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社會科學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4W

社會科學論文(精品多篇)

社會科學論文 篇一

試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

構建和諧社會,是掌握國家政權的政黨和政府都十分重視並致力於達成的目標和任務。黨的十六大、十七大都提出了建設和諧社會,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深入瞭解國內外關於和諧社會和社會建設的論述,正確理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概念和特徵,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對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對和諧社會和社會建設的理解

(一)國內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解

關於“和諧社會”,主要有兩方面的討論,其一,“和諧”究竟是指社會關係的和諧,還是也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有學者認為,“和諧”主要是指社會關係的和諧。根據馬克思的觀點,物與物的關係以及人與物的關係,歸根結底反映的是人們一定的社會關係;也有的學者認為,“和諧社會”要包括社會關係的和諧和人與自然的和諧。其二,“和諧社會”究竟是指一種理想,一種治國方略還是一種社會運行機制。有學者認為,“和諧社會”是指一種期盼,一種目標或一種理想,千百年來,中外思想家都有“大同社會”、“烏托邦”的構想。也有學者認為“和諧社會”是一種治國方略,“國泰民安”、“政通人口”、“安居樂業”都是和諧社會的象徵。還有的學者認為,“和諧社會”不是指結果,而是指社會本身需要具有一些能夠保證和諧運行的機制,如順暢的社會流動機制,合理的利益協調機制,安全的社會保障機制等等。

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人認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有本質不同,但和諧社會有一些共同特徵,一般來説,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是一個誠信的、多元的、寬容的、有活力和有秩序的社會。也有人認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有本質的不同,馬克思提出的共產主義才是人類最理想的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是共同富裕和社會公正,其他原則包括效率原則都要最終服從這個原則。

(二)國外關於社會建設的主要觀點

1、涂爾干“社會團結”的思想。針對19世紀歐洲劇烈的社會變遷而引發的激烈社會衝突,涂爾干提出了“社會團結”思想。[1]他繼承了歐洲社會民主思想傳統,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危機形成的關鍵,是從傳統社會向工業社會急劇轉型的過程中,利益和價值的分化造成了社會衝突和社會失範,傳統的利益協調方式和價值體系解體,社會矛盾不斷加深。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是在新的社會基礎上進行社會重組,構建新的“社會團結”,防止“社會排斥”和“社會分裂”。[2]

2、帕森斯“社會整合”思想。針對20世紀上半期美國“不受約束的自由市場”產生的各種問題,帕森斯提出了“社會整合”思想。他要回答的問題是,怎樣才能在一種競爭的系統中維持秩序。其基本觀點是,社會的各種政策、制度規範和價值等,是一個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完整系統,要建立一個良性運行的社會,必須全面考慮在各種社會機制之間形成一種和諧的安排,而不能僅僅依賴市場競爭的單一機制來構建社會秩序。在政策層面,與“社會團結”思想相比較,“社會整合”思想更加強調建立社會自身的調節機制,具體做法是通過大力發展各種社團、中介組織來協調政府、市場、社會和個人的關係。

3、“社會公正”的思想。針對如何協調社會成員的利益關係、解決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問題,社會學家們提出了各種社會公正思想。有的根據公民權原則,主張社會公平就是給所有人以同等的權利;也有的根據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則,主張社會公平就是扶助弱者,給不同的人以不同待遇;還有的根據公平與效率平衡的原則,主張社會公平主要是指機會公平,應當讓收益和貢獻掛鈎。羅爾斯在《正義論》中試圖調和自由市場原則和社會公正原則,提出了“有差異的平等原則”,但也受到來自左派和右派兩方面的批評。

4、關於“社會福利”的思想。這一思想是在“二戰”後至1970年代中期開始盛行的。“二戰”期間英國政府委託貝弗裏奇主持寫作的關於普及社會福利的《貝弗裏奇報告》,對戰後西方各國社會福利政策影響很大。社會福利思想主張在實行市場體制的同時,要以人的基本需求或公民權利作為核心價值,在政府和社會兩方面建立社會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製度,協調社會成員的利益關係。羅斯福在1930年代實行“新政”,通過頒佈一系列經濟社會法律法規,運用國家干預的辦法,擴大就業和社會需求,使美國走出了經濟危機。隨着近幾十年西方一些福利國家社會保障越來越入不敷出,福利社會理論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批評。

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概念和特徵

(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

黨的十六大指出,和諧社會是一個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注重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社會。

