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閲讀練習及答案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2W

閲讀練習及答案

閲讀練習及答案1

閲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題。

學步

趙麗宏

㈠兒子,你居然會走路了!我和你母親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在這之前,你還整日躺在搖籃裏,只會揮舞小手,將明亮的大眼睛轉來轉去,有時偶爾能扶着牀沿站立起來,但時間很短,你的腿腳還沒有勁,無法支撐你的小小身軀。這天,你被几椅子包圍着,坐在沙發前擺弄積木,我們到廚房裏拿東西,你母親偶一回頭,突然驚喜地大叫:“啊呀,小凡走路了!”我隨聲回顧,也大吃一驚;你竟然推開包圍着你的椅子,然後不倚靠任何東西,自己走到了門口!我們看到你時,你正站在房門口,臉上是又興奮又緊張的表情,看到我們注意你時,你咧開嘴笑了。你似乎也為自己能走路而感到驚奇呢。

㈡從沙發前到房門不過四五步路,這幾步路對你可是意義不凡,是你人生旅途上最初的獨立行走的路。我們都沒有看見你如何搖搖晃晃走過來,但你的的確確是靠自己走過來了。當你母親衝過去一把將你抱起來時,你卻掙扎着拼命要下地。你已經嚐到了走路的滋味,這滋味此刻勝過你世界裏已知的一切,靠自己兩條腿,就能找到爸爸媽媽,就能到達你想到達的地方,那是多麼奇妙多麼好的事情!

㈢你的生活從此開始有了全新的內容和意義。只要有機會,你就要甩開我的手搖搖晃晃走你自己的路。你在牀上走,在屋裏走,在馬路上走,在草地上走;你走着去尋找玩具,走着去陽台上欣賞街景走着去追趕比你大的孩子們……

㈣兒子,你從來不會想到,在你學步的路上,處處潛伏的危機呢。在屋裏,桌角、椅背、牀架、門,都可能成為兇器將你碰痛。當你踉踉蹌蹌在房裏東探西尋時,不是撞到了桌角上,就是碰翻了椅子砸痛腳,真是防不勝防。也已經數不清你曾經多少次摔倒,數不清你頭上曾被撞出多少個烏青和腫塊,每次你都哭叫兩聲,然後臉上掛着淚珠爬起來繼續走你的路。摔跤摔不冷你渴望學步的熱情。在室外,你更是躍躍欲試,兩條小腿像一對小鼓槌,毫無節奏地擂着各樣的地面。你似乎對平坦的路不感興趣,哪裏高低不平,哪裏雜草叢生,哪裏有水窪泥濘,你就愛往哪裏走。只要不摔倒,你總是樂此不疲。這是不是人類的天性?在你未來的人生旅途上,必然會遇到無數曲折和坎坷,兒子呵,但願你不要失去了剛學步時的那份勇氣。

㈤你開始摔倒在地的時候,總是趴在地上瞪大眼睛望我們,你覺得有點委屈,但很快習慣了,並且學會了一骨碌爬起來,再不把摔跤當一回事。那次你沿着路邊的一個花壇奔跑,腳下被一個大石頭拌了一下。我們在你身後眼看着你一頭撞到花壇邊的鐵欄杆上,心如刀割,卻無法救你——鐵欄杆猶如一柄柄出鞘的劍指着天空!你趴在地上,沉默了片刻,才放聲哭出起來。我奔過去把你抱在懷中,不忍看你的傷口,我擔心你的眼睛!好險呵,鐵欄杆撞在你的額頭上正中,戳出一道又長又深的口子,血沿着你的臉頰往下流——你的額頭留下了難以消褪的疤痕,這是你學步的代價和紀念。

㈥你的旅途還只是剛剛開始,你前面的路很長很長,有些地方也許還沒有路,在些地方雖有路卻末必能通向遠方。生命的過程,大概就是學步和尋路的過程,兒子啊,你要勇敢地走,腳踏實地地走。

1.“從沙發前到房門不過四五步路”,學走這幾步為什麼“意義不凡”?

答:

2.下面句子有什麼深刻含義?

(1)有些地方也許還沒有路,在些地方雖有路卻末必能通向遠方。

答:

(2)生命的過程,大概就是學步和尋路的過程。

答:

3.從整體上看,本文主要採用了什麼寫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答:

4.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賞析第㈣段劃線的句子(形式上任選兩個賞析點)。

答:

答案:

1.學走這幾步,體現了獨立生存的能力、勇於探索的精神;通過自己的努力,經

過大膽的探索來實現目標,對於人生具有重大的意義。

1.(1)人生、社會、自然有許許多多未知的領域需要探索與開拓;要注意人生道路、求知道路的選擇,不能誤入歧途。(2)人的一生,應不斷學習與探索。

1.從整體上看,本文主要採用了小中見大的寫法,借學步談人生的道理。這樣寫,深入淺出,便於啟發讀者思考人生的道理,接受作者的觀點。

1.劃線句對於探索途中的不畏困難的精神進行了熱情的頌揚。此處採用了第二人稱,便於同讀者交流情感。此處句式整散結合,既具有音樂美,又富於變化。“哪裏高低不平,哪裏雜草叢生,哪裏有水窪泥濘,你就愛往哪裏走”,採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增強了語言的氣勢,便於頌揚勇於探索的精神。 答案解析: 1.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理解時要從上下文中分析。關鍵點是:小孩子從不能走到能走,意義在於此。這是獨立能力的開始,是成長的開始,所以意義非凡。

1.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語句的含義。(1)沒有路代表有的領域是未知的,有的地方有路卻無法知道是不是要找的路。(2)確定學步和尋路的意義即可。即學習與探索。

1.本題考查鑑賞文章寫作手法並分析其效果。本文能過學步這一生活小事,揭示人生的哲理,屬於以小見大的寫法。學步需要探索的勇氣和精神。這一生活小事很簡單,由此及彼的論述使大道理變得易理解和接受。

1.本題考查鑑賞文中重要語段的能力。可以從修辭上,如排比,寫以從寫作方式上,如第二人稱。也可以分析句式,如整散結合。

閲讀練習及答案2

小麥家的紅公雞丟了,一大早小麥打開雞窩,那隻紅公雞率先鑽出雞窩,拍打着翅膀飛上牆頭,撒過歡,落在榆樹下的陰涼裏,叨食着一顆顆肥大的榆錢。可到了傍晚,雞該進窩了,那隻紅公雞卻沒影了,不見了。小麥和朝暉兩口子分頭走出家門,在房前、屋後、路溝裏尋找,兩口子在家門口重新會合時,搖着頭歎了口氣。

這隻公雞是兩口子的寶貝,火紅火紅的不帶一點雜色,脖頸那兒有一圈金黃的毛羽,像戴了個金色的項圈。紅公雞的叫聲也很特別,純淨、清脆、嘹亮,那聲咯咯咯,先高後低,中間拐個彎,然後長聲揚起,尾聲拖得特別長,有點女高音的味道。

紅公雞沒了,丟了,夫妻倆的生活便少了許多樂趣。晚上躺在牀上,兩口子唉聲歎氣一番,惋惜一番。小麥説,你説,咱家的公雞咋就丟了呢?朝暉説,可能讓黃鼠狼拉走了吧。小麥説,不像,要是野物吃了,總得留下點雞毛啥的。朝暉説,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被人捉去吃了。小麥挺身坐起,説,瞧我這腦子,咋沒想到這回事呢。接下來,兩口子把村裏人過了一遍篩子。最後,兩口子把焦點集中到王五身上。王五是村裏有名的窮漢,因為窮,老婆跟一個收中藥材的外鄉人跑了,一去10年沒有蹤影。王五心涼了,地也不好好侍弄,收下的糧食僅僅填飽肚子。

吃雞子要煮要燉,煮了燉了就會有香味飄出來,正好抓個現行。兩口子半夜起身,偷偷踅摸到王五家附近。王五已經睡了,屋裏黑洞洞的不見一星燈光,隔着破窗户,能聽見王五粗重的鼻鼾,長一聲短一聲的。

