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烏合之眾》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7W

《烏合之眾》讀後感(精品多篇)

《烏合之眾》讀後感心得 篇一

《烏合之眾》是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的代表作。他從1894年開始,寫了一系列社會心理學著作,以這本最為著名。關於該書的江湖地位,一般以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奧爾波特的評價作為定論: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已經寫出的著作中,最有影響者,也許非勒龐的《烏合之眾》莫屬。

該書被翻譯成近20種語言,其中在中國的譯本就有9種之多。我讀的是由馮克利翻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出的第三版。

因為身處大眾傳媒行業,由電視領域遷延至電影市場,對該書一直十分嚮往。此次閲讀,主要出發點是針對電影觀眾在觀影場域氛圍、受媒體輿論和身邊口碑影響下,作為羣體的心理特徵,試圖逆向尋求如何通過電影內容和大眾媒體,最準確而高效地對觀眾產生影響。簡單説,就是試圖從社會心理的理論源頭,尋找關於通俗文化產品的路徑:為什麼會產生“爆款”,以及怎樣設計和運作“爆款”?

全書分為三卷,分別講述羣體心理、羣體的意見與信念以及不同羣體的分類及其特點。

在第一卷,《羣體心理》中,作者介紹了羣體的一般特徵、羣體的感情和道德觀、羣體的觀念、理性與想象力,以及羣體信仰所採取的宗教形式。

在一定的條件下,一羣人會表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完全不同於其中的個人所具有的特點,他們聚集在一起,感情和思想採取同一個方向,自覺的個性消失,形成了一種集體心理。這就是“羣體”,也即“烏合之眾”。

“烏合之眾”語帶貶義,事實上,這本書所指的,就是貶義。因為,在集體心理中,個人的才智被削弱了,從而他們的個性也被削弱了,異質性被同質性所吞沒,無意識的品質佔了上風。所以,羣體中累加在一起的只有愚蠢而不是天生的智慧。

這裏插入另一個個人看法,我向來不信任所謂的“頭腦風暴”,一羣人在一起瞎説,號稱碰撞,其實認識深度和智力水準完全不在同一個維度,其結果是大大降低思考效率,遠遠不及個體在安靜環境下的冥思苦想和靈光乍現。

羣體意識在拉低智商之餘,還產生一種趨同性,淹沒異見,扼殺個性。

其心理機制是這樣的:“因為人多勢眾而一時產生的力量感,會使羣體表現出一些孤立的個人不可能有的情緒和行動。在羣體中間,傻瓜、愚蠢和心懷妒忌的人,擺脱了自己卑微無能的感覺,會感覺到一種殘忍、短暫但又巨大的力量。”

作者是以法國大革命為主要分析樣本,熟悉政治鬥爭氛圍的我們從中可以從眾嗅到歷史的氣息,並自動腦補所有在行政高壓或話語霸權之下的各種畫面。

在本卷中,作者還特別提到了“在劇場裏觀察事物的特殊立場”,他指出,這種立場毫無疑問是存在的,但是它的原則與常識、邏輯基本上毫無相同之處。

他簡明但是確切地説了幾點,對今天的電影市場依然有效。120年前啊,親們!太陽底下並無新事。

1、“打動觀眾的藝術當然品位低下,不過這也需要特殊的才能。”

就是説,所謂“爆款”,其內容的准入門檻一定要低,要針對最大的人羣基數,但是要伺候好這個“大多數”,同樣是一個技術活。

2、“通過閲讀劇本來解釋一齣戲的成功,往往是不可能的。劇院經理在接受一部戲時,他們自己通常並不知道它能否取得成功。因為如果想對這事作出判斷,他們必須能夠把自己變成觀眾。”

史上有很多被劇院經理、出版商一致拒絕而終成的“爆款”案例,至今不絕。今天的影院經理也面臨同樣的選擇困境,更不用説身處項目前端的投資人。固化思維和路徑依賴,都是與“爆款”擦肩而過的罪魁,但是“經驗”,仍然是負責任的立身之本,至少能守住遊戲規則的底線。

同時,“劇院”這個特定的場域,有一種特殊的氣場,這一點,是讀劇本、看樣片、小規模看片等場景無法感同身受的。

3、“以名譽、光榮和愛國主義作為號召,最有可能影響到組成羣體的個人,而且經常可以達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羣體未來自己只有一知半解的信仰、觀念和隻言片語,便英勇地面對死亡,這樣的事例何止千萬!” “劇院裏的觀眾要求作品中的英雄有着誇張的美德。一般也可以看到,一次集會,即使其成員品質低劣,通常也會表現得一本正經。”

