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16K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一

一、概念教學始終是數學教學的難題,概念的學習,從表面上就應淡化概念的教學,實際上就是把學生引導到概念教學的核心處,點撥在學習的關鍵處,反而強化概念的教學,教師成了真正好處上的學習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引導學生理解了單位“1”既能夠表示一個物體,也能夠表示一些物體。力求體現無痕的教育,為“概念教學”打開一扇新“天窗”!從課堂上學生對單位“1”的理解上看到達了預設的效果。

二、分數的好處這節課就應關注什麼?

“分數不僅僅能夠表示實際數量,也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係。”這是分數的本質所在。在三年級的學習中分數表示實際數量,比如張餅等已經接觸。因此在這節課上更強調分數的第二個好處,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係。而且一些物體作為單位“1”的狀況也是本節課的難點。這樣做恰好實現了“強調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係”的教學目標。但是已授課班級的學生在“分數與除法”的教學中的反應,讓我感覺到上面的環節有些顧此失彼。是,説沒法填,因為整數表示實際數量,然而每人分到的蘋果個數不能用整數表示。

所以分數的好處一課的教學中既要關注“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係。”也不能忘記分數本來就能夠表示實際數量,也正是因為分東西時得不到整數的結果才產生了分數。

三、數學是一種文化

在課上我有意識地滲透了和本節課相關的數學家名言,數學史知識和數學的生活好處,一方面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另一方應對學生的人格的塑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學生是人,需要尊重。

《現代校長新思維》裏有這樣一句話:“孩子的自尊心像露珠一樣可貴,碰掉拾都拾不起來。”在課堂上為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每當回答問題的同學回答錯誤時,我都會給他一個自我修正的機會,然後真誠地鼓勵他:“從不會到會,你實現了質的飛躍。”這時學生自然會信心百倍地投入到下一環節的學習之中。

五、拓展過多,好處過深的問題

當老師的可能都有一個願望,想把自己會的東西全部給學生,因此我常常有拓展過多,好處過深的缺點,不準確把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需求只能欲速則不達。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二

對於我執教的《分數的意義》這一節課,我主要從自我評價、反思問題、課堂重建三個方面進行反思。

一、自我評價:

1、反思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

本節課通過讓學生全面參與舉例,動手操作,自我創造等主動探究活動,學生理解了單位“1”的含義和分數的意義,並知道了分數單位的含義,整節課教學重點突出,難點也突破的很好,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基本達到教學目標。在整節課的學習活動過程中,學生的抽象、概括及實踐能力獲得了很好的發展,實際教學效果基本達到備課時的設想。實際教學基本按照原計劃進行,只有在向學生介紹分數的產生這個環節,由於相關視頻因設備原因無法正常播放時,我臨時調整讓學生通過閲讀教材62頁的小資料來了解分數的產生。知識傳授效果良好。

2、反思教法情況

教法的成功之處是,我綜合運用啟發式教學、情境教學法、活動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舉例、分一分、自我創造分數等,來體驗得到分數過程,感悟分數的意義。從而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內化和建構。

存在的問題是,在教學中我對留給學生動手、動腦、交流的空間和時間把握的不夠合理。

3、反思學法指導工作情況

在本節課中,我在學生思維訓練方法指導的比較到位,學生數學遷移能力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指導的還不夠,學生小組內合作探究的意識和效率還有待於提高。

二、反思問題

1、反思教學中的不足

本節課的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有以下幾點:

(1)、在時間的安排上過於平均、鬆散,以至於出現前鬆後緊和拖堂現象;

(2)、個別知識點學生已經掌握並能用語言表達出來,教師還是心有餘悸地展開討論,佔用較多時間;

(3)、教師放手的還不夠,在學生進行彙報時,語言表達不是很恰當時,教師有些操之過急,補充的較多;

(4)、對學生小組內合作學習指導的不夠到位;

(5)、課堂上教師激勵性的語言比較缺乏,課堂氣氛未能真正調動起來;(6)、課件沒有完全調試好,介紹分數的產生時沒能發揮多媒體資源的優勢進行教學。

2、反思課堂上突發事件及處理情況

在教學分數單位含義後,我發現學生注意力和學習興趣有所下降,我及時採取了搶答分數的分數單位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注意力又回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三、課堂重建

1、我的收穫和感悟

在本次教學實踐中我不僅收穫了很多,也悟出了一些道理。在認識單位“1”時,學生能先將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把一個整體用自然數1表示,這樣為認識單位“1”,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説,數學概念還是抽象的。他們形成數學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應的感性經驗為基礎,從許多有一定聯繫的材料中,通過自己操作、思維活動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從而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質特徵。

2、對不足之處的改進策略

對於本節課不足之處的改進策略及設想,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去改進、去思考:

(1)、教師要相信學生,該放手時要放手,對於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不要再花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強調,把寶貴的教學時間放在教學的重點;

(2)、數學課堂上要儘可能精講多練;

(3)、教師要豐富自己激勵性語言,對於學生好的表現要通過多樣的形式去肯定學生,鼓勵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輕鬆愉悦的學習氛圍。

3、對某些教學環節的改進設想

在經歷了動手操作、自我創造等活動後,讓學生歸納概括分數的意義這個環節還可以這樣去設計:只給一個分數,如,讓學生舉例交流它的含義,之後給學生這樣兩個分數和讓學生再去交流它們的含義,從而讓學生概括出分數的意義,並理解“分成若干份”和“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這些關鍵詞語。

