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系畢業論文(通用多篇)

欄目: 畢業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28W

工商管理系畢業論文(通用多篇)

工商管理大專畢業論文範文:《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篇一

摘要: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針對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社會的要求和標準也越來越高。本文將從我國工商管理體制的現狀和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出發,對於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究,包括轉變辦學理念、設置科學的課程體系以及增加實踐教學。以此來創新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模式,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質量和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現狀與問題

我國的工商管理體制存在很多的不足,包括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缺乏、工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缺乏統一管理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本文重點從工商管理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具體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究,進而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社會競爭力。

一、我國工商管理的現狀

到目前為止,我國工商管理體制中存在諸多問題,包括:缺乏統一管理,在我國某些地方,工商管理機關採用一法兩制的制度,對外嚴格、對內寬容,嚴重破壞了我國工商管理體制的整體性;工商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的發揮工商管理部門的作用;工商管理人才缺乏,主要是工商管理中高級的人才缺乏。

二、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存在很多問題,包括:辦學理念脱離現實、課程設置不合理以及實踐能力差。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辦學理念脱離現實。

現階段,對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存在辦學理念脱離現實的問題。諸多的高校針對工商管理專業,都是採用模版化的形式,沒有自己的辦學特色,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學。對於工商管理專業,很多家長和學生都存在錯誤的觀點,認為工商管理專業是培養社會管理人才的,但是校方並沒有説明真實的辦學理念,隨着社會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大多的工作崗位在企業的中層或者基層工作,導致很多學生的自我認知不準確。

2、課程設置不合理。

工商管理作為一級學科,下面的二級學科包括會計、市場營銷以及人力資源。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於工商管理專業與會計專業、市場營銷專業、人力資源專業在課程的安排上存在重疊的部分,導致了針對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只注重表面,學生無法學習到專業的知識,缺乏專業的工商管理專業能力,在畢業後的社會競爭中處於劣勢。針對工商管理的課程設置,學校多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而缺少實踐能力的培養,並且在課程安排上的表面化教學,缺少對工商管理課程的重點教學,課程設置上缺乏專業性。與此同時,針對工商管理課程和課時的設置都太高。學校在針對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上,課程設置多達40多門課,3500多課時,雖然現在縮減到了2600課時,但是工商管理課程的課程並沒有減少。

3、實踐能力差。

在工商管理的教學過程中,學校的實習和實踐培養很少,實踐教學板塊不足,導致了學生很少接觸社會的機會,缺乏專業的實踐能力,妨礙了針對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目前國內工商管理的老師普遍缺乏社會經驗,教學內容不能與時俱進,採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導致學生與社會實踐脱節更加嚴重。並且在實際的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企業需要從頭培養工商管理專業的員工,他們的實踐能力很差,基本的辦公操作技能也不具備,並且大部分工商管理專業的員工都缺乏創新,缺少主見。隨着社會就業競爭的加劇,企業的用工需求越來越高,並且需要上崗就能直接操作的員工。對於工商管理的人才培養,會讓這部分學生缺乏就業的競爭力。

三、工商管理人才培養

要解決工商管理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辦學理念脱離現實、課程設置不合理以及實踐能力差的問題,需要提高對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水平,採取的具體措施如下:

1、轉變辦學理念。

學校的辦學理念不科學,會造成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定位的不準確,會導致很多問題的發生。因此,針對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需要在實際教學中,明確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的和具體的做法。並且校方對於工商管理人才培養方法的制定上要面向社會的需求,立足於工商管理行業的發展方向,以學生的就業為基礎進行轉變辦學理念,與時俱進,設置合理的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目標,每個學校根據自身發展的情況,設置個性化、有特色的發展目標,培養全方位的工商管理人才。只有這樣才能樹立正確的辦學理念,增強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畢業的就業競爭力,同時促進工商管理專業的發展。

2、設置科學的課程體系。

在工商管理的課程設置上,以就業為目的設置課程內容,注重教學的實用性和特色教學,加大工商管理的專業技能培訓,並且實行學生的多樣化的人才培養,學生可以針對其他專業進行跨專業的選修。並且在課程設置上注重互動式教學,增加工商管理教學的趣味性,通過工商管理新聞發佈會等形式,運用互動式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培養,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具體包括:案例式教學,通過案例分析,更加實際生動的講解所教的課程;互動教學,採用教師和學生都主動授課的形式,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帶動學生積極思考所學的課程內容;情景模擬教學,課堂現場模擬有關工商管理課程的活動,增加互動性;研討式教學,即開展討論會等形式。與此同時,適當的減少專業課的比重,增加一些人文社會相關的課程;對工商管理的具體課程,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精選必修課,增加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性;同時也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教學,提高工商管理課程的教學效果。

3、增加實踐教學。

針對工商管理的人才培養,要注重實踐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加大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具體內容如下:增加教學實踐的環節。在原有課程的基礎上,增加工商管理實踐操作的課程,例如實踐課和模擬大賽等形式。建立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基地。根據學校針對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內容和要求建立實習基地,並採用靈活實習的方式,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實習方向,並配有專業老師進行實習指導,工商管理專業的實習期應在半年以上,實習基地和學校達成長期合作,通過專業的實習,提高工商管理專業的專業能力,增強社會的適應性,提高畢業的就業競爭力。建立學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實驗室。通過建立實驗室,加大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實驗水平,並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加大實驗教學的課程力度和課程內容,不要形同虛設、資源浪費。工商管理專業的實驗室是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緊密聯繫的場所,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通過做實驗的形式,加深理解和鞏固。與此同時,學校應該鼓勵更多的學生參加實驗大賽,讓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實驗大賽中磨練自己,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改善工商管理教學的師資力量。工商管理教學的老師要經常去企業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將自己的課程與時俱進的傳授給學生。提高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是培養工商管理人才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只有這樣,才會促進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進一步提升,才不會誤人子弟。與此同時,學校也要和校外著名的企業家合作,經常聘請他們到學校授課或開講座,同時也可以聘請他們擔任學校的實踐導師,提高工商管理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和水平。綜上所述,現階段工商管理體制存在專業人才的缺乏、工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缺乏統一管理等問題,也就造成了工商管理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辦學理念脱離現實、課程設置不合理以及實踐能力差等問題。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針對工商管理的人才培養需要採取積極的措施,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質量和創新能力,本文針對工商管理專業探討其人才培養的模式,具體包括:轉變辦學理念、設置科學的課程體系以及增加實踐教學。

參考文獻:

[1]楊娜曼,曹文獻,周啟良。產業轉移與地方高校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新論[J]。中國人才。2013年06期。

[2]薛敏。淺談我國工商管理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與改善的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3年13期。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篇二

摘要

隨着國內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品牌資產價值在諸如企業兼併、投資融資等經濟活動中越來越顯示其重要性。品牌作為企業一項重要的無形資產,反映了企業發展的潛力,決定了企業的長期競爭力,如何合理量化品牌的價值,成為急待解決的一個課題。品牌價值內涵和構成的複雜性及近似抽象性,導致評估方法多元化和評估結果差異化。現有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缺陷,方法中的主觀性和不確定性問題是導致品牌評估實踐不夠規範的主要原因。

本文對品牌資產概念進行系統的回顧和研究,可以使目前支離破碎的各種品牌資產概念更加系統化,使品牌資產的概念得以正確理解和深化,併為品牌資產評估提供基礎。對主要的幾種品牌資產評估的方法進行分類,規範其使用依據與方法。對比較有代表性的品牌資產評估方法進行介紹和評析,並重點研究了市場/顧客影響力評估法。通過對品牌資產管理的研究和對品牌資產的思考--案例分析,得出了幾點啟示。

關鍵詞:品牌資產;品牌資產管理;品牌資產測量;品牌資產評估

1 緒論

1.1 課題研究的背景

隨着市場的成熟和競爭的加劇。企業與企業的競爭更多地集中在品牌競爭上。品牌能夠為企業、為消費者帶來價值。如何衡量這一價值,成為理論界面對的一個問題。品牌資產作為一種測量品牌價值的工具被提出後,眾多的學者投入到品牌資產的研究中。品牌資產也因此成為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最流行和最有潛在價值的營銷概念之一。

“品牌資產”一詞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首先得到美國廣告界的廣泛使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受到學術界的重視。此後,品牌資產一度成為市場研究最為熱門的主題,並在20世紀90年代達到高峯。國內符國羣、範秀成、盧泰宏,趙平等著名學者對該時期的成果進行了整理、運用和發展。符國羣(1999)認為品牌資產是附於品牌之上,能夠在未來為企業帶來額外收益的顧客關係;於春玲和趙平(2003)認為品牌資產是“消費者對企業營銷活動在認知、情感、行為意向、行為方面的差別化反應”;張傳忠(2002)認為品牌資產能夠給顧客和企業帶來不同於產品的特別價值或利益;黃合水、彭聃齡(2002)從人類認知的角度對品牌資產進行定義,認為品牌資產是在品牌名字的基礎上經過營銷活動和消費者產品購買、使用經驗的共同作用形成的。總的來看,我們對國外品牌資產研究的最新進展關注還有待深入。進人21世紀以後,國外對品牌資產的研究並沒有減弱。

Berry(2000)認為品牌資產是由品牌認知和品牌含義構成的,但是會受到外部品牌溝通的影響。汪福俊、陳懷超(2007)從顧客的心理能級出發提出品牌資產是由品牌認知度、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譽度、品牌聯想度、品牌忠誠度構成。衞海英、王貴明(2003)從量化的角度提出品牌資產首要的構成因子是品牌地位和顧客價值取向,其次是品牌定位、品牌創新能力和市場執行能力。王海忠等(2006)提出基於消費者的品牌資產由公司能力聯想、品牌知名度、品質認知、品牌共鳴四部分構成。

