部隊伍作為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的關鍵環節來抓,通過建立非公有制企業黨務幹部人才庫,通過內部選拔、公開招聘、組織選派等多種方式,配置非公有制企業黨務幹部。其中,他們在機關中選拔幹部,派到非公有制企業掛職兩年(在掛職期間保留工資等基本待遇),開展黨的工作,兩年後自行決定回原單位或留在企業中的做法,很有力度。這些做法,也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鑑。5、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要借鑑兄弟省市的經驗,但不能夠機械地照抄照搬。在考察中,我們發現,上海市的兩新組織的情況與浙江省非公有制企業、新社團組織的情況有很多不盡相同之處。例如,浙江省一些市、縣,民營科技企業數量少,規模小,資本也相對較少,因此這些企業沒有被列入其“三年兩目標”的工作重點之中。而在上海,很多民營科技企業,雖然人員不多、規模不大,但卻擁有大量資本;從長遠來看,未來這類企業在數量與規模等方面還會不斷增長,這就使我們不能不關注這類企業的黨建工作。

又如,浙江省民營資本雄厚,較少有外商投資企業,上海市卻有萬餘家外商投資企業。還如,浙江省的商會、行業協會等,很多是經營者自發建立的,民間性很強;上海市的很多行業協會,原來是隸屬於政府有關部門的,現在雖然脱鈎改制了,但仍帶有一些官方色彩;等等。所有這一切,決定了我們不能夠簡單地模仿浙江省加強非公有制企業和新社團組織黨建工作的經驗和做法,而必須從自身實際出發,走出具有時代特徵、上海特點的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新路子。三、下一步工作的建議在學習考察浙江省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我們結合對黨的十六大精神的學習,對上海市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進行了認真的思考。下一步,建議進一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結合對黨的十六大精神的學習貫徹,深入調研,研究確定下一階段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目標定位和突破口。

二是從兩新組織實際,依託不同載體建立黨組織。突出重點,做好在企業規模較大、黨員和職工隊伍穩定、有合適的支部書記人選的兩新組織中建立黨組織的工作;同時,對那些規模小、變化快、人員流動性大的兩新組織,從其實際出發,依託工業園區、商住樓宇、流通市場、人才中介服務機構等不同載體,建立黨組織。三是着力建設一支具有一定規模、高素質的兩新組織黨務幹部隊伍。逐步建立全市兩新組織黨務幹部人才庫。探索通過組織選派和市場中介機構推薦等方式,把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的黨務幹部人才導入兩新組織的機制,擴大兩新組織黨務幹部的來源。充分利用黨校和幹教基地等的作用,抓緊對兩新組織現有黨務幹部的培訓。四是做好在兩新組織中發展黨員工作。研究制定兩新組織發展黨員工作目標和實施方案,探索建立適合兩新組織變動快、人員流動頻繁等特點的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考察新機制。五是逐步建立一批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示範點。明確示範點的要求,逐步形成示範點羣,不斷總結推廣示範點的經驗,形成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的良好氛圍。六是總結經驗,研究制定關於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規範性意見。

【第9篇】省委黨校中青班赴井岡山學習考察報告

按照省委黨校教學安排,第二十期中青班的22名學員懷着對老一輩革命家的敬仰之情和對革命聖地久已想往之心,於20**年10月15—23日赴井岡山、韶山、南昌等地進行了為期九天的體驗式學習,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這次學習考察我們主要參觀了廬山會址、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井岡山革命歷史博物館、井岡山大井朱毛故居、小井紅軍醫院舊址、紅六軍第一個造幣廠、北山革命烈士陵園、黃洋界、茨萍毛主席舊居、韶山毛主席故居、毛主席銅像廣場、滴水洞、毛澤東同志圖書館等革命歷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次體驗式學習,由於黨校領導的高度重視,特別是進修部作了周密細緻的安排,臨行前吳瓊英主任親自作動員講話,並提出了要求,組織員楊恩玲老師隨團隊綜合協調,團長董智昆、副團長潘光偉認真負責、組織有序,生活委員楊勇時時處處關心大家生活住行。加上學員們高度的自覺性,遵守紀律、積極配合、團結友愛、相互關心,儘管考察時間緊,路途長,但是,大家情緒高昂、興致勃勃、善始善終考察了所有活動點,每到一處紛紛購買相關圖書閲讀了解,在紀念碑前敬獻花圈,對先烈默默致哀等。

通過細緻地觀看展覽圖片、歷史資料錄像,認真聽取接待員動人講解等實地親身感受,大家彷彿回到那令人難忘的歲月,置身於當年戰火紛紛年代,一種在課堂上、在書本里體會不到的感受便油然而生,對井岡山斗爭、對中國革命、對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有了許多不同於以往得到的知識和體會,思想上受到一次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大家感到收穫頗大。認為,這九天的體驗式教學雖然十分短暫,但卻是一次瞭解黨史、瞭解中國革命史、瞭解國情,開闊視野的難得機會,是一次堅持“兩個務必”,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實地鍛鍊,是一堂震撼心靈、激勵終身的黨課,學員們一路考察,一路思考,一路回味,回到學校以後,每個學員都寫下了自己感受最深的心得體會、新的感悟。大家一致認為:這次井岡山之行雖然是第一次,但井岡山精神可貴,井岡山之行值得,這將在人生中增添生動的一筆,是學習生涯中一段難忘的歷程,為今後的工作注入新的動力。

下面,我代表赴井岡山體驗式學習的全體學員彙報兩個問題,即:一、考察學習的主要認識;二、新時期如何弘揚井岡山精神所形成的共識。

一、對井岡山精神的內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過去,我們對井岡山、井岡山精神認識瞭解往往僅限於書本上、電視裏所給予的那一部分,更多是處於感性認識,很膚淺。這次,當我們到了井岡山,沿着當年革命先烈留下的足跡追憶革命鬥爭畫面,瞭解歷史風雲的歲月,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時,精神上、心靈上一次次地受到強烈的震憾,切身感受到井岡山在中國革命中所承載的歷史的厚重和對井岡山精神的內涵實質有了更加深刻的理性認識。

井岡山,是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中國革命,開展武裝鬥爭,尋找中國革命成功之路的地方,是中國革命的發祥地,武裝力量的集合點,開創了中國革命歷史,推動了中國革命發展,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的基礎。井岡山,是課堂,是熔爐,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黨的幹部,千千萬萬的優秀中華兒女從這裏走出,革命者銅牆鐵壁般的意志在這裏煉就,錘鍊出偉大的井岡山精神,成為中國革命精神之源頭,是革命和建設的傳家寶。

井岡山精神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創造革命根據地鬥爭中培育的革命精神,在此之後形成的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等,則是井岡山精神的繼承和發展。什麼是井岡山精神?20**年6月初,xx同志在xx視察時指出:“井岡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羣眾、勇於勝利。”我們要學習和弘揚井岡山精神,首先就是要深刻地理解井岡山精神的內涵。這次實地考察、親身體驗,對井岡山精神內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一)堅定信念、艱苦奮鬥

