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論文精選

電影音樂賞析論文【新版多篇】

欄目: 論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5.61K

電影音樂賞析論文【新版多篇】

音樂賞析論文 篇一

淺談高中音樂賞析教育

記得中國頂級的成功學激勵大師陳安之講過:比爾蓋茨之所以會成為世界首富,答案是他具有非凡的眼光,選擇了最具前景的軟件行業,如果他選擇賣燒餅,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由此可見“選擇”的重要性。在我們身邊很多人每一天都在任勞任怨、勤奮努力的工作,但收穫頗少,平凡依舊,原因是沒有選擇真正屬於自己的方是與方法。高中音樂鑑賞教材作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依據,對整個教學活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據大綱、教師、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教學內容就顯得尤為重要。

學生強烈呼喊:我們努力過但沒有“興趣”

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因為音樂課堂沒有他們想要的東西。所以大多數同學在課堂上要麼是迎合老師,做出一副很認真的模樣;要麼是趴在課桌上睡覺或聽音樂;要麼是帶上其他文化科作業或課外書籍等等。總之,他們在音樂課堂上找不到他們的需求。那麼,學生對音樂鑑賞課的需求是怎樣的呢?

與時俱進,追求音樂的流行美

現代世界,包括音樂在內的各方面都在飛速的發展。無論是音樂創作,還是音樂表演,都在技術上,藝術上有了很大突破,緊緊的體現了時代氣息和人們對音樂文化的需求。作為欣賞主體的學生,理所當然對音樂的品味也越來越高。經過筆者教學實踐發現:

時尚旋律美,是學生音樂鑑賞的首要需求。在《學堂樂歌》單元中,學生對教學內容比較陌生,缺乏興趣,甚至認為其旋律老土,沒有新意。課後,我認真的反思並作出了調整,我將“學堂樂歌’和“校園民謠”結合起來,課堂上簡略的聆聽“學堂樂歌”,重點是欣賞具有時代氣息的“校園民謠”。比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等,這樣既抓住了學生的興趣,又自然的進行了同類音樂的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明星表演美,是他們內心的“榜樣”需求。在欣賞民族歌劇唱段《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時。因為他們這個年齡階段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偶像,都有自己的“明星夢”。所以,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總是找到不同明星的多個版本的音樂給同學們欣賞,以便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共鳴。

浪漫意境美,是他們放飛心情的需求。在鋼琴音樂單元,我們欣賞了肖邦的《“革命”練習曲》和李斯特的《愛之夢》,兩首音樂都是浪漫主義鋼琴音樂的傑作。但學生更喜歡《愛之夢》,因為《愛之夢》更讓他們覺得“浪漫”,更適合高中生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總是從他們的興趣入手,由淺入深,選擇一些諸如《神祕園》、《神話》等音樂作為教學內容的補充,逐步過渡到對他們來説較“難”的音樂,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動聽配器美,是他們體驗音樂魅力的需求。在流行風單元,我們欣賞的是毛阿敏1988年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唱的《思念》,學生反映普遍較差,隨後我立即播放了同樣是毛阿敏在“同一首歌”上演唱的《思念》,學生馬上興奮起來。因為音樂家對這首歌曲進行了重新配器,使其在音色、和聲等更富於流行美。

由於高中生的年齡結構和心裏特徵,他們對“流行美”的需求還很多很多,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用“心”去發現,用“行”去實現他們的“需要”。幫助他們挖掘出時尚、經典的音樂作品。

簡單直觀,力求音、畫、舞結合

音畫結合。例如:在欣賞《西出陽關無故人》和《高山流水致家園》兩個單元時,我們可以根據音樂所藴涵的意境,選擇《唐之韻》等視頻音樂文件進行播放,使學生在聽覺中領悟意境,在視頻中理解音樂。這樣就讓較難的音樂變得直觀簡單、一目瞭然。

音舞結合。例如:在欣賞《非洲歌舞音樂》單元時,由於其音樂和舞蹈有着相當密切的關係,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忌諱對他們進行孤立的欣賞,而要讓音樂與舞蹈有機的結合,從而更加深刻的瞭解非洲歌舞音樂的相關知識。

