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人教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共51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51篇《新人教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新人教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相關的範文。

新人教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共51篇)

篇1: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內容:

第3——4頁

教學要求:

1、要求通過練習,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夠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快速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學會調整自己的計算策略。

3、通過練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用自己喜歡的一種方法來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

能夠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計算兩步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一套 口算卡片多張

設計意圖

教學過程 修改意見

教師要多留意學生喜歡的方法是否有變化,思維層次是提高還是降低,以便以後在教學中注意。

可進行必要的提示,讓學生複習兩步計算的順序,發現問題要及時幫助糾正。

一、做p3: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説説圖意,再列式。

1、嘗試計算14-9和12-9

2、組織交流算法。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哪些用在自己方法做起來感到困難的學生向別人學習,調整算法。

3、指名彙報。

4、電腦演示強化計算的破十過程。

二、做p3:2讓學生先算,再引導學生觀察每組算式,看能發現什麼。

三、遊戲:跳樹樁。(以4人小組合作比賽的形式進行,2人一組,1人拿着數字卡片9,分別放到樹樁上,另一人算,算好一題再跳下一題,看哪組快,再輪換另一個人拿)

四、過關檢查。

P3:4(限時2分鐘)對於2分鐘內完成,又基本對的學生予以過關,對不能按時完成的,課後抽查是否掌握了計算方法,並進行個別指導

五、做p3:5:

討論一下兩步計算要注意的事項和技巧,再開始獨立完成。以同桌互查的方式進行檢查校對。

六、分組比賽

(青蛙跳)p4:6

七、看圖列式(複習圖畫問題,先表述圖意,再列式解答,説説圖中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八、做p4:8

(先數一數,再填一填,最後引導學生完整地説一説。)

九、作業:

用11、12、13、14、15、16、17、18減9,看一看得數與個位比一比,有什麼發現。為什麼

會這樣,與家長交流。 讓學生複習兩步計算的順序 教學反思

通過練習,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夠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快速地進行計算。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學會調整自己的計算策略。通過練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用自己喜歡的一種方法來進行計算。 板書設計

篇2: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事物中簡單的排列規律,理解規律的含義並能描述和表示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推理和邏輯思維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識。

3.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感受到數學的規律美,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規律的含義,掌握找規律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能夠表述發現的規律,並會運用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理解規律

(一)生活引入

師:同學們,“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我們班要舉行一個聯歡會,你們打算怎麼來佈置自己的教室呢?

1.學生交流彙報

2.老師的想法也和大家的差不多(呈現例1的情境圖中的上半部),你們看,漂亮嗎?

3.請大家仔細觀察:看看老師的設計有什麼特點。

4.引導學生説出:彩旗、燈籠和花朵都是按一定的順序來排列的。並指出:這樣的排列就叫有規律的排列。

5.教師説明:一般來説,一組實物依次不斷重複地排列(至少重複出現3次),我們就可以稱為有規律的排列。

(二)點明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找規律並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尋找規律

(一)尋找彩旗的排列規律

1.找一找:讓學生自己觀察,去找一找彩旗的排列規律。

2.説一説:

(1)讓學生説出彩旗的排列規律,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用完整的語言來表述:彩旗是按一面黃旗一面紅旗的規律來排列的。

(2)教師提問:

①彩旗是每排幾面就出現重複的?引導學生説出:每兩面出現重複。

②那我們能不能把這兩面看成一組,所有的這些彩旗都是這樣一組一組的重複排列的呢?

3.圈一圈:讓學生圈出彩旗重複的部分。

(二)尋找小花、燈籠與小朋友的排列規律

1.圈一圈:讓學生圈出小花、燈籠與小朋友排列中的一組重複部分。

2.説一説:

(1)讓學生分別説一説小花、燈籠與小朋友的排列規律分別是什麼?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語言表述的準確性與完整性。

(2)分別説一説:小花、燈籠與小朋友是把什麼作為一組,一組中的第一個分別是什麼?特別強調:燈籠是三個為一組。

小結:像彩旗、小花、燈籠、小朋友這樣,幾個為一組重複出現的規律叫做重複排列的規律。(板書:重複排列)

(三)反饋練習

1、動腦練習:(課件出示)

(1)、説一説:圖中缺了3個小朋友,你知道有幾個男生幾個女生嗎?(學生討論,指明回答。)

(2)、圈出重複出現的部分。(指明回答)

(3)、説説身邊的規律。

(4)、欣賞生活中的規律美。

2、動手練習:

(1)、第一關:畫一畫並圈出重複出現的部分。拿出1號作業紙,獨立完成。(完成後展示交流)

(2)、第二關:圈一圈,完成在2號作業紙上。(展示交流)

(3)、第三關:塗一塗,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規律來塗色,完成P85的“做一做”。

三、數形結合,認知規律

(一)呈現例2的第(1)題,讓學生先觀察:

1.説一説:

(1)你發現了碗的排列有什麼規律?

(2)你能圈出其中的一組嗎?

(3)碗的排列規律與前面所學的規律有不同之處?引導學生髮現:顏色上沒有變化,但數量上有變化。而且數量上的變化規律還可以用數字表示出來。

2.試一試:

(1)你能將碗的數量上的變化規律用數字表示出來嗎?請學生説出相對應的碗的下面的數字。

(2)完整呈現例2的第(1)題:

3.議一議:碗的排列規律與數字的排列規律相同嗎?

(1)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理解:數字表示的是相對應的那種圖形的個數,所以圖形的排列有什麼規律,數字的排列就有相應的變化規律。

(2)同時讓學生感受:它們可以表示相同的規律,只不過形式不同而已。

(二)呈現例2的'第(2)題:

1.讓學生自己在書上完成填空。

2.説一説:圖形與數字有什麼排列規律?

3.完成P86“做一做”第1、2題。

(一)數學遊戲

做動作,猜規律:

課件分步呈現每個動作,讓學生跟着一起做。做了三組後,讓學生猜下一個動作是什麼。並説出這些動作的排列規律。

(二)基本練習

練習二十第2題。

(三)提高練習

練習二十第1、題。

四、談收穫:

説一説,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學生交流,指明回答。)

全課小結:其實,在生活中處處都有規律帶給我們的美,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做一個有心人,你一定會有更多的發現!

篇3: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設計説明

數100以內的數,是學生在數的認識上的一個飛躍,如果處理不好,學生在數數方面會陷入許多誤區,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基於上述考慮,在進行教學時,突出了下面兩個方面:

1.突出學具的重要作用。

一年級的學生,主要依靠形象思維解決問題。在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掌握100以內數的數法,理解數的意義,充分發揮教具的作用,通過一根一根地數,一捆一捆地數,不僅解決了數拐彎數的問題,還幫助學生認識到計數單位“十”的重要性。

2.精心設計提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在教學中,為了避免學生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根據學生的表現隨時提出啟發引導性的問題,促進學生思考,指導學生操作,幫助學生順利解決問題,深入理解數的意義。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小棒

教學過程

⊙複習導入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0~20這些數,你能從1數到20嗎?

師用課件呈現學生數出的1~20各數。

師:今天數家庭裏又來了幾位新朋友,你們認識嗎?(呈現小於100且大於20的數)

學生齊聲讀出這些數。

師:看來大家對這些數都比較熟悉了。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100以內的數。

設計意圖:複習20以內數的數法,喚起學生對數數的記憶,同時讀出100以內的更多的數,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操作探究,認識100以內的數

1.估一估、數一數,初步認識100。(出示教材33頁百羊圖)

師:綠色的草地上來了一羣羊,請你估計一下大約有多少隻羊。

學生嘗試説出羊的數量。

教師指導學生操作。

師:到底有多少隻羊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請來了一位老朋友(將10貼在黑板上),數數時,它能幫上我們的大忙呢!

師(在百羊圖上圈出10只羊):我圈出來的是10只羊,現在你能數出草地上有多少隻羊嗎?説説你的想法。

學生10只10只地圈一圈、數一數。

師:大家都數對了,這是100只羊。和我們以前認識的20相比,你有什麼感受?

學生交流感受,培養學生的數感。

2.學習數數,突破數數的難點。

師:請大家拿出21根小棒擺在桌子上,擺完後要讓別人一下子就能看出是21根小棒。

組織學生交流、展示。結合學生的擺法提問:你能看出是21根小棒嗎?請了誰來幫忙?

生:能,請了10來幫忙,這是10根,這是10根,就很快地看出一共有21根小棒。

師:21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指幾名學生回答)

3.學習拐彎數的數法。

師:現在我們在21的基礎上,繼續一根一根地數。

指導學生數數。

當數到拐彎數時,讓學生停下來並追問:29添1是多少?並將新數的10根捆成一捆,再讓學生説説30是由幾個十組成的?以此類推,39再添1是多少?40是由幾個十組成的?49、59、69……99的後面一個數分別是多少?

篇4: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

教學重點:

第四課時:七巧板

(3)拼指定圖形。

板書:十幾減9.

15-9= 6 16-9= 7 13-9= 4 14-9= 5

11-9= 2 18-9= 9 17-9= 8 12-9= 3

第四課時:十幾減8

第五課時 :十幾減7、6

預習要求:

看一看課本第14頁圖中的內容,與小朋友説一説看懂了什麼,試練習做一做的1、2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7、6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教學重點:十幾減7、6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熟練地計算十幾減7、6。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説出( )裏應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

5十( )=11 7十( )=14

9十( )=16 6十( )=13

3.12—8=4,説一説想的過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用自己的語言敍述畫面內容。

(2)出示魚缸畫面,請學生數一數,魚缸裏有多少條金魚?(13條)(移動畫面,黑金魚隱藏到水草後)再讓學生猜一猜隱藏到水草後的紅金魚有幾條?(學生分組討論,説一説自己的想法)

(3)學生彙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13—7=6

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

(4)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四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

(5)改變題意:一共有13條金魚,6條黑金魚,紅金魚有多少條?

(6)學生獨立列式,並説一説思考的過程。

l3—6=7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14頁的“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説説思考過程。

2.做一做第2題。

3、完成P14頁“做一做”的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提問上下兩個□間的關係。

四、佈置作業。

篇5: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第一單元加與減(一)

單元學習內容

本單元教學內容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加與減(一)2-17頁。主要是讓學生通過熟悉的生活情境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學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

單元學習目標

1、在買鉛筆的情境中探索20以內的退位減法,理解算理。

2、能正確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並能簡單運用。

3、通過在具體情境中的活動,培養學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初步的觀察能力。

4、在描述或傾聽各自思考過程的交流活動中,體會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想和學會傾聽的重要性。

單元學習重點: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的多種口算方法,理解算理。

單元學習難點:採用多種算法進行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

課時安排:共9課時

篇6: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一、教學指導思想

本課是人教20xx課標版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圍繞第二單元已經學習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以提高學生對該單元知識的熟練掌握水平。整理和複習將是教師啟發、引導學生對單元知識進行有序的分類、整合、提煉、應用並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本人主要運用情景交際法、實物展示法、學生自主操作探究與教師啟發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並採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按照任務型的基本理念、課堂任務的設計符合學生思維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實踐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人教20xx課標版是我校一直使用的數學教材,教材內容豐富,結構寬闊,螺旋上升,發展合理。本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整理和複習是在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同時又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複習課,是對學習兩位數減去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鞏固複習。本課中表格式的歸納整理方法,在一年級上冊“20以內進位加法”的整理和複習中已經運用過,學生已有一定的經驗,在此基礎上學生完全有能力進行合作探索。本單元結合上學期所學的“20以內進位加法”,充分體現了該教材以舊帶新的編排特點,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學習經驗進行探索與實踐,加強觀察、分析、整合、概括能力的培養,進一步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學生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我校位置地處珠海城北邊緣,學生來自附近三個村子,還有超過60%的學生是外來務工子弟,學生能進入公辦學校學習共享國家發展的成果,他們倍加珍惜。我們的學生天真活潑,熱情,好奇,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一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小,無意注意佔主要地位,學習思維多以形象思維為主,依賴於直觀性的教學。他們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慾望,在濃厚的興趣、好奇下,他們更容易產生較強的表現、獲勝慾望和自信心,從而形成積極、持續的學習動機。為了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教師必須認識到一年級學生的特性,教學設計做到充分、有趣,面向全體學生,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學內容和重難點

1、教學內容

本課是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整理和複習。教材對“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整理和複習安排了四項內容:第一、寫出20以內的退位減法所有算式;第二: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算式,並在整理中發現橫着、豎着觀察及得數的規律;第三、根據自己的發現重新制作出退位減法表;第四、複習算法,運用減法表。為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我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和評價聯繫方式,有個人評價、四人小組評價,並針對學生在課堂的表現,及時進行表揚。

2、教學重點

使學生髮現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算式的排列規律,正確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3、教學難點

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和運用。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歸納和整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20以內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理解,能熟練、準確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過程與方法:經歷運用知識的過程,體驗分類整理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觀察發現規律的能力和總結整理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繫的邏輯美,培養學生在活動中互相合作,發展合作精神,體驗探索的樂趣。

五、教具準備:

智慧教室平台、希沃系統、PPT、優教信使班班通、互動答題器、磁鐵算式卡片45張、20以內退位減法表12張、學生寫算式磁鐵卡片每份25張,47份共1175張、作業紙47份。

六、教學過程與方法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數學王國中本單元知識的重要性以及小精靈的到來併發出挑戰,這樣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入,符合學生喜歡動畫、卡通的實際,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出發,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能保證新授課有充足的時間,達到不喧賓奪主但又事半功倍的效果。

【設計意圖】以數學王國及小精靈的出現,形式新穎,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再到小精靈和學生們進行挑戰,不僅能夠回顧本單元舊知識,還能讓學生們更專注,激發了學生們的求真、獲勝的心理。

2、迎接挑戰,整理算式

⑴挑戰一:寫算式。

以小精靈之間對話的微課形式出示寫算式的挑戰要求,學生注意力集中聽小精靈的對話,生怕一不小心就聽漏了一句。形式簡潔,表達明瞭、清晰,吸引學生的注意。

挑戰中小精靈2分鐘時間寫8個算式的設計,是根據教師對學生實際情況的瞭解設定的,2分鐘內寫出8個算式是學生們都能做到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第一關的挑戰中真切的獲勝。

在“一2班隊”粘貼糖葫蘆作為獎勵的做法,讓學生初步體驗成功的喜悦,為後面的挑戰提供持續的動力和衝勁。

【設計意圖】把“寫算式”設計為挑戰一,目的是幫助學生通過寫算式環節,回顧本單元所學的算式,明確知道20以內退位減法算式的特徵,為接下來的“報算式”環節提供鋪墊。

⑵挑戰二:報算式。

教師手裏拿着小精靈們寫好的算式卡片在學生面前晃過,讓學生意識到小精靈們寫了好多算式,都迫不急待的想和小精靈們比比,這時“挑戰二:比一比,誰寫的算式最多”的出現,符合了學生急切比較、想要獲勝的心情。

學生爭先恐後,紛紛舉手報自己寫的算式,老師隨意粘貼在黑板上。這樣設計是為之後算式卡片由“亂→有序、整齊”進一步加強了需要整理的意識和思維過程。

學生可能漏報和重複報的情況。出現漏報時,老師提示學生再找,並適時給予補充;出現重複報時,教師裁判“一2班隊”因為重複,挑戰失敗。教師在“小精靈隊”粘貼糖葫蘆作為獎勵;最後教師故意留一道算式不報、不粘貼。

【設計意圖】與小精靈比賽誰寫的算式多,創設一個學生與小精靈爭相比較、表現的學習模式:看得準、我敢比、我會説。這樣的一個競爭模式對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説式特別有意義和有學習效應。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活躍課堂氛圍;在“小精靈隊”粘貼糖葫蘆,與“一2班隊”抗衡,強化比賽的激烈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最後教師故意留一道算式不粘貼的設計,還為“整理算式”環節埋下伏筆。

⑶挑戰三:整理算式

①集體整理,形成減法表

黑板上隨意粘貼的算式卡片給“整理算式”提供了必要的整理需求。讓學生表達自己想到的整理方法(説清三點:第一、先看被減數或是減數;第二、再看減數或是被減數;第二、排列方向是橫着排或是豎着排。如:先把被減數都是11的算式放在一起,再看減數,減數從小到大豎着排)。

緊接着讓其上台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整理被減數是11的算式,並對着已整理好的算式重述整理方法,其他學生看整理,聽方法。教師接着提問“接下來該怎麼整理?”並讓兩位學生上台整理被減數是12的算式並描述方法;“再怎麼整理?”讓兩位學生上台整理13的算式;兩位學生整理被減數是14和15的算式;兩位學生整理剩下的被減數是16、17和18的算式。

