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社會學論文【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82K

社會學論文【多篇】

社會學學術論文 篇一

社會學是什麼?

社會學是純學術的

大學的課堂一般不會教給我們一些確定不移的東西。如果它所提供的都是我們知道的不變的東西,那麼我們將會喪失求知的慾望並且會顯得自大無比,以為我們已經知道一切事情了。如果我們想要更好地瞭解什麼,就必須小心謹慎並且避免自己滑入純理論的深坑

大學裏有許多純學術的學科。之所以這些學科是“純學術的”,是因為它們只存在於大學之內,並且研究者和辯論者聚集在此探討問題。之所以還是“學科”,是因為它們大多已經有一段很長的歷史並積累了很多知識傳統,因此都有系統而且嚴謹(因而是“學院派的”)的研究視角。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學、物理學、數學、藝術通常都被認為是純學術的學科。

每一門學科都有自己關注的焦點,其中所使用的視角都極為不同,每一種視角都研究現實的不同側面。因此每一種視角都會強調一部分東西而忽略另一部分。心理學關注個體的發展,化學將現實看做化學物質的混合物,生物學將世界理解為基因和環境。沒有任何一個單獨的視角可以面面俱到地把握現實的各個側面,但是每一門學科都提供了有用的視角。

社會學是一門純學術的學科,是一門存在於大學中的學科。它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有人認為更早)。它已經積累了很多知識,並發展出一整套觀察和理解世界的系統方法。對很多人來講,社會學是一種很有用的視角;對有些人來講,社會學提供一種激情,因為它總是能夠促使人們把它應用到現實生活與自己的經歷之中,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他們看待世界的視角。

社會學關注社會現實

社會學試圖理解人類這種存在物,它關注我們所經歷的社會生活。社會學並不是將個體的個性視作其行為的緣由,而認為社會互動、社會模式(比如角色、階級、文化、權力與衝突)以及持續的社會化是個體行為的動因。比如,社會學家會觀察人們在互動中演化出來的各種規則與預期以及他們所共享的價值觀。社會學家注重個體作為“學習者的角色”,即他們在當代美國社會是如何變成“中產階級”,成為一個標準的男性或女性,這一演變過程在歷史上又是怎樣的。我們注意到,當行動者處於不同的羣體或組織中時,他們的行為模式發生了變化,他們受到這種不可避免的社會化過程(組織中的人們塑造他們的企圖)的影響。社會學始於這樣的一種理念,即人們在其生活的社會情境之中被理解,他們都是會受到互動、社會模式與社會化影響的社會性動物。

大多數人習慣於從心理學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他們會認為行動應當是從個體特徵而不是互動或社會模式的角度加以理解。從這種視角出發,人們會將某一宗教教派的大規模自殺活動的原因歸結為宗教狂熱主義或者有吸引力的領導與非理性的病態追隨者導致的。雖然這確實解釋了一部分原因,但是社會學家相信任何一個宗教羣體必須被理解為一種社會類型、一種有着共享文化的有組織的羣體,在其中個體之間通過社會互動相互影響;或者被理解為一種結構,人們在其中佔據各種位置並根據自己所應扮演的角色採取行動,以符合他人的期待,由此受到一種權力結構的影響,就像其他社會羣體一樣。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例子中看出這種差別。社會學家一般不關注那些進監獄的人身上具有什麼特點,而是對他們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更感興趣:窮人的“社會位置”如何影響犯罪行為;社會中的權力在判定犯罪行為時所發揮的作用是什麼。社會學家會研究犯罪率,社會中法律和罪犯的角色,社會中懲罰與矯正的歷史與理念,犯罪懲罰體系的運作及其在維持秩序和(或)保護社會的財富與權力中的作用。

因此,社會學是一種視角,是一門純學術的學科,在社會情境之中研究人類。

社會學提出三個問題

理解社會學的一種方式是找出將這門學科統合在一起的那些因素。在我看來,將這門學科統合在一起的,是人們經常嘗試着對人類及其行為提出三個問題:人是什麼?社會(或者所有的社會組織)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社會不平等的原因和結果是什麼?

從社會學誕生那一天起,社會學家就一直試圖理解人類的本質--人是什麼?法國早期著名社會學家埃米爾•涂爾干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答案:人類是在社會中被社會化的。社會構成了我們的本質。我們遵循社會的準則、道德觀念、真理教導與價值觀。從某種意義上講,個體變成了社會。查爾斯•庫利和喬治•赫伯特•米德這兩位知名的美國社會科學家強調,人類自生來就處在未完成的境況之中:人類的本質是習得的,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獲得的。互動伴隨着人的一生,所以當遇見不同的人、遵循不同的規則和理念的時候,我們總是在變化。通觀社會學這門學科的發展史,我們可以發現,社會學家一直專注於人類本質這一問題,最終形成的答案是:人類是社會的、社會化的、伴隨着社會互動而不斷在變化的。

是什麼東西將社會統合在一起的呢?秩序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人們可以合作?這是社會學關注的第二個問題。很多人將這個問題稱作“秩序問題”。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一開始不需要做很多事情,但隨着社會化進程的展開,我們開始學習社會中的生存之道。社會的運作方式變成了我們自身的生存方式,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我們理解社會秩序的起點,但是事實比這更加複雜。秩序通過我們所建立的社會模式,我們所創造的規則、真理與結構得以形成。秩序通過家庭、傳媒、學校、政治領袖、宗教得以維持。儀式、規則、懲罰以及持續不斷的互動支撐着秩序。卡爾•馬克思,另一個早期重要的社會學家指出了強力與操控對秩序形成的重要性。馬克斯•韋伯關注合法性權力的角色,這最終意味着秩序在社會中得以形成,是因為人們願意服從那些他們認為是代表着社會的人和事物。大多數社會學家關注社會秩序的本質問題。

