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品德與社會課教學論文(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12W

品德與社會課教學論文(多篇)

品德與社會課教學論文 篇一

關鍵詞:品德與社會;教學;探析

1正確地選擇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也稱之為學習方式,與教學方法有着本質的區別。方式是一堂課中的整體模式。方法是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手段,若干個方法支撐着方式。教學方式是貫徹教學理念,落實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的載體。對一節課教學成功與否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1.1換位體驗式

換位體驗式活動強調主體的親身體驗,這和任何體驗活動一樣,是內在的,是學生的一種自主活動。不一樣的地方是通過換位,來體驗被體驗對象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態度。使學生在換位體驗中有所思考、有所選擇、有所判斷、有所感悟。這樣,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的善良之心,就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被喚起。

1.2情境模擬式

情境模擬式即教師通過利用錄像、錄音、電影、多媒體手段,再現某些生活場景,讓學生在真切的生活場景中來觀察和感受。

1.3情境演練式

品德與社會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所學的道德知識,必須在日常生活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體驗,才能得到鞏固、深化,變成自己的精神財富。為此教師可以直接從生活中截取情境,把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用小品、角色表演再現於課堂,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情境中進行自我教育。通過學生親身體驗他人的處境和內心感受,主動去發現、探究並嘗試自己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道德認識,昇華道德情感。

1.4公益活動式

良好的品德必須在兒童的生活實踐中才能養成。充分利用校外資源,讓兒童走出學校,參加公益活動,到社會中去學習,在服務中去實踐,開闊眼界,瞭解社會,增長才幹,適應社會,這是品德與社會教學目標之一。

1.5户外活動式

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解放學生學習的空間,讓學生接觸大自然和社會。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出課堂,到大自然和社會上參觀調查、瞭解生活,在瞭解生活中學習,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逐步提高道德認識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1.6合作探究式

討論,是最常見的學習活動,新課改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品德與社會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小組內合作探究,互相研究、討論,能使學生都有機會運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展示個人的研究成果,和他人交流、分享、互相啟迪,有助於所探究的問題達到有深度、有高度。使小組的合作學習,不説套話、不説假話、不走過場,實現有效性。

1.7遊戲娛樂式

兒童愛玩、好玩是天性,因此,遊戲、娛樂是我們教學中常用的活動形式。因為遊戲及各種形式的娛樂活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實踐證明,就是這些各種各樣的活動形式,才能搭建起以生活為基礎,以活動為載體,以育人為目標,以實效為標準的國小德育類課程的教學新模式,讓德育從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把過去國小德育類課程教學中,學生認知偏重於從學科知識教學的邏輯中去獲得,轉變為讓兒童通過自己的生活實踐和參與活動來獲得認識和發展,採用兒童樂於接受的各種活動方式,幫助兒童真正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這就是我為提出:活動——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支點的根本所在的原因。

2真誠地扮演教師角色

教師角色轉換,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由過去教師是知識的講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這種轉變是質的變化。在講授式的教學時代,教師在課堂上唱“獨角戲”,在教學中是自編、自導、自演。課改要求教師作為引領者,首先在意識上要低下頭、彎下腰來和學生説話。在教學活動中是引領者、學習者,是學生的朋友。在和學生一起參與學習過程時,一定要真誠,要向學生敞開心扉,坦誠地和學生交流,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對學生説真話,抒真情,不要遮遮掩掩。

3科學地評價學生

説到對學生科學評價的問題,目前是教師最頭痛的事。“棒棒棒,你真棒”、“發小紅旗”、“貼小紅星”、“獎勵小禮物”評價方式幾乎充斥着所有課堂。不能説這些評價方式不好,只能説不實用,甚至沒有起到評價作用。到底該怎樣評價呢?我認為,評價應該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形成正確學習態度,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催化劑和潤滑油。品德與社會課的評價方式應採用教師評、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的方式。要堅持評價情境生活化,評價客體主體化,評價結果動態化。評價要堅持連續性,結果要保存下來,讓其產生成就感。在評價中要重行為習慣的評價,而輕知識掌握的評價。

4精心調控教學秩序

課堂教學要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必須想方設法活躍課堂氣氛,但如何使課堂“活而不亂”,確保良好的秩序而使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是教師煞費苦心設計出讓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可學生一參與,就爭着要表現,吵作一團。這時教師基本是兩種態度:其一,教師不管,結果討論式成為“放羊式”;其二,老師板起了面孔維持秩序,結果使好不容易活躍起來的課堂氣氛又涼了。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可取的。課堂教學秩序建立與維護,關鍵是教學的精心調控問題。

品德與社會課教學論文 篇二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課堂教學創設引人入勝的課堂情境,既能牢牢地吸引住學生,又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為整個課堂的和諧發展做好鋪墊,從而,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情感共鳴,使教育入情、入理、入耳、入心,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思品教師也要審時度勢,想方設法去創設情境,讓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提高思想覺悟,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品德與社會課;創設情境;課堂效率

眾所周知,一個好的節目主持人能將台下的觀眾牢牢地吸引,讓台下成千上萬的觀眾隨着主持人情緒的變化或悲、或哀、或怒、或喜;一首好聽的樂曲,只要前奏一響,就能撥動起聽眾的心絃,可謂是“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新課程改革的課堂教學亦是如此,創設引人入勝的課堂情境,既能牢牢地吸引住學生,又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為整個課堂的和諧發展做好鋪墊,猶如磁鐵般牢牢地吸引住學生,讓學生“心隨我動”,創設不同的情景去感染學生、打動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如飲甘泉、如品香茗,流連忘返。從而,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情感共鳴,使教育入情、入理、入耳、入心,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那麼,如何在課堂中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呢!下面就國小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實踐來談談我在實踐教學中是如何創設情境的:

