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課程下語文教師的新觀念》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85W

第一篇:《新課程下語文教師的新觀念》讀書筆記

《新課程下語文教師的新觀念》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新課程像那清新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課程那嶄新的理念猶如春風化雨,滋潤了教師的心田。這次的課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內涵十分豐富,洋溢着時代的氣息,充滿了創新精神,它標誌着我國語文課程的改革與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更是參與者。那麼,對一位語文教師來説,如何面對這次課改呢?

首先,要對課程改革充滿期待,傾注熱情,努力去研究新課標,從理念上準確把握理解新課標的精神。然後,要積極地大膽地去實踐,只有實踐才能把新課標理念變為課改的實際行動,也只有實踐才能把新課標轉化為活生生的教學成果。“人生能有幾回搏?”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執着地研究,不斷地實踐,立志在為課改作出貢獻的同時,把自己鍛造成新世紀優秀的語文老師。

其次,要更新觀念,對《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要準確理解,並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全面體現。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重新認識教學內容。要改變教科書是教學的唯一內容的狹隘認識。教科書是教學的基本內容。語文教學資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而且會不斷再生。作為新世紀的語文教師,要有開發語文教育資源的意識,有整合包括教科書在內的語文教育資源的能力。課前引導學生觀察、調查、查閲相關資料,為學習課文做好準備;課中引進相關文字、音像資料,特別是適時、適當地結合課文進行補充閲讀;課後適當拓展、延伸,或引導進行實踐活動。今後的教師,不應是照本宣科的教書匠,而應當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語文課程的建設者。

二是重新認識語文教學。要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新課標倡導 “要構建自主、開放、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等這些富有時代特徵、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樹立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思想。教學的參與者是教師和學生,其中學生應為主角。在對話的過程中,師生不僅是平等的,而且應凸現學生主體的地位。在課堂中,教師首先是參與者,與學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課堂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場所,學生應暢所欲言,自主互動,讓學生充分地説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問題讓他們去提,問題讓他們去議,答案讓他們去辯,結論讓他們去得。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悦。這才是新課程下充滿生命活力的新課堂。今後的語文教師,不應是“授之與魚”,終年辛勞而收效甚微的塾師,而應是“授之與漁”,教導孩子擁抱生活,在游泳中學會游泳的教練,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使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新課程期待着老師們重新審視對職業角色的定位,把自己從“神壇”中請下來,能與生為善;把自己從“經驗”中請出來,敢自以為非。期待着老師們正確地發掘其內涵,變通地實踐其要求,給學生烹調出豐盛的素養套餐。期待着老師們來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規,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課堂上少一些“話語霸權”,多一些百家爭鳴。

“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發展”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來人才的培養目標。面對這個大課題,面對新課改,讓我們大膽地去實踐,留下我們共同探索的足跡吧!

第二篇:新課程下語文教師的新觀念

新課程下語文教師的新觀念

學員:馬學琴

通過近兩個月的在線學習培訓,我對目前的的環境有了進一步清晰的認識,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深感自己的責任之重大,必須不斷給自己充電,才能適應當前的教育教學形式,才能與時俱進,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結合學生實際,本人撰寫了一篇教學論文如下: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新課程像那清新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課程那嶄新的理念猶如春風化雨,滋潤了教師的心田。這次的課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內涵十分豐富,洋溢着時代的氣息,充滿了創新精神,它標誌着我國語文課程的改革與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更是參與者。那麼,對一位語文教師來説,如何面對這次課改呢?

