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鄉鎮脱貧攻堅工作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9W

鄉鎮脱貧攻堅工作總結

鄉鎮脱貧攻堅工作總結

自2018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鎮人大的監督支持下,全鎮上下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基本方略,認真落實省、市、縣脱貧攻堅決策部署,始終以脱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2019年底全部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脱貧、貧困村出列的“兩清”(到2019年底全部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脱貧、貧困村出列),聚焦“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轉;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做強長板、補齊短板。不斷攻堅拔寨,向貧困發起最後總攻。
    一、基本情況

**鎮位於***縣北部,距縣城18公里,面積150.1平方公。全鎮有 7個行政村(4村3社區),其中“十二五”期間貧困村3個。有62個自然村(大組)、200個村民小組。全鎮現有人口10699户39364人。

2014年扶貧新一輪建檔立卡全鎮共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12户2548人,當年貧困發生率6.92%(按2014年農業人口36795人計算)。2014—2019年期間,所有貧困村脱貧出列,所有貧困户完成脱貧退出,其中2018年**鎮三個村代表***縣迎接國務院第三方評估組迎接評估,以零錯誤順利通過檢查。

2019年末,**鎮建檔立卡貧困户共796户3082人,其中脱貧796户3082人;全鎮貧困發生率0。   

二、脱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

2019年全鎮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縣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立足本鎮工作實際,以穩中求進為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全鎮安居工程、產業致富工程、基礎改善工程、民生保障工程和羣眾思想大教育“五大工程”作為工作抓手,各項工作成效明顯。

(一)貧困人口穩步脱貧。

1.脱貧成效更加穩固。2014年全鎮共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12户2548人,當年貧困發生率6.92%(按2014年農業人口36795人計算),目前建檔立卡貧困户共796户3082人已全部脱貧退出,人均收入達11572.6元,已達到全鎮人均收入水平。

2.專項治理更加有效。一是通過專項治理工作,確保了當前符合政策的羣眾應享盡享。二是對歷年來的扶貧資金使用做了摸排和整理,理清了項目資金使用規範程序等,規範了項目資金資料檔案,確保項目資金使用有據可依,有據可查。三是規範駐村工作人員派駐、及時調整駐村人員,充實了駐村工作隊伍。完善了幫村隊員的長效調度管理機制,對駐村隊員管理更加有效和便捷。四是進一步夯實了東西部協作基礎,鎮人民政府與上海市奉賢區青村鎮簽訂了《共同開展“攜手奔小康”行動協議書》,**1、**2、**3三個貧困村分別與青村鎮青溪商會簽訂了“攜手奔小康”行動協議書,使得東西部協作結對幫扶情況得到了進一步夯實。五是調整了脱貧攻堅指揮體系,配齊配強各戰區指揮所人員,派駐國家幹部掛包各村各組,摸清家底,實施因户施策,户户制定脱貧措施,確保脱貧攻堅工作有的放矢。六是羣眾滿意度得到進一步提高,通過召開羣眾會政策宣傳等措施,羣眾對政策知曉率得到普及、對政策申報程序得到進一步瞭解,幹羣關係得到了質的提升,工作滿意度得到大幅提高。

(二)兩不愁、三保障更加有力。

1.確保收入達標有保障。按照脱貧攻堅秋季攻勢關於產業發展要求,一是充分發揮**鎮區域優勢,以茶牛融合發展為核心產業,大力發展挖掘藍莓、辣椒等地方特色產業,實現多產業融合發展優勢,穩定增加貧困對象收入,確保貧困對象能脱貧致富。二是利用產業優勢,積極探索貧困户利益鏈接機制,利用入股分紅等政策推動產業發展,實現產業利益鏈接分紅18.284萬元,真正做到户户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致富門路,以穩定收入實現了“一達標、兩不愁”。

2.確保住房安全有保障。一是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力度,堅持零顧慮搬出、零負債入住、零距離融入。全鎮89户376人搬遷至縣城安置點搬遷對象,保證了户户有1人以上穩定就業。二是大力排查危房情況,2019年新實施危房改造4户並全面完工入住。三是對貧困對象房屋漏雨等需要修繕的情況,進行了政策保障,現已完成30户貧困户房屋修繕。

