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嘎達梅林》音樂教學教案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14W

《嘎達梅林》音樂教學教案

《嘎達梅林》音樂教學教案1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欣賞《嘎達梅林》,感受音樂的悲壯的情緒,激起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熱愛。

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和演唱《嘎達梅林》,初步感受其深沉、渾厚的音色和獨特的草原氣息。

【知識與技能】

感受歌曲《嘎達梅林》的情緒,瞭解交響詩,認識馬頭琴及其音色特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欣賞民歌與馬頭琴的《嘎達梅林》。

【難點】對比欣賞《上去高山望平川》與《嘎達梅林》,説出它們在民族、節拍、速度、節奏與情緒之間的不同特點。

三、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新課導入

播放背景音樂《嘎達梅林》,講述嘎達梅林的故事。

師:當時的王爺大片草原為農耕地,到1928年達爾罕旗四分之三的土地被放墾,牧場縮小,牧民被迫背井離鄉,引起當地牧民的不滿。嘎達梅林為了人民的利益多次到墾務局反對開墾,被免職,甚至還被投入監牢。嘎達梅林被救出後便組織起義,抗墾隊伍在今通遼北舍伯勒圖附近新開河(今烏力吉木仁河)畔的紅格爾敖包屯渡口,準備渡河南去時,被包圍殲滅,嘎達梅林戰死。

嘎達梅林的起義雖然失敗,但是牧墾草原的計劃被延遲。嘎達梅林的起義是為了保護蒙古牧民的利益,而放墾對今天最大的危害是對環境的破壞。

(二)初步感知

1.播放民歌《嘎達梅林》的音樂視頻,感受音樂的情緒

老師設置問題:從音樂中你們感受到了什麼?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舒緩的節奏和緩慢的速度,我們不禁感受到了一種悲涼的情緒,好似看到了在蒙古大草原上,我們的民族英雄嘎達梅林帶領牧民反抗封建王爺,最後壯烈犧牲的畫面。

2.聽賞配樂詩朗誦

(1)在欣賞的過程當中,請同學們思考兩個問題:

①你聽這段音樂是用一種什麼樣的情緒來烘托嘎達梅林的英雄事蹟的?

②在這段音樂中,有沒有你所熟悉的音樂?

課件播放配樂詩朗誦《永遠的嘎達梅林》,學生聽賞並思考問題。

聽賞完畢,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總結:音樂的情緒是緊張、抒情、悠揚、開闊……同學們都很熟悉這段音樂,接下來就請同學們也來朗讀一下《嘎達梅林》,體會一下嘎達梅林的英雄形象。

(2)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三)探究學習

1.欣賞馬頭琴版本的《嘎達梅林》

(1)瞭解馬頭琴

老師設置問題:我們能聯想到這樣一個畫面,裏面有一件樂器在樂曲中至關重要,大家注意到沒有?它是什麼形狀?有什麼樣的音色?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這就是蒙古草原上獨有的樂器,因在琴桿的頂上雕着一個精緻的馬頭而得名。因此叫馬頭琴,馬頭琴是中國蒙古族民間拉絃樂器。琴身木製,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距今已有九百年曆史。(多媒體展示馬頭琴)

(2)播放馬頭琴版本的《嘎達梅林》,感受馬頭琴的音色

老師設置問題:馬頭琴的音色如何?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琴聲甘美、渾厚、悠揚、動聽,低迴宛轉,具有遼闊的草原氣息,表現了蒙古牧人的深沉情懷,使得音樂更加悲壯。

(3)瞭解關於馬頭琴美麗的傳説

(4)學唱歌曲《嘎達梅林》

①老師彈奏旋律,學生學唱樂譜

②老師彈奏旋律,學生學唱歌詞

老師評價:嘎達梅林為了人民的利益,帶領牧民同封建王爺進行了艱苦的鬥爭,最後英勇犧牲。人們為了紀念這位英雄,傳唱着這首悲壯的民歌,所以我們要懷揣着歌頌的情緒來演唱這位英雄。

③學生有情感的演唱歌曲《嘎達梅林》

2.欣賞交響詩《嘎達梅林》

(1)解釋交響詩的概念

教師:什麼是交響詩呢?課件出示交響詩的概念,教師介紹交響詩。

(2)欣賞交響詩《嘎達梅林》

教師:嘎達梅林是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我們不能忘記他。下面,我們就來完整地聽一遍交響詩《嘎達梅林》。在欣賞之前,老師還有幾個問題:

①在這部作品中採用了內蒙民歌《嘎達梅林》,你聽它是在樂曲的什麼地方出現的?