一般説來,和諧社會包括幾方面內容:一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人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發展的核心內容和根本前提。造就和諧的人的個體,就是要使一個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夠合理地處理自己與他人、自己與社會的複雜關係,把自己融入自然、融入社會、融入集體。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所以我們既要關心人類,又要關注自然,在維護人類利益的同時,又維護自然的平衡,確保社會系統和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三是社會內部各要素之間的和諧。包括社會分工、人員的比例構成、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利益分配、社會地位的公正與平等等方面,都必須處在和諧共進的狀態中。

(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特徵

1、發展。發展是和諧社會的本質和核心。和諧社會首先是一個發展的社會,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發展是構成和諧社會的基礎和前提。不發展和發展不快本身就構不成和諧。“貧窮不等於和諧”。 ““””十年**,運動不斷,階級鬥爭頻繁,結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遭到嚴重的破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抓住“發展”這一中心,經濟和社會事業處於高速、健康、穩定發展的狀態,因而造成了政通人和、安定團結的和諧社會的良好局面。

2、正義。正義是一種德行,是社會正氣的內在特質。在法治社會裏,正義是合法性的體現。正義的社會要求人們積極向上,明辨是非,堅持真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得到充分弘揚,社會各羣體、階層、成員和利益集團之間關係融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形成一種無根本利害衝突的良好氛圍。正義的社會並非沒有矛盾,正義即要求社會中出現的矛盾通過法治和德治的手段加以解決。

3、公平。只有社會公平,各方面的社會關係才能融洽協調。公平不是絕對的,而是指社會各方面、集團、個人之間的大體協調。公平的核心是處理好利益關係,達到利益和諧。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的全面轉型,社會公平日益成為當代中國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解決好這個問題,理順社會利益關係,化解社會矛盾,構建公平、合理的社會利益格局,是我黨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和要求。

要促進社會公平,最根本的就是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是維護最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二是統籌兼顧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利益關係。三是正確處理好黨和人民羣眾的利益關係。

4、有序。秩序的存在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必備前提。有序是和諧社會的基本要素和社會活動的基本目標。馬克思認為:“秩序是一定的物質的、精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社會固定形式,因而它們相對擺脱了單純偶然性和任意性的形式;建立社會秩序的目的歸根到底是要創造一種安居樂業的條件。”[3]和諧社會確保人民安居樂業,就必須發揮秩序的作用。一要維護好階級統治秩序;二要建立和維護社會生活秩序;三要維護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四要維護好權力運行秩序。

5、效率。和諧社會不僅公正、自由、有序,而且要創造最高效率。人們常把效率與公平作為一對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其表現在:沒有效率就沒有經濟的增長和社會財富的增加,不講公平則可能導致收入懸殊、兩極分化,影響社會穩定。必須實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政策,特別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效率必須具有優先性,確保效率最大化,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三、準確理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

如何理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可以從幾方面來把握。

1、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提出的一個發展戰略構想,是立足於中國國情,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利益格局多樣化為條件的現實調控目標,它不是否定或削弱市場對資源的基礎配置作用,不是追求平均主義。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共產主義既有區別又有聯繫。

2、和諧社會以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物質財富為基礎,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貧窮的社會也不可能和諧。但富裕並不是和諧社會的充分條件,還要看財富怎樣分配,利益如何協調。因此,和諧社會要能夠不斷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係,保證基本的公平、正義,使人們普遍分享經濟增長和發展的收益。完善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共同富裕和社會和諧的根本保證。

3、和諧社會不能封閉和僵化,要開放並充滿活力。要能夠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精華,社會管理體制要能夠根據新的現實變化不斷創新和完善。和諧社會要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要激發最大多數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以全國人民的創造激情和辛勤勞動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4、和諧社會不僅是指利益層面的和諧,也包括價值層面的和諧。和諧社會要能使人們安居樂業、事業有成、心情舒暢,也要能夠形成社會主義公民意識和良好的公民道德,形成有利於團結羣眾、凝聚人心和麪向未來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和意識形態。

5、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長期而偉大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它的基本要求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在這個歷史過程中,不平衡、不協調的現象以及各種社會矛盾會始終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説,和諧社會不可能完全消除社會矛盾,舊的矛盾解決了,又會產生新的矛盾,但和諧社會需要有一種能夠不斷解決矛盾和化解衝突的機制,一種在矛盾中仍能保持和諧和快速發展的機制。

參考文獻:

[1]涂爾干。《社會分工論》,渠東澤,北京:三聯書屋,2000。

[2]涂爾干。《自殺論》,馮韻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30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猜你喜歡:

社會科學類論文參考 篇二

論科學社會主義和科學發展觀

摘要:我們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觀的繼承和拓展,是當代社會發展形勢的必然;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創造性應用,符合中國國情;對於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發展科學社會主義,有着重要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科學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科學社會主義,作為一種政治形態,讓人們更具體地認識社會。之所以稱之為科學社會主義,是為了區別於空想社會主義。《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曾這樣提到:馬克思一生中最大的發現有兩個,一個是唯物史觀,另一個是剩餘價值。這兩個重大的發現,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它是關於無產階級解放鬥爭發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政治科學。

馬克思主義分為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哲學、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其中,哲學是起點,經濟學是中介,科學社會主義是終點。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指導我們黨和國家實踐活動的一門首要科學,必須將其貫徹到我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同時科學社會主義也將在實踐中得到豐富和發展。

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以胡錦濤為的黨中央在新實踐中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內容是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實現方法是統籌兼顧,具體辦法就是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符合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內在要求,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也是針對當前中國國內外經濟形勢,滿足中國今後長期發展需要。科學發展觀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必須遵循的發展規律,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內在要求,對於中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有着深遠的意義和重要的影響。

一、科學發展觀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觀的繼承和拓展,是當代社會發展形勢的必然

科學發展觀對當今社會起指導和促進作用。他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出了新的理念

鄧小平同志指出,在社會主義國家求發展,必須首先發展生產力,只有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實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中國共產黨在總結國內外建設社會主義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新的理念,這就是: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主要是通過社會主義自身的發展,而社會主義的發展必須是科學的發展。科學發展觀是新的社會主義發展觀,它的提出推進新的社會主義事業。

(二)解答了一個重大問題

各國的社會主義者都在探討當代的社會主義應該是怎樣的社會主義,胡錦濤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則科學的回答了這一問題。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人民是創造歷史的根本動力,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過程中,必須依靠人民。內容是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就是要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等個方面的建設,使現代化建設的各方面都相協調。只有這樣才能掌控全局,能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重大關係。

(三)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

1、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石

科學發展觀在繼承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基礎上有所發展,並沒有脱離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而是在發展過程中提出關於社會主義的新的觀點。所以,科學社會主義始終是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石。

2、科學發展觀的邏輯起點

黨的思想路線的創新,是科學發展觀的邏輯起點,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可以用16個字概括: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在這16個字中,最重要的就是“求真務實”,胡錦濤指出:求真務實,是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內容。?P

3、科學發展觀的立足點

科學發展觀的立足點是對中國現實問題的思考。我們必須從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面臨的實際情況出發,“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着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着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着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不斷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我們的思想和理論”,?Q這就是科學發展觀的立足點。

4、科學發展觀的理論結構

社會科學類論文參考 篇三

淺析社會科學客觀性

社會科學是從傳統的人文科學中分化出來的,它至今還帶有人文學科的痕跡。但是社會科學是一種科學研究,它的形成與發展受到自然科學的極大鼓舞,基本出發點是:社會及人類行為也可以像自然現象那樣由“科學”來研究;其根本任務是客觀地描述和分析社會(袁方,1995:14)。由於社會現象的特殊性,這項任務往往成為一個難題。社會科學不只是一個純粹的理論思維過程,也是一種文化和意識現象,它的形成和發展受到了社會的文化價值觀念的影響。伴隨着社會科學的產生和發展,客觀性問題就成為一個始終縈繞的問題,問題糾纏的大部分源於對“客觀性”的不同理解,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社會科學的客觀性展開進一步的探討和認識。

一、基於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對其客觀性的認識

從研究對象上説,自然科學的對象是自然界中的現象,是沒有人直接參與的現象,即自然客體。自然客體是一種物態性的實體存在,客觀實在性、可重複顯現性和歷史發展性是它的根本屬性(李文華,2006)。社會科學通常是指研究社會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它是一個包括經濟學、政治學、法律學、社會學等學科的龐大知識體系。社會世界的現象是有人直接參與的現象,即人(們)的心理和行為活動本身(王忠武,1999)。這個差異似乎一目瞭然,其實它隱藏着更深刻的分歧,甚至可以説,它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在其它方面呈現差異的主要源泉,同時也是社會科學在客觀性方面呈現爭論的源泉。

