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七年級《傷仲永》説課稿【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9W

七年級《傷仲永》説課稿【精品多篇】

七年級《傷仲永》説課稿 篇一

一、説教材

1、課文所處位置及作用

《傷仲永》是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五篇課文,是這一冊的第一篇文言文這個單元安排的是以“成長”為主題,通過了解課文中人物的成長曆程,讓學生能夠正確對待成掌中的苦與樂,得與失,成與敗《傷仲永》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寫的一篇議論文,作者講述了方仲永由一個“神童”變成那個一個普通人的經歷,並由此引發議論,“一個人能否成才,與天資有關,更與後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學習有關”這一道理使學生認識到勤奮學習的重要性,同時也表達了對這位“神童”最終變成普通人而感到惋惜2、課文解讀

本文借事説理,以方仲永的實例,説明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兩部分:敍事部分寫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最終“泯然眾人”,變得平庸無奇;議論部分則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於“受於人者不至”,強調了後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過方仲永這一實例説明具有普遍借鑑意義的道理,給人以深思本文的語言十分精當敍事部分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敍述了方仲永從五歲到二十歲間才能變化的過程,議論部分也不過七十餘字,文中的每一詞句都不是可有可無例如第一段首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僅九字便交代了籍貫、身份、姓名、家世,而且“世隸耕”三字是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的必要鋪墊,既襯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資,又暗示了造成他命運的家庭背景;“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僅一句話就刻畫出方仲永父親貪圖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歎的愚昧無知之態第二段敍事極為簡要,僅以一“見”一“聞”一“問”就交代了方仲永後來的變化和結局結尾的議論部分,言簡意深,説理嚴謹本文語言平實而又不乏感情色彩字裏行間流露着作者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對“受之天”而“受於人者不至”者的哀傷之情,並以鮮明的態度表明作者的觀點3、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①瞭解“之”“於”的用法及文言詞活用情況

②注意文本詳略得當的寫法,體會語言的簡潔、精煉③學習本文借事説理的特點,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過程和方法:

①誦讀

②小組合作、交流、探究

③運用多媒體輔助手段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明白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從而在學習方面更加勤奮刻苦4、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瞭解“之”“於”的用法及文言詞活用情況

難點:學習本文借事説理的特點,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

二、説教法

為了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依據新課程的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在教學中我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分層教學法、分組討論法及多媒體教學法為了使教學手段更直觀、更形象,我製作了簡單的課件,增強課堂的表達效果通過在情境中,要求學生邊默讀邊思考問題,養成良好的默讀習慣;通過小組交流學習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通過默讀,思考、分析、討論等方法,主動的獲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掌握探究問題的方法

三、説學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語文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要教授方法只有在講讀課中將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並引導學生在元讀課文中加以運用直至掌握,才會收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在本課的學習中我指導學生採用了整理分類式學習筆記法,為了真正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公這一理念,我把自主、合作、探究作為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四、説教學過程

1、導入

引用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引出“學到老,活到老”的真諦,説明一個人不論天資多聰明,都需要後天的努力和教育,導出要學習的課文《傷仲永》

2、簡單介紹作者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臨川先生文集》和《王荊公詩箋註》政治上有著名的“王安石變法”,被列寧譽為“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這一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文學常識

3、讓學生默讀課文,並校正字詞的讀音

①字詞:隸、扳、謁、稱、耶

②聆聽配樂朗誦《傷仲永》

4、反覆誦讀,整體感知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是文言文學習的切入點“讀”的第一環節是“聽讀”讀古文要注意朗讀節奏,在聽讀時要求“劃分朗讀節奏,並用‘/’劃出來”然後“指名讀,評價”,為進一步為教學目標服務前面是引導學生讀通本文,在引導學生讀懂文意時,引導學生正確運用工具,並且充分發揮同學之間的聰明才智,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學生讀懂文意後,指名學生複述故事,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5、將學生分組,疏通文意

①、從文中找出通假字、古今異義字、詞類活用的詞語(可以小組搶答完成)②、結合課下注釋,疏通文意(自主、合作探究後,要求學生以自主參與的方式每位學生翻譯一句話,進行翻譯接力賽,其他同學注意糾錯,教師出示準確答案 )

6、根據寫作手法的變化,劃分層次

第一部分(1、2段)簡述方仲永才能發展變化的三個階段第二部分(3 段)作者闡明觀點看法

提示:第一部分是敍事,第二部分是議論

板書設計:

年時期:指物作詩立就 天才

少年時期:不能稱前時之聞 衰退

青年時期:泯然眾人矣平庸

原因:不使學

7、小組討論作者在敍述方仲永才能三個發展階段在材料組織安排上有見有聞,有詳有略,這樣有何好處?

