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如何降低工業企業成本——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降成本問題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2W

如何降低工業企業成本——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降成本問題

如何降低工業企業成本——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降成本問題

隨着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結構面臨調整、動力面臨轉換、速度面臨換擋。為此,經濟發展必須更加註重質量和效益,方能推動經濟實現中高速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2015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立了“三去一降一補”五大經濟發展任務,其中“降成本”作為五大任務的重要內容,關係企業發展,備受企業關注。然而,究竟哪些成本最該降,成本如何降,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哪些成本最該降

全市穩增長促回升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許多企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得到了有效解決,但是隨着經濟結構調整,產能嚴重過剩,市場行情低迷,企業生產發展依然十分困難,降成本就像是雪中送炭,企業普遍希望儘快感受到降成本相關政策帶來的福利。

對於哪些成本最該降,企業反映出來主要在五個方面:

1. 制度性交易成本。原材料成本佔比大但近年來價格基本穩定,人工成本上升明顯但這是大勢所趨,而制度性交易成本種類繁多、彈性較大且其中暗藏“灰色地帶”,正成為當前企業的最大困擾。比如税收優惠、税收獎勵政策落實力度還不夠;名目繁多的各種評估、檢測費用讓企業不勝其擾。

2. 融資成本。近年來國家、省、市出台了許多關於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政策措施,但是融資成本高問題仍然困擾着大多數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初創企業融資門檻高,融資成本高。

3. 電費成本。製造業企業多是用電大户,電費是企業成本中的一大塊,不少製造業企業反映,雖然煤、油等原材料價格一直在降,但一些來自水電熱氣等壟斷性行業的成本仍然“堅挺”,在原材料等成本基本穩定甚至下降時,這類成本在企業總成本中的佔比不降反升。

4. 物流成本。對與我市來説,這幾年物流的確有很大發展,但是對於一些食品加工以及對物流速度要求比較高的產業來説,我市物流是欠缺的,物流費用高、速度慢,產品質量還得不到有效保障。

5. 人工成本。近年來人工成本一路攀升,特別是對於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講,社會保險費用讓一部分本就經營困難的企業不堪重負。

二、落實降成本過程存在的問題

(一)制度性交易成本亟待政府出手

部分企業反映,近年來國家出台多項措施降低企業税負,特別是“營改增”試點範圍擴大,企業表面上鬆了綁,但是實際上成本沒有降多少。

1. 税收。税費作為企業的一項主要成本,負擔偏重。“中小企業日常經營需要繳納所得税、增值税等多個税種,一些特定業務還會涉及印花税、契税等税種。其中,製造業增值税率高達17%,一般企業所得税税率為25%。有些優惠政策還需針對企業經營實際情況有效整合方能切實為企業減負,有些税收獎勵政策沒有及時兑現,有的還出現一些回溯性收税等情況。

2. 行政事業性收費。除税收負擔外,企業還需支付大量非税成本,如名目繁多的繳費項目。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操作方式不盡合理。例如,企業普遍反映殘疾人保障金的徵收標準偏高。根據國家規定,企業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比例不得低於在職職工總數的1.5%,凡安排殘疾人就業達不到該比例的企業,需按其差額人數全額徵收保障金。許多企業在當地很難找到那麼多有勞動能力、符合崗位要求的殘疾人,特別是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一方面利潤率低,另一方面已經為促進就業做出了相當大貢獻,反而要支付更高的殘疾人保障成本,企業負擔不輕。又如,各種評估監測等費錢又費力。只要開門營業,安全、質檢、土地、規劃、環境、消防、能耗、職業衞生……哪個評估都不能少。過去,評估評價往往由政府部門或事業單位直接操刀,這兩年隨着簡政放權步伐加快,多數交給了第三方機,看似企業可以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上選擇價格優惠、服務好的評估機構,但評估檢測價格也高,成本上差別不大,而且都是前置性許可,不做不行。簡政放權後多數交給了第三方機構,有的評價必須分幾步進行,拉長了評價時間,也導致企業重複花錢。一些企業反映,按照國家關於建設投資項目安全、環保、職業衞生評價“三同時”的規定,企業每上一個項目,不論大小,項目開始前要做一次預評價,設計要做專篇評價,驗收時又有驗收評審。一個項目開工前,僅這三項評價,就要做9次評估。企業必須安排專人跟蹤,即使都合格,前後也要有一年時間才能完成。

(二)融資成本居高不下,制約企業發展壯大

近年來,融資成本高問題一直困擾着大多數企業,有的綜合融資成本接近年息20%。利率按基準利率上浮30%以上,找擔保公司成本至少是3%,貸到的部分還是承兑票據,為期90天的一般要貼現3%以上。基準利率在6點多,銀行上浮50%,再加上一些説不清道不明的費用,最後的利息大概在10個點。部分中小微企業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便向民間藉資,但擔保公司、小貸公司融資年息一般在20%左右,高額的利息讓企業背上沉重的負擔。