首先,要對課程改革充滿期待,傾注熱情,努力去研究新課標,從理念上準確把握理解新課標的精神。然後,要積極地大膽地去實踐,只有實踐才能把新課標理念變為課改的實際行動,也只有實踐才能把新課標轉化為活生生的教學成果。“人生能有幾回搏?”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執着地研究,不斷地實踐,立志在為課改作出貢獻的同時,把自己鍛造成新世紀優秀的語文老師。

其次,要更新觀念,對《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要準確理解,並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全面體現。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重新認識教學內容。要改變教科書是教學的唯一內容的狹隘認識。教科書是教學的基本內容。語文教學資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而且會不斷再生。作為新世紀的語文教師,要有開發語文教育資源的意識,有整合包括教科書在內的語文教育資源的能力。課前引導學生觀察、調查、查閲相關資料,為學習課文做好準備;課中引進相關文字、音像資料,特別是適時、適當地結合課文進行補充閲讀;課後適當拓展、延伸,或引導進行實踐活動。今後的教師,不應是照本宣科的教書匠,而應當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語文課程的建設者。

二是重新認識語文教學。要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新課標倡導“要構建自主、開放、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等這些富有時代特徵、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樹立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思想。教學的參與者是教師和學生,其中學生應為主角。在對話的過程中,師生不僅是平等的,而且應凸現學生主體的地位。在課堂中,教師首先是參與者,與學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課堂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場所,學生應暢所欲言,自主互動,讓學生充分地説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問題讓他們去提,問題讓他們去議,答案讓他們去辯,結論讓他們去得。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悦。這才是新課程下充滿生命活力的新課堂。今後的語文教師,不應是“授之與魚”,終年辛勞而收效甚微的塾師,而應是“授之與漁”,教導孩子擁抱生活,在游泳中學會游泳的教練,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使語文素

新課程期待着老師們重新審視對職業角色的定位,把自己從“神養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壇”中請下來,能與生為善;把自己從“經驗”中請出來,敢自以為非。期待着老師們正確地發掘其內涵,變通地實踐其要求,給學生烹調出豐盛的素養套餐。期待着老師們來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規,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課堂上少一些“話語霸權”,多一些百家爭鳴。

“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發展”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來人才的培養目標。面對這個大課題,面對新課改,讓我們大膽地去實踐,留下我們共同探索的足跡吧!

第三篇:論文:《新課程下語文教師的新觀念》

新課程下語文教師的新觀念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新課程像那清新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課程那嶄新的理念猶如春風化雨,滋潤了教師的心田。這次的課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內涵十分豐富,洋溢着時代的氣息,充滿了創新精神,它標誌着我國語文課程的改革與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更是參與者。那麼,對一位語文教師來説,如何面對這次課改呢?

首先,要對課程改革充滿期待,傾注熱情,努力去研究新課標,從理念上準確把握理解新課標的精神。然後,要積極地大膽地去實踐,只有實踐才能把新課標理念變為課改的實際行動,也只有實踐才能把新課標轉化為活生生的教學成果。“人生能有幾回搏?”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執着地研究,不斷地實踐,立志在為課改作出貢獻的同時,把自己鍛造成新世紀優秀的語文老師。

其次,要更新觀念,對《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要準確理解,並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全面體現。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重新認識教學內容。要改變教科書是教學的唯一內容的狹隘認識。教科書是教學的基本內容。語文教學資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而且會不斷再生。作為新世紀的語文教師,要有開發語文教育資源的意識,有整合包括教科書在內的語文教育資源的能力。課前引導學生觀察、調查、查閲相關資料,為學習課文做好準備;課中引進相關文字、音像資料,特別是適時、適當地結合課文進行補充閲讀;課後適當拓展、延伸,或引導進行實踐活動。今後的教師,不應是照本宣科的教書匠,而應當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語文課程的建設者。

二是重新認識語文教學。要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新課標倡導“要構建自主、開放、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等這些富有時代特徵、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樹立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思想。教學的參與者是教師和學生,其中學生應為主角。在對話的過程中,師生不僅是平等的,而且應凸現學生主體的地位。在課堂中,教師首先是參與者,與學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課堂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場所,學生應暢所欲言,自主互動,讓學生充分地説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問題讓他們去提,問題讓他們去議,答案讓他們去辯,結論讓他們去得。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悦。這才是新課程下充滿生命活力的新課堂。今後的語文教師,不應是“授之與魚”,(推薦訪問本站:)終年辛勞而收效甚微的塾師,而應是“授之與漁”,教導孩子擁抱生活,在游泳中學會游泳的教練,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使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第四篇:語文教師的新課程新觀念

《語文教師的新課程新觀念》

我國的課程改革 “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即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其目的是在基礎教育領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養和環境意識等。【1】新課程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建立具有“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特徵的學習方式,即“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體現了着眼於學生充分發展的特點。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新課程像那清新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課程那嶄新的理念猶如春風化雨,滋潤了教師的心田。這次的課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內涵十分豐富,洋溢着時代的氣息,充滿了創新精神,它標誌着我國語文課程的改革與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更是參與者。那麼,對一位語文教師來説,如何面對這次課改呢?