不過,兩口子還是斷定,紅公雞是被王五偷了,怕露餡,今天沒煮沒燉。

第二天一早,小麥路過王五門口,清清嗓子,罵起陣來。小麥説,我家紅公雞被人逮去吃了,誰吃了讓他口舌長疔瘡,讓他拉肚子。小麥性子綿,不慣罵人,罵聲顯得有氣無力,只是比往常説話聲音大了點而已,而且臉還紅着。不大一會,王五家門口便圍了不少人,小麥這種叫陣就大有深意了,有所指了,不然,咋沒到別的地方罵?大家的目光緊緊盯住王五房門。王五出來了,王五問小麥,出了啥事?咋都跑到我家來了?小麥説,我家紅公雞讓人吃了。王五説,你家公雞讓人吃了,跑到我這兒罵啥?小麥説,不吃鹽不發渴,我罵偷雞子的賊,你吃啥熱呢?王五説,你這是懷疑我了?小麥説,誰吃誰知道!小麥又把剛才罵人的話重複了一遍便草草收場。

下午三點多,二嫂匆匆跑到小麥家,説,應了!應了!小麥就問啥應了?二嫂説,去村衞生所拿藥,正碰上

王五也去看病,你猜咋了?他真拉肚子呢,人軟得像根麪條。

小麥卻高興不起來,二嫂一走,小麥對朝暉説,都是你,叫我罵人家咒人家,咒得王五真拉肚子了,看這事弄得!朝暉臉上木木的,沒説話。小麥説,不就一隻雞子嗎?值幾個,丟了咱再養,總比人家害病強吧。朝暉説,病都罵出來了,你説咋辦?小麥説,拉肚子這病我有經驗,光吃藥不行,甜湯裏打雞蛋,最補肚子。小麥進了廚房,攪了一大碗甜湯,磕進去兩個雞蛋,端給朝暉,説,事兒是你讓惹的,你得送去。朝暉很不情願,小麥就把臉掛起來,説,你不去我也不逼你,今天晚上你睡沙發啊。朝暉忙説,我去,我去。

王五也是有個性的人,小麥罵了他,讓他很沒面子,窩了一肚子火,王五越想越氣,中午也沒做飯,吃了一碗昨天的剩飯,把肚子吃壞了。可他沒有想到,朝暉竟送來一碗雞蛋甜湯。

王五下決心找回小麥家的紅公雞,以證明自己的清白。兩天後,王五還真在小山一個窪地裏找到了那隻紅公雞,公雞被野藤纏住腳了。王五一陣狂喜,亮起巴掌,對着紅公雞虛揮一掌,説,我打死你個小東西,讓老子捱罵背黑鍋。

王五把紅公雞送到朝暉家,小麥接了,説朝暉,還不讓五哥去屋裏坐?小麥還説,今天五哥別走了,我給炒幾個菜,你哥倆喝二兩。菜端上桌,瓷盆裏盛着的卻是那隻紅公雞。王五説,小麥,你……你……小麥説,你啥呢,不就一隻雞子嘛,比人的情義還要緊?

(選自《小小説選刊》,有刪節)

(1)下列對小説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 小説篇幅短小,但人物形象十分鮮明,這主要得益於作者採用了對比、反襯的藝術手法,還有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社會描寫等。

B. 王五是小説重點描述的人物之一,因為小麥家的公雞丟失,他無端地背了偷雞的黑鍋,小説以“黑鍋”為標題,表現了對他的同情和對小麥夫婦的批評。

C. “公雞”是小説的線索,故事情節可以分為“丟雞”“找雞”“得雞”“殺雞”四個階段,線索清晰,敍述井然有條。

D. 小麥夫婦猜測他們家的公雞是王五偷走的,是因為王五既窮,又不好好地侍弄土地,收的糧食只夠填飽肚子。

E. 寫王五在一個窪地裏找到了那隻紅公雞,是為了説明王五做事認真,這既是情節的合理發展,又為下文寫“殺雞”作鋪墊。

(2)簡要分析“二嫂告訴小麥王五生病”這一情節在小説中的作用。(6分)

3)結合小説情節,簡要分析小麥的性格特點。(6分)

(4)小説結尾寫“菜端上桌,瓷盆裏盛着的卻是那隻紅公雞”,你認為這樣安排結尾好還是不好?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的看法。(8分)

11.(1)答C給3分,答D給2分,答E給1分;答A、B 不給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項文章並無“肖像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B項,“表現了對他的同情和對小麥夫婦的批判” E項,“是為了説明王五做事認真”不恰當。

(2)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某一情節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動故事發展,使人物性格更加豐富,形象更加豐滿。小麥做湯,朝暉送湯,王五尋雞、送雞,小麥宰雞等,都是因為這一情節而水到渠成的。這一情節在發展中完成了對人物形象的塑造,為展示人物思想的轉變,最終表現一個積極的社會主題提供了契機。

【參考答案】 ①情節方面:這個情節使故事發生了逆轉,矛盾衝突走向緩和,引出小麥做湯,朝暉送湯,王五尋雞、送雞,小麥宰雞等一系列故事情節。②人物方面:為小麥、朝暉兩人思想的轉變提供契機,展現了小麥性格中善良的一面。(6分)

(3) 解析:本題考查欣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需要注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小麥簡單推測,輕易懷疑王五是偷雞賊,這説明她是一個單純的人;對她罵陣時的描寫,顯示她性情温和;當她得知王武因捱罵得病之後,心中愧疚,還親手做了雞蛋甜湯,顯示了她的心地善良。

【參考答案】① 單純。簡單推測,輕易懷疑王五是偷雞賊。②性情温和。她“性子綿,不慣罵人”,她罵王五時羞得臉紅。③心地善良。當她得知王五因捱罵得病之後,心中愧疚,還親手做了雞蛋甜湯,讓朝暉送給王五。

(4)解析:本題考查探究能力。解答此類探究題,一定要注意觀點明確,論述合理。可以從肯定的角度來説,也可以從否定的角度論述,但都應聯繫文本,可以從情節發展、人物塑造、表現主題等方面入手分析。

【參考答案】示例一:這個情節安排得很精彩。①從情節發展的角度看,前面小麥做湯,朝暉送湯,他們對王五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轉變,王五又找到了這隻雞,因此,“殺雞待客”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②從人物塑造的角度看,“殺雞待客”進一步表現了小麥兩口子樸實善良、重視鄉情的個性。(8分)

示例二:這個情節是一處敗筆。①從情節發展角度看,丟雞一找雞-得

雞,已經是一種圓滿,費盡周折後失而復得的公雞,轉眼之間又被宰了,雖説是為了“情義”。但還是讓人難以理解。②從人物塑造的角度看,樸實的小麥夫婦把這隻雞放在重要的位置,前面用大量筆墨渲染這隻公雞是兩人的寶貝,現在找到了,理應珍惜才對,所以“殺雞”的情節不合理。

閲讀練習及答案3

閲讀議論文《等》,回答後面小題。

①等,取“等待”之義。它既不主動求證,又不拒絕演繹;既讓過往莫名撓頭,又在現實面前坦然露臉:既輻射自然和生命的日光,又聚焦道德和愛的月光。等,是詩一般的恣肆凝聚,哲學一樣的理性鋪陳。

②。春花等料峭過後的開放,秋葉等西風緊束之餘的飄零,等的是一份自然而然;等米下鍋,等菜上桌,等的是一份豐稔期許;等而下之,等閒視之,等的是一份逍遙自在。等量齊觀,心存一顆佛心;等因奉此,秉承一業操守。等,其實就是一種和中的積極態度,一種對世界對人生的本源看法和清正做派。

③等是一種智慧。姜尚直鈎無餌垂釣渭水,等來了明慧天子周文王禮賢下士的相遇;卓文君詩心悱惻堅守空房,等回了浪子司馬相如最初的愛戀。這何嘗不是一種充分自信、甘於隱忍的智慧?

