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畢業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66K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新版多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篇一

摘要:

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國企業也進入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同時,當前發展階段,企業所面臨的發展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市場經濟的競爭程度不斷加劇。要提升我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除了企業自身需要加強管理和建設外,也需要工商管理部門充分發揮其職能。在當前發展階段,資源的有限性和市場的競爭加劇,成為我國企業發展的最大障礙,要結合當前發展實際,積極研究企業工商管理的改進措施,促進我國企業的健康發展。本文結合當前我國企業工商管理的現狀,對其發展的改進措施等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企業發展;工商管理;現狀;改進策略

管理在現代社會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小到個人,企業,大到一個社會組織,一個國家,都需要做好管理工作。對企業來講,企業工商管理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尤其是當前發展中,企業的發展更離不開科學的經營管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企業要想立足市場,佔據優勢,就離不開科學的工商管理,這樣才能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近些年來,在企業轉型改革發展中,工商管理在我國企業的健康轉型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也要認識到其中依然有問題存在。因此,當前發展環境下,企業在加強自身管理的同時,也要重視科學的工商管理。工商管理是企業運營的組織和計劃的主導,也是企業內部協調控制的主要依據,對企業的生產運營至關重要。

一、企業工商管理概述

工商管理的主要研究對象是企業經濟活動中的管理方法和基本的理論。作為企業內部管理與經營的主要方法,還對培養從事工商管理的專業人才有很大的幫助。從地位上來講,工商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企業管理的一部分,其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常規運營。具體來講,工商管理主要對企業的項目、技術、質量、財務、人力資源的調配等實施有效的管理,其目的是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工商管理在我國企業的健康發展中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我國目前企業眾多,發展更新較快,科技創新要求高等發展背景下,企業的管理對企業的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影響,也是保持企業長久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企業工商管理的現狀

當前發展階段,企業工商管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具體的發展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到企業的發展和運用。具體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經營模式適應性比較差

面臨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壓力,很多企業盲目地生產產品,但是卻忽視了對市場需求的調研,雖然產品數量較大,但是滿足人們質量要求的產品並不多,這就導致企業的生產與市場實際需求不相一致,企業在這些產品的生產製造過程中,佔用了大量的資金,但是卻沒有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可以説,企業不能掌握市場發展的真正需求,企業生產的產品未進行改革的創新,最終都會導致生產的產品銷量低下,嚴重的甚至會造成企業的經濟虧損。

2、缺乏明確的工商管理目標

長期以來,很多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都重視企業產品給企業帶來的利益,但是卻忽視了企業的文化傳播和且的管理目標。而當前市場經濟發展市場環境不斷變化,工商管理在企業管理中也需要結合時代的發展進行改革和完善,企業不能只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卻忽視了社會效益,這也是企業工商管理目標不明確的體現。

3、企業發展模式不科學

從當前的發展來看,我國仍有很多企業實施的是傳統的管理模式,有的雖然借鑑了一些優秀企業的管理模式,但是學習借鑑的過程中,缺乏創新思想,只是全盤照搬,並沒有與自身的發展實際相結合。總體來講,很多企業在發展中缺乏獨立的管理模式,導致在新時期的市場競爭中穩步不前,阻礙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加強企業工商管理模式的創新和發展,勢在必行。

4、缺乏品牌化意識

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國企業發展的自由度也逐漸提高,企業之間的約束和管理相對削弱,企業在生產產品的結構和模式上也進行了改革,企業的品牌戰略思想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尤為明顯,企業的品牌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非常大的影響。但是很多企業忽視了品牌建設,缺乏品牌戰略思想,最終也影響到企業的長遠發展和競爭力的提升。

三、提高企業工商管理的對策探討

針對當前企業工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需要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積極研究對策,不斷提升企業發展的水平,提高企業工商管理的水平。具體可採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1、找準企業工商管理的發展方向

隨着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發展,新的發展時期,我國企業的綜合實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也逐漸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社會的知名度也隨之提高。因此。企業要樹立國際化的發展方向。加強我國企業的品牌形象建設,增強我國企業在國際社會的知名度,從而增強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我國企業工商管理要實現國際化的發展,必須要有全球發展理念,樹立國際化的發展思想,用國際理念來實行企業的管理,在市場的競爭和合作中,不斷推動我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水平。具體來講,要從科技、人才、創新等方面加強,樹立全球化發展戰略思想,不斷提升企業的科技水平,充分利用現代管理技術,推動企業發展。

2、不斷完善我國工商管理的監管制度

制度建設是工商管理科學化的前提和基礎。我國企業工商管理工作也需要科學制度作為依據好支撐。因此,科學的監管機制對企業工商管理的作用不可忽視。企業工商管理的制度是企業激勵和懲罰的主要依據,是企業權利、義務、責任等工作進行細化的主要依據,更是企業法制化和現代化建設的主要體現。結合當前我國企業工商管理監管制度的現狀,未來發展中,企業要加強管理制度的建設和完善。首先,要了解企業發展的實際,弄清楚企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其次,制定科學的監管制度,保證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最後,在實際的工作中,要將這些制度作為工作的主要參考和依據,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做到懲罰分明,權責分明。

3、與市場接軌,增強市場適應新企業不論是生產經營活動,還是企業工商管理活動,都離不開對市場的研究和分析

市場是企業生存發展的主要環境,在當前發展階段,市場對企業的發展影響較大,因此,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要了解市場需求,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瞭解市場所需,結合調研結果進行產品的生產,這樣能保證生產的產品能符合市場的要求,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在企業工商管理活動中,同樣需要結合市場要求,瞭解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工商管理活動的主要工作,存在的意義等,為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開展創建良好的內外部條件。

4、重視企業工商管理模式的創新

企業工商管理模式也要緊隨企業的發展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做適當的調整,就目前我國企業工商管理模式來講,企業要在借鑑其他現金管理模式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發展,形成自己獨有的管理模式,將工商管理落實都企業生產時間中去。以只是理論為基礎,以實踐指導為目標,加強企業工商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

5、重視培養專業的企業工商管理人才

人才是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企業在長期發展中需要大量的生產和建設人才。企業的工商管理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營銷、發展規劃和綜合管理工作。但是當前我國在工商管理方面人才相對缺乏,專業性的人才不多,這也影響到企業的長遠發展。因此,企業在發展中必須做好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工作,提高人才的創造力,新世紀企業的競爭説到底就是科技與人才的競爭,企業要加強人才培養的投入。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着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的發展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企業要想立足市場,佔據優勢,就離不開科學的工商管理,這樣才能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企業工商管理在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未來發展中,企業要想不斷提升綜合實力,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就要認清發展實際,建立完善企業工商管理機制,加強企業自身的文化建設,同時要不斷革新企業的經營模式,樹立品牌發展理念,加強企業人才戰略建設等,不斷提升企業剛上管理的水平,讓企業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推動我國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曉敏,程楊,張渝。企業工商管理的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6):106.

[2]原祿達。企業工商管理的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32):120-121.

[3]傅晉虎。工商管理在企業的現狀和改進策略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23):71.

[4]丁城英。企業工商管理的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分析[J]。經貿實踐,2016(19):102.

[5]黃磊。企業工商管理的現狀及改進策略探析[J]。納税,2017(23):75.

