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教育研究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16W

國小教育研究論文新版多篇

國小教育研究論文 篇一

【摘要】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新時期的國小教育手段、形式、方法和目標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國小教育設計和規劃方案,對國小教育中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規範。本文結合自身多年的國小管理經驗,對目前的國小管理現狀及應對策略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新課改理念;國小教育;管理討論

教育管理是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一環,應用先進的教育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成效。國小階段是我國教育的根基。在新課程改革的觀念下,要改變國小教育觀念,就要創新管理理念,探索出一條適合學校發展的教育管理的途徑,充分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

1.新課程改革下的國小教育管理概念

在政府的大力倡導和指導下,我國的國小教育和教學管理現狀基本樂觀。由於種種因素,國小管理還存在諸多問題。

1.1應試教育的影響

雖然一直呼籲教育理念要不斷更新,但傳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依然存在,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教師仍然將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影響了學生的整體發展。

1.2教育管理團隊建設不完善

教育管理需要一個核心團隊,需要全員參與,做好全員的教育管理理念轉變工作。但是在現任教師中,教師的教學能力很大一部分,整體素質不能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學觀念要更新,業務質量需要提高,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需要豐富。

2.新課程改革國小教育管理分析

2.1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環境可以塑造人,良好的教學環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先決條件。《弟子規》走進國小校園。在國小校園推行弟子規,是一個明智的舉措,學生每天朗讀《弟子規》,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薰陶,雖然國小生不能完全明白《弟子規》裏的每一句話,但只要學生堅持每天朗誦,讓這些文字慢慢影響他們的思想。久而久之,學生會形成一種習慣,就會拿《弟子規》中的事項約束自己言行。

2.2提高教師管理意識

從現代教學管理的角度來看,教師不僅是傳授者,也是管理者,一方面是教師負責管理學生,管理教學設備等工作,直接參與教學管理;另一方面,每位老師在講課中,檢查學生的作業,測驗等教學活動,也真正意識到他們不僅僅是傳授者,而且也是教育和教學過程的管理者,不斷加強教學管理,提升管理質量和效率,逐步提高教學質量的績效考核比例,在教學質量上發揮績效考核的作用,這是提高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的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2.3教學方法與實踐相結合

在國小教育管理過程中,教師應從多角度開展日常教育教學,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和老師一起討論有效的教學方法,探索更為新型的教學思想和方法,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同時加強與其他學校的交流與學習,學習其他學校的在教學中的成功體驗,才能打造一支創新型,實用型的教師隊伍,以滿足課程改革的發展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使國小教師在新教學環境中發揮自己的潛在作用。才能有效地促進國小教育管理的持續發展。

2.4堅持以人為本,創新管理理念

辦學的宗旨主要是教育,而前提就是轉變教育思想。因此,探索新課程改革下的國小教育管理途徑就是創新辦學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管理思想。學校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以兒童為本”的健康成長理念。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應體現在學生教育管理中,從學生的發展需求出發,圍繞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終身發展服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教育發展學生首先促進其的`身心健康,使學生成為一個富有人文關懷的德仁行美的人,然後讓學生成為一名有理想,有抱負的傳承者。

2.5實施合理的激勵機制,完善教育管理隊伍建設

學校要想留住人才,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就要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以人為本,尋求發展之路。需要改變傳統的結論性評論方式,而應採取更有利於發展的評價方式,從多方位、多視角去評價老師們的教學工作,只有這樣老師們才能以百倍的信心致力於自己的事業,對自己的教學和改革從更長遠的視點去實施,改變了過去應試教育的思想,真正實施對學生們的成長和老師們的專業發展的有效評價,讓國小管理水平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結論:

國小階段的教育對學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它的影響不僅體現在國小生的行為上,而且還體現在學生未來的學習興趣和信心方面。要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就要不斷提高國小教育的管理水平,我們要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為學生創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創新管理理念,調動起教師的積極性。我相信,國小教學管理工作在眾多老師和學生的努力探索中將會變得盡善盡美。

參考文獻:

[1]劉建。素質教育呼喚班級管理科學化[J].思想理論教育,2005(11):72—74。

[2]徐進。新課改理念下的國小教育管理實踐與思考[J].華章,2009。

[3]劉宏。《小作家選刊》-2015基於新課改背景下的國小教育教學管理探討。

[4]賀利英。《軟件:電子版》-2014新課改理念下國小教育管理的探討。

國小教育研究論文 篇二

一、如何提升我國國小教育管理水平

第一,提升教師的管理意識。一提到教學質量,很多人都認為教學質量是校長以及教學主任的責任,這種誤區導致一些國小教師在工作中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其實國小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在:

(1)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直接參與相關教學的管理。

(2)教師在備課、授課、批改作業時要將自己放在教學過程中管理者的位置,這是提升國小教學管理水平的首要條件。第二,全員要參與到提升教學管理的運動中。全校師生都要參與到提升教學質量的運動中來,在這個過程中,全校所有師生、家長以及社會都要積極參與進來。

(1)學校領導要重視這個問題,要協調各方力量,保持及時的聯繫、溝通和交流,讓他們參與其中。

(2)要在學校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制度和教學組織,為教學改革出謀劃策,提供技術上的支持。第三,創建一個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教學質量的提升需要一個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這個大的教學環境是教學質量提升的必要條件:

(1)要為教學人員創造一個舒適、和諧的教學環境,確保教學人員可以不受到外界的干擾。

(2)學校要添置必要的教學器材,逐步強化硬件條件,保證這些器材在教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3)學校在對教室、校園的佈置時,要考慮到學生們切身的感受,爭取為學生提供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第四,加強對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效管理。中國的教育一直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教學質量的考核我們只是通過考試來衡量的,使得我們忽視了對過程質量的管理。在對國小的教學管理中最薄弱的環節就是家庭作業,具體表現在:

(1)學生的家庭作業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時間規定。

(2)各科教師在佈置作業時,由於只是顧及到自己的學科,忽略了各科作業的相互協調統一。

(3)雖然中國一直在提倡減負,但中國的學生家庭作業的負擔還是很重。

(4)課外活動往往都是注重形式。因此,要想實現教學質量在各個環節的提高,教師不僅要加強對家庭作業的管理,還要加強學科之間的協調,在佈置家庭作業時,要注重質而不是注重量。要加強課外活動的組織,確保將課外活動落到實處,保證管理的實效性。第五,學校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管理建設。教師隊伍的管理建設,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主要體現在對教師隊伍的培訓、進修、考核等。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培訓一般都是採取脱產進修和校內進行兩種方式相互結合。在校內,要將研討會、講座、個別性的輔導形成常態,讓一些優秀的、有經驗的教師將自己的寶貴經驗向一些資歷淺的教師傳授。在教師的考核方面,學校要建立完善、嚴格的教師評鑑體系,制定一套科學、嚴謹的考核機制,確保提升教師的工作水平。對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教師,要及時進行幫助,如果不能勝任工作,應調離教師崗位。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應依靠提升教學質量的管理思想作為指導。

二、結束語

國小教育教學的管理問題,是我們目前不能忽視的問題,我們不單單要制訂出一套合理、科學、規範化的制度,更要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波動,調動社會的各種力量,在情感和心理上進行思考管理。通過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加強教師隊伍的管理建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最終實現我國國小教育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國小教育研究論文 篇三

摘要:情感伴隨人的一生,而兒童時期的完善適合的情感教育是奠定良好性格、人格的關鍵,國小是情感教育和情感形成的重要場所。如何在國小中建立適合兒童的情感教育是本文的討論主要問題。

關鍵詞:國小教育情感教育

隨着教育研究的不斷髮展,兒童教育學科的進步,越來越的教師和家長都認識到了國小教育的重要性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學齡兒童在國小中接受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將伴隨着他們的一生,其中是情感教育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國國小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在最近幾年中被重視的,面臨着不少挑戰和需求,無論從哪方面都需要更進一步的發展和研究。

一、以學生作為主體對象

作為教育對象,學生自然是主體,無論是在知識教育還是情感教育中,教師都應該以學生為主體。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探討教育方法和方式判斷這一方法正確與否的標準之一。國小生通過觀察、接觸來感知身邊的環境,從而形成最初的經驗和認識,這種經驗和認識需要反覆的感受才能最終形成向兒童的記憶,影響他的選擇,表現為最後的行為,這時,教育者才能發現早已形成的道德情感。在情感教育過程中,應充分激發主動引導學生內在的“情感動力”,發揮其主體作用,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幫助學生去認識各種行為背後的道德選擇性。