(三)電費成本比重大,加重企業負擔

近年來,隨着環保標準持續提升,用煤、用氣都逐步轉換為用電,電費不降,用電成本逐年上升。電價方面,一是企業普遍不滿意“變壓器基本電費”制度,企業只要裝了變壓器,即使不用電,也要長期交納不低的費用。這種變壓器基本電費制度,規定企業在向售電部門申請變壓器安裝容量後,不論企業該月是否用電,供電局都會依據裝機容量向企業收取基本電費。二是直購電政策難享受,目前很多地方已開始啟動直購電試點,但是由於配額很少,部分用電大户很難享受,有企業説“搶直供電試點就像搶春運火車票一樣”,多數企業分享不到電價改革的紅利。

(四)物流成本高,影響企業拓展市場

許多企業疑惑,“為什麼油價降了,物流成本卻降不下來?”。據有關方面測算,從全國情況看,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約為GDP的18%,而美國約為8.5%,也就是説,在創造等值GDP時,中國企業在物流上的花費是美國的2倍多。對於路網不夠發達、離港口較遠的地方來講,物流綜合成本更高。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主要指向高速公路、鐵路等具有壟斷特質的行業。一批食品加工企業反映,物流問題是影響其產品銷往外地的重要原因,一是時間成本高,運輸時間過長達不到客户的要求,也不能保證產品質量;二是運輸過程中造成破損現象突出,客户不滿意,導致退貨,甚至失去客户。

三、降成本的建議

對於降成本問題,企業十分關注,如何讓企業真正感受到降成本帶來的福利,怎樣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提供以下意見:

(一)合理降低企業用工、物流成本

適當降低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困難企業暫時無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在提供有效繳費擔保後,經批准可緩繳除基本醫療保險費之外的社會保險費。落實援企穩崗等補貼政策,支持企業通過轉型轉產、多種經營、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培訓轉崗等方式,多聚道分流安置富餘人員,鼓勵企業少裁員、不裁員。加大對企業職工培訓的補貼力度,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加大對企業職工培訓的支持力度。做好當地殘疾人總數及適合就業殘疾人規模的摸底,降低勞動密集型企業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比例和標準,切實降低企業負擔。規範高速公路、鐵路運輸收費,幫助重點企業降低運輸價格。

(二)進一步降低用能、用地成本

進一步解決水、電、氣、運等難題,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加強資源要素價格管理穩定工業經濟增長的要求,及時深入企業跟蹤解決水、電、氣、運等要素保障難題,特別是落實大工業用電、直購電、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等各項要素優惠政策,推進國網地網區域同價(重點是同園區同價),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優化能源發展結構,擴大電力降低空間。擴大電力用户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規模,降低骨幹企業用電成本。開展大用户優化用電服務,免費為企業提供優化用電建議書,合理配置變壓器容量,充分利用谷時段低電價,降低用電成本支出。

實行有保有控的產業用地政策,盤活去產能工業用地,重點保障年度重大項目中的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項目用地,對工業用地鼓勵採取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彈性出讓等方式供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放寬容積率,優惠土地價款,降低企業用地成本。

(三)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加強商業銀行業務窗口指導,加強銀行企業金融機構行業自律,維護存貸款利率定價秩序,落實國家降息政策。支持有條件的銀行試點探索投貸聯動融資服務,優化科技創新創業企業融資結構,降低融資成本。合理確定貸款審批門檻。深入開展小微企業轉貸方式創新,對市場前景好、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不斷貸、不抽貸。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併購貸款業務。用足用好央行再貸款再貼現政策,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投向與價格“雙引導”作用。鼓勵商業銀行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貸款給予優惠利率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發行小微金融債。完善我市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農產品深加工貸款風險共擔基金、工業企業應急轉貸資金,加快建立產業振興(中小企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等等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清理不必要的資金“通道”和“過橋”環節,切實整治層層加碼加價行為。進一步規範企業融資過程中擔保、評估、登記、審計、保險等中介機構收費行為。鼓勵金融機構清理服務收費項目及價格,列出收費目錄清單,並向社會公佈。完善政策性擔保、再擔保機構資本金。建立政府、銀行和融資擔保機構之間的風險共擔機制。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擴大對擔保機構的准入,降低擔保費率;提高信用良好企業的抵押物折扣率。鼓勵金融機構對風險控制能力強、社會效益好的融資擔保機構提供減免保證金、適當提高放大倍數、控制貸款利率上浮幅度等支持措施,不隨意收縮正常付息企業的擔保額度。

(四)切實減輕企業税費負擔

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按有關規定免徵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資金、文化事業建設費、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等政府性基金。一些評估、認證、檢測等中介服務名目過多、頻率過密、收費偏高,為營造良好制度環境,企業期盼打破利益壁壘,審批認證年檢儘可能“合併同類項”。加快發展眾創空間等新型孵化機構,鼓勵和支持地方對眾創空間的用房、用水、用能、寬帶接入費用和用於創業服務的公共軟件、開發工具等給予適當補貼。積極落實企業購置固定資產抵扣增值税、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優惠政策,降低企業投資成本。落實部分勞動者密集型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出口退税政策,提高企業產品競爭力。簡化認定流程,放寬認定條件,擴充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鼓勵和支持更多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相應税收優惠政策。

全面落實小微企業税收優惠政策。根據國家部署,把“營改增”試點範圍擴展至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實現增值税全面替代營業税。制定相應標準,對符合產業政策、有較好發展前景,一時遇到較大困難的企業,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在一定期限內實行税費緩收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全面清理中介服務事項,法定中介服務事項實施目錄清單管理,收費過高的大幅降低收費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