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國小生科學小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4W

國小生科學小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生科學小論文 篇一

傳統的國小教育是以講述並且灌輸的理念進行的,這樣的教育方式非常不利於學生的辯證思維關係和深入思考能力的培養,因此現階段講究教育要以互動溝通的模式進行,要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但是由於國小教育的特殊性和學生的不確定性這項任務在國小教育的方向是很有欠缺的,現階段教育國小生的科學課課程依舊是講述式教育居多,就算是穿插幾個小的實驗,大多數也是以教師介紹為主,或者以多媒體介紹為主,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單一死板,無法讓國小生真正去喜歡科學課程帶來的知識,更無法真正地帶入到生活應用中去。總結起來現在的國小科學課課程教育的問題有以下五點:

(1)老師傳授單一的灌輸科學課程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填鴨式教育,死記硬背知識點,無法在生活中活學活用;

(2)課堂呆板不活躍,無法調動學生的互動學習興趣,並且缺乏提問熱情,對理論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也缺乏興趣;

(3)課程知識固定,無擴展延伸,無法帶入實際生活中,教師的課前準備不足,傳授心態不正確,應付了事;

(4)課程涉及到實驗由教師或多媒體演示,無法讓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導致學生一知半解,甚至是對生活中的問題理解錯誤而教師渾然不知;

(5)學生對老師的講述充滿服從性,對教師充滿畏懼,沒有辯證思維的培養,不利於生活中對與錯的學習。

二、關於國小生科學教學的幾點生活應用方面建議

1.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以交流互動引導學習代替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教育者與被教育者應該成為朋友,在教學上教師的作用應當是提點和鼓勵、指引,而不是耳提面命的直接告知學生書本上的死板知識。

2.充分調動學生熱情,鼓勵學生提問,對學生的知識掌握要時常提問交流。對學生存在疑問,教師應該及時耐心的解決,並對勇於提問的學生鼓勵表揚,並號召大家學習敢於提問的學生。

3.課前準備充足,並且聯繫實際舉出例子,端正教育者心態,不能對科學課程應付了事。細心準備教案,並且將知識點帶入生活,聯繫實際舉出例子,讓學生覺得學習貼近生活。

4.教與學是在動手實踐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動手興趣,給予實驗實際操作能力,並從旁輔助糾正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在實踐中出真知,再動手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教師指導和糾正,更利於學生學會實踐應用。

5.鼓勵學生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疑問或者對教師的講述進行疑問,教師和學生都充滿“為什麼”去教學。對於學生的疑問要耐心解答,講出真正道理,不要應付了事,在用語上要注意多以商量的語氣去問,而不是強硬尖鋭的語氣直接嚇到存在疑問的學生。

國小生科學小論文 篇二

可別小看這黃色交通線,它可是一種神奇的線。它會發出悦耳動聽的音樂聲,會像最優秀最有經驗的交警一樣辨別每輛車的違規情況,它也會像最公正的法官那樣對違規車輛毫不留情……

8點10分,監控系統發出警報,只見屏幕上出現一輛可能是醉酒的司機開的車,搖搖晃晃。兩旁的黃色交通線通過氣味感應器感受到酒後駕車的情況,馬上變得通體透明,並不停地閃爍,同時傳出迷人的勸阻音樂,音樂之後,黃色的交通線立即用優美的聲音提醒這位司機:“對不起,您酒後駕車,違反交通規則,請立即停車。”可是這位司機把黃色交通線的警告當成耳旁風,腳踩油門想直衝過去,這時會説話的黃色交通線立即發出強大的磁性,把汽車牢牢吸住。機器人警察走過去,輕輕一提,就把違規的汽車和司機送到空中專用線路,讓他到交警隊接受批評和培訓。

9時15分,一輛滿載客人的客車,從東向西疾馳而來,黃色線的數量感應器立即發出清脆的聲音:“對不起,您的車超載10人,請立即停車。”司機一聽黃色交通線知道得這麼清楚,只好乖乖地停下了車。機器人交警又迅即找來另一輛客車,將超載的客人送上了車。

