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設備管理情況調研報告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8.69K

**設備管理情況調研報告<?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設備管理情況調研報告

為進一步提升公司設備管理水平,確保設備的穩定運行,**於<?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11年8月24日9月7日,分別對**、**、本部**、**、**、**4個主線廠,就設備管理工作情況進行調研,對存在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現將調研情況歸納分析如下:

一、公司設備管理工作現狀

**設備管理的職能機構設在**,主要負責全司設備運行、備件、檢修、固定資產投資、資產的調劑處置及水電等業務的管理。現有專職管理人員23人,平均年齡43歲。

從組織構架上看,各子公司、二級廠都設置了專門的設備管理機構,配備了專兼職設備管理和點檢人員,雖然各單位對設備管理機構職能職責的界定有所差異,但從公司到廠/子公司、車間、班組各個層級的管理網絡是健全的,運行是有效的。

2006年以來,隨着紅、**的相繼投產,以及公司為調整產品結構,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節能減排,增強企業發展後勁,而實施的一批技術改造項目,使設備向着大型化、自動化、高速化、連續化的方向發展,裝備水平的提高對設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僅從資產數量和規模兩個指標看,2005年以來,資產數量由8019台(套、幢)增加到17488台(套、幢),增幅達118%,資產規模由60.65億增加到150.39億,增幅達148%,設備管理的範圍和深度在逐步擴大和加深;隨着紅、**的建成投產,管理區域已從單一地區向跨州市發展,管理難度和複雜性也在加大。

面對挑戰,近幾年來,設備系統在繼續堅持“預防和維修相結合,全面推行設備點檢制”等一些經實踐證明是有效可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的基礎上,為提高管理效能,在學習借鑑的基礎上,大膽改革創新,推行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嘗試利用企業信息化平台進行設備綜合管理,一些結合實際有特色有可操作性的設備管理工作開始以專項工作的形式在實際管理中運用實施,比如:星級設備管理體系的推進,點檢信息化平台的建設、備件定額編制、備件圖紙電子化、檢修業務功能承包、備件材料功能承包、技措項目的後評價管理等。這些工作的推進,在加強和規範基礎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以可控、經濟的設備運行質量為生產保駕護航取得了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逐年進步,設備運行安全有效。

**近幾年的設備運行和備件管理方面的主要指標情況

年    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資產數量

(台、套、幢))

8019

11899

12768

12945

17106

17488

設備利用率(%)

79.31

86.49

83.91

82.71

84.7

86.46

事故故障停機率(‰)

3.11

2.72

2.78

2.52

2.81

2.00

設備事故

11

19

18

9

11

7

備件平均庫存(萬元)

 

/

/

39712.80

53906.16

50530.04

備件總消耗(萬元)

 

/

/

42049.54

56606.01

63005.01

備件週轉天數(天)

 

/

/

345

348

293

(説明:備件指標中,2008年4月以前(ERP系統)未含紅**的數據)

從統計數據不難看出,2005年以來,在資產數量和規模逐年增加的情況下:

(1)事故故障停機率持續下降,設備事故也呈逐年下降趨勢,設備利用率逐年上升,有效生產時間增多,設備處於穩定運行的可控狀態,為公司生產經營目標的完成做出了貢獻。

(2)備件平均儲備資金逐步控制,2011年8月備件平均儲備48167.47萬元,較去年同期降低了3353.58萬元,備件資金週轉天數也降至267天,為公司降成本增效益做出了貢獻。

2、星級設備管理體系的推進,進一步規範和加強了設備基礎管理工作,有效提升了**的設備管理水平。

2008年以來,通過星級設備管理體系這一平台,“三大”規程和“四大”標準得到持續有效改進,健全了特種設備、安全環保設施、防雷減災設備管理制度,加強了各生產單位/子公司、基層(車間、班組)的設備基礎管理工作,加強了對生產現場設備跑、冒、滴、漏的治理,使設備運行、檢修、備件、固定資產投資及資產處置等管理的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管理流程進一步規範有效,通過備件定額編制、備件圖紙電子化等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設備基礎數據和技術檔案。同時,在開展星級設備管理過程中更為重要的是鍛鍊了設備管理隊伍培養了人才,一大批年輕的設備管理人才脱穎而出,**、**特別突出,為今後搞好設備管理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可以説,星級設備管理工作,有效推動了**設備管理水平的提升,為實現設備低故障、低成本和高質量、高效能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管理支撐,其促進作用得到各單位的一致認可。

