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音樂教育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5.83K

國小音樂教育論文【新版多篇】

國小音樂教育論文 篇一

音樂課一般都是學生非常喜歡的課,因為他們感覺上音樂課比較輕鬆,只要唱唱歌就可以了,不像語數英一樣有複雜的知識,需要讀讀寫寫,上課要求還非常嚴格,因此對國小生而言,音樂課就像一節放鬆課,可以玩的課一樣,課堂紀律也相對渙散。可是音樂課真的如此簡單嗎?當然不是。

音樂課程目標中要求,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與鑑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由此看來,上好一節音樂課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因此,我針對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善於利用兒童自然的嗓音和靈巧的形體,採用歌、舞、圖片、遊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

樂譜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工具。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有利於進行音樂表演和創造等教學活動,因此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音樂表現活動中運用樂譜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僅對自己在和孩子們一起學習音階這個教學內容中,所經歷到的感受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發現問題

在開學的第一節課上,我先帶着學生認識了一下音階,但國小生基本上沒有什麼音高概念,唱音階就像在讀音階一樣,感覺枯燥無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明顯不高,課堂氣氛顯得非常沉悶,有一些學生開始做小動作,交頭接耳,課堂秩序有些亂,而毫無經驗的我只能採用大吼大叫的方式來維持課堂秩序,最終導致這節課亂糟糟的。

二、分析問題

回去我先向老教師請教了一下,我發現音樂課都普遍存在這個特點,學生上課懶散,對音樂課不夠重視,有時老師想講點樂理知識,但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導致課堂秩序比較亂,所以乾脆放音樂,聽歌唱歌,再聽再唱,這樣學生的嘴閒不住,課堂秩序就好點,但是這樣就無法激發和培養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更別説開發音樂的感知力,想象力,創造力,體驗音樂的美感。於是我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對我的教學方法反思了一下,我發現如果換我坐在那裏,去唱那些很抽象很單調的音符,我也不願唱,那該怎麼辦?

三、解決問題

於是我上網想搜一些有關音階方面的教學,發現了一段《音階歌》的視頻,就是一羣小朋友用語言和動作來邊説邊唱音階,使每個音階的高低呈現在身體的各個部位,比如:摸摸你的小腳,dodo do do ,摸摸你的膝蓋,re re re re,生動形象的歌表演讓我看到都忍不住做一做,唱一唱,更何況對於一羣活潑好動的小孩子呢。

下節課我把這個視頻帶到了課堂上,孩子們看到視頻,都迫不及待的模仿起來,小嘴也跟着嘟囔着,每做完一遍都高興的説再來一遍,班裏的每個孩子都跟着視頻做的不亦樂乎,我也情不自禁地在一遍跟着手舞足蹈的邊唱邊做。看到他們開心的笑容,自己心裏也美滋滋的,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但是看完視頻再去看黑板上的音階,還是顯得單調抽象,有些孩子的眼神又開始遊離

了,有的還沉浸在剛才《音階歌》的快樂中,注意力完全不在黑板上的音階上。我又開始感到無奈何無助了,怎麼辦呢?怎樣才能讓音階在黑板上也變得生動形象,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呢?

我突然想起以前一位音樂教師把音階比喻成“樓梯”,於是我立馬在黑板上畫上一層層的階梯,孩子們好奇的抬起了頭,問我這是什麼?我看着孩子們好奇的眼睛,心想終於引起他們的注意了,甭提多高興了。我趁勢説:這就是音樂的階梯,同學們想跟我一起攀登嗎?孩子們都迫不及待地説:想!那讓我們一起唱着每層階梯的上的名字,一起慢慢的輕輕的去攀登吧。這樣演唱起來,孩子們就感興趣多了,都在認真的“攀登”,並且演唱的音高也比較貼近,於是孩子們在我比喻的“上樓梯”“下樓梯”中將音階唱了好多遍。這個過程中,我還請孩子們伸出自己的小手,讓小手也跟着我們的聲音爬樓梯,下樓梯,每個孩子都在高興的伸着小手邊划着邊演唱着音階。

四、再出問題

可是問題又來了,我以為這樣演唱音階後,孩子們就能熟練掌握每個音階的唱名,沒想到孩子能順着唱下來,可是我隨便挑出一個音來提問唱名,全班沒幾個同學能回答上來。看來學生只是形成思維定勢,不是真正知道每個音階的唱名,那怎樣才能分別每個音的唱名呢?

五、解決問題

我想孩子們可能不夠熟練,所以需要按順序才能唱出音階的唱名,於是我又想了個循序漸進的辦法,採用“跳樓梯”唱音程的小遊戲,分別按二度、三度音程去演唱音階,也就是隔一個跳一下,看誰跳的準,這個小遊戲又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每個孩子都怕不小心“摔着”,都在集中注意力去“跳”,生怕跳錯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幾乎能準確唱出每個音階的唱名,為了鞏固音階唱名,我又採用“開火車説唱名”的小遊戲,讓每個學生按座次順序依次説出老師隨意指出的音符,最後比一比哪組同學説對的多,那這組同學集體獎勵一枚小印章。這個遊戲既提高了孩子們的積極性,也使全體同學都參與到音樂活動中,感受到集體活動的快樂。

六、又出問題

現在全班同學基本都能隨意唱出音階的唱名,有點得意的我想給孩子們增加點難度,既然唱名都熟悉了,那我隨意出示一首簡單歌曲的簡譜,讓他們自己來唱,沒想到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有些孩子只能唱出前幾個音符,後面的就反應不過來了,有些孩子一看一片數字,乾脆連頭都不抬了,看到這種局面,一種挫敗感油然而生,該怎麼辦?腦子裏一片空白!

七、分析問題

我仔細想了想哪個環節出問題了呢,為什麼單獨的唱名會唱,放到簡譜裏怎麼就不認識了呢。我回想起以前自己剛學音樂的時候,也是音階的唱名都知道了,但是放到簡譜裏也是一時反應不過來,因為需要想唱名,還得注意音高、節奏等,顯得手忙腳亂,唱的也是一團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過才逐漸學會的。成人如此,更何況低年級的國小生呢!那採取一種什麼樣的方式才能讓學生儘快熟練簡譜、音高呢?