黃色交通線在交通線路上大展神威,有了它,我這個交警總隊長可輕鬆多了,交通事故已經成了歷史,過馬路已經成為人們工作之餘的一種享受……

我希望將來發明一種能夠溶解垃圾的機器。當垃圾成堆時,它會根據垃圾的多少和種類,發射出相應的溶解彈,垃圾便會慢慢溶解,最後滲入地下。這種垃圾融解器還能把垃圾中的一些鐵質元素吸進自己的體內,給自己做能量。

這種機器的形狀跟目前的迷你BP機差不多,它的機體前面還有一個發射管,可以隨身攜帶,如果發現自己工作、學習的地方有了垃圾,只要對準了,輕輕一按,垃圾馬上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另外,這種機器還有大型號的,是專門用來處理垃圾場裏的成堆垃圾。

願這種垃圾溶解器能早日走進我們的生活,為我們創造出一個清潔而美麗的環境。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會用我的智慧,使這個願望成真!

注:此機器決不會溶解非垃圾的物品,請放心!

現在的汽車正在大量增加,時常可以看見許多黑色氣體從汽車尾部排放出來,不但污染大氣層,還在危害着人類的健康。我想:要是能發明一種不用油,質量又好的汽車那多好呀!

太陽是我們地球上可以獲得的最大能源庫。集聚太陽能的技術已經可以用來取暖,做飯,洗澡了,太陽能具有方便,經濟,無污染等優點。所以用它當汽車的能源是再好不過了!這種汽車的形狀很特別,有點象收音機的機身,頂部有一個漂亮的硅板,用來吸收太陽能,在現在汽車油箱的位置,有一個能量轉換器,可以把吸收到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儲存起來,用作聽音樂、開空調、照明等車廂內部設施的能源。

這就是我想發明的汽車——太陽能汽車,你喜歡嗎?

我希望將來能發明一種能使理髮後的小頭髮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機器——吸發機。

當你剛剛理完髮後,頭上、衣服之間會有許多小頭髮。如果你洗頭的話,既不方便,又不能完全洗掉。使用我發明的吸發機,只需要在你感覺癢的地方吸幾下,就行了。

這種吸發機和吸塵機的構造差不多,它既小又方便,只需要裝上一節五號電池,便可使用。在它的尾部有一個小盒子,這個小盒子是放被吸進來的小頭髮的。吸完後,只要把小盒子拿出來,將裏面的小頭髮倒掉就好了。

這就是我想發明的吸發機,你喜歡它嗎?

這就是我想要發明的温控自動牀。這種牀冬暖夏涼,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舒適,而且也給媽媽減少了不少麻煩。同我們現在牀有許多缺點,例如夏天天氣熱,媽媽要把厚厚的墊子拿掉,曬一曬收起來,換上涼蓆。冬天天氣冷了,媽媽又要把涼蓆收起來,換上厚厚的墊子和被子。

我想要發明一種温控自動牀,(這種牀)人們能讓它隨着氣候的變化自動調節温度。當夏天,外界的温度高是,只要打開牀頭的開關,牀就會自動地把温度控制在二十度左右,人睡在上面就覺得特別涼爽。冬天,外界温度很低的時候,也只要打開牀頭的開關,就能自動地把温度控制在二十五度左右,睡在上面,能使你在寒冷的冬天感到春天的温暖。學們,你們喜歡嗎?

面對日趨嚴重的垃圾污染問題,我希望將來發明一種自動分檢並把垃圾逐一消化的垃圾箱——自動消化垃圾箱。當人們把自己用過了而廢棄的生活垃圾放進這個垃圾箱裏時,這個垃圾箱會把塑料處理成像大米一樣的顆粒,廢紙壓縮成餅乾樣的紙餅;玻璃製品集中在一起融化成液體,菜葉等生活垃圾發酵成肥料,清潔工人每天只要把桶裏消化的垃圾歸類收裝然後賣給需要這些肥料的廠家,再次利用這些垃圾。

這種垃圾箱的形狀跟現在的果殼箱差不多,由那些回收的塑料,玻璃製成,它的底座有一個微型電腦,負責分檢,處理人們放進的垃圾。

這就是我要發明的自動消化垃圾箱,希望它能給我們帶來一個清潔又美麗的環境!