[6]袁媛。企業工商管理的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5(23):75.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篇二

摘要:

我國在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以來,社會也在不斷地進步着,經濟也處於飛速發展的階段。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社會對企業工商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且當下的市場競爭壓力異常大,我國為了立足於國際市場這個大舞台,就必須大力支持發展企業,這就要求企業的領導者可以用長遠的目光去了解國際市場的發展,在與我國國情相符的情況下,實現企業的轉型。同時企業要重視工商管理,工商管理是企業得以發展的關鍵,是企業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脱穎而出的基礎。所以企業要充分認識到當前工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可以採取有效的措施來改進這些弊端,從而提高工商管理的水平,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

關鍵詞:

工商管理;企業;現狀分析;改進策略

在企業的生產運營過程中,工商管理髮揮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企業運營的組織者和計劃者,是控制企業運營的依據,在企業運營的活動中佔主體地位。因此,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下飛速發展,就必須對工商管理進行調控。然而,進行調控的過程中,發現我國企業工商管理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發展。同時由於企業工商管理在工作方面不能及時到位,導致企業的運營無法正常進行,而且市場上不公平的競爭阻礙了企業的發展。目前,面對這樣的局面,企業必須加大對工商管理的力度,為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讓我國在國際市場的舞台上有一席之地。故本文就工商管理在企業的現狀進行分析,並探尋改進的策略,以促進企業的發展。

一、企業工商管理的含義

企業工商管理屬於行政管理的一種,是一種可以計劃、組織、領導和指揮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職能。在企業之中,工商管理佔其主導地位,它對企業的發展起鞭策的作用,同時工商管理組織不但會加強對企業不好行為的監管力度,而且會提高企業的支持度,幫助企業發展進步。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優秀的人才、精湛的技術和充裕的資金是企業必不可少的元素,企業的工商管理正是對這些元素起全面制約和管理的作用,還可以優化企業的資源,做到了物盡其用,也充分調動了企業員工的積極性。

二、工商管理在企業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工商管理的目標模糊

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之一,市場又為企業的進行活動提供了一個便利的環境,實現合作共贏。然而,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有很多企業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忽視了企業文化的傳播和企業管理目標的重要性,同時也缺乏了明確的社會責任,使得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有不少行為違背了國家律法,走上了不歸路。

(二)企業工商管理體系不能與時俱進

在企業實行轉型的過程中,管理體制的落後制約了企業的發展。也正是因為工商管理體制的落後,企業一系列的相關制度還未建立,進而導致企業的眾多工作不能有序的開展,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生產進度,同時,企業在工商管理的方面執行的傳統管理模式,只是盲目的照搬照抄他人的先進管理方法,在運用時不懂得變通創新,不利於企業的有效管理。

(三)企業經營模式的落後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往往會採用較為傳統的經營模式,不能與市場的發展情況相結合,同時這種經營模式也沒有充分考慮到企業自身的狀況,只會阻礙企業發展。此外,企業內部不能齊心協力,而是處於各自為政的局面。如生產部門只負責自己的產品生產,不注重質的保證,又不能與市場部門很好的溝通,導致許多產品堆積,使企業在投資大量資金後沒有得到應有的利益,而且企業的市場部門若不能掌握市場的真實情況,會讓產品的銷量降低,造成企業經濟虧損。

三、企業工商管理的解決措施

(一)明確企業工商管理的目標

如果缺乏明確的企業工商管理目標,直接損害的就是企業的利益,所以在工商管理之中,企業要有着明確的工商管理的目標,並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經營方案和戰略性計劃,從而使得工商管理的工作有序進行,此外,企業的領導者要認識到工商管理的重要性,要規範工商管理的制度,嚴格管理工作人員,共同促進管理目標的實現。

(二)工商管理體制的改進與創新

在國家深化改革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對企業工商管理的工作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然而要想提高工商管理的水平,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就不得不完善與工商管理相關的一系列管理體制。第一步,企業要提高自身的發展意識,有着向前衝的勇氣。第二步,要制定較為健全的工商管理體制,在體制的規範下將管理工作拉入正軌,幫助企業各項工作順利進行。最後,企業要嚴格監督工商管理體制,便於提高工作效率。

(三)重視對人才的培養

人才是企業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業要想長期發展。就必須培養大量優秀的人才。企業工商管理更需要培養管理人才,他們可以幫助企業合理規劃,有效的管理;他們能快速準確的為企業分析利弊,找到最佳的發展路線;同時他們也可以為企業預測未來的發展前景,幫助企業進一步發展。所以企業要重視對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四、結束語工商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所以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重視工商管理,只有把工商管理的工作做好,做大,企業的業績才會蒸蒸日上,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就會提高,那麼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會提升,這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使我國更加繁榮昌盛。

參考文獻:

[1]週期瑞。試論企業環境管理的現狀和改進策略[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07:77

[2]王偉。新時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5,10:22

[3]司海飛。企業項目管理的現狀分析及改進策略[J]。經貿實踐,2015,09:313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篇三

摘要:

關注民生,努力使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是我國當前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在目前房價過高的形勢下,加強廉租房制度建設,一方面能夠為解決城鎮居民中低收入困難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提供製度保障,另一方面也能夠對拉動經濟發展、擴大就業、帶動關聯行業發展、增加未來市場房屋供應量帶來促進作用。各級政府應抓牢國家大力發展保障性住房的機遇,主動進行供給干預,解決瓶頸制約,逐步完善廉租房保障體系,最終讓缺房而又買不起高價房的百姓都能為廉租房所覆蓋。

關鍵詞:

社會保障;廉租房;機遇;對策

一、現階段廉租房建設情況與制度分析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造成的負面影響,中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拉動經濟、保增長、擴內需的政策措施,其中關於廉租房建設的一系列決策尤其引人關注。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體人民住有所居。2008年11月,國務院出台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條措施,其中第一條措施就提出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對廉租住房建設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區改造,實施遊牧民定居工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2009年12月8日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一次明確“加強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這些都為我國廉租房建設提供了較好的政策環境。

但是在我國積極發展房地產市場的大環境下,廉租房建設推進還普遍存在較為緩慢的情況。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的《關於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實施情況的調研報告》顯示,在中央預算安排的重大公共投資項目中,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度緩慢,截至2009年8月底僅完成投資394.9億元,完成率為23.6%,不足四分之一。一些地方由於配套資金不到位和徵地、拆遷等前期工作準備不足,可能難以完成2009年的建設計劃。這種狀況表明,我國地方政府用於保障住房的實際能力與社會巨大的現實需求之間還存在很大差距。筆者認為,困擾廉租房建設踟躕不前有其深刻的制度原因。

1、土地和資金瓶頸制約廉租房制度實施

廉租房建設一般有兩個條件,一是土地,二是資金,這二者構成了廉租房建設的瓶頸。就土地而言,城市用於建設的用地總量是確定的,為了降低成本,用於建設廉租房的土地必須是劃撥而不是出讓,但是如果用於建設廉租房的土地劃撥多了,那麼用於出讓而獲得財政資金的土地就會減少。這對於各級政府來説是一個兩難問題。政府面臨着是急於取得城市各項發展急需的資金,把這些資金用於投資建設,加快本地區的GDP增速,還是放棄這個利益,給老百姓無償建房,同時又貼進去更多資金的兩難處境。就資金而言,作為地方主要財政收入的土地出讓金及公積金增值收益是廉租房建設的主要資金來源。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法律約束,地方政府註定會缺乏提供資金的動力,繼而會造成房源難以為繼並形成惡性循環。這種狀況在現實情況下是難以避免的。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情況就是廉租房源的供應量和當地的房價成反比,供應越多,房價就越不可能上漲,這也意味着也越不可能為當地政府帶來更多的税費收入。另外,在廉租房建設過程中,公共住房的購建和維修、租金補貼等都需要有大額、穩定、持續的資金作保證。因此,我國雖然在很多城市建立了廉租房制度,但由於城市土地資源的有限,城市財政預算安排資金的不足以及缺乏其他穩定的廉租住房資金來源渠道,廉租住房制度實施面臨着許多困難。

