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1年烏合之眾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9W

2021年烏合之眾讀後感

《烏合之眾》是解析羣體心理的經典名著,它是一部學術性著作,語言生動流暢,分析鞭辟入裏,入木三分。剖析了羣體的諸種特點及其成因。今天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烏合之眾讀後感,請您閲讀。

烏合之眾讀後感1

《烏合之眾》是法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羣體心理學創始人古斯塔夫?勒龐的名著,初次出版於1895年。該書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羣體的諸種特點及其成因。全書分為三卷(羣體心理、羣體的意見與信念、不一樣羣體的分類及?特點),依次分析了“羣體的感情和道德觀”,“羣體的觀念、推理與想象力”,“羣體的意見”,“羣體領袖”等,深入透視了社會服從和過度服從、趣味單一、羣眾的反叛、大眾文化、受別人支配的自我、羣眾户外、人的自我異化、官僚化過程、以及無意識在社會行為中的作用。

這部著作在國際學術界有着十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弗洛伊德曾評價説:“勒龐的這本書是當之無愧的名著,他極為精緻地描述了羣眾心態。”社會心理學家奧爾波特評價説:“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已經寫出的著作中,最有影響者,非勒龐的《烏合之眾》莫屬。”社會學家墨頓評價?:“勒龐這本書具有持久的影響力,是羣體行為的研究者不可不讀的文獻。”與任何學術著作一樣,該書也有其侷限性,如作者因羣體的非理性性質和表現而對它持鄙視和恐懼的態度。他説:“個人在羣體影響下,思想和感覺中道德約束與禮貌方式突然消失,原始衝動、幼稚行為和犯罪傾向的突然爆發。”但同時他又認為羣體是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因而是世界潮流的引領者。但這種內在矛盾並未減損其思想學術價值,而是為之後者開啟了更深入研究的空間。這部著作對於我們這天認識和研究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現象依然有着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啟發好處。

烏合之眾讀後感2

時常發現,其實我們不比百年(甚至更久以前)的人聰明,他們説的那些事情,那些原因,那些問題……現在直到將來都會不斷重複,只不過換了一個外殼而已。《烏合之眾》對羣體心理的洞悉,就是這樣,我們都早已知道問題所在,但也只能遵循某種人類尚未理解的力量,不斷再犯。“知道”與“做到”的差距,整個人類如此,何況個人。

不知為何,中文版書名《烏合之眾》,直接有了如此明確的貶義,而英文的《TheCrowd》是明顯中性的,雖然內容依然……全書雖有其時代侷限性,但總體十分精彩,憑我短短的社會閲歷,深感不能完全領會,直接摘錄一些作者的觀點,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記錄如下:

個體與羣體,就好比細胞與生物體,生物體雖由細胞組成,但具有很多細胞沒有的特性,而我們作為個體來研究羣體,有一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無奈,是研究不清楚的。

個體融入羣體之後,個性會有一定程度的消失,情感和思想會轉向羣體所有的公共方向,甚至和自己原有的相反。

羣體衝動、易變、輕信、急躁、偏執、專橫、感性、極端化、不允許懷疑和不確定存在,好比生物的低等狀態……這與組成羣體的個體素質無關,這時候其決定作用的是本能和情感,是一種“無意識”的層面,而不是理性,所以高端人士與凡夫俗子組成的羣裏,差別不大。

羣體不善推理,卻急於行動。

時勢造英雄,其實英雄只是一個被動的產物,英雄的出現是必然的,但具體是誰成了英雄,是偶然的。

高深的觀念必須經過簡化才能被羣眾接受,這和做產品很像,普適的產品一定是非常簡單通用的。

羣體的道德,會比個人的更好或更壞。羣體可以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但是也能表現出極崇高的獻身、犧牲和不計名利的舉動,即孤立的個人根本做不到的極崇高的行為。以名譽、光榮和愛國主義作為號召,最有可能影響到組成羣體的個人,而且經常可以達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

影響羣體,萬萬不可求助於智力或推理,絕對不可以採用論證的方式,而是應該從情感層面施加影響。而且,想要讓這種信念在羣體中紮根,都需要把能導致危險的討論排除在外,好比宗教的手法。

羣體因為誇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會被極端感情所打動。希望感動羣體的演説家,必須出言不遜,信誓旦旦。誇大其辭、言之鑿鑿、不斷重複、絕對不以説理的方式證明任何事情——這些都是公眾集會上的演説家慣用的論説技巧。

羣體的“上帝”從未消失,一切宗教或政治信條的創立者之所以能夠站住腳,是因為他們成功的激起了羣眾想入非非的感情,他們使羣眾在崇拜和服從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隨時準備為自己的偶像赴湯蹈火。