從研究對象的角度來看,社會科學是以人類社會和社會中的人為研究對象,而自然科學以自然界為研究對象,二者在客觀性程度上的差別是顯然的。有人否定社會科學客觀性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社會生活是有目的、有意識的人蔘與其中,社會現象本身多系主觀性所為,因而缺乏客觀性。這種觀點是把客觀性的含義看做那種無人介入的、純自然的客觀性。但是,筆者認為,客觀性包括“那些存在於人活動中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本質聯繫”的含義,從這個角度來看,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側重於研究客觀性的社會現象與社會規律,其社會功能集中表現在改善社會管理和制度文明建設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自身的客觀性。總體而言,從研究對象的角度來看,社會科學的客觀性程度可以説處於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的關鍵的中介地位上。且對於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均具有主導、規範、協調和控制作用。

二、基於社會科學的知識對其客觀性的認識

從實證主義和經驗主義的角度出發,社會科學的客觀性可以表現為社會科學知識的系統性。因果決定論和普遍性等幾個特性(袁方,1995:14-16)。具體而言,社會科學知識的系統係指社會科學的目的是系統地説明和解釋人類的社會行為,而這種説明也像自然科學那樣依據一定的邏輯法則。社會科學知識的因果決定論是指,社會科學家也像自然科學那樣假定,任何事物都有其發生的原因,也就是説,每一個事物都是由在它之前的某些事物所決定。社會科學知識的普遍性是指,要從多種因素中找出最主要的、對所有人都有影響的因素,並把這種普通的、簡化的因果説明應用於任何人,任何時間、地點,包含了不同文化價值下的人對同一種知識的理解和接受。

從以上羅列出的幾個社會科學知識的性質,可以看出社會科學在形式和內容上追求像自然科學知識那樣的客觀性和科學性。與自然科學相比,由於社會現象的不確定因素更多,偶然性和獨特性也更大;社會科學所研究的現象比較複雜、異質性較大,而且更多地受到個人因素的影響。這使得社會科學知識的系統性不強,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不嚴謹,往往難以達到對社會現象的客觀、準確和系統的認識,社會科學知識也更容易受研究者本人的世界觀、政治信仰、價值觀等因素的影響,而與所要反映的社會現象存在偏差。因此,從社會科學知識這個維度來説,目前社會科學的客觀性僅僅是一種“準客觀性”,亦或説是一種類客觀性,難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客觀性。

三、基於社會科學的方法論對其客觀性的認識

早期社會科學由於受機械物理學為核心的自然科學科學的深度影響,堅持將社會科學的主觀性視作不同主張的分水嶺,主觀性與“心理的、有價值的”等同。“心理的”具有私人性(袁繼紅,2008)。孔德、迪爾凱姆等人推崇用自然科學方法研究社會現象,排斥任何心理的因素,探索事物之間重複出現的社會規律,追求普遍的唯一的本,即方法論上的實證主義。因而,孔德等人將“心理的”對立面視為“客觀的”,並主張用觀察法、實驗法、統計方和比較法等研究社會現象。此外,李凱爾特、狄爾泰等人則將社會科學研究的觸角置於人類社會現象特有的價值上,人類自由意志賦予社會現象獨有的價值。一切自然的東西都不具有價值,因而不能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社會科學(文化科學),社會科學的課題具有私人性、獨特性,只能採用“表意的”方法,把握主觀的對象。“客觀性”在此作為主觀性的對立面被拒斥在外。然而,這兩類主張由於都固守着明確的界限,無法克服本身的侷限性,前者固守在價值無涉的自然領域,一味尋求社會科學的客觀性,而不顧社會科學自身的特點,後者則強調社會科學屬於價值領域,認為社會科學不存在客觀性,陷入主觀主義的泥潭。

實際上,大部分社會科學家都介於實證主義與主觀主義這兩個極端之間。其中,韋伯的方法論思想最具代表性,他對社會科學的客觀性也作出了自己獨特的理解和認識。韋伯認為,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有本質的不同,後者含有社會成員對自己和他人行為的主觀理解,也就是説,“社會事實最終歸結為可理解的事實”。此外,韋伯指出,由於人的社會行為是有意義、有目的的,因而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對於這種規律性的行為可以採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加油研究。為此,韋伯提出了“理想類型”和“價值中立”兩個核心概念,也確保社會科學能像自然科學那樣具有客觀性,同時也能很好的區分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差異性。