2、廉租房准入與退出機制尚未完善

(1)廉租房准入機制尚不完善。廉租房准入機制尚未解決租住標準的制定、申請資格的認定這兩個技術性問題。廉租房的現行保障對象的確定是根據建設部2005年制定的《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請、審核及退出管理辦法》的有關條款。該辦法規定申請廉租住房保障的城市家庭應具備一系列條件:申請保障家庭其人均收入應符合當地結合當地實際制定的收入標準;申請保障家庭現在的人均住房面積應該符合所在地政府確定的面積標準;申請保障家庭成員中最少要有一人是非農業常住户口;申請保障的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具有法定的撫養、扶養或者贍養關係以及符合各地結合當地實際制定的各自的保障標準。根據這些標準,我們國家現在的廉租房保障對象,約佔整個城市家庭的十分之一左右。國務院在2007年下半年頒佈的《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中計劃到2010年即“十一五”規劃期末,將廉租住房制度保障範圍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擴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和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二者合計達整個城市家庭的五分之一。隨着覆蓋面的擴大和實現日期的日益臨近,廉租房保障任務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不完善的廉租房准入機制為廉租房建設發展設置了障礙。

(2)廉租房退出機制尚不完善。廉租房退出機制必須進行科學的設計,以避免有人從中謀取不當利益。這是因為廉租住房的市場租金有可能存在巨大的利益差價,這也意味着其中具有巨大的獲利空間。廉租房保障對象即使在最嚴格的審批程序下獲得廉租住房,也有可能冒着道德風險謀取利益並將其所得用於改善其基本生活條件。如何防範和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在滿足保障目的的同時,又不至於使廉租房成為新的牟利工具,這是廉租房保障制度設計時應予考慮的重要內容。然而目前我國廉租房退出機制還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從而影響廉租房建設的發展。

3、保障對象覆蓋率偏低,城鄉一體化保障體制缺失

根據《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辦法》規定,廉租住房主要解決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按照中國統計年鑑採用的城鎮家庭收入分組方法,最低收入家庭占城鎮家庭總户數的10%。這種方法只能測算出最低收入家庭的大致數量範圍,無法提供具體哪些家庭是最低收入家庭。這也就是説,最低收入家庭實際上只具有概念意義,沒有明確指向,因而無法具體指導廉租住房政策的實施。在各地實踐中,在沒有其他更科學的衡量標準的情況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提供了一個判定城市居民貧困程度的收入標準。這對於在短期內確定廉租對象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廉租對象普遍被限定在城市低保户範圍之內,這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廉租住房保障對象的範圍。

而如果將廉租住房保障範圍引申開來,可以擴展到弱勢羣體。我國目前對社會弱勢人羣並沒有一個權威的定義。

如果從覆蓋的範圍來看,應包括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許多新的階層,如城市務工人員(包括打工者和農民工階層)、城市框架拉大過程中出現的失地農民、城市失業或無業人員等羣體。這些階層的出現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隨着我國社會變革的逐步加快,許多不確定因素會造成這個社會邊緣羣體的逐步擴大,這是我國經濟轉型期遇到的必然問題,作為在各項保障制度中擔負重要作用的廉租房保障制度,尤其要未雨綢繆,科學規劃設計。

二、現階段實施廉租房制度的對策與建議

1、要充分認識到廉租房建設的政治社會影響,將民心工程做實做好

當前國家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正在大力向民生行業轉移投資,儘快讓投資見到效果。讓投資發揮最大的效益是政府着力考慮的問題。廉租房建設正是具有大量吸納資金、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改善人民生活、帶動大批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各級政府要提高認識,踐行執政為民理念,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和公共服務意識,加快從重視住房經濟拉動功能向重視住房民生保障功能的轉變,保護廣大羣眾的基本權利,將廉租房建設作為“民心工程”抓實抓好。要加快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政績考核體系,在督促地方政府加大廉租房建設問題上,將廉租房制度的執行情況作為考核地方政府執政業績的一項重要指標。

2、努力爭取中央資金支持,完善地方各項配套措施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投資開發房地產既要有需求效應拉動經濟增長,又要有供給效應。若投資開發房地產不能產生有效需求效應,高價商品房不能及時賣出,會加劇存量房積壓,與經濟的長遠良性發展預期背道而馳。而廉租房建設恰恰具有產生巨大需求效應的先天優勢。在我國,廉租房存在巨大的廉租房消費羣體是毋庸置疑的。現階段加強廉租房建設,加大廉租房的供給可以使其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乘數作用加大。各級政府要清楚地認識到,加大廉租房建設是現階段擴內需、保增長的最快捷路徑。目前,國家已將住房保障作為刺激和發展經濟的重要手段,中央財政三年內將拿出2800億作為保障房資金陸續投入。地方政府爭取到中央這部分投入後加上地方投入和銀行貸款,可以對地方固定資產投資和GDP起到明顯拉動作用。而廉租房建設需要國民經濟中許多部門和行業提供物質資料,這也拉動建材、設備、五金、燃料動力等許多物資生產部門和服務行業的產品生產和勞務提供。因此,各地政府要大力爭取國家資金對本地廉租房建設的支持,使地方配套措施到位。

3、加大政府主動介入力度,變需求保障為供應保障

政府加強廉租房保障的途徑簡單説來有兩種,即對需求方進行保障,或對供應方進行保障。對需求方進行保障就是對政府確定的廉租房保障對象發放補貼,但其有效前提應是有充沛的可租房源,否則在房源供應不足的情況下,會引發房價和租金的上漲,甚至會導致政府不得不再次調高補貼標準。因此,在當前房地產剛性需求日益加大的情況下,各地應普遍採取保障供應的政府介入方式。在對供應方進行保障供應上,主要是以實物配租為主。政府有兩種方式可供選擇。其一是政府直接組建保障性建設公司,以住宅生產者的身份直接從事廉租房生產,按特定的價格出租給保障對象。

此方式能快速有效地將政府政策落實,並直接干預整個房地產市場的供需情況。在此模式下,河南省鄭州市的住宅投資公司已在全國率先進行了嘗試。其二是在本級財政較為緊張的情況下,政府可有選擇地吸納社會資金進入廉租房建設領域。政府可制定政策為發展商提供補貼,由發展商為特殊主體提供廉租房源,政府在建設階段和其後的經營階段為發展商提供税收和相關規費減免,在微利的條件下倡導企業的社會責任,樹立企業形象並加以宣傳倡導。