上台整理的過程中學生髮現少了一個算式,教師馬上詢問怎麼辦?學生回答可以補充,教師現場補充書寫卡片,交給學生粘貼。最後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整理完成。

【設計意圖】根據經驗,學生有能力按一定的方法整理黑板上的“亂”算式,教師組織學生分步驟、按順序上台整理。當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展現在學生面前,一定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成功體驗,為孩子學習數學提供持續的動力。

“挑戰三”中精心設計“漏卡片”環節,一個巧妙的設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為學生“合作整理”時出現缺卡片現象提供解決策略,還讓學生明白“有錯就改,有漏就補”的成長道理。

②合作整理,自制減法表

教師提問是否還有其他的整理方法,根據經驗及對學情的瞭解,學生能發現不同與黑板呈現的整理方法,教師對學生能想出不同的方法進行表揚,並組織學生選擇其中一種方法,4人小組合作整理,看哪個小組整理得快。(在學生小組合作期間,老師巡視,用平板拍攝學生整理過程,同屏展示)

整理結束後,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彙報其整理方法及製作出的退位減法表,教師用平板展示之前拍攝的小組相對應的減法表。

彙報結束後,教師適時道出第二小組的整理方法和書上一模一樣。並請學生打開數學書24頁,把書上的減法表補充完整。我們整理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算式,這顆糖葫蘆獎給大家!(在“一2班隊”粘貼糖葫蘆作為獎勵)

【設計意圖】本環節,製作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是本節課的難點內容,也是本節課的高潮。學生從集體整理到小組合作,再到迴歸書本,緊扣書本內容,讓學生經歷整理全過程。不僅呈現學生整理的思維過程,還讓學生在操作中學會整理方法,培養動手能力,體驗分類整理的數學思想。

⑷挑戰四:運用減法表

第一關: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教師在黑板上的減法表中隨機點三道算式,學生説答案和計算方法,複習破十法、想加法算減法、連減法三種算法。

教師繼續在減法表中隨機點幾道算式,全班作答。

再請一位同學連續答一組題(教師在減法表中指13-5=?13-6=?13-7=?13-8=?13-9=?學生能快速説出答案)。教師及時提問:算得這麼快,你是怎麼算的?有什麼祕密?學生描述規律,教師適機表揚其在減法表中發現的第四種算法。

【設計意圖】運用減法表第一關的設計,先讓學生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幫助學生加深對20以內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理解,熟練準確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再有意選擇一橫或一列算式進行計算,從減法表中發現第四種計算方法(多1少1),使學生初步感知被減數、減數、差之間的相互關係,體會數學的邏輯美,培養學生探索的興趣。

第二關:不用計算,你能完成蛋糕的製作嗎?

屏幕顯示“蛋糕”,第一層14-5=9,第二層14-6=8,第三層是14-7=?A.6;B.7;C.8

學生使用優教信使班班通的答題器進行作答,老師通過“答題結果”的功能現場統計學生答題情況。

屏幕顯示:()-()=(),第四層應該填什麼算式?請用答題器搶答,開始--

學生搶答。請搶中的同學作答。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本節課的第二個高潮,學生通過一節課多個挑戰的學習,已經基本掌握了整理和複習的.要點。在運用減法表第一關的基礎上,學生有意關注減法表中的規律。第二關的設計,幫助學生鞏固減法表中“多1少1”的規律。運用優教信使班班通的答題器進行互動,讓所有的同學都參與到活動中來,既動了手指輸入答案也動腦子去思考信息,又能產出成果。

第三關:卡片接力

屏幕顯示11-2=?13-4=?教師使用優教信使班班通技術中“隨機選人”的功能,點名學生回答。並道出這些算式的差都是9,可以用“=”連接。

15-6=?教師使用班班通技術中“趣味選人”的功能,點名學生回答。

接着提問:在20以內的退位減法你還能找到差是9的算式嗎?請學生填寫在作業紙作答。作答完成後彙報結果。教師根據學生作答情況粘貼算式卡片,卡片顏色與黑板上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不同。

教師繼續提問:這些算式其實在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都有,你能找到它嗎?讓學生上台將這些算式卡片粘貼進減法表中,學生馬上發現這些卡片都在最邊,斜着看正好是一條線,並得出原來斜着看,表格裏面的算式差都是相同的這個規律。

師:同學們,20以內退位減法表裏還藏着許多祕密呢,留給你們下課後繼續思考。這節課上到這,下課!

【設計意圖】一節整理複習課完成,學生從一個熱情高的教學環節靜下來,讓學生在作業紙上寫出差是9的算式,發現算式在表格中都是斜着排列的,揭示了更多的規律,深化減法表的運用。還激發學生繼續探索減法表的興趣。讓數學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篇7: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27頁。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徵;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一些特徵;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大量拼擺圖形,發現圖形可由簡單到複雜的變化及聯繫,感受圖形美;(2)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點:

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徵。

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圖形卡片、實物風車,學生準備:圖形卡片、做風車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教師出示一個風車,並以談話引入:同學們看,這是什麼?

生:風車。

師:你們喜歡風車嗎?誰動手做過這樣的風車?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這樣的風車要用哪些東西?

生:圖釘、小棒、紙

生2:我來補充,要用正方形的紙。

二、感受新知,觀察比較

1. 師:你們説得很對,做風車的風葉要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正方形上個學期跟我們見面了,是個老朋友了,請你回憶一下,上個學期除了正方形你還認識哪些平面圖形?

生:長方形、三角形、圓形

師: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和正方形最相似?

生:長方形。

師:為什麼?

生:因為它們都有四條邊,而且很直。

生:因為它們都有四個角。

[以親切的談話幫助學生回顧了舊知識,很自然地引出了長方形,找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繫,方便了下面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的教學。]

2. 師:對,它們都有四個角、四條邊。先來看長方形,它的四條邊有什麼特點?

生:兩條長邊,兩條短邊。

師:好,那我們先來看看兩條長邊,你發現了什麼?

篇8: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內容:第2——5頁(數一數)

教學目標:

1、在非常和諧愉悦的氛圍中,初步瞭解兒童認數、數數情況。

2、通過觀察等探求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數感,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合學生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物快樂,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對人對物的愛的情感,初步培養學生會聽、會説、會補充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初步建立數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及合作與參與的意識。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一台。

教學過程:

a)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拿出一封一份禮物————金龜子的信,讓學生隨着美麗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聽信: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好,從今天開始,你們將成為一名真正的國小生了,在學校裏,你們將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學到許許多多有用的知識,學會許多的本領,會面為一個對社會有着巨大貢獻的人,你們高興嗎?數學書裏都是一些有趣的遊戲和活動,充滿了神奇,學好數學非常有用,它可以幫助你解決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難,你們想學習數學嗎?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們的數學陳老師將會把你們帶進數學的王國裏,讓你們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到那時,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國小生的,你們有信心嗎?

b)認真觀察,小組討論,瞭解數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書中第2——3頁的畫面。

1、這是什麼地方?你認為它美麗嗎?

2、請你説一説:這幅圖是什麼意思?圖上的物體分別有多少?(先小組討論,互相説,教師深入到小組裏瞭解情況,並且在個別組裏探討數數規律,然後再請小朋友説)

3、評價:你認為你們組有什麼優點,別的組呢?

三、繼續觀察,小組交流,瞭解認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材第2——3頁的圖畫

活動形式同第二個環節一樣:觀察——交流——彙報——評價,不苛求學生按怎樣的模式説,讓學生在相互啟迪中自我感知怎樣説好就怎樣説,怎樣説適合自己就怎樣説。

四、操作感知,及時強化

1、數週圍的實物(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數一數學校裏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數字卡片

3、按方位數數

4、開放性練習

猜一猜,想一想、説一説,驗一驗

手裏最多能拿幾根粉筆?

篇9: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學生人,這些學生大部分是上過幼兒班,還有些學生是從外地轉入的。他們天真可愛,活潑調皮。據幼兒班老師介紹,這些學生各方面的差異較大。有的活潑開朗,還有個別學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開學初,經過和學生初步接觸瞭解,這些學生由於常規訓練少,一些起碼的常規知識都不懂,他們還像在幼兒班一樣沒有任何約束,想來就來,要走就走,上課時亂走亂動。本學期施行的實驗教材,主要是開拓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因此,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的開拓,創新能力的培養,使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三、教學重、難點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四、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會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五、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構建有關的數學知識。

(2)儘量選擇、設計現實的、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思考、相互交流,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3)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4)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5)聯繫兒童實際、根據學生特點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視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建立數感。

3、計算教學應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4、根據兒童生活特點,從感必經驗出發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5、通過“用數學”的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6、設計安排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注意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7、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教學方法應體現開放性和創造性。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儘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學具。

六、教學進度安排(見附表)

第一單元:準備課

單元教學內容:第一單元(第1——4頁)

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第2——5頁的內容,第2、3頁是一幅美麗的畫面,圖中有教師、學生、鮮花、樹木、樓房,人和物的數目注意用到10以內的各數。新教材豐富的教學資源,不僅將數擴展到20,而且畫面中,每個數量出現了多種角度數的話,還會數出很多,這就給予學生創設了充分觀察、探究的空間。在教學中,注意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數畫中的事物,初步瞭解學生的數數的能力,並不要求都數到,只要教師心中有數,在學生數出以後能給及時正確的評價即可`。

單元教學目標:

1、在和諧愉悦的探討氛圍中,瞭解學生的數數和認數情況。

2、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的快樂。

3、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使學生感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充分利用材料資源,滲透思品教育。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學生數數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的的數感。

2、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愛數學的情感。

3、引導組織好學生小組學習,使學生初步感知合作學習的快樂及要求。單元課時安排:約2課時

篇10: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93~95頁例3、例4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願望,培養他們的統計意識。

2、能將表格進行完善,並能完成複式統計表,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教師:明明到三(2)班作“最喜愛的電視節目”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新聞:8人動畫片:22人體育7人

電視劇:8人其他:4人

二、自主探索,體會領悟

(一)嘗試製表

1、教師:要想製作成統計表,應該做哪些方面的考慮呢?

學生:要考慮表應畫幾列和幾行。

根據“節目類別”和“喜歡的人數”應畫兩行;“節目類別”有5類,要畫5列,加上“合計”要畫6列。

2、學生動手畫一個2行6列的表。

3、填寫相關內容。

(1)寫上統計表的名稱。

(2)填寫表中的內容和數據。

4、檢查統計是否準確。

可將各類別人數之和與合計數、合計數與調查總人數進行比較,看是否一致。

(二)出示例4中男生、女生體重情況統計表

1、觀察表,説説表中有哪些信息?

2、教師:如果將兩張表交給班主任老師,老師想知道某個體重範圍內的男女生人數,就要看兩張表,挺麻煩的。

能不能想辦法將兩張表合成一張統計表,讓老師看起來更方便一些呢?

3、學生自主討論,完成複式統計表。

教師:同學們可以討論一下,怎樣改進統計表?

(老師出示複式統計表)

介紹表頭:體重、人數、性別。

教師:你能將表格填好嗎?(學生嘗試完成)

反饋:展示學生做好的統計表。

教師:像這樣的表格我們叫它複式統計表。(課題:複式統計表)

教師:從這張表中,你知道了什麼?與剛才的兩張統計表相比,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你更喜歡哪一張統計表?為什麼?

三、鞏固深化,拓展應用

完成第95頁課堂活動。

篇11: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89~92頁例1、例2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能按照一定的標準,採用不同的方法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分析、描述,經歷統計的全過程。

2、進一步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並能完成相應的統計圖表,能從統計圖表中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體驗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4、讓學生受到環保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觀看主題圖(製成的動畫)——環保站的工作人員工作的情景:

①環保站工作人員工作的情景——監測空氣質量。

②小麗爸爸與工作人員之間的對話——昨天和今天的空氣質量狀況。

(2)教師:看到些什麼、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例1

下面是張叔叔整理的某地4月份空氣質量情況:

某地區4月份空氣質量狀況統計表

空氣質量狀況優良輕度污染合計

天數(天)717630

(1)學生觀察統計表。從表中可以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2)學習統計圖。

①教師:誰來説一説我們過去都學過了哪些統計圖?(用作記號等方法來製作統計圖等)

②出示教科書第90頁的統計圖

教師:這是條形統計圖,誰來説一説你從圖上都看到了什麼?

③小結:像這樣用條形來表示統計表中的數據,我們就叫它條形統計圖。

讓學生從統計圖中找一找天數最多的表示的是什麼空氣等級,天數最少的表示的是什麼空氣等級。

讓學生明白:在條形統計圖中一眼就可以看出誰多誰少。

(二)教學例2

(1)學生觀察四(1)班男同學身高記錄表。

教師:你從表中瞭解到了哪些信息?

教師引導:全班男生合在一起統計,人數太多,男同學身高的狀態比較混亂,可以分段整理數據。

(2)學生完成統計表。

①將學生分為5個小組,分別按身高段統計一個部分。

②將5個組的數據彙總。

③要想得到全班的數據,該怎麼辦呢?(求出合計)

(3)根據統計表完成統計圖。

學生獨立完成統計圖。

(4)回答第92頁的兩個問題。

學生還可以根據統計圖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並解答。

(三)練習

完成第92頁的課堂活動

篇12: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進行估計,初步感知數位、數序及數量多少的含義。

2、經歷運用數的知識進行達和交流的過程,進一步發展數感。

3、初步體驗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培養合作探索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比較,估計豆子的數量。

教學難點:

1、數位、基數、序數概念的滲透。

2、對100以內的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活動一:數出規定數目的豆子,初步體驗估數。

(給每組發一袋豆子)今天的數學課就是在數豆子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看誰會觀察、會思考。在數豆子的時候,同學之是要互相合作,互相謙讓,還要小心,千萬不要讓豆子掉在地上。數出30粒豆子。活動規則:

①請你數出30粒豆子,你打算怎麼數?

②把這30粒豆子放在手中,感覺一下,然後輕輕地放在盒子的右邊。

③用剛才的感覺再抓一把豆子,如果你覺得抓得多了或者是少了,可以重新抓一把,然後放在盒子的中間,看看和右邊的豆子是不是差不多,再數一數是多少粒豆子。

④再用剛才的感覺重新抓一把豆子,放在盒子的左邊,看一看三堆豆子是不是差不多。教師小評。剛才大家在數豆子的時候,都數得非常開心,同學之間合作的非常愉快,而且大家還記得我們的活動規則,非常好!經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心中有了一杆秤,像那樣抓的一把豆子大約是30粒,你們可要記住了。

二、師生互動。

活動二:在師生互動的活動中,進一步體驗估數。

(1)師生互動。你們數得真開心,老師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師順手在一個小組內抓了一把豆子)。怎樣才能知道這一把豆子大約多少粒?(可以數一數有多少粒豆子)這是個辦法,還有別的方法嗎?。

(2)教師給每個小組都抓了同樣多的豆子,要求學生選用剛才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來進行估數。教師巡視,學生小組活動。

(3)在計數器上撥數並寫數。請在計數器上撥出你們小組數出的數,撥好後小組間互相看看撥得是否一樣,各小組的組長進行監督,不一樣的就調整一下。學生在計數器上撥數,教師在小組中間活動,指導個別小組撥數。怎麼寫這個數呢?請你試着寫一寫。學生在紙上寫數,教師巡視,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上台在黑板上寫數。教師給予評價。練習撥數、寫數。我們一起來看22這個數,誰來撥出這個數?誰來試着解釋一下這個數?學生彙報:左邊的2在十位上,表示2個十;右邊的2在個位上,表示2個一。寫一寫“22”。問:計數器上右邊起第三位是什麼位?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本第27頁的“練一練”。

(1)做一做,填一填。

(“練一練”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

(2)根據計數器寫數。

(“練一練”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想一想,試一試。

(“練一練”第4題)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完成,集體交流。

(4)找找生活中的100。(“練一練”第5題)指名學生説一説。

四、小結

篇13: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章節名稱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第二冊第八單元

課題

組織比賽

計劃學時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初步瞭解數據的整理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會把統計的結果在方格圖上表示出來。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問題和初步的推理判斷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瞭解數據的整理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會把統計的結果在方格圖上表示出來,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難點

會把統計的結果在統計圖上表示出來,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媒體內容與形式

多媒體 、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喜歡組織什麼活動啊?如果我們班要組織一次比賽,同學們想一想組織下面的什麼活動好?出示:

踢毽子、跳繩、拍球、套圈

學生思考

自由發言

探究

1、怎樣才能選擇一個使大家都滿意的活動呢?

