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底色高二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4W

底色高二作文【精品多篇】

底色高二作文 篇一

自然和文化是貫通的,共同構成世界之底色。

人寓於自然,天性中帶有對自然的情愫。萬象交織成人類生活的背景。人類總是自發地想要於這背景同調,以不失作為生靈之本色,於是我們不能忘記的也因一份情愫而無法忘記的是:我們的身後永遠,行進着春夏秋冬。

清少納言在《枕草子》中這樣三句話,:“春天是破曉的時候[最好],夏天是夜裏[最好],冬天是早晨[最好]。”其見之於四時的情趣,敏鋭地洞察到了自然最本真的色彩,定義了自己眼中“很有意思”的東西。紫色的雲彩微細地橫在那裏,紫色的雲彩,我倒沒有見過,但砂糖般的雲和夕照中的雲,我卻總能見之二三。那時總會按那不住內心的訝異:原來我一直生活在這樣一片天地下。興許是“只緣身在此山中”吧,我們很少見得自然的模樣。

我們一旦見了自然,心中便不由地凝聚了些東西,這種東西叫文化,也叫情懷,餘秋雨,戰士般屹立於敦煌的殘壁,僧人般扣問廢井的冷眼。他走完了中國,又沿着絲綢的商路踱到了西亞古國,文化若旅中,人在變,文化在變,大漠的風塵帶走了太多東西,可餘秋雨心中的歸宿恆古不變,他稱他腳下的土地是“我的山河”。作為一名地道的山河之子,心中裝的永遠是這山河大地。

“走吧,陌生的山河迎面而來,又一一退去,行走中的人有權利,把腳下的一切稱作“我的山河”,有了“我的山河”,也就大體知道,生存是什麼?我們身後的山河,已承載了太多的東西,而我們卻總是漠然,以看待背景的冷徹眼神,否定了太多。也許,有一天,沒等我們從懨懨欲睡中醒來,山河儼然崩塌,凝望着身後無法填補的空白,我們中有的唏噓不已,有的只是漠然罷了,我們確實該出發了,去見見“我們的山河”。

自然與文化,也許本不曾是兩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其實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畫水墨畫,潑墨潑出的是自然萬物,細筆在山巒巖石勾勒出幾位白衣書生,和着泉聲,應着山花山草就這麼走着,風塵樸樸,書聲琅琅。

我們也在其中。

底色高二作文 篇二

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人之底色有着與生俱來的成分,也不乏在成長過程中受紛繁世界的影響、

底色,非一朝一夕即可沾染永固,經一番精心加工方可愈加絢麗多姿。

李健,十年隱沒於人流,將人生慢慢醖釀。正如他的歌詞一樣“生命的河從身旁流過,將回憶慢慢淹沒,那年春天燃起的篝火,多少年以後泛着淚光閃爍”,看過一年又一年的流水,讓火焰點亮最純真的自我,十年後的一舉成名也就將他的人生抹上最美的底色。

反觀當下,底色似乎成為了大眾眼中可有可無的存在。碌碌無為者從不在乎自己的底色暗淡無光,也不在乎成功者的光芒萬丈。殊不知“細雨濕衣看不見”,一點一滴的累積方使那底色逐漸光鮮亮麗,不受雜塵的玷污。

蘇子自成一派,非歐公慧眼識才,盡力提舉,而是飽讀詩書,腹有豪氣的壯志底色;仲永失才,非年少之禍害,而是不思進取,固步自封的陰暗底色;紅樓驚世,非詞藻華麗,而是雪芹批閲十載,增刪五次的絕美底色。

對於每個人來説,底色是屬於自己的顏色,不要指望你生來就是快樂的、幸福的;人生底色需要你自己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地加以渲染,就像在你的人生畫布上努力地塗抹其他色彩。

柏柆圖在《理想國》中寫道:“有時我們所期待的,往往是我們所得到的,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卻忽略了我們所想要的。”誠然,我們總是想將人生步入最輝煌的一瞬,然而過分的渲染讓底色嬌豔,卻不免讓人感到一絲厭惡與不安。因此無需刻意,只要做好一點一滴,便是給底色最好的一絲渲染。

程銀彥曾説過:“你真的讀懂人生了嗎?你真的瞭解什麼是安好麼?那是一種平和的感受,是無論何時何地、睡夢中醒來,都十分確定的安適。這種安適就是人生的底色。”

踏花歸來馬蹄香,縱馬,過花,讓最美的底色留在的你腳下,留在你的生命中。

底色高二作文 篇三

列車載着我們離了新疆,只聽見鏗鏗作響的輾壓鐵軌的聲音,遠處的山,像一道黑魖魖的魅影,山旁邊,便是敦煌莫高窟。

危如累卵,蜷縮一隅。這是敦煌開始給我的印象。然而當我走進去,才感受到敦煌作為中國文化的底色,當之無愧。

莫高窟的裏面完全消散了沙漠的空曠與荒涼,別有一番明媚與生機。色流猛地一下渦漩卷湧,人世間能有的色彩都噴射出來,卻又一點兒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納入細密流利的線條,幻化為壯麗無比的樂章。這方明媚,退卻了初春的寒意,而已是春風浩蕩,萬物甦醒,在這裏,連禽鳥都在歌舞,連繁花都裹捲成圖案,為這個天地歡呼。