4、政府要引導社會形成正確的消費理念,穩步推進多層次保障體系建設

政府要善於引導社會的住房消費理念,明確住房保障制度保障的是居住權而不是產權,即首要解決的是有房住的問題。因為即使在發達國家住房供應體系中,低端的供應主要還是通過租賃方式實現的。廉租房制度能夠剔除有更高支付能力的家庭購買住房產權需求和追求資產升值的投資性購房需求的介入,又不對房地產市場造成衝擊,可以説,它是目前最有效的住房保障模式。廉租房制度也可以通過保障性房源的封閉運行和重複循環利用,提高政府住房保障投入的利用效率。因此,對於有購房需求而一時還沒有支付能力的家庭,政府應當鼓勵其先租後買,量力而行。同時,政府還要綜合運用經濟適用房、住房公積金、雙限房、週轉公寓等多種保障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住房保障體系。

5、逐步擴大廉租房保障範圍

隨着國家民生政策的不斷深入,廉租房保障對象的範圍也應隨之不斷擴大。必須根據各地居民的實際收入情況確定廉租房保障對象。對於那些在城市中憑一己之力買不起房而又無資格享受廉租房保障的所謂“夾心層”和來自農村貧困地區並在城市擔當髒、累、差等工作的外來人員,政府不能將之排斥在廉租房保障對象之外。解決這些弱勢羣體的居住困難,需要多方努力。既要創造較多的就業機會,又要解決其生存環境問題,因此,廉租房保障體系的設計要適當超前,逐漸擴大廉租房政策的覆蓋面,逐步在新的環境下達到更高要求的“應保盡保”。

6、抓緊制定廉租房制度的法律法規並完善配套機制

任何一個制度設計,都是要取得最後效果與設計目標的高度統一。因此,可持續的住房保障體系,既要依據現實,又要着眼於未來。各地要抓緊制定相應配套措施,如廉租房管理機構的建立完善,建立公平科學的准入制度、輪換制度,廉租房資金的監管與使用,廉租房源的確定,政策宣傳與監督管理等等。在這些制度中尤其應注意的是,廉租房制度建設應盡力避免經濟適用房的負面影響。要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廉租房保障對象標準,包括合理劃分最低生活保障線,入户調查與統計,保障對象的甄別與公示;要堅決防止政策執行中的偏差,從而避免廉租房成為權力尋租的工具,造成新的不公平,同時避免出現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很容易出現的“道德風險”。

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已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旋律。只有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協調各方,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住房保障體系,才能使不同層次收入的居民都能享受到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並推動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各級政府應該把積極推行廉租住房制度當做一項民心工程來抓,想方設法籌集資金,最大限度地多建設廉租住房,並逐步擴大廉租住房的覆蓋面,最終讓缺房而又買不起高價房的百姓都能為廉租房所覆蓋,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國民的幸福指數。這是政府的職責所在。

參考文獻:

[1]厲以寧。中國住宅市場的發展與政策分析[M]。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 1999. 12.

[2]謝伏瞻等。住宅產業:發展戰略與對策[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2000. 6.

[3]鄭功成。社會保障學[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2005.15—37.

[4]文林峯。城鎮住房保障[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2007. 4.

[5]趙亞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戰略思考[J]。市場論壇, 2009,(2)。

[6]黃衞華。商品房與社會保障性住房協調發展對策[J]。中國房地產, 2009,(5)。

[7]王君,温彥軍。加緊構建住房保障體系加快建設和諧社會進程[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06, (3)。

[8]吳盛光。社會保障性住房公共政策的亮點、難點與基點[J]。上海房地, 2007, (12)。

[9]陳小安。保障性住房建設亟需解決的幾個問題[J]。特區經濟,2008, (6)。

[10]孫功苗,湛泳。城鎮住房制度改革與收入分配[J]。求索, 2005,(6)。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篇四

一、地方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在企業家人才培養方面的現狀侷限

1、培養目標定義狹隘,缺乏創新創業文化教育

許多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因社會實踐經驗不足,遇到了不少的困難,甚至導致創業以失敗告終。高校在做好基本的學生管理工作的同時,應為大學生量身設計實踐鍛鍊的教育模式,即將課堂擴展到社會實踐中去。如商科院校開展有針對性的市場調研,搭建學校與企業相互學習借鑑、溝通的平台。在部分商科院校開的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中,採用由專業教師組織大學生考察企業,而由學生為企業進行職工培訓的學企模式。學生不僅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也積累了社會經驗,為今後的創業預存了社會資本。

2、與企業聯繫不夠緊密,學生實踐機會不足

隨着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大學教育的固定模式逐漸與市場脱節,企業一線的新技術、新知識、新業務不能在學校教學中及時體現,教師自身實踐動手能力的不足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實踐鍛鍊和培訓。實踐是創新的重要基礎,紙上談兵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我國大多數院校的教育偏重於知識傳授,不能給學生足夠的實踐機會和發展空間。有些學校要求學生寒、暑假參加社會實踐,但缺乏有效的保障機制,使學生可以自己填寫社會實踐表,然後找單位蓋公章完成實踐任務。這對學生工作能力、創業能力的提高沒有絲毫幫助。高校應該和固定企業開展合作項目,讓學生在實際的工作中、和企業家的親身接觸中得到鍛鍊,感染其勇於創新、開拓進取的企業家精神,並學習職場技能。

3、缺乏創業氛圍,缺少創業意識

最初創新創業教育是在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培養目標一度被定位為培養速成式的企業家,功利化取向明顯。創業教育一方面要利用第一課堂開展系統的創業教育,另一方面要依託第二課堂開展各種形式的創業活動。高校缺乏通過各種鼓勵創業的政策營造了一種寬容失敗、推崇創業、鼓勵冒險的自由寬鬆的環境,不能激發師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慾望,使人人都想放手一搏,創辦自己的公司。

二、企業家精神與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1、構建完善的教育課程體系

設立完善的教育課程體系。借鑑國外的經驗,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可分為五部分:

(1)戰略與商業機會,主要闡述發現和選擇創業時機的過程,説明什麼樣的機會能夠促成企業的創建,如何充分發掘自己的創造性才智,如何制定個人創業計劃,如何模仿成功創業者的行動、態度、習慣和戰略。

(2)創業者,主要闡述如何培養創業者應具有的基本素質,分析團隊合作在成功創建風險企業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創業者們應當如何處理在組建企業時會遇到的關鍵性問題和障礙。

(3)資源需求與商業計劃,主要闡述成功創業者如何制定商業計劃,尋找資金來源、發展戰略聯盟、獲得商業運營許可證等創業知識。

(4)創業企業融資,主要闡述新企業融資的各種關鍵問題,債務資本市場的現實情況,如何部署融資和籌資戰略,如何尋找股權投資者並與其打交道,如何在資本市場中獲取債務融資等。

(5)快速成長,主要闡述新建的風險企業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具體問題和危機,解釋風險企業所經歷的發展階段及其獨特性,擺脱困境的方法,創業型風險企業在領導和管理上的突破性方法等。

2、組織全面的實踐鍛鍊

除正式的課程以外,高校還應該鼓勵學生積極組織和參與相關的創業活動。利用企業或是校友捐款、學生創業成果的轉化設立創業教育基金。這些基金可以為在校學生創辦企業,實踐其學到的理論知識提供有力的支持。倡導一些社會機構資助優秀學生接受創業教育,為學生提供創業競賽所需經費,支持教師開發創業教育課程等。美國已有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十多所大學每年舉辦創業競賽。MIT的5萬美金商業計劃競賽已有十幾年歷史,影響非常大。