四、總結:社會科學客觀性何以可能

科學研究的客觀性是指任何研究者,不管他們屬於哪個階級、哪個黨派,信仰哪一宗教,只要他們採用同樣的科學方法,就能夠得出同樣的研究結論(袁方,1995:16)。社會科學由於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和機制,如研究對象比較複雜、異質性、偶然性和獨特性較大;易受到個人因素的影響等,同時也難以擺脱與價值的親和性關係。因此,社會科學的客觀性是建立在主觀基礎上的,是在價值關聯基礎上獲得的認識被價值立場下的人的普遍理解和接受的社會事實。所以,如果社會科學研究沒有與任何文化價值相關聯,那麼任何處於價值立場下的人對於研究認識就難以理解和接受,也就因此取消了客觀性的可能性實現,從這一點説價值關聯是客觀性的基礎。

社會科學對社會和歷史的認識是一個在動態中近似實現的過程,是一個從文化意義上對歷史因果分析的不斷認識,是一個追求知識對具體實在的經驗有效性和對這種經驗有效性不斷在文化價值上重新界定的過程(賴金良,1996)。社會科學研究客觀性的表現是:這種研究由於實現了文化價值所界定的針對經驗實在的有效性而被文化的人類所普遍理解和接受。社會科學研究的客觀性基礎是文化價值和價值關聯,這種研究的客觀性來源則是這種研究所賴以獲取的手段是被普遍理解和可接受到的,這種手段就是各種不同的理想類型以及研究方法和技術,而這種手段的客觀性基礎是理想類型的開放性、研究方法和技術的客觀性和有效性。縱然如此,但是要想真正實現社會科學的客觀性並被其他學科所認可,其道路還是很艱難,需要社會科學研究者付出巨大的努力。

參考文獻:

[1]袁方,社會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2]袁繼紅,基於方法的社會科學客觀性何以可能[J]四川工農學報,2008(5)

[3]王忠武,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三位一體關係[J],科學學研究,1999(3)

[4]李文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五個差異――兼論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現實意義[J]科學學研究,2006(6)

[5]賴金良,什麼是社會科學以及社會科學的客觀性[J]哲學研究,1996(6)

社會科學論文 篇四

淺議社會文化發展現狀與大學生文化需求

一、綜述社會文化開展現狀對滿足大學生文化需求的互動性

廣義文化指人類在開展過程中所發明的物質財富和肉體財富的總和;狹義上文化指人的肉體生活範疇。隨着經濟全球化的開展,我國社會文化呈現出多元化開展的趨向,不同文化不時碰撞交融。高校校園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壹局部,既遭到社會文化的影響,又由於大學生多樣的文化需求及活潑的文化發明而具有獨立性。共青團第十伍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推進青年文化建立”的請求:“文化塑造青年,青年發明文化”,“共青團要堅持先進文化的行進方向,開展安康有益、充溢生機的青年文化”。開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將滿足青年文化作為壹個重點,青年文化建立是時期的課題。大學生是青年的壹個重要羣體,從貼近大學生生活的社會文化的兩個方面:思想政治開展情況和校園文化開展情況動身,盤繞大學生文化需求展開問卷及宿舍調研。共提問卷200張,並停止了屢次宿舍、支部調研。

二、調查現狀剖析

(壹)思想政治開展現狀

思想是行動的根底,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能改造大學生客觀世界,是青年成材的必需條件。大學生從高中邁入大學,思想政治開展與文化需求相順應是最需求思索的。

1、堅決正確政治立場是大學生思想政治開展的中心。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指導,堅持社會主義,是大學生思想政治的中心,認清政治立場是順應我國社會文化開展的關鍵所在。在問卷調查中,絕大多數同窗堅決黨團信仰,以端正的動機,正確的目的參加組織,普遍認識到黨團組織的重要性。

(1)你對下列什麼組織、團體最感興味?

(2)你是否參加青年意願者組織?

(3)假如你入黨,那你入黨動機是什麼?

受調200人中,團員190人,佔95%,團員思想醒悟較高,45%的團員對共產黨或共青團感興味,參與意願者的團員亦有66%,其中有55.5%的團員以為意願者可效勞社會,團員總體上的態度是端正的。成熟的入黨動機如:希望得到鍛鍊的成才型動機佔了41%,為別人着想的動機佔了14%。但入黨有利於出路的功利型動機也佔了較大比重。

2、從時勢加深認識、用行動加深理解是關鍵。堅決社會主義政治立場,對時勢的理解有助於大學生將時政認識深化化,從行動動身,理論聯絡實踐,能使大學生從實踐生活中增強思想醒悟,進步思想認識。如我院展開八榮八恥討論會,各班將八榮八恥依據實踐狀況細化討論,同窗分離生活展開討論,認識愈加深入。

3、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根底。隨着社會經濟的日益開展、西方文化的不時滲入,當代青年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呈現多元化開展趨向。

(4)你參與組織、團體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5)你在什麼時分感到本人團員認識最激烈?

