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送東陽馬生序讀書心得(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02W

送東陽馬生序讀書心得(精品多篇)

體裁介紹 篇一

《送東陽馬生序》是一篇贈序。“序”是一種文體,其中的“序”並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序”有書序和贈序兩種。書序比較早,多為敍述著作者的意趣、寫作緣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贈序與書序的性質不同,它始於唐朝,一般是文人之間以言相贈,表達離別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於議論性散文的一種文體,內容多為勉勵、稱許、推重之辭,如韓愈的《送孟東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義序》等。宋濂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做官,他的同鄉、浙江東陽縣青年馬君則也在京城,就讀於“太學”。馬生回鄉探親,宋濂寫了這篇文章,結合自己的實踐體會“道為學之難”,以身作則,勉勵馬生刻苦·學習。這篇贈序不是板着面孔説教,也非輕施諛詞以恭維對方,而是現身説法,針對時弊以加鍼砭,因而寫得事信、情真、理足,文辭流暢,其中所講道理對我們今天也很有啟發意義。

同義複詞 篇二

1、假借:借。

2、叩問:請教。

3、沃灌:澆洗。

4、叱咄:訓斥,呵責。

5、欣悦:高興,快樂。

送東陽馬生序讀書心得 篇三

宋濂自幼家境不好,沒有書可令看,但他既使是文其他人借書看,還在做得到了遍觀羣書。相較之下我們的環境比他好多,好上千倍上百倍,竟不知珍惜,竟學成那樣,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麼!

環境的優越與否壓根不能構成學不好的緣故。試想一下,同1個時代的人馬生不是也比宋濂的學習環境好麼,不是也學的很好?宋濂的學習環境不好,尤甚非常的惡劣,照樣學的很好。更説明了學習環境不是學習好壞的藉口、緣故。物品日常好又怎樣,學不好也沒有用。

我認為只要用心了,認真了便可令學好!

宋濂的學習的那股勁頭也值得我們學習,假如我們有他一半的熱情,就不是現時這點可憐的分數。

還有一點,在現時的學生之中有1個很不好的通病――盲目地追求潮流和名牌,與其他人攀比。而宋濂沒有注重穿着粧扮。這是值得我們這個年代的人效仿的。

古代書生的信條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為了“金榜題名天下知”,為了為百姓做點好事,為了前程……僅有“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了,寒窗苦讀十年,再去考取功名。現時已不像古代,但古人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宋濂求學的艱辛、酸澀並非是我們這個年代的人所能全部瞭解的。

我們考試、學習上碰到失敗、挫折的時間,總是找客觀緣故,但我認為學的好與壞都在於自我,在於有沒有認真。宋濂有句話我非常欣賞“其業有不精者,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學的好與壞都只是為了自我,我們應該為了學習而學習!

珍惜現時來之不易的學習環境,在後半學期的學習裏奮起直追,學出自我的水平!

送東陽馬生序讀書心得 篇四

讀《送東陽馬生序》,我眼前彷彿浮現出寧濂在冰雪天裏忍受着刺骨寒風抄寫書籍,在鄉野的小路間奔波尋師、在深山中若覓住處,以及身穿破絮卻仍自得其樂的樣子。不禁深深感歎:果然唯有勤與苦,才能為將來開闊一片天地,造就一位將才。

宋濂元疑是在貧苦中求學的一他幼時家中沒有書,成年時無法拜師,無法有鮮豔明麗的服飾甚至是保暖的衣服。這一切的辛苦,是我們無法體會的。對於我們而言,所謂的“辛苦”是父母老師給予的期望和幾份作業。我們面對着父母老師般切的希望,卻把它們想象成無形且巨大的壓力,我們面對着書桌上的作業,卻把它們想象成無法跨越的大山。於是我們仰天長歎:“我們很辛苦!”可這“辛苦”沒有半點能與宋濂的苦相比,因為至少我們能坐寬敞明亮的教室,捧着屬於自己的嶄新的書本,聆聽老師的講課。這些,怕是宋濂幼時所不能企及的。

可是宋濂沒有在苦難中退縮,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勤,去攻克那些苦所帶來的困難。沒有書箱,他便借他人的`來抄寫,沒有老師,便四處訪問;沒有衣物,便默默忍耐寒冷與嘲諷。尺因他心中有讀書的願望與樂趣,他便能克服苦難,以勤求知。

而我們,在面對學習中的難題,學習中的苦難時,是否也應把苦難作為度過無涯大海的舟,以勤奮作為登頂的捷徑,不懼一切,向上攀爬?

古人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們應當向宋濂那樣,把苦難與困難當作是到達彼岸的幫助者、墊腳石,把勤勞當作是通往成功的陽光大道,以勤為徑,以苦作舟,在生活、學習中奮力前進。

啟示 篇五

1、求學之路是艱難坎坷的,只有不畏艱難,勇於探索,具有恆心和毅力,才能學有所成,勤奮學習是取得成績的根源。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主觀是否努力,與客觀學習生活條件關係不大。在學習中我們要有苦中作樂,以苦為樂的思想感情,同時也應該要好好珍惜我們現有的優越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努力學習。

2、應當尊重老師。在老師面前應當恭敬,謙虛。

3、因從宋濂身上學習他的勤奮刻苦,求教謙虛、誠懇,尊敬老師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