一、通過故事創設情境

教師利用優美、動聽的語言描述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對學生的認知活動有着指導作用,並且帶有情感色彩的語言,不但能撥動學生的心絃,同時能給學生一種美的享受,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之中。如在講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同在藍天下”第二課《放飛和平鴿》時,教師用帶有情感的語言向學生講述“和平鴿的故事”,和平鴿是如何成為和平的象徵等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作為創設情境,以自己的“多情”來感染和打動學生,點燃學生思想和情感的火種,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二、利用圖片創設情境

精彩的有説服力的圖片能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充分調動學生最直觀的享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講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愛祖國山河水”第二課《江山如此多嬌》一課時,我在創設情境時引用了一組圖片:吉林霧凇、西湖全景、九寨溝風景、黃山四絕等清晰度高的圖片,立刻就把學生帶入風景綺麗的大自然中,他們就會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師一起體會、一起探究。

三、利用經驗創設情境

對於一些學習內容,多數學生已有一定的學習經驗。如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你我同行”第一課《男生和女生》,我在上課伊始,直接出示一個表格,讓學生把自己認為最具代表性的男生和女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徵、行為舉止等描述一下。

學生填表後,我又不失時機地提出:“通過上面的交流,你能發現什麼?常用來描述男生的話有哪些?常用來描述女生的話又有哪些?有哪些話既可以用在男生身上,又可以用在女生身上?”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探究的積極性立刻被調動起來。通過對比,學生髮現男生和女生既有差異,又有很多共同點。從而讓男生和女生能夠學會在與異性交往中,去發現對方的閃光點,提高審美能力。

四、利用資源創設情境

創設情境時結合學生身邊的資源,如課內外的一些活動,並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繫,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從而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的認知能力,創設一個貼近學生的情境。如在講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走向文明”第一課《社會文明大家談》一課時,結合我們身邊的人和事,如扔一張廢紙、吐一口痰、説一句髒話等一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請學生自己分析、點評。同時再啟發他們思考:假如你是環衞工人,你會怎麼辦?假如你是外商,到中國洽談、投資,你還會選擇中國嗎?假如……對這些問題,學生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探討研究。這樣,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五、利用表演創設情境

在講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獨具魅力的中華文化”第三課《我們的國粹》一課時,課前我親手製作了一件繪有京劇臉譜的文化衫,一上課,首先來了一個漂亮的亮相,接着學唱了現代革命京劇《沙家浜》“智鬥”中胡傳魁的一段唱,學生們立刻被我吸引過來。我藉機問學生:“剛才老師唱的是什麼戲?”有的學生説是評劇,有的説是京劇,還有學生説是豫劇……學生紛紛舉手競猜,迫切地想知道正確答案,提升了學生對學習國粹的興趣和慾望,為整節課開了個好頭。

六、利用歷史創設情境

在講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追根溯源”第四課《漢字和書的故事》一課時,向學生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你們知道古人都是用什麼記事的嗎?”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過來,心存疑惑的學生不解品德老師為什麼問了這麼一個與本課毫不相干的問題,緊接着我又問:“你們聽説過倉頡嗎?他與我們的漢字有什麼聯繫?他生活的那個年代怎樣?然後從漢字的背景引入,一切都那麼順理成章、自然,通過這些相關文化情境的介紹,學生就會形成自主探究的心理願望和樂於學習的信心。

品德與社會課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不管採用哪種形式去創設情境,都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學實際,都要緊扣教學目標。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思品教師也要審時度勢,想方設法去創設情境,讓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提高思想覺悟,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胡定渝。《關於創設思想品德課教學情境的幾點思考》,2006.10.9教師360度網

[2]《創設情境激發情感寓教於樂--思品課教學例談》作者:網絡愛情,2006-7-30

[3]吳曉莉。《談思品課創設問題情境的幾種方法》《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品德與社會論文專題 篇三

《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

撫寧縣台營鎮麻姑營國小

王宏麗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一門活動型的綜合課程,課程目標主要是通過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與行為實踐實現的。在這樣的課程中,教師不是知識的直接傳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兒童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導者。由於在某些程度上受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深刻影響,很多思想品德課堂始終籠罩在傳統講授式、灌輸式的陰影下,可謂是“穿着新鞋子,走着老路子”,課堂教學缺少生氣, 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影響了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總的説來,在課堂上,師生做了很多的“無效勞動”。那麼如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把來自學生生活中的真實事例和教材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

因為德育不僅僅在課堂上,它還藴藏在多彩多姿的生活中。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第一單元“你我同行”安排了三個教學板塊,分別是“男生和女生”、“朋友之間”、“學會和諧相處”。如果老師教學時單純的依據教材的內容教學,雖然會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肯定不會更深層次的觸動學生的心靈,因為這些內容都不是他所經歷的。所以我在教學這一內容時總是把班級裏面發生的真實的事情融進去。比如説:在教學“朋友之間”這一內容時,我就把班裏面一部分人為了拉攏人,經常給別人買吃的東西,用的文具,甚至替別的同學寫作業等等不良的做法這一事實,搬到了課堂上,讓同學們談談對此事的看法。讓他們討論“靠上面的做法,換來的朋友值得嗎?這樣做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嗎?„„”通過討論學生意識到這樣做法是錯誤的,也不可能交到真正的朋友,還助長了歪風邪氣。我順勢還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才可以交到真正的朋友”這一話題,學生們説的都非常好,整堂課在學生用心思索中,積極探討中結束了。

在教學“學會和諧相處”這一內容時,我巧妙的把班級學生打架事件,編排成了小品,學生在表演中,在觀看中,在解決矛盾中,深刻的體會到了如何做到與人和諧相處,發生矛盾時自己應該怎樣處理,避免了空洞的説教。

