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看雪教案設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87W

看雪教案設計(多篇)

課文《看雪》教案 篇一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劃出生字。收集台灣風景名勝的資料。

2、課件準備:北國雪景風光及音樂片段。

3、生字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帶,中國地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大家還記得“識字3”裏講台灣島的三字經嗎?誰願意背給大家聽一聽?

2、談話:

是啊,台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的一部分,台灣人民本來就和我們是一家人。可是由於各種原因,直到今天,台灣還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台灣人民還很難和祖國大陸的親人團聚。今天,我們學了《看雪》這篇課文,就會更真切地體會到台灣人民遠離祖國媽媽的心情。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劃出生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小組內自查:注意讀準翹舌音“省、櫥、指、仗”和前鼻音“毯、銀”。

3、課件出示“我會讀”:

台灣省 商店 櫥窗 指了指 接着

講故事 鋪着 雪毯 銀裝 打雪仗

學生自由讀、齊讀、指名讀。

4、藉助遊戲,鞏固識字:

⑴ 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⑵ 自編短文鞏固識字:

在省城長途汽車站的對面,有一家新開張的金店。金店的櫥窗裏擺放着一件件閃閃發光的金銀首飾樣品。金店地面上鋪着紅色的地毯。媽媽看到玻璃櫃裏的一條銀色的項鍊,便指着這條項鍊,問營業員多少錢。營業員拿出這條項鍊説:“8000元,不講價。”媽媽接過項鍊,覺得挺不錯,就買下了。

鞏固識字是教學的難點。以上環節,採用多種方法、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不斷地復現所學的詞語,讓學生快快樂樂地認識生字,為閲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看雪景,讀課文

1、出示中國地圖,請學生在地圖上找出北京和台灣的位置。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

2、欣賞北國雪景風光音樂片。

3、自由暢談:欣賞了北國冬日雪景,你想説些什麼?

4、假設你就是台灣的小朋友,你一定向往北京的雪景,那麼帶着對北京雪景的嚮往,再讀課文。

利用地圖和多媒體課件,聯繫學生已有的經驗世界,讓學生觀看北國冬日的雪景,將學生帶入學習情境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更深地體會台灣小朋友對雪、對北京的嚮往之情。

四、指導寫字

1、教師在田字格里範寫“奇”。請學生觀察字的結構,寫時應注意什麼。這時教師再邊寫邊提示筆順。學生在書上描一遍,臨一遍,在本子上寫兩個字。

2、範寫“指”字,學生運用以前所學的知識瞭解字形特點,再描紅、臨寫。

3、其餘生字請學生自己觀察、書寫。

五、拓展活動

蒐集台灣的有關資料,準備舉行“台灣知識交流會”。

課外學習是課內學習的延伸。鼓勵學生課下收集有關台灣的資料或圖片,既培養學生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又可以加深對台灣的瞭解。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朗讀課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課件出示“我會讀”中的生字,進一步鞏固。

二、朗讀感悟

1、自讀課文,提出自己認為最有意思或最有價值的問題。在小組內交流解決,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2、選擇同學們共同關心的問題,引導大家讀書、思考、討論。教師也可提出重點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如,課文最後一句話,老師為什麼要“深情”地説?老師心裏在想什麼?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增強自信心。

3、教師朗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朗讀中表達的感情。

4、自由讀: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小組的夥伴聽。

5、展示讀:把自己喜歡的片段讀給大家聽,説説喜歡的原因。

6、分小組讀,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意思。教師在各小組巡視,適時點撥,幫助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台灣的孩子們對到北京看雪的嚮往。

7、分角色朗讀第3~11自然段,着重指導讀出對話的不同語氣,體會出“孩子們爭着問”的急切心情和老師對故鄉懷念的感情。

8、配樂朗讀。

閲讀教學應有層次性、目的性。採用靈活多樣的手段,層層推進,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使每一位學生都喜歡讀書、樂於讀書。在輕鬆愉快的閲讀實踐中,自悟自得,獲得情感的體驗。

三、完成課後“我會連”的練習

四、拓展活動

1、展示交流自己蒐集的關於台灣的資料,貼在教室的牆壁上,學生在教室中自由閲讀,進一步加深對台灣的瞭解。

2、給台灣的小朋友寫一封簡短的邀請信,邀請他們到我們的學校來做客。

《看雪》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劃出生字。收集台灣風景名勝的資料。

2、課件準備:北國雪景風光及音樂片段。

3、生字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帶,中國地圖。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大家還記得“識字3”裏講台灣島的三字經嗎?誰願意背給大家聽一聽?

