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旅遊管理下數據挖掘運用論文(整理6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6.99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6篇《旅遊管理下數據挖掘運用論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旅遊管理下數據挖掘運用論文》相關的範文。

旅遊管理下數據挖掘運用論文(整理6篇)

篇1:旅遊管理下數據挖掘運用論文

旅遊管理下數據挖掘運用論文

一、旅遊業數據挖掘國內外研究現狀

隨着我國的旅遊業的迅猛發展,旅遊產業正邁向國際化的軌道,傳統旅遊業積累的海量數據,沒有被有效利用,資源被極大浪費。將數據挖掘引入到旅遊產業是大勢所趨。當前數據挖掘在旅遊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與研究情況主要集中在高校理論界的研究,大多數研究僅僅是學術研究,真正運用到旅遊行業的文章多是從某個具體的方面出發,針對個別應用進行數據挖掘的融合。筆者主要研究決策樹方法在旅遊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目前,決策樹算法有CLS算法、ID3算法、C4.5算法、CART算法、SLIQ算法、Z統計算法、並行決策樹算法和SPRINT算法等。不同算法在執行效率、輸出結果、可擴容性、可理解性、預測的準確性等方面各不相同。總的來説,這麼多決策樹算法各有優缺點,真正將數據挖掘運用到整個旅遊信息化建設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二、旅遊業數據挖掘算法選擇

數據挖掘中常用的基本分類算法有決策樹、貝葉斯、基於規則的算法等等。其中,決策樹是目前主流的分類技術,己經成功的應用於更多行業的數據分析。在關聯規則挖掘研究中,最重要的是Apriori算法,這個算法後來成為絕大多數關聯規則分類的基礎。聚類算法也是數據挖掘技術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與分類技術不同的是,聚類不要求對數據進行事先標定,就數據挖掘功能而言,聚類能夠可以針對數據的相異度來分析評估數據,可以作為其他對發現的簇運行的數據挖掘算法的預處理步驟。各種算法分類模型建立有所不同,但原理是大致相同的。筆者考慮決策樹算法結構簡單,便於理解,且很擅長處理非數值型數據,建模效率高,分類速度快,特別適合大規模的數據處理的優點,結合旅遊產業數據特點,故作重點分析。

三、旅遊業數據挖掘系統需求分析

旅遊業數據挖掘系統的基本特點如下:統計旅遊興趣;購物消費趨向;推薦其感興趣的旅遊景點;在後台管理中,通過決策樹算法對遊客數量、平均年齡、景點收費、遊客來自地區等進行分析總結,為旅遊消費者和旅遊管理者提供服務:為消費者提供吃住行購娛樂天氣各方面信息查詢、機票、車船票、酒店、景區門票、餐飲等方面的預定與現金支付、第三方支付、消費者評價、在線諮詢等方面的'便利、快捷服務。為管理者提供推薦、遊客管理、線路管理、景點管理、特色服務管理、機票管理、在線諮詢管理、旅遊客户關係管理等服務,提高整體服務效率和水平。

四、旅遊業數據挖掘系統的實現

旅遊業信息管理系統包括遊客信息管理與遊客信息分析兩個子模塊。根據系統日常運行出現的問題及時對系統進行維護,如添加或者刪除某個模塊功能,系統整體運行速度的更近等。系統運用數據庫層、持久化層、業務邏輯層、表示層四層體系結構,主要利用ID3算法達到旅遊數據信息的快速、準確分類。考慮了遊客與酒店之間的關係、遊客與旅遊路線之間的關係、遊客與旅遊景點之間的關係、遊客與機票、車票之間的關係、管理員與遊客之間的關係、邏輯結構設計。程序之間的獨立性增加,易於擴展,規範化得到保證的同時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詳細功能設計包括:用户登錄、用户查詢、預定及支付、後台管理、旅遊客户管理和數據分析等方面。本系統中主要運用Java語言就行邏輯上的處理。系統主要使用Struts2和Hibernate這兩個框架來進行整個系統的搭建。其中Struts2主要處理業務邏輯,而Hibernate主要是處理數據存儲、查詢等操作。系統採用Tomcat服務器。系統模塊需要實現酒店推薦實現、景點推薦實現、天氣預報實現、旅遊線路實現、特產推薦、數據分析展現功能、報表數據獲取、景區客流量變化分析實現等。需要進行後台信息管理等功能測試以及時間測試、數據測試等性能測試。