生活是個大舞台,我們的教育最終要服務於社會,造福於社會,那麼就離不開真實的生活,作為一名品德與社會的老師,更應該關注我們生活的社會,我們學生的生活,只有這樣你的課堂才是鮮活的,才是受學生歡迎的,才會產生強大的教育效應。

二、把《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與其他課程有機結合起來。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一門活動型的綜合課程,課程目標主要是通過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與行為實踐實現的,為了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師就必須把它和其他的課程結

合起來。比如在教學“人類的家園”這一單元時,就可以把它和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我們的地球”結合起來,學生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加深了對這一內容的理解,從而為了自己的家園,自覺的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在教學“我愛祖國山和水”、“我們都是中華兒女”這些內容時,各個班級以此內容開展了“我愛自己的祖國”綜合實踐活動,進一步感受到我們祖國的偉大,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品德教學還可以與語文、美術、音樂各個學科的教學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課堂上採用多樣靈活的教學途徑,促使學生主動獲取、主動發展。

《品德與社會》教學是否真正走向素質教育,其重要標誌是學生主體參與教育過程的程度。在這一過程中,要充分顯示其主觀能動性,他有優點要展示,有想法要表述,有問題要暴露,他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反覆認識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得到發展。

(1)注重指導,使活動能順利操作。

對學生的指導,要從活動方法、活動要求、活動過程的組織等方面進行,使學生先學會操作,再從操作的過程中學會知識,逐步形成能力。“小組學習”是我們常用的活動形式,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們學會了合作探討,培養了一種集體精神。但是,如果教師在活動的過程中,不巡視、不深入、不啟發,只是在等待一段時間後要求結果,那麼,這種活動就流於形式了。所以,活動前要有明確的要求,活動中要善於發現問題,有選擇地加入到小組學習中,收集學生活動的情況,對於不會的、偏離方向的,及時啟發引導。學生的活動中,老師不是旁觀者,或者説不介入,而應該從另一個角度參加到活動中去,做好指導。

(2)創設活動,使活動形式與實際情況相聯繫。

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他們的年齡特徵、認知水平、興趣愛好等等,在教學中,我創設活動時,是從這幾方面着手進行的:

1、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活動形式。不同的教學內容決定不同的教學形式。一些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學生有切身體會的內容,適宜表演活動;一些社會事例,則更多的側重於蒐集採訪和交流活動。例如六年級《品德於社會》中“再見,我的國小生活”學習單元,在該單元的教學中,我採取了“採訪蒐集+交流”的活動形式,大大的開闊了的學生的視野。

2、根據學生年齡特徵設計活動。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多具直觀性,注意力集中時間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動貫穿教學過程,是有效的組織方法,如遊戲活動、動手操作、小競賽等。隨着年齡的增長,對學生逐步提出較高的要求,加強意志、情感、動機等的培養,不僅給學生提供外顯的直觀活動,更要注意思維層次方面的活動的開展,如開展嘗試活動、整理活動、探究活動、辨析活動、自學活動等。

(3)反饋信息,及時整理活動安排。

在活動教學的探究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就是活動的過程中,也會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況。及時調整,是積極的應變方式。分析活動過程中的問題,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數學生的共同問題,那一定是我的教學組織中有什麼失誤,如果是個別學生的情況,我要從其活動過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問題,還是哪個環節的問題。而且,我希望在活動的過程中及時暴露問題,能交給學生們自己去解決是最好的途徑。

(4)訓練習慣,使活動具有實效性。

活動教學中,大量活動的使用,對學生的要求首先就在於行為習慣的訓練上。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動手、動口的廣闊空間,為他們施展才能提供了機會,如果不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訓練,也許學具就成為玩具,合作學習就變成自顧自的訴説,表演,甚至會損壞東西,互相責怪。在學生探討活動中,我要求學生不僅聽老師的講解,更要學會聽取同學的意見,從中找到與自己想法一致與不一致的地方進行比較,發現同學的閃光點,彌補同學的不足,同時,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這樣的要求探討活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5)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強化了教育效果。

俗話説: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採用恰到好處的導入方法,可使學生在心理上形成最佳的預備狀態,樂意學習。電教手段有其獨特的優勢,它能創設適宜的環境氣氛與相應的電教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動學生的情感。在實踐中,我常常利用電教媒體的聲像直接感染學生。如在“安全每一天”的教學中,將一些安全標誌製作成動畫形式,學生非常感興趣。在“家庭因我更美麗”的教學中,課堂行將結束時,我播放了歌曲《我愛我的家》,使學生感情得到昇華,許多學生眼含淚花,跟着樂曲一起高歌。

俗話説得好“教無定法”。為了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讓我們積極探索,共同努力吧!

品德與社會課教學論文 篇四

摘要:國小品德與社會課的生活化教學, 藉助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從而讓學生對品德行為、方式產生切實的感受, 從而塑造其品格的教學方式。如果使用得當, 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品德與社會課的“生活化教學”, 需要我們把握好實際教學中“生活化”模式的優勢與缺點, 找到有效措施, 以真正實現其效用, 提高國小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實效性。

“生活化教學”是新一輪課改後被廣為推崇的一種教學方式, 在國小語文、數學等學科的教學中都在進行積極的應用與嘗試, 而這對於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 有着更為現實的意義。品德是孕育於社會生活當中的, 人在社會中生活, 人的道德、行為準則都與社會生活密不可分, 所以, 品德教育, 尤其是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與“生活化教學”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結合學生實際的社會生活開展《品德與社會》教學, 能夠促進教學內容的具體化、生活化, 有助於學生深入理解、把握教學內容, 進而塑造、鍛鍊自身的品格。本文擬就品德與社會課堂應用生活化教學的優勢與不足進行具體分析, 並探索實現真正“教學生活化”的方法。