我想發明一種多功能宇航衣。穿上它,就可直接從地球飛到外太空。這種宇航衣是用一種耐高温、高壓,可以吸取天然氣,把它轉換成能量的特殊塑料製成的。

這種宇航衣的構造是這樣的:後背有兩個小型火箭,它是整件衣服的動力裝置,*它人類就可以在茫茫宇宙中遨遊了。宇航衣上有一個三角形頭盔,它可以減少飛行中的阻力。宇航衣的腰間有一個方向盤,它是和小型火箭配套的。在太空中的星球上行走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有的星球(比如月球)沒有引力,很容易掉入這無極限空間——宇宙。而我發明的宇航衣的鞋底各有四個吸盤,吸盤可以牢牢地吸住鞋底接觸面,這樣人類便能在太空中的星球上邁步了。衣服上還有工具格、方位顯示儀、無線電呼叫機和等離子火炮槍。

這就是我發明的宇航衣,你喜歡嗎?

以往大家常用“硝煙瀰漫”“火光四起”來形容戰場,因為化學推進劑或發射藥燃燒才能推動彈丸到高速度。未來的戰爭可沒有硝煙,那時我們所用的電炮及一些新型武器幾乎都不用化學能。

我一直希望能發明一種超新型電炮,捍衞祖國神聖領土。這種電炮是用電磁力推進彈丸到超高速狀態的發射裝置,它可將彈丸加速到每秒3-5公里,而常規火炮則望塵莫及。作為超高速動能武器,它的彈丸射程遠、穿甲深,射擊提前量小,因此命中率特別高。用火炮發射質量大於是100公斤的彈丸是很困難,而用電炮不僅可發射克級質量的小彈丸,也可發射噸級質量的射彈或航天器,將它們推進到每秒幾公里到幾十公里的速度,它的速度快、動能大,故可用在坦克、艦船或飛機上。電炮是利用電磁力或電力工作,它僅用電廠的電力就可正常運行,它的成本僅是普通火炮的1%,效率很高。電炮是用電流變化來精確控制發射速度和改變射程的,因此性能優良、工作穩定、可控性好。此外電炮發射時由於少煙霧、火光和衝擊波,因此隱蔽性好,很適合未來現代化戰爭。電炮可作為戰區導彈防禦和國家導彈防禦武器,也可用於地對空的定向發射火箭和純有效載荷,還可用於天基推動航天器進行軌道轉移,電炮的用處可大啦!

怎麼樣?這就是我想發明的電炮,威力很大吧!

我希望將來發明一種多功能牆紙。它可以按照個人的喜好變化顏色,還有時間顯示。最神奇的是,人們只要有“牆紙遙控器”,就可以隨心所欲地讓牆紙變成超大屏幕電視機和環繞立體聲音箱,或變成各種不同風格的風景畫。當你躺在了夏威夷海邊的沙灘上;當你坐在沙發上,就好像坐在黃山頂上。但最令人滿意的就是它的温控功能,它可以使家中保持你想要的温度,可以使春天永遠留在家中!