1.2 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

品牌資產是品牌管理領域中一個認識未完全統一的重大問題,其概念的運用比較雜亂。對品牌資產進行深刻的分析與總結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

(1)對品牌資產概念進行系統的回顧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使目前支離破碎的各種品牌資產概念更加系統化,使品牌資產的概念得以正確理解和深化,併為品牌資產評估提供基礎;

(2)對主要的幾種品牌資產評估的方法進行分類,規範其使用依據與方法。

1.3 課題研究的現實意義

對品牌資產進行深刻的分析與總結不僅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同時也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1)引發營銷人員對於品牌管理的興趣和研究人員對於品牌研究的重視;

(2)有利於企業估算其產品或服務冠上品牌後所產生的額外收益,增加額外的現金流,降低企業的營銷成本,改善企業的經營狀況;

(3)通過本文的描述,國內企業在實行品牌戰略和進行品牌資產評估的時候可以有所借鑑,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注重的方面。

2 品牌資產理論的研究

2.1 品牌資產概念概述

品牌資產(Brand Equity)這一概念是個舶來品。因此,在剖析品牌資產的概念之前,有必要説明其中文翻譯用語以及其英文原意。在國外,除了Brand Equity外,還存在着一個與Brand Equity相近的概念——Brand Asset。有人把Brand Equity譯為“品牌權益”,卻將Brand Asset譯為“品牌資產”,但Brand Asset是一個基於會計學的財務概念,保留着較強烈的財務意義色彩,將其理解為“品牌財產”似乎更貼切。“品牌財產”(Brand Asset)一詞較早使用、含義較窄,在西方有關文獻中已越來越為Brand Equity所替代。而國內有學者把Brand Equity譯作“品牌權益”(範秀成,2000)也並不貼切,“品牌權益”從字面上看則較強調自我利益為中心,並不符合品牌資產理論的概念內涵,沒有體現品牌的實質是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難以用於品牌具體管理。將Brand Equity譯為“品牌資產”(不主張“品牌資產”與Brand Asset對應)是較為合適的:

(1)體現了品牌的財務價值;

(2)體現了品牌是會成長增值的;

(3)強調了品牌管理者的責任,有效地管理好品牌即處理好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才能使品牌增值。

為了對“品牌資產”有一個更好的理解,首先來了解一下“品牌資產”(Brand Equity)的本義,即字面上的含義。根據韋氏詞典,“Equity”被定義為“1.公平,公正;2.資產淨值或股東權益;3.在法律上,象徵着一種對等的原則”。從這些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Equity兩個主要的含義,第一,強調淨值或殘值;第二,公平。公平很顯然並非我們所關心的“Equity”的定義。同樣在韋氏詞典中,“Brand”則被定義為“1.在盒子、桶等包裝外的標誌,主要是用來描述產品的名字或內容;2.獨特的東西”。因此,“Brand”主要是指生產商用來區別其產品的名字、標誌或者設計,“Brand”應該具有獨具體操作使用“品牌資產”這一概念時,不同的使用者仍然可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從而導致“品牌資產”形成不同的定義。因為品牌本身雖然是有形的,但是它所提供的服務在本質上卻是無形的,因此品牌資產仍應歸入“無形資產”一類中(Cobb-Walgren,Rube, Donthu1995)。Dyson,Farr和Hollis(1996)在給“品牌資產”定義時曾説:“我們必須有一種方式把品牌這種無形的東西與從品牌獲得的收益相聯結起來”,他們認為“當市場上交易(買或賣)發生時,這種聯結便得以實現”。對這種把“品牌”與“收益”相聯結的方式的討論便形成了品牌資產的種種概念模型。歸納起來,品牌資產定義主要存在着三種概念模型:財務會計概念模型、基於市場的品牌力概念模型、以及基於品牌———消費者關係的概念模型。

2.1.1 基於企業從財務角度進行品牌資產的定義

財務會計概念模型主要着眼於對公司品牌提供一個可衡量的價值指標。這種概念模型認為品牌資產本質上是一種無形資產,因此必須為這種無形資產提供一個財務價值。這種概念模型認為一個強勢品牌是非常有價值的,應該被視為具有巨大價值的可交易資產。英國Interbrand執行董事Paul Stobart是該概念模型的典型代表,他曾認為:“關於品牌的一個重要問題不是如何創建、營銷,而是如何使人看到它們的成功以及在財務上的價值。”

這種概念模型的產生背景是:公司必須對股東負責,一家規範的企業必須在一定的時期內向股東報告其所有資產的價值,包括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的價值。因此如果不給每一個品牌賦予貨幣價值,公司管理人員及公司股東就無法知道其公司的真正總價值,甚至會導致價值的低估,從而對企業造成重大損失。尤其是在收購或兼併行動中,就更需要知道品牌的價值。(Cobb-Walgren, Ruble, Donthu, 1995)。品牌資產的財務會計模型有許多品牌資產的評估方法,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狹義的完全財務意義方法;另一類是在財務評估基礎上再考慮使用非財務因素進行調整的更為廣義的財務評估方法。現在全世界比較著名的品牌評估機構Interbrand和Financial World以及我國北京的名牌資產評估事務所所使用的品牌資產評估方法都是建立在財務會計概念模型基礎上。

由此,品牌資產的財務會計概念模型主要可用於以下目的:

(1)向企業的投資者或股東提交財務報告,説明企業經營績效;

(2)便於企業資金募集;

(3)幫助企業制定併購決策。財務會計概念模型把品牌資產貨幣價值化。迎合了公司財務人員把品牌作為資本進行運作的需要。

但是這一概念模型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

(1)最大不足是過於關心股東的利益,集中於短期利益,很可能導致公司短期利益最大化,從而犧牲品牌的長期增長;

(2)過於簡單化和片面化,因為品牌資產的內容十分豐富,絕不是一個簡單的財務價值指標所能概括的;

(3)會計財務概念模型對於品牌管理沒有任何幫助,它只能提供品牌的一個總體績效指標,但卻沒有明確品牌資產的內部運行機制。

2.1.2 基於市場的品牌力對品牌資產的定義

基於市場的品牌力概念模型認為一個強勢的品牌應該具有強勁的品牌力,在市場上是可以迅速成長的,從而把品牌資產與品牌成長戰略相聯繫起來(Pitta,Katsanis,1995;Baldinger,1990)。這種概念模型認為,財務的方法只是在考慮品牌收購或兼併時才很重要,只應是評估品牌價值的第二位的指標,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着眼於未來的成長。品牌資產的大小應體現在品牌自身的成長與擴張能力上,例如品牌延伸能力。品牌延伸能力是體現品牌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正如Aaker (1996)與Keller (1990)所指出的,現在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引入一個全新品牌的成本要比品牌延伸的啟動成本高得多,而且失敗的機率也要高,因此品牌延伸已為絕大多數企業所使用。而品牌延伸可以把現有品牌資產中的貢獻因素也向新的產品實現延伸,這些因素包括:品牌名稱;消費者對品牌的態度;對現有品牌的忠誠度;現有產品與延伸產品之間的適應性;品牌形象等等(Barwise 1993,Aaker&Keller 1990)。

基於市場的品牌力概念模型是順應品牌的不斷擴張和成長而提出的,該模型與財務會計概念模型最大的不同在於,財務會計概念模型着眼於品牌的短期利益,而基於市場的品牌力概念模型研究的重心則轉移到品牌的長遠發展潛力(Barwise,1993)。該模型中的學者開始比較深入地研究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並第一次把品牌資產與消費者態度、品牌忠誠度、消費者行為等指標聯繫起來(Aaker,Keller,1990;Pitta,Katsanis 1995)。

Pitta和Katsanis是把品牌資產純粹作為長期計劃工具的主要提倡者,他們在1995年曾經提出了一項《九十年代品牌資產管理計劃》,論述了品牌管理人員應該把重心從短期目標轉移到長期目標。該計劃分為4步:第一步是Brand-Picture,即一個企業首先必須建立一個品牌藍圖,勾勒一個品牌的5年發展戰略;第二步是Brand-Persona,企業應該從消費者角度來評估品牌的現狀,並發現和識別品牌戰略目標(第一步)與品牌發展現狀(第二步)之間的差距;第三步是Brand-Life,為了縮小第一步和第二步之間的差距,必須對品牌原有的策略進行調整,制定品牌生存策略;第四步是Brand-Initiative,評估品牌所有的收益。該項計劃重點強調了消費者對品牌的態度以及如何制定公司的營銷戰略以體現消費者的觀點。

2.1.3 基於消費者與品牌資產關係的定義

基於品牌——消費者關係的概念模型儘管也開始注意到消費者與品牌資產的關係,但是該模型主要重心還是在於品牌的長期成長及計劃。迄今為止,絕大部分學者都是從消費者角度來定義品牌資產。他們意識到:如果品牌對於消費者而言沒有任何意義(價值),那麼它對於投資者、生產商或零售商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Cobb-Walgren,Ruble,Donthu 1995)。因此品牌資產的核心便成為如何為消費者建立品牌的內涵(Keller 1993,Blackston 1995)。Pokorny(1995)認為,消費者看待品牌資產的關鍵首先在於建立一個持久的積極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事實上是一個品牌本身或生產品牌的企業的個性體現,消費者可以用形容詞來描述其對品牌或企業的感覺和認識。

Keller(1993)和Krishnan(1996)則認為長期顧客忠誠度關鍵在於讓消費者瞭解品牌,讓消費者掌握更多品牌知識。消費者對品牌知識的瞭解可以分幾個階段進行,首先是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Keller(1993)認為品牌知名度又分為品牌認知和品牌回憶,品牌形象又可分為態度的和行為的;如果建立一個好的品牌聯想,消費者就可以建立一個積極的品牌態度。品牌能夠越多地滿足消費者,消費者對品牌的態度就越積極,也就有越多的品牌知識可以進入消費者的腦海。一旦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了品牌的知識,品牌管理者就要確定品牌的核心利益——即品牌能夠滿足消費者哪一方面的核心需要。