八、解決問題

思前顧後,我打算還是從音階入手,畫好“樓梯式”的音階,從按音程方式提問唱名,到隨意挑選提問唱名,再到按照一首歌曲簡譜音符出現的順序來提問唱名,這樣一首歌曲就被“簡單”的唱完了,像《兩隻老虎》、《小星星》這樣簡

單的歌譜,等一唱完,學生就知道它是哪首歌曲了。每當一首簡單的兒歌被孩子們隨意的唱出來,他們就特別高興,特別有成就感。但是稍微複雜點的節奏的歌曲被這樣唱出來,旋律感就不強了。於是我有節奏的去指唱名,讓學生按照我的節奏去唱,學生既感興趣又使旋律有了節奏感,這樣一來,孩子們基本掌握了幾首簡單兒歌的歌譜,最重要的是賦予學生識譜的信心,讓他們感覺識譜不再是件枯燥無味的難以勝任的一件事情,可以從識譜中找到樂趣,找到信心,找到成就感。

總之,音樂教育要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貫徹到教學始終,只有重視音樂興趣的培養,才能順利的、很好的完成音樂教學任務,真正做到“培養人”的目標,教師應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接受音樂教育,把音樂課真正上成學生主動學習課,讓音樂課真正地“趣”起來。

國小音樂教育論文 篇二

一、國小音樂教育的積極化意義

(一)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音樂可以帶給人多種多這樣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可以激發人向不同的發展。人們可以從音樂的鑑賞過程中得到直觀的感受——喜、怒、哀、樂等。我們就是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將它與國小音樂會教育的培養相連接。從兒童的喜好興趣中挖掘深層次的東西。讓兒童從小就開始音樂的薰陶。讓他們熟悉音樂、鑑賞音樂、參與音樂,從中體會音樂帶給他們的樂趣。我們要努力給其營造一種身心得到徹底放鬆的氛圍。這種音樂的教學,不應該像基礎類科目那樣讓他們感到索然無味,而是要真正讓他們放鬆自我,用心去感受音樂的不一樣之處。音樂的氛圍可以帶給他們一種不斷滿足的過程,讓他們發現自己的情感世界,正確引導,慢慢形成積極健康的向上品質。音樂的學習也有着自身的特色之處,我們要利用這些規則和作用幫助兒童的性格品質的培養。音樂的學習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這樣就需要兒童自身能夠培養一個充滿耐心的心態,凡事不可急功近利,教會他們在音樂中潛移默化的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耐心、細心、用心的學習態度。這樣即鍛鍊了他們的意志力,也提高了音樂的素養教育,何樂而不為。

(二)樹立對事物的正確認識

音樂的授課方式就是集體的授課方式,孩子們在一起才能暢所欲言,自由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通過他們之間的溝通中協調他們之間的合作能力。要他們學會人與人之間的互助互愛,尊重與溝通。在音樂活動中共同感受音樂帶給他們的無窮魅力。並且慢慢從過程中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和技能知識。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增強了他們的組織紀律性,培養他們熱愛集體的意識積極為集體榮譽做貢獻。一般性格沉悶的孩子可以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慢慢改善他們的性格特點,變得開朗、活潑起來。

(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讓學生自己就能夠正確地判斷是非,對待人和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國小就讓他們能夠正確的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利於他們為未來的成長和發展,這也是性格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國小的音樂教育就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塑造他們多樣化的性格特徵。

二、國小音樂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音樂鑑賞

從音樂中感受聲音帶給我們的奇妙之處。音樂的鑑賞本身就是一種擴大視野的方式。通過學習外國的優秀文化不斷地陶冶學生們的情操,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的建設方面的進程。從歌曲的背景、文化中挖掘深刻教育意義,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們各種方面性格的形成。

(二)系統學習歌唱

唱歌是音樂的主要表現形式。將音樂以演唱的方式進行表達。它不需要任何的工具做支撐。學生們更容易參與到這種形式當中去。這種簡單的方式不僅能讓學生自己感受到音樂的魅力之處,同時也可以讓他們學會聆聽別人的演唱,然後同自己的演唱進行比較,起到溝通和了解過程的作用。教師還要教給他們呼吸、發聲、吐氣、達情的具體方法。並且通過不同歌曲的演唱也能讓他們更自由地控制其聲音——長、短、強、弱等方面,激發他們細膩的情感世界。

(三)器樂類演奏

器樂的學習是在演唱的基礎之上的,音樂的學習不僅僅是聲音的控制,器樂方面的使用也會加大學習的效果。器樂的學習可以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激發潛能的發展。可以極大程度上培養他們的自制力、堅忍能力和不怕困難的精神。有些孩子的唱歌天賦更高,但是還有一些孩子的器樂方面就天賦一品。所以針對不同的學生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去對待就能樹立他們幼小的自信心。使他們有接受未來新型事物的勇氣。

(四)音樂類活動組織

開展大型的音樂活動一直以來是最受學生們歡迎的方式之一。他們能在活動的過程中感受這種氣氛下帶給他們的興奮和刺激。同學們之間的相互交流也是他們溝通情感,學會相處方式的有效途徑。最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對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與協調溝通能力。讓他們學會自尊自愛,感受到集體的凝聚力。使他們在活動中慢慢發揮自身的優勢之處,展示自我,張揚個性。良好的性格決定未來的發展。性格對一個人有着至關重要的指引作用,國小生的性格培養就是要在兒童的萌芽時期。音樂可以幫助人修身養性。音樂的藝術的美妙之處在於他可以通過音樂的欣賞,品味他們的不同之處,調節自己的情感,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態度這樣有助於形成良好的品性。音樂可以使人心曠神怡,精神愉悦,幫助兒童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質,所以國小的音樂教育在兒童的成長和發展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我們要把握住國小的音樂教育的培養形勢,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培育下一代——祖國未來的新星。

國小音樂教育論文 篇三

摘要:遊戲適合並能夠反映國小生的情況,對於培養孩子們的積極性與自覺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小階段的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音樂遊戲的應用更為重要,應當將音樂遊戲有效地融入到國小音樂教育教學實踐之中。本文將對音樂遊戲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就如何進行應用實踐,談一下個人的觀點和認識,以供參考。

關鍵詞:國小音樂教育;音樂遊戲;作用;應用實踐;研究

一、音樂遊戲的作用

1、音樂遊戲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

從實踐來看,無論是曼妙的音樂還是一首歌曲,都是對情景和情愫的描繪。當學生真正地進入到遊戲情境之中,實際上就與音樂融為一體了。為此,國小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根據教材對教學情境進行創設,並且引導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適當應用音樂遊戲,使他們能養成在音樂伴奏下做遊戲的習慣,並在此過程中能夠表達個人的體驗和情感。比如,《龜兔賽跑》曲子聆聽過程中,我們可以設定某種教學情境;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比如在該音樂情境下進行角色扮演,如何扮演烏龜、怎樣扮演兔子等。聆聽音樂過程中,可在遊戲背景下進行角色扮演,展開情節,並且幫助學生全面認知和感受音樂樂段、情緒等層面的差異,同時瞭解和感受樂曲結構及其在速度、力度以及音程和節奏變化上的表情作用等。這不僅可以有效促進學生了解樂曲,而且對於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也有很好的作用。