④等是一種境界。蘇武持節牧羊北海十九年,鬚髮皆白,只等歸漢,心純如雪;譚嗣同坐等殺頭,慷慨悲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以酬聖主、民心與變法;金嶽霖情篤林徽因,不因其嫁作樑婦而忸怩,不因其早逝而改弦易轍,一等就是終身不娶。此心,此志,此情,天地為證,日月可鑑。

⑤當今社會,物慾橫行;當今時代,瞬息萬變。但總有云捲雲舒間的寵辱皆忘讓人去等候,總有花開花落時的去留無意讓人去期待。西方諺語道:“走得太快,靈魂跟不上,我要停下來,等一等靈魂。”靈魂不開口,就讓我們一起“等一等”吧!

⑥等洪荒的曠遠詭祕,等原野的繽紛,等文學燃起的希望,等自然唱起的規律,等萬物亮出的生命底色。等一等,兩個人的愛情便可濕潤江南;等一等,一個人的寂寞便可開出花來;等一等,愛默生的自然世界便會呈現:“每個人都會成為詩人,愛將成為主宰,美將處處流露,人與自然將和諧相處。”

(原文有刪改)

29.這算文章採用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____。

30.請根據第②段內容,在橫線處補寫句子,使之與③④段的首句構成排比。

31.第③段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

32.本文從正面論證了“等”的積極意義。有的“等”是積極的,但有的“等”則是消極的,面且在我們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是不能等的。請你為本文結尾補寫一段話,使文章的論證更全面嚴密。

【答案】

29.總分總

30.等是一種態度。

31.運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具體有力地論證了等是一種智慧,進而論證了本文的中心論點。

32.示例一:當然,這裏的“等”是積極的“等”,而不是消極的“等”。如果農民不去耕耘,而只是空等秋天的收穫,最後只能是兩手空空,所以,這裏的“等”是一種從容的態度。人生的智慧和對信念的堅守,但絕不是行動上的止步不前。示例二:但是,在我們的生命中,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容我們去等待。光陰似箭,時不我待,我們的學習、求知不能等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的愛老孝不能等待。

【解析】

29.試題分析:考查議論文的結構。議論文的文章結構較為簡單,圍繞一個概念展開,主要的行文方式是總分總的結構,此文在總分總的結構中“分”的部分又是並列式的,注意結合文章進行具體的分析。此題為總分總的方式,注意答出各部分的內容。

30.試題分析:補寫分論點。也屬於仿句,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屬於同類事物,二是句子的結構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語氣要一致。有的還要求寫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辭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等是一種智慧”。句式結構為“等是一種……”。此題要根據第②段內容來補寫,是第②段的觀點句,所以讀懂第②段的內容是作答的關鍵。

31.試題分析:議論文的論證方法以及作用是議論文常考的題型。解答此類題型,必須要結合文段的內容的來分析論證方法,然後根據文章的中心論點或者文段的分論點來分析作用即可。這裏運用舉例(事實)論證,生動具體地闡明段首句“等是一種智慧”的分論點。在答作用時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分論點或中心論點。論證方法就是為證明分論點和中心論點服務的。

32.試題分析:屬於補寫。補寫語段或句子是綜合考點和能力的考查,這類題目一般要求“根據文章內容”補寫句子,要求所補寫的句子內容貼切、語意連貫、邏輯嚴密。此題要注意原文論述的是“等”的積極意義。而補寫的語句,要求辯證地談“等”,即題幹所説的“在我們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是不能等的”,這個要求要理解好,否則就答反了。

閲讀練習及答案4

雲雀

賈平凹

小的時候,我眼見過一個奇妙的現象,便不敢忘去,一直到現在,我已是垂暮之年了,但仍還百思不得其解呢。

我們的隔壁,是住着一位老頭兒的.他極能養鳥,門前的木架上,吊下各式各樣的鳥籠:裏邊住着雲雀,綠嘴,畫眉,黃鸝兒……盡是些可憐可愛的生靈兒。整天整天裏,我們就守在那鳥籠下,聽着它們鳴叫。叫聲很是好聽,尤其那隻雲雀,像唱歌一樣,打老遠就能聽見,使人禁不住要打一個麻酥酥的顫兒了。

時間一長,那雲雀聲就不比以前那麼脆了。老頭兒便給它吃最好的谷,喝最清的水,稍不鳴叫,就萬般逗弄,於是它就又叫起來了。但它叫起來的時候,總是在籠裏不能安寧,左一撞,右一碰的,常常把黃黃的小嘴從籠格里擠出來,盯着高高的雲天,叫得越發啞了。

“它唱得太疲勞了。”我們都這麼説,便去給老頭兒建議,不要逗弄它了吧。但是,每每黎明的時候,它就又叫起來了,而且每個黎明都叫。我們爬起來,從窗口裏看去,天剛剛發亮,雲升得很高很高,老頭兒並沒有起牀呢。於此才明白別人不逗弄它,它還是每天要叫的。依然嘴擠在籠格外邊,翅膀撲閃着,竟有幾根絨絨的羽毛掉了下來。

“它在練嗓子嗎?”妹妹説。

“不,它那嗓子已經啞了。”我説。

“那它為什麼還要唱呢?”

“誰知道呢?你聽,它是在唱一支憂鬱的歌嗎?”

細細聽起來,果然那叫聲充滿了憂鬱;那往日裏悠悠然的叫聲原來是痛苦的呼喊呢?!

“是它肚子飢了,渴了吧?”妹妹又説。

我們跑過去,要給它添些食兒,卻看見籠裏,滿滿地放着一盤黃谷,一盤清水。這便又使我們迷糊了。

“一定是嚮往着雲天吧。”

我們這麼不經意地説過,立即便覺得是很正確的了,心想:它未被老頭兒捉住之前,它是飛在天上的,天那麼空闊,天便全然是它的;黎明的時候,它一定是飛得像雲一樣地高,向黑暗宣告着光明。如今,黎明來了,它卻飛不出去,才這麼發瘋似的抗議了!

我們在籠下撿起了那抖落下的羽毛,深深地感到它的可憐了。

我們把這想法告訴給老頭兒,老頭兒笑我們可愛,卻終沒有放了它去。它每天還是這麼叫着,唱那一支憂鬱的歌。我們終於不忍了,在一個黎明,悄悄起來,拆開了籠的門,放它出去了。它一下子飛到了柳樹梢上,和柳梢一起激動着,有些站不穩,幾乎就要掉下來了。但立即就抖抖身子,對着我們響亮地叫了一聲,倏忽消失在雲天裏不見了。

老頭兒發覺走失了雲雀,捶胸頓足了一個早上,接着就疑心被人放走了,大聲叫罵。我們聽了,心裏卻充滿了歡樂,覺得幹了一件偉大的事情。

1.通讀全文,概括雲雀不同時期叫聲的特點,説説文中的雲雀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剛來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時間一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每黎明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我們放飛它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雲雀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主要表現了“我”對雲雀什麼樣的思想感情?你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上下文,説説下列句中加粗詞語的深刻含義。

(1)它一下子飛到了柳樹梢上,和柳梢一起激動着。

激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便又使我們迷糊了。

迷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有人言,鳥有鳥語。文章的結尾寫“我”放飛雲雀後,它對着“我”響亮地叫了一聲。請你揣摩雲雀此時此刻的心情,用第一人稱寫一段話描寫它的心理活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製作讀書卡片是一種很好的閲讀積累方法,下面是一張尚未完成的讀書卡片,請將其填寫完整。

讀書卡片

篇名:《雲雀》作者:賈平凹

摘句:它叫起來的時候,總是在籠裏不能安寧,左一撞,右一碰的,常常把黃黃的小嘴從籠格里擠出來,盯着高高的雲天,叫得越發啞了。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認為本文的主題是善待生命,同情弱者;也有人認為本文是一首自由的頌歌;還有人認為,本文主要是譴責了一種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的自私自利的行為。你同意哪種觀點?結合文章的內容説説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剛來時:叫得很好聽,像唱歌一樣。

