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以底色為話題的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1W

以底色為話題的作文【精品多篇】

底色高二作文 篇一

在佛的眼裏,一切都是過眼雲煙,人對生命的無可奈何就像是人對宇宙無能為力。每個人都願意做自己,拋開一切,義無返顧,勇往直前,但請一定要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到自己所要堅守的信念,因為那將是自己人生的底色。

蘇武,朔風冽冽,與冷月相伴;大漠飛雪,南顧中原,不顧榮華。在被人勸降時,寧死不屈;在冰冷的地窖中,忍辱負重,吃氈毛和草,喝冰水,但一腔熱血在胸中沸騰,堅信自己有一天會迴歸漢朝,“縱饒夜久胡塵黑,百鍊丹心涅不緇。”這就是他生命的底色,對君子之德的堅守,對民族使命的執念。

諸葛亮在自從被劉備請出山後,一心一意的輔佐君王,謀江山,劃天下,甚至在玄德駕鶴西去之後依舊履行諾言,助阿斗北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無論他是像在《三國演義》中那樣神機妙算,還是在史書記載中並非捷報頻傳,但是,他忠誠於玄德的天下,這就是他生命的底色,對君臣之道的堅守,“尊王而不攘夷”的信念。

悠悠歲月,歷經滄桑。中國的封建王朝在一代又一代的興衰後逐步分崩離析,中國人也在一次次更替中獲得了更高價值的信念。

徽商,是中國最有名的商幫,在幾百年來,始終“以誠為本,以義取利”,絕不會因為想獲得更高的利益而砍手足,割袍斷義。誠信,就是徽商的底色,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堅守與尊重。

軍人,在最危險時衝在前線,在槍林彈雨中衝鋒陷陣,毫無懼色。這種被外國稱之為“謎一樣的東方精神”,就是對祖國的情,對人民的愛,這種精神激發出中國軍人的無私奉獻的血性豪情,進而突破了人性的弱點,能夠在生死關頭,“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無私就是軍人的底色,他們堅守着“寧肯前進一步死,絕不退後半步生”的信念,人民“安居樂業,人心思富”是他們的願望。

“十年磨一劍”,憑靠的不僅是堅強的意志,更是鑄劍人堅定的信念,這把寶劍凝結着人們思維的精華,閃爍着人類智慧的光芒……那麼,在做自己之前,先確定自己所堅守的信念是什麼,無論是忠誠,誠信還是無私,都將是人生無法分割的底色,只有將底色塗好,才可以繼續在上面畫絢麗的彩虹!

底色 篇二

萬里黃沙之上,有一棵樹,新綠盡掩,泉上匿蹤。又似有駝鈴悠悠,旌旗獵獵。而樹,隻立着,在若隱若現的泥牆裏。

總覺得小時候見過這樣一幅畫,整面被黃褐色水筆塗染,一隻纖手將它自歌闋拋下,獨屬於秦淮兩岸的春風將底色吹拂。

水粉在韻染,黃沙在蔓延。

紙很輕,卻終究會落地。落地時,已值月朗星稀。水中畫舫不絕,花間詩詞不盡,而紙上儼然畫着另一個世界。那裏看不出潑墨揮毫的瀟灑,品不出浪跡江湖的放蕩。畫的背影只是單純的孤寂。在落霞孤鶩,白雪綠竹的底色上尤為渺遠。

在這樣的底色上,沒人會注意到這張紙,以及黃褐底色上的樹。

我為樹的前途困惑。誰畫了它?它長在哪?它的根將紮在何方?我的心懸着,直到畫落地,捲入沒有盡頭的車輪裏。

這裏的視角沒有高度,一切繁華在這裏都歸於塵土。笙歌在隆隆的車輪中模糊,畫舫在人羣熙攘間淡去。眼眶裏只有黃褐色的車輪不停的滾動,捲起渾濁而不可察的泥沙。泥沙藉着殘陽末梢那點微漠的光,在半尺高的一方天地裏,刻上了自己的顏色。

這般炫麗,本該由那棵樹來寫就。可惜,畫出來的樹,沒有絲毫改變命運的能力。這片厚土之上,顏料甚至掩不住泥沙,卻看不到半點新綠。

我尋一處僻靜之地,極力回想兒時見過的畫,畫上分明是一處農家後院。風過,下意識的抬起頭,見四周竹樹環合,籬牆低矮,青煙裊裊。起身放下書卷,木門咿呀,斷了蛛網,迎山風坲過,細沙在竹林間的小道上徘徊,翻卷着奔向前方。我隨着它,終於在山崖前收住腳步。崖下,是瀑布三千尺;抬眼,是漫山綠竹如潮。