Dyson,Farr與Hollis也提出了一個Brand-Dynamics Pyramid模型,他們認為,首先,一個品牌必須擁有提示前知名度;其次,必須建立與消費者需求的聯繫,能夠滿足消費者的某種核心需要;第三,品牌的產品功能和績效必須達到消費者的要求;第四,品牌必須表現出相對於競爭對手獨特的優勢,與競爭對手相區別。在最後一個階段,品牌必須與其最終消費者建立某種情感聯結。只有知道品牌處於金字塔的哪一位置,品牌經理才能制定適宜的戰略和策略來維持或提高顧客忠誠度。Aaker在綜合前人的基礎上,又提煉出品牌資產的“五星”概念模型,即認為品牌資產是由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品牌的感知質量、品牌忠誠度以及其它品牌專有資產5部分所組成。這一基於品牌消費者關係的品牌資產概念模型把品牌資產的組成模塊化,有利於品牌資產的管理。

2.1.4 品牌資產概念在我國的使用以及出現的問題

品牌資產的概念影響到我國是在90年代初。當時《經濟日報》舉行“中國馳名商標”評選活動,以及後來比較有影響的北京名牌資產評估事務所借鑑Financial World公司方法,從1995年開始每年開始發佈和提供《中國品牌價值研究報告》,都表明品牌資產已開始為中國企業所重視。然而品牌資產的概念引入我國後,由於對該概念缺乏一個全面系統的瞭解,在使用過程中更是出現了種種混亂與問題。具體表現在:

(1)品牌資產評估方法的不統一。由於對於品牌資產概念理解的不統一,在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一種權威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品估方法。

(2)使用品牌資產概念的動機複雜。品牌資產概念的誕生主要是為了便於企業更好地瞭解企業品牌的價值和更好地管理品牌。然而中國企業使用品牌資產的動機卻十分複雜,而且更糟糕的是,有些企業或品牌資產評估公司為利益所驅動,所發佈的品牌資產評估報告具有較強烈的商業色彩,缺乏其應有的中立性和客觀性。而這種非中立或客觀的評估甚至會激化企業之間的矛盾,並最終導致對品牌資產評估的反感。

(3)短期利益導向。現在中國許多國內企業對於品牌資產概念的使用都僅僅着眼於品牌財務價值的評估或者只關心品牌的知名度,但很少企業把品牌資產的概念真正用於品牌與消費者關係的管理,着眼於品牌價值的長期增長。中國品牌資產概念使用過程中所出現的以上種種問題的根源是品牌資產概念的不統一。

2.2 品牌資產維度的研究

相關學者在對品牌資產的概念進行界定的同時,對品牌資產維度也進行了界定。主要學者及其相關模型有:Aaker的模型(1991)認為品牌資產的維度是由品牌忠誠、品牌意識、可見質量、品牌聯想和其他品牌資產等五個維度組成。Keller(1996)強調品牌資產有兩個維度:品牌知識和品牌反應。品牌知識包括了品牌認同和品牌的回想率;品牌反應是顧客對品牌的感知,這種感知由顧客記憶中的聯想來反映。Srivasta和Shixker認為品牌資產包括品牌力量和品牌價值兩個維度。品牌力量是指購買品牌的顧客、渠道成員及母公司產生的一組聯想和行為,它使得品牌能夠獲取持續和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品牌價值是指藉助戰略和戰術性行動提升品牌力量的管理能力的財務結果,從而提供更多的當前和未來利潤並降低風險。Berry(2000)認為品牌資產是由品牌認知和品牌含義構成的,但是會受到外部品牌溝通的影響。汪福俊、陳懷超(2007)從顧客的心理能級出發提出品牌資產是由品牌認知度、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譽度、品牌聯想度、品牌忠誠度構成。衞海英、王貴明(2003)從量化的角度提出品牌資產首要的構成因子是品牌地位和顧客價值取向,其次是品牌定位、品牌創新能力和市場執行能力。王海忠等(2006)提出基於消費者的品牌資產由公司能力聯想、品牌知名度、品質認知、品牌共鳴四維構成。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相關 篇三

《 企業工商管理建設及科學管理 》

摘要: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企業在隨着時代不斷的進步和發展,所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為了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些新問題,必須要不斷地引用先進的知識,不斷地提高企業工商管理和科學管理工作的開展,從而才能夠保障企業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本文主要講述了企業工商管理的概要,企業工商管理和科學管理的作用,在進行工商和科學管理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以及提高企業工商管理和科學管理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企業工商管理;科學管理;措施

目前,我國人們大眾對於企業存在着一定的誤區,認為當今企業具備了現代化管理的水平,從而達到了較高的工商管理階段。

但是,我國企業距離工商管理還具有一定的距離,目前主要就是由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逐漸的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所以,目前我國企業僅是剛剛開始市場競爭,還遠遠沒有達到現代化的進程,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具有較大的差距。

1企業工商管理的概要

企業工商管理本身就是一項綜合性比較強的工作,其主要就是結合了科學管理思想以及工程技術等方面,要求管理人員必須要掌握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方法,必須要具有開拓創新的精神。

企業管理主要包括了運作管理、戰略管理以及財務管理等諸多內容,不僅具有這些硬性管理,同時還具有諸多軟性管理,比如企業文化以及非營利性社會活動等。

工商管理工作必須要對日常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才能夠保障企業逐漸的朝着目標發展,並且採取先進的措施進一步促進企業實現目標。

2企業工商管理和科學管理的作用

2.1提高企業工作效率

為了能夠有效降低企業資源的消耗,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通過工商管理能夠科學、合理地規劃企業工作流程,將不必要的程序刪除,從而達到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合理配置企業資源的目的,能夠從最大程度上避免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發生。

2.2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

對於企業來講,在進行工商管理工作的時候能夠設定相應的方案,從而在進行市場調研的過程中能夠科學、合理的決定企業在未來發展中的路線,制訂科學、合理的目標和任務,從而才能夠有效的避免企業出現問題的可能性,並且還能夠為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

2.3發揮獎懲制度的優勢

企業員工作為企業最為基礎的組成部分,在進行工商管理的過程中,人員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制訂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的時候,必須要最大程度上激勵員工們的積極性,從而才能夠提高企業本身的工作效率,另外,必須要認真的落實員工們的各項福利待遇,從而才能夠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條件。

2.4準確把握企業的資本狀況以及財務情況

為了能夠保障企業實現正常化以及有序化的發展,必須要重視企業自身的財務狀況,從而要求工商管理部門以及人員必須要科學、合理的掌握企業自身資本的基本情況,才能夠為後續的金融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礎條件。

3企業工商管理和科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市場競爭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還是比較缺乏市場競爭力的,尤其是在市場管理方面缺乏相應的主動性,企業本身的組織結構還沒有得到完善,

從而無法真正的。約束企業的日常行為,與國外發達國家企業相比,我國企業無論是在本質還是管理規模上都還具有一定的距離,目前,

我國大部分市場企業並沒有真正的認識到競爭力的重要性,另外,我國企業對於效益問題還不能完全的掌控,國外大部分企業能夠有效地控制自身的經濟效益,

所以,我國管理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無論是自身的經濟效益還是綜合管理體系都遠遠沒有達到國際上平均水平。

3.2企業的經營模式問題

根據我國相關機構的市場調研表明,目前我國一部分企業對自身的生產模式和銷售模式進行了一定的改變,目前比較常見的經營理念包括了零庫存以及即時生產等,

但是,根據市場經濟發展情況來講,這種經營理念並不科學、合理,市場銷售與企業生產呈現正比的關係,並不是沒有聯繫的兩個項目,所以,企業為了能夠達到銷售目標,

必須要結合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生產者必須要真正的瞭解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來進行生產,從而才能夠得到人們的認可。

根據多年來的實踐經驗表明,企業必須要具有良好的管理和經營模式,才能夠保障企業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3.3企業自身價值的定位不明確問題

隨着我國逐漸的由傳統的技術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工商管理理念逐漸的被引入,企業的管理理念進行了不斷的完善和創新。

財務報表中的數字變化遠遠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的需求,更多的企業進行了一系列的長遠目標的制訂,為了能夠促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得到可持續性發展。

企業在進行長遠目標制訂的時候,工商管理機制必須要符合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應該學會科學、合理的利用有限的資源,從最大程度上避免資源浪費的現象發生,否則就會導致因為企業對自身價值定位出現問題,不僅會阻礙企業的發展,甚至還會直接威脅到企業的生存。

3.4企業類型的轉變問題

傳統企業模式主要就是依賴於外來訂單,並沒有自身去開拓市場的能力,最終就造成了目前大部分產品都是MADEINCHINA的現象發生,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發展,必須要朝着學習型方向發展,否則不僅不能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還將會逐漸地被其他企業替代,失去上升的空間。

4提升工商管理髮展的主要措施

4.1牢固樹立企業誠信理念

對於企業來講,誠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備了誠信的理念,才能夠真正的促進經濟的發展,保障企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促進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地完善和創新,從而才能夠保障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為我國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必須要不斷的深入誠信的理念,促進我國企業的健康發展,打造良好的市場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才能夠真正的實現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

4.2提高財務管理質量

企業在進行管理的時候,財務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必須要讓每個員工清晰的認識到自身的責任,所以,對於企業和員工來講,財務管理的發展狀態能夠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和生存,並且從某種角度來講也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切身-本站§ 利益。