在認識分數單位這個環節還可以這樣設計,讓學生先閲讀課本自學,隨後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通過適當的練習及時鞏固學生自學效果,從而逐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信心。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三

分數的意義對於國小生來説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怎樣讓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從具體的實例中逐步抽象歸納出分數的意義是本節課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因此,在本節課的設計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以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為核心,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中體會、領悟單位“1”的含義、進而逐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數學源於生活,迴歸生活。現在的學生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們接觸到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他們能夠用不同的生活來感悟書本、理解書本的知識。因此,上課剛開始我設計了活動,讓學生充分利用小棒通過“分一分”去創造分數,而後在“説一説”、“議一議”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分數的意義,最後在“想一想”中讓學生進一步內化、精煉自己的思維,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歸納出了分數的意義,理解了分母、分子的含義,最後在練習環節又設計了在猴子分桃、猜一猜老師口袋裏有幾粒糖等遊戲中找分數的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讓數學知識在不知不覺中迴歸生活。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育應該“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數學應源於生活,迴歸生活”。教學時舉出大量實例或圖形,引導學生運用對分數的初步認識進行分析。分析時緊緊抓住單位“1”的概念展開教學,使學生理解單位“1”不僅可以表示一個東西,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表示一個整體的含義。再通過討論引導學生初步概括出分數的意義。最後,通過讀課本上的定義使學生明確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的認識應為這部分的教學重點,由於教學時間的限制,進行得不夠充分,在下節課時應進一步加強。

鞏固練習:在練習設計上還是體現“數學源與生活,迴歸生活”這一理念,畢竟現在的學生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們接觸到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他們能夠用不同的生活來感悟書本,因此我設計了“找生活中的分數”的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到了生活與數學聯繫。

通過這節課,使我認識到每一個數學知識都是在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產生過程、體驗了愉快的學習過程之後才能在學生的腦海中生根發芽。也只有這樣引導學生有效學習,才能有利於學生學習更有價值的數學,從而使他們獲得發展。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四

在分數的意義教學中,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通過擺一擺,分一分得到分數是教學的難點。在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處理的,學生動手分許多物體組成整體(小正方體、跳棋、硬幣、糖塊……),在孩子們的手中,分法各異,尤其是張宇洋把一張紙平均分成8份,每份裏放了兩塊糖,他不僅分了,而且考慮得十分周密,當他仰着臉向老師訴説的時候,那種體驗成功的喜悦溢於言發,實物投影展示着他的傑作,平時不善言談的他竟是一氣所成的描述:“我把16塊糖平均分成8份,每份2塊,每份佔八分之一”其他也得到八分之一的同學爭相舉手,先後到台上演示自己的勞動成果。把8個小正方體平均分成8份,每份1個,每份佔整體的八分之一,24個硬幣平均分成份,每份3個,每份佔整體的八分之一……我抓住這一時機,“為什麼八分之一可以表示不同的數量呢?”

學生經過短暫的思考、思維的火花閃爍不斷:(1)分數只跟分的份數、取得的份數有關,跟取的份數有關;(2)分數跟分的物體個數無關。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篇五

蘇教版安排在五年級數學(下)的“認識分數”,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教學的,目的是進一步理解分數的好處,理解單位“1”及其分數單位的含義。

每一堂課都要有側重點,本堂課我認為應側重理解單位“1”及其分數單位,而分數的好處則是次重點,但是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過程離不開分數好處的支撐。

課堂上,我引領學生經歷單位“1”和分數好處的抽象概括過程。“例1”教材帶給了一塊餅、一個長方形、一根1米的直條和6個圓組成的集合。先讓學生用分數表示每個圖形的塗色部分,再説説每個分數各表示什麼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構成以下板書:

3/4表示把一個餅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

5/8表示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8份,表示這樣的5份。

3/5表示把一米平均分成5份,表示這樣的3份。

1/3表示把由6個圓圈組成的一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1份。

之後教師指出:一個餅代表一個物體、一個長方形代表一個圖形、一米代表一個計量單位、6個圓圈組成的是一個整體,都能夠用自然數1來表示,因此我們通常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叫做單位“1”。在初步認識單位“1”的基礎上,提問:上面的分數分別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幾份根據學生的回答,修改板書如下:

3/4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

5/8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這樣的5份。

3/5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這樣的3份。

1/3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1份。

之後要求學生觀察,發現共性的方面,概括分數的好處,即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書上的這些素材有利於激活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使學生感受被平均分的對象是十分廣泛的,為建立單位“1”的概念和概括分數的好處積累豐富的感知。在那裏板書發揮了它獨特的功能。

分數單位的認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先指出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之後,讓學生説説上面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以及有多少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並在媒體上數數,數一數的過程讓學生形象地感知分數單位的應用價值,且能夠進一步理解分數單位;最後讓學生完成練一練”,讓學生説明每一個分數的分數單位以及該分數內含多少個這樣的分數單位。這樣一個漸進的過程,其能夠讓學生在理解分數好處的同時,不斷鞏固對分數單位的認識。

課程標準指出:要面向每一個學生。而做到這一點往往是最難的,通常的做法是以最後一部分學生的學習基礎為起點,因此,課堂學習的資料也不能參照教學用書上的進度了。我的本堂課,到“練一練”結束,課堂作業是練習六的第一題,讓學生讀分數,説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使學生明確一個分數的分母是幾,它的分數單位就是幾分之一。全班53人,有5人有錯,其中有一人漏寫了分數單位的“單位”二字,需要進一步的鞏固。同時,也説明還需要一堂練習課,幫忙學生內化、拓展對分數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