這是山的底色,也是作為底色的山。

畫飛了好遠好遠,自吳儂軟語的秦淮河畔褪盡纖華。畫的旅程,在每一份託它飄落的空氣裏留下一抹痕跡。

一滴水忽的滴在面前的青山上,水波隨即暈染開來。山像紙片一樣從一角漸漸傾塌。崩頹的痕跡一直蔓延到腳下。這時,才看清山的背後還是秦淮,那幅畫終究會落下的地方。

畫舫劃開的水面上,盪漾着那幅畫,黃褐色的顏料隨着紙的軟化,消逝在倒映着繁華的河水裏,樹終於露出了屬於它的新綠。

畫的生命不過片刻,帶着渾濁的顏料,在歌舞昇平的世界裏苦苦追尋,每一次經歷都是一個故事。即便只在淹沒前片刻的新綠,也足以不負為它着色的纖手。

底色 篇三

世界原本是一片蔚藍,因為有了生命,才變得多彩起來。藍色的世界是清純簡單的,五彩的世界是深意複雜的。而這一片看似普通的藍,卻是精神時代的基本。新事物組成一個諾大的舞台,底色是不可缺少的幕景。

底色是人們內心的精神棲息地。在《向日葵》中,梵高用黃色作背景,意在將自己的心願寄託於此。當時的梵高在黑暗的世界裏匍匐,找不到內心光明的出口,便來到法國南部小城尋找他的陽光。在温暖的陽光中,他找到了真正的底色,實現了精神自慰。那是她獨屬的精神底色。底色是一片空曠的濕地,藏在世界的某片森林中,等待着生命的棲息,底色是一片純淨的水池,在人們尋覓內心之時,放出絲絲水香,薰染出自然的精神。

底色不僅喚醒暈迷中的人們,還喚醒了一個沉睡的時代,是時代最本質的顯露。梵高的那個時代,很少有人生活在真正的底色之上,人們大都苟活在黑暗的現實中。每個人都需要一把時代之火引領着前進。梵高的畫中,向日葵就是時代的風帆,黃色便是清醒的社會本質的代表。每個人在迷茫無知時,都會將自己置身於死衚衕中,殊不知你身旁還有拐彎抹角處。你生活在這樣浮華的社會中,眼上心上都被蒙上了一層慾望的黑紗,便越看不清時代的本質,看不到那片純正的底色。當你在迷惘中近乎絕望之時,會有一雙手為你揭開時代的本質,讓你感受到底色的存在。梵高的底色是沉重時代下的輕鬆一隅,是社會本質的象徵。找到底色,便是找到時代與自我的根。

這就好比斯嘉麗在紛亂的時代中為自己的後半生重新上了底色,開啟了人生新的旅程,對時代更加的樂觀。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不能及時醒悟,迴歸底色,就會像祥子一樣,被社會的塵埃淹沒。可見,選出底色對生活的重要性。萬物都是相互聯繫,在互相的參悟中發展着的,沒有了幕景,便也就失去了舞台,沒有了人的覺醒,便也就失去了底色。

底色詮釋時代與精神,生命在合適的底色上綻放自我。

願每個人在黃色的土地上開出最燦爛的向日葵。

底色高二作文 篇四

就像是一塊潔白的畫布,每個人都是繪圖者,將人生勾勒成線,線又匯聚成圖,用最好的顏料着色,用特殊的材料裝裱。然而,任由表面再怎麼華麗繽紛,時間終會給它蒙上重重的陰影。我們只會懷念當初的那層底色,是多麼純淨樸實。

出門,雨一滴滴扣在臉上,涼絲絲的,令人不禁打起哆嗦。

意外地拐入這條街巷,才發現早已停滿了各色的小吃攤。一路走着,右邊的麻辣燙散出滾滾白氣撲面而來,左邊的香豆腐在鍋內被翻炒得“嗞嗞”響……但每個人的眼中都寫盡了沉默和麻木,彷彿是這場秋雨勾起了他們無聲的思索,澆熄了他們熱情的火焰,任由行人瀏覽式的在面前走過。

只有他不一樣,那個賣燒餅的人。一眼瞥到他,他正在將爐壁四面烤好的燒餅取出,動作迅速利落毫無片刻的猶豫。熱騰騰的燒餅帶着酥皮的脆香,他的眼中頓時溢滿了笑意與温和,原本黯淡無光的臉頰也浮現出了些許紅潤。

他抬頭望我,並沒有像平常的小販一樣立即大聲吆喝,只是含笑輕問:“小姑娘,吃塊燒餅暖暖嗎?”沙啞的聲音裏透着樸實厚重。我嚥了咽口水,並不好意思拒絕。他便從底下抽出塑料袋包了遞給我,還開玩笑似地説:“不好吃不要錢的。”我笑着盯着手裏的燒餅,一甜一鹹,一方一圓。

一口咬下去,外焦裏嫩,一股濃郁的麥香伴着熱氣撲鼻而來,中間的糖心隨之在嘴中絲絲縷縷地化開,內層更是香軟可口,嚼着嚼着,舌間染上了熱度,滿口的芝麻香,心裏也是暖乎乎的。兩個燒餅吃完後,我仍意猶未盡。賣燒餅的人手裏仍忙活着,擀麪、撒料、塗油、揉勻、入爐……他眼裏的暖意更濃了,連眼角的皺紋裏也溢滿了幸福和快活,揉麪時的勁道更不覺加重了幾分。望見他淡淡的笑容,這秋天的雨彷彿並不清冷了,反倒是增添了些許温馨和煙火氣。這小小的燒餅攤,讓我久久駐足不忍離去。