所以,必須要打造高素質、高專業水平的財務管理隊伍,才是保障財務工作的基本條件。

通過科學、合理的拓展財務管理的範圍,才能夠更為精細地開展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合理地分配資源,從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促進企業的進步和發展。

4.3強化人員管理

企業員工作為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須要提高員工們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真正地關心員工們的日常生活,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才能夠提高員工們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在提高員工們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的同時能夠加強員工們對企業的歸屬感,真正的從心理認可企業。

4.4朝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為了能夠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必須要在國際市場上證明自身,並且通過國際市場不斷的促進自身的發展。

一般情況下,對於市場開放度高以及具有激烈競爭的產業更是這樣。

目前我國國內市場的競爭逐漸的趨向飽和。

如果依然堅守國內市場,進而就會獲得比較少的利潤,所以,必須要不斷地拓展市場空間,逐漸地朝着國際市場發展。

4.5強化關鍵技術和創造力的培養

關鍵技術和創造力直接決定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必須要不斷地提高企業的創造力和關鍵技術,更好地配置和優化企業的資源,才能夠真正地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在進行工商管理的時候必須要結合企業的自身實際情況,最大程度上發揮出企業的優勢,提高企業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資,從而才能夠真正地培養企業創新意識,通過創新才能夠賦予企業更多的生命力。

工商管理和科學管理對於現代企業來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須要積極地引進更為專業、高素質的人才,才能夠進一步保障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促進我國社會的進步。

作者:王子安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第九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篇四

【摘要】2011年10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討論決定從2012年1月1日起以上海為首個試點對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進行“營改增”的税制改革。一年多來,其減税減負效果明顯,但是“營改增”改革仍處於起步階段。本文通過分析國內外經濟背景、我國迫切需要改革的原因來闡述“營改增”對企業和社會的影響,以對試點政策的完善提供專業支持。

論文關鍵詞:營業税,增值税,改革

一、營改增的必要性

增值税按“全鏈條、全覆蓋、全抵扣”原則實行,營業税則存在“全額徵收,抵扣中斷,重複徵税”的問題,加上增值税的税基不夠寬廣,兩税分立並行破壞了增值税的抵扣鏈條。我國大部分第三產業排除在增值税的徵税範圍內,而營業税按營業額全額徵税,且無法抵扣,導致重複徵税很嚴重,增加了第三產業的税負。

目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目標是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財政部國家税務總局負責人表示按照建立健全有利於科學發展的財税制度要求,將營業税改徵增税有利於完善税制,消除重複徵税;有利於優化投資、消費和出口結構,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協調發展。

二、營改增對相關行業的影響分析

(一)從交通運輸業角度

從小規模納税人來看,改革前,企業應繳納3%*S=0.03S的營業税;改革後,企業應繳納S÷(1+3%)*3%=0.029S的增值税,税負降低了 0.1%。

從一般納税人來看,改革前,企業應繳納3%*S=0.03S的營業税;改革後,企業應繳納S÷(1+11%)*11%=0.0991S增值税,税負率升高了6.91%。

以某家海運運輸企業A和接受運輸服務的企業B為實例,對企業改革前後進行税負對比。假設本案例中取得的所有可抵扣進項税都在上海試點內。A企業年收入為20000萬,成本為15000萬,其成本結構為船舶折舊佔16.01%,為2402萬元;燃料費佔30.82%,為4623萬元;修理費佔2.44%,為366萬元;物料佔4.55%,為683萬元;港使費佔8.14%,為1220萬元;碼頭服務(飲水、領航/疏港)佔1.65%,為248萬元;船舶管理費佔0.79%,為118萬元;檢測/諮詢佔1.93%,為290萬元,人工佔27.01%,為4051萬元;其他(通訊費/圖書/佣金)佔6.66%,為999萬元。B企業年收入為110000萬元,成本為100000萬元,其中產品成本為80000萬元,佔80%,運輸費用為20000萬元,佔20%。

(二)從有形動產租賃業角度

從小規模納税人來看,改革前應納營業税額為S*5%=0.05S;改革後,應繳納增值税為S÷(1+3%)*3%=0.0291S,税負下降了20.87%。

從一般納税人來看,改革前應納營業税額為S*5%=0.05S;改革後應納增值税額為S÷(1+17%)*17%=0.1453S,税負升高了9.53%。

相比較其他行業而言,有形動產租賃的税率劃分為最高的一檔,從原來5%的營業税增長為7%的增值税,雖然“營改增”解決了重複納税的問題,但是税率的大幅提升還是給動產租賃行業帶來很大壓力,從上海試點實施情況來看,有形動產租賃普遍税負上升是個不爭的事實。

(三)其他現代服務業

從小規模納税人來看,税負下降了20.87%。

從一般納税人來看,改革前應納營業税額為S*5%=0.05S;改革後應納增值税額為 S÷(1+6%)*6%=0.0566萬元,税負升高了0.66%。

徵收的企業依然可以享受“扣額法”,企業購進的固定資產、輔助材料及用品、燃料動力等成本費用的可抵扣進項税都是以 17%計算。所以現代服務業一般納税人企業更願意多購進固定資產、輔助材料及用品、燃料動力等以獲得更多的可抵扣進項税從而來提高企業利潤。

(四)營改增試點的社會影響

這次““營改增””經濟結構調整主要通過民間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非政府直接投資的增加來推動,可以將更多的投資決策權交給市場,相對於財政支出,若合適地增加並引導好民間投資,更大程度更廣範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有助於避免政府進行的“粗放型”投資帶來的危害,從而更好地發揮積極財政政策在推動結構調整中的作用。

據調查顯示,2012年底,上海市整體減税200億元人民幣左右。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首次達到 60%,比上年提高兩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增加值 918.83 億元,增長16.5%。對經濟增長貢獻達到82.7%;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6%,明顯高於傳統服務業的增長速度。

三、實施營改增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1 與非試點地區的業務銜接斷裂

由於此次“營改增”首先在上海實施,其他部分省份到2013年才開始陸續推出“營改增”政策,而企業提供性勞務卻是全國性甚至國際性的,當上海試點的企業購買的服務不在試點地區時,該企業就無法得到税款抵扣,試點範圍的侷限性使得外購服務的進項税抵扣不夠充分,再加上條款不夠清晰明確,讓試點企業納税人在上海市以外提供服務勞務以及非試點企業納税人在上海提供服務勞務時在地域上的政策銜接問題上無所適從。

2 試點範圍有限導致增值税的鏈條尚不完整

由於本次“營改增”試點只在部分服務業實行,所以試點企業在很多業務上無法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税,部分現代服務業的成本集中在房租、人工成本、差旅費等,這些成本項目都無法抵扣增值税,增值税的鏈條尚不完整導致部分行業在短期內税負率不降反升,這一問題目前在交通運輸業和有形動產租賃業尤為突出。

3中央地方税收分配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財税法研究所所長施正文曾表示,“中國沒有像樣的地方税體系,營業税是地方固定財政收入的最主要來源之一。地方所依靠的除了增值税、營業税等共享税就主要是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契税等零星的小税種。

“營改增”後,若其他税種不調整,那麼增值税在全部税收收入的比例就會升至55%以上,雖然把營業税改為增值税的收入劃分給地方,但在體制上地方收入仍然空缺了一塊,打破了地方財政的收支平衡。

(二)建議

通過2012年上海市試點行業税負情況進行數據分析,對税負率普遍上升的行業進行税率變動測試。如果確實是因為政策不足造成納税人税負上升,應專案上報國家税務總局。目前上海市對税率明顯上升的交通運輸業進行財政補貼,政府應當考慮所實行的增值税税率是否恰當或者需要變動,以當前的增值税標準税率水平計,每降低一個百分點,可收穫減税2000億元的規模效應,不過若要通過其他税種來保持平衡以及針對税負率上升的行業出台税收優惠政策。

我國需加快完善税收法制體系的步伐,對於不清晰模糊以及尚處於空白的的條款,進行及時補充及完善,幫助納税人有效納税和防止不法分子鑽漏洞。

四、結束語

2012年的“營改增”在中國税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此次雖然有部分企業税負上升,但是“營改增”徹底打破了之前税制全額徵收,重複納税的弊端,達到結構性減税的效果。從上海實施到現在,成效明顯,在我國產業升級調整做出巨大貢獻,優化產業結構,營改增尚處於起步階段,接下來要大規模地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並新增納入改革的行業,這樣抵扣鏈條能夠更加完善,從而進一步地降低企業税負,所以“營改增”的前景還是相當樂觀的。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篇五

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工商管理部門所擔負的任務與責任也與日俱增,而且再加上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夠完善,這就給工商管理部門提出了更多難題。

因此,我國目前的管理體制還很難滿足新形勢下發展的需求,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商管理部門對市場經濟管理的能力和效力。

因此,為了能夠給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應儘快提高公司管理工作的水平,使其能夠適應經濟與時代的發展要求。

一、我國工商管理體制的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工商管理體制還存在很多不足,有些問題亟需解決,具體表現在工商管理人才不專業,工商管理制度不完善等。

1、缺乏專業的工商管理人才

現代市場經濟建立的基礎是知識的生產、分配和消費,而我國目前所從事工商管理的人員還不具備與之相適應的知識結構,對中國的經濟現狀特別是經濟改革形勢的足夠了解,而使得經濟管理狀況並不理想。

就目前的狀況而言,工商管理工作中主要缺乏中高級人才,而且我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只注重理論,而忽視實踐,而使得人才缺乏這一情況更加突出。

具體來説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由於工商管理的專業培養方式和培養途徑過於單一,第二是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能力的考察方式不完善,不能如實反映學生的真實能力,而導致人才的大量缺乏。