我們在用不同的詞語代表相同的意義,用相同的詞語代表不同的意義。不明確的詞語,有時反而影響最大。

當羣體或信仰變化,對某些詞語喚起的形象深感厭惡時,假如事物因為與傳統結構緊密聯繫在一起而無法改變,那麼一個真正的政治家的當務之急,就是在不傷害事物本身的同時趕緊變換説法。比如把“地租”變成“土地税”。

羣體有着服從頭領的本能需要,或者説個體無意識裏有一種犯賤的需要。領袖需要特別的堅定,而他堅定的觀點,是否正確並不關鍵。

領袖動員的手段——斷言、重複、傳染。領袖需要名望,名望的特點就是阻止我們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讓我們的判斷力徹底麻木。

種族的強大,在於一個民族普遍信念和情感,是十分穩定的,聯想到中國歷史上幾次非漢族統治,本來是入侵,結果都是更多的被漢化。

羣體在客觀上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人類社會一直都在以一種“感性”的方式進化。我們不該對羣體求全責備,説他們經常受到無意識因素的左右,不善於動腦筋。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他們開動腦筋考慮起自己的眼前利益,我們這個星球上根本就不會成長出文明,人類也不會有自己的歷史了。

烏合之眾讀後感3

如果我們承認馬克思關於“歷史是由人民羣眾創造的”的論斷是對的,同時承認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關於“羣體在心理學上是幼稚、無知、無理性且容易被利用的”。那麼我們就可以輕易的明白為什麼某些人總是強調“這是人民的選擇”或者説“這是歷史的選擇”了。

其實在讀這本書前,我對於馬克思關於“歷史是人民羣眾創造的”這句話是比較相信的。也許我這種相信恰恰是如烏合之眾中所説的那種身處於“無知的羣眾”中的一種無理性的被綁架的相信。因為從歷史的大趨勢來講,社會國家乃至世界確實是在向着有利於人民羣眾的方向發展,這不正好説明了“歷史是人民羣眾創造的”麼?

但是事實是我們在歷史上幾乎看不到人民羣眾對歷史的方向有什麼明確的利己性傾向。羣體可以在某一個時段將一個有利於自己的政府扶植上台,同時又可能因為一些根本無法確定的謠言立刻將這個政府踢下台去。而在歷史上起着決定性的把握歷史方向的關鍵因素並非羣眾的意見,而是那些能夠引導羣眾力量的個人或至少一小羣保持頭腦冷靜和清醒的人。

也不一定保持清醒,有的時候這些領導者本身也並不清醒,他們可能耽於自己美好的政治信條或宗教信仰之中。但關鍵的是,需要這麼一個核心似的“英雄”將這一切的信條、理念、信仰化為一種不可量化的“情緒”,才能使之最終被“羣體”所接受。

根據龐勒的理論,在討論各種因素對羣體的影響的時候,理性是放在最後一位的。幾乎沒有人能夠在一個羣體中以個人智慧為整個羣體智慧添光增彩。羣體智商一定且永遠是低於組成羣體中的每一個個人的智商的,且這種差距隨着組成羣體的每一個個體的智商的增高會越拉越大。

而且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歷史中,即便是在現代,在一個民主國家的法庭上,在陪審團中。這種現象也非常普遍,在一些案件的審理之後,陪審團中的單個成員在接受採訪時紛紛表示如果重新讓他選擇的話,他不會給出這樣的結果。

雖然龐勒對於各種因素對羣體的影像的排列並不完全可信,比如他將“種族”排在第一位,同時他也是個徹頭徹尾的種族主義者。但是我仍然認為他的論述在某些方面是成立的。比如教育、理性這類因素對羣體的影響非常之低,羣體永遠對最簡單最直觀最感情化的口號做出積極的反映(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但是對長篇大論式的論述報以消極的態度(懶得去支持或反對)。

基於此觀點,龐勒同時提出了另一個觀點:一個社會的高等教育普及度越高,對社會本身的發展並不是一個好事。甚至可能對社會生產有阻礙作用。作為一名資產階級的心理學家,在這一點上,龐勒很大程度上是在為當時逐漸興起的共產主義運動找一個邪惡的理論支持。他認為正是因為高等教育的普及,才導致馬克思這類“討厭的人”的出現,然後最後導致一羣工人被“煽動”進行罷工最後導致了社會生產的停滯。

拋開階級,我們可以認為龐勒的着個觀點有一定的正確性。在歷史上,成為羣眾並沒有門檻,但是成為引導羣眾的“英雄”或負面作用的“反英雄”是有門檻的。一個英雄或反英雄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與個人道德情操、教育水平、家庭環境等許多“個人素質”有着至關重要的關係。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擁有成為“英雄”或“反英雄”的能力。如果是在一個動盪的戰亂年代還好,如果在一個和平的穩步發展的社會下,成為“英雄”的機會很少,那麼這類人中就有很多選擇去做一個“反英雄”,按照龐勒的話説就是成為“馬克思”。