②聽了這部作品之後,你想説什麼?或者説你有什麼樣的感受?錄音機播放交響詩《嘎達梅林》,大屏幕以文字形式出現故事的段落。

(在聽賞的過程中,教師配以適當的手勢和簡要的提示語言;在樂曲的高潮部分,教師引導學生、指揮學生放聲歌唱。)

教師:這首樂曲真是太感人了,你想説什麼? (學生用1—2句話來説一説自己的感受)

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第1、2兩個問題,教師歸納。

(四)擴展延伸,瞭解作曲家辛滬光

師:這麼感人的音樂,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誰嗎?(學生回答:辛滬光)(課件展示辛滬光簡介:辛滬光女作曲家,原籍江西萬載。1951年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從師於江定仙、陳培勛等,畢業後任內蒙歌舞團專職作曲,後調內蒙古藝術學校教。1956年以創作交響詩《嘎達梅林》而一舉成名。其作品有管絃樂《草原組曲》,馬頭琴協奏曲《草原音詩》,絃樂四重奏《草原小牧民》、《剪羊毛》,單簧管獨奏《蒙古情歌》、《歡樂的那達慕》,雙簧管獨奏《黃昏牧歸》,電影音樂《祖國啊,母親》等。)

(五)課堂小節

今天我們通過欣賞和歌唱,重點了解了蒙古英雄嘎達梅林為了保護草原,率領牧民起義,與當時殘酷的封建王爺、軍閥英勇戰鬥的悲壯事蹟。希望大家能運用今天學到的本領去了解更多的優秀音樂作品,喜愛音樂藝術。

《嘎達梅林》音樂教學教案2

教學目標 :

1、培養學生用圓潤、連貫的聲音唱歌及正確地理解歌曲內容。

2、瞭解蒙古族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等。

3、教育學生熱愛民族英雄,學習英雄為祖國、為人民不怕犧牲的精神。 教學重點:準確表達歌曲感情。 教學難點 :長音的保持。 教學手段:討論法、視唱法。

教材分析:對“嘎達梅林”的解釋,最普遍的解釋是:“嘎達”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個職位很低的官名。也有人解釋為:英雄的名字叫那達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犧牲。“嘎達”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銜。總之,對“ 嘎達梅林”的解釋還要做深入細緻的考證工作。

《嘎達梅林》這首內蒙古民歌 ,唱的是歷史上一個真實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達爾罕企圖出賣旗地,便勾結東北軍軍閥強行開墾土地。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強烈反抗。嘎達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瀋陽去控告。但是,事與願違,不僅控告無效,他反被捕入獄並被判處死刑。嘎達梅林的妻子牧丹聞訊後,帶領羣眾劫獄,救出了嘎達梅林。嘎達梅林率眾起義,形成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抗封建貴族統治的大規模武裝鬥爭。後來,嘎達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遼河畔被敵人包圍,後在戰爭中壯烈犧牲。

原歌歌詞有五百多段,人們經常演唱的四段歌詞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譯配的。個詞運用了形象化的比興手法,抒發了人民對英雄崇敬懷念的感情。

歌曲的旋律採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聲羽調式作基礎,用上下句單樂段結構的曲式寫成。兩個樂句的節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寬廣,情緒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變化重複,旋律低沉。總起來看,歌曲的節奏舒展從容、穩健有力,旋律寬廣豪邁、莊嚴肅穆,既表現了廣大羣眾對英雄崇敬愛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教學過程 :

(-)歡迎大家到蒙古包作客。(大屏幕顯示:蒙古草原風情圖片)

在北方蒙古高原上,長期生活着一個古老民族――蒙古族,他們分成許多部,過着遊牧和狩獵生活。蒙古族又是個善戰的民族,嘎達梅林就是蒙古族歷史英雄人物之一。

1

1、找一個學生講述歷史上一件真實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達爾罕企圖出賣旗地,便勾結東北軍軍閥強行開墾土地。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強烈反抗。嘎達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瀋陽去控告。但是,事與願違,不僅控告無效,他反被捕入獄並被判處死刑。嘎達梅林的妻子牧丹聞訊後,帶領羣眾劫獄,救出了嘎達梅林。嘎達梅林率眾起義,形成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抗封建貴族統治的大規模武裝鬥爭。後來,嘎達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遼河畔被敵人包圍,後在戰爭中壯烈犧牲。