畫布本是平淡的,生活本身也是乏味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可這平平淡淡的燒餅攤,傷我親身感受到了樸實老百姓身上的底色。雖然他們的生活很普通,但卻總能盤活世間冷漠之人心中那一抹温暖的回憶。

底色即初心,縱使它並不華麗,並不出彩,可它是是我們原原本本所擁有的顏色,無論走到何處,再怎樣風塵僕僕,只要我心澄兩,依然一往直前。

底色高二作文 篇五

自然和文化是貫通的,共同構成世界之底色。

人寓於自然,天性中帶有對自然的情愫。萬象交織成人類生活的背景。人類總是自發地想要於這背景同調,以不失作為生靈之本色,於是我們不能忘記的也因一份情愫而無法忘記的是:我們的身後永遠,行進着春夏秋冬。

清少納言在《枕草子》中這樣三句話,:“春天是破曉的時候[最好],夏天是夜裏[最好],冬天是早晨[最好]。”其見之於四時的情趣,敏鋭地洞察到了自然最本真的色彩,定義了自己眼中“很有意思”的東西。紫色的雲彩微細地橫在那裏,紫色的雲彩,我倒沒有見過,但砂糖般的雲和夕照中的雲,我卻總能見之二三。那時總會按那不住內心的訝異:原來我一直生活在這樣一片天地下。興許是“只緣身在此山中”吧,我們很少見得自然的模樣。

我們一旦見了自然,心中便不由地凝聚了些東西,這種東西叫文化,也叫情懷,餘秋雨,戰士般屹立於敦煌的殘壁,僧人般扣問廢井的冷眼。他走完了中國,又沿着絲綢的商路踱到了西亞古國,文化若旅中,人在變,文化在變,大漠的風塵帶走了太多東西,可餘秋雨心中的歸宿恆古不變,他稱他腳下的土地是“我的山河”。作為一名地道的山河之子,心中裝的永遠是這山河大地。

“走吧,陌生的山河迎面而來,又一一退去,行走中的人有權利,把腳下的一切稱作“我的山河”,有了“我的山河”,也就大體知道,生存是什麼?我們身後的山河,已承載了太多的東西,而我們卻總是漠然,以看待背景的冷徹眼神,否定了太多。也許,有一天,沒等我們從懨懨欲睡中醒來,山河儼然崩塌,凝望着身後無法填補的空白,我們中有的唏噓不已,有的只是漠然罷了,我們確實該出發了,去見見“我們的山河”。

自然與文化,也許本不曾是兩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其實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畫水墨畫,潑墨潑出的是自然萬物,細筆在山巒巖石勾勒出幾位白衣書生,和着泉聲,應着山花山草就這麼走着,風塵樸樸,書聲琅琅。

我們也在其中。

底色高二作文 篇六

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人之底色有着與生俱來的成分,也不乏在成長過程中受紛繁世界的影響、

底色,非一朝一夕即可沾染永固,經一番精心加工方可愈加絢麗多姿。

李健,十年隱沒於人流,將人生慢慢醖釀。正如他的歌詞一樣“生命的河從身旁流過,將回憶慢慢淹沒,那年春天燃起的篝火,多少年以後泛着淚光閃爍”,看過一年又一年的流水,讓火焰點亮最純真的自我,十年後的一舉成名也就將他的人生抹上最美的底色。

反觀當下,底色似乎成為了大眾眼中可有可無的存在。碌碌無為者從不在乎自己的底色暗淡無光,也不在乎成功者的光芒萬丈。殊不知“細雨濕衣看不見”,一點一滴的累積方使那底色逐漸光鮮亮麗,不受雜塵的玷污。

蘇子自成一派,非歐公慧眼識才,盡力提舉,而是飽讀詩書,腹有豪氣的壯志底色;仲永失才,非年少之禍害,而是不思進取,固步自封的陰暗底色;紅樓驚世,非詞藻華麗,而是雪芹批閲十載,增刪五次的絕美底色。

對於每個人來説,底色是屬於自己的顏色,不要指望你生來就是快樂的、幸福的;人生底色需要你自己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地加以渲染,就像在你的人生畫布上努力地塗抹其他色彩。

柏柆圖在《理想國》中寫道:“有時我們所期待的,往往是我們所得到的,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卻忽略了我們所想要的。”誠然,我們總是想將人生步入最輝煌的一瞬,然而過分的渲染讓底色嬌豔,卻不免讓人感到一絲厭惡與不安。因此無需刻意,只要做好一點一滴,便是給底色最好的一絲渲染。

程銀彥曾説過:“你真的讀懂人生了嗎?你真的瞭解什麼是安好麼?那是一種平和的感受,是無論何時何地、睡夢中醒來,都十分確定的安適。這種安適就是人生的底色。”

踏花歸來馬蹄香,縱馬,過花,讓最美的底色留在的你腳下,留在你的生命中。

Tags:多篇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