調查發現,社會的變化對團員的認識有所影響,團員總體認識積極向上,但榮耀感變淡。局部團員身份認識冷淡,對榮譽感和崇高感淡化,只要在交納團費、評選榮譽的時分才想到本人是團員。

(貳)校園文化開展現狀

校園文化是學校肉體財富的總稱。它包括物質、制度及肉體文化。

1、物質文化。物質文化是硬件,是校園文化的表層局部,包括設備、教學手腕、科研等。調研人員走訪宿舍,蒐集了大學生在住食存在的問題,同窗們對學校設備總體比擬稱心,但水電、醫療、餐飲等都以為有缺乏。關於教學方面,問卷顯現:

(6)你對如今所學專業興味如何?

(7)關於講座,你選擇哪個方面?

(8)您生活中最苦惱的問題是什麼?

能夠看到,學生在注重專業涵養和名人教育,兩項共佔72%。而專業興味度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固然有學生對辦學條件和教學變革有不稱心,分別佔8.5%和11%,但這並不是學生的主要苦惱源。

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指學校成員在長期共同的活動中總結而成的且必需遵照的行為原則。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建立的根底,是維繫學校正常次序的保證機制,如今得到了學校和社會的注重。

3、肉體文化。肉體文化是學校肉體財富的總和,是校園文化的中心及靈魂,是推進學校不時行進的主要力氣,包括校風、學風等。

(9)你的學習態度是怎樣的?

“有選擇地學習學問”和“依據本人的需求學習學問”的學生分別佔57.5%和22.5%。闡明當前學生的學習認識大多是主動的。學校文藝活動方面,還不能完整到達學生的需求。

(10)你對學院文娛活動印象如何?

(11)你以為我院學生社團活動展開狀況怎樣?

(12)對我院社團活動有什麼中央能夠進步?

46%的學生以為文娛活動“豐厚,但參與度不夠”,對社團活動展開有53%的學生以為“活動頻繁,但質量不高”,學生請求社團活動的內容能夠更聯絡實踐、“活潑學校人文與學術氣氛”,這兩類觀念共佔61.5%。

三、滿足大學生文化需求的措施

1、立足黨團,建好堡壘。認真做好黨、團工作,是促進大學生文化建立的關鍵。要樹立完善的工作形式,在學校工作中充沛發揮黨委的政治中心作用,注重共青團建立,以黨建工作帶動共青團的建立,真正發揮青團組織的紐帶和橋樑作用,樹立健全學生工作的科學化標準化。

2、改造教育,貼近時期。時期的變化,對大學生的思想有重要的影響。緊跟時期,不單指教學辦法上的變革創新,更要注重學生的思政教育的時期性,將先進理論融入大學生思想中。在教育形式上,教育大學生認識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當前社會的缺乏,引導他們以正確的觀念生長。

3、注重思政,抓好德育。科學思想觀念培育和構成有賴於學科教育,而學生對道德的認知有賴於對思政教育的異化。育德與育智同步,需求教員在專業教育的同時注重思想教育,思政教育還要人性化,應分離時勢政治,並舉行各樣的學生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貫串於活動中,將思想教育鮮活化。

4、創新機制,培育新風。創新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機制,構成壹個由指導注重、義務到人、積極創新、保證有力的機制運轉體系,將思想政治工作標準化、詳細化,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擺上工作議程,構成以黨、政、工、團、學齊抓共管的新格局。

5、整治環境、根植文化。注重高校設備建立,努力建立現代化文化設備。要注重學校周邊環境的整治,學校周邊的治安情況和文化環境直接影響大學生的生活,要努力構建合理的學校與周邊開展的良性互動。

6、嚴謹治學,踏實求學。濃郁的學術氣氛是校園文化建立的必要保證。學校應增強學術主幹的培育,發明良好的科學研討條件,使學術主幹可以充沛發揮能動性,吸收、凝聚國內外優秀學者,營造學術氣氛,進而引導學生的學習態度起到良好的薰陶作用。

7、勇推特徵、打造精品。校園活動是校園文化建立的重要途徑,校園物質、制度和肉體文化需求經過活動載體發揮育人作用,分離社會開展的請求,與時俱進,不時創新。校園活動要注重精品培育,依據學校的優勢,突出本校文化特徵,塑造良好的文化肉體,引導學生培育高品位的文化學習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