音畫舞結合。例如:在欣賞《爵士樂》時,筆者找到了著名爵士舞的視頻片斷進行欣賞,讓學生一邊聆聽,一邊哼唱,一邊模仿舞蹈,既滿足了學生的“需求”,又使課堂得到了良好互動。

電影音樂賞析論文 篇二

賞析電影音樂中的長號

[摘 要]長號的音色高亢,輝煌,莊嚴壯麗而飽滿,聲音嘹亮而富有威力,弱奏時又温柔委婉。其音色鮮明統一,在樂隊中很少能被同化,甚至可以與整個樂隊抗衡。能演奏半音音階和獨特的滑音,常演奏雄壯樂曲的中低音聲部。本文通過七部影片的電影音樂的創作,闡述長號的音色特點以及在電影音樂中所起到的作用。

[關鍵詞] 長號;電影音樂;銅管樂器的特性

影視藝術是一門視聽藝術,人們同時運用着視覺和聽覺這兩個人體最重要的感覺器官進行欣賞電影、電視。隨着影視藝術一百餘年來的發展,影視音樂已成為一種具有重要藝術價值、獨具魅力的藝術表現形式。影視作品的音樂人充分發揮長號這一具有無限魅力的銅管樂器,在不同作品的不同情境中運用長號貼切地襯托故事情節。

一、長號的“氣勢磅礴”

《魔戒》三部曲系列影片是電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一。它的成功得源於史詩般的原著、近乎完美的改編劇本、優秀而敬業的演職人員,當然更少不了與之匹配相稱的美妙音樂。而其中一個旋律使用了長號,通過氣勢磅礴的音樂,使影片的這一部分對觀眾的感染力大大提升。

一個人類王國岡多的首都白城是一座鑿山而建、上下共七層的雄偉城市。觀眾第一次看到它是跟隨着縱馬飛奔的主角風馳電掣般從最底層一圈圈環繞而上至最高層。這樣的鏡頭固然能帶給觀眾一定的視覺衝擊,但真正讓人感受到白城恢宏氣勢的是那背景音樂。圓號、長號、單簧管的合奏穩重、渾厚而又高低起伏,威嚴的王者之風不言而喻。長號那渾厚、肅穆的低音引領着觀眾跟隨主人公進入到影片的情節,猶如身臨其境一般感受那莊嚴的氣氛。

二、長號的“奮勇前行”

在電影《孫中山》“鎮壓商團”一場戲中,導演採取了“殘缺”的表現手法:畫面中沒有商團的官兵,沒有雙方交戰的場面,而是由一系列黃埔軍校的學生軍整齊列隊跑步前進的鏡頭、一系列的爆炸鏡頭、一系列的火燒木柵欄的鏡頭,將這些鏡頭交叉剪輯在一起,形成一種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虛實結合的效果;重疊的爆炸聲,重疊的木柵欄倒塌聲,暗示商團軍已被鎮壓。緊接着小號和長號吹奏出衝鋒號式的旋律,寓意黃埔軍繼續向前進。這場戲的音樂和音響高度統一,聲音虛實結合,令人回味。這段音樂的長號旋律又使觀眾彷彿充滿戰無不勝的力量,為我們指引前進的道路。

三、長號的“低音之美”

《獅子王》這部電影堪稱經典,是動物界中的“哈姆雷特”。講述了小辛巴從出生到經歷種種磨難終成為一代國王的傳奇故事。在影片27分左右時,大象墓地中出現的一道陰冷的綠光,奠定了這個註定惡狠的形象的反叛角色——刀疤。刀疤的配音是著名電影明星吉瑞米艾恩斯,他的聲線條件很符合這個形象的要求。並且在演唱這首曲目時,同樣運用了講唱的風格。音樂的製作更加營造出恐怖的氣氛。

並且這一段是電子合成器製作的。交響樂的演奏把音樂捲入了不可逆轉的緊張氣氛。在配器上,作曲家大膽運用長號吹奏低音區旋律,高音區則用絃樂的固定摸進音型,把音樂的情緒逐層推進,緊湊的與畫面結合。長號不穩定的低音演奏使觀眾心中極其緊張,都在為小辛巴的命運捏一把汗。

四、長號的“極強穿透”