3、營造濃厚的創業氛圍

通過參加各種專業競賽和科研活動,如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和創業計劃競賽等,增強大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與商界人士廣泛交流,不定期地邀請商界人士來校舉辦“企業家論壇”“創業計劃”等創業講座和報告,直接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對話,解答其在課堂學習中和實際創業中的疑難問題,為其提創業借鑑與指導;充分利用圖書館、網絡媒體等,為學生提供創業指導方面的報刊、圖書和信息,增加學生對創業市場的認識;社團活動能鍛鍊各種綜合能力,是創業者積累經驗必不可少的實踐過程,可以以社團為組織形式形成“創業教育”實踐羣體來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這樣,師生就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種崇尚創新和創業的良好風氣,並逐漸升華為一種校園文化。另外,學校還可以設有孵化資金,主要有三種用途:一是支持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想法;二是資助已初步成型但尚未獲得許可的技術;三是資助那些有商業前景但較難獲得許可的發明。

三、結論

創業教育組織有序,還需要有財力支持和社會保障,這樣才能對更有效地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創業思想,使他們具備了系統的創業知識。通過實踐鍛鍊使其創業心理品質,如合作性、獨立性、靈活性、創新性等得到極大鍛鍊,其創業能力得到很快提高,其創業知識結構也逐漸豐滿完善。學生在學校裏就受到了開辦企業所需的一系列鍛鍊,為成長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篇五

【摘要】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績效考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其應用日漸廣泛的情況下,本文分析了績效考核的概況,根據工商管理中金融方面績效考核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建議,旨在不斷提高工商管理的水平。

【關鍵詞】

工商管理 金融 績效考核

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工商管理行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但在其發展過程中面對着諸多的挑戰與壓力,為了不斷提高自身管理的質量,使自身的競爭力不斷增強,績效考核得到了高度的關注。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工商管理中金融方面的考核評價體系需要不斷的完善,本文主要分析了績效考核,重點研究了工商管理中金融方面績效考核的不足,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對策,旨在為工商管理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績效考核的概況

績效考核主要對員工進行系統的、客觀的考核與評價,以此瞭解其職務職責的履行此情況,並挖掘其勝任更高一級工作的潛力。隨着績效考核的發展,其必然逐漸發展為績效管理,它主要是指通過監督與溝通,以此實現對某一團隊或個人潛能的持續開發,最終保證組織預期目標的達成。績效管理作為管理流程與方法,具有戰略性與整合性,同時它以企業整體戰略為前提條件,通過雙向互動式的行為,以此實現了持續、動態與循環管理。

二、工商管理中金融方面績效考核的現狀及存在的不足

(一)現狀

對於工商管理中的金融而言,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開展績效考核過程中,主要是根據組織相關標準,衡量組織業績、效率及效益的完成情況,通過監督與控制,以此考察員工及分支機構的價值,核定其工作及經營成果。績效考核作為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要對相關的工作進行總結,還要對工作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改進,以此保證工作效率的提高。績效考核是由考核指標方式、指標內容、績效反饋及衡量時間等構成的,目前,我國工商管理中金融方面實施的績效考核主要採用了平衡計分卡的方式,通過績效考核,調動了員工及分支機構工作及經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推動了工商管理行業的發展。但績效考核應用於金融方面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急需解決。

(二)不足

(1)績效考核理念匱乏。對於工商管理行業來説,績效考核是重要的,其準確定位才能夠保證管理問題的解決及管理目標的達成。通常情況下,績效考核由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並且需要其他部門的協助與配合,但目前,大部分企業的績效考核僅以人力部門獨立實施,其他部門受其監督與管理,在此情況下,各部門人員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牴觸、排斥考核,即便實施了部門及其人員的自評與互評,也難以保證績效考核的成效,造成此情況的主要原因便是各部門及人員未能準確認識績效考核,對其定位存在偏差。

(2)績效考核評價單一。現階段,工商管理行業實施的績效考核存在明顯的不合理性,主要體現在考核體系的設計方面,通常情況下,考核體系融入了領導人的意願,此時績效考核缺少客觀性與公正性,考核指標也具有較為濃厚的個人色彩。同時,考核評價方法過於單一,僅關注業務崗位與業務指標,而忽視了其他相關因素,此時的考核評價缺少有效性與定量性,在此考核結果的作用下,企業管理、決策,乃至發展均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三、工商管理中金融方面績效考核的對策

(一)樹立績效考核理念

工商管理中金融方面在實施績效考核時,應樹立績效考核的理念,讓所有部門及人員對其進行全面的瞭解與認識,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發展需求,制定合理的考核目標。對於金融行業來説,其具有一定的複雜性,因此,在明確目標指導下,應對考核方式、指標程度、考核內容等進行全面、細緻的規定,此後任何人均不能對其進行隨意的改動。同時,金融行業為了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應完善組織結構,健全組織執行、決策與監督體系,進而為績效考核的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改進績效考核評價

工商管理中金融方面的績效考核應具有全體參與性,在設計績效考核體系時,應儘量減少個人色彩,並對所有員工給予考慮,讓其對績效考核形成正確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才能夠設計出科學與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同時,對於原有績效考核而言,其評價方式較為單一,導致其激勵作用未能得到發揮,在此情況下,金融行業績效考核在遵循全體參與原則的基礎上,應高度關注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通過二者的有機結合,以此促進考核機制的完善。

(三)發揮績效考核作用

工商管理行業、金融行業均要充分利用績效考核結果,通過績效考核,激發了員工及分支機構工作與經營的熱情,利於工作業績的提高,但企業內部管理仍存在諸多的問題,為了保證企業的健康與良性發展,應以考核結果為依據,對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與有效的處理,同時,要對考核成績優異的員工及分支機構給予高度重視,將其作為企業培養的重點對象,為其提供培訓、鍛鍊的機會,以此推動企業的發展。

四、總結

綜上所述,工商管理中金融方面的績效考核存在諸多的不足,制約着績效考核作用的發揮,影響着工商管理行業的發展,為了扭轉此局面,本文提出了幾點建議,相信,在各項措施落實的基礎上,績效考核的價值將更加顯著,同時工商管理中金融方面的發展成效也將更加突出。

參考文獻:

[1]趙玉瑩。工商管理中金融方面的績效考核[J]。中外企業家,2015.

[2]吳豔豔。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管理體系應用――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J]。金融與經濟,2010.