五、旅遊業數據挖掘算法方案中存在的一般性問題及其改進

在對數據挖掘的基本方法與技術進行總結的基礎上,結合當今數據挖掘的發展方向和研究熱點,可以發現旅遊業數據挖掘算法系統有待進一步完善之處:訂票系統尚待完善。界面美化需要進一步改進。數據表之間的結構關係需要優化,以提高數據處理能力和效率。數據挖掘工具及算法有待精細化改進。

作者:朱暉 單位: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篇2:旅遊管理下數據挖掘運用論文

1.旅遊管理專業開展體驗式教學的意義

由於受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長期以來,我國學生處於被動、缺少自主探索、合作的地位。在很多學科的學習上,往往也都是以教師講述為主,學生被動接受。在當前的旅遊管理教學中,這種傳統教學模式的身影仍然時常課件,旅遊管理課堂基本上也是“以教師為主,以教材為主,以課堂為主”的模式。這種模式主導下的旅遊管理教學,不僅與時代發展脱軌,更對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目標相悖。而體驗教學則恰恰相反,其教學操作的核心是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並在此過程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和體驗,以促使其知識、能力、價值觀等的培養和統一。由此可見,在旅遊管理中開展體驗式教學意義重大。

2.旅遊管理學生開展“體驗式教學”實習的策略

體驗式教學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旅遊管理課程教學效率至關重要。那麼,在旅遊管理專業學生實習活動中,該如何實施體驗式教學呢?作者認為可以從“模擬導遊”、“案例教學”以及“優化設計”這三個方面加以考慮:

2.1開展模擬導遊活動,強化學生情感體驗

對於旅遊管理專業學生而言,導遊身份應該不會陌生,並且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在畢業之後,都將從事導遊工作。在開展體驗式教學活動中,模擬導遊活動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體驗方式。這裏所説的模擬導遊,主要指的是模擬即景導遊。眾所周知,即景導遊需要具備多種能力,既需要具備充足的知識儲備,又需要能夠創造豐富的旅遊情境,給予遊客豐富的情感體驗。尤其是在那些歷史文化濃厚的景點擔任解説時,旅遊情境的創設必不可少,其是激發遊客情感體驗,引發遊客情感共鳴的重要手段。比如在對“幽州台”這一景點的解説時,如果導遊沒有具備足夠的理論知識,不懂得這個看似簡單的台子就是古人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遊客就無法理解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在寫此詩時那憂傷、悲愁的心緒,也無法真正欣賞這個景點的人文內涵。這就是情境渲染的力量。是否能夠有效地渲染出情境,加強遊客的情感體驗,是衡量一位導遊能力高下的重要指標。因此在旅遊管理體驗課堂上,開展模擬導遊活動,不僅有助於學生在邊遊覽邊解説過程中,掌握相關旅遊知識,還能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旅遊管理專業實習活動中,可以結合體驗式教學法,開展模擬導遊活動,來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此過程中,必須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實現。通常,在模擬導遊實習活動中,需要結合多媒體手段開展教學。比如通過多媒體,以幻燈片為背景,將景點相關的圖片用幻燈片播放,使學生如臨其境,並就着圖片,以導遊的身份進行講解,然後現場的教師和學生對此加以評價,通過此來不斷強化其知識和能力的掌握。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極大程度地促進了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課堂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和趣味性,使體驗式教學恰到好處。