而事實上,在戰亂動盪的年代因為客觀原因不可能做到普及高等教育。所以普及高等教育這個命題就等於製造反英雄。

在論述這一觀點的時候,龐勒還準確的預言了我們現在的一個社會現象:學歷歧視。

架設我們有一個前提,社會中的高等職位永遠少於低等職位。而且我們也永遠不能想出一種使得掃地工人必須掌握微積分和概率統計才能掃地的方法。

那麼如果我們的高等教育僅僅是精英教育,只有少部分人能夠獲得高等教育。且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的數量剛好等於社會需要這些人才的數量。那麼一切安好,社會和諧,沒有人會因此而產生什麼矛盾。

但是如果我們的高等教育變成了普及教育,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高等教育。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獲得與其知識結構相符的高等職業。而絕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必須去和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同幹那些不需要高等知識結構的職位,他們必然心有不甘,這種不甘最終可能導致某種很嚴重的後果。同時,那些從事高等職業的高等受教育者因為同情,會人為地提高那些低等職位的進入門檻,最後會造成大量的社會浪費,阻礙社會生產的發展。

另外,由於高等教育的相對普及,高等受教育者會對低等受教育者進行學歷歧視。隨着社會高等受教育者的比例增高,這個歧視會越來越嚴重。

這兩方面綜合起來的結果就是高等教育越普及,社會矛盾越大(高等教育者與低等教育者),且會出現越多的不穩定因素(閒置的高等教育組合),且越來越少的實幹者(缺少的低等教育者)。

最後,你會發現其實龐勒這個幫助“資本家”剝奪工人學習權利的理論支持最後會得出一個完全正確的結果。而且,我們現在的社會還確實就在他的預言下繼續前行着……

烏合之眾讀後感4

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 勒龐,羣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他寫下了很多心理學著作,以《烏合之眾》最為出名,完成於1895年。

《烏合之眾》由四部分組成,包括導言、羣體的心理、羣體的主張和信念以及不同羣體的分類和特點。它對羣體行為進行了大量的闡述,精緻的描述了集體心態,深刻的剖析了羣體的特點。從羣體的組成,特徵,分類,觀念和信仰,到影響羣體的一些直接和間接因素並通過羣體領袖這個角色來説明領袖是通過什麼方式去領導其羣體,最後通過犯罪,陪審團,選民和議會這四種羣體來説明其特點。層層深入,描述人一旦處於羣體中,人的個性會被淹沒,羣體的無意識會佔據主導地位,並影響着人們的判斷能力。

書中的關鍵詞——羣體其實指的是許多人湊在一起,每個人的個性消失,感情和思想都在關注同一件事情,這許多人就形成了一個羣體。從心理學角度這個定義中可以看出並不是一羣人湊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羣體。湊在一起的人必須在感情和思想上都關注同一件事情,每個人的個性消失,這羣人才形成了一個羣體。

大多數人一旦處於羣體中,就會變得懶惰起來,不太願意去自我思考了,因為人們都有一種從眾的思想,跟着大眾走,猶如抱着“大腿”,覺得應該跟大多數人保持的立場一樣,這樣才是安全的、正確的,哪怕最後被證明是錯的,個體會覺得法不責眾,可能覺得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他們會想:你看,那麼多人都錯了,我錯了也是挺正常的。在這過程中,一旦你身處羣體中,你的那種自我獨立思考的意識頓時就變弱了,以至於説壓根就消失了,個體變得懶惰了,本來好逸惡勞就是人的本性,而這剛好迎合了你的需要。

如果大部分人都是持着如上態度的話,那麼稱所在羣體是烏合之眾的話,那就一點不奇怪了,羣體的智力是遠遠低於個人智力平均值的,因為他們壓根看問題就不靠理性,而是靠感情,或者當時的情緒決定的,而這個情緒是很容易受環境影響的,人一旦抓住這個心理現象,就可以很容易操縱全場,達到自己的目的的。

這本書的背景是19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時代,與我們今天的環境還是有所區別的。我們可以聯想的大範圍的批鬥現象,通過無理鬧的羣體行為批評、打倒他們討厭的社會人士,造成了一大堆冤假錯案,前陣子看《周恩來傳》時,在裏面也有一定的闡述,當時周恩來也受到一定的影響,但畢竟國家總理,也不能亂動啊。但這過程中,它就是點燃了羣眾民主之火,卻缺少大量合適的各級指揮人員,從而使羣眾力量走向歧途,變成了不可控的歷史災難。