時間一長:叫聲不比以前那麼脆,越發啞了。

每每黎明時:叫聲很憂鬱。

當我們放飛它時:它的叫聲很響亮(或快樂)。

雲雀的形象:追求自由,嚮往雲天。

2.同情或可憐。

(1)聽它唱得沙啞,以為它疲勞了,建議老人不要再逗弄它。

(2)聽它的叫聲充滿了憂鬱,以為它餓了,為它添食。

(3)覺得它是嚮往雲天後,偷偷地放飛了它。

(4)在籠下撿起那抖落下的羽毛,深深地感到它的可憐了。(你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來的?答對其中的三點即可)

3.(1)激動:雲雀重獲自由後顯得興奮、愉快(喜悦)

(2)迷糊:弄不明白,弄不清楚。用在此處寫出了我和妹妹對雲雀的叫聲充滿了憂鬱表示困惑。

4.圍繞雲雀重獲自由後的喜悦、興奮及對我和妹妹的感激,用第一人稱來描寫雲雀的心理活動。示例:我終於又可以親近久違的雲天,又可以自由自在地飛翔了。謝謝你們給了我逃脱牢籠重返雲天的機會。

5.本題重點是品析動作描寫(碰、撞、擠、盯)及其作用。示例:這是對雲雀的動作描寫,寫出了雲雀在籠裏的焦躁和痛苦,表現了它對自由和雲天的渴望向往。

6.同意哪一種觀點都可,關鍵是結合文章內容説出理由。

示例1:從我和妹妹的角度談善待生命、同情弱者;

示例2:從雲雀角度談對自由的渴望;

示例3:從老頭的角度談對自私自利行為的譴責。

(以上主觀題意對即可)

閲讀練習及答案5

(四)閲讀下面的詩歌,完成21~22題。(4分)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21.詩中的女子,為何會讓君子“寤寐思服”?請用自己的話概括。(2分)

22.本詩起句運用“興”的手法託物寄意。請從學過的其它詩文中選取一例,並加以簡析。(2分)

【分析】《關雎》這首短小的詩篇,通常認為是一首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此詩在藝術上巧妙地採用了“興”的表現手法。首章以雎鳥相向合鳴,相依相戀,興起淑女陪君子的聯想。以下各章,又以採荇菜這一行為興起主人公對女子瘋狂地相思與追求。全詩語言優美,善於運用雙聲、疊韻和重疊詞,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寫人狀物、擬聲傳情的生動性。

【解答】

(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能力。從詩中“窈窕淑女”一句可以知道,她文靜、美好,善良。從“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可以知道,她勞作姿態優美。所以,她會讓君子“寤寐思服”。

(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寫作手法的理解能力。所謂“興”,即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為寄託。這是一種委婉含蓄的表現手法。《關雎》中以雎鳩之“摯而有別”,興淑女應配君子;以荇菜流動無方,興淑女之難求;又以荇菜既得而“採之”“芼之”,興淑女既得而“友之”“樂之”等。這種手法的優點在於寄託深遠,能產生文已盡而意有餘的效果。《蒹葭》中“兼葭蒼蒼,白露為霜”也是運用了“興”的手法,以蘆葦、霜露起興,引出下文寫主人公追尋伊人而不得。現代詩人賀知章的《回延安》中也大量地運用了“興”的手法,如:“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説山上的物產,以引起下句“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

答案:

(1)她文靜、美好,善良;勞作姿態優美。

(2)“兼葭蒼蒼,白露為霜”---以蘆葦、霜露起興,引出下文寫主人公追尋伊人而不得。示例:“東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説山上的物產,以引起下句“肩膀上的紅旗手中的書”。

【參考譯文】

關關和鳴的雎鳩,棲息在河中的小洲。賢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摘取。賢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卻沒法得到,日日夜夜總思念她。綿綿不斷的思念,叫人翻來覆去難入睡。

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摘取。賢良美好的女子,彈琴鼓瑟來親近她。

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去挑選它。賢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悦她。

【點評】理解詩歌內容:

1.瞭解詩歌基本意思;

2.結合關鍵詞語理解詩歌內容;

3.注意重點句子。

閲讀練習及答案6

風箏

魯迅

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憔悴可憐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相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現在在那裏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

但我是向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並且嫌惡他,因為我以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時大概十歲內外罷,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時至於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他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後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見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着。大方凳旁靠着一個胡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着,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祕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抓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於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裏。後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然而我的懲罰終於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之後,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於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於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彷彿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墮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於斷絕,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着,墮着。

我也知道補過的方法的: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們嚷着,跑着,笑着。棗然而他其時已經和我一樣,早已有了鬍子了。

我也知道還有一個補過的方法的:去討他的寬恕,等他説,“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麼,我的心一定就輕鬆了,這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們會面的時候,是臉上都已添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而我的心很沉重。我們漸漸談起兒時的舊事來,我便敍述到這一節,自説少年時代的胡塗。“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説了,我即刻便受了寬恕,我的心從此也寬鬆了吧。

“有過這樣的事嗎?”他驚異地笑着説,就像旁聽着別人的故事一樣。他什麼也不記得了。

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麼寬恕之可言呢?無怨的恕,説謊罷了。

我還能希求什麼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現在,故鄉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併也帶着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棗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閲讀:

1、全文的感情基調是什麼?用文中的一個詞概括。

答:悲哀

2.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答:文章説的是小時候,“我”不準小兄弟放風箏,弄這種沒出息的玩藝,行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後,認為簡直是“對於精神的虐殺”。一心想補過,然而小兄弟卻全然忘卻,“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3、第一段屬於什麼描寫?作用?此段有何作用?

答:自然環境描寫,渲染嚴冬肅殺的氣氛,烘托“我”悲哀的心情。

開篇點題,引出回憶,定下感情基調。

4.作者看到“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就感到“驚異和悲哀”。“驚異”什麼?“悲哀”什麼?為什麼説“就在這空中盪漾了”?

答: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未過,就放風箏,所以 “驚異”。見到風箏,就想起小時候精神的虐殺的一幕,而且無從補過,心頭不禁悲哀。

這裏所説的“春天”,有特定的含義,是小時候的故鄉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風箏的春天.現在,在北京,看見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由風箏而聯想到故鄉風箏時節的春天氣息,所以覺得這春天“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

5.看到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為什麼説是“不幸”?

答:跟“懲罰”一詞聯繫起來就明白了,因為自己一向以為管小兄弟管得對,現在見到書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受到懲罰了,對舊“我”來説,良心遭受了譴責,可謂“不幸”。

6.文中所説的“對於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具體指什麼?

答:這一幕,是指“我”不許小兄弟放風箏,發現他偷做風箏,氣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風箏抓斷踏扁了。

7.為什麼説不許弟弟放風箏是“對於精神的虐殺”?

答:“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遊戲實在出於兒童天性,遊戲使兒童活潑、健康、聰明。因此不準遊戲,無異於虐殺兒童天性。

8. 為什麼20年來毫不憶及?

答:因為自己一向以為管小兄弟管得對,小兄弟偷做風箏,自己也並不認為正當,以為兄長該管。

9. 為什麼説心不竟墮下去而至於斷絕?

答:因為“我”知道還有補過的方法

10.小兄弟為什麼全然忘卻?

答:原來他偷做風箏,自己也並不認為正當,以為兄長該管,因此並不耿耿於懷。

11.“我”懂得遊戲的意義後心情沉重,總想補過,説明什麼?

答:魯迅一旦接觸科學思想,就認識錯誤,設法補過,並不因為自己當初的動機是好的就原諒自己,也不因為當初的想法是受了傳統的影響而寬恕自己,也不因為時間相隔久遠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麼沉重,可見他是多麼嚴厲的解剖自己,他的為人是多麼嚴肅認真。

12. 為什麼“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為什麼小兄弟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小兄弟不怨恨好不好?文章是不是侷限在風箏事件上,有沒有更加深廣的含義?