一、生活化教學應用於品德與社會教學的優勢

所謂“生活化”教學, 應該理解為是“課堂教學情境的生活化”, 其有兩方面的特徵:一是在課堂上用模擬的生活情景來促進學習內容與生活的融合, 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感受學習內容的生活化特點及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情形, 從而加深理解, 並從中得到啟迪;二是師生交流一改傳統教學模式的嚴肅、刻板, 而是生活化的, 教師與學生處於平等對話的狀態, 能夠進行充分的交流。

品德與社會課堂應用“生活化教學”的優勢在於:

1. 教學內容的實際化。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內容是複雜而多元的, 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而在品德與社會的課堂上多加入生活化的內容, 有助於學生通過相似的生活情境、生活體驗, 深入理解相應的行為習慣在現實生活中會產生怎樣的反應和影響等, 便於學生將學習中的知識點在生活中體系化, 讓學生藉助於真實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促進自身品行、見識和修養的形成和發展, 塑造個性和人格。

2. 教學氛圍的活潑化。

品德與社會教給學生的是相對嚴肅的人格、道德問題, 如果單純地“説理”, 或者讓教師進行“傳授”, 難免顯得教條、刻板, 而生活化教學能夠營造出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讓師生能夠以平等的身份進行對話, 在這種交流中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真實的內心感受, 從而加以引導, 而且這種引導是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結合在一起的, 因而也更能被學生所接受。

二、品德與社會教學“生活化教學”的困境

1. 教師教學觀念更新速度慢。

儘管“生活化教學”的理念已經慢慢深入教學的各個方面, 但仍有一些品德與社會的教師的觀念跟不上, 在實際教學中沒能將“生活化”切實地貫徹下來, 將生活化僅僅當成理論教學的輔助, 沒能開發出生活化教學的樂趣, 充分展示生活的豐富性, 從而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不利於他們的全面發展。

2. 教學過程中方法使用不當。

“生活化教學”需要教師細心地發現種種生活現象與“品德與社會”教學內容的聯繫, 挖掘可用於教學的生活細節, 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將生活與學習內容融會在一起。但在實際教學中, 有的老師對於生活化教學資料的收集趨於表面化, 缺乏對資料的歸類、整理, 從而造成了課堂教學表面的生活化, 援引的生活情景往往只是生活的表象, 對於生活現象中的各種行為、心理沒有深入挖掘, 比如, 模擬採訪活動時, 教師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學生的表演是不是像一個記者, 表演精彩不精彩, 而不是關注學生表演時行為、動作、表情的細節, 以及從中展現出的行為準則、態度心理等, 這些與品德養成和人格塑造相關的內容, 導致生活化教學只是形式的實現。

三、改善“生活化教學”現狀的措施

1. 深入理解教學理念, 實現課堂的真正“生活化”。

“生活化教學”的真正實現, 有賴於教師從理論到實踐的摸索和貫徹, 作為新課程理念下的品德教師, 應該重新審視本學科的特點, 深入學習、更新教學理念。教師自身要有責任心和義務感, 一方面, 增加自己的教學理論素養, 認真反思課堂生活化教學應該怎樣從宏觀上設計和把握, 預設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同時對採集到的可用於品德與社會教學的生活資料, 進行分析和整理, 恰如其分地結合教學內容援引, 打造真正有意義的生活化教學;另一方面, 教師應積極鑽研實現“生活化教學”的切實可行的措施和方法, 並加強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索, 讓課堂真正融合生活, 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到真實的生活, 並通過自覺的實踐、體驗, 得出感悟, 鍛鍊綜合能力的同時, 提升思想道德素養以及各方面的綜合能力。比如, 可以在課堂上開展“體驗殘疾人生活”的活動, 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殘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 讓學生萌生對殘疾人的同情心、“同理心”, 從而在生活中能夠尊重殘疾人, 幫助殘疾人, 真正關心、關注他們。

2. 把握細節, 實現教學與生活化的緊密結合。

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內容是與生活有着緊密聯繫的, 只不過需要教師抓住生活中真正與教學內容的契合點, 從細節上把握教學的重點, 這樣才能讓生活化情境的呈現, 成為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有效輔助。具體來説, 品德與社會教學生活化的切入點有兩個需要注意的方面:一是注意生活現象的德育內涵, 生活化教學, 毫無疑問的, 是要在課堂上呈現更趨於現實生活的現象、情境, 但是品德與社會課堂上呈現的應該是富於德育內涵的, 不能只是為了呈現而呈現, 這樣是無法達到“生活”與“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有機結合的。二是德育內容才是生活化課堂教學的重點。很多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後都致力於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多呈現各種各樣的生活場景, 但實際上生活場景只是生活表象, 如果教師只是把對學生的引導和評價停留在表演、展示的表面現象來進行總結, 是無法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的, 因為在生活化的品德與社會的課堂教學中, 挖掘表象下面深層的德育教育內容才是應該教學重點。比如, 對於“什麼是文明購物行為”這一部分的教學, 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小情景劇, 扮演“顧客”“營業員”“商場經理”等角色, 通過表演體會購物過程中可能涉及的情況、可能的糾紛, 以及遇到這些問題應該選擇怎樣的方式正確處理, 應採用什麼樣的語言、動作、表情等。但是, 在這樣的生活情境的體驗過程中, 教師不光要指導學生“表演”, 還應該讓“觀眾”表達自己的評價和看法, 通過對具體細節的討論和引導, 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該以怎樣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遇事該怎樣選擇理性的方式處理, 如何在購物時做一名真正的懂得維護自己權益而又保持文明的顧客, 等等。這些場景藴含的內在的道德因素是教師在指導學生表演和體驗時需要深入挖掘的內容, 而只有這樣品德與社會的生活化教學, 才能讓學生在情境體驗的過程中進行道德內省, 從而提升自身的為人品格和修養。