2.2結合旅遊管理案例教學,提升學生思維體驗

什麼是案例教學法?簡單地説,案例教學法指的是教師在學生掌握相關理論和知識基礎的前提下,從旅遊管理專業教學目標和內容出發,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通過精心策劃和指導,運用典型案例,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深入分析和解讀,以此來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探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正確的管理理念、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的教學方法。在現代旅遊管理專業教學中,案例教學法在旅遊管理專業教學上的優勢不斷地被實踐證明,併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在旅遊管理體驗式教學課堂上,結合案例教學法,有助於用現實案例,構建起實際體驗情境,並將學生進一步引入案例情境中,去整理、分析、理解案例,以此來提升學生思維體驗,使學生在實際情境體驗中,體驗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開放型學習氛圍,從而促進學生思維得以不斷深化。

3.總結

總而言之,體驗式教學是在整合許多創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基礎上形成的,在旅遊管理學科教學中開展體驗式教學,需要摒棄傳統舊的教學觀念和模式,積極開創全新的教學模式,以教學課堂作為開展體驗式教學的主要場所,充分發揮教師在體驗式課堂上的主導地位。同時,還需要積極創造學生體驗機會,從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培養學生體驗意識,並以此來深化學生的情感、思維以及綜合等方面的體驗。

篇3:旅遊管理下數據挖掘運用論文

一、加強校企合作,深化專業課程體系改革

多年以來,我們一直堅持與企業行業專家及一線工作人員進行有效的崗位對接,與哈爾濱鐵道國際旅行社、太陽島風景區、亞布力風景區等旅遊企業共同合作,在專業建設委員會指導下,確定本專業面向的崗位(羣),對崗位(羣)典型工作過程進行分析整理,明確崗位核心能力及具體要求。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研究課程設置、商討實習實訓內容、研製教學軟件、制訂職業崗位考核評價標準,使教學及課程設置更貼近工作崗位的需求。與企業共同完善旅遊管理學生實習制度,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保證旅遊管理專業學生有10個月以上的時間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

二、加強教學實訓,推進產學合作對接

為了加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培養,我們不斷建設和完善實習實訓室及基地建設,完成以旅遊觀光區為主體的黑龍江省商貿旅遊基地建設的後續完善開發,並啟動部分建設。形成黑龍江旅遊資源、旅遊文化教育、培訓、交流窗口。依託專業實訓室、校內實訓基地、教學做一體化教室、導遊模擬數字化實訓室、校外旅遊實訓基地、校外旅行社和旅遊景區、旅遊酒店等,加強校企合作,做到產學研結合,形成了比較穩固的專業教學實習和實訓基地。並根據行業營銷的淡旺季安排教學內容和實訓時間,以職業技能的訓練為主線,結合旅遊行業的淡旺季,增設實訓學期。在實訓課程的設計上,全面開展課內實訓、實訓周(學期)、頂崗實習三個層次的實訓,實施現場教學、角色體驗,校內情境模擬實踐、案例教學、頂崗實戰等教學,邀請行業專家對學生的實訓進行專業指導,參與實訓課程及線路的設計與開發,建立校企合一的綜合性實訓基地,實現產學有效對接。

三、建立旅遊企業、旅遊協會、學生及其家長等

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的第三方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制度。確立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企業滿意度、創業成效等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加強學生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樹立學生職業人意識。把企業職業崗位考核納入課堂教學當中,學生與企業共同制定學生學習成績考評辦法、教學質量評價辦法,按職業考核的標準來考核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課堂學習的情況,將職業素質的培養滲透到教學的每個環節,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習慣和職業行為,從而縮短學生的適應期,實現“三個零距離”。使學生在出校門之前就能完成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身份轉化,建立畢業跟蹤和繼續教育機制,對畢業生畢業後五年至十年的發展軌跡進行持續追蹤,瞭解學生在用人崗位的實際需求和學校教學的不足,進一步調整人才培養方向,實現與企業工作崗位的有效對接。