2、缺乏完善的工商管理制度

不論是在市場經濟體系中,還是在社會管理體系中,工商管理機關所發揮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除了要對市場調節的經濟活動進行調節,同時還要監督宏觀調控指導計劃的實現。

但是,我國現行的工商管理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例如難以擺脱被當做地方保護主義工具的角色,具體來説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由於工商管理部門的只能部門較多,有些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單位甚至沒有相關部門;第二是由於工商管理部門的內部審計機構不健全,使得工商管理不能充分發揮經濟監督的職能,嚴重影響了工商管理部門開展工作。

3、缺乏統一的管理

有些地方政府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經常要擔負各種壓力,以至於不能秉公執法,甚至存在着在打擊販私、製售假冒偽劣商品等發活動案件時,只差遠,不查近的情況。

另外,對己輕處、對外重罰。對內從寬、對外從嚴,一法兩制等情況更是屢見不鮮,而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職能的統一性和完整性。

二、解決當前工商管理問題的對策

只有有針對性的將我國工商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逐一解決,才能進一步加強我國的工商管理水平,具體來説可以從加強培養工商管理人才、完善工商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

1、加強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

人才培養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當然也不例外,因此必須以社會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為導向,不斷探索培養創新型工商管理人才的模式,以滿足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需求。

新時期的工商管理人員,除了要立足於基本國情,同時還必須具有高度的國際競爭意識,而且要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給予高度重視,在人才培養方面注重創新能力的提高,使新時期的公司管理人才能夠滿足當代社會對生產、建設、管理所提出的要求與標準,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和市場經濟觀念的人才,從而更好的為我國的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2、完善工商管理體制

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市場經濟將不再是單一的地域與國家的市場,而是含有越來越豐富的經濟元素的市場。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我們不得不努力完善工商管理制度,使其充分發揮工商管理機構的職能。

1)完善統一的工商管理體制的建立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監督管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步伐,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因此工商管理制度需要不斷的改革與完善,加強工商管理體制的統一性,而其所具有的效力能夠得到更好的發揮。

另外,還應該在全社會數量工商管理機構的威信,提高管理水平,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秩序。

2)與時俱進改革工商行政管理體制服務

就目前我國的經濟形勢而言,工商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已經勢在必行。

隨着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主體日益多元化,原有的地域性和侷限性已經不復存在,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務會越來越繁重,相應的責任也就更大。

隨着各種市場主體的增加,市場經濟的發展有關立法也會相應增加,而且隨着我國愈加頻繁的參與國際經濟活動,使得工商管理部門也必須與國外有關部門和企業保持良好的溝通,為了能夠良好的解決今後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必須對工商行政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從而更好的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三、前景

雖然我國的工商管理髮展至今仍然存在着這樣活那樣的問題,但是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我們應該相信工商管理無論是在制度改革方面還是人才培養方面都會取得明顯的進步,從而更好的為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提供支持。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篇六

摘要:本文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了管理審計的產生,提出了管理審計內涵,進而利用博弈論分析了管理審計的三方關係,並對管理審計在我國應用中存在的理由提出了策略倡議。

管理審計是審計理論與實務發展的新階段,是對審計內容和策略的創新。

什麼是管理審計?自從1932年羅斯提出管理審計以來,有關管理審計內涵和定義的研究就層出不窮,但是一直未取得共識。王光遠在對國內外有關管理審計理論研究進行分析總結的基礎上,指出 管理審計是一種與財務審計相對的審計,是在財務審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的審計類型,如果説財務審計以審查基本財務信息為己任,管理審計的中心任務則是審查管理信息。

而對於管理審計產生理由的分析觀點也不盡相同,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在1952年提出,管理審計產生的動因主要是企業內部高層管理者的放權,通過將權力授予下級管理者,從而使企業的管理模式由直接管理走向間接管理。達爾文、卡邁勒和詹姆斯、羅克特提出企業內部管理審計發展的動因是二戰後經濟的發展使企業管理當局看到內部審計人員的服務有助於確保企業經濟活動記錄的恰當性。王光遠(2015)提出管理審計產生的動因是受託責任。

當然,從受託責任角度分析管理審計產生的動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並不完全合理。這是因為企業兩權分離的受託責任關係在16世紀的意大利威尼斯的合夥企業就已經出現,至於18世紀英國的工業革命後,隨着股份公司的大量出現,受託責任關係更是普遍存在,但至到1932年羅斯提出管理審計以來,才出現了管理審計,同時這種觀點也不能解釋不同時期不同管理審計開展存在差異的理由。

因此,受託責任並不一定導致管理審計產生,管理審計的產生有着其更深層次的理由。本文以契約理論為基礎,利用產權理論、交易成本理論、代理理論、信任理論及收益成本理論分析了管理審計的產生,進而利用博弈論分析了管理審計開展過程中存在的理由,並據此提出了倡議。

管理審計經濟學分析

( 一 )管理審計理論基礎

(1)財產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形成了以產權為紐帶的契約關係。

從委託代理理論的角度看: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及管理的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分工也越來越細,為適應這種變化,權利的享有權和權利的行使權逐漸分離,從而導致在權利的享有者和權利的行使者之間委託代理關係的產生,而這種關係的形成實際也就是在權利的享有者和權利的行使者之間訂立了一份契約,即契約關係由此形成,該契約關係不是一種普通的社會關係,而是以產權為紐帶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關係,通過契約的履行能夠為契約關係的雙方帶來收益,契約雙方在考慮是否有效履行契約時,主要考慮的是其預期的收益是否能達到理想的水平。

當契約關係的雙方均保證契約的有效履行時,雙方的收益才能達到平衡,但這種收益的平衡並不一定導致契約一方收益的最大化,而是雙方收益平衡的相對最大化。而根據 理性經濟人 假設,在經濟活動中,主體追求的唯一目標是自身收益的最大化,而契約關係雙方的收益最大化趨勢並不是完全一致的,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權利的行使者可能會利用在行使權利過程中對信息擁有的優勢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而不是尋求與權利的享有者之間利益的平衡。

(2)有效激勵是確保契約關係有效履行的保障。為了促使權利的行使者有效履行其受託責任,以達到契約雙方利益的平衡,激勵成為一種有效的催化劑。根據行為科學的觀點,人的需求決定其動機,從而決定其行為的目標,在契約關係中,應通過有效激勵,以促使行為人以契約的有效履行為其行為目標,以確保契約關係的有效履行。此外,從萊賓斯坦的X效率理論看,人的理性具有選擇性,個體的特性不同,其理性也不盡相同。選擇性理性是行為人行為動機的基礎。即在同一契約關係中,即使各種外在條件均相同,不同的契約關係人其行為目標均可能不一致。同時,在同一契約關係中,當外在條件變化時,同一契約關係人的行為目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據此,為引導委託代理關係中權利的行使者有效履行契約,也需要根據行為人的可能需求,考慮實施相應的激勵。

(3)有效的管理評價是有效激勵的前提。但是,在有的情況下,當存在權利的行使者不可控的其他因素影響情況下,即使其努力履行受託責任,受託責任履行的表現效果也不一定理想,如果沒有一套有效的監督評價制度對受託責任的履行情況進行恰當評價,權利的享有者可能不會深入追究受託責任履行的表現效果不理想的深層理由,而直接歸歸咎於權利的行使者,從而有意地降低對其激勵的程度,而權利的行使者為保持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又可能會通過損害權利的享有者利益來彌補自己收益的減少。

反之,當外在環境較優的情況下,即使權利的行使者沒有努力履行受託責任,受託責任履行的表現效果也不一定會表現不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有效的監督評價制度,權利的享有者可能會將受託責任履行表現效果好的結果歸功於權利行使者的努力,從而增加對其激勵的程度。因此,激勵能夠有效發揮作用的前提是合理的業績評價,而對於傳統的財務業績評價來説,由於其評價是一種事後的評價,且其評價並不能完全揭示出導致財務業績優劣的全部理由,從而要求對傳統的財務業績評價進行修正,將事後的評價向事前評價拓展,且評價的內容和範圍向非財務領域拓展,實現對管理活動全過程和管理結果的全面評價,即管理評價。

此外,從西美爾信任理論的觀點來看,契約關係中權利的行使者對契約的有效履行和權利的享有者對權利行使者的有效激勵實際上是一種交換,正是因為這種交換,契約雙方的利益才能夠達到相對平衡的最大化,而交換的前提則是雙方的信任。同理,在管理評價契約關係中,對管理評價主體的選擇也是一種交換,通過交換,評價執行主體取得收益,而權利的享有者取得對被評價者有效履行契約的重要證據,以此作為有效激勵的重要依據。因此,具體對評價主體選擇時考慮的最主要因素則是契約雙方是否準備信賴評價結果,而對評價結果的信賴則體現了對評價執行主體的信任,信任是管理評價得以有效進行的前提和基礎。

因此,對管理評價執行主體的信任也是契約關係得以有效履行的重要前提。但是,由於契約關係中權利的行使者能力有高低,對於 優質 的權利行使者來説,非常希望能夠通過對其履行受託權利的情況進行恰當評價,以獲取較高的收益,而對於 劣質 的權利行使者來説,則非常擔心其未努力履行受託權利的情況被發現,從而影響其高收益的獲取,因而他們有抵制管理評價和欺騙管理評價的強烈動機。同時,在管理評價過程中, 優質 評價執行主體會通過將自身的信用狀況有效傳遞給授信方(即權利的享有者),以獲取較高的收益,而 劣質 的評價執行主體則可能會與 劣質 的被評價方合謀,以試圖共同獲取較高的收益。根據鄭煥剛、陳昆等人(2015)等人的分析可以知道,信任應該是有條件的,信任建立的一個重要機制是:披露和傳遞信用信息。