總之, 國小品德與社會課不僅是一門德育課程, 也是一門學生的素質教育課程, 生活化教學模式對於學生這兩方面的能力培養, 都有較好的效果。作為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師, 我們要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 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 讓“生活化教學”充分發揮作用, 密切地聯繫生活, 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教學的真實性, 從而塑造品格, 增強能力, 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品德與社會課教學論文 篇五

在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聯繫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巧設疑問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可以採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組織形式,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算途徑。品德與社會課課堂教學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從教材內容和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把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陶冶情感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樂學、愛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為了充分發揮教學主渠道作用,教師必須很好地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主動探求,下面從情境創設與任務驅動兩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好的教學情境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創設情境。

1、聯繫生活創設情境

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要多留意從生活中尋找教學的素材,讓學生藉助生活中的經驗來理解。生活是最好的教材,箇中滋味不是在書本中能全部體驗到的。品德與社會課中所進行的品德教育最終目的也就是指導學生在今後的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我們自己做主》這一主題的第一節內容《投上神聖的一票》時,我是這樣設計的:開學了,五年級二班又要選舉班幹部了,但是事情讓班主任老師很為難,有的家長提議班幹部要輪流當,讓每個人都有鍛鍊的機會,有的説就讓班主任指定就行,有的説要經過大家的選舉,你們能幫助她解決一下這個問題嗎?到底用哪種方法更好?學生因為聯繫到了自己身邊的實際問題,興趣高漲,馬上小聲地議論起來,最後,通過議論,得出一個兩全其美的選舉辦法:先由學生推選候選人,人人可以參加,既可以推薦別人,也可以毛遂自薦。然後候選人向全班同學發表簡單的況選演講,並接受大家的提問,最後讓大家投票表決,得票多的當選。這樣,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學生認識到品德教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所以興趣很大。

2、巧設疑問創設情境

在創設情境時,教師要善於把握時機,讓學生在疑問中產生學習的動機。如教學《快樂就是分享》一主題時,我先講述了一個故事:有一個農夫在每年一次的番瓜大賽上經常奪魁,他得獎之後,總是毫不吝嗇地將奪魁的優良品種種子送給街坊鄰居,人們不解其意,農夫説:“我將種子分給大家,幫助大家,其實也是幫助我自己!”請你想想,農夫這樣做為什麼也是幫助自己呢?學生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於是有了各種答案的猜測。最後當老師提示答案:農夫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鄰居們也能改良他們的番瓜品種,從而避免農夫鄰近田地裏別人較差品種的番瓜花粉傳給自家的番瓜。學生恍然大悟,並好象明白了點什麼。師再小結一下:用一燈點亮另一盞燈,卻無損於自身的光芒,當我們樂意與別人分享快樂時,不僅對自己沒有損失,反而,你的一分快樂會變成更多的快樂。其實,快樂就是分享,學生自然而然受到了教育。

二 任務驅動 主動參與

一直以來,任務驅動被認為是計算機課堂教學中的主要模式,但我認為,在品德與社會課教學中,也可以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參與。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這一方水土》這一主題時,我先學生分好小組,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項目,如瞭解我國的名山、名河、多樣的氣候、富饒的物產等。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可能遇到許多問題和困難,此時他們可以通過上網查閲資料、小組討論、借閲有關圖書、音像資料等多種形式相互交流,最後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了問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獨立思考和探究,具有較多的體驗、瞭解、思維、交流空間,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同時,通過師生、生生之間進行的互動式的交流,以團隊合作的形式完成一項學習任務,達到互相啟發、互相補充、互相協作的效果,又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以上,是我本人在日常教學中的一點做法,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只有更新自己的觀念,力求創新方法,努力營造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氛圍,引導全體學生積極投入學習活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論文 篇六

淺談農村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

柿子鎮中心完小-魏申羣

當前品德與社會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別是農村國小這種狀況尤甚。造成這方面的原因有許多,如:社會、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重視這門課程、教師本身素質跟不上這門新課程的發展等。如何才能使當前農村國小的品德與社會課程不流於形式,不再成為所謂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無的課程。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提高認識,思想上重視《品德與社會》

品德與社會是國家重視國小德育的重要體現,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對品德與社會的重視與否,課程上得好與壞,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認識,就要從思想上重視,加強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工作,讓品德與社會觸及兒童的內心世界,影響他們的心靈。作為一名教師,在品德與社會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1.與學生平等交流,解決他們遇到的實際問題。

例如:有的學生知道自己長大了,自己想做家務可是家長不允許。於是,有的學生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不是我不願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對這種想法,我就適時引導學生去討論怎樣去爭取實踐的機會。

有的學生説:“我就跟他們講道理,如果不聽我就給他們寫一封信説明我的想法。”

有的學生説:“我家裏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們同意。”

也有的説:“我就偷偷地做,讓他們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説:“確實,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困難,但我們要勇敢地面對現實,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它們。回去後,選擇適合你的辦法去試一試,也許就成功了。老師相信你們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有了老師的鼓勵、同學的建議,再去實踐,得到的可能會更多。 2.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實踐。

學生的一些認識和新的道德觀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廣泛的認同,這是兒童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實踐產生衝突的根本原因。兒童的一些正確的、善良的思想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遇到各種挫折,使學生對品德與社會教學產生懷疑。我們的教學所給予學生的不應是一個簡單的結論--“該怎麼做?”,而是要讓學生親自去試一試--“你會怎麼做?人們會有什麼評價?”從而在生活中真正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善惡觀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標準。因此,我認為我們的教學應該向生活開放,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體驗、實踐,知行統一才能發揮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重要作用。