首先,要對課程改革充滿期待,傾注熱情,努力去研究新課標,從理念上準確把握理解新課標的精神。然後,要積極地大膽地去實踐,只有實踐才能把新課標理念變為課改的實際行動,也只有實踐才能把新課標轉化為活生生的教學成果。“人生能有幾回搏?”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執着地研究,不斷地實踐,立志在為課改作出貢獻的同時,把自己鍛造成新世紀優秀的語文老師。

其次,要更新觀念,對《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要準確理解,並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全面體現。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重新認識教學內容

要改變教科書是教學的唯一內容的狹隘認識。教科書是教學的基本內容。語文教學資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而且會不斷再生。作為新世紀的語文教師,要有開發語文教育資源的意識,有整合包括教科書在內的語文教育資源的能力。課前引導學生觀察、調查、查閲相關資料,為學習課文做好準備;課中引進相關文字、音像資料,特別是適時、適當地結合課文進行補充閲讀;課後適當拓展、延伸,或引導進行實踐活動。今後的教師,不應是照本宣科的教書匠,而應當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語文課程的建設者。

二、重新認識語文教學

要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新課標倡導“要構建自主、開放、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等這些富有時代特徵、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樹立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思想。教學的參與者是教師和學生,其中學生應為主角。在對話的過程中,師生不僅是平等的,而且應凸現學生主體的地位。在課堂中,教師首先是參與者,與學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課堂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場所,學生應暢所欲言,自主互動,讓學生充分地説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問題讓他們去提,問題讓他們去議,答案讓他們去辯,結論讓他們去得。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悦。這才是新課程下充滿生命活力的新課堂。今後的語文教師,不應是“授之與魚”,終年辛勞而收效甚微的塾師,而應是“授之與漁”,教導孩子擁抱生活,在游泳中學會游泳的教練,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使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新課程期待着老師們重新審視對職業角色的定位,把自己從“神壇”中請下來,能與生為善;把自己從“經驗”中請出來,敢自以為非。期待着老師們正確地發掘其內涵,變通地實踐其要求,給學生烹調出豐盛的素養套餐。期待着老師們來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規,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課堂上少一些“話語霸權”,多一些百家爭鳴。

所謂合作就是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平等交流。學生不再是孤立

的學習者,而是願意與同伴一起合作學習,與人分享學習。合作是一種開放的交流。培養學生合作的品質,樂於與他人打交道,是培養人的親和力的基礎。所謂創新就意味着不故步自封、不因循守舊、不墨守成規,總是試着無能為力改變,所以創新、探究和發展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乏創新意識和能力的人的人格是不完善的,一個自我實現的人總是帶有開拓進取、勇於冒險的精神,不會固守不變的東西得過且過。

課堂小天地,生活大課堂。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無處不生活。在新課程指導下,讓生活成為語文學習的動力和參照吧,同時讓學生通過對語文的學習去關注生活,獲得各色人生經驗,品位各色別樣人生。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已經為我們打開了春天的大門,讓我們為教育事業投入一顆赤誠的心,在教壇上播灑我們的汗水,為學生奉獻我們的滿腔熱情。我堅信:只要有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共同不懈的努力,不斷開拓進取,我們必將迎來教育事業的盛狀,培養出一代各具特色的、新時代的人才。“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發展”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來人才的培養目標。面對這個大課題,面對新課改,讓我們大膽地去實踐,留下我們共同探索的足跡吧

第五篇:教師經驗交流:新課程下語文教師的新觀念

教師經驗交流:新課程下語文教師的新觀念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新課程像那清新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課程那嶄新的理念猶如春風化雨,滋潤了教師的心田。這次的課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內涵十分豐富,洋溢着時代的氣息,充滿了創新精神,它標誌着我國語文課程的改革與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更是參與者。那麼,對一位語文教師來説,如何面對這次課改呢?