四、利用教學信息網絡管理平台,加強教育教學現代化管理

通過對教育教學活動和職業發展信息化管理,分析學生(畢業生)、教師、管理人員等有關學習(培訓)、教學、工作等方面的信息,及時瞭解教師在教學中教育教學信息和學生在學習中的學習情況,讓學生在校園內就能完成企業工作崗位的工作任務和內容,企業在工作崗位就能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校企雙向互動,實現三方資源共享,實施第三方評價,為教學質量管理、招考辦法改革、專業設置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調整創新、辦學成本核算、制度設計等提供科學依據,實現教學全過程的信息共享。通過崗位技能分析,確定了崗位羣和技能要求,課程開發和設計體現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使之真正達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要求。以職業能力為標準,將職業資格認證標準納入教學計劃中,實現無縫對接;以旅遊服務工作過程為導向,打破原來的課程體系,構建基於工作過程的學習領域課程方案,突出旅行社經營與管理、導遊業務、旅遊產品設計、景區服務與管理、會展實務操作、財務管理等主要核心能力的培養。

篇4:旅遊管理下數據挖掘運用論文

我國旅遊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具有相當的數量和規模,旅遊業健康持續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旅遊專業人才的強力支撐。而旅遊教育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也由數量增長階段轉向了質量提高階段,客觀上迫切需要對教學理念和模式的進行新的探索和創立。因此,體驗教學應運而生。

一、體驗與體驗教學的界定

(一)體驗的概念

“體驗”的“體”,意為設身處地、親身經歷;“驗”,意為察看感受、驗證查考。《現代漢語詞典》對“體驗”的解釋是。?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的事物;親身經歷。“體驗”的英文是experienced,experiencing,來自拉丁語experiri的現在分詞experiens,其中“per”是危險,冒險。從危險中過來,就有經驗和體驗了。因此,“體驗”就是藉助過去的經歷,運用直覺,通過感悟來理解事物。

體驗主要是指人的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與經歷,是對事物真切的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對事物產生情感並生成意義的活動[2體驗可以形成豐富的記憶表象。表象具有具體性(形象化)、概括性(反映事物抽象的本質特徵)的特點。教學中,可以利用表象的概括性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進而作出恰當的判斷、推理與演繹;利用表象的具體性特點來發展學生的再造想象與聯想能力。

(二)體驗教學的概念

體驗教學就是通過“體驗—形成表象—回憶或再造想象—形成概念—培養能力—回到實踐”的過程,把學習主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師生運用協作探討的方式在情感的交流、思維的碰撞中進行體驗、感悟,逐漸薰陶,促進學生獲得和掌握專業知識的一種教學方式。體驗教學包括“體驗學習”和“體驗教授”兩個方面。

所謂“體驗學習”,是指使學生置身於一定的情境(真實的生活情境、模擬情境)之中,引導他們去感受、去考察、去經歷,最終達到認識和掌握。體驗學習的結果包括言語信息、智慧技能和認知策略3種形式,也就是和“德、智、體”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是大致一致的。體驗學習是一種情感真正投入的學習活動,它需要學習者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客觀事物,這樣才能達到一種自我感悟、自我認識、自我昇華的內化效果。體驗學習是以經驗為基礎,是學習者在有意識思考各種經驗的基礎上發展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W,是對經驗的一種昇華與超載。

所謂“體驗教授”,是指教師在教學的準備、組織、實施過程中以增加學生體驗為主要目的教學過程。體驗教授包括3個步驟:提出問題(通過創造和設計情境來完成)—方法探討(通過生生、師生協作完成)—實踐運用(融會貫通)。在這師生共同參與的基本步驟中,學生的心理變化依次是:啟笛思維4感受體驗—領悟昇華。體驗教授的課堂就是由多個基本環節的重複疊加完成的,由師生共同開發和設計的一系列相關事件構成的。