這裏涉及到“爆款”的內容性質,即符合普世價值的偉光正,拔高的道德標準,超現實的英雄形象,才有可能“燃”。

4、“影響民眾想象力的,並不是事實本身,而是它們發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 “萬萬不可求助於智力或推理,安東尼讓民眾反對謀殺凱撒的人,採用的辦法並不是機智的説理,而是對民眾宣讀凱撒的遺囑,用手指着他的屍體。”

這裏涉及“爆款”在內容表達上的方法論,簡單、直給、形象、煽情。奇妙的是,這個方法論同樣適用於“爆款”的傳播和推廣。

在第二卷,《羣體的意見與信念》中,作者分析了羣體的意見與信念中的間接因素、直接因素,羣體領袖及其説服的手法,以及羣體的信念與意見的變化範圍。

在對羣體意見的構成及傳播的研究結論中,至少有3條依然符合今天的通俗文化市場運作。

1、“羣眾從來就沒有渴望過真理,面對那些不合口味的證據,他們會拂袖而去,假如謬論對他們有誘惑力,他們更願意崇拜謬論。凡是能向他們提供幻覺的,也可以很容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凡是讓他們幻滅的,都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

除社會政治現象外,這個觀點還特別適宜解釋大眾娛樂消費品的內容邏輯,即造夢的、反現實的、精神按摩的,最適合集體意淫。

2、“當領袖們打算用觀念和信念——例如利用現代的各種社會學説——影響羣體的頭腦時,他們所藉助的手段各有不同。其中有三種手段最為重要,也十分明確,即斷言法、重複法和傳染法。”

腦白金的廣告,從內容制定到傳播方式都證明了這一點。同樣,對一部電影核心概念的傳播,也可以由此制定策略。

3、“一切與民族的普遍信念和情感相悖的東西,都沒有持久力,逆流不久便又回到了主河道。”

普世價值,文化認同,是“爆款”內容的基本倫理。

在第三卷,《不同羣體的分類及其特點》中,主要介紹了羣體的分類、被稱為犯罪羣體的羣體、刑事案件的陪審團、選民羣體以及議會。

其中,與我的閲讀初衷有交集的部分,是還是關於羣體的智商拉低現象:“一切集體,不管其成員如何,全都患有智力低下症。在羣體中,人們總是傾向於變得智力平平,在一般性問題上,40名院士的投票不會比40個賣水人所投的票更高明。”

所以,不要去理會幾個習慣於故作驚人之語的影評人、意見領袖的小眾觀點,由於羣體的智力低下,內容上的低門檻,認知上的無障礙,情緒上的受共振,接受過程的被催眠,這一切才有產生的起點,以及實施的温牀。

在勒龐的時代,“烏合之眾”的集合和集體行動都依靠輿論的多米諾效應和肉身的聚合,還有其地域和影響力上的侷限性;而在今天,“烏合之眾”的聚合,已經由無孔不入的網絡技術大大提升了傳播速度和覆蓋面,並迅速變現為實體的社交行為,除了文化認同感帶來的天然壁壘,沒有什麼能阻擋“羣氓”的集體狂歡。

烏合之眾讀後感 篇二

對於《烏合之眾》這本書,其實我早有耳聞,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去閲讀一番。恰好這期流動書舍的主題是心理學,裏面推薦的書籍有《烏合之眾》,一下燃起了我想看此本書的衝動。就這樣,我開啟了《烏合之眾》閲讀之旅。

《烏合之眾》是一本研究大眾心理的書籍,書中圍繞三部分進行展開,分別是“羣體心理”、“羣體的意見與信念”以及不同羣體的分類及其特點。勒龐對於自己的提出的見解十分自信,並時常通過插圖以及案例來證明其提出的觀點,使自己的觀點更易信服。雖然這本書籍飽受好評,對於羣體的研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但對於勒龐提出的觀點,我並不敢完全苟同。

勒龐對於羣體的概念做了基本的定性,他認為羣體並不只是一羣人聚在一起,而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認為具有共同明確目標的人才能稱之為羣體。“羣體總是無意識的,但也許就在這種無意識中間,隱藏着它力量強大的祕密”。決定羣體特點的原因中,一是無意識,二是傳染的現象。三是易於接受暗示的表現。只要羣體中有一個人提出觀點和看法,周圍的其他人都會不自覺的受到暗示。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淘寶購物。