2、讓我們來統計一下

出示統計圖

踢毽子 跳繩 拍球 套圈

3、根據數據在統計圖上塗一塗。

4、觀察統計圖,並回答問題。

(1)統計圖中可以看出,調查了( )名學生。

(2)喜歡 ( )活動的人最多,喜歡( )活動的人最少。

(3)如果你們班有一名同學沒來,猜測他最有可能喜歡( )活動。

(4)你認為你們班最好組織什麼比賽?

學生思考、討論

在書上填空

15

鞏固與拓展

1、調查本班參加課外小組的人數,整理後製成統計圖。

2、看統計圖回答問題。

(1)、從圖中看出,一共調查了( )名學生。

(2)、參加哪個組的人數最多?哪個組的人數最少?

(3)、唱歌組比美術組多( )人?

(4)、電腦組和手工組一共有( )人?

學生練習

15

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統計,統計的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用處非常廣泛。我們今天只是學習了初步的統計知識,認識了條形統計圖,它的用處在於可以直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非常直觀。

今天有什麼收穫?

自由發言

3

板書設計

組 織 比 賽

踢毽子 跳繩 拍球 套圈

教後反思

見博客“回覆”部分。

篇14: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並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2.會用加減法計算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練習,培養學生讀題和收集信息、信息的能力。

4.培養學生對練習課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能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

能用數學語言表達圖意。

一、激發興趣

1.引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小貓嗎?原來,小貓家族有一個美麗的城堡,今天,老師將要帶着小朋友們到城堡裏遊玩。想不想去?

在城堡裏有很多數學問題等着考驗大家,有信心接受考驗嗎?

(多媒體出示小貓城堡圖)

2.小朋友們準備的怎麼樣了?看!小貓已經帶着問題來迎接我們了。(出示課本第15頁第4題)

13-5=19-10=11-3=

17-8=13-7=16-8=

15-6=10-2=14-5=

11-4=18-9=12-8=

要求學生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講評。

二、鞏固練習

1.出示課本第15頁第3題。

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出示課本第15頁第1題。

學生先説一説算是的意義,再在對應圖上圈一圈,最後將得數填入方框中。

3.出示課本第15頁第2題。

學生小組合作畫一畫,填一填。

4.出示課本第15頁第5題。(課件出示第5題圖)

從這幅圖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1把椅子配1張桌子,還缺幾張桌子?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請和你的同桌一起合作完成這道題。

誰來把他們的做題方法和一下?

全班交流,集體訂正。

5.出示課本第15頁第6題。

比一比,看誰寫得快。

説一説,你發現了什麼?

6.出示課本第15頁第8題。(課件出示第8題圖)

從圖上你能找出哪些有關的數學信息?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信息?請你提出兩個數學信息。

你會解決自己提出的數學問題嗎?

學生先獨立觀察,列式計算,教師再指名學生上台板演。

三、拓展思維。

出示課本第16頁第9題。小組比賽,看誰説的最多。補評:

板書設計:

練習一

13-5=819-10=911-3=8

17-8=913-7=616-8=8

15-6=910-2=814-5=9

篇15: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並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3、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教學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們的好朋友淘氣準備帶我們去參觀數學王國中的圖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氣有個要求,這節課你必須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做到了嗎?在這座城堡裏,住着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説一説這些圖形的名字。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裏,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着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課件出示:平面圖形)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板書:認識圖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

淘氣告訴我們一個小祕密,他説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體其中一個面,並説一説你摸的感覺。趕快行動吧!

(2)彙報交流

説一説: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麼感覺?(引導學生説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小組合作討論方法。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讚揚。

(2)老師已經為你們準備好了紙張,下面就請大家動手選自己喜歡的立體圖形,把這些平平的面請下來吧。

(3)彙報、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結

像這樣把物體的一個平平的面表示成一個平平的圖形,這些圖形就叫做平面圖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師也將這些平平的面請到了電腦上,仔細觀察會發生什麼變化。

(課件演示,出示圖形名稱,板書。)

5、想一想,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有什麼不同呢?你想怎麼記住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細觀察哪兩個圖形長的比較像呀。怎麼區分它們呢?(課件演示)

7、我們已經認識了這些圖形,下面就用小棒來擺一擺,看一看你能擺出哪些圖形。(學生動手操作,演示)

師:有沒有擺出圓的?現在能不能快速的將這些圖形分一分呢?

8、間休:幸福拍手歌

其實這些圖形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請你在教師中找一找哪些物體的哪個面是我們今天認識的圖形。老師也找到了幾個圖形,這些交通標誌的表面都是什麼圖形呢?

小結:正是這些交通標誌牌無時無刻都在提醒着我們注意交通安全。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猜一猜。

2、完成練習一1、2題

3、欣賞圖形。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教學反思:

這節課對於我來説是堂遺憾的課,不得不説,同學們並沒有在這節課中成長。會的依舊會着,不會的依舊不會,即便是我也想辦法教了他們,可不會的還是不會。其實,這節課,我並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我應該藉助上學期所學的立體圖形的知識,準備好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體,讓同學們想辦法得出黑板上的平面圖形,其實這樣的過程是有必要的,更易於理解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係,從而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平面圖形。我想我必須再重新上一節動手操作課,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展開從實際到抽象的學習過程。沒有過程的學習,何來生成呀?

篇16: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會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劃圓拼圖。

2.在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3.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培養主動探索的,學會欣賞他人,樹立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通過摺紙對簡單的.圖形進行分解和拼補。

教學難點:拼出有趣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展示作品,發揮想象,激發興趣

(1)請同學們來欣賞一下三幅圖。

逐一展示三幅圖畫。

讓學生充分説一説,每一幅圖像什麼。

出示最後一幅圖,讓學生説説這幅圖是由我人學過的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

(2)今天還帶來了同學們摺好的精美的手工製品。請同學們來看一看,猜一猜它們像什麼。

(3)揭示課題。

這些同學的手可真巧啊!新|課|標|第|一|

相信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也同樣能做出這麼精美的手工製品。

請同學們也來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看看哪些同學在這我們節課上可以做到又動手、又動口、又動腦。

二、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

(1)拿出1號圖形

(等邊三角形)。

你會把這個三角形折成一樣的兩部分嗎?請你試一試。

(學生試折)

你是怎樣折的呢?

(請學生陳述)

這兩部分一樣大嗎?

請動手剪一剪、比一比。

(請一些學生展示操作過程)

(2)拿出2號圖形

這是什麼圖形呢?

(學生回答:圓)

你能動手把這個圓折成一樣的兩部分嗎?

請你動手摺一折、剪一剪、比一比。

(學生展示、彙報)

(3)剛才,我們是分哪幾步把1號、2號圖形分成一樣的兩個部分的?

生答

(師板書:一折,二剪,三比)

(4)請拿出3號、4號圖形,説出是什麼圖形。

(學生回答:正方形)

你能用剛才學過的方法把正方形折成

一樣的兩部分嗎?比比誰的方法多。

學生折,然後彙報結果。

(可以橫折,還可以把相對的兩個角對摺)

(5)請同學們按上面的步驟把5號、6號圖形(長方形)折成一樣的兩面二部分。

展示不同的折法。

請一名學生上來剪一剪、比一比。

三、拼一拼

(1)你能用剛才剪出來的圖形拼一拼嗎?

(學生拼圖)

(2)請你動手拼出你最喜歡的兩個圖形來。

(3)展示學生作品。

請你説一説。

你是用什麼圖形來拼的?它像什麼?

(4)喜歡摺紙的同學請舉手,你們會折什麼?

(5)請一位同學邊折邊説你是怎麼折飛機(或表蛙)的。

(6)請同不們這位同學折得怎麼樣。

(7)請同學們組成四人小組,推選一名代表,教其他三位同學折一件物品,折完後在小組內互相一下。

四、自由創作

(1)你會把一張長方形的紙折成正方形嗎?請學生摺好後彙報一下自己的折法。

(2)你能把這一張正方形紙剪成四個一樣大的部分嗎?

你有幾種方法?

(四個三角形,四個正方形,四個長方形)

你用這四個一樣大的圖形可以拼出哪些圖形?

(3)你還能剪、拼出什麼有趣的圖形嗎?補評:

板書設計:

動手做(一)

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篇17: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微課內容簡析】

“小兔請客”這一教學內容是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第 五 單元 一課中的教學環節。 教材通過“小兔請客”的童話故事,創設加減法的具體情境,從中引出問題:①一共有多少個果子?②草地上還剩下多少個果子?然後讓學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擺一擺,幫助學生建立加減法的表象,最後鼓勵學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讓學生嘗試解答。通過交流,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同時結合算式引導學生認識加減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

【 微課類型 】講授類

【 教學目標 】

1、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整十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並能正確計算。

2、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經歷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探索並 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3、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探索的意識,也培養學生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 教學重難點 】正確進行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認識加減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 教學流程 】

一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 誰能把這幅美麗的畫面編成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呢?(課件顯示情景圖,學生講故事,説圖意)

原來是小兔在請他的小夥伴們吃果子呢!(引出課題 -小兔請客)

二 ,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探索加法的計算方法

(1)師:(多媒體出示主題 圖 1) : 你能 根據 圖中的信息 ,能提出數學問題 嗎 ?

學生思考後,可能會提出下列問題 ;

1 一共有幾個盤子?

2 一共有多少個果子?

重點解決 “一共有多少個果子”的問題。

(2)師:請同學們用小棒代替果子擺一擺,好嗎?

學生操作。(幫助學生建立加減法的表象)

(3)師: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果子”怎樣列算式呢?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20 + 30 = 30或+ 20 =?

(4)師:那20 + 30等於多少呢你是怎麼想的?

(會算的學生想一想自己是怎麼算出來的,其他學生可用學具代替果子擺一擺。)

組織全班學生交流算法,肯能出現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 用小棒的方法計算,先擺 2捆小棒,再擺三捆小棒,合起來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 + 30 = 50。

2 在計數器十位上先撥2個珠子,表示2個10,再撥3個珠子,表示3個10,2個“10”加3個“10”是5個“10”,所以20+30=50。

3 因為2 + 3 = 5,所以20 + 30 = 50。所以20 + 30 = 50。

師:你喜歡那種算法呢把你喜歡的方法説給其他同學聽一聽?

學生相互交流。

2, 探索減法的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課件顯示第二幅圖,學生説圖意)

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把你的問題在小組內説一説,並試着自己解決提出的問題,好嗎?

(1) 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先擺5捆小棒,再從5捆小棒中拿走1捆,還剩下4捆,也就是40根。

(2) 在計數器十位上撥5個珠子,再撥去1個珠子,剩下4個珠子表示40,所以50-10=40。

(3) 因為5-1 = 4,所以50-10 = 40。

3,學習加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師:在加減法算式中,每個數都和你們一樣,有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20 + 30 = 50(個)50-10 = 40(個)

加加和被減差

數數減數

三 ,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麼 ?

我們 我們學習了整十數加減數的計算方法,並瞭解了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篇18: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用七巧板拼圖的活動,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進一步熟悉學過的平面圖形、

2、發展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用七巧板拼圖的活動,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進一步熟悉學過的平面圖形、

教學難點

發展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

課前準備

每人準備一套七巧板、

教學過程

活動一:設計情境。

師:同學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七巧板王宮對外開放了,你們願意隨我一起去參觀遊玩嗎?【演示課件“動手做(四)”】

小博士:小朋友們好!歡迎來到七巧板王宮,快隨我來認識一下王宮的外觀圖吧、【繼續演示課件“動手做(四)”】

小博士:這是一副七巧板,它是由七個圖形組成的、在七巧板王宮裏,這七個圖形就代表着七個不同的房間,裏面充滿了智慧和快樂,快隨你們的老師一起去感受吧!

師:那就讓我們先進入第一個房間吧,看看裏面有什麼奧妙?

活動二:你問我答。【繼續演示課件“動手做(四)”,點擊三角形2】

1、看七巧板圖,3號圖是平行四邊形,5號圖是_____,______號圖是三角形、

2、七巧板是由______種圖形組成,其中有______個正方形,______個三角形、

3、哪些圖形比較大,哪些圖形比較小?

4、哪兩個圖形一樣大?

小博士:小朋友,你們能向我提出一個問題嗎?

〖設計目的:發散學生的思維,也可以借用問題為下一問題做鋪墊、〗

活動三:我説你拼。【繼續演示課件“動手做(四)”,點擊三角形3】

1、你們能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一個正方形嗎?

篇19: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方法二:

説一説是由哪幾個圖形拼成的?

2、你還能拼出一個三角形嗎?

方法一:

方法二:

3、你還能拼出哪些圖形呢?小組合作、交流、

師:同學們,剛才我聽小博士對我説,在三號房裏有幾幅非常漂亮的畫,你們願意去看看嗎?

這些都是用七巧板拼成的,選出自己喜歡的圖案拼一拼,並想一想這些圖形像什麼?

師:讓我們帶着自己的智慧,一起進入下一個房間吧!

活動四:課外擴展、【繼續演示課件“動手做(四)”,點擊三角形4】

小博士:親愛的小朋友,歡迎來到智慧加油站,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有關七巧板的知識、你知道嗎?七巧板也叫“七巧圖”,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圖形遊戲,它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啦!因設計科學,構思巧妙,變化無窮,能活躍形象思維,特別是啟發兒童智慧,所以深受歡迎、傳到國外後,風行世界,號稱“唐圖”,也就是“中國的圖板”、希望同學們也能廣泛地收集材料,向我一樣做一個小博士、

活動五:小小設計師、【繼續演示課件“動手做(四)”,點擊三角形5】

師:同學們,發揮你的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一個你最喜歡的圖形,也可以將所拼的圖形畫在紙上、

讓我們帶着自己的作品,一起來到六號房間吧!

小博士:同學們,這裏是智慧的延伸站,這裏是快樂的升極點,只要你勇於展示,敢於表達,你會得到一種全心的感受,你會體驗到成功的樂趣、讓我們比一比、賽一賽,看誰是一位最佳設計師、

展示學生作品【繼續演示課件“動手做(四)”,點擊三角形6】

活動六:小結、【繼續演示課件“動手做(四)”,點擊三角形7】

師:我們不知不覺就來到了七號房間――留言廳,在離開七巧板王國前,不知道你們學會了什麼,有什麼不同的感受呢?

師小結:今天,我們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智慧,感受到了七巧板的奧妙,體驗到了數學的樂趣、讓我們在今後的學習中,繼續做一個善於發現、勇於實踐的學生吧!

篇20: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生活中的數

1、數鉛筆---(100以內數的認識)

2、數豆子---(100以內數的讀寫)

3、動物餐廳---(100以內數的比較)

4、小小養殖場---(在具體情境中描述數的相對大小關係

加減法 (一)

1、小兔請客---(整十數加減法計算)

2、採松果---(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和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減法。)

3、青蛙吃害蟲---(兩位數加整十數。)

4、拔蘿蔔---(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和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

5、回收廢品---(理解比多比少的實際問題。)

加與減(二)

1、圖書館---(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

2、發新書---(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

3、小小圖書館---(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

4、跳繩---(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

5、小小運動會---(用100以內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購物

1、買文具---(小面額的人民幣)

2、買衣服---(大面額的人民幣)

3、小小商店---(進行有關錢款的簡單計算)

加與減(三)

1、套圈遊戲---(連加運算)

2、乘船---(連減運算)

3、乘車---(加減混合運算)

二、觀察與測量

1、觀察物體---(兩個方向觀察單一物體的形狀)

2、桌子有多長---(釐米的認識)

3、去遊樂園---(認識米)

4、估一估,量一量---(簡單的估測和測量)

有趣的圖形

1、認識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2、動手做(一)

3、動手做(二)

4、動手做(三)

四、統計與概率

1、組織比賽---(認識簡單的縱向條形統計圖)

2、買氣球---(認識簡單的橫向條形統計圖)

五、實踐活動

我和小樹一起成長

鞏固100以內數的認識。

加與減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

小小運動會

利用100以內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加強對圖形的認識。

能利用圖形設計美麗的圖案。

今天我當家

利用100以內加與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只要大家腳踏實地的複習、一定能夠提高數學成績!希望提供的一年級數學下冊期中複習,能幫助大家迅速提高數學成績!