在面對兒童學習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兒童的心理特徵和學習過程,操之過急和過分放鬆都會使學生產生倦怠感,必須把兒童情感發展的概念與兒童的年齡水平聯繫起來考慮。從一方面來講,國小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斷沒有明顯地區別,這是因為還處於道德情感的初期,特徵還不是很明顯,也易於引導,教育者必須善於引導,幫助他們走向正確的方向。

積極讓學生參與校內外的各種活動,做到情感與行動相配合。學校和老師要重視校外實踐活動重要性,鼓勵學生參加。例如科技知識館,福利院,甚至是春遊秋遊活動,讓學生接觸正面的社會事物,產生積極的情感,將這種積極的情感同行動相結合,最終產生正面的情感積累。

二、教師作為教育者的職責和義務

教師是學生的指導者,國小生對教師充滿了依賴性,教師不僅需要在知識上對學生進行指導,更要成為他們在成長道路上的榜樣。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才能通過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真誠地面對學生,與國小生進行有效的情感溝通,以自身做典範去積極地影響和感染他們。

(一)保護學生的情感健康

國小生的情感活潑外向且變化快。作為單獨的個體,他們逐漸開始產生自我意識和集體意識,開始對身邊的事情好奇,這時候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適合兒童接觸的,而作為教師的職責之一是避免國小生受到不良的影響,這樣做的關鍵不是將他們關在象牙塔內。

(二)幫助學生學會調節情感

情感的調節指的是個體本身對於自己不良情緒反應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能力。培養國小生對自己情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現在的兒童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而國小作為集體社會,要求團隊合作和分享精神。在國小情感教育中,要幫助建立國小生的情感穩定性,通過疏導教育協助國小生養成自我調控情感的能力。

(三)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情感價值

國小情感教育是的重要性可見一般,引導學生建立積極的情感更是重中之重,情感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最後能夠成為和諧發展的人,對社會對國家做出貢獻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

要幫助兒童去面對是非選擇,協助而不是代替他們做出決定,讓他們形成對是非曲直的自我判斷力是非常重要的,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讓學生在關愛中的理解成長的內涵。

三、家庭教育和父母行為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家庭和父母的力量在國小生的情感教育過程中是無可比擬的。國小生早期在家庭中的教育已經對國小生形成了非常大的影響,而學校的情感教育也要和父母進行溝通和配合,任何老師和學校都不能代替父母對兒童健康的情感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家庭教育和家長的言行始終深刻地影響着兒童各方面的發展,尤其是情感發展,對世界的看法,對生活的感悟。

(一)家庭教育和父母行為對學齡兒童的重要性

家庭是兒童獲得一切的地方,家庭和父母的力量在國小生的情感教育過程中是無可比擬的。國小生早期在家庭中的教育已經對國小生形成了非常大的影響,而學校的情感教育也要和父母進行溝通和配合,家庭教育和家長的言行始終深刻地影響着兒童各方面的發展,尤其是情感發展,對世界的看法,對生活的感悟。父母的言行深深影響着兒童。

(二)家庭教育和父母言行對學齡兒童的影響力

家庭教育具有權威性,兒童在感情和物質上對於父母的依賴性決定了父母的權威性,父母對於兒童的約束力很大,兒童對於父母有很強的信賴感,這種信賴感會隨着兒童年齡的增長和父母行為的正確與否逐漸增加和減退。

家庭教育和父母的言行對兒童的影響力在兒童成年之後都會顯現,很多人在成年後會選擇和父母相同的職業,擁有和父母相似的生活習慣,甚至以異性父母作為擇偶標準。這些都是家庭和父母影響力的最好證明。

(三)反面影響的消除困難

在學校中,教師們都聽過5+2=0這句話,意思是説五天的學校正面教育在學生回家兩天之中接觸到不好的影響,會功虧一簣,甚至有的老師提出了5+2=-1這句話。足可見家庭教育的負面影響是很難消除的。父母或者長輩的不健康言談和行為會使小兒童留下強烈的印象,尤其是在這些不良行為和兒童在學校學習內容相牴觸的時候,小兒童往往習得是家庭行為,因為對於他來説,這行為早已習以為常,更加熟悉。