2、放電影《嘎達梅林》片段。

(二)學唱歌曲。(大屏幕顯示:歌名《嘎達梅林》,背景是騎馬善戰)

1、教師範唱,學生感受歌曲情緒。

2、跟琴視唱

1、2段歌詞。(注意長音唱夠拍)

3、視唱3段,注意換氣的地方唱得要準確。

4、視唱4段,分析有幾個樂句及樂句之間的關係。

5、完整演唱歌曲。

6、聽錄音,體會歌曲情緒。

7、再完整演唱一遍歌曲。

(三)分組討論,介紹有關蒙古族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等。(共分5個組,課前每個組已準備好了自己的內容,並製作成課件)

每組派一名代表到電腦前展示課前準備的內容。

一組:內蒙古的風光片。

二組:蒙古族是怎樣待客的?並表演。

三組:蒙古族的服飾及生活習慣。

四組:蒙古族的音樂(歌曲、樂曲、樂器、音樂家等)、舞蹈。(帶動全班學生跳蒙族舞蹈。)

五組:蒙古族的一些重大活動(那達慕會等)(介紹完後,一個學生演奏古箏曲《喜奔那達慕》)

(四)我們充分了解了蒙古族,就讓我們有感情的再演唱一遍歌曲《嘎達梅林》吧!

2

(五)口風琴齊奏《嘎達梅林》。

(六)小結:這節課,我們充分了解了蒙古族的音樂、舞蹈、風土人情等,如果同學們有機會可以到內蒙古看看,和蒙古族人民結成好朋友。

三、課後記

本節課通過充分展示蒙古族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等,使學生非常感興趣,很好的完成了歌曲的學習。

教學思路:

這使一節唱歌課,我想讓學生們在一節課當中,不但學會這首歌曲,而且還要更廣泛地瞭解蒙古族。

1. 首先通過大屏幕展示圖片,一下把學生帶到蒙古草原來; 2. 講解蒙古族的特徵,引出“嘎達梅林”; 3. 電影片段使學生感受歌曲演唱時的情緒; 4. 順其自然,學唱歌曲,解決難點;

5. 分組討論、展示,給學生主動參與及表現自己的機會; 6. 通過以上各種活動,學生更能很好的演唱歌曲; 7. 展示器樂教學,所以讓學生用口風琴吹奏這首歌曲。

3 音樂欣賞《嘎達梅林》教學設計

---------------------------

教學內容:

認識馬頭琴、欣賞《嘎達梅林》 教學目標:

1、認識馬頭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渾厚的音色和獨特的草原氣息。

2、瞭解《嘎達梅林》的歷史故事及《嘎達梅林》多種音樂題材的表現形式。

3、初步瞭解蒙古的風土人情。 教學重點:認識馬頭琴及其音色。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對樂曲的感受與鑑賞能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有很多家長來到我們班,希望咱們大家好好表現,咱們一起度過歡樂的“音樂四十分”。我給大家帶來的見面禮是:請大家欣賞一段音樂,並回答問題: . 樂曲的名稱是?(板書:嘎達梅林)

、多媒體所展示的畫面表現的是我國的哪個少數民族? 、樂曲的主要演奏樂器是什麼?(板書:馬頭琴)

二、新授部分:

(一)蒙古族風土人情。

你能談談你所瞭解的蒙古族嗎?

蒙古族是我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自治區,地處高原,地哉遼闊,平均海拔在一千米以上。

全世界蒙古族人約為1000萬人。中國的蒙古族人口為581萬人(2000年人口普查),在我國少數民族人口裏排名第六。

蒙古族自稱“蒙古”。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 吃:以肉食為主,多吃肉塊、燉肉、手扒肉、羊背子、烤全羊。

奶食以馬乳為主。

4 穿:四件套(首飾、長袍,腰帶。靴子。)

住:主要居住在蒙古包。圓形為主,冬暖夏涼。易於拆建。 語言:使用本民族語言學家規範的蒙古文。

傳統節日:每年七八月間,蒙古筆舉行那達慕“娛樂遊戲”之意。包括摔跤、射箭、賽馬三項競技。

歌舞:傳編的有馬刀舞、盅碗午、鄂而多斯舞。 民歌:分長短調兩種。 樂器:馬頭琴。 宗教信仰:喇嘛教。

(二)認識馬頭琴

1、剛才樂曲演奏的主要樂器是什麼呢?(馬頭琴)

2、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馬頭琴:(課件展示)

3、它為什麼被稱為馬頭琴?