第三個問題也是將社會學統合在一起的問題:為什麼社會中會存在不平等?其結果會是怎樣?社會不平等是否內在於社會組織之中?它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得以維持的?社會不平等可能帶來什麼問題,它是如何影響個體及其行為的?馬克思認為不平等存在於所有的階級社會之中;韋伯認為不平等持久地存在於任何組織之中。有些社會學家認為不平等是達成秩序的必要條件,所有的社會學家都認為不平等是導致變遷的重要原因。社會學家常常關注不平等得以維持的條件與方式及其對個體的作用。許多社會學家認為不平等是社會不公正的來源,幾乎所有的社會學家都認為不平等存在於所有社會組織之中。

當然,將這門學科統合在一起的還有另外的一些問題,但是這三個是最為基本的。認真地探究這些問題會使你從一個比較好的起點理解社會學這門學科的內容。

社會學是一種視角,是一門純學術的學科,關注作為社會存在物的人類。社會學認為人類的本質之中最為核心的是其社會性的一面。社會作為一種秩序不斷地發展演變,不平等對於理解社會與社會問題是一個關鍵點。

社會學是一門科學

純學術的學科有一些是科學,另一些則不是科學。自從社會學誕生的那天開始,社會學家都認為社會學是一門科學。然而,作為一門“科學”,其真正的含義是什麼?在此,我們試圖通過揭示五個方面的原則來描述何為科學。

第一,科學的目標是通過審慎的、規範的方式理解世界。雖然科學通常被用來改變世界以及解決問題,但是其首要目的仍然是理解世界。科學之所以得到發展,是因為很久以前人們就認為對於世界的偶然性觀察通常是被誤導的、不正確的。科學試圖控制個人的偏見,並且超越這種偶然性觀察。認為社會學是科學也就是意味着宣稱社會學試圖以一種審慎的、規範的方式理解人類。

第二,證明是科學接受某一理念的必要條件,並且這種證明必須是經驗的。人們在生活中通常經歷一些非科學的事情,比如一些智者會告訴你什麼是不好的,你的經驗會提醒你哪些觀點是不好的,你的直覺認為某些事情是不好的。社會學這門學科所積累的一些觀點,也就是本書中的大部分觀點,是通過長久以來累積的證據慢慢發展而來的。這些證據必須是經驗的證據。這就意味着證據必須是通過人類的感官能夠收集到的。通常我們會認為這些證據必須是可觀察的。科學不同於宗教,後者是基於信仰、權威的理念,有時會是不合邏輯的。科學也不同於一些非科學的學科,比如哲學、數學,這些學科是建基於一種很好的邏輯之上的。邏輯當然是科學視角的一部分,但是科學家試圖追求更多的東西:經驗觀察是證明的基礎。社會學與其他科學一樣,發展出一系列檢驗工具,比如實驗、調查、訪談、個案研究、數據分析。因此,其研究結果必須是可觀察的、可與他人共享的。

第三,科學應當被認為是一個學術共同體,學者們相互檢視、批判對方的工作,不斷辯論,以此建構知識主體。社會學與其他學科一樣,學者們聚在一起互相討論彼此之間的研究成果,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並出版著作以便更多人加入討論。

第四,科學嘗試一般化。科學家們努力超越具體的情境,以此將他們的研究結論與其他情境建立關聯。科學家們將疾病、重力、動物、植物、星辰以及人類一般化。社會學則將角色、少數羣體、革命、社會變遷、階級、社會權力、家庭以及宗教等一般化。人類是自然存在的一部分。雖然所有的事物本質上都是獨特的,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就可以仰仗我們的智慧做一些一般化的努力。社會學嘗試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一般化努力。

第五,科學嘗試對事件進行解釋。真正的科學會告訴我們事情為什麼會發生,某類特定事件的影響因素本質上是什麼。比如,韋伯觀察到基督新教是如何影響資本主義發展的,涂爾干觀察到低度社會整合是高自殺率的重要原因。社會學家試圖解釋犯罪、教育成就、社會變遷及衝突等現象的原因。他們同樣也揭示了種族主義、男權主義、貧困、社會化、社會角色等對其他現象的影響。科學試圖發展出解釋因果關係的理念。

社會學從一開始就宣稱自己是一門科學,因此受到上述這五個原則的引導。社會學家“幹”科學的方式與其他學科存在極大的差異。比如,社會學家中很少有人是通過實驗來進行研究的(就像是天文學一樣)。相反,社會學常常依賴於政府或其他社會組織進行的“試驗”(比如平權行動、用校車接送外區兒童上學、隔離教育、啟蒙教育等),依賴於調查、對真實世界的觀察、各種組織機構認真收集的資料數據等。社會學試圖從歷史文獻中得出一般化結論。社會學是一門存在歧義的、有創造力的科學,它試圖與那些只是簡單地接受從其他科學借來傳統技術的做法區別開來。

對於很多人來講,馬克斯•韋伯的工作是社會學科學取向的最好例證。韋伯作為一個德國的社會學家面臨着個人的兩難困境,他試圖突破這種困境:他能否同時既是科學家又是政黨政治活動的參與者?政治參與會不會犧牲科學的客觀性?致力於客觀性會不會成為他迴避當時重要的社會議題的藉口?最後,一個人如何在成為一個社會學家的同時又可以為建立一個美好社會而工作?韋伯是這樣解決這一衝突的:他強調社會學作為一門科學必須是價值無涉的,這意味着每一個社會學家應當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在做科學研究的時候必須懸置他的價值立場。我們應當努力探究事物本身是什麼,而不是我們喜聞樂見的是什麼。韋伯清醒地知道,價值取向不可能完全被控制住,但是這仍然是我們應當追求的目標。韋伯教導我們説,作為社會中的一員,社會學家應當秉持一定的政治立場。比如,我們應當為正義、平等、自由與其他值得追求的目標工作,但是這種努力應當儘可能與我們作為一個科學家的努力分離開來。因為作為一個科學家,我們必須致力於描述與解釋人類社會。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縱然好聽,但如果我們不能努力控制來自自身的偏見,我們又怎麼確信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呢?