井岡山精神的核心和實質,就是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始終不渝的革命信念。當年,井岡山的革命鬥爭是在敵強我弱,“白色勢力的四面包圍”之中,然而,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的井岡山斗爭為什麼能夠做到“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面對兇惡的敵人和艱苦環境、井岡山斗爭中的軍民們為什麼能夠堅決跟着共產黨把紅旗扛到底?在參觀小井醫院舊址時,介紹到當時有100多名來不及轉移的重傷病員被敵人拖到稻田裏,打得遍體鱗傷,面對死亡的威脅和可以釋放回家的引誘,這100多名紅軍戰士沒有一個投降屈服,毫無俱色,最後全部被機槍掃射而壯烈犧牲的情景時,我們找到了答案。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有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他們堅信:中國革命“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嬰兒。”他們堅信中國共產黨所從事的革命事業,始終以高昂的革命鬥志,百折不撓的鬥爭精神與兇殘的敵人展開頑強鬥爭,使革命武裝在井岡山站穩腳跟,武裝鬥爭蓬勃發展。

井岡山斗爭的勝利以及中國革命的勝利靠什麼呢?除了靠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和堅定的革命信念以外,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靠革命者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艱苦奮鬥是井岡山軍民克服困難、戰勝艱險、走向勝利、迎接曙光的精神動力。在參觀中,我們看到,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對付井岡山有兩條:一條是不斷進行軍事“會剿”,企圖把紅軍扼殺在搖籃裏面;一條是實行嚴密的經濟封鎖,企圖把紅軍困死、餓死在井岡山。井岡山斗爭異常的艱苦,缺吃少衣少藥,武器落後,物質條件極為困難。紅軍每天打仗消滅敵人,最後渡過難關取得革命的勝利,創造人間的奇蹟,靠的是在艱苦奮鬥中有的一個好的教育,一個好的榜樣,一條好的路子。一個好的教育:就是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創建井岡山根據地的過程中,非常注重用革命人生觀教育鼓舞軍民鬥志。

例如,當時流傳的《紅米飯南瓜湯》革命歌謠這樣唱到:“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的淨打光。幹稻草、軟又黃,金絲被兒蓋身上,不怕北風和大雪,暖暖和和入夢鄉。”體現了為革命不怕吃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一個好的榜樣:就是在井岡山艱苦歲月裏,紅軍官兵一律吃五分錢伙食,穿一樣的衣服,蓋一樣的被褥,同吃同住同挑糧食。“朱德的扁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一條好路子,就是在井岡山斗爭中,找到一條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途徑:自力更生辦被服廠,為紅軍戰士加工被服,做布襪子;自力更生辦軍械處,製造木槍土炮,為革命鍛造打天下的武器;自力更生辦醫院,用石頭、木頭因陋就簡辦起竹木結構的小井紅軍醫院,負責治療傷病員;自力更生辦造幣廠,造出一批“工”字號銀元,參於紅色市場的貨幣流通,為根據地的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等。井岡山軍民們就是靠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鬥志,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粉碎敵人的重重包圍和戰勝重重困難取得了井岡山斗爭的勝利。

(二)實事求是、敢闖新路

在參觀中,我們切身感受到,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的鮮明特色。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從引兵井岡山到創建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以無產階級革命家大智大勇的革命首創精神,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敢闖善創,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走出了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豐功偉業。具體講:破天荒第一次創建了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創造了中國革命寶貴經驗(黨的建設、建軍、政權建設和土地革命等若干經驗,博物館中有一幅以共產黨人為火車頭的畫,形象的反映了“黨指揮槍的原則”和“支部建在連上”的建軍經驗。);走出了適合中國革命的道路(開闢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井岡山道路);創造了中國革命“六個第一”: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締造了中國第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建立了中國農民第一塊大範圍紅色割據地政權;總結了中國第一套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開展了中國第一次土地革命及制訂了第一部土地法;第一次提出並實踐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偉大革命方針。

(三)依靠羣眾、勇於勝利

羣眾的擁護和支持是紅色政權得以生存和發展的牢固根基。在井岡山斗爭的艱苦歲月裏,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以崇高的革命理想為目標,在開拓進取、敢闖新路的奮鬥中,創造了軍政一致、官兵一致,軍政軍民團結的優良作風。例如在軍隊內部三灣改編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實行民主、實行官長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開會説話的自由,廢除煩瑣的禮節,經濟公開,成立士兵委員會等;在羣眾方面開展宣傳羣眾、發動羣眾、組織羣眾的教育活動,使人民羣眾瞭解工農革命的性質、宗旨,全心全意跟着黨幹革命。在政策上從實際出發,為羣眾利益着想,制訂並實行羣眾擁護的方針政策。

例如,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的荊竹山時,制定並宣佈了:1、行動聽指揮;2、不拿羣眾一點東西;3、打土豪要歸公的“三大紀律”;1928年1月,部隊打下遂川后又宣佈了“六項注意”(如:説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償等)。“三大紀律、六項注意”是我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雛形。由於工農革命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得到了根據地人民真誠擁護,對根據地建立、鞏固和發展起到了極大推動作用。紅軍的“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充分體現了真心實意為羣眾謀利益,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到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一心為老百姓辦事,建立起軍民魚水情。同生死、共患難的血肉相連的關係。工農紅軍就是靠同心同德、團結一心的“眾志成城”的威力打敗敵人的進攻,取得井岡山革命鬥爭的勝利。

在考察學習中,通過無數張歷史圖片展示,許多革命者遺物,場景再現,英雄紀念碑文揭示,使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代偉人毛澤東、朱德等革命家在井岡山創下的業績驚天地、泣鬼神,形成了公認的井岡山精神。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其獨有的智慧和革命家的膽略,把紅旗插上了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後取得全國革命勝利道路所形成的偉大而豐富的思想及其優良傳統,實屬不易。是無數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瑰寶,是留給我們共產黨人及全國人民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同時,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井岡山精神的內涵實質,以及為什麼在革命和建設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幾代領導人都鄭重地提出學習和弘揚井岡山精神的問題。例如:毛澤東同志早在1950年就教導我們:“要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鄧小平指示:“井岡山精神是寶貴的,應當發揚。”;xx強調:“中國革命的勝利離不開井岡山精神,實行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樣需要發揚井岡山精神,在新世紀征途中,全黨和全國上下始終要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並對井岡山精神的內涵作高度概括。xx在最近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時也深刻指出,偉大的井岡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我們要做到“三個結合”,既:結合時代的高度、結合黨的歷史方位和歷史任務的變化、結合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實踐,讓井岡山精神大力發揚起來,使之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放射新的光芒,從而更加增強我們進一步弘揚井岡山精神的自覺性和歷史使命感。

二、對進一步弘揚井岡山精神所形成的共識

井岡山體驗學習,大家有很多感受,很多收穫,很多認識,其中一點就是一致認為,井岡山斗爭為中國革命打下堅實基礎,井岡山的革命精神為中國革命播散了燎原火種,是激勵全國人民奮勇前進的巨大力量。學習井岡山精神,可以鑄人意志,弘揚井岡山精神,可以為革命和事業增添光輝。為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如何進一步弘揚井岡山精神,並體現出它的時代精神的問題上大家形成了以下共識:

(一)、堅定信念,艱苦奮鬥。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當前,我們黨正在帶領全國人民努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騰飛的宏偉目標。在這個進程中,我們將面臨各種嚴峻的困難和挑戰。因此,我們必須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要做到這一點,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科學理論的學習,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以理論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成熟,以理論上的堅定保持信念上的堅定。只有這樣,才會堅定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信仰,才能正確認識各種社會思潮,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展中的曲折和失誤,正確認識黨內存在的某些消極腐敗現象。