2、音樂遊戲能夠促進學生進一步挖掘其音樂潛能

國小生們在遊戲時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並且通過個人的探究來獨立解決問題,有利於孩子們在自發狀態下進一步挖掘個人的潛能;同時,通過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提高個人的音樂編創意識和能力。比如,《牧童》一歌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使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並且提出一些質疑。“牧童為什麼在放羊時,哼起歌來,小羊就安靜了呢?”當提到這一問題時,大部分學生沉默了,其中很多學生產生了疑問,此時引導學生想一下剛才所表演的角色與情境。基於此,學生能夠或多或少地編創一些新歌詞,然後進行分組歌唱,其中有學小羊叫聲,有的則是牧童的吆喝聲。事實上,音樂遊戲僅為音樂教育教學的環節和手段,實踐中應當注意:對於音樂遊戲而言,其靈魂在於音樂,由於音樂遊戲僅僅是音樂教與學的途徑和方法,因此在音樂遊戲過程中一定要伴隨着音樂。

二、國小音樂教學過程中的音樂遊戲應用實踐

1、音樂遊戲的律動性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

這裏所説的律動,實際上就是音樂旋律節拍,根據規律展示其優美動作。其中,律動可以培養學生的節奏感,以及音樂美感。在課前,國小生們感受着輕快的節奏以及優美的律動走向教室,有利於他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過程中來。國小生對音樂律動並不會感到陌生,比如日常活動中的拍手、跑跳步以及踏步和點步等,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律動。國小生會隨着老師一起做一些動作,也可以自編動作,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可以採用音樂問答的模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我們在選擇發聲練習曲時,可讓學生模仿常見的動物叫聲,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配合對應的律動。比如,公雞打鳴、鴕鳥走路以及青蛙跳躍等,這些均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更加集中精力聽講。採用該種律動模式,國小生們能夠更加深刻地領會和理解發聲氣息以及遊戲運用呼吸,這有利於實現教學目標。

2、基於音樂遊戲應用的音樂知識教學

一般而言,國小生們都非常喜歡遊戲,音樂遊戲符合這一年齡段孩子的天性,而且音樂遊戲可以規範遊戲者的行為,這樣可以在遊戲中實現美的享受。以音樂遊戲來娛樂學生,可使其在快樂中學習知識,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着手:第一,展示音樂課件。比如,“小動物們在開會,天空突然下雨了,雨水滴在小草、小花上……”;此時,我們應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大家從多媒體上能看到什麼,請用自己的話將幻燈片上所看到的畫面給大家講述一下。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讓舉手或者表現積極的學生做模範,讓他們到講台上來做一個“演講者”。同時,我們可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所講述的情況歸納總結,並且以歌詞的形式,配上節奏朗誦。值得一提的是,須注意進行反覆的朗讀,讓國小生能夠理解生字以及其中所包含的複雜詞語。領讀後,讓國小生自由朗讀;在此過程中,允許學生有序走動,去讀給朋友聽。第二,用錄音機播放音樂,比如《小雨沙沙》等,讓學生在聽歌時,思考春天的景象。同時,我們可將國小生們共同創作的“春雨圖”編號,引導他們將畫中的內容用歌詞來表達;然後,老師按編號讓學生按照歌詞學習《小雨沙沙》,並注意控制好他們的聲音。總之,採用音樂遊戲的方式將音樂知識傳授給學生,能夠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可在一種愉快的遊戲中,快速記憶歌詞,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能力,而且增強了學生對歌詞的認知程度。

3、創新教學方式,強化道德教育

在音樂遊戲應用過程中,進行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比如,在《國旗國旗真美麗》教學實踐中,可採用談話的形式導入新課程。“同學們,每週一早晨咱們學校都會舉行什麼活動?什麼儀式?”學生的回答幾乎異口同聲;此時,繼續對學生進行引導,“升旗儀式上大家必須保持什麼樣的姿態,誰能給大家説一下自己的感悟”。同時,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幻燈片的方式,向學生們展示國旗相關資料,並以此來讓學生領會國旗的意義。在教會學生《國旗國旗真美麗》一首歌以後,引導學生思考,採用多種形式表達歌曲中的內涵與感情。結語在國小音樂教學實踐中,應當儘可能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實踐體驗,創造出適合學生特徵的音樂遊戲,以此來促進教學。音樂遊戲在當前國小階段音樂教學過程中應用,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這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教學質量效率。

參考文獻:

[1]周妮娜.激發興趣,感受“樂”趣———淺談低年段音樂趣味課堂教學[J].新課程學習,20xx(10):12—13.

[2]張豔.在音樂中嬉戲,在嬉戲中學習音樂———議音樂遊戲在國小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xx(03):118.

國小音樂教育論文 篇四

一、國小音樂教育教學的現狀

國小生的頭腦靈活,性格活潑,模仿力發達,對於音樂課總是充滿期待,至始至終,國小音樂課的主要任務是滿足國小生對音樂的好奇心,給他們提供充分的模仿機會,培養他們對音樂感染力的理解。

1、鄉鎮國小音樂教學的現狀

音樂這門學科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對於教師的要求很高。而鄉鎮地區國小屬於師資較為薄弱的地區,專業技能較強的老師不太願意到鄉鎮裏教學,因此就造成了鄉鎮地區音樂教師稀缺的現象。同時,鄉鎮地區對於國小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考慮的並不是很完善,他們更加註重國小生的基礎學科教育,忽略了音樂也是一門基礎學科。

其次,鄉鎮國小的音樂硬件設施還不太完善,對於音樂課最基本的教學用具———電子琴,很多鄉鎮國小都不具備,老師在課堂上先把要學的歌詞抄在黑板上,然後自己示範性地唱一遍,然後一句一句教學生唱。因此,要想鄉鎮國小生的綜合素質有全面提高,就必須增加硬件設施,必須增強音樂教師的師資力量,鼓勵更多年輕人到偏遠或者條件比較差的鄉鎮地區教學,讓每一個國小生都能對音樂有所瞭解,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2、城市國小音樂教學的現狀