國小生科學小論文 篇三

1.1小組討論小組討論是生本教育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生本教育重在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性,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在教師為之創造的情景中,小組合作討論,發現和解決問題,學生獲得學習成就感,激發對學習的無限興趣。

1.2小組彙報展示小組彙報展示,是生本教育體現團隊分工合作能力的最佳環節,通過小組組員上台展示彙報討論成果,其餘同學及時糾正補充的方式,完成學生自己的“知識生產”。

1.3小組討論與彙報展示範例[成員1]在探索放大鏡的觀察方法時,我們發現兩種方法,1:物體不動,人眼和物體之間的距離不變,手持放大鏡在物體和人眼之間來回移動,直至圖像大而清楚;2:把放大鏡移至眼前,移動物體,直至圖像大而清楚。[成員2]在比較不同厚度的放大鏡的放大效果時,我們各小組交換不同放大鏡在同一距離觀察同一物體,發現鏡片凸度越大,放大效果越好。[成員3]板書。放大鏡觀察方法:①目、鏡、物三者,目、物不動,鏡動;②目、鏡不動,物動。放大鏡厚度與放大效果:放大鏡鏡片凸度越大,放大效果越好。[學生1]我想補充的是:放大鏡鏡片透明且呈凸狀,因此又叫凸透鏡,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老花鏡;相反還有凹透鏡,如學生中常見的近視鏡。

2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通過同學們的自主探究與交流討論進行的,主要學習了:①、放大鏡鏡片特點:透明的、中間厚、邊緣薄;②放大鏡具有放大的功能,但不能改變物體實際大小;③兩種觀察方法:物動、鏡動;④鏡片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

3小組加分

教師對發言同學以個人為單位,每發言一次為本小組加一分,累計加分。最終評比出分數最多小組,對其進行口頭表揚,並在班級評比欄內貼小紅花一枚,月底清算,用班費進行物質獎勵。

4學生暢談收穫

國小生科學小論文 篇四

創新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不竭動力,培養中國小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中國小生的創新能力更是關乎祖國未來的大事,是落實國家“科教興國”戰略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要求。為促進全校師生形成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氣,雲南師大附小自2001年開展了“少兒小博士評審”等一系列特色教育活動。

一、“少兒小博士評審”活動介紹

1、活動對象

學校五六年級學生

2、活動目的

“少兒小博士”評審活動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不斷探究、求異求真,通過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基本方法和嚴謹細緻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科學探究和實踐創新的基本能力,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勤於實踐、善於思考、樂於動手、團結合作、社會實踐的綜合能力,開闊學生的眼界和啟發學生的心智,拓展素質教育的空間。並以“在體驗中發現,在發現中成長”作為活動的宗旨。

3、活動內容

“少兒小博士”評審活動的研究和評審範圍涵蓋科學、社會、理想、學習、校園、健康、文化、生活八類,分社會科學類,小發明類,自然科學類進行評審,選材從貼近學生生活的普通事物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小博士論文可以是科技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的調查報告、實驗報告、觀測報告、觀察報告、發現報告、研究報告等。

4、活動的評審委員

學校成立了“少兒小博士”論文評審委員會,由校長擔任主任委員,其他校領導擔任副主任委員,教師代表、家長委員會委員和聘任的專家學者擔任評審委員,負責論文的評審和答辯工作。

二、評價方案

1、評審程序(評審的步驟方法)

(1)初評:每年在指定的時間內將論文交給班級的評審委員進行初評,初評以審閲申報的材料為主,評委對項目進行資格審查和科學性審查。並在對所有項目申報進行全面審查的基礎上,選拔一定比例的項目入圍參加終評決賽。

(2)終評:評審委員會集中對網上提交的入圍論文進行評審,評委評審主要遵從“三自”和“三性”的原則。三分之二的委員通過即可參加論文答辯。

(3)答辯::學生自我介紹、陳述論文的核心內容、交流寫作體會、回答評委提問,並進行答辯,綜合考察學生的表現後,現場打分,現場公佈評審結果,頒發小博士榮譽證書。

具體安排如下:1 3月:在全校範圍以班級為單位,科學老師為主,對自願參加“少兒小博士”評審活動的學生和家長進行論文寫作方法培訓。24-5月:學生根據課題及研究計劃做調查、進行研究,收集實驗數據,並完成論文初稿。36月:科學老師審查論文,對論文提出整改建議。47-8月:根據指導老師的建議進一步完善科學實驗、研究、完善論文初稿。510月:學生網上提交論文,評審委員對論文進行網上評分,評選出優秀論文。612月:從優秀論文中按網上評分遴選二分之一的論文參加少兒小博士答辯會,評出小博士論文,頒發小博士榮譽證書。