篇21: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課程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三單元“生活中的數”。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將結合生活中的具體情境,通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2、第一單元“加與減(一)”、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第六單元“加與減(三)”。在這些單元的學習中,結合生活情境,學生將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法(包括不進位、不退位與進位、退位)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物體”。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

2、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初步體會面在體上;通過大量“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經歷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圖形的過程,感受圖形世界的豐富多彩,並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三、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一個大的實踐活動,即“數學好玩”,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活動中,學生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課程內容

本冊教材分為“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實踐活動”三大內容,力求加強國小數學的核心概念和思想,注重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以及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突出所學內容的數學本質,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有機會領略數學的全貌。

1、第一單元加與減(一)9課時

2、第二單元觀察物體3課時

3、第三單元生活中的數8課時

4、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5課時

5、整理與複習3課時

6、第五單元加與減(二)10課時

7、數學好玩3課時

8、第六單元加與減(三)10課時

9、總複習4課時

課程實施

一、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

數學學習的興趣對於數學學習非常重要。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教學時,教師首先應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學生回答得對與錯或語文是否完整,老師可以延緩評價,要多鼓勵學生的積極參與。老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特別注意的是不宜用統一的、程式化的語言來訓練學生,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想法。老師要讓每個學生首先喜歡上課、喜歡教師,進而喜歡學數學。

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師不要急於求成,對學生過早提出統一的、硬性的要求,而應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品質。

二、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運用講故事、做遊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鼓勵每一位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例如,在實踐活動“數學好玩”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將教材中的內容設計成一個童話故事,在講故事的進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討論的問題;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模擬表演;還可以結合學校的運動會,鼓勵學生從中發現數學問題,並嘗試解答。

三、引導學生自己思考,並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在具體活動中進行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進行交流。在思考與交流的過程中,老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於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老師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願望和習慣,使學生逐步學會運用適當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學會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

四、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特別注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設立了“問題銀行”等欄目,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即使有的問題當時不能解決,可以放在“問題銀行”以後解決。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並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瞭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五、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學生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本班同學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教師還應適時記錄下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

課程評價

一、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應強調評價的診斷功能和促進功能,注重學生髮展的進程。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注意考察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參與,大膽嘗試並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樂於與同學進行交流與合作;是否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克服困難的精神,認真聽講、完成作業。教師還應重視瞭解學生數學思考的水平,注重考察學生是否願意獨立思考,思考過程是否有條理,是否嘗試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是否願意提出和別人不同的問題。

在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時,可以採用建立成長記錄的方式,以反映學生學習數學的進步歷程,增加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在成長記錄袋中收錄反映學習進步的重要資料,如最滿意的作業、最喜愛的小製作、印象深刻的問題和解決過程、整理與複習的體會,等等。

二、恰當評價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低年級學生往往需要藉助具體事物或實物模型來完成學習任務,因此要重視結合具體材

料和實際操作的過程評價他們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評價學生是否會數百以內的數時,可以讓學生實際去數一堆物體。在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數數的方法,觀察他們是否能熟練地數數。

對於“生活中的數”的評價,可以結合具體問題和活動進行,評價學生是否能夠熟練地數、讀、寫、認百以內的數,能夠比較百以內數的大小。對於加減法的評價,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能正確計算百以內加減運算以及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能根據具體問題,估計運算的結果;初步學會應用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對“觀察物體”的評價,可以結合學生熟悉的物體,考查他們是否能辨認從兩個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的形狀。對“有趣的圖形”的評價,可以結合學生身邊的物體和操作活動,考查學生是否能夠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能否在釘子板上圍出相應的圖形,能否將圖形進行分割和組合,能否利用七巧板拼圖並設計有趣的圖案。

(三)重視對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對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可以考查以下幾個方面:學生能否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能否嘗試選擇適當的方法解決問題;是否願意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能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篇22: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一年級下冊

學校__________

教學班級__________

教師姓名__________

教學進度表

教學目標及任務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探索、交流活動,進一步體會減法的意義。學會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計算,並能比較熟練的口算。

2.經歷觀察實物的過程,初步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能根據具體實物、照片或直觀圖,辨認從前面、後面、左面、右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以及學習數學的愉悦,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讀、寫0――100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會進行口算。

4.認識簡單的平面圖形,準確地説出圖形的特徵,會用七巧板拼圖。

5.在具體情境中,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10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6.會進行100以內數的計算,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學會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熟練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及一位數的計算。

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加減法(一)”主要學習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和用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二單元“觀察物體”主要學習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實物,使學生在實際操作活動中,逐步積累觀察物體的經驗,初步發展觀察、推理和空間想象能力。

第三單元“生活中的數”主要學習100以內數的數數、讀數、寫數和數的大小比較。是學

生能夠學習用100以內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並與他人交流,發展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結合日常生活認識幾種常見的圖形,在活動中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與動手能力。

第五單元“加與減(二)”,掌握10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第六單元“加減法(三)”,學會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和提問題的能力。並能解決簡單的問題意識和能力。

第一單元:加與減

1、買鉛筆(十幾減9)

教學目標:

1.根據圖畫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2.初步經歷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

學習目標:

1.能根據圖畫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2.經歷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根據圖畫,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教法:

談話法

學法:

探究法

教學準備:

鉛筆、小木棒、計數器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情境導入。

(2)提出問題。

①問題是:有15支鉛筆,小兔買了9支,還剩幾支鉛筆?

②還剩幾支鉛筆,該怎樣列算式呢?

請學生們小組內説一説。

③15-9等於多少呢?

你願意幫袋鼠阿姨算一算嗎?

(3)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買鉛筆”的知識。

(出示課題:買鉛筆)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動手操作。

“15-9”是一個減法算式,你會計算嗎?

請用小棒代替鉛筆,擺一擺、想一想,要計算15-9,就是要從多少根小棒中拿走幾根?該怎樣計算?

學生擺一擺,算一算。

(2)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介紹自己的計算方法。

你願意把自己的想法説給別人聽嗎?

請你和你的小夥伴互相説一説。

在説的時候,請小朋友們注意:首先,説的小朋友要把自己的計算方法儘量説清楚,讓小夥伴聽懂你説的;其次,聽的小朋友一定要認真傾聽,如果你覺得別人的方法好,要記在心裏。明白嗎?趕快把你的計算方法介紹給你的小夥伴吧!

(3)彙報交流。

你的計算方法是什麼呢?誰願意告訴袋鼠阿姨並展示給大家呢?

請學生介紹自己的方法。可能有:

方法一:從15根小棒裏,一根一根的減,一共減去9根,還剩6根。方法二:把15分為10和5,先從10根裏拿走9根,再把剩下的一根和這5根合起來,就是還剩下的6根。

方法三:從15根裏先拿走5根,然後再拿走4根,這樣一共拿走9根,最後還剩6根。

方法四:9+6=15,所以15-9=6。

方法五:把9看成10,先用15-10=5,這樣就多減了1,還應該加上1,5+1=6,所以15-9=6。

(4)優化算法。

這麼多的方法,用哪一種方法計算起來最簡單呢?

現在請你把你認為最簡單的方法跟你的小夥伴説一説。

學生之間互相介紹自己認為最簡單的方法。

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

(1)嘗試練習。

請你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算一算這一組題目。

13-9=14-9=15-9=

請你認真觀察一下,這些題目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學生觀察並用最喜歡的方法算一算。

集體交流、訂正。

(2)課本第3頁第1題。

學生做一做,算一算。

板書設計:

有15支鉛筆,小兔買了9支,還剩幾支鉛筆?

15-9=6(支)

答:還剩6鉛筆支。

篇23: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教學內容:

教材(北師大版)第二冊4849頁

教學目標 :

1、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正確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2、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3、感受數的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

小棒、實物投影儀、各種書的卡片

教學過程 :

一、複習整理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小祕密,想知道嗎?

生:想!

師:那得先通過老師的考驗我才告訴你!有信心嗎?

生:有!

師:好,請看第一關。

29+1 40+3 30+13 8+4(出示口算題,生讀並口算出得數!)

2、師:小朋友們真能幹,那我們除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計算,還可以用什麼方法?

(指着豎式)

生:豎式師:老師要請兩個小朋友到黑板上來做,其他小朋友用自己的火眼晶晶觀察這兩個小朋友做對沒有!

(兩個學生板演豎式,其他學生觀察)

師:你是怎麼算的?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生:從個位算起,先算個位再算十位

師:他們説的好嗎?

生:好!

師:剛才通過全班小朋友的努力,你們已經順利的過關了,下面老師就把這個祕密告訴大家!

[由複習導入 ,鞏固舊知識,複習湊十的思想和豎式列法為下面將會出現的算法多樣化打下基礎。]

二、創設情景

1、師:今天是咱們的老朋友,小兔開書店了,小兔特意來邀請咱們去看看,你們想去嗎?

生:想。

2、師:(出示卡片)我們來看看小兔都進了些什麼書,都有多少本?

生:有《汪汪樂園》28本,《海底世界》4本,《淘氣歷險記》9本,《咪咪學校》8本。

(學生説的時候老師把書的卡片放到畫好的書架上)

3、師:現在,四種書已經安安穩穩地躺在了書架上,你們能根據這些書的本數提數學問題嗎?

生:(提問)

(這裏學生提到的問題一般都是這三種:

1、已經能解決的問題;

2、今天要解決的問題;

3、還不能解決的問題。下面簡稱1問、2問、3問。)

師:(提一問的學生)你提的問題不錯,小兔説要給你一個特權,讓你當一回小老師,自己請一個小朋友來回答你的問題。(提二問的學生)你提的問題可真好,小兔説我們待會一起來解決,好嗎?(提三問的學生)你提的問題真棒,可是我們現在還不能解決,我們把他放到問題銀行了,以後再來解決好嗎?[從學生喜聞樂見的事情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信息,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提出數學問題,並自己當小老師找同伴列式解答,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習的積極性和問題意識。並且,在學生自己解決已經學過的問題時,讓他們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鞏固不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三、新課探討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解決這一個問題,請小朋友們把題完整的讀一讀。

生:讀題。

師:這個問題該怎樣解決呢?能不能用一個算式來表示?

生:列式。

師:你説的真好,可是,這個算式等於多少呢?我們來猜一猜。

生:自由猜測。師:真奇怪,一個算式怎麼會有這麼多個答案呢?到底那一個才是正確的?現在請小朋友們動動腦、動動手自己算一算。我們可以用擺小棒的方法,還可以用口算和列豎式的方法來算。請你用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算,把你的方法寫在本子上。

生:獨立思考,尋找計算方法。

師:現在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方法了,請你把你的方法給小組小朋友説一説。

生:同桌交流。師:誰願意把你的方法給我們大家説一説?

生:學生反饋方法。

(1)擺小棒:8根和4根中的兩根合起來湊成10,捆成一捆,一共有三捆2根就是 28+4=32。

(2)28+2=30 30=2=32

(3)8+4=12 20+12=32

(4)豎式計算。

28 + 4

師:你能説説,列豎式是要注意什麼嗎?

生:相同數位要對齊,也就是個位跟個位對齊十位跟十位對齊。

(學生説,老師邊板演。)

從個位算起。

師:可是8+4=12滿十了怎麼辦呢?

生: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全班重複一次)。

師:小朋友們真能幹,一道算式想出了這麼多種計算方法,那你喜歡那種呢?不你喜歡的方法給同桌小朋友説一説,並且説説,這種方法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生:同桌互相交流。

師:好,現在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方法了,那你能用你喜歡的方法自己解決下面這兩道題嗎?

生:能。(學生獨立完成後反饋結果)

四、實踐與應用

師:同學們剛才表現的真不錯,你們覺得今天的知識都學會了嗎?

生:會了。

師:會了,我們就來練一練,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會了。

1、1題(帶着讀題,講解題意,獨立完成。) 學生反饋結果,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作業 。

2、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場比賽,看誰做的又對又快。獨立完成3題,請幾名學生到黑板上做。

五、總結

師:孩子們今天表現的真棒,讓老師知道你們是這麼能幹的孩子,那麼你們覺得今天這節課學的愉快嗎?

師:愉快!

篇24: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掌握數的組成和寫法。

2.進一步體會“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義。

3.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讀寫,鞏固數位的概念。

4.通過具體的練習進一步掌握數的`組成,鞏固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

5.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練習,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回憶一下數位順序表哪邊起第一位是各位,第二位是什麼位?第三位呢?

2.出示計數器:

個位上的數表示什麼?十位上的數表示什麼?百位上的數呢?

計數器的十位和個位都是兩顆珠子,請你説一説這兩顆珠子分別代表多少。

二、基礎練習

1.課本第34頁第1題。

學生先自己填寫,再在班上説一説。

2.課本34頁第2題。

師撥數,學生寫。

同桌互相練習。

3.課本34頁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課本34頁第4題。

指導學生髮現這4組數各自的規律,先判斷出是順數還是倒數,以及是幾個幾個地數,再填空。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集體訂正。

2.課本35頁第5題。

幫小鳥找家。讓學生先自己連一連,然後指名彙報。

3.課本35頁第6題。

A教師指導第(2)題。

圖畫書有36本,故事書要比圖畫書多得多,但又比90本少一些。

故事書可能有多少本?

學生明確:故事書可能有85本。

B學生獨立完成第(1)題。

4.課本35頁第8題。

拿出卡片,讓學生自由組數,並把數寫下來。

在這些數中,最大的數是多少?最小的數是多少?併為這些數排排隊。

四、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補評:

板書設計:

練習二

100以內數的認識――讀數、寫數

百位十位個位

10個十是一百。

2個十和5個一是25。

篇25: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會寫100以內的數,進一步體會數位、基數、序數的意義。

2、能對100以內的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會寫100以內的數,進一步體會數位、基數、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會寫100以內的數,進一步體會數位、基數、序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花生米,計數器

教學過程

活動一:估豆子

1、同學們你們喜歡吃花生米嗎?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些花生米(教師出示盛有一些花生米的透明杯子)你能猜一猜這個杯子裏有多少粒花生米嗎?比一比看誰猜得最準。

2、老師帶着學生一起數出10粒花生米,放入另一個透明玻璃杯中(杯子大小與前同)。

現在你能比較準確的估計一下這個杯子中一共有多少粒花生米?説一説你為什麼這樣估計。

3、請同學們一起來數一數,看看誰估的數最接近花生米的數量。

4、兩個同學一組,每個人拿一些豆子,請對方先估一估豆子的數量,再數一數。

活動二

1、還請同學們看老師杯子裏的花生米,一共是28粒,那麼在計數器上該怎麼表示出來呢?請同學們在自己的計數器上撥一撥、再請同學在老師的大計數器上撥出來。

2、小組同學説一説計數器上個位上是幾,表示什麼?十位上是幾,表示什麼?

活動三

1、計數器上撥出下數(出示圖片:説一説)。

2、請同學根據計數器上表示的意思,寫出數來。

3、教師提問:這兩個2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十位的2表示2個十,個位的2表示2個一。

活動四

請同學們兩人一組,聽老師讀數,一人在計數器上撥數,一人在本上寫出這個數、(老師在大計數器上同時撥數)

1、出示圖片:寫一寫1

2、出示圖片:寫一寫2

3、出示圖片:寫一寫3

教師提問:請大家觀察此題與別的題有什麼不同,你知道了些什麼?

教師板書:從右邊起第三位是百位、表示一個百。

4、請兩個同學一組,一人寫一個數,另一人在計數器上表示這個數,説説這個數表示什麼?一人在計數器上撥一個數,另一人寫出這個數,説説這個數表示什麼?

篇26: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100以內的數,建立計數數單位“百”的概念知道10個十是一百。

2.初步感知100以內的數的組成。

3.創設情境,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

4.與實際生活相聯繫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

教學重點:建立計數單位“百”的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計數單位“百”。

教學過程:

一、創設精境

你們喜歡大草原嗎?

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去看看。

(1)出示10只羊的圖片。

看!來了一羣羊,數一數有多少隻。

學生數一數。

多少個一是十?

(10個一是10)

板書:10個一是十。

(2)出示20只羊圖片。

看!又跑來了羣羊。

數一數現在有多少隻?

學生數羊並彙報數的方法。

那20裏面有幾個十呢?

引導學生明確:20裏面有2個十。

(3)出示一大羣羊的圖片。

綠綠的草原是羊的遊樂場,看!又來了一些羊!

估一估現在一共有多少隻。

揭示課題:數一數。

二、探究新知

(1)數小棒。

現在請數出100根小棒,比一比,看誰數得又快又準。

①誰來説説你剛才是怎樣數的?

學生回答數的方法:一根一根地數。

兩根兩根地數。

五根五根地數。

十根十根地數。

……

②請把你數好的100根根小棒帶上來給我們看看好嗎?

這是××同學數出的100根小棒,我們一起來數數,看他是否數對了。

全班同學一起數。

③還有不同的數法嗎?