堅定對黨的正確領導的信賴,對黨無比忠誠,對事業鍥而不捨;科學處理樹立遠大理想與立足當前的關係,把個人的奮鬥融入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之中。其次,弘揚井岡山精神就是要堅持和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們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鬥發展壯大、成就偉業的。過去幹革命需要艱苦奮鬥,今天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同樣需要艱苦奮鬥。當前,我國綜合國力大幅度躍升,20**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8.3萬億元,居世界第4位,人民生活總體上雖然實現了由温飽到小康的歷史跨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49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55元。但是,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經濟發展仍然比較落後,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國情決定了我們國家越是發展,越要抓艱苦奮鬥。

提倡艱苦創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長期性和艱鉅性所決定的,同時,提倡艱苦奮鬥有助於克服黨內的腐敗現象。因此,發揚艱苦奮鬥精神既是黨的光榮傳統,也是黨保持同人民羣眾密切聯繫的一個重要法寶,更是一個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政治素質。要始終牢記“兩個務必”,戒奢戒侈,戒驕戒躁;要模範實踐以“八榮八恥”為重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牢固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利益觀、地位觀,自覺地抵禦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以及消極腐敗思想的侵蝕,艱苦奮鬥、腳踏實地,清正廉潔,甘於奉獻,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並在經濟建設中樹立勤儉節約,勤儉辦事的觀念,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實踐中身體力行、率先垂範,發揮出應用的作用。

(二)實事求是、敢闖新路。大家認為,井岡山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之所以能夠精心營造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走出有中國特色的井岡山道路,關鍵在於不唯書,不唯上,求真務實,敢創善闖。今天,我們弘揚井岡山精神,就是要始終保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狀態,按照黨的xx大提出的“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都要有新舉措”的要求,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於戰略機遇時期,面臨着如何在經濟相對落後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在與資本主義的競爭中取得比較優勢;如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如何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迎接這些挑戰,戰勝這些困難,我們必須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不斷推進民主化進程,不唯書不唯上,求真務實,敢為人先,在破解發展難題、探索發展新路中與時俱進。我們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立足我國國情,把握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特徵,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用新思想謀求新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不斷促進我國政治建設、民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全面發展。

(三)依靠羣眾,勇於勝利。大家認為,井岡山斗爭的歷史發展

表明,人民羣眾的支持和無私奉獻精神,是我黨我軍無盡的力量源泉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只要我們真正做到密切聯繫羣眾,處處關心羣眾疾苦,做羣眾的貼心人,那麼,沒有克服不了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反之,如果脱離人民羣眾,沒有人民羣眾的參加,中國革命和建設將一事無成。而在現實中,有的地方、有的幹部存在着不願到羣眾中去,不願意做羣眾工作,不懂得尊重羣眾,在羣眾中不是搞命令主義就是實行尾巴主義的不良現象。那麼,新形勢下如何依靠羣眾、相信羣眾,弘揚井岡山精神呢?大家認為,xx在xx考察工作時強調。

要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為人民共享;切實解決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為困難羣眾多辦好事多做實事的論斷,為們回答了新時期依靠難?聯繫難?為誰服務?怎樣服務的根本任務。我們要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就是為立黨辦公,執政為民,樹立: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繫,辦實事、務實效、求實績的政績觀;樹立:歷史是人民羣眾創造的,人民羣眾是真正的英雄,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相一致的羣眾觀。這樣,才可能做到心中想着羣眾,感情貼近羣眾,工作深入羣眾,才可能切實把黨的先進性體現到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的各項工作中去,做最廣大人民羣眾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進一步凝聚起廣大人民羣眾的力量,共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大家就進一步弘揚井岡山精神還作了許多思考。許多同志分別聯繫各自的工作實際,思想實際,就如何進一步弘揚井岡山精神,開創工作的新局面闡述了獨到見解,有的對弘揚井岡山精神,必須與時俱進,找到與當今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現狀共振點和結合部問題;有的對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當今社會價值取向多元化,如何認識革命傳統的時代價值問題作了一些思考;有的對革命老區的經濟建設發展問題、綠色優勢等給予了一定的分析和關注等。

總之,大家認為,井岡山精神集中體現了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體現了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井岡山精神是在跳動的時代脈搏,煥發着新的生機。無論在中央蘇區、長征路上、延安時期,還是在今天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井岡山精神隨着歷史的不斷髮展而發展,不斷延續,始終激勵着全黨和全國人民開拓前進,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井岡山精神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大家表示:我們將以“讓現實承接歷史,讓歷史啟迪未來”的歷史唯物主義態度,進一步繼承和弘揚井岡山精神,將其融入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並努力體現在自己的實際行動中,不忘責任,不辱使命。

【第10篇】關於赴外省學習考察港口管理情況的報告

為認真學習借鑑兄弟省市港航管理部門港口管理工作新鮮經驗,積極探索加強港口行政管理的有效途徑,進一步提高全省港航管理部門港口行政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努力開創我省港口行政管理工作新局面,局港務管理科組織_____、_____市港航(口)管理處(局)港政管理人員8人學習考察小組,於3月24日至3月31日赴浙江、_____省和上海市,對三省(市)港口管理工作措施和先進經驗進行了學習考察,現將學習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學習考察基本情況

我們學習考察小組主要對浙江省港航管理局、_____市港航管理局、_____市港航管理局內河處危險品管理所、上海市航務管理處、上海市外高橋集裝箱碼頭、上海市鑫聯石油有限公司、_____省港航管理局、安慶市港口管理局等單位的港口管理情況和危險貨物港口作業監管情況進行了學習考察。

(一)、浙江省港航管理情況

1、港航管理體制情況

浙江省港航管理局為副廳級單位,管理體制為一門四牌:港航管理局、地方海事局、船舶檢驗局、航道管理局。全省11個地級市設有相應的港航管理機構,其中_____、_____等4個設區市另設有港口(港務)管理局,縣(市)設港航管理處,水網發達縣的鄉鎮設有派出機構--港航管理所;省、市、縣港口(航運、航道、海事)管理部門人員實行塊塊管理,財、物則是條條管理。

2、港航基本情況

3、港口管理工作情況

省港航管理局內設有港政管理處,負責全省港口行業管理、港口岸線審批管理和渡口管理工作,省內各級港航管理部門相應設有港政管理職能處、科室。各港口管理部門依據《港口法》、《浙江省港口管理條例》等港口管理法律法規開展港口管理工作。,該局為解決港口經營許可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出台了《港口經營行為許可指導意見》。今年,該局為規範老舊碼頭港口經營行為,下發了《內河碼頭清理整治工作指導意見》,對老舊碼頭經營行為進行集中整治。

【第11篇】江西省紅色旅遊發展情況的考察報告

江西省紅色旅遊發展情況的考察報告

3月12日至21日,省發展改革委社會處組織全省8個紅色旅遊項目所在地發展改革委有關人員及其景區負責人前往江西省,對紅色旅遊發展情況進行了為期10天的考察。在整個考察活動中,自己在飽覽江西這片大好河山和學習他們發展紅色旅遊的同時,還接受了一次靈魂的滌盪,重温革命的歷史,感受先輩的磨難,實在是一次難得的心靈昇華之旅。