同樣,韋伯認為科學是一種探求本質的組織化和系統化的方法。

雖然科學宣稱試圖尋找真理,但是從根本上説,科學從未達致其所要追求的真理。科學是一種出色的理解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從來就不是完美的。雖然作為科學家,我們必須努力控制自己的偏見,但是我們所做的任何一項科學調查--我們所提的問題、所使用的概念、所採用的技術手段--都影響着我們對事物的發現。因此,我們所謂自己發現的真理從來就不可能是純粹的最終答案。這一事實適用於所有科學,尤其是社會科學。韋伯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倡導一種開放的科學,其中可以運用許多方法、可以採用很多視角、可以使用許多概念。韋伯認為,科學所存在的歧見是克服我們的偏見的一種有效途徑。他指出,科學家終其一生必須有這樣一種思想準備,即他們的觀點很可能被別人的所替代,因為新的證據不斷被發現,從而修正、改變或替代我們在某一特定歷史階段得出的結論。對於韋伯而言,科學並不是真理;它是一種不完美的方法,但是在探究事物的時候往往是最好的。對於試圖尋求確定性的我們而言,這一事實是令人沮喪的!

科學因此是一個調查過程,它試圖去理解現實的本質。科學嘗試做到“客觀”:從其本身捕捉和理解“客觀事實”,而不是將自己的主觀意願強加其上。顯然,與其他理解世界的方式一樣,科學是不完美的。與許多其他視角不一樣的是,對於科學這種視角來講,客觀性非常重要,科學家們常常試圖反思其研究中的預設及其不完美的地方。舉個例子,科學關注促使事情發生的自然原因(它假定所有自然發生的事件都是由其他自然緣由引發的),並且科學在其研究進程中只願意接受經驗證據(因為它假定諸如直覺與主觀形式不足以達成理解)。這種視角在理解世界並揭示其中的規律方面,有時候是非常有用的。但是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發現,科學只能夠解釋一部分現實,而不是全部。

科學研究對於理解世界而言是一種開放性的視角,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可以被爭論的。最終勝出的科學觀點往往是被經驗證據反覆論證並被科學家共同體仔細審查過的。然而即使是這樣,科學也有它自身的問題。比如,科學家經常關注那些非常瑣碎的事情,這些事情從常識的角度來看很容易被理解;他們常常沒有關注那些更為複雜且重要的事情。再舉一個比較形象的例子,研究老鼠比研究人要容易得多,為什麼不能通過研究老鼠來理解人呢?有時候一個有創意的觀點往往會被忽視,因為“每個人都知道”專家們所發現的。另外,科學家共同體是由少數有權威的學者把持着的,他們常常控制着研究的問題域。同時,在研究中也會存在倫理問題,比如作為研究對象的人權或動物權利,有時候也會有政府或者其他利益羣體假借研究之名歪曲事實或者否定某些政策。

雖然科學存在上述問題,但這絕不能成為我們忽視其在理解現實中的重要作用的口實。社會學家使用的獨特的、有創意的科學研究方式也不能讓我們忽視這樣的現實,即社會學是一種理解人類社會生活的科學方法。

社會學的意藴:一個小結

讓我們在這裏停下來總結一下社會學是什麼。這一部分介紹了社會學是一門純學術的學科,也是一種研究視角。社會學關注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世界,它強調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因此受到社會互動、社會模式以及社會化過程的影響。社會學家關注三個核心問題,即人類的本質問題、社會秩序問題以及社會不平等產生的原因與造成的結果。社會學家研究社會、組織、社會制度、互動以及社會問題。最後,社會學是一門科學。與其他科學一樣,社會學採取特定的方法觀察研究這個世界,這種方法強調客觀性、證據、觀察、一般化、解釋以及一羣自我批判的競爭性學者共同體。

本文摘自(美)喬爾·M·卡倫著 張惠強譯《社會學意藴》。

雖然科學宣稱試圖尋找真理,但是從根本上説,科學從未達致其所要追求的真理。科學是一種出色的理解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從來就不是完美的。雖然作為科學家,我們必須努力控制自己的偏見,但是我們所做的任何一項科學調查--我們所提的問題、所使用的概念、所採用的技術手段--都影響着我們對事物的發現。因此,我們所謂自己發現的真理從來就不可能是純粹的最終答案。這一事實適用於所有科學,尤其是社會科學。韋伯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倡導一種開放的科學,其中可以運用許多方法、可以採用很多視角、可以使用許多概念。韋伯認為,科學所存在的歧見是克服我們的偏見的一種有效途徑。他指出,科學家終其一生必須有這樣一種思想準備,即他們的觀點很可能被別人的所替代,因為新的證據不斷被發現,從而修正、改變或替代我們在某一特定歷史階段得出的結論。對於韋伯而言,科學並不是真理;它是一種不完美的方法,但是在探究事物的時候往往是最好的。對於試圖尋求確定性的我們而言,這一事實是令人沮喪的!