二、結合實際,讓道德教育工作有特點

我們國家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因此農村的國小品德與社會教育必須面向農村,緊密結合農村實際,突出農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與社會課加強愛農村、愛勞動的教育。現在就有許多身在農村而不愛村、不愛勞動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成績普遍很好,他們學習的動力是考上大學,走出農門,離開家鄉„„這樣的想法是偏面的。這種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來自家庭、社會、個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這時如果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僅僅停留在説教上顯然是不行的。這就要我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實際採取多種方法來教育學生樹立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如在教《我的勞動感受》一課時,我首先用類比法引導學生説説參與勞動的不同感受,從而教育學生要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熱愛農村。

其次,要結合品德與社會課加強農業科技教育。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在農業生產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種植》一課時,先播放VCD多媒體課件,做“農事5分鐘新聞發佈會”,對學生進行農業科技教育,再組織學生展開“種子發芽”的條件討論。然後結合類似事例,引導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於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性,增強他們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長大攀登科學高峯的自覺性。

三、課堂教學,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開

農村國小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過程中,往往均採用了單一的、古老的説教式教學模式。這種以説教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現實社會面前顯得是那麼的蒼白無力。要改變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就要改變過去的以説教為主的教學模式。經過這幾年教學的不斷實踐,我探索出以下幾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模式。 1.明理激情導行模式

這是在傳統的講解模式基礎上演化而來的,適用於品德與社會新授課中的各種課型。它是以教師為主導,通過直觀演示、口頭講解、文字閲讀、評價行為、激發情感等手段傳遞信息。學生通過觀察感知、理解教材、動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後由教師評價提出行為要求。這種模式的特點是使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道德知識或某一方面的行為方式。選用這種教學模式的時候,要注意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如在教《我送老師一支花》一課時,提出了“老師像紅燭,無私奉獻青春年華”“老師像園丁,辛勤培育現代化建設人才”“我們要尊敬老師”的觀點之後,教師可推心置腹地向學生談談自己在教師的關懷下成長的故事,以及對教師工作的情感體驗,然後讓學生談他心中的老師,使師生間產生感情上的認同和共鳴,促使學生主動地以實際行動來尊敬老師,提高了教學實效。 2.“問題--討論”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着眼於學生個人的潛能和整個人格的發展,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機會,培養學生“悟理--講理--用理”的能力,適用於哲理性較強的課。在教學實踐中,這種教學模式最受學生歡迎。 3.角色扮演模式 這種模式通過設置與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向生活“取樣”,從中引出相應的情緒反應和行為。這種模式比較適用於以行為訓練為主的課和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級學生特別喜歡這種模式,往往在課後還自發地圍在一起繼續“扮演角色”,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收到的效益較好。

總之,農村國小品德與社會的教育目前雖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這些不足是可以彌補的,只要我們重視它、認識它、理解它,那麼我們就能解決它。同時我們只要下苦功夫,就能將這些問題迎刃而解,使農村國小品德與社會教育能夠達到《課程標準》中提到的目的和要求,從而讓品德與社會真正地走進農村國小。

國小品德與社會論文 篇七

展現自我個性飛揚

現在的一些思品與社會教學,往往脱離了兒童的現實生活世界,侷限於書本的世界,迴避了現實生活,人為地造成了“純而又純”的教育。思品與社會教學無法真正觸及兒童的真實內心,未能真正從兒童的心靈深處產生和影響。而真正有效的教學,必須能觸及兒童的內心世界,從而影響他們的心靈。所以《品德與社會》教學必須讓兒童在開放性的教學環境中,立足生活,迴歸生活,自主實踐,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

一、創設開放式教學環境,提供一個輕鬆的自主學習氛圍

自主學習有利於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人的發展水平。“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人亦如此。國小生處於人格形成由發展到基本定型的關鍵階段,不同的環境創造不同的個體性格。正因此,創造開放式的教學環境能夠讓千姿百態的個性在合適的環境中得以發展,激發自主學習,培養創造潛力,讓學生在活潑的學習活動中獲得發展。

(一)激發興趣,進入自主學習之門

興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世界上,凡傑出人才、創新大師都有異乎尋常的強烈興趣因而作為教師就要把怎樣發現、發展學生的興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別重要的地位。在課堂上激發興趣有以下幾種方式:

1、角色扮演

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有很多內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體現出來。如在《56個民族是一家》中,通過學生小品表演的形式來感受和體驗民族團結。然後讓學生思考:在與各少數民族交往中應注意什麼?通過這種情境中的體驗,學生感到《品德與社會》不再枯燥,而是興趣無窮。

2、成功體驗

成功是興趣的源泉。學生在克服困難時,教師要調動學生所有的經驗和智慧,去積極攻破難點。在教師的幫助下,一旦攻破,學生就會非常興奮,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興奮上升為體驗,成功的體驗,將是興趣的源泉。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成功的體驗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當學生遇到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習內容和問題時,經過自主、合作、探究,解決了問題,學生會有一種成就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二是當得到教師表揚的時候,學生心理有一種愉悦感,學習興趣倍增。

(二)豐富教學內容的認知環境,輕鬆學習知識

討論是最常用的兒童學習、交流活動形式,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專門安排的;討論活動能使兒童有機會運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鍛鍊表達能力等。

品 德與社會課上能找到許多讓學生參與討論的切入點。討論,是品德與社會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們在教學時,合理的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學會交流,掌握學習方法。品德與社會與現在開設的“思想品德”課和“社會”課相比較,有一些突出的特點:

一是以育人為本,重在兒童文明行為習慣、良好道德品質和健康的社會性發展的培養,目的是把兒童培養成為熱愛生活、樂於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社會性發展的好學生。

二是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密切聯繫兒童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組織、安排教學內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傾向。尤其是實施教育的我們要時時保留一顆童心,讓孩子們跟隨我們的腳步,樂在其中。

三是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通過學生的體驗、參與和實踐,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培養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避免簡單説教。