一、江西省紅色旅遊工作的基本情況

江西在革命戰爭年代,無數革命先輩和英烈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為後人留下了一大筆永遠值得學習和傳承的偉大精神,也為江西發展紅色旅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黨中央十分關心江西,十分重視紅色旅遊工作,胡錦濤總書記等中央領導親臨江西視察、指導江西工作。胡錦濤總書記指示江西:讓井岡山精神大力發揚起來,使之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李長春在江西視察時鼓勵他們,要把井岡山革命紀念地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好、管理好、利用好,在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特別是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江西省委、省政府從本地的實際出發,確立了建設“三個基地,一個後花園'的戰略定位,先後於2001年和2002年下發了兩個一號文件,明確將旅遊業特別是紅色旅遊作為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來培育,紅色旅遊的發展目標納入國民經濟計劃,全省加快發展紅色旅遊的氛圍日益濃厚,成效日益顯著。全省紅色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1350餘萬人次,紅色旅遊總收入77億元,佔全省接待國內遊客總量、旅遊總收入的近二分之一,紅色旅遊總收入相當於全省gdp的2.2%。

二、江西省發展紅色旅遊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明確思路,制定目標,完善發展紅色旅遊的戰略規劃

江西省在就制訂了《江西省紅色旅遊發展綱要》,提出全面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緊緊圍繞“弘揚井岡精神,興我美好江西”的總體目標,在切實搞好革命文物保護的前提下,充分發揮紅色旅遊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紅色旅遊的快速發展。將發展紅色旅遊與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使紅色旅遊區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將發展紅色旅遊與經濟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促進江西的經濟社會發展和革命老區脱貧致富奔小康;將紅色旅遊、綠色旅遊、古色旅遊緊密結合起來,形成旅遊“三色”互融、品質超羣的鮮明特徵;將瞻仰訪習與觀光瀏覽、休閒度假、商務會展緊密結合起來,使旅遊業儘快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推進開放型經濟快速發展;將省內紅色旅遊與省外紅色旅遊緊密結合起來,與兄弟省市聯手打造中國紅色旅遊品牌,在規劃佈局上,按照“一個龍頭、四個基點、兩個集散中心、六條精品線路”展開,以井岡山為龍頭,以南昌、瑞金、萍鄉、上饒為基點,以南昌、贛州為集散中心,以六條精品線路為骨架,打造富有魅力的旅遊精品。到底,紅色旅遊接待人數和收入,要佔旅遊接待總人數和總收入的二分之一;到要力爭佔40%。

(二)加強保護,加快建設,開發紅色旅遊精品景區

1、加快愛國主義基地建設和加強革命文物保護。江西全省有336處革命紀念館、革命舊址被闢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中國家級9個,省級58個。省委省政府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和加強革命文物保護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工程來抓,與建設“三個基地,一個後花園”結合起來,與創建文明風景旅遊區活動結合起來,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定了愛國主義基地的建設和保護規劃,通過購買土地產權等方式解決歸屬問題,採取分羣劃塊封閉式管理。對井岡山、瑞金和南昌八一起義等30多處重要的革命舊址進行了修繕復原,還籌集資金1000多萬元,開展徵集革命文物、維修革命舊址和更新文物陳列工作。省政府投資1.7億元新建設省博物館,其中專設革命館。

2、加快紅色景區基礎設施的建設。2001至間,累計投入紅色旅遊項目建設3億多元,主要用於改善景區公路和遊步道,修建旅遊公廁、遊客服務中心,恢復和維修革命遺址,改建和修繕紀念設施,更新陳展手段。為了進一步擴大井岡山接待容量,在山下興建了新市區,將市直行政機構下遷,使井岡山茨坪成為一個完全的遊客遊覽和接待中心。瑞金連續5年不斷加大對城市建設的資金投入,城區已建起有紅色文化內涵的工程50多個;八一起義紀念館建立了起義首領羣雕,製作了三維動畫,運用聲光電等現代手段布展;南昌八一廣場、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上饒集中營、方誌敏烈士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都按要求作了維修和改造。

3、努力改善紅色旅遊外部交通條件。近年,南昌昌北國際機場陸續開闢更多的國際航線,大大方便了國內外遊客。高速公路建設進展很快,三年增加100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現已達1500多公里,實現省會南昌到各設區市道路全部高速化,使井岡山、南昌、瑞金、上饒等紅色旅遊景區都有快速通道。井岡山不僅有了火車站,建好了機場,而且隨着泰井高速公路的全線通車,井岡山擁有了便捷的立體交通網絡,瑞金修通了京福高速公路江西段、昌廈一級公路江西段和贛州到瑞金二級公路,並將建成贛州至龍巖的鐵路,渴望使瑞金的外部交通條件有一個更好的改善。

4、出台優惠政策。對紅色旅遊城市和景區的旅遊星級飯店,實行水電的優惠價格,各星級酒店水費實行與工業企業同價,在用電緊張的狀況下,星級酒店電費平均每度優惠0.15元;旅遊汽車實行每個座位減免90元的客運附加費等優惠政策。

5、加強區域合作,努力拓展客源市場。去年1月江西省連動北京、上海等六省在河南召開的全國旅遊工作會議期間,簽署了《七省(市)共同發展紅色旅遊鄭州宣言》,受到了國家旅遊局的重視,得到社會廣泛認同。還和有關省區簽訂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廣州)宣言》,加入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旅遊聯盟。簽訂了《廣東省與江西省旅遊交流與合作協議書》,開設了贛州通往廣東省的“紅色之旅”旅遊專列。簽訂了《江西一香港旅遊合作備忘錄》。

(三)緊扣主題,搶抓機遇,積極開展紅色旅遊宣傳教育活動

1、為了做好宣傳工作,積極開展紅色旅遊調研活動。專門成立了井岡山精神研究會、新四軍研究會等學術團體,先後舉辦了井岡山精神研討會、秋收起義研討會、八一精神理論研討會、瑞金中央蘇區理論研討會等。近年來,中央宣傳部、中央文獻研究室、國家發改委、國家旅遊局等有關部委十分關注江西,組織專家到江西對紅色旅遊進行了廣泛調研,進一步推動了紅色旅遊理論研究和宣傳水平的不斷提高。

2、舉辦“中國大型紅色旅遊節事活動”。先後舉辦了大型心連心藝術表演活動(遂川)、井岡山杜鵲節、井岡山旅遊文化節、瑞金中華蘇維埃成立70週年紀念大會、萍鄉安源秋收起義旅遊文化節、上饒紅色旅遊文化節等,擴大了影響、吸引了遊客。

3、舉辦一系列大型紅色旅遊宣傳推廣活動。1998年,提出紅色旅遊宣傳主題“紅色旅遊,綠色家園”;2000年,在南昌招商會首次推出江西紅色旅遊文化精品線;2001年在成都中國國內旅遊交易會上推出江西紅色搖籃、綠色家園整體形象;同年7月,由江西人民政府組辦的江西全順直通車宣傳促銷活動,配合江西黨政代表團訪問上海、江蘇,大力宣傳“江西-紅色搖籃、綠色家園”主題形象;2002年,舉辦《血染的豐碑-上饒集中營革命鬥爭事蹟愛國主義教育全國巡迴展》;特別是2003年底和全年,主辦了井岡山精神大型巡覽,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評價;10月,聯合15個省市在全國第一次舉辦“中國奧克斯汽車紅色之旅萬里行”大型宣傳活動,被國家旅遊局領導評價為“親生實踐和宣傳推廣‘紅色旅遊’的一個創舉,我國旅遊業發展史上的一個壯舉”。