科學因此是一個調查過程,它試圖去理解現實的本質。科學嘗試做到“客觀”:從其本身捕捉和理解“客觀事實”,而不是將自己的主觀意願強加其上。顯然,與其他理解世界的方式一樣,科學是不完美的。與許多其他視角不一樣的是,對於科學這種視角來講,客觀性非常重要,科學家們常常試圖反思其研究中的預設及其不完美的地方。舉個例子,科學關注促使事情發生的自然原因(它假定所有自然發生的事件都是由其他自然緣由引發的),並且科學在其研究進程中只願意接受經驗證據(因為它假定諸如直覺與主觀形式不足以達成理解)。這種視角在理解世界並揭示其中的規律方面,有時候是非常有用的。但是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發現,科學只能夠解釋一部分現實,而不是全部。

科學研究對於理解世界而言是一種開放性的視角,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可以被爭論的。最終勝出的科學觀點往往是被經驗證據反覆論證並被科學家共同體仔細審查過的。然而即使是這樣,科學也有它自身的問題。比如,科學家經常關注那些非常瑣碎的事情,這些事情從常識的角度來看很容易被理解;他們常常沒有關注那些更為複雜且重要的事情。再舉一個比較形象的例子,研究老鼠比研究人要容易得多,為什麼不能通過研究老鼠來理解人呢?有時候一個有創意的觀點往往會被忽視,因為“每個人都知道”專家們所發現的。另外,科學家共同體是由少數有權威的學者把持着的,他們常常控制着研究的問題域。同時,在研究中也會存在倫理問題,比如作為研究對象的人權或動物權利,有時候也會有政府或者其他利益羣體假借研究之名歪曲事實或者否定某些政策。

雖然科學存在上述問題,但這絕不能成為我們忽視其在理解現實中的重要作用的口實。社會學家使用的獨特的、有創意的科學研究方式也不能讓我們忽視這樣的現實,即社會學是一種理解人類社會生活的科學方法。

社會學的意藴:一個小結

讓我們在這裏停下來總結一下社會學是什麼。這一部分介紹了社會學是一門純學術的學科,也是一種研究視角。社會學關注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世界,它強調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因此受到社會互動、社會模式以及社會化過程的影響。社會學家關注三個核心問題,即人類的本質問題、社會秩序問題以及社會不平等產生的原因與造成的結果。社會學家研究社會、組織、社會制度、互動以及社會問題。最後,社會學是一門科學。與其他科學一樣,社會學採取特定的方法觀察研究這個世界,這種方法強調客觀性、證據、觀察、一般化、解釋以及一羣自我批判的競爭性學者共同體。

本文摘自(美)喬爾·M·卡倫著 張惠強譯《社會學意藴》。

社會學學術論文 篇二

中國的社會學,社會學中的中國

學習專業知識兩個層面的努力不可以缺少,一是處在最上端的理論學習。概論和概述的學習是必要的,但能真正接觸到最本真最原始的還是作者的原著,特別是奠定學科基礎經典作家的經典著作;另一方面是接觸最下端的實踐,包括社會觀察、社會調查等等方面的社會參與。作為一名大學生,特別是社會人文科學的大學生,閲讀原典應該是學習專業理論和培養專業素養的基礎。

面對如此多的社會學專著,我選擇了費孝通費老的《鄉土中國》。最主要是因為它是基於中國社會而總結歸納建構而出的理論。社會學經典著作大部分都是西方學者的作品,基於的是我們中國人並不熟悉的西方社會。他們的理論建構思路、看待問題的視角、研究方法和原則都深深地影響了後世的研究者。但由於對他們理論根深於的社會缺乏瞭解和接觸,覺得自己永遠在讀一個作者描繪出的世界。永遠在思想層面漂浮着,找不到可以落腳站得穩穩當當的地方。而費老的《鄉土中國》描述的就是我們身邊的社會,而我“生於斯,長於斯”。很多社會事實或現象即使我沒經歷過也見過聽説過,真的是在耳濡目染中習得一些由社會規範、社會結構衍生而出的一些立足於這個社會所需要的社會技巧。費老在《舊著〈鄉土中國〉重刊序言》中也説,“它(《鄉土中國》)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中提煉出的一些概念。”為了更好的理解費老的研究和思想,我還參閲了費老在書中提到的書籍和資料,比如,《生育制度》、《江村經濟》:還有費老其他論文,比如,《試談擴展社會學的傳統界限》。

我閲讀的這本《鄉土中國》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08年10月第一版,應該是目前最新版的《鄉土中國》。人民出版社將其彙編入《人民文庫》,並在出版前言上説,“引領着當時的思想、理論、學術潮流”,“在當下仍具有思想性、原創性、學術性以及珍貴史料價值”。作為黨的第一家出版機構,人民出版社作出這樣的評價應該可以代表官方給予了費老和《鄉土中國》的極高肯定。當然,費老的學術地位和學術影響,學界已經有所推崇,無需再有官方的評價。

費老在後記中強調説,《鄉土中國》和之前研究的不同,“《生育制度》可以代表以社會學方法研究某制度的嘗試,而這《鄉土中國》卻是屬於社區分析第二步的比較研究的範圍。”並指出《鄉土中國》是同Mead女士根據美國的事實而撰寫的《美國人的性格》一書形成比較。雖然費老強調自己在《鄉土中國》中進行的是比較研究,但在全書中到處可以看到從結構和功能來解釋的視角。在最影響後人的《差序格局》這一篇中,費老在討論“私”的問題時説,在中國“從上(城市)至下沒有不害這個毛病的”,“這裏所謂‘私’的問題卻是個羣己、人我的界限怎樣劃法的問題。我們傳統的劃法顯然是和西洋的劃法不同。因之,如果我們要討論私的問題就得把整個社會結構的格局提出來考慮一下了。”不僅僅在討論“私”的問題上,費老是從整個社會結構的格局上考慮的,在討論“愚”的問題(《論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時費老就指明“我要辨明的是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還有討論鄉村道德問題(《維繫着私人的道德》),討論權利和民主問題(《長老統治》)等等,中費老最後都歸因到了所謂的“鄉土本色”和“差序格局”這社會結構的格局上。所以雖然費老做的是比較研究,但可以看書費老終究還是站在結構功能的視角上。這也許正如費老所言,“在比較研究中,先得確立若干可以比較的類型,那就是依不同結構的原則分別確定它所形成的格式。”一定的結構分析和格式建構是比較研究的基礎。

費老將問題歸結於社會結構的格局上。而在闡述中國社會結構上,費老建構了兩個概念——“鄉土本色”和“差序格局”。正如費老在重刊序言中所述,“我這種嘗試,在具體現象中提煉出認識現象的概念,在