2、評審標準:活動的評價以“三自”和“三性”原則為標準:

(1)自己選題:選題必須是作者自己本人提出、選擇或發現的。

(2)自己設計和研究:設計中的創造性貢獻,必須是作者本人構思、完成的。

(3)自己製作和撰寫:作者本人必須親自參與作品的製作。項目研究報告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

(4)科學性:包括選題與成果的科學技術意義、技術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確性、科學理論的可靠性。

(5)創新性:包括新穎程度、先進程度與技術水平。

(6)實用性:指該項發明或創新技術可預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課題研究的影響範圍、應用意義與推廣前景。

3、評價案例:

2004級金安六(4)班蔡嵩同學寫的《玫瑰插花保鮮技術》的自然科學論文,他因為自己喜歡玫瑰花,但花期較短,那麼能不能想辦法將他的花期延長呢?從而決定通過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整篇論文認真準備了實驗材料,制定了實驗計劃和方法,並詳細記錄了10個樣本、四天中每天的實驗情況和現象。最後得出了插在鹽水中的玫瑰花保鮮時間比較長的結論,並找到了這一結論的科學依據。

案例充分體現了評審標準中的“三自”和“三性”原則,並收錄在《雲南師範大學附屬國小小博士論文集》裏。

4、“少兒小博士”答辯評審細則

三、“少兒小博士”評審活動的實施成效

僅從2008年至今已有895名學生參與該項活動,372名學生獲評“小博士”稱號。參與小博士評審活動的學生數逐年上升。“少兒小博士”評審活動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創新能力方面收到了明顯成效,學生對學習科學的興趣增強,動手能力、社會實踐能力、觀察實驗能力、探究能力等均得到明顯提高,科學知識的掌握以及科學意識、態度、興趣的養成得以強化,促進了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我校有多名學生在全省和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重要獎項。

四、少兒小博士活動實施的意義

國小生科學小論文 篇五

關鍵詞:社會文化;家庭文化;科學精神;培養途徑

一、家庭文化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必要性與可能 性

(一)家庭文化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必要性

良好 的家庭文化氛圍是學校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重要基礎,正如十九世紀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所 説,國家的命運與其説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説是掌握在母親的手中。

當前,我國正進入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 提升全民族科學素養,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科技競爭力,是這一時期重要戰略任務之一。要 實現這一偉大任務,家庭承擔着重要責任。

(二)家庭文化對學生科學精神培養的可能性

從人類文化學的角度而言,社會文化存在與發展的基礎是家庭文化。同時,人類個 體文化社會化又是始於家庭的。初生兒只是具有自然生命的人文化的載體,要完成人的文化 社會化,必須在交往中才能實現。

從教育社會學的角度看,家庭被視為是一個具有“面對面”交往特點的初級羣體。第一,家 庭成員在地理空間上充分的接近,兒童與他們接觸的方式是面對面進行的;第二,家庭成員 人數較少,兒童與父母互動的頻率高;第三,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控制和影響主要通過非正式 進行;第四,家庭成員彼此利益相關,目標一致,聯繫十分密切;第五,家庭羣體關係在時 間上最為持久,青少年學生三分之二的時間要在家庭度過。

從現代社會家庭社會化角度看,家庭文化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也是可能的。在以往的以自然 經濟為主的農業社會裏,家庭文化主要反映農業文化。而人類社會步入工業文明之後,社會 生產需要的不再是那種僅憑經驗和體力從事簡單勞動的個體,而是必須掌握一定科學知識和 技能,並具有批判、質疑、協作精神的生產者。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着大量核心家庭 的出現,家長文化素質的提高,社會可利用的教育資源的增加等,人們已有時間、有能力關 注青少年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培養學生科學精神是完全可能的,也是現實的。