因此,通過建立有效的信用信息傳遞機制,有助於增強管理評價契約關係雙方的信任,從而管理評價結果才能作為有效激勵的前提和依據,各種契約關係才能得以有效履行。

(4)對有效管理評價的需求是管理審計產生的直接動因。從以上分析可知,如何有效開展管理評價是影響契約關係能否有效履行的關鍵。而有效的管理評價則離不開三個重要因素:評價標準的合理性、評價技術策略和程序的恰當性、評價執行主體的專業性和客觀性,而其中評價執行主體的專業性和客觀性則是關鍵,其影響到評價策略和程序的恰當選擇、評價標準的合理使用,從而進一步影響到權利的享有者對評價質量的信賴程度,並進而影響到權利的享有者對管理評價的需求。對管理評價主體的選擇有三個考慮:權利的行使者自我評價、權利的享有者親自進行評價、專業評價機構或人員的專業評價,影響權利的享有者對評價主體選擇的重要因素是交易成本。隨着企業規模的擴大及交易的越來越複雜,管理評價工作也越來越複雜,其對專業知識和能力的要求較高,因此專業機構或專業人員的評價有利於在保證評價質量的情況下降低評價成本,同時,專業機構或專業人員的評價也有助於增強權利的享有者和權利的行使者對評價結果的信賴程度,而對專業評價機構或專業人員的評價的需求則成為管理審計產生的直接動因。

( 二 )管理審計的內涵

根據以上對管理審計產生的經濟學分析,我們認為,管理審計是在委託代理關係基礎之上產生的,目的是通過選擇可信的專業評估機構或人員對受託責任者管理活動的全過程和管理結果的全面客觀評價,以此增強契約各方的相互信任,並進而確定受託管理責任的履行情況,以及時改善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的,維護以產權為紐帶的契約關係穩定和維護契約雙方利益的,與財務審計相對應的一種經濟鑑證活動。此外,根據產權的種類不同,產權關係的表現形式也有所差異。對於企業來説,契約所形成的產權關係包括企業外部的權利享有者與權利的行使者之間的初次產權關係,以及企業內部權利行使者將權利再次授予其他行使者而形成的二次產權關係,在對契約履行是否有效的評價中,便包括對初次產權關係的和二次產權關係的評價,其中對初次產權關係的評價需求則形成了外部管理審計,而對二次產權關係的評價需求則形成了內部管理審計。

工商管理大專畢業論文範文:《企業工商管理的優化與改進路徑》 篇七

我國企業的工商管理,是企業能夠在經濟市場發展的重要手段,工商管理髮揮出的職能作用,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競爭能力,讓企業提高經濟收益,並且能夠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讓企業繼續發展。而目前我國企業的工商管理制度不完善,在管理的過程中還有一些問題,所以導致在企業的發展中沒有發揮更大的作用。而只有瞭解企業的工商管理的現狀,才能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從而讓企業的工商管理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讓企業在經濟社會中生存。

一、企業工商管理的概述

我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企業的經濟實力,還要重視企業的人才資源,更重要的就是要重視對企業所有資源的統籌和管理。而企業的工商管理,就是把企業的所有涉及到項目,以及技術質量,和企業的財務等進行合理的調配,讓企業在有限的資源和管理中,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讓企業的實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同時工商管理還會為企業制定發展戰略,這關係到企業未來的發展,以及生存時間。

二、企業工商管理的現狀

1、企業工商管理中企業經營模式的適應性不強

目前我國企業的工商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首要的問題就是管理模式的適應性不強。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時期,企業現有的工商管理模式,不能很快的適應經濟市場的變化。所以,當企業在進行投資和管理的時候,就會導致投資和收益不成正比,企業在生產管理的過程中,工商管理的適應性不強,也會導致企業的產品不符合市場的要求。

2、企業工商管理目標不明確

企業進行工商管理,是需要有工商管理對企業去誒來的發展,一個企業的各個部門之間進行統籌管理,這樣可以整合企業的資源,提高企業的實力。但是由於目前企業的工商管理目標並不明確,所以導致企業的發展目標也不明確,最終導致企業的實力不斷的下降,從而導致企業在缺乏明確目標管理的基礎上,經濟收益不斷的下降。

3、企業發展模式存在的問題

每一個企業都是獨立的,都具有自己的特性和發展方向,盲足的學習某些成功企業的管理模式,會導致企業市區自己的發展目標和方向,從而導致企業的管理出現混亂,進一步導致企業發展出現問題。所以,目前我國的企業的工商管理模式是存在問題的。不能按照自己企業的特點來制定相應的發展模式,阻礙了企業的正常發展。

4、品牌化意識在企業沒有得到重視

企業想要在經濟市場中生存和發展,就要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要創造屬於企業獨有的品牌。但是現在很多企業的品牌意識並不強烈,所以生產或是創造出的產品在設計上,沒有獨特明顯的標誌,與其它產品相似度寄到,品牌被模糊化了。所以企業沒有主打的,能夠在市場佔據地位的產品,就會影響企業的經濟發展。

三、企業工商管理優化和改進路徑

1、企業工商管理向國際化趨勢發展

我國企業的工商管理制度和方式,是自從我國加入WTO之後看來只重視的,但是由於缺乏經驗,所以在管理上仍然有欠缺。而為了能夠與世界接軌,一定要把企業的工商管理向國家化發展,不斷的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創造屬於自己企業的獨有的文化和管理模式,並且是最先進的管理模式,一定可以提高企業的實力。

2、加強我國工商管理的監管制度

我國工商管理監管制度不夠完善,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現在經濟社會會快速的發展,工商管理監管制度也要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所以,加強工商管理的監管制度,是為企業實行有效的懲罰和獎勵制度提供證據。這樣可以讓企業在管理的過程中,可以有理有據的進行管理,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更加的順利。

3、企業工商管理應注重培養專業的管理人才

企業的制度完善,也需要工作人員來執行。因此,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而人才的管理和培養,也是工商管理的重要內容和環節。企業對人才的培養,應該落實到實處,對每一個層次的工作人員,進行不同曾讀的培訓,並且有些優秀的管理人員,需要有針對性的培訓學習,只有掌握了優秀的人才,才能讓人才為企業的發展作出貢獻,這樣才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

四、結束語

我國加入WTO以後,經濟市場快速發展,但同時也為我國的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力。需要不斷的提高我國的企業的實力,才能在經濟市場中生存和發展。而工商管理正是提高我國企業實力的管理策略。所以,為了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就要加強企業的工商管理,所以要改變現有的工商管理的現狀,完善工商管理的職能和管理的制度。所以,企業的工商管理需要進行優化,是我國企業在經濟實市場生存和發展必然改變的環節。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篇八

一、畢業論文選題的重要意義

第一、選題是撰寫畢業論文的第一步,它實際上是確定“寫什麼”的問題,也就是確定論文論述的方向。如果“寫什麼”都不明確,“怎麼寫”根本無從談起,因此畢業論文的順利完成離不開合適的論文選題。

第二、電大學員畢業論文的寫作一方面是對這幾年所學知識的一次全面檢驗,同時也是對學員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的全面考察。因此,畢業論文的選題非常重要,既要考慮論文涉及的層面,又要考慮它的社會價值。

二、畢業論文選題的原則

(一)專業性原則

畢業論文選題必須緊密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從那些學過的課程內容中選擇值得研究或探討的學術問題,不能超出這個範圍,否則達不到運用所學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目的。我們學得是工商管理專業,選題當然不能脱離這個大範疇,而且在限定的小範圍內,也不能脱離工商管理、企業經營去談公共事業管理或金融問題。學術研究是無止境的,任何現成的學説,都有需要完善改進的地方,這就是選題的突破口,由此入手,是不難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

(二)價值性原則

論文要有科學價值。那些改頭換面的文章抄襲、東拼西湊的材料彙集以及脱離實際的高談闊論,當然談不上有什麼價值。既然是論文,選題就要具有一定的學術意義,也就是要具有先進性、實踐性和一定的理論意義。對於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而言,我們可以選擇企業管理中有理論意義和實踐指導意義的論題,或是對提高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有普遍意義的議題,還可以是新管理方法的使用。畢業論文的價值關鍵取決於是否有自己的惡創見。也就是説,不是簡單地整理和歸納書本上或前人的見解,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用新的事實或新的理論來豐富專業學科的某些內容,或者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現實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可能性原則

選題要充分考慮到論題的寬度和廣度以及你所能佔有的論文資料。既要有“知難而進”的勇氣和信心,又要做到“量力而行”。”選題太大、太難,自己短時間內無力完成,不行;選題太小、太易,又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也不行。一切應從實際出發,主要應考慮選題是否切合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是否可以收集到足夠的材料和信息,是否和自己從事的工作相接近。一定要考慮主客觀條件和時限,選擇那些適合自己情況,可以預期成功的課題。一般來説,題目的大小要由作者實際情況而定,很難作硬性規定要求。有的同學如確有水平和能力,寫篇大文章,在理論上有所突破和創新,當然是很好的。但從成人高校學生的總體來看,選題還是小點為宜。小題目論述一兩個觀點,口子雖小,卻能小題大做,能從多層次多角度進行分析論證。這樣,自己的理論水平可以發揮,文章本身也會寫得豐滿而充實。選擇一個比較恰當的小論題,特別是與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不僅容易蒐集資料,同時對問題也看得準,論述也會更透徹,結論也就可能下得更準確。

三、畢業論文選題的方法

第一、瀏覽捕捉法。這種方法是通過對佔有的論文資料快速、大量地閲讀,在比較中來確定題目的方法。瀏覽,一般是在資料佔有達到一定數量時集中一段時間進行,這樣便於對資料作集中的比較和鑑別。瀏覽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資料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尋找自己的論題。這就需要我們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全面閲讀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觀點的都應瞭解,不能“先入為主”,不能以自己頭腦中原有的觀點決定取捨。而應冷靜地、客觀地對所有資料作認真的分析思考,從內容豐富的資料中吸取營養,反覆思考琢磨之後,就會有所發現,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實際確定自己的論題。