二、旅遊管理教學的價值取向——體驗教學思維

長期以來,我國學生學習方式單一、被動,缺少實踐操作、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旅遊管理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和以課本為中心”的情況。學生學習的過程被理解為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記憶知識的過程,至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非常寶貴的實踐、體驗、感受的過程被輕視甚至無視。毫無疑問,這樣的教學過程既不適應以知識創新為基礎的社會發展的需要,更不利於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要培養與旅遊產業發展相適應的高素質旅遊專業人才,就必須深化旅遊教育改革,創新旅遊教學思維,改革旅遊教學方式,把“以學生髮展為本”作為基本目標,從“填鴨式”的應試教育轉變為“體驗式”的素質教育;把“注重學生體驗”作為價值取向,從根本上關注學生學習的環境、策略、方式和途徑。

體驗教學是利用學生體驗所積累的現實經驗與豐富的表象儲備來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造性思維的。體驗教學是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師創造一定的學習環境,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與策略,讓學生親自參與教學實踐活動,從而獲得體驗,並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體驗教學的過程是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過程,體驗教學的目的是從體驗中得出概念,掌握能力,最終脱離依賴於抽象的思維,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體驗教學思維的核心理念是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通過學習情境的創造、實踐環節的開發和學習渠道的拓寬,豐富學生的經歷和經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知識傳承、能力發展、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統一。體驗教學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選擇,也是學生自我發展的內在需求,符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實質,即轉變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發展的過程,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

三、旅遊管理教學中實踐體驗思維的基本途徑

在一般的專業教學過程中,強調更多的是知識經驗的普遍接受和共同感受。體驗教學則指向每一個個體,讓每一個個體都親歷學習過程,培養學生對專業知識的領悟能力。體驗教學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學生必須藉助體驗來達到領悟昇華,師生的活動或創設的事件都是為學生的體驗服務的。

(一)主題式教學,創造“現實情境”讓學生在生活感悟中體驗

所謂主題式教學,就是圍繞某一教學內容,結合教材和參考書把與之相關的概念、原理、數據、材料等進行綜合整理,結合工作生活實際情況,以專題講座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由於傳統的理論教學過分注重抽象的邏輯推理與機械的識記訓練,而忽視與生活實際的聯繫,以致於使許多學生對專業理論產生了枯燥無用、神祕難懂的印象,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為此,必須摒棄過去“斬頭去尾燒中段”的做法,大膽地對現有的教材中的理論內容進行取捨、補充與調整,根據需要補充一些生活中的基本原理,力求做到專業理論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讓學生感悟和體驗到專業理論就在自己身邊,生活中處處要用到相關原理,必須認真學好專業理論。

(二)案例式教學,創造“模擬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體驗

案例式教學是在學生掌握了有關基本知識和分析技術的基礎上,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運用典型事件,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場進行具體分析,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或集體協作,進一步提髙其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正確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風、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的教學方式。案例教學一般可以分為解釋性案例、探索性案例和描述性案例,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進行適當的選擇和安排。案例式教學還可以把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反映的問題情境編成饒有趣味的簡短小故事,再利用可視化多媒體課件,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就能夠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案例式教學使得學生成為了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體驗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的開放型學習氛圍,注重引導學生通過案例的分析推導、運用概念較好地解決實際問題,在這過程中學生要學會收集各方面的資料和信息,學會對已有的資料作多方面的分析,促使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化,並在力圖對一個問題尋找多種解答的過程中培養和形成創造性思維。

(三)討論式教學,創造“交流情境”讓學生在合作探索中體驗

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與案例式教學結合起來實施,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就某一案例進行討論、準備、組織和分享。由於每個學生的經驗以及對經驗的觀念不同,因此不同的學生對事物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他們站在不同思維角度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反映面,可利用這些反映面來引發學生交流,使學生互相促進。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交流和合作探索的情境中體驗,所體驗到的不僅僅是對知識的感知和更新的認識,更是同學之間情感的交流,思維火花的碰撞,也是發掘自我潛力,展示魅力,實現優勢互補,形成團隊合作的過程。這種討論交流是建立在學生對所學知識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學生在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再通過相互啟發、相互交流後獲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能夠組建對知識整合的思維網絡,形成自己的知識空間[6]。