目前,此項工作正按PDCA循環的原則,持續不斷地優化完善,促進設備管理工作的創新和整體設備管理水平的提升及改進。

3、啟動點檢信息化平台的建設,強化對設備隱患的控制和管理力度。

2010年,以**廠為試點,啟動了“設備點檢網絡化管理”項目。點檢管理網絡化的建成,進一步梳理和規範了設備點檢管理體系,提高了現場點檢工作效率,實現了點檢記錄無紙化,點檢結果傳輸網絡化,提高了點檢工作實效,有利於設備管理的各個層面及時掌握設備狀況,使設備點檢工作得以真正落實,為及時消除設備隱患,防止設備事故、故障的發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拓展了SAP系統PM模塊使用的寬度和深度,也為建立健全專職點檢員的業績指標,為指導、檢查、評價點檢員的工作提供了平台,為深化設備點檢制找到了一條新路。這項工作今年繼續在**、**及本部其它生產廠推廣。

點檢工作的加強,使設備事故故障停機率得到有效控制,以今年上半年為例,**燒結2#主抽風機,棒線廠四作區精軋23#輪箱,都是通過點檢發現隱患並及時處理,避免了隱患的擴大及事故的發生。

4、設備經濟管理理念不斷加強,方式不斷創新,管理效能不斷提升。

近幾年,在注重設備技術管理的同時,也圍繞降成本這一中心,不斷加強設備經濟管理理念,功能承包、零庫存、備件修復“三定”管理等工作的推進,有效地降低了維修成本和備件儲備資金和備件庫存,提升了設備的管理效能:

◆堅持推行修復“三定”管理(可修復性的判定、修復內容及價格的判定、修復後成果評定),採取正激勵手段,修復工作成效顯著,2010年備件修復節約金額4875.88萬元,2011年上半年備件修復節約金額3425.86萬元。

◆維修工程預決算實施貼近管理,將事後簽證變為事中籤證,設備檢修工程結算引入税收籌劃,結合對檢修合格施工方的管理,建立了一套與之相配套的檢修工程費用結算税收實施辦法,主要施工單位轉入增值税合同簽訂、檢修費用審定等管理程序,僅2010年就創造效益近400餘萬元。

◆逐步規範完善了閒置、報廢資產管理制度,使管理流程順暢,職能職責明確,獎懲適當等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和機制。2004年-2011年8月廢舊物資處置變價收入累計達到2.2億元,取得較好的管理效益。

5、固定資產投資管理更規範。

幾年來,通過管理創新、制度建設、調整運行機制來規範項目投資管理、約束投資行為、提高投資效益。逐步規範完善了固定資產投資等管理制度,項目建成後的收尾工作進一步加強,考核機制進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了決策科學、監管有效、效益優先;管理流程順暢,職能職責明確,獎懲適當等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和機制。

2007年以來,重點組織了昆鋼新區185抗震鋼生產線,紅**填平補齊,**釩資源綜合利用技改項目,及一些除塵改造、燒結機煙氣脱硫、風機水泵變頻節能技術,鋼渣回收等節能減排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10.4億,現在,**已具備年產870萬噸鋼的規模,**形成面對東南亞市場的精品**和型材基地,**也將成為提煉標準釩渣、精品**和優質帶鋼基地。

二、設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來,雖在設備管理體系建設、加強基礎管理和降成本提升管理績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隨着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管理範圍和區域的不斷拓展,管理精細化要求的不斷提高,社會責任標準的不斷提升,環保考核力度的不斷加大,給設備管理工作帶來更多的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1、人員緊缺,特別是年輕的專業技術人員儲備不足,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設備管理系統的人員構成狀況,與企業快速發展的要求有差異,對後續生產組織工作是個嚴峻的考驗。主要表現在:

(1)人員緊缺。近幾年隨着公司改革發展和生產規模的擴大,由於充實到新生產線、轉崗分流和自然減員等因素,導致設備系統人員緊缺。目前設備系統人員共928人,僅佔在崗職工人數8.75%,其中設備管理人員:228人,佔職工總人數的2.15%;設備點檢人員414人,佔職工總人數的3.9%。近期新區投產在即,人員緊缺問題不僅突出表現在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方面,操作人員也同樣面臨緊缺問題。