學生紛紛彙報各種數法。

教師重點強調十個十個地數的方法。

並指出:每數出10根就捆成1捆。提問:1捆是1個十,那100裏面有幾個十呢?一起數數好嗎?

1個十、2個十、3個十……10個十。

100裏面有多少個十呀?

100裏面有10個十,10個十也就是一百。

板書:10個十是一百。(齊讀)

④評一評,誰的數法好?

教師:數數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一個一個地數,兩個兩個地數,也可以五個五個或十個十個地數,究竟應該怎樣數,那要看具體情況,要靈活地選擇。

(2)數一數有多少個小方塊。

(出示主題圖)

學生彙報:10個小方塊是一第,排到九十九個後再添1個是一百個,所以10個十是一百。

三、鞏固練習

(1)圈一圈,數一數。

(“練一練”第1~3題)

①有多少根小棒?

②有多少個小方塊?

③有多少個雞蛋?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

(2)數一數,再添多少就都變成一百了?

①出示“練一練”第4題圖。

②學生小組交流完成。

(3)讀一讀,説一説。

出示“練一練”第5題,

引導學生讀一讀,説一説。

四、

你今天學會了什麼?

最感興趣的是什麼?

補評:

板書設計:

數一數

10個十是一百

篇27: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的國小數學第二冊第五部分內容中的第六課時《小小圖書館》

教學目標:

探索並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個位不句減從十位退一當十

教學準備:

1、小黑板

兒童畫報 故事書 連環畫

原有 33本 25本 46本

借走 7本 8本 9本

2、紙製牌子六塊

15+58

33―9

14+15

47―8

46―16

50―9

82―4

3、計數器十個,小棒許多、本子33本

教學過程:

一、 遊戲:看哪組拿得快。

二、 創設情境。

1、 看圖明確圖意,訓練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 提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3、 根據信息估算結果。

三、 探索算法。

1、 用自己喜歡的辦法計算,並在小組內交流。

2、 彙報計算方法。

3、 集體用豎式計算。

4、 嘗試練習。選擇故事書或連環畫進行計算練習。邊計算可以邊説算法。

四、比練習中搜索學生錯誤情況,噹噹小醫生。

四、 加強練習。

1、 撥一撥,説一説。

42―6 50―3 54―8

五、 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乘車練習

六、 課堂小結。

篇28: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景中抽象出數的過程,會數、讀100以內的數。

2、體會數位的意義。

3、初步感受一列數藴涵的規律。

4、滲透估算意識

教學準備:

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教學100以內的數的認識。

1、數學活動“數小棒”。

師:小朋友們手中都有很多小棒,你們覺得大概有幾根?(生答)

師:到底有幾根呢?咱們一起來數一數。先想一想,可以怎麼數?

(獨立思考)--(小組操作)

彙報:共有幾根小棒?你是怎樣數的?

讓學生了解100以內數的順序(一個一個數),熟悉整十數的順序(十個十個地數),知道一捆是10,兩捆是2個十(20),------十捆是10個十(100)。

師:“100”是個幾位數?(初步瞭解數位)

2、數實物

幻燈出示“圈一圈,數一數”的頭像圖。

師:有幾個小男孩?怎麼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數)

(學生數實物,師指導,口中數的數與所指事物要相符)

生彙報交流數數方法。

3、數點子。

生數師巡迴指導。

二撥一撥

師報數生撥,小組合作。

如:43怎麼撥?

在十位上撥4,表示4個十;

個位上撥3,表示3個一。

三數學遊戲

師報一個數,請數出後面的5個數。(12,17,23,56,77,85)

如17,後面是18,19,20,21,22。

再如56,後面是57,58,59----

師:59後面是幾呢?是怎麼想的?

四作業反饋

1、生獨立思考書上第二題,再交流怎樣數的快。

2、接力賽。

生觀察怎麼接的,然後分小組口答此體。

3、數數,從1到100或倒過來,數給同桌聽。

教學反思

篇29: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教學內容:

1、複習100以內的加減法、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2、統計的知識和人民幣的使用。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整

學生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2、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熟練的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100以內的加減法。

1、看圖説一説:小熊舉的是什麼類型的題?(兩位數加兩位數)

提問:我們在做題時應注意什麼?

25+2125+27説一説計算過程。

小猴舉的題:65-2265-29

2、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內容。

出示圖片: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計算。

買羽毛球拍和排球公用多少元,應找回多少元?

15+12=27(元)30元5角�C27元=3元5角

買足球和乒乓球拍還差多少錢?

30+10=40(元)40元-30元5角=9元5角

籃球、足球和排球一共要用多少錢?

50+30+15=95(元)

二、課題作業

計算下面各題:

59+827+2599-3831-24

63-938+4650-2377+23

88-5543-3412+963+36

三、觀察與測量。

1、誰離大樹最近。

房屋

5釐米

3釐米

螞蟻大樹

4釐米

篇30: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學習內容:

北師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的10-11頁《跳傘表演》。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

2、初步學習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

3、培養提出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學習重點:

初步學習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

學習難點:

1、初步學習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加減法的含義。

學具準備:

小棒和圓片。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藍天白雲,天氣清涼,在美麗的大森林裏,小蝸牛舉行了一場精彩的表演。你們想看嗎?(生答)現在老師就帶小朋友一起來欣賞小蝸牛的“跳傘表演”(指向黑板課題:跳傘表演)。請看大屏幕。

(出示:從美麗的大森林伸展到藍藍的天空,再到陸續飛落的`降落傘)

二、探究解題策略

1、學生仔細觀察圖,提取數學信息。

3.學生彙報:看到了大森林裏在舉行跳傘表演;天上有紅色降落傘、黃色降落傘和藍色的降落傘在比賽;紅色降落傘有14個、黃色降落傘有6個,藍色降落傘有7個。(師板書:蝸牛的數目)

4.學生根據剛才説到的數學信息跟同桌提個不一樣的數學問題。

5.學生彙報所提問題並嘗試解答。

生1:紅色降落傘和藍色降落傘一共有多少個?)

生2:紅色降落傘比黃色降落傘多幾個?

同學們觀察得真認真,能提出這麼多的問題。

4、剛才同學提出了“紅色降落傘比黃色降落傘多幾個?”的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類問題。

三、學生操作,探索新知。

1、請同學們拿出小棒和圓片,先擺14個紅色的圓表示紅色降落傘的個數,再擺6個黃色圓片表示黃色降落傘的個數。注意兩種顏色一一對應後,多出的部分就是紅色降落傘比黃色降落傘多的個數。

教師巡視、指導。

點名彙報。(紅色降落傘比黃色降落傘多8個)

根據所擺學具列出算式。板書:14-6=8 讓學生説出14、6、8表示的意思。

2、請同學們打開課本P10,把一些信息填上。

3、學生試完成的“藍色降落傘比紅色降落傘少幾個?”,教師評價學生。

4、這節課通過學習“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知道用減法計算。

四、鞏固練習。(出示)

完成試一試第1、2題,點名回答,學生評價。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得怎麼樣,有什麼收穫?

學生A:對於多少的題目我會做了。

學生B:我學會了“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可以用減法計算。

學生C: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有密切關係。

學生D:兩數相差用減法計算。

板書設計:

跳傘表演

(解決減法問題)

紅色:14個 黃色:6個 藍色:7個

14-6=8(個) 14-7=7(個)

篇31: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材內容:

本節課教學教科書第19的內容和20頁做一做。

教材分析:

教材例3用一幅公園的情景圖提供了許多數學信息,藉助情景讓學生理解意義進行計算,最後由學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數學信息,自己根據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材目的:

1、知識與能力:初步會從現實情境中收集數學信息,並能自己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解決簡單的問題。發展觀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模仿、聯想等學習方式,經歷遊戲過程,並從中收集數學信息,提出問題。通過同伴的爭議和評論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確定解決問題的策略。

3、情感、態度、價值觀:從活動中感受數學知識的真實性和普遍性,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對數學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願意親近數學,嘗試用數學的眼光看身邊的事物。

重點難點:

能夠根據已知的條件,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方法: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9分鐘)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捉迷藏遊戲。通過觀看情境圖,傾聽發佈的信息,產生聯想,並由聯想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板書課題(用數學)

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麼問題?

預設問題

(1)什麼是用數學?

(2)為什麼要學習用數學?

(3)學習用數學這節課在我們身邊哪些地方能用到?

(4)學習這節課能幫助我們解決哪些生活問題?

2、出示自探提示: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

(1)你能説一説圖上都説了些什麼?

(2)怎樣用數學語言來説呢?

(3)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怎樣來提問呢?

(4)用加法計算怎樣問呢?

(5)用減法計算又該怎樣提問呢?

學生獨立探究以上幾個問題。

二、解疑合探(19分鐘)

1、再次看圖並回答。剛才同學們回答的很好,觀察的很仔細!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藏着許多的數學問題你能試着提一提嗎?學生自願回答,把有價值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2、學生彙報後,師重點強調:在13-6=7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求藏起來的人數的方法用總人數減捉住的人數。

3、出示丟手拍遊戲。通過觀察、傾聽,思考信息組合與問題的提出。組內交流各自的信息組合角度和提出的問題,評論各種組合的正確性,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從三種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一是求總數;二、三是求部分。

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

(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8-6=2(人)

4、出示踢球活動。通過觀察和傾聽,初步學習收集背景資料中的數學信息,指名學生説:要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獨立地根據信息提出問題,還差幾人沒有到?並完整地解決問題。

5、小組討論、交流。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老師注意引導學生既能提出加法問題,也能提出減法問題。

學生口頭解答所提問題。

6、反饋練習

觀察課本p20的熱鬧的小河邊。根據提出的3個問題,獨立觀察、分析和處理信息,解決問題。然後組內交流、評議,也可自主選擇交流夥伴。重點在於讓每一位學生動起來,開展先知幫後知活動,既可讓先學會的學生有展示的舞台,也可以使弱一點的學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有17只小鳥,飛走了8只。還剩幾隻?列式:17-8=9(只)

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裏跑了9只,還剩幾隻?列式:15-9=6(只)

老師請個別學生板演,其他在練習本上解答。巡視中注意進行個別輔導。

如河裏有13條小魚,遊走了7條,還剩幾條魚?

13-7=6(條)

三、質疑再探(3分鐘)

回顧課前提出的問題是否解決,你又產生了哪些疑問?請提出來。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解決

預設問題

1、怎樣能正確解答用數學的題目?

2、我們根據數學信息怎樣才能提出數學問題?

3、用加法計算的問題怎樣問呢?

4、用減法計算的問題該怎樣提問呢?

5、根據數學信息,怎樣提出多種問題?

四、運用拓展(9分鐘)

1.我當小老師。

讓學生根據本節所學知識自編題目。

2、猜一猜,算一算。(練習四的第2題)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列式計算後説一説單位名稱是什麼?

每人寫15個大字,樂樂還要寫6個字,猜猜她寫了幾個?

每人寫15個大字,明明已經寫了7個,還要寫幾個字?

3、想一想,算一算。(練習四的第1題)

老師先出示圖,引導學生觀察,從圖中看到了什麼?

左邊有7只兔,右邊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

再引導學生選擇兩個相關的已知條件,提出一個問題。

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後彙報、交流。

4、全課總結。

(1)學生談學習收穫

師:本節課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請説出來和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師歸納總結

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教師再進行強調總結,引導對本節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的認識。

板書設計:

用數學

1、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

(1)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答:一共有14人。

(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人)

答:女同學比男同學多2人。

2、13個同學玩捉米藏,這裏有6個人,藏起來幾人?

13-6=7(人)

答:藏起來7人。

3、要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還有幾人沒來?

16-9=7(人)

答:還有7人沒來。

篇32: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景中提出並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理解計算十幾減9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

2、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等學習活動,促進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的發展。

3、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正確口算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理解和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掛圖、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示圖:小白兔到猴媽媽的水果店裏去買桃。

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媽媽的水果店去買桃,(小白兔對猴媽媽説)“阿姨,我要買9個桃。”

問:小朋友,你們從圖上知道了什麼呢?

學生互相説圖意。

“13個桃,賣出9個,還剩多少個?”

全班交流解決這個問題用哪種運算方法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13-9=?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你是怎樣算出的?如果你是小猴你準備怎樣從13個桃子裏拿走9個呢?

主動探究,用(小棒,小圓片)代替桃子擺一擺,説一説,怎樣計算13-9。看誰的想法多。

全班交流彙報。學生們可能會出現以下答案:

方法1:一個一個地減。

板書:13-1-1-1-1-1-1-1-1-1=

方法2:先以10裏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來是4。

板書:10-9=11+3=4

方法3:先減3,再減6,得出4。

板書:13-3-6=4

方法4:想加算減。(因為9+4=13,所以13-9=4)

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想出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計算,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呢?介紹給同桌小朋友們聽。

試一試。

計算12-9和16-9(“想想做做”第1題)。(允許有困難的學生藉助實物操作進行計算)指名學生口答,並要求説出算法

三、練習應用,鞏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2題。先説説題意,再説説是怎樣計算出結果

2、“想想做做”第3題。讓學生在計算、比較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想加算減”的快捷,較快地算出得數,但不必強求統一算法。3、“想想做做”第4題(遊戲:小螞蟻推木塊)。你能幫小螞蟻算一算嗎?12-9=10-9=14-9=18-9=11-9=19-9=16-9=13-9=17-9=15-9=5、出示算式:遊戲“奪冠軍”: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發現算式間的某種聯繫17-916-913-912-915-911-914-918-9計算結果。你發現了什麼?最後讓學生説説自己的想法。知道可以利用相鄰的算式推出得數。四、總結反思,拓展延伸提問:今天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麼?先互相説一説,再告訴大家。(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十幾減9)板書設計:十幾減9方法一:一個一個地減.13-9=4方法二:10-9=11+3=4方法三:先減去3,再減去6.方法四:9加(4)等於13.

篇33: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正確掌握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2、能正確熟練在進行整十數加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3、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習目標:

1、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正確掌握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2、正確熟練的進行整十數加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重點:

掌握100以內的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比100多1的數是99。()

53和35一樣大。()

97前面的數是98,後面的數是96。()

99大於100。()

和70相鄰的數是71和72。()

從61到73中間有12個數。()

一個數個位上是5,十位上是1,這個數是51。()

78個是由7個一和8個十組成的。()

39和41的中間是40。()

40+5比50+4小。()

二、創設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請你們參加她的生日宴會。你們願意參加嗎?(板書課題:小兔請客)

三、探究新知。

1、瞧,小兔邀請了哪幾個好朋友?(出示主題圖)小猴是個“數學迷”,他發現每盤都有10個果子,看到這麼多的果子,他馬上就想提一個數學問題。你知道小猴子會提什麼問題呢?

(1)同桌説一説。(2)指名交流。

2、光會提問題還不行,你們會解決這個問題嗎?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學具擺一擺、撥一撥。

(2)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説算法和算式。

學生彙報,教師板書:20+30=50。30+20=50。

3、小結:在加法算式裏“+”前面和後面的數都叫加數,“=”後面的數叫和。

4、忽然,小刺蝟的家裏有急事,讓他回家。小刺蝟望着這麼好吃的果子,真捨不得走,怎麼辦呢?他靈機一動,在盤子裏打了一個滾。瞧,(出示主題圖的右邊圖)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現在你又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呢?

5、你們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決嗎?並説出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小組討論:怎樣列式,怎樣計算?

6、請學生獨立完成課堂練習。

四、鞏固提高

1、剛才同學們都表現得非常好,小白兔決定帶大家玩一個小遊戲。(玩開火車遊戲)出示課本練一練第3題,快速口答。

2、三隻母雞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請你快速的找出每個小雞的媽媽是誰?

3、出示果園圖,讓學生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

五、教師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篇34: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發現生活中有規律的排列現象。

2.能發現給定事物中的簡單排列規律,運用自己的發現解決問題。

3.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身邊的事物,發現和欣賞生活中有規律的美。

教學重點:運用自己的發現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發現給定事物中的簡單排列規律,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小朋友們,在講新課之前,老師想讓你們回答一個問題:星期天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帶你到什麼地方去呢?

(生回答老師的問題,學生可能會説出各種各樣的地方,如:遊樂園、廣場、超市等等。)

哪個小朋友能説一説,我們遷安市都有哪些超市呢?(東安、東購、家樂等等),今天,咱們市又有一家超市開業了,咱們去看一看吧,(出示超市開業的情景圖)。

二、教學新課。

1、大家看,來的人可真不少,這家超市給你什麼印象?能給大家談一談嗎?

