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國小生音樂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38K

國小生音樂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篇一

試談國小音樂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眾所周知,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如今,新課程改革已經深入人心,加強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國小音樂教育是國小生必須接受的基礎課程,可以讓國小生在音樂世界中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得到心理健康教育。筆者根據已有的工作經驗,略談幾點在國小音樂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國小音樂教學;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響應“科教興國”基本戰略的號召,新一輪課程改革正在我國如火如荼地開展,旨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是新課改的重要理念,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從學生的身心特徵出發開展教育活動。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也要關注學生的道德素質發展和心理健康發展。如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國小生承受着越來越大的學習壓力,心理髮展方面需要得到教師和家長的高度關注。國小音樂教學是美育的有機組成部分,而美育以塑造健全人格為終極目標。通過國小音樂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廣泛而現實的意義。筆者根據已有的工作經驗,略談幾點在國小音樂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係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學生。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國小音樂教師要用愛呵護自己的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和尊重,從而願意投入音樂教學,接受音樂旋律的感染。一方面,教師要在課堂中積極創設理解、寬容、關愛、輕鬆的心理氛圍,使學生沉浸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讓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教師要從學生的身心特徵出發開展教學。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的學生天生表現慾望強,性格比較外向;而有的學生顯得比較內向和拘謹。

針對能力強的學生,筆者經常對他們豎起大拇指,以欣賞的方式促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就感,激勵他們爭取獲得更出色的表現;對於能力弱的學生,筆者用和藹的態度和温和的語言引導他們大膽説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即使説錯了也沒有關係,告訴他們音樂世界中沒有正確與錯誤,只要敢大膽表現自己就是最棒的,以此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安全感和親近感,感悟音樂的魅力。事實證明,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和肯定。教師要用足夠的愛心與耐心引導學生,並針對國小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實現因材施教,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實現音樂教學生活化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明確指出:“我們的教育要實現活教育,即把大自然作為出發點,讓學生直接從自然界中學習知識,培養情感。”國小生對自然界有着天然的親近感,藍天、白雲、鮮花、綠樹……這些都是國小生喜聞樂見的。國小音樂教師應該從身邊的自然條件出發,讓國小生走進大自然,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為大自然盡情歌唱。比如筆者在教學“春天”這一主題時,沒有按部就班地讓學生坐在課堂中,對着教材唱歌,而是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進校園,為他們佈置了“盡情玩”的任務。在筆者的帶領下,學生們盡情追着蝴蝶,嗅着花香,嬉笑打鬧,當他們的心情達到高潮時,筆者帶領他們一起歌唱《小燕子》《春天在哪裏》《讓我們蕩起雙槳》等歌曲。在美好的心境中,孩子們唱出的歌曲和沾了蜜糖一樣甜,情感得到了昇華,並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僅能使他們的心靈得到滿足,還能逐漸培養他們發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三、營造團結合作情境

從目前來看,大多數國小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集完全寵愛於一身,很容易缺乏團結合作意識,部分學生還表現得比較孤僻、任性,並以自我為中心,這種情況極不利於國小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國小音樂教師為國小生提供團結合作的機會至關重要,引導國小生多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意識。

在教學中,筆者經常組織舞蹈、合唱等教學活動。在合唱中,要求學生的聲音強弱、氣息、口型以及表演姿態都要儘量保持一致,要學會互相協調。在合作過程中,每個國小生都有自己的位置,不管是高聲部還是低聲部,不管是領唱還是伴唱,國小生都要恪盡職守,不斷努力,以此實現和諧統一的合唱效果,給人帶來一種美的享受。同時,在羣舞過程中,筆者要求學生要保持隊形整齊、動作一致,以達到整體美感效果。通過這些訓練,國小生會逐步領會到團結合作的真諦,養成主動關心他人、注意集體合作的良好習慣。總之,國小音樂教學有着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天條件,教師要努力挖掘音樂課程的有利因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理髮展,培養他們的健全人格,為國小生的日後發展奠定紮實的基礎!

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篇二

淺談國小音樂教學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摘要:國小音樂是對國小生進行美育的關鍵課程。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國小音樂也需要提倡現代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有效性。文章具體論述了提高國小音樂教學有效性的五個策略: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營造高效的課堂氛圍;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掌握好課堂教學節奏;合理運用教學評價,激勵國小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

關鍵詞:國小音樂;有效性;策略學習

音樂不僅能讓國小生學到知識,還能讓國小生身心得到放鬆,提高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夠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新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入,給音樂課堂教學帶來了全新的變化,傳統的國小音樂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教學的要求,國小音樂教學亟須改革。國小音樂教師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營造開放性的音樂課堂氛圍,積極拓展教學資源,為國小生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學習機會,使國小音樂課充滿生機與活力。