(2)年輕的專業技術人員儲備不足。目前公司設備系統中近82%處於30—50歲這個階段,30歲以下年齡段人員不到12%,後備人員儲備不足,已出現後繼的年輕專業人員儲備斷層,特別是在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專業(如機械、電氣、液壓、自動化等)、或操作維護專用特殊設備的人員(如行車、磨牀、鋅層測厚儀等)方面,問題更加突出,部分專業崗位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對穩定生產影響很大。

(3)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從設備系統人員統計情況看,學歷為大本以上的有162人,僅佔總人數的23.75%,其中研究生學歷僅9人;410人具有專業技術職稱,僅佔總人數的44.18%,而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僅35人,僅佔總人數的3.56%,遠遠不能滿足公司大型化、高水平裝備的管理需要,專業技術水平和專業分析工作亟待加強。

(詳見附件1:設備系統人員統計表) 

2、維修力量總體薄弱,維修技能下降,維修質量有待提升。

維檢中心業務擴張後,維檢力量和技術水平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由於骨幹人員分流過多而補充不足,熟練技工少,補充人員短期內無法上手,所承擔的維修任務和維修質量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由於技術力量不能有效集中,工作效率下降明顯,特別是在中夜班對故障處理時,處理不及時或處理時間較以往延長,拖延情況時有發生,甚至已有影響生產組織的情況發生。

3、備件採購質量和採購週期的問題。

這次調研中還反映出一個共性的問題是:備件採購週期較長,不利於備件庫存控制;部分備件雖然採購價格低,但質量差,使用週期短,使用成本高,甚至發生因備件質量導致的設備事故。據統計,2006年以來,因備件質量不良造成的設備事故就有23起,佔事故總數的31.5%。因此,今後在備件採購時應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兼顧性價比。

另外,備件修復管理過程中信息跟蹤困難,部分備件外委修復週期過長。功能承包存在以包代管情況,功能承包消耗定額統計工作較為薄弱。

4設備事故還未得到有效控制。

從2005年以來,雖然設備事故呈逐年下降趨勢,但從統計表中可以看出:2006年以來,由於備件質量原因造成的設備事故佔了事故總數的三分之一;由於維護不周、失修引發的事故也佔了一定比例,而且事故集中發生在2006、2007年,特別突出的是**,反映出設備設計製造安裝因素帶來的後續影響;另外重複性事故也時有發生,**廠四燒製粒機2次事故、**2#精煉爐真空斷路器擊穿2次、1#轉爐高速軸斷2次,雖然是備件質量原因導致的事故,但也反映出我們在事故管理方面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反映出滿負荷的生產節奏給設備帶來的影響,也反映出拼設備現象,如何處理好生產組織與設備管理的關係是今後保證公司生產經營目標實現至關重要的工作。

5、設備老化問題已開始逐步顯現。

目前,整個公司設備的製造,投產年限不同,設備的裝備技術水平差異較大,設備運行、維護的受控性也有差異。本部大部份生產線已投產近二十年,存在設備老化問題,特別是一些控制系統,升級改造困難,設備零星事故多;紅、**設備也已運行六年,高爐、燒結機、連鑄機等設備都面臨中修問題。

6工藝流程、設備檔次對投運後的設備運行管理存在較大影響。

目前,昆鋼的設計審查只能依靠少量工程技術人員把關,不能完全有效地對設計進行優化,因此有的項目存在設計上的先天不足。EPC總承包模式因時間節約、投資可控,社會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等優勢而在公司得到較多推廣,但在建設過程中,因總承包**平參差不齊及考慮到其自身利益問題,總承包商存在降低工藝裝備的選型檔次問題,這也給投運後的設備運行管理帶來不良後果。

三、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和建議   

針對存在問題,下一步設備工作將繼續按照“運行有效、保障有力、系統優化、節能降耗”的設備運行與管理方針,從夯實基礎管理入手,努力提升設備綜合效能,發揮好設備的保障作用。

1、發揮設備能力,實現保產目標

下半年,發揮設備能力,保證生產穩定順行,是設備管理最重要的任務。為此,需要全司設備系統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切實加強設備的點檢維護,要將各個層級的點檢、巡檢工作落實到位,履行好日常點檢和維護設備的職能,避免突發性事故。

二是正確操作維護設備,嚴格遵守潤滑制度,重申“清潔、緊固、調整、潤滑、防腐、安全”十二字方針,確保設備完好並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