首先,要對課程改革充滿期待,傾注熱情,努力去研究新課標,從理念上準確把握理解新課標的精神。然後,要積極地大膽地去實踐,只有實踐才能把新課標理念變為課改的實際行動,也只有實踐才能把新課標轉化為活生生的教學成果。“人生能有幾回搏?”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執着地研究,不斷地實踐,立志在為課改作出貢獻的同時,把自己鍛造成新世紀優秀的語文老師。

其次,要更新觀念,對《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要準確理解,並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全面體現。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重新認識教學內容。要改變教科書是教學的唯一內容的狹隘認識。教科書是教學的基本內容。語文教學資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而且會不斷再生。作為新世紀的語文教師,要有開發語文教育資源的意識,有整合包括教科書在內的語文教育資源的能力。課前引導學生觀察、調查、查閲相關資料,為學習課文做好準備;課中引進相關文字、音像資料,特別是適時、適當地結合課文進行補充閲讀;課後適當拓展、延伸,或引導進行實踐活動。今後的教師,不應是照本宣科的教書匠,而應當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語文課程的建設者。二是重新認識語文教學。要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新課標倡導“要構建自主、開放、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等這些富有時代特徵、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樹立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思想。教學的參與者是教師和學生,其中學生應為主角。在對話的過程中,師生不僅是平等的,而且應凸現學生主體的地位。在課堂中,教師首先是參與者,與學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課堂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場所,學生應暢所欲言,自主互動,讓學生充分地説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問題讓他們去提,問題讓他們去議,答案讓他們去辯,結論讓他們去得。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悦。這才是新課程下充滿生命活力的新課堂。今後的語文教師,不應是“授之與魚”,終年辛勞而收效甚微的塾師,而應是“授之與漁”,教導孩子擁抱生活,在游泳中學會游泳的教練,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使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新課程期待着老師們重新審視對職業角色的定位,把自己從“神壇”中請下來,能與生為善;把自己從“經驗”中請出來,敢自以為非。期待着老師們正確地發掘其內涵,變通地實踐其要求,給學生烹調出豐盛的素養套餐。期待着老師們來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規,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課堂上少一些“話語霸權”,多一些百家爭鳴。

“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發展”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來人才的培養目標。面對這個大課題,面對新課改,讓我們大膽地去實踐,留下我們共同探索的足跡吧!

走上教師的工作崗位,便是新一輪學習的開始。在實踐工作中我體會到,作為新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該做到勤想、勤問、勤聽、勤看、勤比、勤練、勤筆。

一、勤想 勤想是工作進步的基礎,備課中常想一想,怎樣安排才更科學?怎樣教學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動作?教學中常想一想,為什麼同一教材、同一個班級老師教學的效果卻不同?

二、勤問 作為一個新教師對業務不熟悉是正常的情況,這時候,要勤問一問校內的同事、校外的同行,更有必要向一些專家請教。

三、勤聽 新教師要多聽老教師對教材以及公開課後的評價;聽一聽有經驗的教師對自己講課的各種建議。

四、勤看 抽時間看一看優秀教師是如何上課的?經常看一看體育報刊雜誌或教材與理論書籍;如果有條件爭取外出多看一看其他學校的公開課。

五、勤比 經常與優秀教師比一比課時安排方法和課堂組織的方法,尋找自己的差距,隨時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

六、勤練 經常練一練技術動作,示範時保證動作的正確性;經常練一練場地劃線等基本功,保證課堂教學時畫圖的規範性。課餘時經常向其他學科的老師學習,提高自己多方面的素質。

七、勤筆 課堂教學後立即寫下自己的教學感想和經驗,對於體育教學中的好文章、好教案要做些摘記,充實自己的理論與實踐經驗。

在職學習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地進步。

教師證培訓: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