位於市內的國小,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學校對於學生的音樂教學有很多優勢。比如音樂硬件設施的建設,有專門的音樂教室,有專門的器樂教室,還有專門的歌曲排練教室,這些硬件設施無疑為國小生提供了更多接觸音樂、瞭解音樂的機會。他們學到的不單單是課堂上的歌曲,還可以利用這些條件對歌曲進行舞蹈編排,可以讓專業老師對學生進行音樂的改編指導,讓國小生自己發現音樂的魅力。城市音樂教學在初始階段主要採取聽,唱,反覆練習這幾個階段。

特別是對於低年級的國小生來説,能夠靜下心來認真欣賞一首歌曲並不容易,對於抒情性的歌曲國小生並不容易產生興趣,比如《搖籃曲》《口哨與小狗》《水族館》等這些歌詞沒有故事性的,只是欣賞性的歌曲,只讓學生聽一下就可以了,這些歌曲本身沒有太多的故事背景,所以音樂老師針對這樣的音樂教材基本都是先示範性地唱一遍,然後學生跟唱一句一句地學就可以了,有些旋律簡單的,只需要教幾句,學生就可以摸索出下面幾句是怎麼唱的。

二、如何將國小音樂教育教學多樣化

單一的教唱教學模式並不能實現新時代對國小生音樂認知力的培養。因此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是我們所需要的,也是國小生提高音樂素養所需要的。

1、將音樂教材排成小型歌舞表演或情景表演

音樂這門課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聽、唱能力,還要注重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讓他們從對歌曲的作者、創作背景、創作目的等方面對歌曲有深刻的理解,這樣才能讓國小生更好地學習音樂。歌舞劇考驗的就是國小生對音樂旋律以及歌曲情感的理解,表現手法就是將舞蹈融入歌曲裏面。對於國小生來説,自導自演似乎有點困難,舞蹈部分可以在老師的協助下完成。

拿《搖籃曲》來説,這主要是聽賞型的歌曲,老師可以將這首歌曲作為背景,引導學生根據歌曲進行舒緩的舞蹈,讓他們體會這首歌曲的節奏以及優美意境。情景表演主要考查的是國小生對歌曲內容的理解,通過對歌曲的學習,讓故事性畫面感比較強的歌曲編成情景劇,進行分組表演。比如《小鞋匠》這首歌曲,是一首律動性較強的歌曲,主要是讓國小生體會物體碰撞發出的聲音。還有第二單元《小烏鴉愛媽媽》,老師可以指定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或者讓他們自己選擇角色進行扮演,充分調動他們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豐富對音樂的理解。

2、將樂器帶入課堂

樂器是進行音樂教學的基礎工具,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教學條件,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或者演奏樂器,這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口琴、葫蘆絲、電子琴等教學輔助用具對於國小生來説很新奇,音樂老師要抓住這一特點,給國小介紹樂器的結構,然後簡單演奏,讓學生體驗一下這些樂器的音色。演奏的歌曲不一定非得是教材上的曲子,最好選擇更能體現該樂器音色的曲子。口琴主要是要把握氣息的變化,葫蘆絲的音色是清脆型的,電子琴演奏則具有多樣性,可以歡快,可以清脆,可以低沉。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分別用三種樂器演奏同一首歌曲,讓學生體會是三種樂器的音色,自己體會哪種樂器適合哪種音樂風格,從而讓學生在對樂器的瞭解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樂器。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樂器作為自己的特長來培養,既能發展特長,同時又能培養音樂素養。

3、組織國小生欣賞兒童音樂劇

音樂教材是國小生學習音樂的基本素材,除了教材之外,音樂劇也是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一個很好方法。對於國小生來説,生動的表演,形象的畫面,鮮活的人物是最能吸引他們的,兒童音樂劇具有這些特點。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兒童音樂劇欣賞,這樣的活動意義不僅在於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因為有些兒童劇是教育性的,愛護動植物,保護地球,或者是熱愛家人等主題性質的。因此,兒童音樂劇是豐富國小生音樂教學的課外課堂。

三、培養國小生的音樂創作能力

首先,這裏所説的音樂創作能力並不是讓國小生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音樂創作,而是能夠充分運用國小階段學習到的歌曲,編入新的歌詞,歌詞的組成可以是難以記憶的語文課文,可以是自己寫的故事,也可以是我們所説的順口溜。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欣賞歌曲表演,尋找創作靈感。既然要進行創作就要有創作靈感。由於國小生對於創作這一觀點還沒有很深的認識,除了平時音樂老師的指點外,他們還可以通過欣賞一些其他學校學生改編的歌曲視頻或者適合國小生學習的歌曲視頻,通過欣賞歌曲視頻從而獲得創作靈感。比如:讓學生來給自己的學校編歌曲,歌詞由學生來寫。至於樂譜,可以由專業老師輔助完成。

比如,針對老師、學校、同學,可以以我最敬愛的老師,我愛我的學校,我的好朋友等主題來讓學生展開歌詞徵集活動,每班先以班級為單位,收稿,篩選出大概六人左右,一個主題篩選兩人,再參加學校的篩選。這樣一來能培養學生對學校的感情,更主要的是通過國小生自己對某一歌曲進行填詞會增強他們對音樂學習的主動性,會對音樂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在作詞過程中也更能體會音樂的魅力。國小音樂教學方法多樣化是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

無論是鄉鎮國小還是城市國小,無論是音樂教師還是學生自己,都需要對音樂有一個更高層次的認識,因為這是提高國小生綜合素質不可或缺的一門學科。改變教學方法,編排小型音樂劇,將表演融入課堂,充分利用多媒體這一教學工具,提高音樂老師的專業知識,國小生的音樂教育會上升一個新的層次。

國小音樂教育論文 篇五

現代社會愈加重視人才的全面發展,為了適應社會需求,培養新型人才,在教育方面不僅要重視文化課,還要重視藝術方面的發展。由此,音樂教育成為了現代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國小是教育的起步階段,重視國小的音樂教育與培養,為今後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傳統教育方式的弊端

(一)學生缺乏自主性

國小生正處在一個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的年紀,但是傳統的教育方式多注重對書本知識的教授和灌輸,忽略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從而導致國小生活躍的思維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對課堂的積極性也大大減退。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性變差,習慣去依賴教師來學習課堂內容,解決學習問題。

(二)注重應試教育

我國的主要教育制度就是應試教育,對於任何一門學生學習的科目,學校都會採取期末測試的方式來對比學生學習水平的高低。然而音樂是一項靈活多樣的科目,它的內容不僅僅停留在紙張文字之上,也不只是一兩首樂曲可以檢測出來的。所以,應試教育通常忽略了學生本身具有的天賦,只看到了學生書面上的成績。不僅如此,應試教育會讓音樂成為學生的一項任務,學生會對此產生排斥和抗拒。由此導致上課無法積極的思考和參與,最終影響了音樂的基礎學習。