4、開展一系列的影視創作宣傳活動。先後拍攝了電影《井岡山》、《朱德上井岡》、電視劇《井岡情》、《井岡抒懷》、《井岡英魂》、《紅都瑞金》、《鐵血共和》、《上饒集中營》、《山歌情》、《圍屋女人》、《長長的紅揹帶》。出版了《中華正氣歌》、《井岡山精神一中國革命精神之源》、《中華聖地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巡視》等大量圖書。其中,省委宣傳部組織拍攝製作的“紅色搖籃”三部曲,《共和國之魂》《共和國搖籃》及《軍旗從這裏升起》三部文獻電視片,生動、形象地反映了在中國革命戰爭的艱苦歲月裏,在革命搖籃井岡山、人民共和國搖籃瑞金、人民軍隊搖籃南昌所發生的可歌可泣的歷史事件和故事,引起較大反響。

5、組織開展有聲有色的紅色旅遊社會實踐活動。近幾年來,江西省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軍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組織文藝工作者到紅色聖地體驗生活、進行創作。全省第一批16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都要接待青年學生百萬人以上,國防大學、南京軍區政治部、南昌陸院、同濟大學、復旦大學等把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作為自己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第12篇】湖北省宜昌一中教育考察報告

湖北省宜昌一中教育考察報告

2001年11月2日,我作為“中國小骨幹教師第三期國家級培訓高中語文班”的學員,與同班學員一道,來到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學進行教育考察。在短暫的時間裏,我們參觀了宜昌一中美麗的校園,觀摩了語文教師生動的課堂教學,聆聽了領導和老師感人的介紹,深受啟發和教育。我感受最深的是:宜昌一中的領導對素質教育有深刻而獨到的認識,對實施素質教育有切實且得力的措施:宜昌一中的師生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實踐中有勇於探索、不懈追求的精神。素質教育在宜昌一中結出累累碩果。他們的理念和實踐正在昭示着這樣一條教育的必然規律:素質教育是取得高質量的關鍵。

宜昌一中創辦於1910年,是川東鄂西地區最早的官辦學校。現已辦成獨立高中,有31個教學班,師生兩千多人。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國家提出實施全面素質教育以來,該校堅定不移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依法治校、科研興校方略和強化“德”、堅持“全”、注重“實”、講究“活”、追求“新”、着眼“管”的十八字辦學方針,逐步探索出了一條素質教育發展之路:深入探索研究第一課堂有效的教學模式,強化教學質量;規範有序地開設第二課堂選修課,發展學生特長。學校為學生提供展示各方面才能的舞台(如科技節、藝術節、體育節),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他們不但紮紮實實地不斷開創教育新局面,而且大學聯考升學率也連年攀升。

宜昌一中陶三發校長在座談會上對我們説:“以拼消耗為特徵的應試教育,只能是粗放型的低素質教育,而以科研含量支撐的素質教育是一種‘集約型’的高素質的真正為科技興國戰略所需要的為人民羣眾所歡迎的新型教育。這種教育是以提高教育的素質,培養富有活力的開拓創新型人才為目的的。”陶三發校長對素質教育的理解是深刻而獨到的。在校領導這種素質教育思想的指導下,該校在素質教育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三步:

第一步是以抓學生“自治”為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97年開始,該校廢除了從應試教育衍生出來的保姆式德育方式,民主選舉學生幹部,“還政於民”,讓學生充分享受班級和學校常規管理的教育資源,民主管理學校,真正做起了學校的主人。該校把培養學生的“三自”能力作為辦學的主要目標之一。他們要求全體高一學生住校一年,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以便將來能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

第二步是抓課程結構的改革,建立素質教育的基本框架,系統地進行教學領域的改革。該校用“三三三制課程結構”來規範素質教育的健康發展。第一個“三”是用第一課堂、第二課堂、活動課等三張課表指揮常規教學,以55%的時間用於第一課堂必修課的教學,45%的時間用於學校開發的40多門選修課、活動課的教學。第二個“三”是每年舉辦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作為展示和交流素質教育成果的平台。第三個“三”是出版三大報刊——《宜昌一中報》、《一中教研》和《前茅》文學季刊,作為素質教育的論壇和基礎。這一課程結構,徹底結束了第一課堂一統天下,課業負擔使學生疲於奔命的局面,形成了立體的教學結構,為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做學習的主人開闢了一個廣闊的天地。

第三步是建立一流的師資隊伍,為素質教育提供智力保證。該校突破師資培養的舊框框,用“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新理念,通過教育科學研究的途徑提高師資水平及其社會地位。幾年來,該校爭取了“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青少年巨大潛力開發”等十個市級以上科研課題,以輕負擔高質量為目的,集體攻關研究,取得豐碩成果。該校對教師工作的衡量,不是以“勤”為標準,而是以單位時間內所取得的“質”為標準。誰給學生加班,或誰在自習課時登台講課,誰就會挨批評,就會被認為是以犧牲學生的休息時間或自由發展的時間為代價來彌補自身教學不足的表現,甚至被認為是“缺德無能”的表現。隨着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的不斷更新,該校教師的素質發生了巨大變化。該校目前有特級教師6人,高級教師55人,研究生(含在讀)20人,國家、省、市級骨幹教師42人;五年來,獲國家級各類獎勵32人次,獲省級各類獎勵118人次;出版專著30餘本,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文章200餘篇。用素質教育的新理念來培養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又以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來實施素質教育,這是宜昌一中在素質教育的道路上走出的極為重要的一步。

實施素質教育為宜昌一中帶來了高質量,且看下列幾組數字:

△近三年來,學生在《中國青年報》、《中學生》等全國20多家媒體發表文章近百篇。

△ 科技發明創新冠於湖北,走在全國前列,近三年來,全校發明創新近2000項,獲全國發明創新大賽獎7項,單項獎40多項,已有40多件作品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專利,還有幾百項正在申請專利。

△ 學科奧賽,去年全國一等獎宜昌共9名,該校佔7名。

△ 大學聯考升學率超常規攀升,今年一類重點大學達到50%以上,升入北大、清華、人大、復旦等12所全國著名高等學府達到120人。

△ 五年來,該校生均三年在校學習時間比宜昌市同級可比學校少80天(每天以8小時計),生均三年作業量少600個小時。

什麼是素質教育?怎樣實施素質教育?真正的素質教育能產生怎樣的教育效益?從宜昌一中實施素質教育的事實中,我們或許能得到較為滿意的詮釋。在考察過程中與學生座談時,一位叫吳磊的同學這樣説:“從我跨入一中的第一天起,便深深感受來自一中的氣息,激烈的競爭又不乏輕鬆的氣氛,敢於迎接時代的潮流,做一個時代的弄潮兒。在這裏,我不僅學到了知識,更學到了一種精神,一種腳踏實地而又具有遠見卓識的創新精神。”這位同學真切地道出了素質教育對培養高質量人才所起的巨大作用。?