《飛屋環遊記》是戛納電影節歷史上第一部動畫電影、第一部3D電影作為開幕式的影片。在老卡爾的正義與蒙茲的邪惡戰鬥即將開始時,一種凝重的色彩籠罩下來,作曲家在低音部用了一種強悍力度的節奏型,預示着龐大的威脅勢力。接着是小提琴很密切的三連音在高音區連續的演奏。此時,在低聲部運用了大號、長號等穿透力音色極強的銅管樂組奏出不祥的長音,渲染出正、反之間衝突的艱難和戰鬥的不易。在影片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中,恢宏激昂的管絃樂拉開了聲勢浩大的戰鬥序幕,將跌宕起伏的戰鬥表現得淋漓盡致,呈現給我們一場十萬米高空的視聽奇觀。

五、長號的“模仿之力”

《喜瑪拉雅》獲得了第25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和最佳音樂兩項大獎,片中的配樂極具獨創性、完全不同於好萊塢風格。在喜瑪拉雅山的西北角,尼泊爾王國境內,有一個叫多波的村莊。對於村民們來説,每年的大事兒就是在酋長的帶領下,趕着犛牛馱上鹽,越過重重山巒,長途跋涉去另一個部落交換糧食。不服老的霆雷帶着老夥計們出發了,其中還有他的兒媳和孫子小帕桑以及當了喇嘛的二兒子帕桑。

在霆雷興奮的吆喝聲和送行老伴的喃喃祝福聲、同行老人們的談話聲以及霆雷不斷髮出的催促聲中,背景音樂恰到好處的響起了,管絃樂隊銅管組的長號對藏族法號音色的模仿顯得非常突出,給人難以磨滅的印象。如果説法號的音色是對以老霆雷為代表的藏族古老傳統的闡釋,那麼作為對比,充滿動感與活力的主題變奏就是對以卡瑪為代表的新生代的讚許和肯定,這羣青年人正體力充沛地行進在路上……長號對藏族法號音色的模仿雖然缺少原汁原味的宗教音樂色彩,但卻增添了影片的情感色彩,體現出老霆雷為代表的老夥伴們不服老、不認輸的高貴精神,深深打動了觀影的人們。

六、長號的“粗獷低沉”

影片《黃金羅盤》講述了一個發生在魔幻世界中的故事,看似平凡卻命中註定的小女孩,通過一塊能夠指示未來方向的黃金羅盤,開始了拯救他人、尋找自我的奇幻旅程。邪惡的勢力不甘心就此放過女主人公,他們不斷地派出爪牙來攻擊女主人公。這個時候我們聽到的音樂,屬於比較戲劇性、比較誇張的音樂,大量的運用了許多作曲的技巧,模進、分裂、展開、轉調,等等。每當出現銅管的全奏,給觀眾的感受就是非常的頑強、非常的執著、非常的有信念、有信心。

銅管的進入也不是每一次都全奏,有些時候突出的是長號。長號在銅管裏面屬於低音樂器,音色本身比較粗獷、比較低沉,表現的是邪惡勢力的強大,這時觀眾會感覺受到威脅一樣,具有強烈的不安全感,深深地為主人公感到擔心,很好地將觀眾引領到故事情節中。

七、長號的“強烈衝擊”

《凱斯賓王子》是根據著名的英國文學家劉易斯的同名小説《納尼亞傳奇》改編的第二部,這部影片是繼《魔戒》之後產生的另外一種奇幻史詩電影。這部影片和第一部相比戰爭場面的增多使影片場面更加宏大,人物矛盾衝突的加劇使得音樂的氣勢也更加恢宏。納尼亞人的族羣是很多種類的,比如説裏面有一個小老鼠,作曲家用木管組一些切分的節奏打造出小老鼠進攻的時候這種敏捷的身手,飛鳥盤旋而下的時候視覺上是非常有衝擊力的,在音樂上定音鼓的滾奏,然後加上銅管組的長號、大號的這種長音,把這個飛禽的力度都做出非常有氣勢的進攻,表現出納尼亞人收復領土、追求自由的必勝決心。