(三)教學內容單一

音樂在各項學科之中所佔的比重較小,學習的內容也不夠豐富。多數學校的音樂教育僅僅停留在書本教學,沒有實際的操作。例如,某校教師在教習音樂的課堂上,只是單純的帶領學生認識五線譜和音符。挑選個別同學來進行演唱的示範。學校也沒有為學生提供音樂課堂上可以使用到的道具或者是樂器,學生只能聽老師單調的解説,或是老師在講台上用鋼琴為同學將樂曲演奏一遍。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會讓課堂出現枯燥乏味的狀況,降低國小生對音樂的興趣。

二、國小音樂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一)重視興趣培養

更加註重學生的興趣培養,瞭解學生的喜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多動手操作,教學生學習一些容易上手的小樂器。例如,某位教師為同學準備了笛子,上課的時候,教師在講台上講解演示,學生就可以緊跟着動手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好奇心,專注於老師講解的內容,有不懂的問題也會積極的向老師提問。最後,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小團體的演奏,雖然不夠熟練,但是學生對簡單的樂器操作有了基本的認知,課上不再是單一的聽講,也能讓學生活躍起來,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的內容中。教師應秉持寓教於樂的原則,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由被動變為主動,才能更好的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提倡實踐操作

重視學生的興趣培養,就不能讓教學內容僅僅停留在單一的書本教學,這隻會讓正處在貪玩好動年紀的國小生感到枯燥乏味,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該帶領學生多進行動手操作。例如,某國小曾經的音樂教學模式,僅僅是在課堂上簡單的演示教科書上的內容,學生不能跟着老師參與進去。經過教學改革之後,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多媒體設備和一些小樂器,課上教師不僅單獨為學生演示內容,還會邀請學生一同演奏。像是在講解《雪絨花》的課堂上,教師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樂曲短片,然後又帶領學生進行了簡單的樂器演奏。學生對這種生動有趣的課堂形式充滿了好奇,在課堂上積極跟隨老師的思路,加快了完成課堂任務的腳步。

(三)豐富課堂內容

為了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在課堂上,教師除了基本知識的講解和簡單的樂器演示之外,還應該更加豐富課堂的內容。在內容的豐富上,教師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演唱和樂器學習等方面,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樣的帶有趣味的課堂小活動。例如,某校園內的教師,在課堂上不僅帶領學生進行演奏,還會在學生學習和了解了樂曲的內容之後,根據樂曲闡述的內容和表達的意義來編排一個小型的音樂劇。安排部分學生進行音樂劇的表演,部分學生進行樂曲的演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都積極地展現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了國小生活潑好動的特性,也很好的利用了他們貪玩的特點。在“玩”和“教”相結合的情況下,學生的表現更加的積極,對樂曲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四)改善教學環境

由於傳統教學的特有的教學模式,音樂課堂的環境相對較為簡單。為了提高國小音樂教育的教學質量,改善教學環境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為此,學校應該加大對音樂教育的投資力度,首先要保證師資力量的雄厚,調整教師的薪資水平,重視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其次,應該增加基礎設施的建設,為音樂教室提供更多的器材和用具。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增加動手操作的機會。也要為音樂教室配備多媒體設備,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和全面的感受音樂的魅力。

三、結語

國家對國小教育越來越重視,國小的音樂教育也成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重視音樂教育的發展,為學生打下良好的藝術基礎,對培養專業性人才和提高學生全面發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國小音樂教育論文 篇六

一、什麼是音樂教育體驗學習

音樂教育體驗學習,顧名思義是以“體驗”為教育核心,由聽覺激發聽眾的內心感受,並從每個人的不同感受領悟音樂的內涵。在國小音樂教育中的體驗學習,即在課堂上的每一曲作品表現出的感覺,都由學生自己來總結。教師不會刻意地要求學生以怎樣的情緒去演繹,而是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去自由詮釋;教師也不會先教授學生怎樣的口腔共鳴、胸腔共鳴,而是讓學生先以自己的心去和樂曲從感情上產生共鳴。

二、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情感沉澱

情感是音樂創作與表演中所要表達的核心內容。從古至今,無論詞牌、曲牌,音樂都將幻化成情感落於人心之上,所以在對音樂的審美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音準、不是氣息,而是感覺。也許這是專業研究音樂時才需要達到的層次,但是在國小教育中,以這一觀點作為教學出發點,可以讓學生不受硬性知識的束縛,而全身心、全方位地參與到音樂的學習與體驗中來,並更有效地通過音樂旋律活躍學生的心理情愫,以感性的手段引導學生向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方向成長。

三、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意義

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意義,即從不同角度提升學生對音樂審美的品位和品味。這種教學下的體驗模式,既區別於一般的音樂欣賞又區別於一般的音樂教學;它是在欣賞中教學、在教學中欣賞;或者説其欣賞的目的是為了教學,而其教學的方式又是一種欣賞。它是一種對音樂的形式與內涵的感受與理解、是一種對音樂美感的體悟與領會。音樂教育體驗學習,對於音樂學習的意義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通過使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之中,從而通過實踐與音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並以學生自己的感悟,主動地去體驗、理解、感受音樂的深邃。並通過這種音樂教學模式豐富學生對音樂的審美體驗、端正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態度,使學生在音樂審美方面有一定的素養。

四、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形式

1、情境重現式。音樂教育體驗學習,與其説是學習更不如説是遊戲。因為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氣氛會異常活躍、形式更是千變萬化,很多教師願意選擇“情境重現”的方式將音樂演繹出來,像音樂劇,更像小品。例如:將兒童歌曲《小紅帽》編排出一系列的場景,學生親自充當小紅帽、外婆和大灰狼、親自設計旁白和對白、親自編排舞蹈,甚至可以將學生分組自行導演,並進行課堂競演……這樣做的效果顯而易見,它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樂於融入其中,在玩一樣的課堂上輕鬆地掌握音樂知識、技能、技巧。這不僅完成了教師的教學任務,更讓學生對音樂課充滿了期待。