【第13篇】江蘇省金壇市國土所建設情況考察報告

x月12日,我局由張書記帶隊,各國土所負責同志及辦公室有關人員一行8人對江蘇省金壇市國土資源局基層國土所建設情況進行了考察。考察期間,我們聽取了金壇國土資源局有關領導的情況介紹,對國土所創建活動開展比較好的金成、薛埠兩個國土所進行了參觀,並就國土所建設有關問題同金壇國土資源局負責同志進行了交流和探討。通過考察,我們認為金壇市國土資源局基層國土所建設的成熟經驗對我局規範基層國土所管理、增強基層幹部職工綜合素質、提高服務水平、塑造國土資源新形象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金壇市國土資源局基本情況

金壇市是常州市下轄的縣級市,地處江蘇南部,東近上海,西偎南京,是長江三角洲開放城市之一,人口54萬,面積975平方公里。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位居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50位。

金壇市國土資源局內設辦公室(人事科)、財務科、資源規劃利用科、地籍管理科(測繪管理科)、耕地保護科、法規監察科、礦產資源管理科(地質環境科)等7個職能科室,下轄16個基層國土所。局機關領導職數為:局長1名,副局長4名;科長(主任)7名,副科長(主任)8名。局機關及 國土所人員 總數為200人。

近年來,金壇國土資源局積極順應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的形勢需要,結合實際,以規範化管理、目標考核、承諾服務、電子政務等為抓手,努力培育基層國土所建設“亮點”,受到上級和社會各界的好評。連續3年被評為金壇市行風建設先進單位;在度金壇市機關千人行風評議中名列第一;服務窗口連續8年被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稱號;在鄉鎮七所八站行風評議中,80%的國土資源所名列前三名,50%的國土資源所名列第一名;先後25次獲省(部)級榮譽稱號,46次獲市(廳)級先進稱號,7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金壇國土資源局基層國土所的建設工作得到國土資源部的充分肯定,據瞭解,國土資源部計劃下半年在金壇市召開基層國土所建設現場會,準備在全國範圍推廣金壇基層國土所創建的成功經驗。

二、基層國土所建設的主要“亮點”

全國很多地區的國土資源局都在探索基層國土所建設經驗,但受多種原因影響,基層國土所建設工作在不少地區流於形式或半途而廢,金壇市國土資源局的可貴之處在於能夠沉下心來,因地制宜,持之以恆地將“虛”的工作思路轉化成“實”的工作業績,達到了“提高素質、增強戰鬥力、提升服務水平、樹立國土資源新形象”的目的,有力地推動了全局工作向前發展。概括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強化理論學習,提高隊伍綜合素質

鑑於基層國土所工作人員文化素質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近年來,金壇市國土資源局從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出發,把學習放在突出的位置來抓,開展了創建“學習型國土資源所”活動。為了避免理論學習走過場,他們建立了完善的學習制度,將理論學習開展情況納入國土所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狠抓落實。局裏逐月制定學習計劃,定期邀請南京大學等高等院校專家來局裏開設時事政治和國土資源業務講座。局領導還不定期到國土所抽查學習情況。針對基層人員年齡、文化基礎存在差異的實際,結合不同的學習內容和目的,採取“集中上課與個人自學相結合,書本理論和工作實踐相結合,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相結合,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組織考核與全員競賽相結合”的方法,將理論學習搞的紅紅火火,全面提高了基層人員的政治業務素質。

3月6日,常州市召開建設學習型城市表彰大會,金壇市國土資源局被評為建設學習型城市先進集體。

(二 )以人為本,積極改善國土所辦公條件

基層國土資源工作非常辛苦,良好的工作條件能夠使基層國土資源工作者產生一種歸宿感,進而激發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能。金壇市國土資源局高度重視國土所建設,並把基層環境建設作為提升國土資源管理水平的重要平台。2003年,在全市系統內開展了“四個一”建設活動,即提供一個好的工作、學習、生活和活動環境。這項活動的開展,使基層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在此基礎上,10月,又開展了“六有”國土所創建活動,即有一流為民服務的明亮窗口,有一間設施完備的學習閲覽室,有一套健全的學習管理制度,有一個整潔、舒適的職工宿舍,有一個衞生、潔淨的食堂,有一個設施簡便的健身娛樂室。

我們在薛埠國土所參觀時發現該所工作人員和來客都在食堂就餐,這樣不僅避免了不必要的應酬,節省了招待費,而且還杜絕了下基層吃、拿、卡、要等不良行為,可謂一舉三得。據瞭解,建立職工食堂後,金壇市16個國土所全年共節省招待費20多萬元。考慮到國土所所長異地任職和部分職工異地工作的實際情況,為了方便職工工作和生活,薛埠國土所還修建了職工宿舍,受到幹部職工的歡迎。

目前全市16個國土所都建設了自己的辦公樓,並按照要求配齊了全部設施。除了辦公室外,還有服務窗口、檔案室、閲覽室、會議室、娛樂室和職工宿舍、食堂,使國土所真正成為職工之家,極大激發了基層國土資源隊伍的工作熱忱。

(三)樹立羣眾觀念,將便民利民落到實處

鄉鎮國土所是國土資源部門的第一扇窗。如果這個窗口不透明,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將直接影響國土資源系統整體形象。金壇市國土資源局以“人民滿意的國土所”為目標,發揮市局“大窗口”帶動國土所“小窗口”的作用,本着“利民、便民”的原則,在基層國土所服務窗口實行首問負責、一站式服務和時效承諾等制度。堅決做到任何事都在窗口辦完,能辦的事立即辦,難辦的事想法去辦,不好辦的事給予書面答覆。辦理時效和投訴電話對外公開,投訴一經查實,將對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同時,窗口推行文明用語,嚴禁使用“不好辦”、“明天辦”、“找領導”等忌語。

為加快推進國土資源管理政務公開,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金壇市國土資源局還在市、鎮兩級服務窗口全面推行電子政務。

我們在金城國土所看到,羣眾到所裏辦事不需要上樓,全部在服務大廳辦結,如果是急辦事項,所裏的流動服務隊則上門服務,受到羣眾的廣泛好評。

(四)實施規範化管理,塑造國土資源新形象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近年來,金壇市國土資源局在基層國土所全面推行規範化管理,提出向管理要水平,向管理要形象。在辦公環境方面,規定:

1、服務窗口必須寬敞明亮,辦事程序醒目,服務制度上牆,便民設施齊全,政務公開欄定期更換,人員集中使用電子政務辦公。

2、學習閲覽室必須專門設置,有一定數量的報刊雜誌和政策法規科普書籍。

3、學習制度必須張貼在學習閲覽室的醒目位置,閲覽室內要開闢單位(個人)學習目標、階段學習計劃、學習體會的“學習交流園地”,學習制度的執行情況要有完整的書面記載。

4、宿舍窗淨明亮,電視、衞生等設施齊全。

5、食堂有專人管理,環境清潔,餐具潔淨。

6、活動室有乒乓桌、方桌等基本設施。

在強化辦公環境規範化的同時,金壇市國土資源局還十分重視基層國土所工作人員行政行為的規範化,他們從人員管理、依法行政、文明服務、隊伍建設、作風紀律人手,制定了以公示制度、窗口申報制度、廉政建設制度、內部會審制、陽光操作制度為主要內容的40多項制度,並將其彙編成冊,做到系統內人手一冊。局裏組織專人對國土所各項制度落實情況制定了明確的工作目標和考核標準,定期進行督導考核,確保用制度統一思想,規範行為,增強素質、提高水平,塑造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國土資源新形象。金壇國土資源局基層國土所規範化管理取得顯著成效,基層廣大幹部職工的工作熱情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得到增強,隊伍建設進一步得到加強。 底,金壇國土資源局獲得常州市級“文明標兵”稱號。