(四)項目式教學,創造“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體驗

長期以來,高等院校的課堂基本是秉承中學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缺乏引導和合適的課題。旅遊管理專業的很多專業課程可以採用增加課業設計,通過社會專題的調研,引導學生研究探索,培養解決問題能力。專業教師可以設計各種課外調查項目,讓學生帶着項目和問題,走出教室,進入社會進行實際調査和分析工作,最後得出正確的結論,並在課堂上展示團隊的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這樣能讓學生以問題為導向,積極準備相關知識和技能,加強人與人的交流與合作,逐漸接觸社會並融人社會,能為日後正式踏入社會奠定一些基礎。

(五)實踐式教學,創造“工作情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體驗

旅遊管理專業教育的實踐性非常強,往往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本着“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聯繫旅遊企業進行專業技能觀摩,倡導專業技能實習,利用各種社會資源為學生聯繫外出參觀的企業單位,聘請行業資深人士和學生舉行座談會,、利用各種聲像資料等為學生創造複合型的教學活動體驗,拓寬知識面,增長見識,培育優勢職業素質。

在旅遊管理教學中實踐體驗教學思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學習能力,同時也為教師在教學科研方面起到了相當的促進作用。如主題式教學需要收集資料,瞭解相關動態,還必須對其進行整理、分析和理解,提高了業務素養;再如項目式教學,通過學生的實際調查和資料的總結和講解,能為教學科研獲取了一手鮮活的素材;而討論式教學則讓學生們在互動的氣氛中發現彼此的優劣和潛力,在師生互動的氛圍中起到了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

創新教學思維,改革教學方式,不僅依賴於教師的積極探索和學生的自主參與,而且還依賴於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系統的創新與重建,包括教學課程體系改革、教材建設、實驗室及實習基地建設、後勤管理及配套服務等,形成以學生為體驗主體,以教師為體驗主導,以課堂為體驗場所,以教學管理為支撐的體驗教學管理系統,從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培養師生體驗意識,增加師生體驗機會,強化體驗效果,培養能力,提高素質,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篇5:旅遊管理下數據挖掘運用論文

根據20xx年4月國家教育部等五部關於印發《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的通知(教職成[20xx]3號)精神,針對旅遊管理專業頂崗實習企業的實際情況以及頂崗實習現狀,多角度分析新《職業學校學生頂崗實習管理規定》(以下簡稱新《規定》)對旅遊管理專業頂崗實習的新要求,探索可操作的改進辦法,為旅遊管理專業實施頂崗實習教學課程提供借鑑和幫助。

1.旅遊管理專業頂崗實習實施現狀

(1)實習企業較多,大部分企業需求人數少,實習生分佈零散,跟蹤管理難度大。

(2)由學校安排實習的,大多是由學校和實習企業簽訂雙方協議,實習生籤閲《實習生管理守則》。

(3)中職學校旅遊管理專業頂崗實習學生大多未滿18週歲。

(4)實習評價體系不完善,對實習生的考核主觀成分多,量化標準少。

(5)實習期仍以學生平安險作為學生意外傷害保險,尚未為學生購買專門的實習責任險。

2.新《規定》對頂崗實習的影響及改進方法

(1)新《規定》再次強調對實習過程的全程指導,並明確提出,對自行安排實習的學生也要進行跟蹤管理(新《規定》第七條、第八條)。而旅遊管理專業實習企業特別是旅行社,企業多,規模小,需求人數少,實習生分佈零散,甚至一個企業只有一個實習生,管理和指導難度大。調查資料顯示,旅遊專業實習企業中90%是旅行社,而實習生中只有50%在旅行社實習。這種情況實習指導教師如果要實現對每個實習生的指導管理,那麼大部分時間都在外跑實習點,學校對專業教師的教學任務、科研任務及其他工作都很難完成。針對這一現狀,結合新《規定》要求,可從以下方面着手改進:

1)建立校企生聯動實習管理制度。在學校數字化平台增加實習管理模塊,將實習操作流程、標準分單元錄入模塊內,實習生定期在平台上提交單元作業,企業指導教師和學校指導教師定期在平台上提交實習生單元成績,最後的實習總成績由單元成績按比例彙總而成。這樣既可參與和掌控實習過程,又能優化實習考核體系,增加量化標準。如數字平台無法立即實施,可先採用電子文檔或紙質文檔方式。

2)實習面試結束後,組織召開實習指導教師動員會,由學校安排的指導教師和各企業安排的指導教師參加,共同學習和調整實習計劃、操作標準、達標考核、指導流程等。

3)實習收尾階段,組織召開實習總結會,對實習工作進行交流分享,對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為即將開展的新一輪實習工作做好鋪墊。

(2)新《規定》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要求,頂崗實習前學校、企業、學生須簽訂三方協議,這對制約企業、約束學生有了明確依據。旅遊企業淡旺季明顯,一些企業到了淡季就將學生解聘;學生實習中無法適應而中途離職的也時有發生,所以協議內容除新《規定》列示內容外,還應增加實習生到崗後應遵守的相關管理制度、學生違反規定的處理辦法等內容。

(3)新《規定》第十四條要求,未滿18週歲的學生參加頂崗實習,須由監護人籤閲知情同意書。大部分中職學校學生在實習時都未達到該年齡標準,因此中職學校在實習前應按户口登記年齡進行一次篩選,將“頂崗實習學生監護人知情同意書”以統一格式發放給未滿18週歲學生,並告知監護人,請監護人籤閲。“知情同意書”交學校後方可參加實習面試。

(4)新《規定》第三十五條要求,職業學校或實習單位應為實習學生投保實習責任保險。實習責任險是指學生在實習期間,因學校的管理疏忽對學生造成的身體、心理傷害應由學校承擔責任的保險。據調查,保險公司目前尚未推出專門的實習責任險,但可先為實習生購買一年期限的意外險。但意外險與實習責任險在投保範圍、價格等方面還有差異,所以,職業學校也應同時與保險行業接觸,積極推進實習責任險的設計出台。

總之,旅遊管理專業頂崗實習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如企業與學校的需求差異、旅遊行業淡旺季與實習期的時間矛盾、實習生生活管理和心理疏導問題等,有待在《新規定》的要求和指導下,與企業深度合作,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可操作的頂崗實習實施標準。

篇6:旅遊管理下數據挖掘運用論文

我國中央經濟會議明確指出解決“三農”問題是現階段工作中的重點內容,這進一步體現出我國對農村旅遊發展的重視。基於時代背景給予農村旅遊發展的支持,進一步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農村經濟的良好發展。在時代的背景下,農業旅遊這種新興的旅遊模式順應市場的需求得以產生和發展。不僅能夠切實的促進農民的收入取得相應的提高,還能夠進一步促進農村地區的全面發展。農業資源作為農業旅遊發展的主要資源,農村旅遊的開發能夠有效的保障農村土地的經濟性質,進而對耕地數量的保護起着強有力的保障作用。

一、探討農業旅遊開發管理的模式

1、農户分散經營模式

目前,在我國農業旅遊發展的基礎階段是由農户作為農業旅遊開發的主體,農業旅遊的經營模式主要是以分散式經營模式為主。以農户為主體進行經營直接具有一定的弊端,一是開發的規模相對較小並且分散,而一些農户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沒有對農業旅遊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而相應附屬農產品的開發也因為缺乏科學理論支持出現單一缺乏吸引力的情況。二是農户缺乏雄厚的經濟實力,在農業旅遊開發中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這直接影響着產品的開發和宣傳。除此之外,經營者缺乏統一的規劃,對原有的田園風光進行過度的修建,從而導致環境污染更加嚴重[1]。