三是精心組織好後幾個月的檢修工作,確保檢修質量和檢修效果。

四是按照節點組織好新增產能項目,力爭早日投產達產,早日釋放投資效益。

2繼續以星級設備管理為平台,加強基礎管理工作。

星級設備管理體現了對設備實行全面、全過程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要求。完善的制度體系、程序體系、評價體系和改進體系,將有助於將星級設備管理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地推行下去,有效地提升企業的整體設備管理水平。

自2008年開展設備星級管理工作以來,成效有目共睹,但還是暴露出一些問題,突出表現在星級設備管理向更高星級推進時,低星級基礎工作保持鞏固不夠紮實,2010年評定時開具的不符合項及待整改項中,有100項不符合項,135項待整改項。其中一、二星級的不符合項47項佔47%,待整改項110項佔81.5%。因此,設備基礎管理工作持續性有待進一步加強。正確處理好日常工作與推進星級設備管理的關係,將星級設備管理工作地推行下去,有效地提升企業的整體設備管理水平。具體抓好以下工作:

◆公司將加大星級設備管理工作督促檢查力度,希望各單位繼續深入開展好星級設備管理工作。

◆加強鞏固一、二、三星級設備基礎管理工作是需要長期堅持不斷努力才能做好的工作,也是我們做好一切設備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保障,務必請各生產廠/子公司進一步加強落實好星級設備管理各項工作,真正使星級設備管理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繼續做好設備維修技術標準和維修作業標準的編制工作。

◆堅持強化備件計劃源頭管理。通過日常管理、監督和檢查,進一步做到“建立計劃管理網絡、嚴格計劃編審程序、完善計劃管理制度、規範計劃填報內容”,充分發揮備件計劃龍頭管理作用,確保計劃的準確性和嚴肅性,提高備件計劃命中率。

◆為規範設備、備件質量檢驗管理,保證設備、備件採購供應質量,加強設備、備件採購供應流程中“監製、出廠前檢驗、到貨檢驗、入庫前檢驗、質量跟蹤”等工作,減少或杜絕因設備備件的質量問題而導致在投入使用後造成的不利影響和嚴重損失,各相關單位必須認真貫徹執行昆鋼股〔2009〕204號設備備件質量檢驗管理辦法。

◆加強備件修復管理。進一步規範備件修復“三定”管理,完成在ERP系統建立備件修復申報(無紙化)管理模式,提高備件修復管理效率。

◆夯實備件基礎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備件基礎數據和技術資料。繼續組織備件定額工作,2011年備件定額編制率達80%以上;繼續組織備件圖紙電子化工作,2011年備件圖紙電子化率達50%以上。

◆與國貿公司共同做好降低單一來源採購工作,抓好備件、材料的技術資料管理和標準化管理工作,進一步規範物料申報管理,為保質採購打好基礎。

3堅定不移地推動點檢定修制,並探索和推進操檢結合的檢修管理模式。

隨着公司的繼續發展,必然造成人員的進一步分流,檢修力量的進一步消弱,因此要堅定不移地推動點檢定修制,並探索和推進操檢結合的檢修管理模式。要以點檢信息化建設為契機,通過分步推廣設備點檢網絡化管理,深化設備點檢制;要通過點檢網絡化管理系統的建立,梳理和理順點檢管理體系,完善優化點檢標準、維修技術標準和維修作業標準,進一步明確點檢職責,組織好各個層級的點檢工作,建立起保障設備的四道防線。

◆加強崗位日常巡檢。由操作工通過聽、聞、看,對設備進行日常巡檢,發現異常和隱患,及時修理,及時排除小故障;對關鍵、重點設備,班中定時巡檢,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通過操檢結合,建立防止設備事故發生的第一層防護線。

◆組織設備專業聯檢。利用各種檢測儀器,以一定的原則和技術標準為基礎,對設備進行全面、細緻、實時、動態的檢查,通過點檢網絡化管理系統,將檢查結果加以分析統計,以準確及時的設備運行狀態數據,建立指導設備檢修的第二層防護線。

◆專業聯合技術診斷。即在日常點檢和設備專業點檢的基礎上,對狀態發生變化的設備,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更深一層的技術檢測跟蹤分析,建立保障設備的第三層防護線。

◆設備劣化趨勢管理。在已建立的設備狀態檔案的基礎上,通過技術分析和統計分析,找出設備狀態的劣化規律,並將此規律作為進行預知維修的重要依據,從而形成設備的第四層防護線。