三、幾點啟示

在考察中,我們發現金壇國土資源局基層國土所的創建工作並不是“製造新聞效應和沽名釣譽的噱頭”,而是實打實的真功夫。通過與該局有關領導交流,我們認為該局基層國土所創建工作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領導重視。金壇市委、市政府對國土資源局各項工作非常支持。金壇國土資源局莊六孝局長兼任金壇市政協常務副主席,便於同各方面進行工作協調,這為國土資源系統的改革和創建工作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莊局長非常重視幹部隊伍建設,多年來精心培養和大膽提拔重用系統內德才兼備的年輕幹部。金壇國土資源局四位副局長全部來自於本系統,平均年齡不到40歲。莊局長還經常把年輕幹部送到省廳和國土資源部進修,在開闊年輕幹部眼界,增長知識才乾的同時,把外部的先進經驗帶回來,在工作實踐中創造性地進行消化吸收,為機關和基層國土所建設工作的開展積蓄了戰鬥力。莊局長對基層國土所建設工作高度重視,將基層所建設列為全局重點工作,他認為:國土資源工作的難點在基層,重點在基層,活力也在基層,不斷加強基層建設是國土資源管理煥發生機的源泉。在基層所建設中,局裏安排分管局長靠上抓,配齊工作班子配合分管局長工作。所裏建立了由所長主管,其他成員密切配合、分工合作的機制。局裏出台了一系列相關制度,用制度的剛性保障國土所建設工作紮實推進,取得實效。

【第14篇】吉林省教育現狀考察報告

吉林省教育現狀考察報告

河北保定市三中分校 徐亞麗

在東北師大學習期間,學校多次組織我們到吉林省幾所學校進行實地考察。4月7號參觀了東北師大附中的教學設施,聽取了附中校長關於學校管理和教育改革的情況報告。5月27號又參加了東北師大附中第二十一界教學“百花獎”的評選活動。5月31號又和附中全體語文老師座談交流。5月26號參加了吉林省第二界語文教學新秀觀摩課。5月29 號到卡倫湖中學參加了吉林省創新教育研討會。6月8號——15號又到長白山地區進行實地考察。通過這些考察,我認為吉林省的教育搞得紅紅火火,有聲有色,總體教育水平很高。

全社會普遍重視教育。

吉林省的經濟雖然不很發達,但教育卻很發達,原因是吉林省有一個重視教育的大環境。從省政府領導到每一位普通公民,都非常重視教育。在吉林省教委副主任張茵的講話中,可以看出政府對教育的重視。在來長春的火車上認識了一位河北老鄉,她本打算調回保定,但為了孩子的學習,暫不回去。她説長春的文化氛圍好,家長普遍重視教育,這種氛圍對孩子的成長大有好處。由此可見,吉林省有一個重視教育的大環境。

依託東北師大等高校,獲得了素質優良的師資。

吉林省依託了東北師大等高校的資源優勢,為教育發展提供了可能。東北師大每年向吉林省輸送大批優秀的教師。這些教師活躍在教育第一線,起到了主力軍的作用。吉林省教育新秀大多是東北師大畢業,如:師大附中的王榮國等。

注重教育實踐和教育科研相結合,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在省教科院張翼新教授為代表的專家帶動下,吉林省的教師注重教育實踐和教育科研相結合,既要把課教好,又注重科學研究,真正做到了以科研為先導,以科研促教學,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趙謙翔老師的“東方時空”感悟課、李元昌老師的作文“點改法”都是在長期實踐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的寶貴經驗。在這些專家型教師的帶動下,一大批年輕教師也脱穎而出。他們積極投身到教育改革大潮之中,有膽識,有魄力,師大附中以大膽的提出了語文“民族化”的觀點。他們這種不迷信古人,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值得稱道。而剛剛踏出校門的年輕的教師,憑藉着在學校學得的豐富知識和對現代教學技術的熟練使用,也是才華出露,闖出了一條適合自己風格的特色之路。王榮國的《“理想國”的毀滅》、劉斐的《審美訓練》都是很好的範例。

學校硬件設施齊全,為教育發展創造了條件。

這些學校非常重視校園建設,下大力完善配套設施。師大附中擁有三座教學樓,還設立了校園網,可自己製作電視節目,還有閉路電視,微機房有三個。卡倫湖的游泳館和田徑場都是國內一流水平。這些給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條件。

通過實踐考察,我深切的感到吉林教育的發達,再回過頭反思自己學校的教育工作,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回去後,我一定要把吉林省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傳達給其他老師,在教育改革方面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第15篇】赴蒙古國南戈壁省罕博格德縣旅遊考察報告

赴蒙古國南戈壁省罕博格德縣旅遊考察報告

應蒙古國南戈壁省罕博格德縣邀請,由巴市人民政府組織,委託巴市旅遊局牽頭承辦,具體由烏中旗人民政府及烏中旗旅遊局主辦,赴蒙古國南戈壁省罕博格德縣旅遊考察團於4月15日至18日進行了考察。此次旅遊考察由巴市旅遊局副局長菅江左為旅遊考察團團長,各旗縣旅遊局局(副局)長為成員,烏中旗人民政府及烏中旗旅遊局作了出境跨國旅遊考察大量細緻的基礎性工作,經過為期三天的旅遊考察取得了圓滿成功。現將旅遊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罕博格德縣隸屬蒙古國南戈壁省,人口3000多人,以畜牧業生產為主,人們大部分居住蒙古包,輕工業和商業不發達。該縣大力發展旅遊業的積極性很高,以此來拉動經濟發展,提高當地羣眾生產生活。該縣地形地貌與中旗、後旗荒漠草原沒有兩樣,草原植被的稀疏程度、植物的種類也基本相同。沙塵暴頻發,丘陵起伏不斷。

二、旅遊業發展形狀

罕博格德縣主要依靠當地自然旅遊資源,如發財洞、蛤蟆石、成吉思汗拴馬樁等奇山大石發展旅遊業。7月12日開通的中國—蒙古跨國旅遊線路,主要是三個重要旅遊景點。一是發財洞。傳説是一位叫柴烏嘎喇嘛在位於發財洞的這座山修行,後來修行成**,直至圓寂。人們對他苦心修佛,普度眾生的毅力和精神非常敬佩。來發財洞朝拜的遊客絡繹不絕,其中有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遊客。藍色的哈達掛滿了發財,各種錢幣擺滿了發財洞。二是蛤蟆石。傳説是造水的使者,是蒙古民族心中的“龍王”,是千年的風蝕景觀,極目遠眺酷似朝天哇哇喊叫的蛤蟆。三是成吉思汗栓馬樁。傳説成吉思汗遠征歐亞大陸,馳騁沙場,來到這裏將套馬杆用力一戳,足足在大石頭上戳下三米多深的石洞。人們來這裏觀賞成吉思汗的力大無比。