2、即興發揮式。對於絕大部分學生來説,音樂是其成長過程中的良師益友。對音樂的即興發揮,更是鍛鍊學生反應速度及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的最有效方式。學生可以通過即時的、自由的直覺和感悟,以舞蹈、小品、朗誦、解説等不同的方式將對音樂的理解完整地表達出來。學生在音樂中游戲、在遊戲中音樂,結合體驗與學習將音樂孕育、創造。這種即興發揮的課堂教學方式,也使得原本在課上並不十分積極主動去表達自己的學生變得活躍起來,課堂氣氛必然順勢被推向高潮,更加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在這種即興發揮的學習方式中,學生也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正規的或是不正規的風格與形式的音樂,從而培養出學生更加不拘一格的藝術感覺。

3、創作改編式。音樂教育體驗學習在教授學生樂理知識的同時,更加需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理解、創造能力。學生在音樂中體驗創作的樂趣,可以突破傳統課堂的聽、學、唱的框架性模式,由學生自身從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的多元思維進行對音樂的創作。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採用“樂曲填詞”“詩歌配樂”“歌曲改編”等不同方式,把對音樂的理解表現出來。例如:不同版本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不同版本的《琵琶語》的演唱……在課堂現場的創作改編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挖掘出學生的創作才能、表演才藝,更有利於培養出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以及集體榮譽感。音樂教育體驗學習這一課題自實施以來,音樂課便再不是女孩子的課程,再不是五音不全的學生逃避的課程。它已完全變化為學生們解放心靈的、如體育課一般受歡迎的愉悦時光。音樂課的氣氛得以活躍,學生的個性更是通過這樣的課堂變得愈發活潑開朗起來,可見,這種體驗學習方式勢必成為當下國小音樂教育改革中將被廣泛應用的一劑良藥。

國小音樂教育論文 篇七

[摘要]音樂可以豐富學生的頭腦,擴大想象的空間。音樂使學生在沒有壓力、天性舒展的狀況下,給想象力以無限馳騁的自由空間,使創造力得以迸發、顯現。因此,必須開拓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一個廣闊的天地裏翱翔。在國小音樂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多種手段努力融合音樂的基本技能,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情趣盎然地學習。

[關鍵詞]音樂教學;綜合手段;國小

國小音樂課教學面對的是6~11歲的國小生,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活潑好動,持久性和耐力較差。音樂課的人文性、綜合性為課堂教學的手段提供了豐富的發展空間。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採取靈活多樣、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方法進行教學,就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重視組織教學,貼近學生生活

組織教學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喚起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手段,使學生集中精力,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把組織教學工作有效地貫穿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應千方百計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喚起興趣,迅速有效地突破難點,從而使整個課堂教學呈現生動活潑的局面。

陶行知老先生認為:“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陶老的這一教育思想對今天的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音樂這門藝術源於生活,而現實生活中也充滿着音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組織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生活中尋找音樂素材,讓學術覺得音樂就在他們的身邊,並不是虛無縹緲的。

以《洗手絹》一課為例,教學過程中,老師問學生:“你能説説在現實生活中手絹都有什麼用途呢?”學生回答:“擦汗、擦臉、擦手、擦桌子……”老師接着問:“除了擦汗、擦臉、擦手,還有什麼用途呢?”學生回答:“洗澡、摺疊小動物、跳舞……”這時只見老師從衣服兜裏掏出一塊漂亮的手絹,把它系在一位女學生的頭上,問學生:“大家看,這時的手絹又有什麼用途呢?”學生們齊聲回答:“還有裝飾美化的用途。”學生們各抒己見,對手絹的用途發表看法。老師的巧設問題、層層深入為的是最後歸納出一塊小手絹的用途是不僅具有實用的價值,又有裝飾的作用。老師又問:“你喜歡用手絹跳舞嗎?你喜歡用小手絹摺疊一種小動物嗎?你喜歡這首關於小手絹的歌曲嗎?”一連串的小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通過生活情境再現體驗音樂,通過音樂感受生活情境,使學生在整個的音樂教學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學生喜歡音樂中的生活和生活中的音樂,因此我們的教學要以生活為基礎,貼近學生的生活。

二、採用直觀教學,學生喜聞樂見

“直觀性原則是以兒童的認識規律,由感性到理性、具體到抽象作為依據的。直觀性教學是以鮮明、生動的具體形象,給予兒童視覺、聽覺的直接感知而進行認識活動的。這種直觀性有利於兒童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記憶。”大家知道,音樂是有聲語言,它通過聲音來描寫自然與社會現象,在國小階段,學生的思維正處於從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因此,國小的音樂教學應用形象直觀法,讓學生喜聞樂見。

課本中有許多插圖和圖解,它們不只是裝飾用的,有的是歌曲和器樂曲內容的寫生畫,有的則是對知識的形象化解釋,它們不僅增加了形象感和趣味感,更重要的是有助於學生對基本內容和基礎知識的理解,教師應加以充分利用。直觀教學不單單指教材、圖片、靜物等,一切視覺、聽覺、觸覺能夠感覺得到的畫面、聲音、環境、師生的精神面貌等都屬直觀教學內容範疇。因此,課堂教學環境的建設與音樂氛圍的營造不容忽視。一位教師是這樣佈置她的教學環境的:鋼琴上擺放一個漂亮的花瓶,花瓶裏插上幾束她親手採摘的小花;教室的一側設立了展示台,這裏擺放着學生的繪畫作品、手 工製品、演出照片等;學生的座位成扇形排列,圍在老師周圍;教室的牆上懸掛着中外藝術大師的照片,最吸引人的要數《貝多芬的家》這幅圖了:夜晚,寧靜的小院,微風習習、綠草如茵,彎曲的石鋪小路延伸到敞開的房門口,當你駐足停留時,那首《月光奏鳴曲》又從你的耳邊響起。這樣温馨、恬靜的教學環境連筆者都不願離去,難怪學生們下課也不願意離開他們的講課教師。

三、注重實踐教學,練就肢體語言表達

陶行知老先生非常重視實踐,在教學過程中“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那麼,在音樂教學中,我們也要注重實踐教學,練就肢體語言表達。例如,在教《理髮師》一課時,老師問學生:“同學們,平時生活中,我們都理過發,請説説你是怎樣理髮的?”學生各自説出了自己的理髮經過。老師又説:“請你們依據生活中的經驗,對《理髮師》這首歌曲的歌詞創作和歌曲表演提幾點建議。”學生們七嘴八舌,對歌詞提出了許多異議,根據學生的理解,他們到理髮店,沒見過年紀太大的理髮師,所以不應該稱為老爺爺;在表演這首歌時,應該加入文明禮貌用語。如“你辛苦了!”“謝謝!”同學們的建議都是來源於生活,同時提出音樂與生活不相符的現象。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提出的建議調整了教學。本節課全班學生參與,使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們不僅學習興趣高,而且通過學習還受到了良好的文明禮貌教育。通過真實情境的表演,由歡迎顧客進門,到整個理髮過程,最後送顧客出門,學生的表演惟妙惟肖。經過生活情境再現體驗音樂,通過音樂感受生活情境,使學生在整個的音樂教學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在實踐中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音樂課堂實踐中,學生在課堂中演唱、演奏、繪畫、舞蹈等活動必不可少,這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許多學生習慣了在同學面前表現自己,唱歌、表演不再羞澀,動手操作能力有了明顯提高,會使用許多打擊樂器、能通過音色辨別幾種樂器等。俗話説得好:心靈手巧;換言之,手巧必定心靈。音樂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之一,注重實踐性教學是評價教師教學能力標準之一。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開拓學生眼界