答:表達了更深沉的悲哀。小時候,自己對弟弟那樣管束,簡直是精神的虐殺,而弟弟卻並不認為兄長的行為是精神的虐殺,時過境遷,忘得一乾二淨。我也無從補過,無從求得心情的輕鬆,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殺者甘受虐殺,毫無抗爭,使虐殺者橫行無忌,這正是舊秩序能夠維持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

13.末段的語句怎樣理解?為什麼説“悲哀”是無可把握的悲哀?為什麼説“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答:“我”要討弟弟的寬恕,撫平他精神的創傷,而弟弟卻全然忘卻,毫無怨恨,精神被虐殺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無法補過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是怎樣的悲哀啊。而這種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説“無可把握的悲哀”,想擺脱也不可能了。

“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見春天,不要望見風箏,這才能忘卻,才能擺脱悲哀。我只感覺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氣”,不僅指當時的天氣,而且指心頭的悲涼。當年虐殺者與被虐殺者都被愚昧觀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為有什麼錯,現在虐殺者有了覺悟而後悔痛苦,而被虐殺者已經全然忘卻。覺悟者永遠無法補過,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慄。

閲讀練習及答案7

泰戈爾 彷彿

【原文欣賞】

我不記得我的母親,

只是在遊戲中間

有時彷彿有一段歌調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動我的搖籃時所哼的那些歌調。

我不記得我的母親,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歡花香在空氣中浮動,

廟殿裏晨禱的馨香彷彿向我吹來母親的氣息。

我不記得我的母親,

只是當我從卧室的窗裏外望悠遠的藍天,

我彷彿覺得母親凝住我臉上的眼光

佈滿了整個天空。

【課文簡析】

這首詩,表達了孩子對母親的熱愛、懷念和依戀。全詩三節,每節都以“我不記得我的母親”起筆,然後分別選取三個生活場景,從歌調、氣息、形象三個方面,表達了母親在“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詩歌的第1節,作者寫道:“在遊戲中間”、“歌謠在玩具上回旋”、“晃動搖籃時”等。這些內容告訴我們,這一節是回憶“我”幼年時感受的母愛。

第2節,詩人選取了特殊的意象:初秋早晨的合歡花香,暗喻母子和歡的温馨、甜美。再者,詩人由花香聯想到廟裏晨禱的馨香,既自然,更見精妙:人人都知道,到廟裏燒香祈禱,心情該是何等的虔誠,而作者此時此刻竟那麼真切地彷彿感受到了母親的氣息,足見詩人對母親的思念之切、之烈。

第3節,詩人選取的環境是卧室,而且是“我”一個人在“外望悠遠的'藍天”。起初,詩人也許感到孤獨,或許原本就是因為孤獨而“外望”——漸漸地思念母親、渴盼母愛的心蕩漾開來,強烈起來。於是,正如母親的眼光“凝注在我臉上”一般,母親對自己的關愛具體起來、真切起來。因此,孤寂的內心頓時開闊起來,温暖起來,彷彿覺得母親的眼光“佈滿了整個天空”。這告訴讀者:雖然“我”過早地失去了母親,但“我”並不孤單,因為隨時隨地,母愛都相伴相隨,甚至瀰漫在“我”的整個生活中,將“我”包裹,“我”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厚重而豐富的母愛。

由整理,僅供參考:

1,為什麼每節都以“我不記得我的母親”起筆?

( 引出下面的內容,表達母親始終在“我”的生活中,一直在“我”的心中。 )

2,詩歌的第1節,是回憶“我”幼年時感受的母愛,其理由是什麼?

( 理由是:“在遊戲中間”、“歌謠在玩具上回旋”、“晃動搖籃時”等。 )

3,為什麼詩人從“廟殿裏晨禱的馨香”感覺到母親的氣息?

( 因為母親在孩子的心中,就像花一樣美好温馨;而母親對孩子的心,就像晨禱的人們那樣虔誠。 )

4,“母親凝住在我臉上的眼光/佈滿了整個天空”是什麼含義?

( 母親始終在“我”的整個生活中,母親一直在“我”心中,“我”一直想念她。 )

5,這首詩選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形象來抒發對母親的愛?

( 母親為我哼的歌謠、母親的氣息、母親的眼光。 )

6,模仿本詩的格式和主題,再寫一節詩。

(略)

7,學習了這首詩,寫一百字左右欣賞性文字。

(略)

閲讀練習及答案8

那年,文參加大學聯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

吃早飯時,文對爹説:“爹,我想復讀一年。”

聽了這話,爹白了他一眼,説:“算啦!回家幫我吧!”

文知道爹的脾氣,爹決定了的,九頭牛也拉不回,錯了也不改。何況這次,爹沒錯。

那年,家裏真是陷入了困境:奶奶病故了;剛埋了奶奶,娘又病了;家裏貸款買的那頭奶牛也不明不白地死了;村裏還要莊基排隊。兩個弟弟還在上國小。家裏就一個勞力了。

這天晚上,文聽了一夜的蛐蛐叫。

第二天天剛亮,文就去找爺爺。文知道爹是個大孝子,爺爺的話,爹句句聽。爺爺很疼文,立馬去找爹。爹聽了爺爺的話,氣呼呼地説:“叫他復讀,你能掙回錢來?”一句話問得爺爺不吱聲兒了。

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趙伯。趙伯和爹在堂屋裏談了半天,歎着氣搖着頭走了。

文咬咬牙,騎上他那輛破舊的自行車,去縣城中學找當教師的姑父。這是最後一線希望了。

半下午,文用自行車把姑父捎回家,姑父的臉曬得通紅,文渾身出汗了,像剛從河裏爬出來一樣。

姑父一口水也顧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帚的爹身邊:“叫娃復讀吧!”

爹硬硬地説:“家裏沒錢!”

姑父説:“我供他!”

爹白了他一眼,説:“你供他一年,他考不上,還要讀,你供嗎?”

姑父堅決地説:“供!”

爹連珠炮似的説:“還考不上你供嗎?考上了你供嗎?”

氣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

文真想衝上去,給爹兩腳,可他不敢。文也是個孝子呀。

文默默地走到家後面的窖背上,靠着一棵柏樹,無力地軟了下去。文的腦幕上閃現出一雙雙專注聽課的臉,文的耳畔迴響着脆生生的上課鈴聲

這時侯 不知哪兒的廣播裏傳來“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的歌聲。歌聲裏,文流下了傷心的淚:我的腳下哪有路?我的腳下明明是崖呀!

不知過了多久,文聽到誰在叫他。這聲音多麼熟悉而親切呵!文把頭倔強地扭過去。爹走上來,和藹地説:“娃,咱回!”文硬硬地答:我不!”爹問:“你要咋?”文大聲説:“你不叫我復讀,我就從這裏跳下去掉死算啦!”

文想用這話激怒爹,讓爹狠狠地打他一頓,這樣,他心裏也許好受些。

誰知,聽了他的話,爹的眼睛卻濕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來,拉進他的懷裏,激動地説:“爹答應你!”

聽了這話,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

爹説:“你找爺爺,找你趙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給感動啦!衝着這股牛勁,還怕考不上大學?爹就是把腰掙彎,也要供娃復讀!”

“爹!”文大叫一聲,把爹抱住,熱淚如泉湧。

文複習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學。

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爭取,這時,事情往往會出現轉機,甚至產生奇蹟! 不是麼?

1.文中揭示產生“奇蹟”的前提條件的一句話是:

2.文中畫線句交代“爹的脾氣”,在文中有何作用?

3.文中兩次寫“文”一夜未眠,其表達作用是:

4.文中依次寫“文”、“爺爺”、“趙伯”、“姑父”求爹讓“文”復讀,其作用是:

5.文章大篇幅地寫“文”爭取復讀的過程,而對復讀的經過和結果一筆帶過。為什麼這樣處理?