第二、追溯驗證法。這種方法要求學員先有一種擬想,然後再通過閲讀資料加以驗證來確定選題的方法。學員應該先有自己的主觀論點,即根據自己平時的積累,初步確定準備研究的方向、題目或選題範圍。這種選題方法應注意:看自己的“擬想”是否與別人重複,是否對別人的觀點有補充作用;如果自己的“擬想”雖然別人還沒有談到,但自己尚缺乏足夠的理由來加以論證,那就應該中止,再作重新構思。要善於捕捉一閃之念,抓住不放,深入研究。在閲讀文獻資料或調查研究中,有時會突然產生一些思想火花,儘管這種想法很簡單、很朦朧,也未成型,但千萬不可輕易放棄。

第三、知識遷移法。電大學員通過兩年或者三年的學習,對某一方面的理論知識(經濟或者法律或者其它)有一個系統的新的理解和掌握。這是對舊知識的一種延伸和拓展,是一種有效的更新。在此基礎之上,學員在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會用所學到的新知識來感應世界,從而形成一些新的觀點。理論知識和現實的有機結合往往會激發學員思維的創造力和開拓性,為畢業論文的選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實踐基礎和理論基礎。

第四、關注熱點法。熱點問題就是在現代社會中出現的能夠引起公眾廣泛注意的問題。這些問題或關係國計民生,或涉及時代潮流,而且總能吸引人們注意,引發人們思考和爭論。電大學員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大部分也都會關注國際形勢、時事新聞、經濟變革。選擇社會熱點問題作為論文論題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不僅可以引起指導老師的關注,激發閲讀者的興趣和思考,而且對於現實問題的。認識和解決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將社會熱點問題作為論文的論題對於學員蒐集材料、整理材料、完成論文也提供了許多便利。

第五,調研選題法。調研選題法類同於關注社會熱點這樣的選題方法,但所涉及的有一部分是社會熱點問題,也有一部分並不是社會熱點問題。社會調研可以幫助我們更多地瞭解調研所涉問題的歷史、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對問題的現實認識將更為清晰,並可就現實問題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電大學員將社會調研課題作為畢業論文的論題,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可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有價值的資料和數據,而且可為解決一些社會現實問題提供一個很好的路徑。筆者認為這是電大學員畢業論文選題的重要方法。

四、畢業論文選題範圍

同學們可依據以下幾個研究方向,作為畢業論文的選題範圍,進行論文的設計和寫作。

1、企業管理理論

在本方向儘可能圍繞有關企業管理理論的前沿問題和企業改革與發展的熱點問題展開,如以企業管理理論的發展趨勢、現代企業管理理論的一般內容、公司治理結構、模式及效率、企業組織結構的設計與變革、企業內部管理和控制等問題為論文選題的參考,進行畢業論文或學年論文的寫作。

2、企業戰略管理

在本方向儘可能圍繞有關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的前沿問題展開寫作論述。比如競爭優勢的獲得、核心競爭力的構建、企業戰略態勢的選擇、企業成長戰略的選擇、企業技術戰略的創新、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培養,都可以作為論文的選題的核心展開。

3、人力資源管理在本方向儘可能圍繞有關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前沿問題,緊扣“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展開論述。比如人力資本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係、人力資本投資與回報的價值分析、人力資源市場化配置體系的構建、欠發達地區的人才引進、的激勵模式、培訓模式的構建,企業文化建設,績效與薪酬管理(尤其是高管人員的薪酬模式)等問題,都可以作為論文選擇的主題。

4、市場營銷管理

在本方向儘可能圍繞有關市場營銷管理理論的前沿問題,緊扣“顧客主導”的市場營銷理念,以實現顧客價值為主導思想展開論文的寫作。比如顧客主導型企業營銷戰略選擇、顧客價值管理、市場營銷方式與渠道的選擇與創新、品牌的管理與建設等等都可以作為論文的寫作主題。

5、運營管理

在本方向儘可能圍繞有關運營管理理論的前沿問題,緊緊圍繞現代企業運營管理的科學方法,展開論文的寫作。比如可以以6西格瑪(6Sigma)管理方法、產品開發與工藝選擇、生產系統的佈局、生產流程再造、流水線生產作業計劃、產品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週期性生產類型的作業計劃和總體計劃等等問題作為論文的主題進行論述。

6、決策與信息管理

在本方向儘可能圍繞有關決策與信息管理理論的前沿問題,結合信息時代的特徵,圍繞企業系統工程的建設來展開論文的寫作。比如企業信息化系統的建設、企業電子商務的實施等等都可以作為論文的主題。

工商管理大專畢業論文範文:《淺談工商管理與經濟發展間的關係》 篇九

【摘要】工商管理是經濟社會中的一個重要產物,能夠協調經濟活動的各方面關係,帶來經濟環境的淨化,從而更好的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經濟的發展也能夠對工商管理產生相應的促進作用,促使工商管理進行相應的體制和結構調整,從而更好的為經濟活動服務。

【關鍵詞】工商管理經濟發展促進作用

隨着我國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對經濟體制的改革需求也增大了。工商管理是社會管理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於規範經濟行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我國的經濟發展面臨了全新的挑戰,不斷規範工商管理能夠更好保證經濟的長期發展。在新的發展時期下,工商管理以往的發展模式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經濟發展對於工商管理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工商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也能夠反過來促進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

一、工商管理的職能概述

工商管理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成熟過程中發展出來的,對於社會的經濟管理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對於工商管理工作的正確定義是促使其更好的發揮職能的重要前提,同時也能夠從中不斷擴充工商管理的內涵基礎。

(一)規範市場經濟行為

工商管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轉過程中規章制度的一個監督和執行過程,對於保證整個市場經濟行為的健康有序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來往越來越頻繁的過程中,建立健全的法律規範以及系統體制是維持整個市場穩定的基石。在我國的現實發展過程中,國家的宏觀調控能夠對經濟活動進行集中的指引,調節企業在追逐自身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的平衡,將企業的行為限定在合理以及科學的範圍之內,從而確保經濟社會的長久穩定發展。

(二)調整經濟發展措施

工商管理行為還表現在對經濟相關發展措施的調整過程中。市場環境是在不斷變更的,原有的體制和管理過程並不能很好的適應於現有的發展需求,經濟發展措施的不斷調整是保證市場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企業是工商管理的重要方面,加快對企業資源的優勢資源整合,幫助企業及時的瞭解發展困境,遏制企業在進行商品生產和交易過程中的不良風氣,從而為消費者提供規範化的商品服務,也為就業者提供更好的就業環境。通過公平競爭機制的建立,讓企業在市場環境中不斷對自身的發展戰略進行調整,保證技術以及理念的創新,從而達到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

二、我國工商管理的發展歷程

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由於市場環境的變化發生了不斷改變,這也導致了服務於經濟活動的工商管理的變化,這種變化具有多方面的特徵:

(一)管理範圍擴大化

經濟的繁榮促進了企業類型以及規範的擴大,同時也促進了工商管理的範圍擴大。在最初的只是針對私有企業以及集貿市場的管理和檢查過程,工商管理已經發展出了“六道檢查”,建立了相應的價格標準管理,其管理範圍在不斷擴大,職能也呈擴大化的趨勢,這是建立規範的市場經濟發展體現的需要。

(二)管理系統規範化

工商管理的相關部門和系統也在逐步走向規範化的道路。單一的管理監督已經不能滿足龐大的市場管理需求,一支有組織、有紀律以及有完善管理流程的管理隊伍是促進新時期下的工商管理工作更好進行的基本要求,同時為了滿足國家宏觀調控的需求,規範化的管理體系也是必須的。

(三)管理方式多樣化

管理理念和方式隨着社會觀念等的不斷進步在發生改變,管理不再是一種單一的行政方式,而是包括了行政、經濟、法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各方面的內容,管理方式上的多樣化的。對於市場經濟行為的規範和處罰也實現了多樣化的管理方式,促進市場經濟長遠目標的達成。

三、工商管理對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工商管理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工商管理行為的貫徹落實,以及相關工商管理制度的規範化建立,都是保證市場經濟更好發展的前提。工商管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能夠對經濟發展起到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一)工商管理穩定經濟發展格局

工商管理能夠促使企業與相關執法部門之間的積極合作,改善雙方的工作方式,從而促進我國穩定經濟格局的建立和發展。工商管理在發揮自身行政職能的同時,應該明確其管理範圍和管理方法,加強市場的監管以及執法過程,建設起一個健康積極的市場競爭環境。經濟發展是國家發展的命脈,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實力和國際地位,在工商管理的過程中,也應該牢牢把握經濟發展的這一原則,將最大化的社會經濟利益追求作為管理中的首要任務,拋離狹隘的管理理念,對人民的切身利益要進行保護,同時也注重企業的商品權益,打擊經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從而保障經濟格局的穩定。

(二)工商管理保障企業主體地位

工商管理在經濟的持續深入大改革過程中,能夠加強流通體制方面的改革。一些大型的行業集團在地區跨度以及行業延伸上都較大,企業之間的自主交流容易產生障礙,企業的利益導向不再明確,從而出現強制關係的發生,通過政企分開能夠有效地避免這種地方政策束縛的發生。在工商管理過程中,能夠根據企業綜合商業模式,將各種形式下的企業經濟聯繫發展成為一個自主的系統。工商管理的通過這種干預性的引導來進行企業發展的輔助,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確保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促進其更快更好的發展。