反饋信息,及時整理活動安排。在活動教學的探究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就是活動的過程中,也會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況。及時調整,是積極的應變方式。分析活動過程中的問題,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數學生的共同問題,那一定是我的教學組織中有什麼失誤,如果是個別學生的情況,我要從其活動過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問題,還是哪個環節的問題。而且,我希望在活動的過程中及時暴露問題,能交給學生們自己去解決是最好的途徑。

二、生活性的教學內容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它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出發,其內容涵蓋了品德教育、勞動教育、社會教育和科學教育。內容極為廣泛,涉及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兒童的現實生活。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貼近生活。

(一)結合課程設置,引導學生走進生活,熱愛生活

學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純真的。然而,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發現一些和書本上或與教師所講的相矛盾的現象、事件,產生許多困惑。如果我們的教學不能解決每天遇到的生活問題、情感問題,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價值,在認識這些生活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態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 走進兒童的世界,聽聽他們在説什麼;看看他們在做什麼,想想他們有什麼困惑,便是我們老師應該做的事情。

課程目標主要是通過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與行為實踐實現的。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直接傳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兒童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導者。是引導、激發和深化兒童活動的人。兒童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親切體驗,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教學時,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組織、安排教學內容和要求,儘量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無邊無際的生活世界中去,從而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把道德 寓於兒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兒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城鄉鉅變》這一課時,我首先安排在課前先讓孩子採訪爺爺、奶奶,瞭解家鄉以前的狀況。在上課伊始,我再播放有關家鄉現在狀況的錄像,通過對比,讓學生説説自己瞭解的家鄉舊貌,緊接着我拋出這麼一個問題:你怎麼發現的?家鄉為什麼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一層激起千層浪,孩子的激情被點燃了。結果學生很快説出自己的觀察與體會,從而使學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麼來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圍繞課程內容,指導學生髮現生活、體驗生活

教學,須讓學生用心去經歷、用心去體驗,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體驗人生的美好生活,體驗他人的奮鬥與幸福„„從而真正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讓他們的心靈變得敏感起來,細膩起來,而傳統的書本教學只能造成知識的倉庫,情感的沙漠。如教學《我愛我家》時,我們讓學生回家採訪自己的父母,瞭解他們一天干了多少事,瞭解父母的辛苦,學會感激家長,體諒家長的難處,儘量少給家長添麻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僅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廣泛地接觸了社會,接受了大量的信息,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生的社會性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根據課程特點,引領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實踐中才能體驗其價值和科學的,學生的一些認識和新的道德觀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廣泛的認同,這是兒童道德認識與道德行為實踐產生衝突的根本原因,兒童的一貫的、善良的思想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種挫折,使學生對學校思品教學產生懷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導功能。我們的品德與社會教學所給予學生的不應是一個簡單的結論,該是怎麼才是讓學生親自去試一試。你會怎麼做?人們會有怎樣的評價?從而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觀念、善惡觀念。我們的教學必須向生活開放,向現實開放,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實踐課上的認識,不搞“純而又純”的教育。如在《珍愛生命遵守規則》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了解所居住的環境的交通情況及人們的交通意識和遵守的情況,我組織觀看了《中國小生安全教育視頻》讓他們從一些鮮活的事例中對交通事故的發生有了更明確的認識,從而對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這樣,就能引導學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發展。

又如:在教學《學會安全自護》一課時,我給學生放映了震驚全國的馬加爵案件,引導學生分析馬加爵為什麼會從一個“好孩子”變為國家A級通緝的重大殺人犯。通過討論,使同學們認識到,學習法律知識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在行動上,要牢固地樹立守法意識、護法意識,讓法律時刻伴隨自己健康成長。

總之,品德與社會是一門活動性極強的課,這種性質,決定了它是不受時間、地點、形式、內容所約束的,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也應該百花齊放。教師也應該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樂於探究的科學態度,熱愛生活的價值觀,這才是本課程的真正目的。 我們應該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意義的內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選擇各種不同的教學活動類型,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為學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礎。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論文 篇八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論文

國小品德與社會教學論文

【摘要】隨着社會的進步,公民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的公民教育課,國小生公民教育的內容主要體現在《品德與社會》課中。本文分析了我國公民教育的現狀,並結合教學實際,闡述瞭如何在國小《品德與社會》課中開展公民教育活動,讓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以一個小公民的身份參與社會實踐。

【關鍵詞】 國小 《品德與社會》課程 公民教育

近年來,某市開展公民教育研討會的活動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也激起了筆者對公民教育的思考。筆者所理解的公民教育即是以培養愛祖國,愛他人,遵紀守法,履行公民義務,人格健全等基本素養為目標,培養合格公民的教育。在我國目前的課程體系中,國小生公民教育主要體現在《品德與社會》課中。隨着社會的進步,公民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我國公民教育的現狀:

1、重思想政治教育,輕公民意識培養

現行的《品德與社會》課程在內容的選擇,活動的設置等方面較以前已經有了明顯的改進。它涵蓋了心理素養與道德,法律法規,權利與責任,公共參與等公民教育方面的內容。但實施過程中,教者極易將其演變為一節思想政治教育課,讓課堂了無生趣。有人説公民教育涵蓋思想教育的內容,但筆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更強調的是對現行>規章制度的認可、服從。長期進行這樣的教育,學生的公民主體意識,理性的批判精神,堅定的權利意識就()會受到壓制,不利於學生現代公民意識的培養。