當我們需要購買一件商品,但是之前對於這一件商品完全沒有接觸和了解的時候,我們往往藉助的是店鋪評分、用户評價,其中用户評價對我們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當在尋找意向商品的時候,第一個看到一家店鋪的商品,評分很高、很多人購買且幾乎都是好評,我們就好像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那個它,心裏默默地説“嗯,這個就是我心儀的”。或許這個商品並不是適合所有人,但是當購買羣體一大片倒向好評的時候,你會不自覺認為這個也是很適合我的。這就是為什麼當有人對於店鋪差評就會受到店主的報復的原因了。因為評價引導性實在是太強了,以至於當大家不知道如何選擇一件商品的時候,就會無意識的受到用户評價的影響。

在“羣體領袖及其説服的方法”一節中,他認為所謂頭領,有時不過是小頭目和煽風點火的人,他們並不一定具有超於常人的智慧與本領。他們採用的動員手段是:斷言、重複和傳染。做出簡潔而有力的端麗,不理睬任何證據,不斷的進行有效重複。這種動員手段不否定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因為這種手段會讓領袖的説法進入我們腦海,通過不斷重複,從而構成行為動機,讓我們對這種説法深信不疑。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我們對於領袖提出的説法並只是一昧的接受,領袖的斷言也並不是無理無據。時代在發展,我們的思考也在進步。

在這本書中,作者不止一次地強調個人在進入羣體之後,就會變得偏執、專橫和毫無自己的主見,智力也總是低於孤立的個人,由此可見他對於羣體是持較大的悲觀態度的。當然我們在閲讀此本書應帶有思考的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離不開人民羣眾,羣體並不是像作者看待的那樣一無是處。我們對於書中的觀點應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並不能全盤接受,而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並將其運用在現實生活中。

烏合之眾讀後感2000字 篇三

如果我們承認馬克思關於“歷史是由人民羣眾創造的”的論斷是對的,同時承認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關於“羣體在心理學上是幼稚、無知、無理性且容易被利用的”。那麼我們就可以輕易的明白為什麼某些人總是強調“這是人民的選擇”或者説“這是歷史的選擇”了。

其實在讀這本書前,我對於馬克思關於“歷史是人民羣眾創造的”這句話是比較相信的。也許我這種相信恰恰是如烏合之眾中所説的那種身處於“無知的羣眾”中的一種無理性的被綁架的相信。因為從歷史的大趨勢來講,社會國家乃至世界確實是在向着有利於人民羣眾的方向發展,這不正好説明了“歷史是人民羣眾創造的”麼?

但是事實是我們在歷史上幾乎看不到人民羣眾對歷史的方向有什麼明確的利己性傾向。羣體可以在某一個時段將一個有利於自己的政府扶植上台,同時又可能因為一些根本無法確定的謠言立刻將這個政府踢下台去。而在歷史上起着決定性的把握歷史方向的關鍵因素並非羣眾的意見,而是那些能夠引導羣眾力量的個人或至少一小羣保持頭腦冷靜和清醒的人。

也不一定保持清醒,有的時候這些領導者本身也並不清醒,他們可能耽於自己美好的政治信條或宗教信仰之中。但關鍵的是,需要這麼一個核心似的“英雄”將這一切的信條、理念、信仰化為一種不可量化的“情緒”,才能使之最終被“羣體”所接受。

根據龐勒的理論,在討論各種因素對羣體的影響的時候,理性是放在最後一位的。幾乎沒有人能夠在一個羣體中以個人智慧為整個羣體智慧添光增彩。羣體智商一定且永遠是低於組成羣體中的每一個個人的智商的,且這種差距隨着組成羣體的每一個個體的智商的增高會越拉越大。

而且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歷史中,即便是在現代,在一個民主國家的法庭上,在陪審團中。這種現象也非常普遍,在一些案件的審理之後,陪審團中的單個成員在接受採訪時紛紛表示如果重新讓他選擇的話,他不會給出這樣的結果。

雖然龐勒對於各種因素對羣體的影像的排列並不完全可信,比如他將“種族”排在第一位,同時他也是個徹頭徹尾的種族主義者。但是我仍然認為他的論述在某些方面是成立的。比如教育、理性這類因素對羣體的影響非常之低,羣體永遠對最簡單最直觀最感情化的口號做出積極的反映(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但是對長篇大論式的論述報以消極的態度(懶得去支持或反對)。