馬頭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拉絃樂器,因為琴頭上刻有馬頭而得名。

4、誰知道馬頭琴的傳説?

在很久以前,有草原上有一個叫蘇和的放牛娃。一天,他看到路邊有一匹剛生下來的小白馬,非常可憐,就把它抱回家去養着。小白馬一天天長大了,他們就象一對好朋友,一時一刻也不分開。有一年,蘇和帶着他心愛的小白馬去參加草原上的賽馬會,並得了第一名。王爺要蘇和把小白馬賣給他,蘇和不肯,狠心的王爺趕走了蘇和,搶走了小白馬。小白馬想念蘇和,跑了出去,被王爺命人亂箭死。蘇和日夜思念着小白馬,一天晚上,他夢見小白馬回來了,輕輕對他説:“我的小主人,我真想你啊!你拿我身上的東西做一把琴吧!這樣,我們就永遠在一起了。”蘇和含着眼淚拿小白馬的骨頭做了一把琴,琴桿頂上雕刻了馬頭。從此,蘇和天天拉琴,就象小白馬在唱着歌。就這樣,馬頭琴傳遍了整個草原,成為蒙古族人民最喜愛的一種樂器。

5、簡介馬頭琴:

追溯馬頭琴的歷史,非常久遠。元朝初期,意大利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在1275年5月就到了內蒙古多倫縣。仕元十七年他回國時,把馬頭琴帶到了歐洲,對西洋拉絃樂器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馬頭琴一般為獨奏樂器,有時也用於民樂隊演奏。演奏方法和其它拉絃樂器不同,弓子不

5 是在兩根弦中間演奏,而是在兩弦的外面演奏。

6、請同學們欣賞一段馬頭琴獨琴,體會它帶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馬頭琴的發音柔和渾厚,音色寬闊低沉,富有草原風味。)

(三)欣賞《嘎達梅林》

認識了馬頭琴,我們不得不提到,用馬頭琴演奏的蒙古民歌《嘎達梅林》。

1、《嘎達梅林》是什麼意思?

“嘎達”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個職位很低的官名。還有一種解釋是:英雄的名字叫那達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犧牲。“嘎達”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銜。

2、《嘎達梅林》既然是英雄的名字,那《嘎達梅林》這首有名的蒙古民歌,為什麼代代相傳?(唱的是歷史上一個真實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達爾罕企圖出賣旗地,便勾結東北軍軍閥強行開墾土地。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強烈反抗。嘎達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瀋陽去控告。但是,事與願違,不僅控告無效,他反被捕入獄並被判處死刑。嘎達梅林的妻子牧丹聞訊後,帶領羣眾劫獄,救出了嘎達梅林。嘎達梅林率眾起義,形成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抗封建貴族統治的大規模武裝鬥爭。後來,嘎達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遼河畔被敵人包圍,後在戰爭中壯烈犧牲。(請同學們電影片斷)

4、人們懷念英雄,就把這一動人的故事編成了民歌,在草原上代代流傳。請同學們猜猜由這故事改編成的民歌最早有多少段歌詞?(500多段)。 現在我們所聽到的四段,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改編的。

5、請同學們認真欣賞民歌《嘎達梅林》,談談你對歌曲的感受?

(歌曲的節奏舒展從容、穩健有力,旋律寬廣豪邁、莊嚴肅穆,既表現了廣大羣眾對英雄崇敬愛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三、拓展延伸:

1、為了這段不能忘卻的歷史,人們還用各種形式表達着對嘎達梅林的讚美與追憶。剛才同學們看到的電影《嘎達梅林》。就是我國著名的導演馮小寧根據這動人的故事而創作的。整個電影獲得了極大好評,並獲得了中國“優秀故事片獎”。

2、你還知道《嘎達梅林》的哪些音樂表現形式?