二、家庭文化的構成、作用及特點

(一)家庭文化的構成

首先,家庭的物質文化屬有形文化。它是家庭成員在一定社會關係下,為解決自己 的生存與發展問題,參與各種社會生活的活動中,創造並積澱下來的物質文明成果。諸如家 庭住房、各種生產工具、生活物品等。家庭物質文化,不是一堆物品,而是人類勞動與智慧 的 結晶。這裏面藴含着人類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社會生產條件下的價值判斷、審美觀點,以 及人們在協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係過程中的一種價值認識、價值實踐。

其次,家庭意識文化屬無形文化。它是家庭成員在創造家庭物質文化過程中形成並積澱下來 的思想觀點、道德規範、價值認識、家庭心理等,它同時也是社會意識文化的組成部分。社 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家庭意識文化的形成及其內容,同樣不能擺脱社會生產方式的規定和 社會傳統意識文化的影響。

第三,家庭行為文化。家庭行為文化屬有形文化,是指家庭成員在已形成的家庭意識文化指 導下,參與社會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較為穩固的做事方式,如言語表達方式,接人待物、處 理問題的方式,家庭生活方式等,家庭行為文化是家庭成員在內部和外部交往中,外顯出來 的文化。

(二)家庭文化作用的特點

1.家庭文化的需求性

需求是家庭文化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位,它在參與社會文化創造的同 時也在消費文化。現代社會,人們對文化的需求之所以日漸提高,原因在於現代人需要用文 化支撐自己的信心、信念,需要用文化豐富自我。在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物慾的膨脹,生 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競爭的日益激烈,帶來了人們精神世界一定程度的壓抑與困惑,這種壓抑 與困惑只能用精神文化來滋養與充實。

青少年作為家庭的新生代,在家庭內部交往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社會化過程中,也表現出很強 的文化需求性:一方面,他們要求擺脱家庭的監護,以獨立的人格參與家庭和社會生活;另 一方面,又因自身知識、經驗的不足,需要家庭在信心、信念等方面給予支持。

2.家庭文化的先入性

人的社會化始於家庭。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之前,早已是家庭文化的享用者。無論家長是否 有意識地把自己擁有和認可的文化傳遞給下一代,他們各自特有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等文 化 因素,都會以先入為主的方式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生活在不同家庭文化氛圍的學生,極 易形成與家庭文化相一致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

3.家庭文化影響的持久性

在家庭這個初級羣體內,家庭成員在營造家庭文化的過程中,彼此接觸頻繁,家庭文化影響 能夠在多次重複的條件下作用於身處其中的學生個體。與學校教育和學校文化不同的是,家 長們往往是以“遇物則誨”的方式,用自己的經驗和情感,通過生活中或與孩子共同參與的 活動中,向學生灌輸着特定的價值觀和道德規範,進行價值判斷和行為方式培養訓練。這種 教育方式,加之家長“血緣倫理權威”的教育地位,使得家庭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持久而又深 刻。

4.家庭文化影響的差異

由於種種因素,家庭文化必然具有其個性色彩。比如,有的家庭喜歡讀書,家庭文化就有一 定的深度和厚度;有的家庭喜歡聽音樂,參加文娛活動,家庭的藝術氛圍就比較濃厚;有的 家庭愛好科學,常搞些科學小發明,其家庭文化就更富有創造性;有的家庭喜歡假日觀光旅 遊,參觀名勝古蹟,其家庭文化往往體現出活潑開放。

三、家庭文化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

(一)視家長為一種教育資源,樹立正確的家、校合作觀

學校教育要構建優秀的學校文化,培養出富有科學精神的創新型人才,必須打開“ 封閉”的學校大門,放開學校教育視野,視家長為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重要資源。