基於此觀點,龐勒同時提出了另一個觀點:一個社會的高等教育普及度越高,對社會本身的發展並不是一個好事。甚至可能對社會生產有阻礙作用。作為一名資產階級的心理學家,在這一點上,龐勒很大程度上是在為當時逐漸興起的共產主義運動找一個邪惡的理論支持。他認為正是因為高等教育的普及,才導致馬克思這類“討厭的人”的出現,然後最後導致一羣工人被“煽動”進行罷工最後導致了社會生產的停滯。

拋開階級,我們可以認為龐勒的着個觀點有一定的正確性。在歷史上,成為羣眾並沒有門檻,但是成為引導羣眾的“英雄”或負面作用的“反英雄”是有門檻的。一個英雄或反英雄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與個人道德情操、教育水平、家庭環境等許多“個人素質”有着至關重要的關係。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擁有成為“英雄”或“反英雄”的能力。如果是在一個動盪的戰亂年代還好,如果在一個和平的穩步發展的社會下,成為“英雄”的機會很少,那麼這類人中就有很多選擇去做一個“反英雄”,按照龐勒的話説就是成為“馬克思”。

而事實上,在戰亂動盪的年代因為客觀原因不可能做到普及高等教育。所以普及高等教育這個命題就等於製造反英雄。

在論述這一觀點的時候,龐勒還準確的預言了我們現在的一個社會現象:學歷歧視。

架設我們有一個前提,社會中的高等職位永遠少於低等職位。而且我們也永遠不能想出一種使得掃地工人必須掌握微積分和概率統計才能掃地的方法。

那麼如果我們的高等教育僅僅是精英教育,只有少部分人能夠獲得高等教育。且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的數量剛好等於社會需要這些人才的數量。那麼一切安好,社會和諧,沒有人會因此而產生什麼矛盾。

但是如果我們的高等教育變成了普及教育,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高等教育。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獲得與其知識結構相符的高等職業。而絕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必須去和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同幹那些不需要高等知識結構的職位,他們必然心有不甘,這種不甘最終可能導致某種很嚴重的後果。同時,那些從事高等職業的高等受教育者因為同情,會人為地提高那些低等職位的進入門檻,最後會造成大量的社會浪費,阻礙社會生產的發展。

另外,由於高等教育的相對普及,高等受教育者會對低等受教育者進行學歷歧視。隨着社會高等受教育者的比例增高,這個歧視會越來越嚴重。

這兩方面綜合起來的結果就是高等教育越普及,社會矛盾越大(高等教育者與低等教育者),且會出現越多的不穩定因素(閒置的高等教育組合),且越來越少的實幹者(缺少的低等教育者)。

最後,你會發現其實龐勒這個幫助“資本家”剝奪工人學習權利的理論支持最後會得出一個完全正確的結果。而且,我們現在的社會還確實就在他的預言下繼續前行着……

《烏合之眾》讀後感 篇四

《烏合之眾》的作者是古斯塔夫·勒龐。作者是一位法國人,他的血液裏帶有法國人特有的激進與狂熱。我並不是十分認同勒龐的觀點,勒龐在書中闡述個人一旦形成羣體,羣體就會擁有個人永遠都不會擁有的一些心理與思想,一個温和的人在融入了羣體之後,在一定的條件下,例如革命爆發,他就可能會成為一個暴力的人。他還認為羣體所體現出來的種種特質是人類處於原始狀態才會出現的一種現象。在他的筆下。羣體毫無理智可言,他們極容易受到暗示和煽動。羣體對既有真理的維護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無論是誰只要動搖了真理的權威性,羣眾就會十分殘忍的對待他。希帕蒂婭是生活在東羅馬帝國時期的女數學家。她既聰慧又美麗。

由於宗教迫害,希帕蒂婭在回家的路上被人們脱了衣服,對這位偉大的女數學家施以暴行——他們用蚌殼割下了她的肉,又將她的屍體焚燬。這在我們看來是十分殘忍的舉動,可是羣眾們卻可以做出來。我相信在他們只是個體的時候是絕對不會做出如此可怕的事情來的,也許連想都想不到。

尚且不説勒龐的觀點是否有些不妥,但他在書中舉出了大量的的例子來證明他的觀點,例如十字軍的遠征(勒龐在書中舉了大量與十字遠征軍相關的例子)以及拿破崙。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例子之外還有關於馬薩羅尼的故事,布瑞維利爾夫人等等。這使你即便不認同他的觀點,卻還是不得不説他的觀點是那麼的令人信服,但是既然是研究大眾心理的書,舉例子的話是不是不光要舉西方國家的例子,更應該有亞洲,拉丁美洲等世界各地的例子呢。

