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生創業成功案例分析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1W

大學生創業成功案例分析精品多篇

大學生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篇一

1、陳文彬:申請基金開粥店

“我剛從北京加盟店總部學習回來。”電話另一端的陳文彬信心十足,“希望粥店8月10日能夠開張。”

陳文彬是福州大學陽光學院工商管理系2005屆畢業生。7月8日,他成為福州大學陽光學院第一個獲得畢業生創業基金的人。根據他的創業計劃,他將在家鄉泉州開一家加盟特色粥店。最近他都在籌備開店事宜:選址、裝修、職員培訓、申請執照……

福州大學陽光學院去年設立了畢業生創業基金,每年從學院學費收入中提取100萬元人民幣,用以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今年3月,學院出台基金管理辦法,原則上每年扶持10個創業項目,每個項目最高可獲10萬元創業基金的資助,基金不計取利息,畢業生所借款項4年內還清。在今年畢業的學生中有4人向學院提出申請,只有陳文彬的創業項目通過了審核,獲得3.5萬元的資助。他的創業舉動,成為一同走出校門畢業生的亮點。

2、林思近:5年老闆不白當

“我正籌劃在福州成立一家正品折扣連鎖書店,迎接新挑戰!”林思近,這個已在商海奮鬥5年的年輕人又有了新的創業目標。

2000年從福建師大畢業後他沒有像大多同學那樣找份穩定的工作進企事業單位。他回到家鄉漳州,與人合夥承包了一家百貨站,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老闆一當就是5年。“我是個不喜歡太多約束的人,國有企事業單位不適合我。”林思近談起創業的'初衷,“而當時家鄉的百貨站正好處在改制期,這給了我自主創業的機遇。”經過痛苦的磨合期,他很快適應了商海的風浪。“跟當時相比,現在信息渠道先進了很多,我的新想法就是從網絡上得到啟發的。”林思近説起自己的新計劃很有信心,“而且社會對自主創業的關注扶持度也在提高。我已申請了一項創業基金。”

3、張偉武:創業要揚長避短

2004年從廈大計算機本科畢業的張偉武成為該系第一個自主創業的畢業生。

張偉武,男,22歲,蘭州人,2000年考入廈大計算機系,2004年4月,他在廈門獨資創辦了國內第一家為IT市場專營提供軟件服務的公司——鋭業軟服。此後不久,他聘任德國商會首席信息長官紹英先生,前往北京開設國際業務分理機構。目前,鋭業軟服已經成功與德國幾家大軟件公司達成了合作協議,運營狀況順利。

張偉武早在上大一、大二時就小試過創業,那時成立的是一家設計工作室,專門做委託設計出版物。但是從大二那年起,他才真正有了創業的念頭,不過由於資金不足等原因,一直等到大四,他才註冊成立自己的公司。他認為真正創業成功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在很多人眼裏,要進行一番創業,非得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行。但張偉武覺得各行各業所需要的素質都不一樣,“創業者要揚長避短,善於利用資源,做自己條件適合的行業。”

大學生創業成功案例分析 篇二

大學生創業成功例子一:從校園“小買賣”起家

謝玲萬,是該院的一名大四學生。大一剛進校時,謝玲萬帶的錢還不夠交學費,那時,他就決定以後要自己掙錢交學費,養活自己。

“很多人都想創業,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從何入手。”謝玲萬説,他的創業是從校園中的“小買賣”做起的。謝玲萬發現學生喜歡看《英語週報》,他就通過努力當上了校園代理,最終做了700份左右,掙了六七千元,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後來,一個偶然機會,謝玲萬看到教務處貼的徵訂下學年教材的通知,學生可自願購買,他從中發現了商機。他就跑到書城、舊書市場聯繫資源。由於自己賣的教材便宜,很受學生歡迎,“做得最好時,一年能掙八九萬元”。

大學生創業成功例子二:用“頭腦”讓別人投資

大學時,何先聲組織班上同學出去旅遊時認識了旅行社的經理,從此何先聲做起了旅行社的校園代理業務。事後,他組織了60人遊世紀歡樂園,每人5塊錢提成,這300塊錢是他賺得的第一桶金,如今他已是鄭州一家照明工程公司的總經理。

大一暑假,何先聲進入河南一家網絡公司打工。後來,何先聲自己想開家網絡公司,但要投入十幾萬,還要有懂技術的人。

可當時,這兩樣他都沒有大學生創業成功例子大學生創業成功例子。何先聲説,他把自己的創業想法告訴了在網站打工時認識的一位老總,希望他能投資,然後又找了位技術人員,兩人都答應了。就這樣,公司就開起來了。

他認為,大學生要用自己的頭腦賺取第一筆原始資金,而不是盲目投資,“投資不是我們乾的事,我們要做的是讓別人給我們投資”。

大學生創業成功例子三:當“漁大夫”

李強農學院的同學在農科所或科研單位就業後,他卻選擇在江南的一家漁業養殖場打工,待遇不好,工作十分辛苦。對此,很多同學嘲笑他,一個名牌大學生淪為高級打工仔有所不值,家人也很不理解。李強卻有自己的職場規劃,先苦後甜。

原來,他是在拜師深造。在打工兩年裏,他利用技術員的合理身份,遍訪周邊牛蛙、甲魚、螃蟹等養殖場,向高級漁技師學藝。自認為成了這方面的行家裏手後,他辭工回來,辦了一間“漁大夫”診所,為遍佈市郊八十多個養殖場”送醫送藥”。由於技術精湛,專業熟,本市又獨此一家,那些患了“漁病”的養殖户只會想到他。為避免遭遇全部損失,儘管開的“診斷費”和治療費相對較高,也樂意付。現在,吳強年“出診”收入在八萬左右。

大學生創業成功例子四:“借”老促銷

2008年,羅漢明和同學開辦了一家環保產品公司。他們擁有一種節能產品的完全自主產權,在所做的營銷網站上一炮打響,每天問價,要求訂貨的客户源源不斷。

讓人困惑的是,好幾次,外地來公司訂貨的客户考察了公司,看過產品,都表示滿意,但簽約時總有些不放心。後來,和一個用户深談後才得知,公司全都是二十幾歲的小年輕兒,怕有閃失。羅漢明靈機一動,招來一名懂技術會營銷的退休工程師“坐鎮”,從此銷售形勢大變。羅漢明實為總經理,但名片上卻印的是業務員。

大學生創業成功例子五:殺“回馬槍”

實習時,吳暢曾在市裏好幾個寫字樓推銷過套餐大學生創業成功例子投資創業。相對來説,白領對中餐的質量要求較高,人羣也集中

他和女友想到給白領做盒飯,分八元、十元和十二元等三個等級,隔幾天換菜式。盒飯乾淨衞生,包裝漂亮。“刷”三十次卡,送“公仔狗”或“海盜熊”。另配有韓國泡菜或開心果,特殊售賣方式引起了白領的興趣。在金融街推廣開後,他們又在“光谷”和開發區等白領集中地設點,聘了五名大學生當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