家長作為一種教育資源,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內涵:一種是積極的、正面的家校合作觀,即 強調家長作為一種教育資源,一種有益的教育參與者和教育影響力量,對學生的成長和科學 精神的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此,學校可以通過家長委員會、舉辦家長—教師聯誼會 、學校重要慶典活動、有條件地開放教學等形式,讓家長參與學校文化的構建。

另外一種則是消極的、世俗化、功利化的家校合作觀,即從學校的近期考慮,僅僅把家長當 作可利用的資本。基於這樣一種家校合作關係,家長與學校之間成為一種利益關係,並演化 為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一種私人性交往。在這個過程中某些違規的操作,不實事 求是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校、教師在學生和家庭中的威望,不利於學生科學精神 的培養。

(二)通過家長學校,創建學習型家庭,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1.通過家長學校,除進行一般的家校教育理論、教育方式方法的輔導外,還可以 舉辦一些科普講座,讓家長了解什麼是科學精神,怎樣在家庭平時的文化互動中培養這種科 學精神,全面提升家長的科學素養,把學校文化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延伸到家庭之中去。

2.挖掘優秀的家庭文化資源,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在家長學校交流,發揮榜樣的作用。 告訴家長們,那些在學校教育活動中湧現出來的,具有批判、質疑、求真精神,並卓有成績 的學生,如科技小製作、小發明,或在其他創新大賽中的獲獎者,就是在這種家庭文化的沃 土上成長起來的,以促進各具特色的家庭文化互補短長,同時也可以促使低層次家庭文化向 高層次文化的流動,進而推動學校所在社區文化氛圍的提升。

3.創建“學習型家庭”,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學校在開發家長教育資源,發揮其正向功 能的同時,更要引導家長扭轉家庭教育的負向作用。當今家庭文化的負向作用,首先是不少 家長把孩子的考試分數作為 唯一追求的目標,學校給學生“減負”,家庭則在給“加負”,從而強化了那種重知識、輕 情感、重功利、輕價值的影響。其次,父母對子女的物質需求的提供大大超過精神需求的提 供,造成今天家庭物質富裕,文化貧困,出現精神文化缺失。

面對時代的要求和學生髮展的需要,如何減少學生科學精神培養中家庭文化的負向作用,學 校有責任做出反應,那就是創建學習型家庭。學校可為每個家庭提供個性化服務,從改變家 長的教育觀念入手,優化學生的家庭環境,逐步淡化家長的負向作用,逐漸提升家庭文化的 水平。可以這麼説:推進和創建“學習型家庭”是現代學校教育制度改革過程中不可缺少的 組成部分,也是建設家庭文化,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重要突破口。

(三)通過社區構建和諧家庭文化氛圍,培養學生科學精神

中國小校是辦在一定社區裏的,社區同樣成為學生社會化的重要場所。由於社區內 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會形成水平各異、各具特色的社區文化。社區的基本單位 是家庭,家庭文化構成社區文化。而人們長期在社區內生活,相互交往,彼此認同,就會形 成屬於這個社區所共享的風俗習慣、價值取向及人們的做事方式。這種社區文化氛圍既影響 社區內家庭文化,又會影響到學校文化的建設。因此,社區文化氛圍高低,是否和諧,將成 為構建優秀學校文化,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重要因素。

通過家、校、社區互動教育機制,不僅可以適量地解決家庭問題,構建民主和諧的家庭文化 氛圍,為培養學生科學精神搭建家庭文化平台,還可以充分利用、挖掘社區內科學教育資源 ,為“科學課”,“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實施鋪平道路。圍繞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家 、校、社區教育結合,形成以家庭文化為基礎,學校文化為主導,社區文化做支撐的三種文 化良性互動的文化氛圍,一代富有科學精神,蓬勃向上的學生會源源不斷地從學校走出來。

參考文獻:

[1]魯潔。教育社會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吳聖剛。論當代‘家庭文化’[J].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03(1).

[3]翟莉。學生家庭文化:影響師生關係的‘遠位變量’[J].安徽師範大學 學報,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