(三)工商管理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工商管理能夠提供給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的合法途徑,規範企業的經濟行為,讓消費者在進行商品消費過程中能夠享受到應有的品質。工商管理部門應該深入開展公益性的法律講桌,加強民眾的法律觀念和意識,建立消費者保衞自身權益的合法途徑,明確消費者的需求,發揮大眾的監督功能,從而引導企業的發展走向規範、高效的現代化道路。

四、經濟發展對工商管理的新要求

工商管理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經濟發展提供給了工商管理的基本前提和基礎。經濟活動的規範需要相應的管理過程,市場範圍在擴大,法律法規不斷健全,為工商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在經濟發展的新時期下,工商管理更是具有了新的發展內涵和要求。

(一)經濟發展的快速提升工商管理的內涵

經濟在不斷向前發展,從而促進了人類社會各行各業的繁榮,也帶來了各個方面面貌的改變,其中對於工商管理的內涵基礎也有了相應的提升。市場經濟的有序進行,改革的平穩推進,都是在相應管理制度的保證下,工商管理能夠不斷優化市場環境,淨化風氣,調節產業結構。在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對於工商管理的效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經濟發展規範工商管理體制

經濟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同時也帶動了相關體制的不斷規範化。在工商管理過程中,相關體制的完善能夠更好的為經濟發展來服務,體制的改革和健全,能夠改正原有體制中的缺陷。

(三)經濟發展帶來工商管理的新格局

工商管理在原有的格局發展過程中,是適用於原有的經濟發展狀態的,對於新興的市場環境和發展狀態沒有很好的契合,從而使得工商管理與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降低,影響工商管理應有行政職能的發揮。

五、總結

工商管理對於企業的長足發展以及經濟結構的不斷完整具有重大意義,相關的工商管理部門需要對管理職能以及結構設置進行更好的調整才能適應於現代化社會的發展。工商管理能夠帶來良好的企業競爭環境,規範企業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建立良好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對於工商管理有了更多方面的要求,提升了工商管理的內涵,規範了工商管理的體制,也帶來了工商管理的新格局。經濟發展與工商管理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只有不斷加快經濟發展的腳步,不斷規範工商管理,才能促進我國社會更快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邢海軍。淺論工商管理在企業轉型方面所發揮的重要影響[J]。大江週刊:論壇,2011,(09)。

[2]阿力甫·塞買提。探析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J]。現代商業,2009,(17)。

[3]莊文勝。論工商管理如何促進經濟的發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8)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篇十

摘要:

航材佔用航空公司流動資產的份額比較大,這部分資產的流動性比較差,而在航空公司的成本中,又以剛性成本為主,航材成本正屬於這類可控成本。因此,加強航材庫存管理對制約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具有重要的現實作用。本文主要結合當前航材庫存管理的目前狀況,對航空公司庫存管理存在的理由進行了分析,並對航材庫存管理的優化策略進行了探討,以期能夠提高航材庫存管理水平,達到以最低航材成本確保航材保障率的目的。

關鍵詞:

航材;航空公司;庫存管理;優化策略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航材庫存通常要佔航空公司運營總成本的10%到20%,與國外航空公司相比,國內航空公司的航材庫存成本更高,大約要比國外高出35%。航材成本是確保航空公司航材庫存備件能夠滿足達到其預定的航材保障率,但是航材成本佔航空公司運營總成本的比重過高也會增加其經濟負擔。因此,航空公司在航材庫存管理過程中,要善於採用不同的庫存策略補充庫存,在保障正常需求單額前提下,儘可能降低航材訂購成本以及庫存成本。

一、航空公司庫存管理目前狀況

(一)航材積壓過於嚴重,庫存結構不盡合理

航空公司積壓航材的理由有很多,主要有突發故障、器材週轉慢、送修週期長、閒置器材滯留率高、過分強調航材保障率等,對於首批購進的器材,也可能存在訂貨經驗不足而大量購進造成了器材的積壓,此外,航材維修人員的責任意識不強會導致航材錯定、多定情況的發生,這也會造成航材的積壓。航材的大量積壓就會佔用航空公司的大量的流動資本,而首批訂貨經驗不足、航材維修人員的責任意識不強、過分強調航材保障率等情況使得航空公司航材庫存的結構不盡合理。[1]

(二)航材部門缺乏與其他部門的有效溝通

航材部門與財務、質量、技術、生產等部門之間的聯繫比較密切,但是在實際管理過程中,航材部門缺乏與其他部門的有效溝通,進而對航空公司的整體運轉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例如,航材部門與財務部門缺乏必要的溝通,航空公司在財務出現困難時,就會出現付款不及時的理由,致使航空公司信譽受損,供應商也會因此理由而延期發貨,由於缺貨,航空公司的正常運營就會受到影響,而缺乏與生產部門的有效溝通,對航材的運轉狀態就難以及時掌握。此外,航材管理人員不能及時得到有效的技術和質量支持,也會影響到航材備件的預見性和準確性。

(三)維修人員缺乏成本意識,航材管理過於粗放

維修人員維修作業時航材庫領取航材,有時為了省去領料程序,維修人員就會一次性多領取一些航材以備不時之需,而這些航材由於在維修現場保管不善,很容易損壞或丟失。為了節省時間,維修人員有時會提高正點率而多要航材,實際上這些航材並未被使用。同時,航空公司對航材的管理也過於粗放,並未對航材資金效益理由進行認真考慮和解決,加之缺乏適用的航材信息管理系統,也無法及時、準確地獲得發料、故障等數據,分析決策缺乏參考依據。[2]

二、航材庫存管理策略的優化

(一)確定性航材庫存管理策略的優化

對於能夠確定消耗數量的航材,應結合飛機的維修計劃,根據飛行的時間和航材的使用率,通過對一定時期航材消耗量的掌握來預測接下來航材的合理需求量,然後採用最經濟的訂貨方式進行訂貨。一定時期的航材需求量取決於這一時期飛機的維修頻次和所消耗的航材數量,這些數據通過航空公司的維修方案和維修例行工卡數量就能獲知。訂貨方式的選擇是對確定性航材庫存管理策略進行優化的關鍵,通常航材的庫存成本主要包括航材的訂購成本、持有成本以及缺貨成本三部分內容。其中,缺貨成本的多少與航材庫存的數量有着直接關係,庫存數量越多,航材的缺貨成本就越低,反之,航材的缺貨成本就越高。因此,在航空公司有限航材經費的約束下,應對航材的持有成本和缺件損失進行分析,從而確定航材

(二)隨機性航材庫存管理策略的優化

對於不能夠確定消耗數量的航材,常規的計算策略就不再適用,必須通過數理統計等策略建立隨機性航材消耗以及需求分析模型,根據分析模型來計算隨機性航材庫存量。針對不同航材的保障目標和需求特徵,建立不同的分析模型,主要包括離散型和連續型兩種隨機變量。隨機性航材消耗量屬於隨機變量,飛機維修的實際需要只能依靠一定數量航材的某一概率來滿足,一定時期內的保障率必須制約在庫存量概率之下,通常情況下,航材的保障率要求越高,航材庫存量也就越多,而航材成本也隨之增高,這種情況甚至會超過因缺件損失而帶來的效益。換而言之,在有限保障經費約束下,航材庫存管理對保障率的要求必須結合缺件損失進行綜合分析,根據不同航材的重要程度來分別確定不同航材的保障率。[3]

三、結論

航材庫存能夠有效縮短訂貨提前期、平衡訂貨成本,避開因故障而造成生產運轉中斷,而且還能夠幫助航空公司規避價格上漲帶來的不利影響。因此,加強航材庫存管理,優化航材庫存管理的策略,對提高航材庫存管理水平,制約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都具有重要的現實作用。

參考文獻:

[1]常建娥,劉國慶。淺談基於供應鏈的航材庫存管理[J]。物流技術,2005,13(7):79-81.

[2]楊曉。淺談航材庫存管理策略[J]。航空維修與工程,2005,14(2):38-39.

[3]姚紅光。可修復型航材庫存優化[J]。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學報,2006,17(4):293-296.

[4]陳建華。我國航空公司航材週轉件計劃與庫存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

熱門搜索
越長大越孤單600字 小兒垂釣原文翻譯及賞析新版 《小螞蟻》小班體育的教案精品 政史地教研組工作計劃 應聘護士自我評價怎麼寫 社會公德狀況調查報告多篇 藥品銷售個人年度工作總結 公司事故信息報告多篇 校園短文短篇美文欣賞在線閲讀新版 怪老頭的玩具小屋讀後感 2019幼兒園喜迎建國70週年祝福語 大學聯考祝福語和鼓勵的話精彩 漫畫的啟示五年級作文 大一學生開學典禮學生代表演講稿 新年到了作文800字 快樂的暑假的句子 一年級班主任個人總結報告 社區社保崗的述職報告多篇 2022年開學新計劃 三年級敍寫冬天下雪的練習日記600字 新品發佈促銷活動方案 幹事創業心得體會 最懂我的那個人作文700字 放寒假安全教育教案 仿寫春天的句子 關於駐村民情的精品日記 總承包管理合同 國小音樂教師培訓心得體會多篇 難忘的國小生活500字作文 富有詩意的勵志名言 面試着裝 單位聚會策劃方案 學習經歷怎麼寫精品 華師16秋《語文教學論》在線作業精品 小巴掌童話讀後感精彩 傳承紅色精神徵文開頭 年班 哲學與人生經典句子 有魅力的廣告宣傳語 那次玩得真高興作文300字作文精品 艾滋病新聞稿 淺談對大學的認識 龔少雄 關於誠信做人演講稿 美篇精品 描寫憤怒的優美句子有哪些 從國小先鋒長大做先鋒觀後感精品作文 大學生暑期實踐報告精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