回到當今時代,它是一個高度網絡化的時代,羣體的範圍又有了進一步的擴展,剛剛發生的社會事件一經發表馬上就可以引起一大堆素未謀面的人聚集在一起,看評論,發評論,點贊,轉發,馬上表明自己的立場,然而,又有多少人在轉發之前有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的,還是僅僅根據所謂的點贊數、轉發量,亦或是向朋友圈刷一下存在感,表明自己是知道這件事的,生怕別人不知道你知道一樣。於是,這過程中,隨着社交鏈的傳播,馬上會形成一種強大的網絡輿論,影響是巨大的。(對當事人、對後來的讀者造成影響)

謠言止於智者,這個智者或許僅僅是比其他人多了一份獨立思考和自我判斷而已,從而阻止了謠言進一步擴散,防止造成更大的危害。

所以回到我們現實生活中,應該避免讓自己成為烏合之眾中的一員,不要陷入羣體的這種陷阱中,遇到事情多問自己為什麼,不盲目從眾,多保持一點獨立、自由精神,維持一個清晰的頭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出準確判斷,也許能避免悲劇。我們應該突破了所謂“烏合之眾”的思維,避免自己成長一名“烏合之眾”。

烏合之眾讀後感5

出於好奇,用這一學期的時間,仔細閲讀了吉斯塔夫·勒龐的《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勒龐身處思想混亂,歧視紛呈的世紀末,屬於法國思想界中“親英派”的邊緣人物。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觸發了勒龐對羣眾心理研究的敏感神經。分享一下我感觸最深的四個地方:

一.在書中他如先知般寫到“我們就要進入的時代,千真萬確將是一個羣體的時代。”勒龐這裏所謂羣眾進入了歷史,是指他們過去幾乎不起任何作用的意見,已開始發揮作用。這也讓我們注意到了編報紙的人對羣眾意見的影響,他們先是迎合羣眾的感情,然後把這些感情引入特定的行為渠道。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後,對於新聞媒體的報道應加以自我理性的判斷,而並非欣然接受思維的同化。另一方面,對於媒體人應清醒的意識到,他們對於羣眾的感情引導,羣眾意見的形成,將會撥動時代的冰弦。

二.“羣體中的人日益被大眾文化所湮沒,這種文化把平庸低俗當做最有價值的東西。”與過去的社會相比,羣眾更易於接受自己周圍的人的判斷和愛好,也讓我們想到今天人們對所謂當代人失去自我判斷能力的關切。提醒着我們對事物的思考應有自我辨別的能力,在大眾文化的環境下形成個體文化的昇華,以突破和創新產生新的文化價值。

三.“我們服從別人的慫恿,它會因為來自集體而更為強大。”

勒龐對於犯罪羣體的剖析中指出其同樣符合所有羣體中能看到的特徵。“羣體相對於孤立個體而言缺乏主宰自己反應行為的能力。羣體的衝動、易變和急躁性。羣體中的某個人對真相的第一次歪曲,是傳染性暗示過程的起點,這便體現的是羣體的易受暗示和輕信性。”

巴士底獄監獄長遇害的典型事例:堡壘被攻破後,極度興奮的人把他圍住,拳腳相加,反抗中他偶爾踢到一個在場的人,有人建議讓挨踢的人割斷監獄長的喉嚨,而他的建議立刻博得了羣眾的贊同。這個挨踢的剛剛乾完活的廚子只是出於好奇心進入了人羣中,然而由於普遍意見就是如此,於是他也相信這是一種愛國行為,他用一把借來的刀切開那裸露的脖子,成功的執行了命令。這警醒着我們,處於羣體之中應提醒自己保持冷靜的思考。在歪曲的傳染過程中,用個體獨立的思考代替這種輕信。

四.“影響羣體頭腦時,三種手段最為重要,即斷言法、重複法、傳染法。”

通過勒龐對這三點的解釋,我有兩方面的思考。首先,如果你居於一個領導的地位,你可以應用簡潔有力的斷言,不斷重複的説法,在人羣中的傳染性,使某種説法進入我們無意識的自我深層區域,而我們的行為動機正是這裏形成的。到了一定時候,我們最終會對它深信不疑。廣告的影響,原因似乎就在這裏。其次,另一方面,當你處於羣體中的一員,無論是領導還是候選人,無論是通過斷言、重複還是傳染進行的思想灌輸,於我們而言還是要強調清醒的頭腦。也許候選人想要保證自己取得成功,他用最離譜的哄騙手段才能征服選民,也許他寫成文字的綱領避免了絕對,他毫無懼色地承諾着最重要的改革。作為青年的我們不能只看事物表面,有着自己獨特的思考,自己的看法,敢於表達我們的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