2、重知識傳授,輕良好行為培養

良好的公民教育需要學生自主實踐、體驗參與,從而將公民意識內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但在現行的課程運行中,學生由於受到升學的影響,加之一些教師對公民教育的認識不足,品德課上許多教師主要以傳授知識為主,讓學生不斷地記,不斷地背書上的內容,以應付考試。有的學生考試分數很高,但公民意識淡薄。知識的多少與公民意識並不是對應關係。有的人知識很淵博,在生活中卻不能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因此,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充實學生公民意識的內容,更應該把公民知識內化為學生的公民意識,外化為學生良好的行為。 國小生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在國小階段結合《品德與社會》課程開展公民教育的活動尤其重要。

一、遊戲感悟

遊戲是國小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形式,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無比興奮中將知識進行內化。

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我不耍賴皮》一課時,教師和學生一起玩“魔力眼”的遊戲。即班長給學生們看多張圖片,然後迅速藏起一張,教師和學生搶答,説説班長藏起來的是什麼圖片。由於班長是站在講台前組織學生玩這個遊戲的,教師站的位置在講台旁,猜中的機率當然要比學生高,最後遊戲玩不下去了。看着學生沮喪的樣子,老師問:“為什麼不再玩了”,好幾個學生説道:“不公平,不公平。”又有幾名學生説:“老師耍賴,你站的位置可以偷看到班長藏的圖片。遊戲中學生們感受到了規則的重要性,為下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再如:教學三年級上冊《自畫像》一課時,教師和學生一起玩了“身邊的他/她”的遊戲。教師和學生們將本班自己朋友的特點和長處寫在一張小卡片上,交給老師後,通過抽籤的形式猜一猜“他/她是誰”。由於此遊戲與學生自身密切相關,每次抽中的卡片有可能就是自己,學生們玩得不亦樂乎。在快樂的遊戲中學生明白了,每個人都很棒,但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主動改正,大家就會更棒。通過此遊戲,學生們不僅對自身更加了解了,對身邊的朋友也多了分理解。實踐證明:教師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遊戲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對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景體驗

教學中教師常有目的地創設生活中的情景,引導學生參與並融入其中,學生通過一定的體驗,理解知識,明白道理,並使他們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教師可利用音樂,語言描述等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

如教學三年級上冊《父母的疼愛》一課時,教師引導學生説一説家裏發生的真實的故事:在我。.。.。.的時候,爸爸、媽媽。.。.。.。然後讓學生將所講的故事編成一個劇本,自己扮演父親或母親。接着讓學生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背景音樂聲中欣賞美文《媽媽的愛》,並談一談我能為爸爸媽媽做些什麼。講故事環節,教師一石激起千層浪,勾起了學生對生活的回憶,為後續的情景體驗做好了鋪墊。學生表演時通過角色扮演,體會了父母的那份深深的愛以及父母的艱辛與不易。美文欣賞將學生的情感體驗推向高潮。學生談一談時,他們都被父母的愛所深深感動了,激發了學生對父母的感恩之情。本節課學生們在真實的情景中感知、體驗,教學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一組美麗的圖片、一首動聽的歌曲、師生間和諧的氛圍等都可以形成教學情景,良好的情景能夠讓學生的自我意識、公民意識在樂觀開朗的氛圍中發展。

三、案例分析 《品德與社會》課程源於生活,最終又迴歸到生活,指導生活。教學中教師將身邊的事情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討論分析,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公民素養。

在教學五年級上冊《心中有規則》一課時,教師從國家把酒駕列入國家刑法的範圍開始引入,進而把酒後駕車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例作為教學資源帶給學生分析。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得出:酒後駕車事故率高,給自己,他人,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傷害。因此,把酒駕列入刑法之列,正是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杜絕此類事情再次發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的責任意識,法制意識都得到了增強。當然,教學中《不和煙酒交朋友》《我的課餘生活》等課亦可採用案例分析法。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學生的思辨能力,對是非的判斷能力,合作能力,公民素養定會不斷提升。

四、體驗實踐

實踐、體驗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激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學之所用,學有所用。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通過親身體驗、內化書本中的知識,進而提高他們作為社會小公民的綜合素養。

例如:在教學《不説話的“朋友”》時,筆者嘗試着進行一次公民教育實踐活動。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到各村組,廣場,公園。.。.。.去觀察,瞭解我們周圍公共設施的種類以及利用情況。經過一個星期的調查、瞭解,學生小組整合資料並彙報。結果大家發現,人們並沒有善待我們身邊這些不説話的“朋友”。許多健身器材被毀壞;村頭的垃圾桶東倒西歪,有的甚至被燒了個洞;公園的座椅毀壞嚴重。.。.。.所有的這些都讓學生們感到很難過,有的學生還為自己曾經破壞公共財物的行為而內疚。學生們通過調查發現,破壞公共設施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筆者接着引導談一談:“我們國小生除了從自身做起愛護公共設施,還有什麼好方法,讓身邊的人一起來愛護公共設施?”學生們暢所欲言。接下來一週,教師組織學生上網或圖書室查資料,瞭解我國現有的公共設施的法律法規;分小組調查並制定出保護公共設施的方案;走上街頭髮放倡議書。學生們從此次活動中學有所思,思有所獲。

教學《平安回家》一課時,教者亦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參與實踐活動。學生們通過觀察,認識路標,通過參與交通管理,知道了作為一名小公民我們應該做。通過這兩次活動,筆者發現學生們比以前更加關注社會問題了,他們自己能以小主人的身份參與社會公共生活,公民意識增強了。當然,在《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組織學生體驗、實踐耗時較多,加之有安全等方面的種種顧慮,許多教師不願參與其中。但組織學生參加這樣的活動的確能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社會的小公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的價值。這樣的活動真是利大於弊,何樂而不為呢?

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時代對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想提高全社會公民的素質,筆者認為應該從國小生抓起,讓公民教育與國小《品德與社會》課程有機融合。教學中教師注重知識傳授的同時,應通過多種渠道,組織多樣化的活動,引導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以期不斷提升學生的公民意識,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將來踏入社會成為有責任感的主人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