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學習寫作上材料組織安排有祥有略、有見有聞的手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精神8、領悟課文語言表達簡潔、精煉的特點

“世隸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的必要鋪墊,既襯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資,又暗示了造成他命運的家庭背景這一環節讓學生領悟文言文在語言表達上簡潔、精煉的特點,倡導學生在寫作中學習文言文語言表達簡潔、精煉的特點,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9、難點探討

作者寓理於事,是通過什麼寫法揭示文章主題的?

這一問題是難點的提示,激起學生對成功的渴望,培養他們勇於探索的精神教師在此處明確答案,並作小結:全文作者運用先揚後抑的寫法,把仲永的前後兩個不同時段的情況作了對比,即縱向對比,在敍事中使深刻的哲理得以表現,從而闡述了必須重視後天學習和後天教育的道理10、課外延伸,佈置作業

1、以《一個神童》為題,將本文改寫成一個生動具體的故事2、積累有關“天才與勤奮”的名言警句

(加強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並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寫作能力,並注意增強學生的積累)

七年級《傷仲永》説課稿 篇二

1、目的明確。

總體上做到三個面向:即面向全體學生,符合學生實際,如老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你對傷仲永瞭解多少?”根據認知的水平高低都可尋找答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面向學生的每個方面,既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教學,也重視智能的培養。文言文離不開字詞的理解,但這種理解不是停留在分解肢節。陳老師把生字落實的同時,又引發了更深層次的問題給學生思考;面向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即注意發揮教材的主體作用,又注意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每個問題的提出時,都做到緩慢有梯度。從整體把握到字、詞、句,再到 “你從中讀懂什麼?”同意仲永曾是個天資過人的人嗎?……你又想到了什麼?”一系列問題不斷地用“努力”等鼓勵的話語讓學生想方設法跳一跳品嚐成功。在展示和實現教學目標分層次進行,使教學目標讓師生明確,使各學生學有所得。

2、知識新,信息多。

在完成雙基教學的基礎上,又新穎新鮮,如從網上查詢劉小源和仲永的相似點,給學生思考,發散的餘地大,提問恰到好處,為學生製造“為學生製造”憤、悱"情境,激發學生探求的慾望與熱情。課堂的結尾用自制的動畫課件結束,既生動又耐人回味,首尾呼應的讓大家惋惜傷仲永式的人物。

3、密度大,節奏快,設計精,結構巧。

一節課學生三次朗讀課文:一次聽音朗讀;一次有組織的小組討論;一次課件小製作,又把雙基夯實,圍繞仲永的各種境展開討論。這之中,緩急有序,起伏有致。課堂教學環節嚴密,環環相扣,充分發揮每一分鐘的作用,利用書本的有用資料,組織教學,當堂完成若干習題實屬不易之事。且整節課出現了百家爭鳴,但卻不是各自為陣,有了爭議問題暴露無遺之後才易找到方法解決。

4、氣氛和、方法活。

教師樸素大方,找準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帶着激活課堂的意識去組織教學,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是本校難以達到的境界,要麼一放就無法收攏,要麼小心翼翼地固守滿堂灌的授課方式。學生勤於動腦,動手,做到五種感官的協調配合,學生學得心情愉快,思想輕鬆,若有所思。我們的新課改需要這樣的課堂氣氛,不是繁而空,是精而實,因此説整節課師生相互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傷仲永説課稿 篇三

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傷仲永》。

下面我就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説這堂課的設計。

一、説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傷仲永》是語文版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古文,學生在剛剛接觸過古文,對古文中的實、虛詞釋義、文言句式、語感和朗讀方法有初步的認識。《新課程標準》指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傷仲永》是王安石的一篇雜文體散文,作者通過寫方仲永從幼年時天資過人,到長大後"泯然眾人"的變化過程,告訴人們不要單純地依靠天賦,必須注重後天的教育和學習。這對我們的成長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國中古詩文的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興趣與語感為主體並適當積累一定的文言文詞句知識,使學生對中國古文學有所瞭解。基於此,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一定的文言文詞語,瞭解一些文言句式。

2、認識後天教育和學習的重要性。

能力目標:

1、通過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瞭解故事內容,領悟藴涵道理。

2、學習本文寓理於事及縱向對比的寫法。

3、培養學生獨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標:

理解作者對人才毀滅所做的輓歌,體味作者對家庭和社會的不良風氣對人才的摧殘。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通過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瞭解故事內容,領悟藴涵道理;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理解縱向對比的寫法;

二、説教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説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我採用了誦讀法、情境教學法、競賽法、分組討論法及分層教學法。這些方法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利用各種渠道解決問題的能力,深入體會文中藴含的思想感情。

三、説學法

"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教會學生髮現真理。"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依據"三有利"原則①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思維。②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方法,以利於學生終身可持發展。③有利於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確定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

3、自主合作、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四、説教學過程

我的整體教學思路是:複習導入————新舊聯繫,創設情境————疏通文意,感知課文————推究文理,把握目標————小結練習,實踐提高具體教學環節是: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在談到學習時,有人打過這樣一個生動的比方: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想,在湍急的江水之中行船,頂着水向前,如果不能一篙地用力向前撐,會是怎樣的結果啊?當然只能是一退千里!所以孔子在《論語》中諄諄告誡我們,要"敏而好學","學而不厭"。可是就有人不明白這道理,做出一些讓人感到悲傷,惋惜的事來。也就是説,一個人不論天資多聰敏,都需要後天的努力和教育,否則將一事無成。現在,我們就從今天的小故事中再次體會一下這個道理。這樣導入,銜接舊知識,又聯繫新知識,懸念的設置激起學生興趣,為學好本課創造良好的情境。

(二)、瞭解作者:

提示學生從名、時、地、評、作五個方面掌握,準備作一分鐘的搶答練習。

這一環節便於學生掌握文學常識,鍛鍊速讀速記能力,搶答練習培養學生競爭意識,活躍課堂氣氛。

(三)、教師示範朗讀課文,指出教學目標:

這是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過程,利於瞭解字音、字形、字義,對課文的重音、節奏、語氣等都有提示。

(四)、學生自讀課文,每人2遍,教師出示朗讀標準:字音規範,語氣適中,節奏準確,重音恰當。這一環節的目的在於鍛鍊學生的朗讀能力,也是再次感知課文、理解文意的過程,"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多數同學都能活躍思維從朗讀中領悟道理。

(五)、將學生分組準備疏通文意,並選出兩組代表一讀一評,給大家示範。然後教師給予評價,並指明重點的詞語及用法。這一環節的設置是學生理解文章的過程,分組法鍛鍊學生合作能力,更調動了中、差生學習的興趣,創造性思維,跳躍性使思維得到全面開發。

(六)、指導學生跳讀,教師置疑,學生合作,思考下列問題:

⑴幼年時的仲永有何表現?

⑵我兩次"還鄉",見到了怎樣的仲永?

⑶仲永為何"泯然眾人"?你得到什麼啟示?

這三個問題的設置重在指導學生理清文章脈落,熟悉課文知識,增強對課文的分析能力。跳讀課文完成問題是學生思維的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問題的討論深入文言文內部層次,扣準教學目標,增進學生的理解力。問題一步步由易到難,有梯度、有層次,讓每個學生都嘗試成功的喜悦。

學生髮表議論之後,我是這樣明確的:仲永幼年聰穎過人,天賦超羣是"指物作詩立就"的'神童,而當我兩次還鄉所見的仲永卻"不能稱前時之聞","泯然眾人"原因在於"父不使學",這就啟示我們:後天的學習教育對一個人的成材具有重要意義。

(七)、難點探討

作者寓理於事,是通過什麼寫法揭示文章主題的?

這一問題是難點的提示,激起學生對成功的渴望,培養他們勇於探索的精神。

我在此處明確答案,並作小結:全文作者運用先揚後抑的寫法,把仲永的前後兩個不同時段的情況作了對比,即縱向對比,在敍事中使深刻的哲理得以表現,從而闡述了必須重視後天學習和教育的道理。

(八)、設置分層練習,即基礎題和能力題。

基礎題側重音、形、義,能力題側重寫作和説話。分層練習全面照顧,既重基礎,又重能力讓各層學生都有成就感,有喜悦感。

以上是我的教學過程,環節的安排力求體現語文教學特點,聽説讀寫全面照顧,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輕鬆愉悦的心情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拓展思維,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五、説板書設計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依據本文內容,結合數學座標的知識精心設計了下面的板書設計,體現新課程改革的學科滲透的新理念。

傷仲永

幼年:指物作詩立就

長大:泯然眾人矣縱向對比

原因:不使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