6

3、作曲家辛滬光,以《嘎達梅林》這首民歌為素材,用音樂中的一個大型形式來全面而深刻的反映這一歷史事件。交響詩《嘎達梅林》就這樣誕生了。

3、簡介交響詩

這首交響詩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草原主題;第二部分鬥主題(包括第一次戰鬥和第二次戰鬥);第三部分民歌主題。我們欣賞音頻:

[草原主題]:樂曲一開始彷彿把人帶入那一望無垠的內蒙古草原,緊接着雙簧管吹出了一段抒情而優美的草原主題。但在快結束時,這個主題失去了原有的抒情,而使人感到其中隱含的辛酸、哀痛和激動。為什麼?因為這畢竟是在被封建奴役下的草原。 [鬥爭主題]

①第一次戰鬥:一聲刺耳的音響,預兆王爺要出賣土地——人們被驚醒,憤怒、緊張——嘎達梅林領導人民反抗的戰鬥場面——再現草原主題意味戰爭初勝。

②第二次戰鬥:欣賞前先提問:發揮你的想象並回答,作曲家是怎樣用音樂來告訴你戰鬥失敗了?欣賞完後講解:叛徒的出賣——嘎達部隊被包圍——戰鬥更激烈——一聲沉重而漫長的音響,英雄倒下了——奏出哀樂。

[民歌主題]

最後欣賞民歌主題,請仔細欣賞並回答問題。這首民歌主題一共出現了幾次?每一次在情緒上有什麼變化?這首民歌主題為何要重奏多遍?

4、當然,老師這裏還有以《嘎達梅林》民歌改編的舞蹈以及蒙古族人民去年2008把馬頭琴喜迎奧運的圖片

四、佈置作業:

有關《嘎達梅林》的題材很多,請同學們課後繼續收集。我們下節課學唱歌曲。

五、課堂總結:

本節課。我們走進了蒙古,認識了馬頭琴,也看到了我們英雄的《嘎達梅林》,英雄可以犧牲,但他的精神永存不朽。讓我們一起頌讀對他的懷念吧:

嘎達梅林是一首詩,一首用音樂凝成的詩,是一首讚歌,一首英雄的讚歌,讓我們記住英雄,歌頌英雄,歌頌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唱響這首優美動人的頌歌!

《嘎達梅林》音樂教學教案3

一、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雕花的馬鞍》音樂引入,營造學習氣氛

前一節課我跟大家一起領略了蒙古風情,簡略瞭解了蒙古族,今天我們一起學唱蒙古民歌《嘎達梅林》。

二、簡介、欣賞《嘎達梅林》

1、欣賞《嘎達梅林》

2、簡介歌曲《嘎達梅林》

對“嘎達梅林”的最普遍的解釋是:“嘎達”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個職位很低的官名。也有人解釋為:英雄的名字叫那達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犧牲。“嘎達“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銜。

《嘎達梅林》這首內蒙古民歌,唱的是歷史上一個真實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達爾罕企圖出賣旗地,便勾結了東北軍軍閥強行開墾土地。這一暴行引起了蒙古族人民的強烈反抗,嘎達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瀋陽控告,但是事與願違,不僅控告無效,他反被捕入獄並被判處死刑。嘎達梅林的妻子牡丹聞信後,帶領羣眾劫獄,救出了嘎達梅林。嘎達梅林摔眾起義,形成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抗封建貴族統治的大規模武裝鬥爭。後來,嘎達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遼河畔被敵人包圍,後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原歌歌詞有五百多段,人們經常演唱的四段歌詞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譯配的。歌詞運用了形象化的比興手法,抒發了人民對英雄崇敬懷念的感情。 歌曲的旋律採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聲羽調式作基礎,用上下句單樂段結構的曲式寫成。兩個樂句的節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寬廣,情緒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變化重複,旋律低沉。總的來看,歌曲的節奏舒展從容、穩健有力,旋律寬廣豪邁、莊嚴肅穆,既表現了廣大羣眾對英雄崇敬愛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三、學唱《嘎達梅林》

1、學習歌譜(長音要長準)

2、學習歌詞(注意氣息的沉穩)

3、合琴練唱

《嘎達梅林》創作初時實際是一曲交響詩,是國際上非常有影響力的一部中國作品,國外的許多著名樂團曾經演奏過這部作品。

本作品以一個英雄的傳奇表現了蒙古族人們反抗封建統治的英勇和頑強的精神,為後世很多文藝形式所引用。

馮小寧後來把《嘎達梅林》拍成了英雄史詩大片《嘎達梅林》:以真實精神寫人:

影片講述了1929年蒙古族英雄嘎達梅林為保護草原和百姓,率領各族人民奮起反抗的故事。當時的奉系軍閥同達爾罕王相互勾結,欲出賣旗地,軍閥強行開墾草原,嚴重破壞了草原的生態環境,人民受封建軍閥的剝削與壓榨,生活極為窮苦。嘎達梅林代表人民到奉天告狀,卻被誣“犯上”,被捕入獄,隨後越獄出逃,率眾起義,但終因寡不敵眾,戰死在遼河。這次起義沉重地打擊了東北軍閥的反動統治,有力地阻止了軍閥對草原的破壞。

影片展現了美麗的草原風情和淳樸豪放的蒙族人民,以宏大的場面、強烈的視聽覺衝擊力和流暢的電影語音構成了一曲壯麗的英雄交響詩。

四、最後再一起欣賞《嘎達梅林》

《嘎達梅林》音樂教學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馬頭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渾厚的音色和獨特的草原氣息。 過程與方法:欣賞馬頭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達梅林》,運用騎馬動作,感受樂曲的情緒,速度由慢到快的變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欣賞馬頭琴五重奏《嘎達梅林》,瞭解嘎達梅林的英雄故事,激發學生對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熱愛,對環境的保護意識。

教學重難點:樂曲主題出現的次數,每一次的速度,音區,音色的變化。

教學過程:

1.隨着樂曲走進教室。

2.今天趙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舞蹈,請大家欣賞,老師的這段蒙族舞好看嗎? 不知道有沒有小朋友注意到音樂,有沒有人能哼唱一下?一點點也行。 教師邊哼唱邊舞蹈。出示簡譜,一起唱一唱。 簡單介紹蒙族,蒙族人居住在大草原上,是一個遊牧民族,他們平時喜歡騎馬,射箭,摔跤,有着一個傳統的節日叫那達慕大會。蒙族人非常喜歡馬,人人都會騎馬,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甚至樂器都跟馬有關,蒙族有一樣非常著名的樂器叫馬頭琴,介紹馬頭琴和馬頭琴的傳説。

3.接下來讓我們走進蒙族,來聽一聽用馬頭琴演奏的樂曲《嘎達梅林》,找一找樂曲中出現了幾次剛才我們唱的這段主題音樂?三次。教師在每次出現主題音樂的時候就用不同動作來表現

4.分段聆聽,説一説每一段的速度,音區,音色。 次數 音區 音色 速度 形象 1 低 深沉渾厚 中速稍慢 沉穩 2 高 明亮 中速 高大英勇 3 中 飽滿 中速稍快 大無畏

第一遍:用腳步表現,第二遍:用手部動作表現,第三遍:肩部動作表現

仔細聆聽第三次主題音樂,運用了什麼伴奏樂器?鼓,古時候用鼓來鼓舞士兵出征打仗,這一樂段表現嘎達梅林與他的起義兵們在沙場征戰。

5.聽完樂曲,有沒有人知道這個嘎達梅林到底是什麼意思?介紹人物和生平事蹟。 6.樂曲表現了嘎達梅林怎樣的英雄形象?沉穩,高大英勇,大無畏 7.在嘎達梅林起義的誓詞中這樣説道:祖先給我們留下這片草原,我們不能給後代留下沙漠。而如今北方的沙塵天氣越來越嚴重,起因就是草原森林的退化,為我們生活的環境,嘎達梅林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那麼,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8.最後請大家隨着音樂,伴着動作表演。

《嘎達梅林》音樂教學教案5

課題:第五單元歌曲《嘎達梅林》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用圓潤、連貫的聲音唱歌及正確地理解歌曲內容。

2、瞭解蒙古族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等。

3、教育學生熱愛民族英雄,學習英雄為祖國、為人民不怕犧牲的精神。

教學重點:準確表達歌曲感情。

教學難點 :長音的保持。

教學手段:討論法、視唱法。

教材分析:對“嘎達梅林”的解釋,最普遍的解釋是:“嘎達”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王府中一個職位很低的官名。也有人解釋為:英雄的名字叫那達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犧牲。“嘎達”是幼子的意思,“梅林”是官銜。總之,對“ 嘎達梅林”的解釋還要做深入細緻的考證工作。