6.從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文”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試用一句話進行表述。

答案:

1.只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爭取

2.為下文爹不為説情所動作鋪墊,同後文爹的態度改變形成對比,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3.分別寫出文因大學聯考落榜的懊喪和復讀無望的辛酸之情

4.這樣層層蓄勢,來表現 “文”的鍥而不捨的精神

5.詳寫“文”爭取復讀的過程,表現“文”的堅定信心,而復讀的努力,考上大學的結局可想而知。

6.“文”是一個認定目標不言放棄的有志青年

閲讀練習及答案9

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羣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賬中,徐噴以煙,使其衝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小題1】解釋劃線的詞。(4分)

(1)項為之強 ( ) (2)徐噴以煙 ( )

(3)見藐小之物 ( ) (4)果如鶴唳雲端 ( )

【小題2】翻譯下列文言語句。(2分)

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小題3】本文段寫了哪些“物外之趣”?(2分)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你願作一個富於情趣的人吧!請發揮你的想象力,用下面的幾個詞營造出一份物外之趣!(3分)

湖水 斜陽 流雲

答案

【小題1】(1)同“僵”,僵硬 (2)用 (3)的 (4)鳥鳴

【小題1】一定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黨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小題1】將蚊子衝煙飛鳴看作是鶴唳雲端的景象。

【小題1】略

解析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能力。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時候,除了要根據具體的語境,還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強”為通假字。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在翻譯文言語句的時候,除了注意“故、之”等重點字之外,有時還要注意句子的省略成份,同時哈藥注意整個句子翻譯的準確性。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羣鶴舞空”這一景象來概括。

【小題1】本題是一道開放題。圍繞三個詞寫出自己從中獲得的樂趣即可。

閲讀練習及答案10

松柏

如果石縫間只有這些小花小草,也許還只能引起人們的哀憐;而最為令人讚歎的,就在那石巖的縫隙間,還生長着參天的松柏,雄偉蒼勁,巍峨挺拔。它們使高山有了靈氣,使一切的生命在它們的面前顯得蒼白遜色。它們的軀幹就是這樣的頑強地從石縫間生長出來,扭曲地、旋轉地。每一寸樹幹上都有傷疤。向上,向上,向上是多麼地艱難。每生長一寸都要經過幾度寒暑,幾度春秋。然而它們終於長成了高樹,伸展開了繁茂的枝幹,團簇着永不凋落的針葉。它們聳立在懸崖斷壁上,聳立在高山峻嶺的顛峯,只有那盤結在石崖的樹根在無聲地向你訴説,它們的生長是一次多麼艱苦的拼搏。那粗如巨蟒,細如草蛇的樹根,盤根錯節,從一個石縫間扎進去,又從另一個石縫間鑽出來,於是沿着無情的青石,它們延伸過去,像犀利的鷹爪抓住了它棲身的巖石。有時,一株松柏,它的根鬚竟要爬滿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纜繩緊緊地縛住。由此,它們才能迎擊狂風暴雨的侵襲,它們才終於在不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為自己佔有了一片天地。

1、劃線字注音:棲身( )凋落( )

2、“每一寸樹幹上都有傷疤”,這表明____________。

3、本段寫松柏,開頭為什麼要提及“小花小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含義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了這段文字你有怎樣的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qī diāo

2、表明生長的艱難以及生命力的頑強。

3、起對比,襯托作用(答出此點2分)突出松柏頑強的生命力。

4、只要你不斷努力,總能開創出一片新天地。(意思對即可|)

5、我們要敢於在困厄的環境中鍛鍊自己。(言之成理即可)

閲讀練習及答案11

宋慶發

等,取“等待”之義。它既不主動求證,又不拒絕演繹;既讓過往莫名撓頭,又在現實面前坦然露臉;既輻射自然和生命的日光,又聚焦道德和愛的月色。等,是詩一般恣肆凝聚,哲學一樣的理性鋪陳。

等是一種態度。春花等料峭過後的開放,秋葉等西風緊束之餘的飄零,等的是一份自然而然;等米下鍋,等菜上桌,等的是一份豐稔期許;等而下之,等閒視之,等的是一份逍遙自在。等量齊觀,心存一顆佛心;等因奉此,秉承一業操守。等,其實就是一種和中的積極態度,一種對世界對人生的本源看法和清正做派。

等是一種智慧。姜尚直鈎無餌垂釣渭水,等來了明慧天子周文王禮賢下士的相遇;卓文君詩心悱惻堅守空房,等回了浪子司馬相如最初的愛戀。這何嘗不是一種充分自信、甘於隱忍的智慧?

等是一種境界。蘇武持節牧羊北海十九年,鬚髮皆白,只等歸漢,心純如雪;譚嗣同坐等殺頭,慷慨悲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以酬聖主、民心與變法;金嶽霖情篤林徽因,不因其嫁作樑婦而詞語忸怩,不因其聲名鵲起而邏輯狷介,不因其早逝而改弦易轍,一等就是終身不娶。此心,此志,此情,天地為證,日月可鑑。

當今社會,物慾橫行;當今時代,瞬息萬變。但總有云捲雲舒間的寵辱皆忘讓人去等候,總有花開花落時的去留無意讓人去期待。西方諺語道:“走得太快,靈魂跟不上,我要停下來,等一等靈魂。”靈魂不開口,就讓我們一起“等一等”吧!

等洪荒的曠遠詭祕,等原野的繽紛,等文學燃起的希望,等自然唱起的規律,等萬物亮出的生命底色。等一等,兩個人的愛情便可濕潤江南;等一等,一個人的寂寞便可開出花來;等一等,愛默生的自然世界便會呈現:“每個人都會成為詩人,愛將成為主宰,美將處處流露,人與自然將和諧相處。”

(選自《做人與處世》20xx年第24期)

13.結合你對文意的理解,説説作者是從哪三個方面來詮釋“等”的內涵的。(3分)

評分:共3分。每個要點1分。意思對即可。

14.文章第4段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2分)

15.結合文意,談談你對“愛默生的自然世界”的理解。(3分)

參考答案

13.答案:等是一種態度;等是一種智慧;等是一種境界。

14.答案:舉例(事實)論證這樣更能生動具體地闡明作者“等是一種境界”的觀點。評分:共2分。論證方法和作用各1分。意思對即可。

15.答案:人要熱愛生活,人與人之間要相互理解、相互關愛,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社會才會進步、發展。評分:共3分。每個要點1分。意思對即可。

閲讀練習及答案12

坐井觀天

有一天,一隻小井蛙(對 朝)來井邊飲水的畫眉鳥説:“朋友們都笑我坐井觀天,見識短淺,這太不公平了!這回我(立下 樹下)雄心壯志,訂好學習計劃,兩年內我要成為一名知識淵博的學者!”大概是由於過分(感動 激動)吧,小井蛙的肚皮脹(的 地 得)一鼓一鼓的,看樣子真要發奮幹一(回 番 陣)事業呢!

畫眉鳥説:“井蛙弟弟,訂了計劃可得努力行動呀。好吧,兩年後我聽你的消息。”

小井蛙愛不釋手地看着自己的美好計劃,越看心裏越美,他興沖沖地借來了幾本厚厚的書籍。心想這一來當上學者就(更 還 會)有把握啦!

第二天,小井蛙拿出一本書翻開看了幾行。喲!看書還挺吃力的呢!他想,先好好休息幾天,等(精神 精力)充沛了,(在 再)來啃這些厚本本也不遲。

一個星期後 當他第二次拿起書的時候 忽然想起 蝌蚪們不是約我今天去遊戲嗎 去不去呢 小井蛙又想 兩年的時間還長呢 先去玩 明天再看書吧

從蝌蚪那裏回來後,小井蛙感到挺累的,不過www.精神還是挺不錯。他正準備看書,抬頭一望,(園園 圓圓)的月亮正掛在井台的上空,好幾顆星星還衝他眨眼呢!小井蛙的心又動了:這時候,不賞月開開心,那才是傻瓜呢!明天再看書吧!