現代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對教育教學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對傳統教學模式產生了很大的衝擊。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以往的粉筆大都被多媒體替代。多媒體的聲音、圖像、視頻、動畫等手段的運用,可以化靜為動,化虛為實,把抽象的事務變得直觀具體,這大大突破了傳統音樂教學在時間、空間和地域上的限制,開拓了學生的音樂視野,增大了知識的含量,加深了學生的審美體驗。由於現在廣大教師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多媒體輔助教學贏得了廣大教師的青睞。我們看到,在各級教學研討課、優質課中,大有“無多媒體不成課”之勢。多媒體在國小音樂教學中得到了迅速推廣。可以説,今天的教育教學環境,為音樂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決條件。

但是對多媒體的運用也要恰到好處,不能全部依靠多媒體代替傳統教學。我們要永遠記住多媒體只是一種教學輔助工具,黑板、錄音機、幻燈片、掛圖等傳統手段在本質上也是一種提高教學效果、擴大教學範圍的教學工具,在適當的時候會比多媒體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因為教學是雙向互動的過程,教學中不僅有信息的交流、知識的傳遞,還要有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互動。另外,每個教師的教學風格也不盡相同,有些東西是作為“物”的多媒體手段所不可能具有的。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學過程不可能全按事先的預設進行,教師要根據課堂出現的新情況隨機應變,教師的範唱、動人的舞蹈、高超的演奏會給學生帶來全新的感受和體驗,這是任何多媒體技術都不能替代的。眾所周知,偉大的人民音樂家聶耳、冼星海時代,學校的電化教學設備狀況可想而知,不也培養出了令世人矚目的音樂家了嗎?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手段不能離開教師而單獨存在,更不能代替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

五、突出聽覺教學,課堂動靜結合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突出聽覺教學,因為音樂本身是一門聽覺藝術,聽,是音樂藝術最基本的特徵。聽覺是音樂學習的基礎,只有在聽的基礎上才能對音樂進行審美體驗。因此,教學中要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把聽覺教學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過程。音樂聽覺是指對音樂的感知、記憶和理解的能力,無論是演唱、演奏、視唱,都必須依賴於對音樂的準確聽覺判斷,必須要有一雙“音樂的耳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缺乏音樂美感,僅僅依靠單純説教,忽視音樂的整體形象,對音樂知識只是機械地講解、操練,就會影響音樂的教育功能。目前的國小音樂教學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許多教師把音樂課教學目標的重點放在了音樂知識的認知和音樂技能的訓練上,衡量一堂課成功與否的標準,主要看這節課學生掌握多少樂理知識,唱會多少歌譜。國小生正處於成長髮育階段,加強聽覺訓練不僅是他們學習音樂活動的需要,也是終身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聽覺訓練。

教學中除了突出聽覺外,還要注重對學生視覺的培養。因為音樂也是聽覺與視覺的綜合表現形式,聽覺體驗是音樂學習的基礎,而視覺感受是舞蹈欣賞的前提,在音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不管是唱歌、舞蹈,都是圍繞“聽”和“動”這個中心進行的,因此,教學中要動靜結合。在欣賞教學中,讓學生邊聽邊用動作來表現音樂形象,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靜”,是聆聽音樂的保障,“動”,則是鼓勵學生的參與意識。常言説,靜則思,動則表。欣賞樂曲一定要靜靜地聽,細細地想醖釀情緒、體驗作品,待創作的情緒達到了一定程度,學生會自然地動起來,且在動中樂,在樂中動,使欣賞達到高潮。

六、巧用教學評價,促進學生髮展

音樂學習比一般的知識學習更強調個性化的特徵,它不追求結果的一致,更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如何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學評價應從學習的真實性和情境性兩方面入手,通過對話、觀察等隨機性、過程性評價,獲得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及時給予鼓勵和指導。改變傳統的考試評價方式,使教學成為一種新型的、充滿樂趣和生機的、給學生以自信和鼓舞、多種可能性敞開的教學過程。例如,從教師的教學評語中,體現發展性評價學生:“你的提問與眾不同,很有創意!”“你真行!”“你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孩子!”“你可真聰明!”“你是一個很有音樂天賦的孩子!”等等。讓學生感覺我很有潛力。從夥伴的評語中,體現從不同層面評價學生,培養學生的互助、關愛、合作精神。例如,“你願意和同伴一起合作表演節目嗎?”此外還有家長眼中的寶寶等評價形式。總之,一切評價,都是為了學生全面、綜合地發展服務的。

音樂的綜合表現形式,決定了音樂課教師在教學中只單純地運用一種教學手段是遠遠不夠的,應在整個教學方法上、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和課堂整體佈局上,都要進行精雕細刻,注意各環節之間的有機聯繫,在有限的時間內,運用富有變化的多種手法,巧妙銜接、順勢推進,因材施教,當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讓學生產生意猶未盡的感覺,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國小音樂教育論文 篇八

摘要:隨着當前我國整體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素質教育也是緊跟其後,特別是面對廣大學子的藝術教育近些年來取得了巨大的發展進步,在這當中,音樂教育越來越受教育界的青睞。因此,本文從三個方面詳細分析了這種教學方法,即從音樂教育的基本內涵、音樂遊戲的基本特點和作用,以及音樂遊戲在實際教學中的實現要求三個方面,對音樂遊戲在國小音樂教學中的作用與實踐作以簡單説明。

關鍵詞:音樂遊戲;國小音樂;實踐與作用

音樂遊戲在當下國小音樂教育中起着舉足輕重的用,可以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與此同時也是調動學子對學習音樂積極性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音樂遊戲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輕鬆地學習大量音樂知識,同時又對音樂產生興趣。最終達到自主學習和自我開發的目的。除此之外,音樂遊戲還可以有效減輕教師的負擔,使教師告別原來呆板的教學方式。