勒龐的用詞也大多帶有完全肯定的色彩。“必須”“一定”之類的詞語在他的書中經常出現,相反“可能”“也許”之類的詞卻很少出現,甚至可以説是幾乎沒有。這樣大膽的用詞也是我對這本書十分痴迷的原因之一。

我十分喜歡心理學,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而選擇了學習新聞。我認為新聞學可以幫助我認清大眾的心理,他們是怎樣思考的,他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心理,又為什麼會像勒龐説的那樣出現“羣眾是盲目的”類似這樣的觀點,又是否因為羣眾是盲目的,是狂熱的,又是容易受到暗示的,所以才會出現法西斯時期那樣瘋狂的狀態。我對人們的思想着迷,但是我更對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着迷。

《烏合之眾》這本書讓我們接觸到了羣眾這種行為、心理產生的原因。我認為也許你無法認同勒龐的觀點,但你一定會被他字裏行間中所體現出的魅力折服。

烏合之眾讀後感 篇五

勒龐這本充滿偏見的《烏合之眾》無疑是學以致用的典範,其中諸多偏見性的詞句看得我這個旁觀者頗不理智,再深思一層,這廝在文字中下套,把自詡為獨立的精神個體的麪皮撕下,使人露出烏合之眾中一員的嘴臉,其手段不可謂不狠。正是這個原因,這本有着諸多猜想的羣體心理學叩門之作,讓我不得不審慎對待,仔細閲讀。

勒龐認為,若干清醒理智高IQ的人組成了一個羣體,其智力水平立刻會大大下降。由理智主導事物的發展趨勢遠遠沒有由情感趨勢來得快捷迅速。而對於羣體來説,往往只能夠接受簡單而極端的情感,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一夜之間成了神,而另一些人則立刻被千夫所指,遭萬人唾棄而不得翻身。雖然勒龐只舉了些簡單的例子,但不得不説,能夠佐證他觀點的例子跨越了時間和空間,在生活中大量存在。不妨讓我們回憶一下45年前出現的神奇歷史事件,不,這對於那時還沒出生的我們來説還是顯得太遙遠,勒龐對於歷史即是想象虛構毫不容疑。還是緊跟時代步伐,讓我們來聊聊因為微博一夜成名的紅十字會——或者,與火車有關的某機構(聽説這機構快成敏感詞了,也不知真假)?這兩個機構危機公關的能力顯然低於各個體的平均水平。而在這兩個事件中相關謠言各種PS照片得到廣泛傳播,非持續圍觀事件的羣眾們説不定就將那些需要考證的東西當做現實,拿一生去相信。

GroupThinking(1)的這套理論似乎能解釋勒龐羣體智力水平遠低於個體平均水平的觀點。試圖挑戰GroupThinking的人往往死得很慘,如果他們沒有極佳的辯才和與對手相當水平的專橫。精神貴族似乎不缺辯才——起碼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們有別於羣體,不過得遺憾的指出,這些精神貴族往往對於專橫也持有相當程度的鄙夷。所以,他們對於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開頭碰壁之際便收手佔了絕大部分。少數能堅定不移於不要臉的自我吹捧與蠱惑人心者,打破其他羣體的Groupthinking倒是有相當機率,但這也意味着,會被供上神壇,成為另一個羣體的領袖(3)。不消説,當一個精神貴族得承擔相當一部分的壓力,從無人理解到違心言行,甚至還有犧牲部分智力水平的風險,從冷靜客觀到無法避免的GroupPolarization(4)。

勒龐同時認為,作為個體的人要受意識的約束,而在羣體中,意識退回軀體深處,整個人由無意識統治(弗洛伊德至少在這點上對勒龐表示了高度的讚賞,而老弗對勒龐態度的漂移不定似乎也有分居不同羣體的影子)。而無意識是簡單粗暴,狹隘又自私的低等意識(5)。為何在羣體中,人羣更不受約束?勒龐的解釋再次華麗麗地讓我想到兩個心理學中所説的名詞——破窗效應(6)and責任分散效應(7)。破窗效應主要針對不良行為的示範性作用,而責任分散效應讓更多的人在公眾場合助人為樂這件事兒上選擇了袖手旁觀。此二者的共同點是心裏承受的道德壓力會因為“也有人和我一樣”小很多,從而一次次衝破個人設定的底線。

我不得不承認,這本《烏合之眾》所帶給我的樂趣遠非複習一遍腦子裏的各種名詞。最吸引人的,無疑是貫穿這本書的,看似大逆不道的核心內容——所謂民意,大抵可相當於另一種程度的暴力,而這種暴力,比所謂專制,來得更隱蔽,影響也更加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