這樣,一天推一天,兩年時間不知不覺地溜走了。一天清晨,小井蛙正在睡懶覺,朦朧中從井台傳來唱歌的聲音:“明日推明日,明日有多少,萬事推明日,時光空消磨……”“誰呀!”這麼早就來吵!小井蛙生氣了。“我是畫眉姐姐,特地趕早來祝賀你成為學者的。你怎麼還沒起牀呢?”小井蛙翻身起來,張開嘴巴,半天説不出話來。

1、劃去文中括號裏不合適的字、詞。

2、給文中空白處加上標點。

3、對“坐井觀天”的恰當解釋是( )

①坐在井裏觀看天空。

②比喻目光狹小,看到的有限。

③比喻喜歡過悠閒的生活,容易滿足。

4、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答案

1、(mā)jiǎo(每空0.5分)

2、依次為:傷心 温和 意味深長 恍然大悟

3、,,,:“,?”“。”。

4、“這”指手錶裏的小齒輪和螺絲的工作,因為如果沒有這些小齒輪和螺絲在錶殼裏默默無聞的工作,手錶就不成為手錶。

閲讀練習及答案13

元行衝,河南人。博學多通,尤善音律及詁訓之書。舉進士,累轉通事舍人,狄仁傑甚重之。行衝性不阿順,多進規誡,嘗謂仁杰曰:下之事上亦猶蓄聚以自資也譬貴家儲積則脯臘膜胰以供滋膳參術芝桂以防痾疾伏想門下賓客堪充旨味者多願以小人備一藥物仁杰笑而謂人曰:此吾藥籠中物,何可一日無也!行衝以本族出於後魏,而未有編年之史,乃撰《魏典》三十卷,事詳文簡,為學者所稱。初魏明帝時,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繼馬後之象,魏收舊史以為晉元帝是牛氏之子,冒姓司馬,以應石文。行衝推尋事蹟,以後魏昭成帝名犍,繼晉受命,考校謠讖,特著論以明之。開元初,自太子詹事出為岐州刺史,又充關內道按察使。行衝自以書生不堪搏擊[注]之任,固辭按察,乃以寧州刺史崔琬代焉。俄復入為右散騎常侍、東都副留守。時嗣彭王志暕庶兄志謙被人誣告謀反,考訊自誣,繫獄待報,連坐十數人,行衝察其冤濫,並奏原之。四遷大理卿。時揚州長史李傑為侍御史王旭所陷,詔下大理結罪。行衝以傑歷政清貞,不宜枉為讒邪所構,又奏請從輕出之,當時雖不見從,深為時論所美。先是,祕書監馬懷素集學者續王儉《今書七志》,左散騎常侍褚無量於麗正殿校寫四部書,事未就而懷素、無量卒,詔行衝總代其職。於是行衝表請通撰古今書目,名為《羣書四錄》,命學士毋煚等分部修檢,歲餘書成,奏上,上嘉之。又特令行衝撰御注《孝經》疏義,列於學官。行衝俄又累表請致仕,制許之。十七年卒,贈禮部尚書,諡曰獻。

[注]搏擊:督察舉發。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下之事上亦猶蓄聚以自資也/譬貴家儲積/則脯臘膜胰以供滋膳/參術芝桂以防痾疾/伏想門下賓客堪充旨味者/多願以小人備一藥物/

B.下之事上亦猶蓄聚以自資也/譬貴家儲積則/脯臘膜胰以供滋膳/參術芝桂以防痾疾/伏想門下賓客堪充旨味者/多願以小人備一藥物/

C.下之事上/亦猶蓄聚以自資也/譬貴家儲積/則脯臘膜胰以供滋膳/參術芝桂以防痾疾/伏想門下賓客/堪充旨味者多/願以小人備一藥物/

D.下之事上/亦猶蓄聚以自資也/譬貴家儲積則/脯臘膜胰以供滋膳/參術芝桂以防痾疾伏想/門下賓客堪充旨味者/多願以小人備一藥物/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出和入都是我國古代表示官職變動的詞語,出一般指官員調離任職之地。

B.庶舊指宗族中嫡親以外的支屬,與嫡相對,如庶子指非正妻所生的兒子。

C.大理寺是我國古代的官署名,掌管刑獄案件審理,長官名為大理寺卿。

D.致仕指交還官職、退休,古人還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稱表示官員退休。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元行衝博學多識,性格耿直。他知識廣博,尤其通曉音律和詁訓之學;他做人從不阿諛奉承,在通事舍人任上多次對狄仁傑進言勸誡,很受器重。

B.元行衝不從舊説,另立新論。魏收認為牛繼馬後指的是晉元帝改姓司馬以應合瑞石上的圖文;而元行衝通過考證推究,給出了對牛繼馬後的新解。

C.元行衝秉持正義,斷案公正。當時嗣彭王的庶兄被人誣告謀反,在審訊中被逼迫認罪,元行衝查出斷案冤枉失實,一併上奏寬免了這些人。

D.元行衝著述豐富,成就顯著。他所著《魏典》事詳文簡,受到學者稱讚;他花費一年多親自撰寫的《羣書四錄》經學士毋煚等審核後,受到皇上讚賞。

7.把原文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行衝自以書生不堪搏擊之任,固辭按察,乃以寧州刺史崔琬代焉。

(2)不宜枉為讒邪所構,又奏請從輕出之,當時雖不見從,深為時論所美。

參考答案:

4. C(下之事上,亦猶蓄聚以自資也。譬貴家儲積,則脯臘膎胰以供滋膳,參術芝桂以防痾疾。伏想門下賓客,堪充旨味者多,願以小人備一藥物。)

5. A(出一般是指官員離開京城外調。)

6. D(曲解文意。他花費一年多親自撰寫的《羣書四錄》經學士毋煚等審核後,受到皇上讚賞錯,原文意思是元行衝上奏請求通撰古今書目,名叫《羣書四錄》,命學士毋煚等分部編撰考訂,歷經一年多才修成。並不是元行衝自己親自撰寫了此書,然後由毋煚等加以審核。)

7.(1)元行衝自認為書生不能擔負督察舉發的重任,堅決辭去按察使(的職務),(皇上)便讓寧州刺史崔琬替代了他。

[5分;譯出大意給2分;以(認為)固(堅決、堅定)補出主語皇上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不應無辜被讒佞奸邪的人陷害,又上奏請求從輕發落,當時雖然沒有被皇上聽從,卻深為當時的輿論所讚美。

[5分;譯出大意給2分;構(陷害、構陷、誣陷)見(表被動)美(名詞作動詞,讚美)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注意:①關鍵詞與大意不重複扣分;②關鍵詞譯成近義詞也可;③關鍵詞翻譯從嚴,大意翻譯從寬。

參考譯文:

元行衝,河南人。元行衝博學多識,尤其擅長音律及詁訓之學。考中進士,幾次改任後做了通事舍人,狄仁傑很器重他。元行衝品性不阿諛奉承,多次進言勸誡,他曾經對狄仁傑説:下人侍奉上人,(對上人來説)也就像積蓄物資以備自己使用。好比富貴人家儲備積蓄,用各種肉類以供佳餚,用各種藥物來防疾病。我私下想您的門下賓客,可以充當美味的已經很多了,希望您能把我備作一劑藥物。狄仁傑笑着對人説:他就是我藥籠中的藥物,怎可一日沒有呢!元行衝因本族出於後魏,而後魏沒有編年史,便撰寫《魏典》三十卷,記事詳細文筆簡練,為學者稱道。當初在魏明帝時,河西柳谷的瑞石上有牛跟在馬後面的圖象,魏收的舊史認為晉元帝本是牛氏之子,後改姓司馬,來應合瑞石上的圖文。元行衝推究探尋晉魏更替的來龍去脈,認為後魏昭成帝名犍,繼晉朝而受命,考察校驗歌謠讖語,特意著述來説明這點。開元初年,元行衝由太子詹事出任歧州刺史,又充任關內道按察使。元行衝自認為書生不能勝任督察舉發的重任,堅決辭去按察使,(皇上)便讓寧州刺史崔琬替代了他。