作為國小音樂教師,我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音樂技能和興趣的培養,寓教於樂,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思路,挖掘國小生的潛能,因材施教,提高國小生的音樂素養。但是,當前國小音樂教學還存在着一些問題,比如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對音樂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師沒有充分領會新課改的精神,導致教學效率低下;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等等。因此,如何提高國小音樂教學有效性就成為了每一名音樂教師應該思考的課題。根據實際教學經驗,筆者主要從以下五方面談談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營造高效的課堂氛圍

在國小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應該注重營造輕鬆愉悦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國小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從而在音樂課堂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較好地配合教學。國小生活潑愛動、好奇心強,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挖掘國小生的潛力,激發國小生的興趣。同時,國小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鼓勵和認可,所以,我在教學中會積極主動地與國小生做朋友,在教學中和生活中多關心他們,讓國小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得到情感的昇華。師生關係一直以來都是學校裏探討的話題,在國小音樂教學中若能建立起一種充分體現師生平等、合作、共同發展的新型師生關係,音樂教學必將有新的發展。新型師生關係的建立會使我們體會到國小音樂教學的魅力並不在於知識的講述,而是體現在師生間互相啟迪、激勵上。音樂教師要注重對國小生的身心健康教育,以新的學習方式,培養國小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掌握好課堂教學節奏

在上課之前音樂教師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因為課前準備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在課前,國小音樂教師必須確立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使教學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同時還要緊扣音樂教材,設計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式,突出重點。音樂教師必須對國小生的實際水平進行詳細的瞭解,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教師都要清楚地知道“怎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怎樣讓國小生思維活躍起來”。只有圍繞教學目標,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掌握好教學節奏也是音樂教師必備的技能,要善於觀察國小生的一舉一動。當所講授的音樂知識較難時,教師必須詳細地給國小生講解,直到班級中的學生都能夠掌握。通過教學實踐可知,國小音樂課要充分考慮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做到動靜結合,合理調節課堂氛圍,使音樂課充滿美感。

三、合理運用教學評價,激發國小生的學習興趣

在新時期,音樂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運用合理的教學評價手段,對反饋的信息及時解決,使國小生逐漸養成終身學習音樂的好習慣,促進國小生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教學的魅力並不在於傳授多少知識,更多的在於激勵、鼓舞學生。我在課堂上關注全體學生,尤其是對音樂後進生更加關心。由於每位學生的能力和水平不同,所以在講解音樂知識的時候會伴隨着音樂遊戲和表演等方式,以此提高國小生的課堂參與度。這樣,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既體現了“教”的有效性,更體現了“學”的有效性。國小音樂教師把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學生再通過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訓練來應用到實踐中。在課堂評價時要注重激勵的作用。如當學生對音樂知識比較感興趣時,我會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和創新,挖掘自身的潛力,喚起自信;當學生對音樂知識感到厭煩,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時,我會引導學生不要放棄,向優等生學習,從而提高對音樂的喜愛程度。

四、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普及,給國小音樂教學帶來了便利。因此,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國小生思維簡單,經驗不足,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所以音樂教師要注重增強國小生的學習慾望,可以利用圖片、視頻、實物等直觀清晰地開展輔助教學。比如在唱歌教學時,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把歌曲中描繪的景色、人物、活動等展示出來,讓國小生在學唱歌的同時也能得到美的體驗。在運用多媒體的時候,教師應該把握好適度原則,科學合理地輔助課堂教學。國小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通過音樂教學培養國小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能為國小生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保障。

五、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

由於國小音樂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很多音樂知識都不能在課堂中完成,因此,音樂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的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在組織課外實踐活動時,教師要提前設計好活動方案,給國小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間,就能極大地拓展國小生的知識面,並給國小生以鼓勵和幫助。傳統的國小音樂教學通常以課本教學為主,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為了改變音樂教學的現狀,我在實際工作中鼓勵國小生成立音樂學習小組,發揮團隊的力量,讓每個國小生可以在小組中快樂地成長。課外實踐還可以充分鍛鍊國小生的互助合作能力以及集體觀念,淡化“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讓國小生的綜合實力得到更多的提升。

總之,提高國小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因此,教師應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注重情感交流,促進高效音樂課堂的形成。