[3]周乃,莊鈞,劉凱等。商業銀行二級分行績效考評機制探討[J]。金融論壇,2010.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篇六

摘要:

文章對生態型供應商管理模式與傳統模式進行了比較,闡述了進行生態型供應商管理的意義與核心內容,對其實施機制進行了探討,旨在為實現我國企業的科學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供應鏈管理;綠色供應鏈;供應商管理;工業生態

一、生態型供應商管理模式 與傳統模式的比較

傳統的供應商管理以壓縮採購成本,獲得經濟利益為主要目標,因此企業和供應商之間是價格驅動下的競爭關係。生態型供應商管理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考慮生態效益,即資源的使用效率和環境保護,這種模式的核心思想認為好的環境管理很大程度是好的資源管理,一個環境友好的供應商是有效率的供應商,而有效率的供應商從長遠來看具有更低的成本。

二、生態型供應商管理的興起

據美國一項調研顯示:幾乎所有被調查公司都收到過他們顧客關於環境改善方面的要求。除了來自顧客的壓力外,企業還受到來自競爭者和投資者等方面的壓力。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不斷的改進其環境行為,而要徹底的改變其環境狀況,必須從採購源頭開始,把供應鏈上的其他成員整合在其環境管理過程中。通過生態型供應商管理可使企業獲得額外的好處。

三、生態型供應商管理的核心內容

(1)供應商的評價與選擇。選擇好的供應商首先要有好的標準,開發基於環境標準的供應商評價系統對於選擇供應商和影響供應商的環境行為非常重要。目前供應商評價的主要標準包括:環境報告的公開披露;二級供應商的環境行為評價;有害物質和廢棄物排放:禁用物質的使用;ISO4001認證;清潔生產實施情況;資源使用效率;產品和包裝的環境友好性等。評價時,企業可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和實地調研等手段來獲取信息,並在此基礎上對供應商進行評價與分級,對於不同級別的供應商給予不同的採購數量和政策。通常根據企業的環境表現,可分為被動性、預防型和價值導向型三類。被動型企業以末端治理為主要行為方式。預防型企業的治理方式以生產過程為導向,在遵守環保法規的基礎上,將環境管理向供應鏈上下游延伸,與供應商在廢棄物管理等方面進行合作。價值導向型把追求生態效益作為企業的最高宗旨之一,把環境因素融入企業的各項管理活動中,將上下游企業納入其環境管理體系,注重對產品整個生命週期的環境改善,通過不斷降低環境成本和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來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

(2)建立戰略伙伴關係。生態型供應商管理強調供應鏈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這也是生態型供應商管理的核心內容,通過供應鏈上企業的合作或聯盟可有效的分享技術與信息,分擔環境改善的成本和風險,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而實現提高顧客價值和實現持續的競爭優勢。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中環境信息的流動是雙向的,企業可向其供應商提出環境要求,供應商也可對其顧客施加壓力。在環境問題上,供應鏈上各企業越合作,效率越高。

四、生態型供應商管理模式的實現

(1)有效的公佈和實施環境目標。有效的管理起始於對組織目標和期望的清晰陳述,及時明確地公佈企業的環境目標和要求非常重要,這些目標和要求為供應商的環境管理指明瞭方向。

(2)建立信息交流與共享機制。交流是合作的基礎,要建立戰略伙伴關係首先要有合理的交流渠道和窗口,這些渠道包括供應商會議、實地考察等方式,參加交流的人員應包括市場、採購、技術、環境等部門的人員。除了供應鏈上的企業之外,交流的對象還應包括技術團體、諮詢公司和非政府組織等,他們可從不同的角度為企業提供好的建議。此外供應鏈上的企業應增加其環境行為的透明度,建立信息和經驗的共享機制。

(3)合理的激勵機制。在激勵機制的設計上,要體現公平、一致的原則。一方面顧客和供應商應分擔與提升整個供應鏈環境性能的相關成本,分享因此而帶來的收益,其中包括對環保產品支付更高的溢價和對新的環保技術提供訂單等;其次供應商對環境行為良好的供應商應給予增加進貨量、價格優惠和媒體關注等獎勵,以提高供應商的積極性。

(4)技術援助和培訓。通常一些大型核心製造商的供應商是很多中小公司,這些小公司缺少足夠的資源和能力來改進環境。一方面中小供應商可獲得環境改善的能力;另一方面核心製造商可得到其供應商更有力的配合。

(5)合作開發與改進。以前供應商只關心向下游企業提供它們生產所需的原材料,而不管下游企業是否有能力用環保的方式去處置,現在上游供應商越來越關注其產品對下游產生的環境影響,並在環保方面與下游企業積極合作,此時產品的生態設計和環境改善不再只是製造商的事,而成為製造商與供應商共同的責任,供應商參與下游企業的產品設計和工藝改進,下游企業協助上游供應商改進其產品和包裝。

(6)定期審核。這是一種對供應商進行持續監督的方法,ISO4001和EMAS等環境認證對於進行供應商評價和審核意義重大,它可免除大半甚至全部的檢查監督工作,提高環境管理的效率,這對建立長期供應關係尤其重要。

參考文獻

[1]王洪剛,韓文秀。綠色供應鏈管理及其實施策略[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97~100

[2]吳迪衝。關於綠色供應鏈的研究[J]。現代生產與管理技術。2002(2):15~17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篇七

【摘要】

酒店前廳和客房是一個酒店的重要標誌,是整個酒店的核心服務部門,對酒店的形象和行業競爭力有着重要的影響,代表着酒店的整體形象,也是與賓客建立起良好關係的重要橋樑。本文針對目前酒店的前廳和客房經營管理當中出現的理由進行分析,並試圖找出合理的解決辦法,以幫助酒店行業平穩的發展。

【關鍵詞】

酒店;前廳;客房;經營管理;發展前景

前言:隨着我國國民經濟不斷髮展,近年來,旅遊業也隨之發展起來,酒店作為旅遊產業的支柱行業,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也不斷完善自身的服務水平。但現代酒店在前廳和客房的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部分理由,必須採取相關方式進行改善,以此提升酒店的服務質量。

一、酒店前廳與客房管理目前狀況及理由

酒店的前廳代表着一個酒店的整體形象,而客房則是賓客所留時間最長的地方,這兩個部門都很重要,對於酒店前廳和客房的目前狀況進行分析,就是為了能夠找出所存在的理由,從而找到解決的措施,來彌補當中的不足。

(一)工作人員服務技巧理由

酒店前廳部的主要責任是負責對客房進行銷售,主要的銷售工作分為以下幾種情形:預定銷售、接待銷售、合理排房和價格制約。首先,預定銷售的主要情況是,賓客電話提前預定或採取前台直接預定,在這個過程中,前廳工作人員只有推銷意識是遠遠不夠的,訂房能否成功需要看接待員的推銷能力、對客房的瞭解程度以及相關技巧等。另外,對已經預定客房的客人,更要表現出強烈的`服務意識,但目前來看對於接待工作的實際操作,工作人員的能力還不夠。並且接待員本身對客房不夠熟悉,導致接待員的表現不夠靈活,無法及時的結合酒店相關優惠政策來進行推銷[1]。對於客房部來説也同樣存在着理由,服務人員本身對工作缺少準確認識,即使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還是無法將工作技巧運用到實際服務當中去,另外,由於客服部人員流動性強,無法形成統一標準管理體系。

(二)市場信息不準確

對酒店來説,把握市場信息的準確性十分重要,只有充分了解市場才能真正發揮自身的優勢,為酒店帶來更大的利益。然而,我國酒店目前都不能準確的對客源市場做出準確的分析和定位,這也就影響了酒店的經營與發展。

(三)人員流動性大

我國酒店員工流動性一直都很大,前廳和客房部的工作人員流動性達到79%以上,一名員工從培訓到上崗,至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達到崗位的需求,而員工的流失,會對酒店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員工的流失會影響整個酒店的服務水平,會給增加酒店的培訓成本。更重要的是,員工的流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他員工的情緒,影響其他員工的工作效率。

二、酒店前廳與客房部管理的發展前景

上文中所提到的一些關於酒店前廳和客房部中所存在的理由,這些理由迫切的需要解決,只有解決了這些理由,酒店的發展前景才會更明朗。以下幾點是關於酒店發展趨勢的倡議,希望能在酒店行業有所幫助。