英文中可以用Ideal Type這個名詞來指稱。Ideal Type的適當翻譯可是説是觀念中的類型,屬於理性知識的範疇。它並不是虛構,也不是理想,而是存在於具體事物中的普遍性質,是通過人們的認識過程而形成的概念。”

所謂“鄉土本色”,便是中國傳統鄉土社會的一些本質性的特徵和屬性。在鄉土社會中人和空間的關係最顯著地特點就是不流動。因為在“直接靠農業謀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而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關係則是孤立和隔膜。但這種“孤立和隔膜並不是以個人為單位的,而是以住在一處的集團為單位的。”中國不同與美國是以單個家庭為單位的,“中國鄉土社區的單位是村落”。從整體上看,鄉土社會最大的特徵便是熟悉,或者稱之為“gemEinschaft”“ 有機團結”“禮俗社會”。費老解釋説,“熟悉是從時間裏、多方面、經常地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這種熟悉社會在空間上表現為地方性。而“地方性是指他們活動範圍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區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會圈子。”(《鄉土本色》)時間上表現為生活定型。“他們個別的經驗,就等於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需不斷累積,只需老是保存。”“語言是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了。當一個人碰到生活上的問題時,他必須能在一個比他年的人那裏問得到解決這問題的有效辦法,因為大家在同一環境裏,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後走:後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腳印,口口相傳,不會有遺漏。哪裏用得着文字?時間裏沒有阻隔,拉得十分緊,全部文化可以在親子之間傳授無缺。”(《再論文化下鄉》)。這種熟悉可以分為兩種,對人的熟悉(faceto face group)和對物的熟悉。如果説對物熟悉便導致鄉土中人“不追求這籠罩萬有的真理”,那麼可是説對人的熟悉導致鄉土中人對人熟悉:不創造籠罩萬有的規則,例如法律。這也導致了鄉土中人土氣的一種特色:信任。“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規矩不是法律,規矩是‘習’出來的禮俗。從俗即是從心。換一句話説,社會各個人在這裏通了家。”“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是的可靠性。”事實上,費老陳述鄉土性,認為鄉土是中國的基礎,但也強調鄉土性並非中國社會的全部。“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説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是因為我考慮到從這基層上曾長出一層比較上和基層不完全相同的社會,而且在近百年來更在東西方接觸邊緣上發生了一種很特殊的社會。這些社會邪惡特性我們暫時不提,將來再説。我們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鄉下人。他們才是中國社會的基層。”(《鄉土本色》)同時不排斥其他的影響力量,“這裏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殊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的各個方面。它並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着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同樣可以在中國的基層社會裏發生作用。”(《重刊序言》)

我雖然沒有機會接受費老的親自講授,可我也想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如果鄉土性是中國 社會的最基本的屬性,那麼它根深於每個中國人的生活中。在中國城市化現代化的潮流中,不少人離開了鄉土,但“土氣”未改。梁漱溟先生曾説過,西方社會的基石是科學和宗教,而中國沒有宗教,只有倫理。韋伯在研究各個社會的宗教時也指出,中國沒有完整意義上的宗教,他認為在中國社會起到宗教功能的是儒學,也因此他在著作中暫且稱之為“儒教”,並把它視為中國社會的宗教。我們知道儒學在社會控制和社會維持層面恰恰依靠的就是倫理道德。宗教得以維持的依據是教義和信徒的信仰,而倫理的根本依據則是血緣。費孝通老先生在其《鄉土中國》中指出,在中國地緣是血緣的延伸。所以我認為中國如果真有類似公眾家庭的存在,那麼其形式不僅僅只有家庭宗教這一種,同鄉聯合也應該是重要的形式之一。同鄉聯合,或者稱之為“老鄉會”,就是以地緣為存在依據,以中國鄉土的倫理為基石的。在市場 經濟和科學主義思潮下,中國傳統倫理在社會維持和社會控制方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乏力。在個人層面,越來越多的人們在尋找生活的準則上出現了迷茫,我認為他們最後就皈依了宗教。也許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改革開放後中國信仰宗教的人越來多,家庭宗教興盛等現象。與此同時,還有一部分人依然堅持着中國傳統,他們遠離家鄉但以正是因為依然帶有中國傳統的理念,自覺地需找老鄉以倫理為基礎組成“老鄉會”。正是同鄉聯合以倫理基石,所以我認為同鄉聯合較之家庭宗教更具有中國本土 文化的特色。

丹尼爾貝爾試圖建立公眾家庭來緩解以經濟衝動和宗教衝動為主要內容的後工業社會的文化矛盾。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家庭宗教中尋找靈魂依託和精神慰藉。可是在中國的主題文化中,人們主要還是在同鄉聯合中尋找社會滿足(西方社會人們需要的精神層面的滿足由宗教提供,而在中國這一滿足由倫理提供)。在同鄉聯合中的人們時常在週末、假期或紅白喜事聚在一起,聊天、娛樂、發泄自己對 工作周圍現實的不滿,感慨市場經濟對中國傳統的衝擊等等。人們在這裏找到類似家鄉家族中的叔伯、哥嫂、弟妹、侄子侄女等等。人們會自覺根據自己在倫理序列中位置來扮演角色,而這一社會行為無需像家庭宗教中那樣刻意學習教義和規範,這是在社會化中自然習得的,在中國人俗語中這被稱為“做人”。人們在同鄉聯合中找回中國的鄉土味。在週末聚會時,同鄉聯合範圍小,而在紅白喜事這樣的大事是,同鄉聯合範圍大,有時可以大到整個在異鄉的老鄉(比如在北京的所以湖北某市籍的老鄉)。當然這還跟主人的影響力和地位相關,這非常貼合費老在闡述差序格局提高的“範圍邊界變化自由”,更證明了同鄉聯合更具中國本土色彩,更能觸角中國社會的本質特色。