(生回答老師的問題,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超市的佈置很有規律,顯的很美。引導學生尋找其他的有規律的佈置。(對錶現好的學生給一個小笑臉或小星星給予鼓勵。)

2、小朋友們,剛才佈置超市的時候,一個工作人員臨時有事,可他的工作還沒做完,我們幫幫他,好嗎?(學生肯定會很樂意幫忙)(出示掛燈籠的圖)。教師提出大頭蛙的問題,請一名學生幫忙完成。引導學生説出該怎樣掛,為什麼這樣掛。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練習第一題,説明題意。學生觀察圖片的規律,然後動手完成貼圖片的活動。

2、出示練習第二題,説明題意。學生觀察圖片上顏色的規律,然後動手完成塗顏色。

3、添加一個課本中沒有的題目。如:動物園召開運動會,看!小動物們排着隊伍來了,(出示製作的情景圖)。咦!怎麼這麼不整齊?快看一看怎麼回事?哦!原來是有的小動物還沒來呢?看看還缺誰?引導學生根據已有排列的隊伍來判斷缺誰,並將小動物的圖片貼到正確的位置。進一步加深對本課知識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教材中的練習題都是以圖片的形式出現的。我想,應該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小活動:小朋友們,今天下午我們有一個表演,我們要先組織一下隊伍。哪個小朋友能幫幫老師?教師先排一部分:一個男生一個女生,一個男生一個女生。然後選一名同學幫忙排隊,看一看他是否按規律排列。

小結:這節課我們都學到了什麼知識?(生談一談自己的收穫和體會)。我們發現了生活中有規律的排列能給我們美的感覺。在這裏,我想到本單元的教學是讓學生去發現有規律的排列,從而發現有規律的美。可是在實際生活中有好多的事物是沒有規律的,但他們也是美的,如:彩虹的顏色很美,但它的排列沒有課本中這樣的規律。在教學中,我們也可以設計一些這樣的問題:(出示彩虹圖)你認為它美嗎?看一看學生的想法。如果他們認為彩虹美,我們可以説明並不是只有有規律的事物才是美的,有的事物沒有規律,但他們也是美的;如果有的同學認為彩虹不美,我們可以這樣對學生説:説不定將來有一天你能用運用科學知識將彩虹改變成你喜歡的顏色,那就好好學習吧!以次來激勵學生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五、佈置實踐作業。

回家觀察生活中有規律的排列,下節課一起交流。

篇35: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整理與複習《方位與圖形》

教學目的.:

1、複習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和平行四邊形以及東、西、南北四個方位,進一步理解、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加深知識間的聯繫。

2、體驗整理知識的方法,初步形成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

3、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增加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請來了我們的幾個好朋友,快看,他們來了你能分別叫出他們的名字嗎?(電腦演示:出示四個圖形,讓學生説出圖形的名稱)。我們今天和他們一起去兒童樂園玩,好嗎?

二、回顧與整理。

1、複習圖形的特徵。

猜一猜:用幾句話描述一下你的好朋友的特徵,讓同學們猜一猜。

2、説一説生活中在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這幾種圖形?

(讓學生分小組離開位置進行活動,再選代表彙報)

3、找一找我們教室裏有沒有你的好朋友?

4、小組學習、引導探索

四人小組共同合作、討論,用小棒擺出幾個圖形。講一講自己的發現、疑惑,再進行全班交流。

5、分類:你們能根據他們的特點,為他們分一分小組嗎(出示各種形狀的物體)

(小組交流討論,找出多種多樣的分類方法)

指明回答分類方法及理由(電腦演示配合)。

6、發明設計

(1)請小小設計師們利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組合,設計出一幅美麗的作品

(電腦演示:情景激發)。

(2)評選比賽(四人小組互評,選出小組優秀作品進行展示)。

7、説一説學校的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各有什麼,畫一畫(課下完成)。

三、課堂小結。

篇36: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解決問題,發展學生的數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讓學生在解決問題“能穿幾串”中理解幾十裏面有幾個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大家玩過串珠遊戲嗎?

出示例7。

這裏有些珠子,你會穿嗎?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二、互動新授

1、教學例7

出示題目的要求:有58個珠子,10個穿一串,能穿幾串?

[(1)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麼?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個別彙報。]

(2)要想知道能穿幾串,該怎樣解答?體會接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A、畫圖。圈一圈。

B、數的組成。58裏面有5個十和8個一。所以能穿5串,還剩8個。]

(3)驗證。1串是10個,5串就是50個,剩下的8個,正好是58個。解答正確。

2、想一想:如果是5個珠子穿一串,能穿幾串?

[可以運用例7中的畫圖策略或數的組成來解決,還可以利用10與5的關係來解決這個問題。]

三、鞏固梳理,拓展應用

1、完成第46頁的做一做。

[鼓勵學生思考:數目較大時,如果不用圈一圈的方法,你能知道裝幾袋嗎?你是怎麼想的?鼓勵學生用數的組成的方法解決。]

2、完成第47頁練習十第1~4題。

[建議學生首先分清要分的“單位”不同,第1、2題物體的總數沒有直接給出,隱藏在文字和圖中,需要學生找出來,再用數的組成去解決,如果選擇用圈一圈的策略就不需要找出總數,反而簡單。第3題要用到“一打一打”裝的情況,一打12個,數較大,圈的過程中應細心。]

教學反思:

通過對穿珠子這一情境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分一分、圈一圈的活動形成了表象,從而進一步解決問題,學生的解題策略體現了多樣化,用畫圖、數的組成、十個十個的數數、列算式等方法,讓學生認識到利用數的組成是目前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篇37: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景裏提出並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

教學重點:

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

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講到小猴子水果店裏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掛圖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來了,它對小猴子説:“我買9個”。你們能看圖提出哪些要解決的問題呢?

學生互相説圖意。

全班交流,提出:還剩多少個的問題。

應怎樣計算呢?

根據回答板書:13-9=□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實物操作。

講述:假如用小棒來表示,你應該怎樣擺、怎樣算?(學生擺學具)

2、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13個怎樣減去9個?

3、小組彙報:你是怎樣算的?

4、結合學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1+3=4

方法二:13-3=1010-6=4

方法三:9+()=139+(4)=13

5、師:同學們能用這麼多方法來計算13-9,真不簡單,告訴老師,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麼呢?(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算法的優化)

6、試一試。

出示:14-9=12-9=17-9=讓學生用方法二來計算。

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擺擺再計算。

指名學生口答,並要求説出算法。

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引導學生看圖,説圖意。

(2)先獨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後説説算式的含義以及計算的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後説説計算的方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你能幫小螞蟻算一算嗎?指導書寫格式後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

5、做“想想做做”第5題。

遊戲“奪冠軍”: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發現算式間的某種聯繫,知道可以利用相鄰的算式推出得數。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師:想一想,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知識?

這些知識你是怎樣學到的?

篇38: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活動中認識減法的含義。

2、會正確計算5以內減法。

3、能根據提供的情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減法問題。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學生能夠看圖説圖意,並能夠正確列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激趣導入。

今天是什麼日子,你們知道嗎?(中秋節)對,中秋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今天智慧老人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它呀,給每個同學都帶了禮物!請閉上你的雙眼,伸出你的小手接受禮物吧!(生閉眼睛)智慧老人給你們每人一棵智慧樹,現在讓我們的智慧樹生長、發芽(師生齊做幼芽生長動作)。很快,每個同學的智慧樹上結出了5棵智慧果,你想摘幾棵,樹上還剩幾棵?(生先擺圓片,然後指名説説自己想摘幾棵,樹上還剩幾棵)

二、探究新知,學習減法。

1、初步感受減法的含義。

課件出示課本主題圖,引導觀察,

(1)笑笑也來摘果子。能説説你看到了什麼嗎?(引導得出:樹上原來有5個果子,摘走了2個,還剩3個)

(2)師述:樹上本來有5個果子(板書:)被笑笑摘走了2個,現在樹上還剩幾個果子呢?

(3)用手指表示笑笑摘果子的過程。

學生伸手説,老師隨學生的口述摘數5、2、3。

(4)列式。

(5)説明:5-2=3讀作“5減2等於3”,這樣的算式叫做減法算式,中間的“-”叫做減號,表示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一部分是多少時就要用減法計算。

(6)説説5-2=3中的5、2、3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2、鏈接生活,再次感受減法。

小組內討論説説:在我們日常生活中5-2=3還可以表示什麼?

三、動手操作,體驗感悟。

1、分鉛筆(師拿出5枝鉛筆,獎給剛才表現好的同學,然後請同學説説老師做了什麼?如何用減法算式表示?獎一枝説一次,並請同學們説時帶手勢。)

2、分學具(生拿出自己的學具和同桌一起邊分邊説算式)

四、新知應用,解決問題。

現在讓我們用所學的知道解決幾個實際問題。(課件出示課本圖片,指名説圖意,並用算式表示。)

1、取書圖。

2、小刺蝟背果子。

3、小鳥摘櫻桃。

4、小老鼠偷麪包。

五、玩中體驗,加深印象。

1、鱷魚吃猴子。

(右手錶示猴子,五指捏攏又放開,表示小猴盪鞦韆;左手五指表示鱷魚,成扁平狀,左手向右手靠攏,並夾右手手指,表示吃猴子。邊做動作邊説:“五隻猴子盪鞦韆,一隻鱷魚游過來,啊嗚一口吃掉它;四隻猴子盪鞦韆,一隻鱷魚游過來,啊嗚一口吃掉它……猴子不見了,到哪去了?全被鱷魚吃光光!”,邊述邊做,完成一遍動作,然後一句一句地説,並指名説説每一句如何用算式表示?)

2.手指操

(1)對數。5的組成。(師:我出1,生:我對4,1+4=5、4+1=5)

(2)手指減法(只用一個手的五指,一同學打手勢,同桌用減法算式表示。)

(3)學生獨立完成課本五指減法圖上的內容。

六、談談收穫、總結全課。

1、説説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生:我知道身邊有許多減法問題。師:那你知道我們身邊的哪些問題可以用減法來解決?生:比如拿走了,還剩下……你們的收穫的確很大。我們以前就知道,把兩部分合併成一部分,求總數是多少,用加法計算;今天我們又明白了,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一部分是多少,用減法計算。)

2、找找在你的周圍,哪些問題可以用減法來解決,跟同學們説一説。

七、板書設計。

摘果子

5-2=3讀作:5減2等於3

減號

篇39: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點:認識小括號,初步瞭解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

2、能力訓練點:能準確判斷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準確地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加強數學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判斷地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小括號及其作用。

教具學具:

投影片、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直接説得數。

15-6=17-8=5+4=8+4=5+6=11-4=

2、説説14-8-3、8+6-7、15-7+5的計算順序。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引導學生回憶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加、減兩步式題。

2、教學例2。

⑴出示糖果投影圖

從圖上看到了什麼?

⑵同學們拿出圓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擺一擺。

想一想:怎樣算出還剩幾個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間可以討論一下。

⑶引導學生説出不同的解題思路

①從10個裏面去掉2個,再去掉3個,剩下5個。

②把2個和3個合起來一共是5個,再從10個裏面一起去掉5個,還剩5個。

③樣列算式呢?板書:“10-2-3=”“10-(2+3)=”

第一種算法:先算10減2,再減3。

第二種算法:計算中要先計算2+3,但這一步在後面,這就需要改變運算順序,因此要在先計算的這一步加上一個小括號。板書課題:“小括號”

師生共同根據小括號的作用,列出兩種算法的算式。

10-2-3=10-(2+3)=

④引導學生計算。

10-2-3=先算10-2=8,再算8-3=5。(板書結果)

10-(2+3)=先算2+3=5,再算10-5=5。(板書結果)

三、全課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麼?

明確:我們學習了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的計算方法:“在一個算式裏有括號的,先算括號裏面的。”(板書)

教師指出:這個括號與前面的填括號的題不同,如5+()=11是要在括號裏填一個數6,而10-(2+3)括號裏給出了數和加號,是要先算2+3=5

篇40: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填寫百數表,使學生清楚的瞭解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構建數與數之間的關係,深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感。

2、通過觀察、分析百數表,探究100以內數的規律,並培養學生探究的樂趣,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重點:

瞭解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

教學難點:

自主探求規律和運用規律。

教學教具:

課件、不完整的百數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看!它們來了(依次呈現右圖)。讀一讀,打個招呼吧!

學生反映太亂了,不容易看出都有什麼數。

教師:沒關係,那就請它們排好隊,再和我們見面,好嗎?

教師:為了讓它們排得更整齊,老師給它們準備好了各自的房間。現在就歡迎它們入場吧。

二、解構百數表,探究數的排列規律

教師(呈現下左圖):第一支隊伍是按什麼順序排隊的?排得整齊嗎?請它們住進從上數的第一行,可以嗎?

教師:讀一讀,請它們入住。

教師(呈現上右圖):又來了一支數的隊伍。它們應該住在哪兒?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呈現下左圖。

三、鞏固拓展

1、完成課本第37頁做一做的第1、2題。第1題,教師出示數位表,任意在數位表上寫數字,讓學生説出相應的數是多少。第2題,由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後,教師請個別學生讀數。

2、完成課本第38頁練習八的第5-8題。

四、課堂小結

教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篇41: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 教學計劃 周光道 一、  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的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並能有一定個性的去完成學習任務。兩個班,總的來説,基礎是差不多的,(2)班的尖子生稍比(1)班多。 兩個班的學習習慣是(2)班的教好,所以,(1)班這個學習的教學重點還是要放在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上。 二、  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通過數鉛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體會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2、第三單元《加與減(一)》。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第七單元“加與減(三)”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探索並掌握100以內加減法,會估算,初步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六單元《購物》。學生將通過購物活動,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元,角、分及其相互關係,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與測量》。學生將通過觀察身邊的簡單物體,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發展空間觀念,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體會釐米和米的實際意義,瞭解釐米和米的關係。 2、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學生將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通過動手做的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空間觀念能設計有趣的圖案。 (三)統計與概率 1、第八單元《統計》。學生將通過簡單的調查活動,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和同樣進行交流。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即“我和小樹一起長”,“小小運動員”,“今天我當家”。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安排了動手做,小調查等活動,旨在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 (一)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結合生活情境發展學生的數感。 發展數感,是課標中的一個重要目標,數感主要體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情境彙總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用數來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運算的意義。 1、關於100以內數的認識。 (1)經歷從生活清淨中抽象出數的.模型的過程,理解數的意義,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 (2)經歷運用適當的方式表示數的過程,進一步體會位值制。 (3)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 2、關於100以內的加減法 (1)結合生活情境,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法算式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能估計運算的結果,發展估算意識和技能。 (3)經歷探索運算方法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 (4)把加減運算的學習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5)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保證基本的運算技能。 (二)在空間與圖形的學習中,注重通過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在實際觀察物體的活動中,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圖形可能不同。 (2)在測量活動中,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長度單位。 (3)在從立體到平面的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經歷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積累有關圖形的經驗,發展空間觀念。 (三)在學習統計的過程中,注重通過調查活動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 (四)在整理與複習中,注重發展學生回顧與反思的意識。 四、教學建議 1、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3、引導學生思考,並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4、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評價 1、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2、恰當評價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重視對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評價。 六、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日 期   教  學  內  容   課 時   備  注   1   2.9―2.13   生活中的數   4       2   2.16―2.20   觀察與測量   5       3   2.23―2.27   加與減(一)   5       4   3.1―3.5   加與減(一)   5       5   3.8―3.12   加與減(一) 我和小樹一起成長   2       6   3.15―3.19   有趣的圖形   5       7   3.22―3.26   有趣的圖形   5       8   3.29―4.2   加與減(二)   5       9   4.5―4.9   加與減(二)   5       10   4.12―4.16   加與減(二)   5       11   4.19―4.23   加與減(二)   5       12   4.26―4.30   小小運動會  購物   5       13   5.3―5.7   購物   5       14   5.10―5.14   加與減(三)   5       15   5.17―5.21   加與減(三)   4       16   5.24―5.28   今天我當家  統計   5       17   5.31―6.4   統計  整理與複習  5       18   6.7―6.11   總複習  5       19   6.14―6.18   總複習  5       20   6.21―6.25   總複習  5       一、生活中的數 單元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體驗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 2、能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逐步發展數感。 3、結合生活實際,會數,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並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在次基礎上,初步體會基數,序數和位值制度。 單元教學建議: 1、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認數的基礎。 2、組織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 3、重視發展學生數感。 4、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單元教學課時數:5課時。   第一課時  數鉛筆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會數,會讀100以內的數。 2、體會數位、基數、序數的意義。 3、初步感受一列數藴含的規律。 教學重點:會認、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小朋友請你數一數我們班一共有幾位小朋友。 二、探索新知 學生自由數,師可以個別輔導 1、交流,你是怎麼數的。 2、全班彙報。 三、鞏固新知 1、圈一圈,數一數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數一數,小朋友的的人數。 (2)由學生圈一圈,一共有幾個小圓點。核對 2、撥一撥。 把學生的人數43,在記數器上表示出來,生説,師撥。 四、學生反饋 1、在下面各數的後面,連續數出五個數來。 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五、九十五 同桌報數,全班交流。 2、看誰數得快。 學生自己數,數完後,彙報。 3、接力賽。 34、36、38、(  )40、42、44 20、30、40、(  )、(  )、(  ); 45、50、55、(  )、(  )、(  ); 22、32、42、(  )、(  )、(  ); 同桌一人報前面三個數字,另一人接着説。 全班彙報。師生,生生。 五、小結 今天的學習,你感覺如何? 六、教學反思: 剛過完春節,第一課的效果不是很好,特別是學生的課堂作業,正確率非常的低。主要原因是學生在課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下節課要注意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來學習。     第二課時:數豆子 教學目標: 1、會寫100以內的數,進一步體會數位、基數、序數的意義。 2、能對100以內的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教學重點:數位、基數、序數感念的滲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教師拿出一把豆子,讓學生估計大該有多少粒。 2、讓學生數出10顆豆子是多少,再讓他們估計有多少顆。 讓他們討論交流是怎麼估計的。 二、新知學習。 (一)學習記數和寫數。 1、師生一起來數數到底是多少課? 2、讓學生説説28課應該在怎麼在記數器上來表示。 3、生撥數。邊撥邊説十位上的2表示是2個十,個位上的8表示8個1。 怎麼寫呢? 學生自由的寫。 (二)説一説 1、教師撥出22,讓學生説説這兩個“2”的意義一樣嗎? 學生討論。全班彙報。 (三)寫一寫 教師撥珠,學生寫數。 36、40、100 三、鞏固練習1、擺一擺 讓學生小組合作擺出26。 學生説説你們小組是怎麼擺的。 2、填空。 (  )個十和(  )個一是(  )。 (  )個十和(  )個一是(  )。 學生自己觀察圖,在獨立寫出數。 學生彙報是怎麼想的,核對。 3、寫數 教師撥數,學生寫出數字。 23、50、71、80 4、小熊寫出門牌號。 學生觀察後,自己寫門牌號。 學生核對。 四、教學反思 由於教學具準備的不夠充分,創設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長。在教學幾個十和幾個一是多少時,學生的練習量最好要加大,可以讓學生自己同桌合作一人編題,一人説出答案。     第三課時  動物餐廳 教學目標: 1、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初步感受一列數藴含