3.確保社會兜底有保障。深入推進健康扶貧工作,建立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體的“三重醫療保障”(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體系,落實貧困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管理機制和“預防+救治”責任制,確保實現貧困羣眾病有所醫;實行低保線略高於貧困線保障兜底措施。目前,全鎮共有農村低保户575户1365人,城市低保户9户17人;集中供養特困人員13户16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27户30人,實現無業脱貧、無力脱貧的“兩無”家庭社會兜底保障全覆蓋。

4.確保教育措施落實有保障。全面加強控輟保學工作,建立和完善聯控聯保機制、信息比對核查機制,建立學習困難學生幫扶、特殊困難學生送學、控輟保學“七長”責任等制度機制,確保不出現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因貧失學輟學情況。目前,我鎮教育扶貧政策措施已全部落實到位,全鎮貧困户家庭無因貧輟學、因貧失學情況發生。

(三)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終緊緊圍繞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瓶頸,針對產業、房屋、飲水、教育、醫療、就業六大板塊,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實現境內組組通公路基本實施完畢,已實施的項目得到了有效管護維護。二是積極探索各類人飲工程管護辦法,實現了自來水全覆蓋。三是大力實施電力通訊攻堅工程,對全鎮農村電網和通訊進行全面改造升級,實施廣播電視“户户通”,實現了行政村“組組通寬帶目標”。

(四)產業促收穩步提升。一是以產業扶貧脱貧為抓手,聚焦500壩區謀產業、調結構、抓產銷、增成效,按照“花椒上山、蔬菜進壩”的產業佈局思路,着力鞏固茶葉、蔬菜2大優勢產業,突出抓好“茶牛一體化”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稻+”、“煙套菜”、雙椒套種等複合型產業,提高土地複種指數,增加產出率和附加值。目前我鎮已建成見效茶園32000畝,已通過有機認證面積3425畝;肉牛存欄量達1.5萬餘頭;發展有機水果基地4350畝;常年種植有機蔬菜3000多畝、種植辣椒7500畝,種植花椒1100畝。二是以“雙有機”產業為引領,積極牽手貴州千禾農業、***蘇貴茶旅、***中興農業、***萬雄蔬菜等龍頭企業,高規格、高標準規劃建設“雙有機”示範基地,推進有機農業、有機產品、夷州文化觀光體驗融合發展,推進茶旅一體、農旅一體、森林康養等產業業態蓬勃發展,實現農業產業“接二連三”。目前,我鎮已建成2個鎮級和1個縣級“雙有機”示範點,基地面積3000餘畝;茶壽山森林康養示範基地已獲省級認證,**1山古軍事洞堡已升格為“國家歷史文物保護單位”,貴州恆苑農旅、黔龍生態農業、聯縱生態農業等一大批實體企業正在加快發展,逐步形成示範效應和帶動效應。三是以“村社企三合一”組織模式為抓手,積極培育、做優農村新型合作經濟主體,紮實開展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積極探索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方式,着力助推脱貧攻堅、產業興旺、鄉村振興。目前,我鎮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已全面清產核資,7個村(社區)落實了“村社企三合一”組建工作。

(五)羣眾思想轉變明顯。一是羣眾觀念轉變較快,以“優自治、立德治、強法治”羣眾思想大教育活動為契機,按照國家幹部網格化指導各組級支部原則,全方位召開小組羣眾會、院壩會,將思想道德、遵紀守法、掃黑除惡、環境衞生、安全生產、雙有機等關鍵內容納入《組規民約》,引導羣眾開展人居環境治理,打掃家庭衞生,管護好路、水利等公共設施,強化公民自治的權威性、執行力,提高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水平;大力宣傳住房、醫療、教育、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政策;引導羣眾遵紀守法,孝老愛親,弘揚正能量,唱好正氣歌,講好好故事,堅決摒棄“靠着牆根曬太陽,等着政府送小康”的庸懶思想。二是生活習慣改善明顯,通過支部黨員活動、羣眾思想大教育活動等,組織廣大幹部職工全方位、無死角發動羣眾開展清潔家園、美化庭院,目前農户生活環境得到質的飛躍。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我鎮脱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全鎮脱貧攻堅成效鞏固和鄉村振興任務十分繁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仍然十分突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基礎設施不完善。部分地方“斷頭路”還未打通,季節性缺水嚴重,通訊信號弱,村民人居環境、公共活動場所、美化亮化工程、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等基礎建設滯後,部分羣眾生產生活條件仍然十分艱苦,解決人民羣眾民生問題的欠賬仍然較多。