同時,開發挖掘人文旅遊資源。蒙古國1921年建國,是第二個社會主義國家。1937年爆發了類似我國文化大革命的一場蒙古革命,導致大量藏傳佛教寺廟被毀,僧人被殺,只留下了殘垣斷壁的遺址。從分佈廣大的遺址可窺見一斑當年寺廟的香火繚繞。有一座叫朝格吉勒的寺廟,1937年被毀,現正恢復重建。我們看到駐紮的幾頂給重建工人搭建的蒙古包。寺廟石基已建起。陪同我們旅遊考察的15位蒙古客人便向寺廟遺址頂禮膜拜,虔誠地向神靈祈禱保佑,口中還唸唸有詞。並把臉頰貼在寺廟廢墟上默默向神靈祈禱。然後,他們男男女女又向一座酷似“人根”的山峯攀巖。傳説這座山峯會給人以興奮以力量之源。他們爬在半山腰向敖包祭祀一樣祭奠一番。藍色的哈達隨處可見,可見遊客經常光顧這裏祭奠。隨後他們齊聲唱起了高吭、雄渾的歌謠,歌聲在山谷中迴盪,每人手指做着表示勝利的手勢,一副悠閒自得、躊躇滿志,甚至是凱旋而歸的神態。我們幾個從巴市過去的客人則想觀賞一下蒙古國異國蒙古包的一番情景。其實,他們的蒙古包與我國蒙古包沒有什麼兩樣,點着酥油燈,還有蓄電池照明,供奉着神靈,擺放着古色古香、畫着蒙古民族吉祥圖案的生活用具,睡着蒙古式牀,蒙古包牆壁吊着掛毯。對來的客人熱情招待,雖然翻譯説我們是來自異國他鄉,主人也一樣熱情的給倒上了熱氣騰騰的奶茶,端出了奶酪、茶食、方糖等食品。不分地域、國度的遊牧民族熱情好客的純樸風情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彷彿回到了久別重逢的草原故鄉…….

我們又來到哈布其旅遊度假村。沿途看到四五隻黃羊在飛速地奔跑,深棕色的駱駝膘肥體壯,悠閒地吃着草。被遊客稱之為“櫻桃灘”的櫻桃花竟相開放,奼紫嫣紅,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不時引來天上飛來的候鳥過來棲息覓食嬉戲。來到度假村首先耀入眼簾的是七八頂潔白色移動式蒙古包(是蒙古國當地製作的)。與我國的蒙古包一樣。而驚奇的是,這裏從我們包頭市進口了先進的淋浴、衞生間設施,還有用來接待遊客做飯的廚房,是蒙古包餐廳的附屬設施。設施製作精美,乾淨衞生,白色牆體藍色封頂,與藍天白雲天然合成,遙相呼應,讓遊客眼睛為之一亮。在荒漠草原能看到這樣的度假村,可見經營者的獨具匠心、別出心裁。真正見證了“荒漠戈壁處,又見炊煙起”的田野生活。讓遊客既享受了遊牧民族住蒙古包、吃野餐的風味,又在荒漠草原體驗了具有現代都市氣息的生活設施,巧妙地將遊牧生活與現代都市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既迴歸了大自然的懷抱,又領略了現代都市生活的時尚風采,給遊客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讓遊客產生了返璞歸真的奇思妙想。隨行考察的巴市旅遊局的副局長菅江左興趣盎然地説,這條線路實現了跨國旅遊,一睹了異國風情,實現了旅遊六大要素 “行、遊、玩、吃、購、娛”的四大要素功能。如何能在“玩、娛”上作文章,如開生日pt、篝火晚會等娛樂活動,將跨國旅遊向更深層次延伸和拓展......

哈布其度假村經理普日布給我們介紹説,根據旅遊度假村發展的現狀和規模,逐步將在購買和娛樂方面擴大規模,讓旅客玩得開心,住得滿意,推動度假村旅遊業的發展。

陪同我們旅遊考察的蒙古國南戈壁省客人在省計委主任及工商會主席的帶領下,攜同該省各大旅遊景區負責人15人,前來我們巴市烏中旗旅遊考察。這也是我們旅遊考察的回訪。兩地旅遊考察團在烏中旗簽定了開發旅遊業的合作意向書。意向書中規定,雙方共同促進兩地旅遊業發展,共同為實現跨國旅遊朝着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而不懈努力。儘快實現甘其毛道口岸常年通關,讓第三國進入兩國旅遊觀光。

三、旅遊考察的體會與收穫

通過旅遊考察,感覺到蒙古國南戈壁省非常重視旅遊業的發展,重點表現在被毀寺廟的恢復重建上,展現其人文景觀的歷史全貌。全省各大旅遊景區的宣傳畫冊、光碟等旅遊宣傳促銷資料齊全,這些宣傳資料圖文並茂,印製精美,頗具一定的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景區景點重點突出特色旅遊,如蒙古駱駝沙漠探險、梭梭林神祕遊、成吉思汗古戰場演繹與傳説以及寺廟建築等自然特色旅遊景觀。

其次,感受到蒙古人民熱愛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良好的生產生活習慣。表現在不亂扔雜物,亂丟廢棄物。即使是在荒蕪人煙的奇山大石上也書寫着“愛護大自然,不準破壞自然旅遊資源”的標語,不準亂動一草一木旅遊資源。

再次,在餐飲上,可以説是蒙西合壁。既有分餐制的西方飲食文化,吃甜點、飲紅酒的嗜好;也有以吃肉食為主的蒙餐習俗。親身感受到了蒙古人民節約、儉樸、不奢侈浪費,一切源於自然的良好飲食習慣。不酗酒,不強行勸酒,少吸煙(特別是在用餐當中更講究很少吸煙)。生存環境惡劣並沒湮滅蒙古人民求文明、求發展的信心、勇氣和本性!他們良好的文明習俗讓我們考察團一行肅然起敬,這些良好的生活習俗也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

另外,感受到宏偉壯麗的國門以及正在興建的甘其毛道口岸辦公大樓的肅穆與莊嚴。站在國門前,有一種祖國強大富強的自豪感,神聖不可侵犯的尊嚴感油然而生。儘管我們考察團是以商務洽談的身份赴蒙古國考察,因旅遊線路尚未開通。但口岸過關手續繁鎖,商務流通不暢且有故意設關卡,導致人流、物流被堵的現象時有發生。被堵車輛只能就地在車上露宿(主要是蒙方沒有使用現代化的辦公設施及管理混亂,導致辦公效率低下)。嚴重影響商務流通和人員往來。跨國旅遊觀光,口岸、國門是重要的旅遊觀賞地之一。但我們觀賞到的是過境秩序的混亂不堪和不文明現象的時有發生(蒙古國口岸公職人員用鐵棍子維持出入境人流秩序),如果是作為旅遊景區真是大煞風景!

最後,此次旅遊考察,親身體驗了荒漠探險旅遊的意境,體驗了與兩國遊客共在野外就餐,雖然語言不同,但心靈互動的跨國旅遊心路歷程,體驗了跨國旅遊的莊嚴和神聖,領略了異域風情與生活習俗。體會到我們巴市烏後旗與南戈壁省地形地貌完全一樣,在這種自然旅遊資源條件下,如何大力發展旅遊業,以及巴格毛道口岸復關,拓展和延伸跨國旅遊將會有很好的啟迪和借鑑作用。同時,嘗試探索荒漠草原、丘陵起伏,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開闢跨國汽車拉力賽體育竟技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