不久又被召入任右散騎常侍、東都副留守。當時嗣彭王李志暕的庶兄李志謙被人誣告謀反,在審訊中被逼迫認罪,關在獄中等待判決,受牽連獲罪的有十多人,元行衝查出斷案冤枉失實,一併上奏寬免了這些人。元行衝四次升遷後任大理寺卿。當時揚州長史李傑被侍御史王旭誣陷,皇上下詔將此案交付大理寺定罪。元行衝認為李傑治理政務廉潔正直,不應無辜被讒佞奸邪的人陷害,又上奏請求從輕發落,當時雖然沒有被皇上聽從,卻深為當時的輿論所讚美。這之前,祕書監馬懷素召集學者續修王儉的《今書七志》,左散騎常侍褚無量在麗正殿校寫四部書籍,事情沒有完成而馬懷素、褚無量去世,(皇上)下詔元行衝總代他們的職務。於是元行衝上表請求通撰古今書目,名叫《羣書四錄》,命學士毋煚等分部編撰考訂,一年多完成,獻上此書,皇上很讚賞。皇上又特令元行衝為御注《孝經》撰寫疏義,列入學校課程。行衝不久又幾次上表請求退休,(皇上)下詔同意了他的請求。開元十七年去世,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叫獻。

閲讀練習及答案14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題。(15分)

炎涼

張曉風

①我有一張竹蓆,每到五六月,天氣漸趨暖和,暑氣隱隱待作,我就把它找出來,用清茶的茶葉渣拭淨了,鋪在牀上。

②一年裏面第一次使用竹蓆的感覺極好,人躺下去,如同躺在春水湖中的一葉小筏子上。清涼一波波來拍你入夢,竹蓆恍惚仍飽含着未褪盡的竹葉清香。生命中的好東西往往如此,極便宜又極耐用。我可以因一張席而愛一張牀,因一張牀而愛一棟屋子,因一棟屋子愛上一個城……

③整個初夏,肌膚因貼近那清涼的捲雲而舒緩自如。觸覺之美有如聞商士説法,涼意淪肌峽髓①而來。古人形容喻道之透闢,謂一時如天女散花。天女散花是由上而下,輕輕撒落──花瓣觸人,沒有重量,只有感覺。但人生某些體悟卻是由下而上,彷彿有仙雲來輕輕相托,令人飄然升浮。涼涼的竹蓆便有此功。一領清簟可以把人沉澱下來,靜定下來,像空氣中熱騰騰的水霧忽然凝結在碧沁沁的一莖草尖而終於成為露珠。人在席上,也是如此。阿拉伯人牧羊,他們故事裏的羊毛毯是可以飛的。中國人種地,對植物比較親切。中國人用植物編織蓆子不飛──中國人想,飛了幹嗎呀?好好地躺在席子上不比飛還舒服嗎?中國聖賢叫人拯救人民,其過程也無非是由“出民水火”到“登民衽席”②。總之,世界上最好的事莫過於把自己或別人放在席子上了。初夏季節的我便如此心滿意足地躺在我的竹蓆上。

④可惜好景不長,到了七八月盛夏,情形就不一樣了。剛躺下去還好,多躺一會兒,席子本身竟然也變熱了。涼蓆會變熱,天哪,這真是人間慘事。為了環保,我睡覺不用冷氣,於是只好靜靜地和熱浪僵持對抗。我反覆對自己説:“不熱,不算太熱,我還可以忍受,這也沒什麼大不了,哼,誰怕誰啊……”念着念着,也就睡着了。

⑤然後,便到了九月,九月初席子又恢復了清涼。躺在席上,整個人攤開,霎時變成了片狀,像一塊金子捶成薄薄的金箔,我貪享那秋霜零落的錯覺。

⑥九月中,每每在一場冷雨之後,半夜乍然驚醒,是被背上的沁涼叫醒的──唉,這涼蓆明天該收了。我在黑暗中揣想,竹蓆如果有知,也會厭苦不已吧?七月嫌它熱,九月又嫌它涼,人類也真難伺候。

⑦想來一生或者也如此,曾經嫌日程排得太緊,曾經怨事情做個不完,曾經煩稿約演講約不斷,曾經大歎小孩子纏磨人……可是,也許,有一天,一切熱過的都將乍然冷卻下來,令人不覺打起寒顫。

⑧不過,也只好這樣吧!讓席子在該鋪開的時候鋪開,在該收卷的時候收卷。炎涼,本來就半點由不得人的。

(選自《張曉風的國學講壇》)

[注]①淪肌峽髓:滲透入肌肉骨髓,比喻程度或感受之深。②出民水火,登民衽席:比喻解救陷於困境的百姓。

13.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第②段描寫一年中第一次使用竹蓆的感覺,表達了對生命中美好事物的喜愛之情。

B.第③段思路開闊,形象地寫出了作者躺在竹蓆上的觸覺之美,給人舒爽自如的感覺。

C.“炎涼,本來就半點由不得人的”,面對它“也只好這樣吧”,體現了作者的無可無奈何。

D.作者感歎當一切忙碌的事都停頓下來之後,往往又給人一種瞬間冷卻的失落感。

E.本文主要運用議論和抒情的方式,表現天氣冷熱變化,影響人對竹蓆的不同感受。

14.第⑧段“讓席子在該鋪開的時候鋪開,在該收卷的時候收卷”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請簡析。(4分)

答:

15.作者為什麼要以“炎涼”為題?請結合文本簡析。(6分)

答:

答案:

13.C E(C項,“體現了作者的無可奈何”錯,應是“體現了作者的豁達心態”。 E項,主要用到的表達方式是描寫和抒情。)(5分)

14.【要點】 ①這句話語含雙關,表面上寫對待席子的態度要順其自然,實際上表達對待人生境遇應該灑脱、曠達。②與篇末“炎涼,本來就半點由不得人的”一起表達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卒章顯志。(4分,每點2分。)

15.【要點】 ①竹蓆在不同季節給人炎涼的肌膚感覺;②喻指不同的人生境遇,包括得意與失意,順境與逆境…… ③作為情感表達的線索。(6分,每點2分。)

閲讀練習及答案15

閲讀下面文章,回答第1-4題。

即使從科學眼光看,那構成雪景的一片片雪花也是千姿百態,各放異彩!有的是晶瑩一片,有的像白亮的銀針,有的像張開的小扇子,有的像夜空的星星,有的像交錯的樹枝,有的乾脆像啞鈴。據統計,現在觀測到的形形色色的雪花,有一萬多種哩!但是雪花有個基本形狀是不變的,那就是所有的雪花都帶有六角形的特徵。即使是針狀雪花,也是六根針伸向六個方向。雪花是六角,這是我國人民最早發現的。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即漢武帝時,我國已?"凡草木花多五瓣,雪花獨六出的記載。而在歐洲,直到1611年,天文學家開普勒才發現雪花是六瓣的。

1.上述語段中劃直線的句子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是為了説明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語段中劃浪線處用了什麼説明方法?這是為了説明什麼?(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上下文看,我國關於雪花是六角的發現比外國早多少年?你以飧鍪率底髀劬藎?梢雜美此得魘裁垂鄣悖?br>答:早________年。也再以用來説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末句中才發現的才與前面哪個詞語相呼應?它和才相呼應,起到了怎樣的表達作用?

答:與______________相呼應。它們的表達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比喻、排比。説明雪花千姿百態,各放異彩。

2、引用説明,説明雪花六角是我國人民最早發現的。

3、多年(如果答1711年或1700年均不給分)。可以用來説明我國古代科技發明、發現的成就。答對大意即可給分。如不涉及科技古代則適當扣分。

4、與直到相呼應。説明(強調)我國這一發現之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