(二)產銷對接不順暢。我鎮目前農業產業結構單一,傳統農業比重大,產業發展內生動力不足,農民組織化、專業化、市場化程度不高,千家萬户的分散經營難以有效對接市場;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較少,輻射帶動效應不強,農業產業化鏈條短,產銷對路渠道窄,市場風險大,羣眾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效種養殖業的積極性不高。

(三)農建設施投入不足。我鎮有500畝以上壩區7個,壩區面積達11200畝,略佔全鎮耕地面積的一半,產業扶貧的關鍵在壩區,結構調整的重點也在壩區。因政府財力有限,財政扶貧資金整合難,產業路、機耕道、農灌設施建設等佈局有限,維修維護乏力,農業抵禦自然風險的能力弱,個別邊遠地方“靠天吃飯”的現象依然存在,部分地方還是靠肩挑背磨、人工投送,勞動力成本高、風險大、產出效益低。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工作建議

(一)下步工作打算。

1.持續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抓好全省基礎設施“六網會戰”(路網、水網、電網、油氣網、地下管網、互聯網)工程,堅持將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破解貧困問題的重要舉措,充分發揮交通在脱貧攻堅中的基礎作用,着力解決交通設施瓶頸。加快農村安全飲水升級改造,落實安全飲水設備設施管護措施,切實解決貧困羣眾飲水安全問題。加快農村電網擴容改造提升進度,着力解決個別邊遠地區電力供應弱化問題。加快廁所革命工程,進一步夯實鄉村振興基礎。進一步規劃謀劃產業路、產業灌溉等基礎設施,為鄉村振興產業壯大提供保障。

2.紮實抓好產業扶貧建設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脱貧攻堅的第一要務,充分發揮地方資源優勢,堅持強龍頭、創品牌、帶農户,做好點面兼顧、長短結合。大力推進“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產業建設,加快農村“三變”(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改革,健全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貧困羣眾户户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致富門路。一是緊扣產業革命“八要素”,聚焦500壩區明思路、謀產業,鞏固茶葉、肉牛2大優勢產業,盤活現有產業經濟效益,規劃金雞-**1、永盛-石門—新岡、**2-**33條主線路、3個主戰場,大力實施“牛—沼—茶”生態循環模式,突出抓好茶牛“一體化”融合發展,打造茶葉、肉牛兩大核心產業,輻射帶動林下養殖、蜂蜜、辣椒、花椒、萬壽菊、烤煙、水果、蔬菜等特色產業齊頭髮展,順勢而為、至下而上推進產業革命。二是以“雙有機”產業為引領,牽手龍頭企業贏得產業先機,高規格、高標準規劃建設“雙有機”示範基地,推進有機農業、有機產品、夷州文化觀光體驗融合發展,推進茶旅一體、農旅一體、森林康養等產業業態蓬勃發展,實現農業產業“接二連三”。

3.千方百計激發羣眾內生動力。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將幫扶政策措施與貧困羣眾參與掛鈎,培育貧困羣眾發展生產的基本能力和技能。教育引導貧困羣眾用自己雙手光榮脱貧、勤勞致富奔小康。

4.築牢返貧風險防範牆。在就業上下功夫。實施農村轉移勞動力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多渠道就業。多開發特殊就業崗位,增加就業機會。織牢社會保障兜底網。繼續堅持兜底保障政策和惠民扶貧政策,進一步完善社保、教育、醫療、住房等保障工作,健全救濟救助工作機制,堅決防止因學因災因病返貧,築牢返貧風險防範機制。

(二)工作建議。

1.繼續加大產業基礎設施投入。目前產業基礎設施是脱貧攻堅之後的友誼短板,因6.26洪災,大部分灌溉等基礎設施已損壞,來年壩區生產任務十分艱鉅,目前亟待資金解決產壩區生產基礎設施。

2.投入資金引進龍頭企業。目前我鎮辣椒、藍莓等產業發展勢頭較好,但羣眾品牌意識不強,生產意識薄弱,無法形成規模效應,建議投入資金吸引龍頭企業入駐,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連片發展產業,使產業做大做強,把優勢農特產品推銷出去。

  3.做好產業發展“後勤保障”工作。當前階段,經濟下行,針對貧困户發展種植養殖業風險大、成本高等問題,建議加大專業技術人才到鄉鎮科普宣傳、農技推廣、能人示範等工作力度,切實幫助貧困户掌握相關技能,減少相應的損失及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