圖、講、演結合,誘發欣賞興趣 篇三

欣賞音樂,不僅需要形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需要欣賞者用自己經歷過的生活閲歷和經驗去感知體驗。國小生正處於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生活閲歷淺,經驗積累少,要使他們真正理解音樂,達到陶冶性情、培養情操的目的,就必須根據他們的思維特點,通過形象活潑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簡短的啟發談話等形式,運用聽覺和視覺同步感知的方法來幫助他們理解作品,然後再讓他們在動聽的樂曲聲中自由充分地想象、體驗,使其根據各自對音樂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間接和形象的記憶,用不同的顏色、線條、文字、動作表現出來。例如,鋼琴曲《騎竹馬》是一首非常短小的曲子,樂曲頭尾部分以輕快的節奏和弱拍上的突發強音,風趣地表現兒童騎竹為馬、奔跑雀躍的歡快情景;中間部分表現兒童模擬勒馬動作環顧四周的諧謔情緒。在指導學生欣賞時,我先結合插圖講了兒童比賽騎竹馬時的熱烈場面,然後初聽音樂一遍,復聽音樂時讓學生舉手表示出中間部分的音樂。為使學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緒,再聽音樂時便讓幾名學生拿着教杆、尺子當馬騎,同學們興高采烈、情緒高漲,表演得非常精采。在這個從感知到體驗的欣賞過程中,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從而更準確地把握作品,深刻地理解音樂,充分欣賞音樂之美。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努力創造愉悦的學習情景,儘可能使每一教學步驟都具有趣味性、啟發性、創造性,着力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讓課堂變成歡樂的海洋。

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篇四

一、學會審美

學生的德智體美教育總的來説就是審美教育,音樂課這種貼近藝術的課程更是對學生們審美情趣的培養起着重大作用,做一位創新型的音樂教師,是新教材對音樂教師的要求。

(一)加強音樂欣賞

注重學生們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們閉上眼睛用心靈去傾聽美麗的音樂,要讓學生們學會欣賞,學會自己找到音樂中所藴涵的美感和韻律,學會傾聽音樂中所帶有的情緒。

(二)挖掘美育素材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引領者,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提煉教材中對學生們審美情操有用的內容,並加以強調,讓學生們加深印象,陶冶情操。

(三)審美氛圍的營造

在進行課程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的利用學校已有的音樂資源,為了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加深對音樂美感的理解,教師也要積極的創造環境,如:老師和學生各自用器樂、演唱、表演、舞蹈等不同的形式,來表現《小螺號》,使每個同學都能上台表演,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和審美能力。

二、讓音樂課成為學生的舞台

音樂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現自己。

(一)教會學生自由思考表現的慾望是每個孩子都具備的個人情感,在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孩子們充分的自信心,學會保護孩子們的驕傲,用正確的方式鼓勵學生,引導學生,積極搞活課堂氣氛,營造一個寬鬆自由的授課環境。

(二)給孩子一顆快樂向上的心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通過這種具體的藝術形式,使孩子們學會自主思考,心存愛意,讓他們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提高他們對生活的熱情,體驗生命的樂趣。

培養一顆快樂向上的心,讓他們心胸寬廣,使他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充滿樂趣。

三、音樂課的創造性教學

(一)善於挖掘音樂教材中音樂創造教育因素

充分挖掘新版教材中的趣味性,使教學富有時代的氣息,通過音樂的教育不僅讓孩子們在課堂中學會唱歌,更讓他們學會如何面對今後的生活,如何面對挫折和困難。

用音樂來開拓他們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善於發現教材中的優秀元素,巧妙設計教學內容,才能帶領孩子們走進音樂的殿堂,體驗生命的樂趣。

(二)發揮分組合作學習作用,加強音樂創作教學

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可以充分創作教學。

如節奏改編、旋律創作、即興歌舞等,將學生們分為若干小組,讓他們自己進行小組討論,通過給小組評分的方式增強孩子們學習音樂的熱情,在欣賞完《山童》時,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用幾種不同的節奏,分別模仿山風、小草、羊跳、羊鞭、小鳥、泉水的聲音,編一首《山林的歌謠》。

四、國小音樂課後作業的設計

(一)體驗型作業

課後作業的佈置要從平常練習之中走出來,體驗型作業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自己找到音樂中的樂趣,一首較長的歌曲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通過課後的體驗,學生會感受到每個音樂中所藴含的不同的情緒,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二)研究型作業

研究型作業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説的課前預習,讓學生們課前尋找一些與本堂課的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如音樂的創作背景,音樂與歷史地理的內在關係。

如:在欣賞《新疆舞曲》時,讓學生先查找一些新疆的人文地理環境資料,讓他們理解樂曲的民族風格、地域特徵。

(三)活動型作業

每到學期末的時候要給學生們充分的展示機會,讓他們將自己在本學期內所學到的知識充分的運用在實踐中去,通過組織班級活動,進行班級演出,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達到通過活動來培養人才的目的。

(四)創造型作業

創造型作業就是要讓孩子們學會自主學習,讓他們把音樂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去,讓他們明白藝術與生活的聯繫,讓他們知道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並不是一種高不可攀的東西,學生們可以通過錄音的方式將自己哼唱出的旋律記錄下來。

通過佈置創造型的作業,可以開闊視野,拓展思維。

總而言之,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國小音樂教師也應按照新的課程標準來對學生進行培養,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大背景之下,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中國培養出有利於社會有利於國家的棟樑之才,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和發展教師的創新精神和能力,為國小音樂教學開闢一方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