篇42: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能積極參與生動的數學活動,經歷數學遊戲活動的.全過程。

2、能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3、感受在遊戲中學習數學的樂趣,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課前準備:

同桌兩人準備一副撲克牌,小黑板寫出遊戲規則。

教學方案:

教學環節;設計意圖;教學預設

一、創設情境

師生談話,説出一副撲克牌有什麼花色,各種花色有幾張等,引出玩撲克的遊戲活動。

二、數學遊戲

1、小黑板出示遊戲規則,教師請同學小聲讀一遍。

2、示範遊戲規則。教師與某位學生共同示範遊戲的過程並進一步討論遊戲規則。

3、同桌兩人玩撲克。根據活動的要求同桌兩人一組玩撲克。邊玩邊記錄每次遊戲中説出的算式,寫一張白紙上。

4、展示學生寫的算式,交流各組玩撲克的情況,重點説一説在遊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5、提出繼續玩的要求,讓學生從撲克牌中抽出10、11、12、13幾張牌,繼續玩撲克,並把算式寫在自主小天地中。

三、課外延伸

下課前,教師提出建議,鼓勵學生制定其他多種遊戲規則進行撲克牌的遊戲。

數學課上玩撲克學生會更感興趣。交流撲克牌的基本情況,為下面的活動做準備。

小黑板出示遊戲規則便於學生理解,使其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培養閲讀、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

使學生進一步弄清楚遊戲的規則和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參與意識和關注遊戲規則的公平性、適應性。

使學生經歷遊戲活動的過程,感受遊戲中學習數學的樂趣。練習、鞏固數學計算,提高口算能力。

展示玩撲克的結果,學習分享他人的學習成果和方法,豐富自己的知識。

給學生提供自主發展的空間,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將數學學習延伸到課外,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會數學知識,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應用數學的意識。

師:今天我們一塊來玩撲克,誰來説説你對撲克牌有哪些瞭解?

學生對撲克牌可能有以下了解:

●撲克牌有梅花、方片、紅桃、黑桃四種花色。

●每種花色有13張牌。

●有一張大王、一張小王。

●撲克牌共有54張。

師:同學們對撲克牌這麼熟悉,看來都會玩撲克牌。今天這節課我們用撲克牌玩一個特別的小遊戲:玩撲克,做數學。(板書)

師:遊戲之前要先看遊戲規則。

小黑板出示遊戲規則:

1、同桌兩人一組,每人摸一張,根據撲克上的數,説出加、減法算式,並且計算出來。也可以把説出的算式同一個數比較,用>或<表示。

2、誰的數大誰先説,一人一句。

3、把你每次説出的算式記錄下來。

4、誰説出算式多,誰就得到撲克牌。

師:下面,老師想請一位同學到前面來和老師一起給大家做個示範。

在示範時,要提醒其他同學認真看,並特別説出大於幾或小於幾的例子。

師:看清楚了嗎?對遊戲規則還有什麼建議嗎?

生:如果兩個人説出的算式同樣多,怎麼辦?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同桌兩人自己約定好解決的辦法。若學生沒有提出,教師可以作為參與者提出。

生:抽到的兩個數都超過10怎麼辦?如:13、12。

師:大家討論一下。

生:可以説出13>12或12<13。

生:會計算就算出來,誰也不會就都不要。

師:我看這些主意都不錯,如果你們還有更好的想法,可以自己制定遊戲規則。

師:下面,請同桌兩人一組開始做遊戲吧!要把自己説到的算式記錄在一張紙上。

教師要注意巡視和個別指導,也可以參與一些難度大的遊戲。

師:彙報一下你們在玩的時候,遇到了什麼問題?是怎樣解決的?

學生可能會説到:

生:抽出超過10的數,我們兩人一塊算的。

師:舉個例子。

生:比如,11和13。可以寫成11<13、13>11、13-11=2、13+11>20、13+11=24。

如果學生提出上面的情況,教師提出師生一起討論。

師:剛才同學們在玩撲克中學習了許多知識。下面我們繼續玩,這回難度大一點,只拿出10以上的4張牌,看誰得到的牌多。把自己想到的算式寫在自主小天地中。

師:這節課,我們利用撲克牌做了個有趣的小遊戲,解決了許多的數學問題,還進行了數學運算。課後,大家還可以自己制定其他各種各樣的規則玩撲克,一定會感受到更多的樂趣。

篇43: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景裏提出並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發展探究、思考的意識和思維的靈活性。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

教學重點:

能比較熟練地計算十幾減9。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

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講到小猴子水果店裏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掛圖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來了,它對小猴子説:“我買9個”。你們能看圖提出哪些要解決的問題呢?

學生互相説圖意。

全班交流,提出:還剩多少個的問題。

應怎樣計算呢?

根據回答板書:13-9=□

二、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實物操作。

講述:假如用小棒來表示,你應該怎樣擺、怎樣算?(學生擺學具)

2、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四人一組互相討論:13個怎樣減去9個?

3、小組彙報:你是怎樣算的?

4、結合學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1+3=4

方法二:13―3=10;10―6=4

方法三:9+()=13;9+(4)=13

5、師:同學們能用這麼多方法來計算13-9,真不簡單,告訴老師,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麼呢?(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算法的優化)

6、試一試。

出示:14―9=;12―9=;17―9=;讓學生用方法二來計算。

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擺擺再計算。

指名學生口答,並要求説出算法。

三、鞏固應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1)引導學生看圖,説圖意。

(2)先獨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後説説算式的含義以及計算的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後説説計算的方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你能幫小螞蟻算一算嗎?指導書寫格式後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

5、做“想想做做”第5題。

遊戲“奪冠軍”: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發現算式間的某種聯繫,知道可以利用相鄰的算式推出得數。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師:想一想,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知識?

這些知識你是怎樣學到的?

篇44: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拔蘿蔔——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3單元《加與減(一)》中的內容。本課時的內容是在整十數加減法、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基礎上安排的。教材先提供了小兔子拔蘿蔔的情境,從中引出問題:“一共拔了多少個蘿蔔?”讓學生自己列式計算,並説出計算過程。教材中提供了四種計算方法(並非讓學生全部掌握,學生還可以有別的方法)。在學了加法計算之後,讓學生試着計算:“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個蘿蔔?”以促使學生從加法計算遷移到減法計算上去。這是新教材與舊教材的不同。

教學目標:

(1)自己探索100以內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2)從加法計算方法遷移得出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初步的知識遷移能力。

教學重點:

發展應用意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學生學會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自己提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計算,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二、説教學法

學生已有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知識作為基礎,有一小部分學生在上學前已對豎式有簡單的瞭解。對於看圖編故事和從圖中提出問題,前面的學習中已有過練習。這些都是本節課學生學習的前提條件。在本節課中,力圖體現出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從被動接受學習變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學習。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自己想辦法解決,並能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合作完成;讓學生親自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説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老師這兒有一幅畫,是一個好聽的故事,大家想聽嗎?

(二)討論。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教研組材料 公開課説課稿 20xx.3.30 2 生:我知道了黑兔拔得多,白兔拔得少。 師: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生:我想知道,兩隻兔一共拔了多少個蘿蔔? 生:黑兔比白兔多拔了多少個? 生:白兔比黑兔少拔了多少個? (教師將生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三)探索加法的計算方法。

師:同學們提出了好多問題,有的咱們已經解決了,這兒還有三個問題(指黑板),咱們來解決“一共拔了多少個蘿蔔”的問題。怎樣列算式呢?生:36+23=?(有的學生已報出結果。) 師:算出結果的同學想一想自己是怎麼算出來的,其他同學自己想辦法計算 36 +23的結果,可以用小棒、算盤、練習本等。 (學生動手探究,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引導、幫助。) 學生彙報自己的計算方法:生A:我是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我在左邊擺3捆零6根,就是36,在右邊擺2捆零3根,就是23。然後數一數,一共5捆零9根,就知道36+23=59。生B:我是撥計數器算的。我先在十位上撥了3個珠子,在個位撥6個珠子是36,再在十位上撥2個珠子,在個位上撥3個珠子,一看是59。生C:我是用口算得出的,6+3=9,30+20=50,50+9=59。 生D: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3=39,39+20=59。生E: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20=56,56+3=59。生F:我是用豎式計算的(邊列豎式邊説),先寫一個加數36,再寫第二個加數23,並把加號寫在第二個加數的左邊,寫好後在下面畫一條橫線,再計算:30+20=50,6+3=9,答案也是59。師:很好。在列豎式時一定要注意,兩個加數中個位的兩個數上下要對齊,十位上的兩個數也要對齊。然後再計算:個位上6+3=9,把9也寫在個位上,和上面對齊,十位上3個10加2個10是5個10,5寫在十位上,和上面對齊。師:以上四種方法:擺小棒、撥計數器、口算、列豎式,你認為哪種最簡單? 生A:我認為列豎式簡單。 生B:我認為口算簡單。

(四)探究類推減法的計算方法。

師:剛才大家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一個問題,後面還有兩個問題,同學們可以以小組

教研組材料 公開課説課稿 20xx.3.30 3 為單位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四個人共同去解決。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並討論解決問題。 小組長彙報:組A:我們解決第一個問題,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個蘿蔔,我們的算式是36-23=13。 師:你們是怎樣計算36-23的?組A:我們用口算,6-3=3,30-20=10,10+3=13。 組B:我們列豎式(邊寫邊説),先寫第一個數36,再寫第二個數23,6-3=3,3-2=1。師:是3-2=1嗎? 生:是3個10減2個10等於1個10。組3:我們解決第二個問題,算式也是36-23=13。也用口算,30-20=10,6-3=3,10+3=13。

(五)總結

師:在這節課中,你們認為自己表現得如何? 生A:我認為自己表現得很好。 師:哪一點表現得很好?生A:老師提的問題我認真思考,還積極發言了,而且我講的故事很好。 生B:我認為自己表現得還可以,我也積極發言了。生C:我認為自己表現得不好,我把36+23算錯了。 師:同學們也可以評價一下別人。 學生踴躍發言,都很注意發現其他學生的長處。師:在這節課中,有好多同學都表現得好,他們認真思考,積極發言,而且把小組活動組織得很好。大部分同學也都能好好地去學習,個別同學沒積極思考,老師希望你下一節課有所進步。

篇45: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徵。

2.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3.通過學生大量拼擺圖形,發現圖形可由簡單到複雜的變化及聯繫,感受圖形美。

4.拼一拼講課教案: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徵。

拼一拼講課教案

教法設計:

引導觀察,動手操作,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一個風車,並以談話引入:同學們看,這是什麼?

你們喜歡風車嗎?誰動手做過這樣的風車?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這樣的風車要用哪些東西?

二、感受新知,觀察比較

1.提問:你們説得很對,作風車的風葉要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正方形上個學期跟我們見過面了,是個老朋友了,回憶一下,上學期除了正方形你還認識哪些圖形?

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和正方形最相似?為什麼?

2.提問:它們都有四個角,四條邊,先來看看長方形,它的四條邊有什麼特點?

上面的邊對着下面的邊,這樣相對的邊我們把它叫做對邊。

3.引導學生繼續觀察長方形的邊。

提問:我們能想辦法證明長方形對邊相等嗎?

生可以自由選擇證明方法,如對摺、測量等,並請用不同的方法的學生上台演示。(教師板書:對邊相等)

4.引導學生觀察正方形的.邊,有什麼發現?

你能證明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嗎?

5.小朋友們真了不起,通過你的觀察,動手驗證了兩種圖形邊的特點,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師發給你的長方形的紙做一個風車呢?(全班同學動手做風車,教師給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説一説你在做風車的過程中發現了哪些圖形?

6.一個簡簡單單的風車,就讓我們發現了這麼多的圖形,你能試着用這些圖形來拼更多的圖形嗎?大家來試試!

三、動手實踐

1.學生獨立完成第3頁的“做一做”。

2.第6頁的第4題。

3.第6頁的第5題。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進行了圖形的拼擺,同學們學得很投入,課下請大家留心觀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圖形拼成的圖案,説不定會有更多更好的發現。

篇46: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學會簡單的化聚。

2、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不亂花錢的教育。

3、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有序性。

教具準備

1、小朋友到超市購物的課件及人民幣有關掛圖。

2.1角的硬幣10個,用膠布粘連在一起;1分的硬幣l個,用膠布粘在一起。

3.學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複習

口算

1.10十一是( )十 1個十有( )個一

2.一百有( )十十 一百有( )個一

3.2個十是( ) 5個十是( )

二、新授

1.揭示課題

課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購物的情境.引出買東西,要用錢,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有關人民幣的知識。 (板書:認識人民幣)

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板書:元、角、分)

2.教學例1

教師: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學掛圖,請小朋友分小組討論兩個問題。

(1)從哪裏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錢? (2)它是什麼模樣的?

3.教學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幣和一枚一角硬幣。

(2)讓學生觀察後,教師提問:一個1角硬幣可以換幾個1分硬幣?1角=10分

(3)出示10個l角的錢,一角一角地數,數出10角用膠布粘連,把它貼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問:“誰知道l0角和l元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推出1元=10角。(板書)

(4)引導學生想一想:1元等於多少分?

三、鞏固練習。

四、佈置作業

1.填空。

(1)1張5角餞可以換( )張1角錢。

(2)1張1元錢可以換( )張5角錢。

(3)1張1元錢可以換( )張1角錢。

2.填空。

70分=( )角 3元=( )角

8角=( )分 10角=( )元

篇47: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一、學習目標

(一)學習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8頁~第11頁,及練習二的第1--3題。

十幾減9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第一課時,是今後學習十幾減幾,多位數計算和其他數學知識最基礎的部分。通過創設實際問題的情境,列出減法算式。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理解算理,並形成的算法,形成運算能力。

(二)核心能力

《十幾減9》屬於數與代數領域內容,通過本單元學習,使學生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運算能力。

(三)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合作探究,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與同伴交流15-9的計算方法。

2.在展示交流中,體會15-9算法的多樣化,通過對比分析,會選擇優化的方法,提升運算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能運用十幾減9正確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

(四)學習重點

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五)教學難點

理解“破十法”的計算算理和方法。

(六)配套資源

實施資源:《十幾減9》名師教學課件、《十幾減9》課時作業。

二、學習設計

(一)複習導入

1.拍手遊戲:10的組成。

我拍1,你拍9,1和9組成10。

我拍2,你拍8,2和8組成10。

…………

9和幾可以湊成10?看到9想到幾?8和幾湊成10,看到8想到幾?