四、小結

國小中的情感教育是需要學生教師和家長多方參與的工作,只有在學生產生情感回饋的情況下教育才能產生效果,良好的情感教育更需要家庭的力量。對於國小生的教育是從出生就由父母開始的,在學齡階段進入學校後,又有教師幫助完成的,而不是孤立的階段教育。而且教育本身就是終身的,不是可以劃分階段的。

參考文獻:

[1]毛信元。石婷。淺析我國中國小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

[2]劉長雙。春風化雨潤真情——淺談中國小情感教育[J].中國小教育與管理。2004。

[3]餘慧斌。國小情感教育的特點、內容和方法[J].上海教育科研。1987。

[4]袁興來。國小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知識經濟[J].2009。

國小教育研究論文 篇四

一、新課改理念下國小教育管理的現狀

學生個人因素使德育管理效果不明顯。現在的國小生,在家都是獨生子女,爺爺奶奶寵,爸爸媽媽愛,從小嬌生慣養,思想品德的意識非常薄弱。而且,受到現代文化的影響,對過去那些革命英雄事蹟,董永賣身葬父的故事沒有多大興趣,現在社會也沒有以前那麼單純,爸爸媽媽從小就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説話,久而久之,孩子對外界的人變得漠不關心,那麼,助人為樂的行為少了,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的事沒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變得越來越淡了,學生腦海裏的道德意識非常非常薄弱,這一因素,就導致了學校的德育管理工作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新課改理念下國小教育管理的實踐

1、《弟子規》走進國小校園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和沉澱了許許多多優秀的文化,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總結出了很多值得後人學習的文字,《弟子規》就是古人德育的智慧結晶。《弟子規》用簡短的語言,高度概括了人們應有的行為舉止,在國小校園推行《弟子規》,是一個明智的舉措,學生每天朗讀《弟子規》,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薰陶,雖然國小生不能完全明白《弟子規》裏的每一句話,但只要學生堅持每天朗誦,讓這些文字慢慢影響他們的思想。久而久之,學生會形成一種習慣,事事都與《弟子規》對比一下,檢查自己的言行是否有不妥的地方。雖然這種德育管理方法需要的時間相對比較長,但效果是非常好的。

2、社會道德對國小教育管理工作的支持

學校,家庭,社會,要為國小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德育支持。讓社會的浮躁遠離國小校園,還給國小校園一片寧靜與純潔,給國小一個良好的德育氛圍,幫助學校落實貫徹德育工作。家庭教育也要配合學校教育管理,給孩子一片聖潔的土地,讓孩子的心靈得到洗禮,幫助孩子樹立一個健康的心理,塑造孩子完美的品格,讓孩子心中有一塊淨土,去領悟生活中的真、善、美,並積極主動將這份真、善、美傳遞下去,推動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

3、實事求是推進國小教育管理工作

國小教育是一件嚴肅認真的事情,教育機構都必須實事求是地對待,國小德育工作不是兒戲,也不是學校和學生一起演一出精彩的戲,做樣子給領導看看,領導也省心地回去再向上頭交差。國小教育管理工作要真正落到實處,實事求是。領導們每一次的視察,要能真實地反映當前國小教育各個環節中存在的問題,而不是學校想方設法去掩飾學校存在的一些問題,不去解決問題,讓問題遺留下來,慢慢地,時間久了,問題就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到最後問題暴露出來的時候,已經無法再去解決。結果就會導致一些學生道德素質敗壞,影響整個班級的學風,甚至整個校園的校風,最終,敗壞整個社會風氣,毀掉了學生的美好前途。因此,教育,一定要謹慎對待,任何一個小問題都不容忽視,要真實反映問題,解決問題。國小教育工作是教育的起步階段,國家和社會都非常關注,國小生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國小教育的好壞,直接關係着國家的未來與命運。國小教育管理工作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落到實處,改善國小教育現存的不良現狀,達成新課改的最終目標,為祖國培養優秀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國小教育研究論文 篇五