電影音樂賞析論文 篇三

《愛有來生》電影音樂賞析

[摘要]電影前三十分鐘,場與場的剪切,鏡頭的旋轉與晃動,光影帶給人的年代感與神祕感和出彩的音樂,開篇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讓人見識到了一個女導演的細膩。作為俞飛鴻的第一部作品,《愛有來生》如同她驚鴻一瞥的眼神一般燦爛奪目,這是一個女人私藏十年的心事,今日拆開了線頭緩緩示人,似乎有點古板陳舊了。電影畫面唯美夢幻,清揚委婉的電影音樂讓這本就悽美的故事更增加了一絲肝腸寸斷的韻味。

[關鍵詞]光影;女導演;俞飛鴻;電影畫面;電影音樂

一、醖釀十年的誠意之作

影片主角莫小玉租下了一座荒廢的院落,卻在其中發現了一個僧人的孤魂,這個僧人給她講了一個50年前的故事。電影開頭用搖曳的鏡頭模擬鬼魂的視角,在這個荒山野嶺的院落中穿梭來去,短暫的驚悚之後,情節就進入了愛情的主線。50年前這份先強婚後相戀的愛情在邏輯上是通順的,這條線中的前一段段奕宏用盡手段試圖博得美人一笑,卻只能聽到一句“茶涼了,我給你續上”;中間一段則反了過來,俞飛鴻不離不棄地守候出家的段奕宏,兩人的冷戰以“打碎茶杯”為象徵宣告終結,於是就形成了僧人與美人相伴的奇異景象;最後用仇恨“暫時”終結了這段愛情悲劇。《愛有來生》用講故事的方式來講故事,手法並不新鮮,但好在節奏控制得不錯,每次轉場都照應故事的轉折,因而顯得順暢流利。

原著小説《銀杏,銀杏》讓俞飛鴻牽掛了整整十年,所以稱這部作品為“十年磨一劍”確實不為過。如果一個導演用了十年的時間來不斷地體味一個故事,那她基本可以不用劇本就能拍了,因為在醖釀的過程中畫面已經成竹於胸,在當下浮躁的創作風氣中這種推敲拿捏的創作傾向顯得彌足珍貴。

影片非常認真地講一個愛恨糾結纏綿的愛情故事,但總體説,故事講得四平八穩,大部分劇情略顯平淡,缺乏引人入勝的興奮點。結尾是高潮部分,通過長時間的平鋪直敍,終於迎來令觀眾情緒波動的一刻。飾演者段奕宏的表演也同樣的文藝青年。他突然出家也缺乏足夠的鋪陳,説到底就是影片劇情設計還顯稚嫩,如果再發生一些戲劇衝突,矛盾的累積,量變產生質變,才更有説服力。

該片原本定於8月26日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全國公映,追求完美高要求的俞飛鴻卻發現拷貝的洗印質量令她感到非常不滿,為此還與發行方發生了爭執,寧可錯失黃金的七夕檔而推遲上映。正是因為有了俞飛鴻的高標準高要求才讓我們看到了一部完美的《愛有來生》。其實導演的處女作更重要的還是賺取口碑,為將來更好的發展贏取機會。雖然票房不佳,但是觀眾的評價還是很高的,俞飛鴻今後仍然大有可為!

二、悽美浪漫的音樂渲染

這部電影可貴之處在於題材方面的創新,就是近年來少有的能讓“鬼”直接走到銀幕上直面觀眾。在這一點上,《愛有來生》算是做到了一點突破。音樂依舊是出色,緊密達意,而又綿延不絕,讓鬼魂講述下的那段故事超越了現實而撩人心扉,片末倒茶的一場戲,淚水盈眶、水滿而溢杯,終於狠狠感動了觀眾。

《愛有來生》似乎在試探人們的心腸,人心有多冷漠,它就有多動容,我不清楚電影是不是漸漸成為一種疏離的藝術,至少這一刻,情感已經佔了上風。畫面很漂亮,鏡頭的處理也有些獨特,流轉的畫面與百轉千回的心思暗暗相合,華美豔麗的自然風景與素樸古舊的起居環境相映生輝,曼妙詭異着,搖曳多姿。周天寫的音樂非常出彩,旋律悽美大氣,運用音樂將悲情的氣氛烘托至極點。