《嘎達梅林》這首內蒙古民歌 ,唱的是歷一個真實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達爾罕企圖出賣旗地,便勾結東北軍軍閥強行開墾土地。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強烈反抗。嘎達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瀋陽去控告。但是,事與願違,不僅控告無效,他反被捕入獄並被判處死刑。嘎達梅林的妻子牧丹聞訊後,帶領羣眾劫獄,救出了嘎達梅林。嘎達梅林率眾起義,形成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抗封建貴族統治的大規模武裝鬥爭。後來,嘎達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遼河畔被敵人包圍,後在戰爭中壯烈犧牲。

原歌歌詞有五百多段,人們經常演唱的四段歌詞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譯配的。個詞運用了形象化的比興手法,抒發了人民對英雄崇敬懷念的感情。

歌曲的旋律採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聲羽調式作基礎,用上下句單樂段結構的曲式寫成。兩個樂句的節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寬廣,情緒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變化重複,旋律低沉。總起來看,歌曲的節奏舒展從容、穩健有力,旋律寬廣豪邁、莊嚴肅穆,既表現了廣大羣眾對英雄崇敬愛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

教學過程 :

(-)歡迎大家到蒙古包作客。(大屏幕顯示:蒙古草原風情圖片)

在北方蒙古高原上,長期生活着一個古老民族――蒙古族,他們分成許多部,過着遊牧和狩獵生活。蒙古族又是個善戰的民族,嘎達梅林就是蒙古族歷史英雄人物之一。

1、找一個學生講述歷一件真實的故事: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達爾罕企圖出賣旗地,便勾結東北軍軍閥強行開墾土地。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強烈反抗。嘎達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瀋陽去控告。但是,事與願違,不僅控告無效,他反被捕入獄並被判處死刑。嘎達梅林的妻子牧丹聞訊後,帶領羣眾劫獄,救出了嘎達梅林。嘎達梅林率眾起義,形成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抗封建貴族統治的大規模武裝鬥爭。後來,嘎達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遼河畔被敵人包圍,後在戰爭中壯烈犧牲。

2、放電影《嘎達梅林》片段。

(二)學唱歌曲。(大屏幕顯示:歌名《嘎達梅林》,背景是騎馬善戰)

1、教師範唱,學生感受歌曲情緒。

2、跟琴視唱1、2段歌詞。(注意長音唱夠拍)

3、視唱3段,注意換氣的地方唱得要準確。

4、視唱4段,分析有幾個樂句及樂句之間的關係。

5、完整演唱歌曲。

6、聽錄音,體會歌曲情緒。

7、再完整演唱一遍歌曲。

(三)分組討論,介紹有關蒙古族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等。(共分5個組,課前每個組已準備好了自己的內容,並製作成課件)

每組派一名代表到電腦前展示課前準備的內容。

一組:內蒙古的風光片。

二組:蒙古族是怎樣待客的?並表演。

三組:蒙古族的服飾及生活習慣。

四組:蒙古族的音樂(歌曲、樂曲、樂器、音樂家等)、舞蹈。(帶動全班學生跳蒙族舞蹈。)

五組:蒙古族的一些重大活動(那達慕會等)(介紹完後,一個學生演奏古箏曲《喜奔那達慕》)

(四)我們充分了解了蒙古族,就讓我們有感情的再演唱一遍歌曲《嘎達梅林》吧!

(五)口風琴齊奏《嘎達梅林》。

(六)小結:這節課,我們充分了解了蒙古族的音樂、舞蹈、風土人情等,如果同學們有機會可以到內蒙古看看,和蒙古族人民結成好朋友。

三、課後記:

本節課通過充分展示蒙古族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等,使學生非常感興趣,很好的完成了歌曲的學習。

教學思路:

這使一節唱歌課,我想讓學生們在一節課當中,不但學會這首歌曲,而且還要更廣泛地瞭解蒙古族。

1. 首先通過大屏幕展示圖片,一下把學生帶到蒙古草原來;

2. 講解蒙古族的特徵,引出“嘎達梅林”;

3. 電影片段使學生感受歌曲演唱時的情緒;

4. 順其自然,學唱歌曲,解決難點;

5. 分組討論、展示,給學生主動參與及表現自己的機會;

6. 通過以上各種活動,學生更能很好的演唱歌曲;

7. 展示器樂教學,所以讓學生用口風琴吹奏這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