一、音樂遊戲教育的基本內涵

有人曾經説過“音樂是教育之工具,教育是音樂之目的”,音樂教育由“音樂”和“教育”兩個詞組複合而成。這就要求老師們既要懂得教育的普遍規律,又要符合音樂的特殊規律。在以前的音樂教育中過於着重教育的普遍性規律,導致了“非藝術化”教學出現嚴重偏差,相反錯誤的強調音樂教學的特殊性規律,會造成很“專業化”的教學方面的突出問題。因而,通過以上觀點,結合音樂的內在本質是審美的,重新鍛造音樂的基本內涵應以審美為核心。在當前國小教育階段,老師和學生們過度依賴書本教材,教師在教學中教學模式過於單一、過於依賴理論知識,而學生因頂層引領有誤,除了課本知識外一無所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由於缺少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及前沿技術創新性的缺失,會造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愛好受到了不良影響。為此在教學中我們應當擯棄或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靈活處理教學方法,不斷引入新的教學內容,融合時尚潮流的藝術觀念來增強整個國小音樂教育的靈活性、有趣性。在這個時候,音樂遊戲教育應運而生。那麼音樂遊戲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扮演何種角色了?本文認為,“音樂遊戲”對國小生的誘惑魅力首要體現在“遊戲”兩字。眾所周知,初級教育階段的學習充滿了童真和好奇心,他們對一切自己未知的總是充滿好奇心,總是想着雞蛋裏面裝的是啥。因而,教育家藉助遊戲的天性和本能,加以巧妙的結合孩童的個性,使得音樂和遊戲很好的結合,能夠讓學生投入很大的精力參與其中。總之,將音樂和遊戲相結合,可以有效的縮短音樂教學和學生學習熱情之間的距離。因而在國小音樂教學過程中,有效的引進音樂遊戲是一種即新穎又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有效嘗試。國小音樂教育在以人為本的教育觀點下,以審美為核心,積極加強音樂和遊戲兩者相結合,這樣才能讓學子們愉快、高效的學習。

二、音樂遊戲的基本特點和作用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音樂遊戲的教學特點是顯而易見的。這種獨特的教學方式會在國小生身上發揮極大的作用,可以極大程度上緩解書本知識所帶來的枯燥和乏味,用形象生動及靈活有趣的活動代替了以前課堂教學的呆板、無趣。下面從若干角度闡明音樂遊戲的教學特色。首先,很大程度的帶動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好的教學方法和優質的課堂教學質量是音樂教學的潛在靈魂。因而,為了能夠最終增強音樂遊戲教學的質量和方法,真正達到音樂教學之要求,教師們必須採取各種有效措施,以便讓學子們對音樂教學這門課產生真正的興趣並用心去鑽研學習。在常規教學中,老師們會採取滿堂灌的教育方式,這樣顯得枯燥、呆板和乏味,不僅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而且最為可怕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活躍程度,使得教學進入惡性循環。但是,音樂遊戲教學於此相反,通過遊戲和音樂兩者相結合,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積極性,改變了以往教學中的開門見山式的滿堂灌教育。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採取適當時機和課堂氣氛,讓遊戲融入音樂元素中,同時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他們感受到音樂教育這門學科的獨有魅力和影像力,這樣使得學子們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與此同時,讓學生們自由隨性的發揮自己的才華,如此,即很好的滿足了孩童階段對一切的好奇心,又成功的達到了音樂教學的最終教育目標。總之,這種教學的成效相比於以前生搬硬套的教學方法,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其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只是起到簡介引領的作用,面對全社會人性化的發展程度越來越高,處處堅持以人為本,同樣不例外,音樂教學也要堅持以人為本,具體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最大程度發揮學生主人公的作用。學生的個性發展離不開周圍環境,在這個過程中,課堂學習是很重要的環節。老師也更加明白只有以學生為主人公,讓他們自我發掘、自我創造,才能真正掌握知識精髓。這就要求教師在全部音樂教學環節中,要特意創造獨特的、輕鬆愉快的氛圍,讓學生們在無形中緩解緊張的情緒;讓學生們不由自主的主動參與到富有的高尚情操與活力的動感音樂遊戲教學當中。同時可以調節學生在學習文化課時的緊張與疲勞,變成音樂課堂中的主人公和創造者。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音樂和遊戲兩者相結合的獨特魅力。

三、音樂遊戲在實際教學中的實現要求

大家都知道,如果在教學當中,使得音樂和遊戲兩者之間脱節,過得的在教學當中使用音樂遊戲會使得課堂氛圍混亂不堪,學生無視紀律存在,他們的學習效果自然就很難得到真正的保障,往往是單純在音樂遊戲中取得了快樂,而音樂知識卻沒長進,學生們要學習的知識和基本技能缺失。因而,在教學環節中,要明確音樂教育及音樂遊戲兩者的分界點和相互融合點,要掌握好兩者之間的比重和度,只有有張有弛的發揮音樂和遊戲教學的契合點,才能讓音樂教學的課堂變得靈動活躍、生動有趣,讓學生們自動加入課堂氛圍中,讓師生一起感受音樂遊戲教學這麼可得生動性、有趣性。首先,教師要以自己的情緒表現感染和啟發學生。不論是唱歌、歌表演等,都應該充滿感情,做到有控制地表現和渲染,和學生一起分享音樂的美感和自己的體驗。學生從情節表現中去找一系列動作的感覺,效果可想而知。教師的語音、體態、表情都應該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作品的藴涵。其次,教師應以不同的身份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並關注和滿足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產生的各種情感需求。在音樂活動中,教師不僅僅是教師,還可能是媽媽、小貓等不同角色。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主人公的身份,以逼真的情感和肢體語言帶領學生進入音樂氛圍之中。再言之,教師也應該具備分析和表現音樂作品的各種情感基調的能力,要學會和學生之間進行情感培養,並不只是要求學生用動作表達,更能引起學生對音樂包含的情感產生共鳴。總之,一切要以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為目標。

四、結語

音樂遊戲教育,音樂教育活動是一種情感活動。學生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有充分的愉悦感和個性化的表現空間,以致能夠讓他們獲得成功感,從而堅定學習的自信心。在教學中,不論是哪種形式的音樂,只有設置一定的情節讓學生去體會、去感覺,從心到身、從身到心,才能進入角色、進入音樂。當前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積極發展國小音樂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為了使音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教師對於教學方法要不斷進行摸索和改進。其中音樂遊戲憑藉它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和其與教學目標的契合成為國小音樂教學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