影片中的音樂都沒有歌詞,主旋律也並不清晰,但是總讓人覺得,這樣的畫面就應該配上這樣的音樂。無論是激烈也好、舒緩也好,畫面與音樂音效的配合可以説是天衣無縫。大概也正是因為音樂營造出的氛圍,讓觀眾在結尾處終於忍不住流下眼淚。惟一的缺憾就是,有時候音樂的跳躍性太強,如果能夠漸出的話就會更完美,不過這對影片的整體音效影響不算大。《愛有來生》除了一個動人的故事之外,片子的場景和畫面也是精緻得讓人讚歎,田園般村落、茫茫草原上成片盛開的杜鵑花,鮮紅衣着與周圍場景的對比,極具視覺衝擊力。

包括開場那斑駁破舊的場面,本片的攝影和美工居功至偉,技術上的成功以及電影故事本身的美麗。俞飛鴻透過女性的視角,用極其唯美的方式,將一段人鬼情緣,講述得美輪美奐、悲情纏綿。十年磨一劍,感人的故事,古典的畫面,悽美的愛情,循序漸進的情感積累,結尾時決堤而出。一曲肝腸斷,觸動愛的琴絃。

埃·蘇里奧説:“電影世界始終擁有一種音樂,這種音樂從氣氛上帶領電影世界構成了一種特殊的幅度,它不斷地豐富電影世界,解釋這個世界,有時還校正甚至是指揮它。”音樂在影片《愛有來生》中始終起着加強節奏,創造戲劇性和抒情性的作用。影視是“一次性”的藝術,電影欣賞的封閉性空間和有限的時間限制,使創作者在處理 故事時間時無法像小説那樣細緻地運用描述,它更強調迅速而有效,過多的敍事會妨礙觀眾理解,因此較之文字,影視的敍事必須要單純,線索明晰,發展緊湊。

電影《愛有來生》的“刪繁就簡”工作多體現在對原作對話內容的精簡上,用更多的電影擅長的鏡頭語言來代替平淡無味的單純敍述。同時不忘“添磚加瓦”使內容豐富起來,根據情節需要,增加了小玉好友雅萍這一角色,不但不覺得贅餘,反而更加深了影片內容的深度。雅萍的前世名作小蘭,是阿明身邊的丫環,一直深深地愛着阿明,後在敵寨滅門時被殺死。剪不斷的前生,離不開的今世,誰也沒繞過誰,誰也沒饒了誰。這不正是原作作者想傳遞給我們的信息麼。

三、細膩婉約的拍攝風格

電影的確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節奏平緩、敍事流暢的愛情故事。片中涉及了“鬼片”這種元素,單憑這一點電影足以在內地電影中出類拔萃了。首先內地中的鬼片無外乎兩種風格,一為魔幻類型,如《畫皮》,二為説教意味,如《死者對生者的訪問》。像本片這樣藉助鬼片題材而闡述一個純粹愛情故事,在內地電影可謂前無古人;其次,電影雖説為鬼怪題材,但並非為恐怖題材。不可否認電影的確有拍成一部恐怖片的潛質,開場中那古老陰森的古廟,斑駁破舊的黑白照片,還有夜色中鬼影重重的銀杏樹,極具駭人味道。但是電影在處理這些場面的方法上()極為獨特,緩慢而又平滑的鏡頭,從遠景到細節,無不散發着一種美麗的氣息,這在引出下面的愛情故事中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一個鋪墊作用,這些看似滲人的場景實際是隱藏了一個“情約前世,愛在今生”的動人故事。

演員方面,兩個人的演技算得上中規中矩,沒有太多的亮點,也沒有太大的紕漏。俞飛鴻身上有阿九那個時代的氣質,但面貌卻稱不上古典。如果女主角換作一個古典氣質更強一些的演員就會好得多。段奕宏的形象和氣質都與阿明這個角色有些出入,無論他的表演如何到位,也會讓人覺得格格不入。

如果換作一個書生氣稍重一點並且有些傲氣的演員會更好。片子整體平淡但所藴涵的感情卻隨着平淡的對白和幽深的氛圍一分一分沉澱,直到最後猛然爆發。隨着情節的發展,從開始到最後,所獲得的感情並沒有流失,而是沉沉地埋在心裏,直到最後茶壺掉到地上時隨着茶壺的崩裂而一併爆發。眼淚也隨之決堤而出。此刻受到的衝擊甚是震撼。畫面清新自然,幽靜深邃,很喜歡這種風格。演員演技沒的説,都是實力派演員。特喜歡俞飛鴻的眼神和微笑時上翹的嘴形,給人睿智、狡黠、知性的美感。相比當年的驚鴻仙子更添加了一份成熟的魅力。