當然,我提出的“同鄉聯合”也只是一個Ideal Type。費老在講述Ideal Type時説,“這個概念(Ideal Type)的形成既然是從 具體事物中提煉出來的,那隻得不斷地在具體事物裏去核實,逐步減少誤差。我稱這是一項探索,又一再説是初步的嘗試,得到的還是不成熟的觀點,那就是説如果承認這樣去做的確可加深我們對中國社會的認識,那就還得深入下去,還需要花一番功夫。”我會沿着自己這一思路思考研究下去。費老在《試談擴展社會學的傳統界限》中説,中國社會學的 發展之道就是研究中國社會中特有的現象 心理以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以及在現實中的體現。這是我極其感興趣的,因為中國是一個很特殊的社會,不是一個脱身於西方社會的社會理論就能解釋的了得,中國應該有來源於自身社會的社會理論和社會學。

看了“社會學學術論文範文”的人還看:

社會學論文 篇三

談中國社會轉型期對羣眾籃球運動發展的影響

一、體育體制改革與羣眾籃球運動發展的關係

政治在國家和政黨活動的活動中擔任重要的角色,無意對體育活動有着重大的影響。在中國,羣眾體育的領導權由國家性質決定;人民享有羣眾體育的權利由國家制度決定;羣眾體育事業的基本性質和根本任務由黨和國家的根本宗旨決定;羣眾體育事業發展的方針政策由黨和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大政方針決定。而現時羣眾體育發展的大環境,是在國家大力倡導和積極支持下形成的,這在推動羣眾體育事業的進步上起到了有力而巨大的作用。羣眾籃球運動作為在中國羣眾體育事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的部分,毋庸置疑受到了政治的重大影響。

二、經濟發展水平與羣眾籃球運動發展的關係

(一)經濟發展水平對羣眾籃球運動的影響

調查中顯示,大多數的專家均認為影響着羣眾籃球運動的發展的顯要因素為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經濟是社會發展和羣眾體育發展的基礎。羣眾籃球運動的發展規模、水平和速度作為羣眾體育的有機組成部分,經濟發展水平無疑對此起着決定性作用。而經濟發展所能夠為羣眾籃球運動發展提供的物質條件有着關鍵性作用。再者,經濟發展決定了個人經濟狀況以及由此引發的人的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變化。經濟發展水平對羣眾籃球運動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經費投入,場地設施建設,以及人們的體育消費水平等方面。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政府和社會投向羣眾體育事業經費的機率越高,投向場地設施建設經費的機率也越高。另一方面,受到收入水平的制約,人們的體育消費水平受到限制。而經濟發展水平與人們收入水平是掛鈎的。此外,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隨着經濟的發展而發生着變化。可見,經濟發展水平對羣眾籃球運動有顯著的影響。

(二)經濟體制對羣眾籃球運動的影響

就一般規律可言,體育經濟體制是建立在社會經濟體制的基礎上,我國羣眾籃球運動的發展模式是由社會經濟的體制從根本上決定的。新中國成立後,實行了計劃經濟體制,並在此基礎上,借鑑蘇聯的體育模式,形成了符合計劃經濟體制的高度集中的體育模式。在我國實行計劃經濟時代的總體社會結構中,國家基本佔用了全部重要資源並對全部的社會生活實行着全面的管理,在此環境下,包括羣眾籃球運動在內的羣眾體育在規劃在國家政治、經濟體制之內。隨着社會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後,國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過度強化了政府的宏觀操控,因而抑制了社會羣眾參與羣眾籃球運動的積極性,也讓尋求社會支持的渠道受到了阻塞。另一方面,微觀管理事物對政府的羣眾體育管理機構造成了影響,使羣眾體育宏觀管理的職能受到了削弱。面對這種矛盾,一場從根本上的變革勢在必行。於80年代中期起步,為了使原來高度集中的模式得到改革,國家進行了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符合現代體育運動規律的體育模式改革。並且這個由國家調控,依託社會,自我發展,並充滿生機的體育模式改革已經初見成效。

(三)職業籃球運動與羣眾籃球運動發展的關係

普及是提高的基礎,提高促進普及,二者相輔相成,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在籃球運動中,普及會受到宣傳、體育健身觀念、場地設施等因素的制約。提高也會受到其它因素的限制,如科技、選材、訓練方法等。

1、羣眾籃球運動對競技籃球運動的基礎作用

“水無源不流”,此道理在籃球運動中也得到體現。沒有羣眾籃球運動的基礎,競技籃球運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調查問卷中顯示,大部分專家認為,羣眾籃球運動的普及,在發展我國競技籃球中將會起到顯而易見的基礎性作用。

根據歷史資料數據顯示,羣眾籃球運動從50年代起迅速發展,在50年代末達到了相當普及的程度。這一時期的競技籃球運動也在國際大賽中屢獲佳績,接近了世界強隊水平。在羣眾籃球運動全面倒退的70年代,競技籃球運動水平也跌入低谷。進入80年代後,羣眾籃球運動蓬勃發展。與此同時,競技籃球運動也走向高峯。然而,據研究結果表明:羣眾籃球運動對競技籃球運動的基礎作用並不是明顯地同步,而是表現出階段性的特點。