2、企業主導經營模式

分散的農户經營模式為農業旅遊開發和經營帶來嚴重的外部問題。而通過引進有經濟實力和市場經營能力的企業進行農業旅遊的開發,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外部問題。但引進的企業作為外來者很難考慮到鄉村公共資源對後代具有的重要作用,因此仍然可能導致對農業資源進行過度的開發利用和破壞[2]。

3、村民自主開發模式

以村民自主開發模式作為農業旅遊經營模式中的主體,主要基於具有一定規模的社區內,村民自發聯合形成的農業旅遊開發組組織。一般情況下,會成立相應的管理委員會對農業旅遊資源的佔用、供應等活動進行組織和監督。並結合相應的規章制度對農業旅遊資源和鄉村整體文化環境進行合理的使用和維護。這一經營模式是目前比較符合我國農業旅遊開發的模式[3]。

二、分析農業旅遊開發管理現存問題及形成原因

1、農業旅遊開發管理現存的問題

我國農業旅遊發展相對較晚,大部分地區都處在基礎發展階段。對於現階段農業旅遊開發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種,一是農民的收入提高效果不明顯。二是農村的鄉土民俗和自然資源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三是對於農業旅遊資源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

2、農業旅遊開發管理中問題成因

通過對現階段我國農業旅遊開發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可以總結出,形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經營者的思想觀念沒有跟隨時代的發展進行及時的更新,這直接導致產品類型較少。二是對農業旅遊開發和管理沒有進行長期的規劃,缺乏相應的品牌產品和足夠的營銷力度。三是人才和資金的短缺導致旅遊市場淡季和旺季差距較大。四是相關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不完善,並且缺乏相應的體制,導致市場形成嚴重的無序競爭。

三、探究農業旅遊開發管理相關對策

1、正確認識農業旅遊

農業旅遊的開發和管理要以正確的思想觀念作為前提指導,因此要想確保農業旅遊能夠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就要對其具有正確的認識。農業旅遊的開發和管理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旅遊資源觀念,打破傳統觀念的限制,對農業旅遊資源存在的本質內涵和具有的重要價值進行充分的認識,改進和創新農業旅遊開發和管理意識。相關部門和所涉及人員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對於農業旅遊進行合理的開發和科學的管理,從而為農業旅遊發展質量提供強有力的基礎保障。

2、農業旅遊規劃開發

農業旅遊主要是向遊客展示出農村生產生活的整體,讓遊客能夠感受到傳統的鄉土民俗文化和農業資源。這也要求我們要通過有效的開發和管理形成一個綜合的資源系統,必須要從整體上對農業旅遊進行合理的規劃和科學的開發。對於農業旅遊的規劃和開發不僅要保護地區生物多樣性好農村生態系統,還要重視農業科學配置,保證農業旅遊資源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3、加強相應制度規範

現階段,我國農業旅遊開發管理十分需要建立相關的制度規範。這不僅有利於農業旅遊開發主體在使用公共資源時能夠主動考慮社會成本,進而對公共資源的消費數量進行合理的限制。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農業旅遊經營組織在進行科學健康的可持續發展。

4、加強旅遊人才培養

加強對農村旅遊人才的培養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組織相應的旅遊知識培訓。二是要與相應的旅遊企業和高等院校建立緊密的合作,為農村旅遊人才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三是要充分結合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一方面要利用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拓寬農村旅遊人才的知識面,另一方面還要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倡導農民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從而使農民的整體素質取得提高。

四、結語

農業旅遊作為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內容,推動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家經濟的發展,要想更好的進行農業旅遊的開發和管理,我們要明確目前我國農業旅遊發展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正確的認識農業旅遊的重要性。要加強對其規劃開發,並建立相應的制度規範對旅遊人才的培養,從而促進農業旅遊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