【摘要】教學質量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創造出來的,而不是檢查出來的;是教出來的,而不是考出來的。有效的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與保證,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學工作。學校管理是否精緻,是提高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性關鍵。因此,教學質量的管理必須抓質量形成的全過程,也就是抓教學質量形成每一環節。

【關鍵詞】教育;教學;管理

國小教育是人生最基礎的教育階段,可以説事關每個人的一生,為此,國小生的教育教學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發展新時代的高素質人才,教育管理理念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國小教育對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創辦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國小教學管理人員,要集中精神,不斷地吸收多方面的力量,為教學人員構建舒適的、和諧的教學環境,使教育工作人員不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從而避免影響其教學水平的提高;為學生創設優美、安靜、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這樣不僅有助於學生的學習,還能加強對學生各方面的有效管理。筆者根據多年國小教育管理實踐,談談對當前國小教育管理的看法。

一、理論與實際結合,走有特色的辦學之路

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要始終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從本校的具體實際出發,正確制定本校的管理模式,堅持有本校特色的辦學之路。作為教育管理者,要結合當前社會發展的總體趨勢和對人才的需求,並結合本校的教學實際,制定適合本校的管理制度,推廣具有自身辦學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以充分解放教學中的生產力。其次,教育管理要立足於本校的辦學條件,充分認識本校學生的特點和師資力量,與新課改理念原則相結合,發揮最有效地管理。最後,定位學校發展目標,擬定學校中長期發展計劃。發展計劃重視管理工作在縱向發展過程中的改變與發展。它強調學生與教師的專業發展、個性發展和共同發展。能夠激發教師和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發展動力和內在動力,有助於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師生的多元、全面和可持續發展,並在發展的過程中同時培養學生健全豐富的數學情感與認知態度,提升教學管理的實效性。

二、創造美好的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包括教師的工作條件、教學設備、班級風貌等因素。美好的教學環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地方,只有學校充滿了文化底藴,才能在學習和生活中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想促使教學環境一直處於一種良好、平穩的發展狀態,教育管理者就需要根據本校實際情況進行良好的教學環境的構建。作為學校的教育管理者,首先,要積極開發和利用校園環境中的教育資源,為教師和學生創建一個和諧舒適的教學環境;其次,要積極吸引資金,引進教學設備,增強教學效果,充分發揮現代教學設備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再次,班級環境是對學生影響最大的因素,教育管理者要注重班級環境的創建和教師的佈置,建立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形成良好的班級風氣,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創造一個良好的氣氛和環境。

三、堅持以人為本、創新管理理念

辦學的關鍵是教育,而辦學的前提是教育思想。只有與時俱進的教育思想,才能培養出現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因此,探討新課改下國小教育管理之路的首要任務就是創新辦學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管理理念。只有創新管理理念,與時俱進,才能結合本校的實際,創造出有效的教育管理策略,從而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學生素質的提高。所以,教育管理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真正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不僅僅要從物質手段上入手抓好教育管理工作,更要從情感思維上開拓國小教育管理的新思路。其管理理念主要體現在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一方面,教育管理工作要體現教師的作用,注重教師的發展,不僅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還要喚醒教師的教學意識,挖掘教師的教學潛能。另一方面,教育管理更要注重每個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不管是學校教育管理者還是上課教師必須時刻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和科學文化內涵。另外,在學校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學生個性的尊重和保護,實現學生個性與教學共性的完美結合。

四、搞好教學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提高教學質量是教育管理的關鍵部分,也是教育管理的最終目的。但是教學質量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造出來的,是制度和約束不出來的。因此,教育管理在注重制度管理的同時更要強調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將教育管理的重點轉移到教學環節的管理上來。如在家庭作業的管理上沒有形成統一規定,各科教師在佈置家庭作業時也缺乏協調,學生家庭作業較多,學習負擔較重。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對學生家庭作業實行宏觀控制,協調各科家庭作業,幫助教師提高佈置家庭作業的質量。

綜上所述,國小教育管理不僅要切合實際的制定科學合理的制度和規範,更要從情感上對學生進行分析,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為學生和教師創造一個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楊瓊。加強養成教育應以科學化的管理為保障[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8(12)。

[2]張延鬆。國小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M].考試周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