羣眾籃球運動從49年開始發展,到59年形成高潮,在此期間,競技籃球運動也得到發展。國人勇戰歐洲強隊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績。當時,我國還沒有形成從少體校到國家隊的一整套的訓練網絡,專業隊員都是通過基層選拔,如出自碼頭工人的國家男籃優秀中鋒劉二柱。1959年,“普及與提高相結合”方針的正式出台是在中央批轉的國家體委報告中提出的。報告指出:“開展羣眾性的業餘體育運動和培養少數優秀運動隊伍相結合,實行在普及基礎上的提高和在提高指導下的普及,這是當前體育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原則。”在經濟困難時期,國家體委採用“集中力量猛攻尖端”的方法。60年代,國家體委將運動訓練工作方面列為工作重點,致力於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運動訓練,以業餘體校、運動技術學校或重點業餘體校、優秀運動隊為基礎的三級訓練網絡已初步形成。從此,在競技水平提高的過程中訓練的因素所佔比重逐漸變大。這個問題在70年代的情況中得到了充分説明。一般説來,普及促進提高,而提高總是在普及之後出現的,而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羣眾籃球運動的普及並沒有在70年代使競技籃球運動體現了應有的高水平。研究後發現,從1966年至1970年,整個業餘訓練工作完全停止,造成了人才的嚴重斷層是造成我國競技水平落後的原因。

從70年代末開始,我國的羣眾籃球運動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20多年期間呈現出繁盛活躍的景象。進而,在80年代競技籃球運動也取得了歷史性突破,步入90年代初,女子籃球隊取得奧運會、世錦賽雙料亞軍得佳績,男子籃球隊也獲得世錦賽第8名,紛紛進入了世界強隊行列。但此後,女籃成績開始出現滑坡,同事男籃也屢在亞洲賽場失利,表現出後備力量不足的態勢。歸根接軌,問題在訓練體制方面。而後70年代,三級訓練網絡在我國逐步恢復。從1978年起,我國籃球隊漸漸跟國際聯繫的加強,廣收博採各國先進技術經驗。1980年初,在給中央的請示報告中,全國體育工作會議指出:“在我國,體育納入國家計劃,能夠運用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按比例、有重點地分配財力、物力。這樣就能在經濟比較落後的情況下,使體育上得快一些。”在80年代,以競技體育為先導,帶動體育事業全面發展的發展戰略思想在我國進一步明確。同一時間,隨着研究和訓練工作不斷改進、發展,我國籃球運動跟上了迅速發展的國際籃球運動趨勢,形成我國籃球自己特色和風格,。到了80年代中期,“以青少年為重點的全民健身戰略和以奧運會為最高層次的競技戰略協調發展”的戰略發展方針被國家體委提出,此方針使羣眾體育和競技體育的發展關係得到協調。然而,在競賽“指揮棒”的調節下,地方各自為政的“全運戰略”、“省運戰略”出現,籃球等集體項目的發展受到了影響,導致在90年代中後期競技籃球運動的低沉。

2、競技籃球運動對羣眾籃球運動的促進作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籃球作為一項極具魅力的運動項目,競技籃球運動的發展也會對開展羣眾籃球運動起着一定的促進推動作用。

中華民族,一個具有強烈民族榮譽感和使命感的民族,國人每一次在世界上取得的成功都能振奮全民族。同樣,在體育賽場上,每當國家籃球隊在國際上取得好的成績,都能激起全國人民的興奮與熱情,即使是失利,也能得到全國人民的關注。1952年初,國家成立了中央體訓班男、女籃球隊(國家隊),在籃球愛好者的心目中他們無疑佔有重要的位置。中央體訓班男、女隊除了自己堅持訓練外,還到基層到各省、市表演籃球賽。作為當時的專業隊,“八一”隊及一些地方籃球隊也經常下基層表演,指導羣眾籃球運動,羣眾籃球運動的開展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促進。50年代末,我們與歐洲強隊多次交手,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主要話題。““””時期,專業隊“開門訓練”,還把賽場設在廠礦、農村、學校等地方,這對羣眾籃球運動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廣泛的促進作用。80年代起,我國競技籃球水平持續上升,屢獲佳績。國民通過各種渠道瞭解到體育信息,如現場直播,新聞媒體的報道,能夠從中感受現場的氣氛,感受到祖國體育事業的強大,從而激起了人們紛紛加入到籃球這項體育運動來。在90年代中期開賽的甲A聯賽,憑藉主客場制特有的魄力以及主辦單位、贊助商、俱樂部對球星的包裝,廣大青少年和籃球愛好者對其喜愛有加。

(四)體育的產業化對羣眾籃球運動與競技籃球運動關係的影響

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體育產業已經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由於在我國如今籃球運動達到了相當普及的程度,可見我國的籃球市場潛力無窮。所以,體育的產業化使羣眾籃球運動與競技籃球運動的關係變得密切相關。一方面,大部分參加羣眾籃球運動的主體是競技籃球產業的消費對象,想得到推動競技籃球產業的發展就要發展羣眾籃球運動,得到了競技籃球運動的激勵從而也能夠提高自己的水平。另一方面,人們參與籃球運動的積極性會隨着競技籃球運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這進一步促進羣眾籃球產業的發展。此外,競技籃球產業的發展,可以為羣眾籃球運動吸引更多的投資,這不僅對羣眾籃球運動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也使羣眾籃球產業隨之得到前進。

對教學社會學的研究 篇四

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社會科學已逐步發展成熟。從社會學的觀點出發對教學的理論方式進行探討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而如何教學的研究模式成果作為一個重要課題推上日程。社會學理論和研究方法不斷向小領域發展,對日益成熟的發展內容加以總結,以社會學為基礎教學理論,建立完整的理論體系,使“教學社會學”以一門獨立的學科為發展方向。在教學社會學的研究過程中,學校的社會功能,學校組織和學校文化;社會環境;教學關係;師生關係等都是重要的研究對象。在對教學社會學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就教學社會學的`研究方法論來看,早期是運用團體動力學研究教師行為和班級氛圍。這種研究方法是以實證和量化的研究方式作為探討師生交互模式對教學質量的影響。隨着社會科學的發展,社會理論不斷充實,社會學者開始將班級作為一種小型的社會,採用社會學的理論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探討班級的內部結構與功能。而定量分析法與定性分析法在教學社會學的研究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以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對師生關係在教育工程中的影響進行分析,觸動了新教育社會學的發展。