3、加強設備的經濟管理,提高設備綜合效能,為公司增效益做貢獻。

設備管理最終要取得兩個成果:技術成果和經濟成果。即一方面要保持設備良好的技術狀態,另一方面要節約設備維修與管理的費用,實現設備綜合效能最高。

◆要樹立設備終生價值管理的理念,強調設備在壽命週期中全過程的管理,特別要強化設備前期管理,清楚明晰地界定項目的範圍、工藝裝備的選型檔次,這是降低設備管理成本的基礎;在招標時,除報價是最主要因素外,也要將從業資質等級、工程業績、組織管理能力、信譽等因素考慮在內,進行綜合評價,根據工程項目的複雜程度選擇合適的承包商。要以設備的最經濟壽命週期費用為主要參考指標,從設備的選型設計開始,全系統考慮設備終生價值管理。

◆要利用設備診斷技術,實現設備事後維修向預知狀態維修過渡,保障設備運行狀態穩定。把實行設備的精密診斷工作作為未來設備管理需完善的工作之一。

樹立以“養”為主的理念,提倡主動維護。生產實踐證明,設備管理工作應執行以“維修為主,檢修為輔”的原則。在加強設備日常維護保養的同時,對重點設備實行重點監控維護管理,配置必要的在線監測儀器,要通過磨損檢測、振動檢測、温度測試等技術的綜合運用,提倡主動維護,實現控制設備磨損,減少或避免設備故障的目的,從而減少故障維修、事故搶修,不斷優化設備維修制度,延長維修週期。

◆繼續推行備件零庫存、檢修業務、備件材料的功能承包管理,規範和強化功能承包定額統計工作,制定下半年功能承包及零庫存實施計劃,清理現行功能承包項目並積極推進延續工作。

4、加強設備管理的隊伍建設,加緊人才的培養和儲備。

當前公司處於快速發展時期,人力資源相對緊張。隨着生產裝備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管、用、養、修設備的人才要加緊培養和儲備。

各單位在加強人力資源調配的同時要高度重視技術人員隊伍的相對穩定。

專業技術人員的成長是一個長期培養和積累的過程,要注重各崗位後備人員的培養,對具備潛力的人員,要提前採取多種方式加快培養和鍛鍊。我們作為管理部門將組織好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各單位要組織好業務技能培訓,完善個人自主學習提高的激勵機制。

要加強對先進設備管理理論與方法的學習研究,可組織國內同行業及各單位設備系統之間的技術經驗交流。對先進技術裝備和管理經驗進行考察、學習、引進、移植、總結、推廣,使企業技術裝備水平與設備管理水平同步提升。

5、根據組織結構和經營管理模式的變化,思考和研究設備管理工作。

隨着新區分公司的成立,根據公司的經營發展思路,今後**將形成**、**、本部、新區四大生產基地,組織結構和經營管理模式發生了變化,面臨新的課題和挑戰,設備管理工作如何調整和定位,是我們設備系統必須思考的問題,需要更進一步明確管理層次,明確職能職責,明確工作要求,加強宏觀管理,更好地提升管理效能,為生產保駕護航。

四、體會和建議

通過這次交流、調研,我們較為真實地瞭解到了**目前在設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看到了設備管理工作與企業生產發展要求之間的差距,同時也更深地認識到,設備管理是提高企業經營效益的重要環節,企業設備改造、更新換代與裝備水平升級的速度,對設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精細化的要求,與傳統設備管理模式相比,在提倡對設備實行全過程、全員綜合管理的同時,更提出不僅要重視設備的技術管理,還要重視它的經濟管理,提高設備的投資效益和利用率。

同時我們也深深地感受到:人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必須通過全員參與來推進設備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要高度重視人才隊伍的培養和建設。

要從公司層面把設備人才隊伍建設納入人才建設總體規劃,統籌安排,要從政策方面加強正向激勵機制,既要培養設備方面的領軍人才、專家隊伍,又要造就能勝任各專業、各崗位工作的一大批操作、維護、管理的能工巧匠。

要強化人力資源配置與管理,要補充和加強設備系統的管理和專業技術力量,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不同形式的培訓、崗位技能競賽等手段,不斷提高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點檢員的綜合技術素質,提高其專業技術水平,加強專業分析工作,提升處理應急、突發問題的能力,為提升設備管理水平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證。

總之,只要我們真正把星級設備管理和日常設備運行、點檢、備件、檢修管理等方方面面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認真落實好上述各種措施建議,就一定能夠搞好**設備管理工作,為公司生產經營提供穩定可靠的設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