它沉澱了一千多年的風沙,卻撐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它用獨具風韻的壁畫,給現世凡人碌碌俗務的內心,塗抹上寧靜的底色,它給每一個過客的心之峽谷裏,都染上了靈動的希望。

出來時,已是傍晚,在山腳前來回徘徊,定一定被震撼了的驚魂。晚風起了,夾着細沙,吹得臉頰發疼。沙漠的'月亮,也格外清冷,然而眼前的敦煌,卻又分外耀眼起來。

生命的堅韌,在這裏仍處處可見,依靠可憐的露水微微打潮的鹽鹼地上,綻開出條條比拇指還粗的裂縫,蔓延着伸向天際之間。這裏,礫石叢生,卻不時見有野蒺藜、駱駝刺蓬勃地生長,一株株,枝繁葉茂,吐青抽綠。它們用旺盛的生機,藐視着周遭惡劣的生存條件,開出一方屬於自己的色彩。

我想,這實在是一個美得不能再美的寓言了。在中國的版圖上小小的一角,有多少人冷落,又有多少人遺忘,然而,正是有了那一代代的能工巧匠,將生命的熱血在這裏揮灑,讓畢生的才情在這裏流淌,終於才讓這文化的一角,人心的荒漠,開出了屬於世界的色彩。

然而現在,那斷壁殘垣中永留千古的生命染料,卻正逐漸褪色,塵世紛擾迷亂了人們的內心,給我們的靈魂塗上了漆黑的茫然,我想,中國大地上倘若少了這般底色,又怎會煥發出新的希望?作為新生的一代,我們難道不應該接過這支畫筆,給時代的畫布上,染上永不退色的文化之底色嗎?

這方底色,是不畏世俗,安於樸素。

這方底色,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這方底色,是蒼涼,是生機,是堅守,更是擔當!

底色 篇四

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一直閃耀着熠熠光芒;在現代科技發展中,也同樣佇立在時代的潮頭。中華文化的底色,是古老與現代並存。

“滅人之國者,必先去其史。”古老的歷史,是中華文化之魂,是立足之本。京劇的曼妙婉轉,長城的蜿蜒綿長,正是中華民族留下的彌足珍貴的遺產和記憶,彰顯着中國人古老的智慧與風韻。

走在老城街頭,耳邊不時傳來咿咿呀呀的戲曲聲。國粹京劇是國外朋友對中國的第一印象。不同於流行歌曲,它既有婉轉悠揚的音調,又有柔婉剛強的步履。音調中顯示出古人之文化,步履中彰顯着古人的智慧。每一出京劇都演繹着一個哲理,每一聲唱腔都藴藏着一個靈魂。它將文人的情誼、品德、哲理,甚至法律都融入其中。步伐輕盈,水袖飄舞,帶動着荷葉田田,風生水起。京劇的美,京劇的智慧從古傳唱到今,它是古老中華之藝術品。

巍峨的長城,雄偉的故宮,誘人的美食……都閃耀着歷史的光芒,繼往開來,代代不衰。令人驚歎的,還有今人對古代文明的創新和歷史責任的擔當。

我們所熟知的“一帶一路”和“小黃車”,都是現代文明的縮影。而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一道,構成了中華文化的豐富底藴。

我們所熟知的“一帶一路”,它重啟了古代絲綢路的輝煌。起初,人們借絲綢之路交易絲綢,茶葉。如今,我們高舉和平旗幟,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經濟合作關係。“一帶一路”凝聚着為國家建設的深情,也彰顯了現代合作,包容的文化。同樣是創新,“小黃車”則成為當下熱詞之一。行走在霓虹閃爍的商業大街,除了摩天大廈,車水馬龍,引起我們注意的還有路旁的“小黃車”,人們隨手一掃便可享受共享經濟的樂趣。共享單車是今人對於古代交通工具的革新,它更體現了現代的共享文化。

如今,古老智慧與時代腳步缺一不可,而中國恰好將其有機會結合。中國不僅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國家,也是一個充滿現代化生活氣息的國家。兩者共存共生,美妙融合成為了大國前行的底色。

漠漠前行,鳳鳴龍飛;雲雨濛濛,濤聲浪卷;歲月流轉,光陰匆匆。而始終不變的是中國,是古老與現代共生的國度。

底色高二作文 篇五

就像是一塊潔白的畫布,每個人都是繪圖者,將人生勾勒成線,線又匯聚成圖,用最好的顏料着色,用特殊的材料裝裱。然而,任由表面再怎麼華麗繽紛,時間終會給它蒙上重重的陰影。我們只會懷念當初的那層底色,是多麼純淨樸實。