結束語 篇五

綜合幾十年來的社會學的發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一直是主要的爭執問題。定量研究認為,社會關係中處在普遍的法則,可對社會行為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且這些法則是可觀察可測量的。但定性研究認為,定量研究的結果必須透過充足的證據支持,合理地進行“解釋”來了解社會,教學的“量化”研究只能用於描述現象,無法深入本質。科學的社會學態度應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輔相成,並不存在彼此取代的關係,它們都是建立教學社會學的理論體制研究方法。

教學的社會學基礎 篇六

師生在教育過程的相互作用中,會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從教師的角度看,職業聲望、社會地位和班級教育中的角色是對其教育過程中產生影響的重要因素,而在學生的角度看,家庭的經濟狀況和同輩的文化環境是在教學活動中產生影響的重要因素。

1.從教師的角度而言教師的社會地位受制於兩個因素,一是客觀的,一是主觀的,客觀的影響因素是指教師受教育的程度、職業素養和經濟收入及居住環境等因素;主觀的因素主要是根據社會的組成分子對該職業在社會中所具有的威望,以評價的方式獲得。職業威望與社會地位是具有一定歷史影響因素的,一旦形成,不易輕易改變。班級是一個小社會,而教師在這個“社會”裏則需維持學生的多種關係,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教師的價值觀取向常常會受到社會價值趨向的影響,呈多元化的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尖鋭地表現出其角色運行的困難度。

2.從學生的角度而言學生是教學的對象,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瞭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及特性有利於教學活動的良性進行。其中學生的家庭背景、經濟環境和社會地位對學生會產生嚴重的影響。研究顯示,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對學生的學業有顯著正相關的作用,家庭條件好的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環境,而家庭條件差的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常常受到許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其次,同輩亞文化對學生的學業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它是指某一社會團體中成員所形成的特殊行為模式和價值觀,通常受不同職業、宗教、種族、低於、社會階層和年齡團體的影響。亞文化因素對學生也會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班級體系的社會學分析 篇七

社會體系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人組成的羣體,批次間具有穩定的交互作用且有着共同價值取向的體系。班級作為一個小型的社會,影響其目標的因素主要有制度和個人兩個方面。制度是規範團體行為的載體,通常會受到文化的影響;而對於個人因素而言,個人的身心需求、情感屬向受到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響。師生關係在社會體系中有各自的角色分配,但他們的期望應是一致的。同時,良好的師生關係是維持這個社會體系合理的重要因素。然而,由於師生間存在人格和需求的差異,使得班級社會體系中的師生關係需要經過不斷的調試才能達到一個合理的範疇。

社會學論文 篇八

淺談社會轉型期加強黨的思想建設路徑

一、黨的思想建設存在的問題

重視黨的思想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建黨原則,也是黨的建設的關鍵和核心。但是進入新時期,伴隨着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黨員內部思想建設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

(一)政治信仰迷茫

隨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加劇了西方文化的滲透,使各種西方價值觀念,社會思潮向我國傳入。這其中難免有一些不健康的文化垃圾,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影響到黨內,使我國黨內的部分黨員出現信仰危機,部分黨員開始懷疑共產主義的目標,對社會主義道路失去信心,對社會主義制度產生悲觀的情緒。一些黨員開始逐漸傾向於西方的價值觀念、資本主義制度的意識形態。另一方面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社會結構,利益關係、分配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樣的形式下,黨員內部出現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盛行,許多黨員開始把利益看做是唯一的目標。

(二) 理想信念模糊

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動的行動指南。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奮勇向前的燈塔。自我們黨成立起來,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形成了一系列崇高的理想信念。如“長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這些信念和理想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全體人民共同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當前,黨內一些黨員出現了理想信念模糊的現象,只講利益不講理想,只講索取不講奉獻,缺乏艱苦奮鬥的精神,工作中心浮氣躁、精神萎靡不振,這些都是理想信念滑坡的表現。

(三) 宗旨意識淡薄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黨最大的優勢就是密切聯繫羣眾,最大的危險就是脱離羣眾。當前,黨內一些黨員只把為人民服務説在嘴上,而沒有落實到行動中,不能深入基層,深入羣眾,瞭解羣眾疾苦。突出表現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盛行、弄虛作假、虛報浮誇嚴重,……貪圖享樂蔓延。”[1]胡江濤同志強調:“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全新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指引、評價、檢驗我們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2]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切實加強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採取有效措施增強黨員的宗旨意識。

二、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具體路徑

面對新時期黨的思想建設中出現的新問題,採取有效措施提高黨員思想政治理論水平,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增強黨的先進性的關鍵。

(一) 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推進學習型政黨建設

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是黨的思想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幫助黨員同各種非馬克思主義劃清界限,鞏固思想防線,提高思想覺悟的先決條件。加強馬克思理論的學習,能使黨員幹部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堅定政治信仰。同志指出:“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也是領導幹部必須普遍掌握的工作機制的看家本領。”[3]教育黨員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必須防止教條主義,本本主義,要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毛澤東説過:“讀書是學習,使用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4]所以黨員幹部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同時把理論用於實踐中,推進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二)加強理想信念教育

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的關鍵是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體,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鄧小平同志指出:“光靠物質條件,我們的革命和建設都不能取得勝利,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遇到什麼困難,一直有很強大的戰鬥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鐵的紀律,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都是我們的優勢。”[5]他同時強調:“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了一切。”[6]因此,在新時期要以理想信念為核心加強黨的思想建設。

(三)在黨的思想建設中要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他旗幟鮮明的提出了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應該堅持什麼和提倡什麼、反對什麼和抵制什麼,為全體社會成員判斷行為得失、做出道德選擇提供了基本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範。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應不斷的鞏固和發展黨的思想建設的理論創新成果,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榮辱觀這一基礎,特別是黨員和領導幹部應該成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踐行者,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的報告中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要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不懈的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黨……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