雖然,電影是視聽結合的藝術,但是,能用視覺語言講清楚的地方就別用過多的旁白,這樣,會給觀眾造成一種這個故事是“我聽説的,而不是我親眼所見的”。因此,在阿明回憶的時候,可以直接地用鏡頭推向阿明的眼睛,然後疊印出回憶的鏡頭,這樣,觀眾也自然知道是在回憶“前世的事”了。電影畫面細膩而大氣,影像充滿了詩意的境界。純熟而富有張力的表演,比如莫小玉舉手投足間端莊憂鬱的氣質,比如阿明策馬揚鞭的豪爽與明朗以及柔聲絮語時流露出哀而不悲、幽而不怨的深沉。從表演上看,二人真是相得益彰,精彩紛呈啊!情節設計精巧,節奏把握得精準。

無論是主次線索的交錯並行,故事首尾的閉鎖圓滿,還是矛盾衝突設置的緊張度,都很有好萊塢的風範。怪不得,一些資深電影人都説該片既照顧了觀眾又遵照了藝術規律。可以説該片是近年來少有的,兼具商業和藝術雙重氣質的佳作之一。但是,餘以為,它的得意之處其實還不全在這裏。影片傳達出的關於愛情與死亡主題的東方情思,更值得反覆品味和深思。

《愛有來生》的選景非常講究漂亮,雲南宜人的自然風光造就了影片美麗的場景畫面。幽幽草原,古色古香的山寨,幽靜的寺廟,還有那棵寂寞的銀杏樹,可謂美景盡收。影片整體的畫面明亮,色彩鮮豔,稍有偏綠色調,沁人心脾。長鏡頭的諸多使用讓整體的畫面充滿了命運感、哀愁感,旋轉鏡頭的運用讓整個畫面產生了動感,是隨着時間一起在流逝的。這麼多出彩之處,要歸功於俞飛鴻與拉來的強大的製作班底的良好合作:攝影指導黎耀輝、服裝設計莫小敏、剪輯林安兒、錄音知道王丹戎。統統都是大片級的幕後班底。

當然,還有片尾字幕的特別感謝中出現的那些大腕們,想必作為俞飛鴻的好友,肯定給予了她很多的指點,為影片助力不少。這也是為什麼俞飛鴻的導演處女作能夠如此嫻熟成功的原因之一,俞飛鴻從演員到導演的成功轉型,是和他這些朋友們分不開的。從影片的整體角度上來説,俞飛鴻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這部電影讓很多人可以明白:愛情,不要許下來世,這一世好好相愛,來世:就沒有機會了。《愛有來生》其實愛是沒有來生。珍惜生命中這種寶貴的感情。來世,誰是誰的誰,就已經不知道了。

四、結語

一個獨守空閨的少婦,聽一個鬼講述一個愛情故事。這就是《愛有來生》的全部。影片鏡頭唯美,山寨裏的景色,優美如畫;古廟裏的景緻,簡約古意。獨守空閨的少婦、蒼老的園中銀杏、一壺涼了再續的茶、黃昏落日,映照出濃濃的古典韻味。或許正是這份古意,使影片更為寧靜致遠,宛如一首晚唐花間詞。一個執著的痴情男人和一個肩負仇恨的女人,似乎結局是註定的。《愛有來生》裏,俞飛鴻用女性的細膩,將一種徹骨的冷漠演繹得入木三分。電影音樂與畫面故事的配合將影片的浪漫悽美氛圍烘托到極致,在這哀婉動人的愛情故事背後,是多種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電影作為一種綜合藝術形式正是需要這樣的結合才能夠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 李正,楊鈴鈴。愛恨交織下的隔世情緣——論《愛有來生》中的復仇母題和人生思考[J]。現代語文:文學研究,2011(02)。

[2] 徐文明。獨特文化背景下女性命運的關注與書寫——《奧薩瑪》與《下午五點》中女性形象建構分析與文化解讀[J]。電影文學,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