出門,雨一滴滴扣在臉上,涼絲絲的,令人不禁打起哆嗦。

意外地拐入這條街巷,才發現早已停滿了各色的小吃攤。一路走着,右邊的麻辣燙散出滾滾白氣撲面而來,左邊的香豆腐在鍋內被翻炒得“嗞嗞”響……但每個人的眼中都寫盡了沉默和麻木,彷彿是這場秋雨勾起了他們無聲的思索,澆熄了他們熱情的火焰,任由行人瀏覽式的在面前走過…本站 …。

只有他不一樣,那個賣燒餅的人。一眼瞥到他,他正在將爐壁四面烤好的燒餅取出,動作迅速利落毫無片刻的猶豫。熱騰騰的燒餅帶着酥皮的脆香,他的眼中頓時溢滿了笑意與温和,原本黯淡無光的臉頰也浮現出了些許紅潤。

他抬頭望我,並沒有像平常的小販一樣立即大聲吆喝,只是含笑輕問:“小姑娘,吃塊燒餅暖暖嗎?”沙啞的聲音裏透着樸實厚重。我嚥了咽口水,並不好意思拒絕。他便從底下抽出塑料袋包了遞給我,還開玩笑似地説:“不好吃不要錢的。”我笑着盯着手裏的燒餅,一甜一鹹,一方一圓。

一口咬下去,外焦裏嫩,一股濃郁的麥香伴着熱氣撲鼻而來,中間的糖心隨之在嘴中絲絲縷縷地化開,內層更是香軟可口,嚼着嚼着,舌間染上了熱度,滿口的芝麻香,心裏也是暖乎乎的。兩個燒餅吃完後,我仍意猶未盡。賣燒餅的人手裏仍忙活着,擀麪、撒料、塗油、揉勻、入爐……他眼裏的暖意更濃了,連眼角的皺紋裏也溢滿了幸福和快活,揉麪時的勁道更不覺加重了幾分。望見他淡淡的笑容,這秋天的雨彷彿並不清冷了,反倒是增添了些許温馨和煙火氣。這小小的燒餅攤,讓我久久駐足不忍離去。

畫布本是平淡的,生活本身也是乏味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可這平平淡淡的燒餅攤,傷我親身感受到了樸實老百姓身上的底色。雖然他們的生活很普通,但卻總能盤活世間冷漠之人心中那一抹温暖的回憶。

底色即初心,縱使它並不華麗,並不出彩,可它是是我們原原本本所擁有的顏色,無論走到何處,再怎樣風塵僕僕,只要我心澄兩,依然一往直前。

底色高二作文 篇六

人生如如同一張畫紙,由最初的白紙漸漸被各種色彩填充,最後成為一幅第一無二的畫作,繪成了我們絢麗的一生。

但是,每一幅畫儘管色彩斑斕,它們終究都有相同的底色。那我們的底色是什麼呢?

回顧歷史,古往英豪都有他們的底色。義薄雲天,千里走單騎是關雲長的底色;一身是膽,單騎救主是趙子龍的底色;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是譚嗣同的底色……

晉代陶淵明最後一次做官於四十一歲。有一次,縣裏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人告訴陶淵明那是上面派下來的人,應當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後歎了一口氣:“我不願為了小小的縣令的五斗薪俸,就低身下氣去向這些傢伙獻殷情。”説完,便辭官還鄉,開始了他“採菊東籬下”的田園生活。高風亮節,不為權貴所染便是陶淵明的底色,也正因為其堅守底色,陶淵明才成為我們心目中的小小英雄。在這歷史的長河裏,無數的風流人物皆有着他們的底色並且堅守一生,也終究是這些底色成為了他們一生的代言。

生命是短暫的,但生命也是永不停息的。在我們的生命裏,應當如何堅守底色呢?

嵇康用《廣陵散》告訴我們堅守底色,就是要堅守生命的氣節,保持不變的信念。

李白用他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告訴我們堅守底色,就是要保持自信與不屈,用一種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

反觀現在,無數的刑警用自己的生命告訴了我們,堅守底色就是要打惡懲霸,除暴安良,鐵面無私。堅守底色對於他們來説就是堅持對人民羣眾的那一份赤誠的愛,堅守生命的浩然正氣!

可如今,街頭巷尾滿是外來語的廣告,欺善怕惡的人更是比比皆是,。傳統文化被人漸漸遺忘,中華五千年來的傳統美德被無數人自我拋棄。我不禁在想,中國人的底色還在麼?

所以,發揚我們的本色,堅守我們的底色吧,讓正直、寬容、堅忍、謙恭這些美好品質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在底色的基礎上,繪出最絢麗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