(一)適當賦予工作人員一些權利

對基層服務人員賦予一些授權,前廳接待員不必任何事都進行彙報,並且每一個員工都能夠自主的去解決一些理由,從而增加鍛鍊機會,以此減少服務投訴。對基層服務員來説,賦予適當的權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信心和對工作的責任心,能夠更加盡心的對賓客進行服務,也會為酒店帶來良好的聲譽,提高酒店的影響力[2]。

(二)前廳和客房部的整體協調性強化

酒店所提供的服務是環環相扣的,也就是指酒店的任何一個部門所提供服務質量的好壞,都可能影響到其他部門的工作。這就要求酒店的各個部門之間做好溝通和配合,包括員工之間的配合、部門領導之間的配合等。若酒店各個部門工作協調有序的發展,那麼酒店員工對賓客的服務質量也就會上升。

(三)人本理念的加強

酒店前廳和客房部的人員流失,必定給酒店的整體服務水平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在酒店未來發展道路上,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人員流失,可以提高員工福利待遇的方式。如:酒店前台的工作人員經常需要加班,酒店應該重視前台接待員為工作所流失的休息時間,在提供工資的同時應提供適當的獎金,制約人員的流失狀況。酒店為客人所提供的商品其實就是良好的服務,而服務的質量取決於工作人員的態度及熱情的高低,當酒店充分尊重員工,給予員工工作上的肯定時,他們自然會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賓客,使賓客獲得更好的優質服務[3]。

此外,酒店應適當為員工提供發展計劃,通過學習使員工對自身的能力有所衡量,不斷的增長自身技能和素質,員工自身的素質狀況將在酒店的未來發展以及多方面服務上得以展示。要營造好前廳和客房的服務氛圍,使服務人員形成主人翁意識,這樣員工在提供服務時才能更加積極,而不是將服務看成工作的任務。

(四)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

酒店的前廳和客房部是緊密連接的,客人在辦理完入住手續後將直接入住客房。在客人入住後,兩個部門之間應及時進行溝通,儘量滿足客人的要求。其次與銷售部、公關部等等也要加強溝通,保障酒店服務的質量,這樣才能為酒店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結語:現代社會的酒店服務不再是傳統作用上的服務,更多的是取決於工作人員心理上的態度和技能,接待員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可以讓賓客感到熱情和温暖,這樣才能使客人在接待員充分的尊重下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感,酒店只有不斷的完善服務,才能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餘美珠;李迎春;高愛仙。客房與前廳的管理改革探討[J]。三明學院學報,2011(3)

[2]。李智。前廳與客房管理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J]。經濟研究導刊,2012(30)

[3]。汪應洛。淺談酒店客房與前廳經營管理的目前狀況與發展前景[J]。j中國經濟研究,2012,2(6)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篇八

一、工商管理專業特色學科建設的現狀研究

工商管理專業特色學科建設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也普遍存在着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教育和教學思想相對落後、教育過程與實踐脱節、教學內容和方式手段更新慢、教師缺乏企業管理的實踐經驗等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明確

人才培養目標是人才培養活動和過程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因素。目前,我國多數高校專業培養目標和方案基本以教育部的工商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為基礎,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雷同,目標定義不清晰,定位不準,缺乏個性,沒有較好地結合高校的辦學特色。人才培養目標的不確定性不僅浪費教育資源,並且培養出來的人才難以適應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進而難以解決工商管專業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二)課程體系設置不科學

現代經濟、社會、文化、技術的發展,強調對學生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培養。工商管理專業課程強調重基礎、寬口徑、知識結構全面。但實際上,體現在課程設置上是課程多而雜,沒有側重點,出現了“專業不專”的現象。更重要的是,高校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缺乏具體理工科學科背景和專業知識的培養和支撐,學生無法真正的對企業的具體事務進行管理。

(三)師資力量不夠、教學方法比較單一

工商管理專業培養的是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面向企業的管理人才。然而,高校的教師絕大部分缺乏工商管理的實踐經驗,在教學過程中對理論知識不能融會貫通,更不用説旁徵博引,加強學科間的聯繫。因此,在長期教學過程中,學生大多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仍然以老師講授為主,學生熱情較低、動手動腦意識缺乏。而案例大多數為國內外的大企業的,不能切實地培養學生在中國社會條件下分析和解決本土化的實際問題的思維和手段。

(四)實踐性環節偏向於走形式

實踐性教學環節在工商管理專業教學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學大綱和計劃都設置了相應的實踐環節,開設有校內的實驗、實訓課程、校外的認識實習、暑期實踐以及畢業實習等一系列環節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學生實習沒有固定的地點,靠帶隊老師或者學生自己找關係,實習的內容流與參觀,只能瞭解到企業的一些運作流程等。學生所寫的實習報告也是流於表面,加上相關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和科學的實習評估體系的缺乏,對實踐性環節的質量很難具體進行衡量。

二、進一步發展工商管理專業特色學科建設的建議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學校應結合自身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條件,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主要就業區域和單位進行統計和調查,明確培養人才的層次和方向,結合高校和當地特色制訂培養方案。西南科技大學地處四川省綿陽市科技城,其周邊長虹、九州、富臨集團等大型企業,以及部分軍工企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結合民營企業實際問題的分析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更能幫助學生較快進入企業。

(二)優化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的優化設置應緊隨市場經濟的發展,從培養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出發,不斷更新使之更具特色化。在課程的內容設置上從現代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基本技能入手確定其核心課程,做到精簡與更新,突出公司治理、戰略管理等課程的核心地位。在課程設置上,第一,協調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之間的比例。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修甚至跨學科、跨專業選修,給學生更多選擇的空間,營造更加開放的學術氛圍。第二,加強人文素質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全方面的提高素質。最後,可以根據學校自身條件和辦學特色,設置複合型課程,結合企業的實際需要培養定向人才,提高學生就業率。比如,開設“軍工企業管理”“科技企業管理”“會展營銷實務”等針對性強的課程。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教學方式

在引進具有高學歷、高職稱和高經驗教師的同時,依託學校MBA中心的人脈資源,邀請大型企業的具有豐富實際經驗的高層管理人員作為兼職教師;對現有教師進行再一次的學歷教育或培訓,讓其理論實踐和企業業務相通,或者利用暑期進行企業調研,在豐富其實踐經驗的同時收集案例資料,豐富教學課堂。在教學方法上應該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各種開放性、互動性、實踐性的教學方法。例如,多媒體網絡教學法、雙語教學方法、建立自己的案例庫、情景模擬式教學等。傳統的教學只能單向的傳遞知識,多媒體網絡利用聲音、圖像、視頻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交互式的互動;雙語教學方法能夠達到培養國際化、信息化的創新型人才的目的;結合國外案例教學經驗,發掘國內企業的案例,在中國經濟環境的條件下建立屬於自己的案例庫,構建案例教學評價體系;西南科技大學近幾年在案例教學與教學案例方面的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學校老師連續兩年獲得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舉辦的第三屆和第四屆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