2.複習十幾的組成

師:比一比,看誰搶答的快。16可以分成10和幾?12可以分成10和幾?19可以分成10和幾?

(二)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提出問題

師:這是遊園會活動,説一説你看到了什麼?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指導觀察方法:觀察圖上的信息要有一定的順序,結合具體的每項活動説説你發現的數學信息,並提出數學問題。

師:咱們一起看小丑賣氣球這幅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預設:小丑有15個氣球,賣出9個,還剩多少個?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十幾減9的口算方法。

設計意圖:主題圖中活動項目很多,數學信息很零碎,教師引導學生有序觀察,收集信息和提出與信息相關的問題,初步培養學生有序觀察,找與對應信息相關,並提出問題的邏輯分析能力。

2.探究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和理解算理

(1)列出算式,自主嘗試計算

師:要求“氣球還剩多少個”怎樣列式?板書:15-9=

(2)操作與思維、表達相結合,理解算理,提升算法

師:15個氣球,拿走9個該怎麼拿呢?先想一想,再拿一拿,然後和同桌説一説你是怎麼拿的。

學生活動彙報預設:

方法一:從15根小棒的下面先拿走5根,再從上面一行拿走4根,還剩6根。

師:剛才這個同學是怎麼拿的?誰聽清楚了,誰能上來邊説邊拿?

教師結合情況邊説邊逐步形成板書:

師:剛才我們是先從下面拿走5根,再從上面拿走4根,實際上是把9分成了5和4,先算15裏面的5-5,再算15裏面的10-4=6.

師:誰能像老師這樣,結合剛才拿的方法來説一説15-9可以怎麼算?

(一生照樣子説後,同桌相互説一説計算過程)

師:誰還有不同的拿法嗎?

方法二:從上面一併拿走9根,還剩1根,和下面的5根合起來是6根。

師:誰能結合他的拿法來説一説15-9可以怎麼算?

(同桌相互説一説,找個別學生彙報)

生:先把15分成10和5,從10裏去掉9,剩下的1與5合起來是6。

板書:

師:“10”表示哪些小棒?為什麼把15分成5和10?“1”表示哪根小棒?“5+1”表示什麼意思?

師:你能給這個方法起個名字嗎?

動手操作重點理解“破十法”的算法和算理

(1)畫出15個圓,左邊10個,右邊5個。

(2)從中圈出9個,想一想怎麼圈。

結合畫圖過程,用語言表達計算過程。先算什麼?再算什麼?並完成下面括號的填寫。

15-9=()因為()-9=(),()+5=()

師: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生:想加法算減法,因為9+6=15,所以15-9=6

師:剛才我們在計算15-9=?時想到了不同的方法,有的想加算減,有的是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是先算5-5=0,再算10-4=6你最喜歡哪種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操作輔助到離開學具操作進行表象操作,從結合操作活動到分析算理,到逐漸脱離操作説明算理,教學過程的展開“扶得合理,放得適度”,思維層次不斷提升,知識不斷內化。

3.鞏固練習

(1)圈一圈,算一算。

師:怎麼計算12-9=?先圈一圈,再説一説你是怎麼算的,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生:10-9=11+2=3

師:不操作,你能直接説説怎麼計算14-9=?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閉眼想象、歸納,將操作、語言和算式充分地聯繫起來,從而將多種表徵方式相結合,幫助學生理解用“破十法”計算15-9的算理。

(2)圈一圈,算一算:獨立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第2題。

(3)完成練習二第1題。

(三)課堂

全班交流,今天你學會用哪種方法計算十幾減9的算式?你更喜歡哪種計算方法?

(四)課時作業

1.練習二第2題送信。

先讓學生進行遊戲,遊戲完之後把信件按順序:11-9、12-9、13-9、14-9、15-9、16-9、17-9、18-9

師:大家有什麼發現?

師:十幾減9的差為什麼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1呢?

師:你更喜歡用哪種方法計算十幾減9?

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

11-9=13-9=16-9=18-9=17-9=

師巡視,觀察學生選擇的計算方法,學生彙報,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

知識點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答案略

解析通過遊戲形式練習,瞭解學生對十幾減9計算方法的掌握情況,接下來按順序擺放讓學生髮現規律,並説出十幾減9的差為什麼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1的道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運算能力。

2.結合生活實際,編一道用“16-9”解決的實際問題。

知識點十幾減9的應用。

答案略

解析通過學生編題,讓學生髮現計算和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積累數學素養。

3.看圖列式。

(1)(2)

知識點讓學生觀察分析圖中的信息和問題,提高學生看圖列式的能力。

答案18-9=915-9=6

解析這兩道題都是已知總數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問題,都用減法計算。此題培養學生看圖能力的同時,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4.解決問題。

一共有17人排隊做操,小紅的左邊有多少人?

知識點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列出算式。體會所學知識的價值,並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答案17-9-1=7(人)

解析結合生活中排隊做操的情境,用總人數減去小紅右邊的9人,再減去小紅1個人,就是小紅左邊的人數。

篇48: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頁。

教學目標:

1. 能辨認上、下、前、後這些方位,並用這些方位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 能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於生活實際,初步能在同一場所辨認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積極主動地參與位置與方向的認知過程,體會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價值,發展學生積極學習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正確辨別上、下、前、後的位置關係,體驗其相對性。

4. 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揭示課題

師:誰能告訴大家,在你的課桌上面放的是什麼,桌子下面又有什麼?

學生自由説。

師:誰能幫老師數一數,你前面有幾位小朋友,後面呢?

學生彙報。

板書課題:上下、前後。

二、新課

1. 上、下

出示主題圖,師:這是某個城市的跨江大橋,你們看,多宏偉啊,誰能把自己從圖上看到的情景説一説?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對主題圖進行描述,並側重引導學生用“上”、“下”對物體的位置關係進行準確的描述。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的填空。

聯繫生活實際,學生用“上”、“下”描述身邊事物的位置關係。

2.前、後

讓一組學生排成一縱隊,指名描述小夥伴的位置,學會用“前”、“後”來準確描述。

篇49: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內容:

教材第42頁例6及相關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比較,使學生感知100以內的數,會運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兩個數的大小關係。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初步學習對數量的估計,逐步建立數感。

3、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

重點難點:

正確運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兩個數的大小關係。在比較中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具準備:

例6的投影片、小小養殖場和鞏固練習l以及遊戲題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按順序寫敷.

2、62後面連續的五個數是( )。

62後面的第五個數是( )。

3、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下列各數排列起來。

35 87 70 62 15 6

4、談話導入

教師:快來看!他們在玩蹺蹺板。小老虎們玩得多高興呀!小熊看到了,它也想玩,它找來了好朋友小兔,可是他們怎麼也玩不起來,為什麼呢?

教師:輕重是比出來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進行比較。在數學上我們會經常比較什麼呢?

5、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就來比一比,説一説數的大小。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

在操作中初步直觀感知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教師:紅球有幾個?(58個)藍球有幾個? (15個)黃球有幾個?(10個)

[大家一起從15數到58,數的過程體會到15到58要經過好多的數。

教師告訴學生,58比15多得多,15比58少得多,象剛才的題目我們就可以説,紅球比藍球多得多,那籃球比紅球少得多。

請一個同學從10數到15,從中感受到l0到15比較接近,我們就可以説15比10多一些,象剛才的題目,我們就可以説黃球比藍球少一些.]

教師問:紅球和黃球比呢?

小結比較方法:①直觀觀察比較 ②藉助推理進行比較

2、投影出示小小養殖場。

[小組討論:小小養殖場,誰比誰多一些,誰比誰多的多,誰比誰少一些.

學生分小組討論得出結論:鵝比鴨少一些,鵝比雞少得多,雞比鴨多的多等等。]

三、鞏固練習。

1、小娟有37張郵票.(投影片出示)

[本題可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中交流。(1)小明可能有幾張郵票?(2)小紅可能有幾張郵票?]

2、第43頁做一做

[4人小組根據題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説一句話。]

3、練習九

[第4題第5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問個別學生,集體訂正.

數學遊戲題:猜一猜瓶子裏有多少個珠子?]

4、下面各數中,誰比誰多一些,誰比誰多得多,誰比誰少一些?

15 17 45

四、課堂總結

在比較的過程中,我們認識了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我們也利用它們把比的結果説的更清楚了。下課後,請同學們也在生活中多運用運用它吧。

教學反思:

通過教學,讓孩子會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詞描述兩個100以內數的大小關係,進一步培養數感。這部分內容是以前教材所沒有的。教材提供給孩子比三種顏色的球的場景,引導孩子交流得出藍球比黃球多一些,通過啟發孩子思考還可以怎樣説,得到相對的另一種表述黃球比藍球少一些,並初步學習應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兩個數量間的多少關係;通過 紅球比黃球多得多的另外一種表述,讓孩子試着在理解少的多含義。

篇50: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第88~89頁例1~例3。

教學目標

1、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並能根據規律指出下一個物體。

2、通過塗顏色、擺學具等活動,增強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3、在經歷尋找規律過程中,體驗規律的美和創造的快樂。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發現事物的排列規律。

教學難點:能用較清楚、完整的語言表述找出的規律

教具學具

準備好5支彩筆放在桌面上:大紅色、粉紅色、天藍色、草綠色、淡黃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師:剛才在上課之前播放的那首歌小朋友們熟悉嗎?是哪一部動畫片啊?對,是《喜羊羊與灰太狼》,今天它們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睜大眼睛看,誰來了。(大屏幕出示:喜羊羊)小朋友鼓掌歡迎它。第二個會是誰呢?(大屏幕出示:灰太狼)

2、第三個又會是誰呢,陳老師請小朋友猜一猜……(大屏幕又出示:喜羊羊)是誰呀,又是喜羊羊,請小朋友繼續猜,第四個是誰,你猜…… 你為什麼猜是灰太狼呢?(大屏幕又出示:灰太狼)又是灰太狼。

3、現在,誰能一口氣猜出第五個?第六個呢?你能確定嗎?為什麼這麼肯定?説説理由。

4、師:像這樣一隻羊、一隻狼;又一隻羊、又一隻狼;再一隻羊、再一隻狼,它們排列時的順序是重複出現的,在數學上我們把像這樣的排列叫作——規律(板書:規律),今天這節課咱們就和喜羊羊一塊兒來——找——規律,(板書:找)。

5、激趣:請看大屏幕,小羊還給每個小朋友帶來了3顆星星:懶羊羊帶來的是發言星,送給大聲發言的寶貝;喜羊羊帶來的是智慧星,送給愛動腦筋的寶貝;美羊羊帶來的是快樂星,咱們來比比看,哪個小朋友從老師手上摘走的星星最多。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師:請看大屏幕,(出示主題圖)再過10天小朋友最喜歡的節日就要到了,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嗎?(六一兒童節)你看,圖上的小朋友們可高興了,他們把教室佈置的多麼漂亮啊,仔細觀察,圖上的小朋友是用什麼來佈置教室的?誰會説完整話?再仔細觀察,你有什麼發現?

2、圖中有規律?有些什麼規律?誰能夠用上“又、再”來具體説説圖中的排列規律。

3、想一想:這最後一面彩旗應該選什麼顏色的?小朋友觀察的很仔細,説的也很棒,下面請大家翻開數學書第88頁,找到大屏幕上的例題1,鉛筆握在手,按照自己發現的規律在書上選一選,圈一圈。

4、指名訂正並説一説:最後一朵彩花你選什麼顏色的?燈籠呢,小朋友呢?

5、想一想:這些小朋友為什麼要這樣有規律的掛彩花、燈籠和彩旗呢?

6、小結:有規律的排列不但能讓我們猜出下一個是什麼,還能給我們帶來一種美的享受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一)塗一塗。

1、喜羊羊問小朋友:你們能用手中的彩筆按照規律塗顏色嗎?仔細觀察數學書第89頁的例題3和“做一做”。,每一行圖形是按什麼規律塗的顏色,並按照這樣的規律接着往下塗一塗嗎。

2、學生自主塗一塗。

3、指名訂正。如果從右往左觀察第5行圖形,你會發現規律……變了。

2、小結:看來啊,同一行圖形,如果觀察的角度不同,找到的規律也會不同

(二)擺一擺。

1、小朋友兩人合作,先用這些學具在桌面上擺出有規律的圖形,再按照你們設計的規律把擺好的圖形一個一個的粘上去,完成任務後把你們的作品拿到黑板前展示出來。比比看,哪兩個同學最有創意,擺出來的規律與眾不同!

2、同桌合作用學具來擺一擺並粘貼在卡紙上。

3、學生展示作品。

4、老師隨機選取作品評價。

(三)比一比。

1、灰太狼挑戰小朋友,請看大屏幕:仔細看,下一個是誰?

2、每次請一個小朋友來答題,其他的同學來當評委,用yes或no表示意見。答對一個一顆星,答對兩個兩顆星,答對三個三顆星。要説完整話。

3、學生搶答,師隨機介紹圓形和方形排列的規律。

(四)笑一笑。

1、師:我們勝利了,灰太狼被打敗羅,它現在是什麼心情呢,我們一起去看看:灰太狼,唉。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心情呢,大聲説出來。

2、想一想:你們能用有規律的笑聲或動作來表示一下開心的心情嗎?哪個寶貝最有創意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欣賞規律的美:條紋衣服,牀上用品、、櫥櫃、花瓶、連續紋樣等。(和前後左右的同學指一指,説一説規律在哪裏?規律美不美?)

2、課堂小結。小朋友,規律美吧,今天你學會找規律的本領之後,你就多了一雙會找規律的眼睛。陳老師相信,只要你認真觀察,你一定能從生活中找到更多美的規律。

3、請小朋友拿出3顆小星星,想一想,這節課你説了嗎?你會了嗎?你開心嗎?你做到幾樣就摘下幾顆星貼在數學書上。

4、學生誠實評價自己。

篇51: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列式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並理解算理。

2、初步學會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課件、珠子

教學過程:

(1)課時

一、創設情境

1、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

生:珠子。

師:這裏有幾種顏色的珠子?

生:兩種,紅色和黃色

師:猜,哪種顏色的珠子多?

學生猜。

師:有什麼方法可以知道到底是誰多?

生:數一數

生:擺一擺

師:怎麼擺?

(指名演示)——“同樣多”

二、探究新知

1、12個紅的,8個黃的

師:現在呢?(紅的多)

那紅色的比黃色的多幾個?

生:多4個

師:你怎麼知道?

生:用一小棒分開(指名演示)

師:現在能一眼看出來紅色的比黃色的多幾個嗎?

生:能

師:怎麼看出來的?生説

師:你看,這個時候紅色的分成了幾部分?

哪兩部分?

(和黃色一樣多的這部分及多出來的這部分)

師:誰聽明白了?

生重複説

師:那你看,把這些一樣多的拿走,剩下來就是比黃色的多的幾個。

生2:也可以算一算12-8=4(老師板書算式)

通過剛才的擺一擺,我們知道了:從紅色珠子裏拿走和黃色一樣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黃色多的部分,就可以用減法計算。

2、下面我們來擺一擺,小朋友袋子裏的珠子,哪種顏色的多。

學生操作。

展示反饋:你哪種顏色的珠子多?多多少?算式怎麼列?你是怎麼想的?

哪種顏色的珠子少?少多少?算式怎麼列?你是怎麼想的?

3、比較

求……比……多幾與求……比……少幾有什麼關係?(小組討論。)

小組彙報討論結果:只是問的角度不同,意思一樣。因此都用相同的方法計算。

4、揭題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新知識: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板書課題: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

三、鞏固深化

1、松鼠弟弟説我有20個松果,松鼠哥哥説我有25個,松鼠哥哥的松果比弟弟多幾個呢?誰能把式子列一列。

25-20=5(個)

2、小女孩有34本連環畫,小男孩有30本,小男孩比小女孩少幾本?

34-30=4(本)

還可以提什麼數學問題?

3、P74T1

4、這是一個班裏4個小朋友的作業情況,從中你獲得了什麼信息?

根據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麼?

你還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四、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在我們身邊你有沒有發現這樣的例子?想一想,説一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