(四)改革實踐環節

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僅有17%左右的學生可以直接走向崗位,可見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有待提高。首先,完善實踐環節的相關制度,構建實踐開始到實踐檢驗的標準體系來確保學生實踐活動的質量。其次,加強實驗室建設,為學生提供多種實踐方式。工商管理專業應建立多個實驗室,包括EDI、ERP模擬實驗室、會計模擬實驗室、管理信息系統實驗室等,引進先進的軟件,完善實驗室硬件設施,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為學生提供完善校外實習中的空缺的機會。高校還應與企業良好溝通,建立長期、穩定的實踐基地。最後,學生應多參與教師、企業的科研項目、學術研究和素質拓展,利用所擁有的行業企業背景資源,依託行業背景舉辦和工商管理專業相關的比賽或計算機模擬大賽,如管理決策大賽、營銷策劃比賽、ERP運用大賽等,讓學生在比賽或模擬中深化理論知識,瞭解行業背景,全方位的提升學生能力。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篇九

摘 要:

談及工商管理教育,就不得不提經濟的發展,因為工商管理教育是經濟時代的產物。但是我國的工商管理教育存在嚴重的問題,如就業指導與服務機構不健全、只能不完善等,工商管理的教育與市場嚴重脱節。本文基於此北京,對工商管理教育進行了概述,分析了我國工商管理教育的現狀,包括存在的問題,並對工商管理教育做出了展望,其中包括為改善當下的教育狀況所採取的措施。

關鍵詞:

工商管理;教育;展望;措施

一、工商管理教育概述

工商管理碩士,也就是工商管理教育,簡稱為MBA。儘管工商管理教育在中國己經有十五年的發展歷史,但人們對工商管理教育的內涵認識還比較模糊,直接影響着對其市場適應性重要程度的認識。工商管理教育的生源主要來自企業或政府經濟管理部門有實踐經驗的現職人員,且必須具有專科以上學歷,學生在修完一定課程、達到規定的學分以及其他要求後,獲得碩士學位,畢業生就業主要是面向各級各類工商企業。從性質上講,工商管理教育是一種高層次的職業教育。

工商管理教育具有豐富的內涵,本文只分析其核心內涵。第一,教育對象。工商管理教育在招生方面特別強調申請者的工作經歷。在企事業或其它部門工作過三年以上,有實際經驗的在職人員受到歡迎。第二,培養目標。工商管理教育的側重點不是理論研究,而是培養適應工商業實際需求的中高級管理人才。第三,課程。對MBA的培養,在宏觀上應包括工程管理、生產、流通、國內商業和國際貿易,以及房地產、金融、旅遊以及信息諮詢等內容;在微觀上要涉及企業管理的各種職能,如企業戰略、生產組織、財務會計、市場營銷、人事管理、投資管理、跨國經營,以及企業文化、團隊建設、激勵機制等知識和能力。第四,教學方法。工商管理教育的教學方法多樣而靈活,如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商業遊戲競賽等。每種教學方法都體現了學生未來所要從事的職業工作的特點。第五,學制。工商管理教育的學制更為靈活。一般院校均設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形式,允許學生根據自身實際靈活掌握學習時間,一些項目還在授課方式、時間和地點的安排等方面為學生提供便利。第六,社會聯繫。工商管理教育極其重視學校、學生與社會的聯繫,並且把社會聯繫作為品牌建設的重點,通過廣闊的校友網絡,學生在就讀期間會有更多的機會和商業人士溝通,併為以後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二、工商管理教育現狀

相對於其他的工商專業類教育,工商管理教育的發展歷史是短暫的,而我國的工商管理教育的發展歷史更為短暫。這樣的歷史背景決定了我國工商管理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存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

(一)缺乏大型的實習基地和系統的就業指導服務工作

工商管理教育是應用教育,強調的是動手能力,工商管理畢業生最突出的問題是眼高手低,大型實習基地的建設非常重要。目前比較有名氣的院校還有實習基地而一般的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還很欠缺,企業對工商管理教育瞭解還遠遠不夠。建立良好的校企交流對工商管理教育就業也有很大作用,對企業提供了人才後備庫,是一件雙贏的事,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建設力度。

(二)發展不平衡問題

由於歷史、經濟、環境、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嚴重失衡,工商管理教育培養院校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東西部院校間工商管理教育發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是重點院校與非重點院校間的工商管理教育發展不平衡。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地理位置差異成為教育發展不平衡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由於我國西部地區以温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氣温的年、日較差都大,乾旱缺水、風沙危害、土層痔薄,並不是非常的適合人類在該地域生活,生產以及其他人類活動。因此在該地域的人口數量不如東部地區多。沿海地區在經濟交流上比深居內陸的西部地區有很大的優勢。而且東部發達的經濟也吸引了許多西部的人才。國家要西部大開發,需要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工商管理教育畢業生是中堅力量,可東部考生不願意報考西部院校,西部考生也想走出西部,藉此機會到東部發達地區讀書,西部院校儘管每年也招夠了名額,可留在西部支持西部大開發的還是遠遠不夠。教育部重點院校與非重點院校發展的不平衡。重點院校有較多的經濟和政策支持,社會對她的認可度比較高,畢業生就業較好,能吸引到足夠多的考生,也比較容易選擇優秀生源。

三、工商管理教育展望

從整體上來看,伴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以及我國各行各業的迅速發展,我國的工商管理教育會迎來一個快速穩定的發展時期,但是要想讓工商管理教育獲得比較好的效果,就必須對現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做出一定的改善和調整。

(一)調控教育規模,建立合理的層次結構

我國管理教育的層次主要劃分為專科、本科、研究生以及不同層次的管理培訓,在專業設置上也比較複雜。從總體上來看,我國管理教育特別是本科和專科教育在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獲得了快速發展,總體供給規模基本上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工商企業的人才需求。但是,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成熟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將形成對管理類碩士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工商管理教育的巨大需求。從國家的角度,需要對整個管理教育的結構加以調整。參考歐美國家管理教育發展的特點,建議遵循“市場認可,分類指導”原則,使我國管理教育中各層次的教育有較好的銜接和恰當的轉換關係,實現不同層次、類型的管理教育有機結合。為此,可以將管理人才和相應的教育機構分為互相銜接的層次實施不同的發展政策。

(二)理順管理體制,促進市場化運作

為使工商管理教育與社會需求實現協調發展,首先需要政府轉變職能,減少對工商管理教育的微觀管理,加強宏觀調控,增加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將招生權和學位授予權真正下放給工商管理教育機構,使其根據市場需求信息調整招生、培養、就業指導等活動,從而“以自身看來合適的方式自由地分配資金;自由地招收教職員並決定其工作條件;自由地選擇學生;自由地設計和傳授課程;自由地設置標準和決定評價方式”。 政府應該發揮好服務職能。工商管理教育在中國屬於新興事物,教育市場還不很完善,配套性服務中介機構還很缺乏,教育機構與企業的關係也不是很緊密。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應在宣傳教育理念,提供工商管理教育市場信息,提供師資培訓,促進教育機構和企業的聯繫,加強中國本土化案例建設和流通,促進對外合作交流以及扶持教育中介機構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四、結束語

從國家經濟發展的角度看,我國的工商管理教育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在其發展中也存在一些亟待待解決的適用性問題。研究表明這些問題是有措施解決的,今後的發展是有策略可用的。除了文章中所述的問題或者建議,工商管理教育還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完善和改進。如提升我國工商管理教育適用性的策略與制度方面,從方向性、概念性的角度進行探索,研究其具體實施手段和過程,設計出符合我國實情的改革方案。再如,從國際比較、產業結構和碩士研究生教育的角度來分析我國工商管理教育在微觀層面的適用性;從學生需求的角度來分析工商管理教育在宏觀層面的適用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