2、談話:

是啊,台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的一部分,台灣人民本來就和我們是一家人。可是由於各種原因,直到今天,台灣還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台灣人民還很難和祖國大陸的親人團聚。今天,我們學了《看雪》這篇課文,就會更真切地體會到台灣人民遠離祖國媽媽的心情。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劃出生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小組內自查:注意讀準翹舌音“省、櫥、指、仗”和前鼻音“毯、銀”。

3、課件出示“我會讀”:

台灣省、商店、櫥窗、指了指、接着

講故事、鋪着、雪毯、銀裝、打雪仗

學生自由讀、齊讀、指名讀。

4、藉助遊戲,鞏固識字:

⑴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⑵自編短文鞏固識字:

在省城長途汽車站的對面,有一家新開張的金店。金店的櫥窗裏擺放着一件件閃閃發光的金銀首飾樣品。金店地面上鋪着紅色的地毯。媽媽看到玻璃櫃裏的一條銀色的項鍊,便指着這條項鍊,問營業員多少錢。營業員拿出這條項鍊説:“8000元,不講價。”媽媽接過項鍊,覺得挺不錯,就買下了。

鞏固識字是教學的難點。以上環節,採用多種方法、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不斷地復現所學的詞語,讓學生快快樂樂地認識生字,為閲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看雪景,讀課文

1、出示中國地圖,請學生在地圖上找出北京和台灣的位置。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

2、欣賞北國雪景風光音樂片。

3、自由暢談:欣賞了北國冬日雪景,你想説些什麼?

4、假設你就是台灣的小朋友,你一定向往北京的雪景,那麼帶着對北京雪景的嚮往,再讀課文。

利用地圖和多媒體課件,聯繫學生已有的經驗世界,讓學生觀看北國冬日的雪景,將學生帶入學習情境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更深地體會台灣小朋友對雪、對北京的嚮往之情。

四、指導寫字

1、教師在田字格里範寫“奇”。請學生觀察字的結構,寫時應注意什麼。這時教師再邊寫邊提示筆順。學生在書上描一遍,臨一遍,在本子上寫兩個字。

2、範寫“指”字,學生運用以前所學的知識瞭解字形特點,再描紅、臨寫。

3、其餘生字請學生自己觀察、書寫。

五、拓展活動

蒐集台灣的有關資料,準備舉行“台灣知識交流會”。

課外學習是課內學習的延伸。鼓勵學生課下收集有關台灣的資料或圖片,既培養學生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又可以加深對台灣的瞭解。

課文《看雪》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並背誦全文。

2、揣摩文中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字並瞭解白描手法。

3、賞析作者獨特的'情感,瞭解其熔敍事、寫景、抒情與一爐的特色。

4、感受作者遺失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態度。

【教學重點】

深入理解本文的寫景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我寫景與敍事、抒情的關係

【課題安排】

一課時

【教學要點】

學生朗讀課文,理解文句,整體感知文意;揣摩文中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字,引導學生把握“白描”這一描寫手法;分析作品寫景、敍事、抒情三者融為一體的寫作特點。

一、導語:

説到西湖,大家一定會信手拈來很多詩文,今天我要考考大家(搶答):春天的西湖?夏天的?晴天雨天的?(分別為《錢塘湖春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飲湖上初晴後雨》)今天,我們再欣賞冬天的西湖。

二、朗讀,整體感知

自由誦讀,找出難讀的字,疏通文意。

崇禎(chóng zhēn) 毳(cuì)衣 霧凇(sōng)

沆(hàng) 碭(dàng) 鋪氈(zhān)

喃喃(nán) 更(gēng)定 更(gèng)有此人 強(qiǎng)飲

師配樂朗讀。

生模仿,自選對手,PK朗讀。

生點評後在齊讀。

三、景物欣賞

1、既然是“湖心亭看雪”,作者看到怎樣的雪景?

(找出文中語言並賞析)

-->“霧凇……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一切景語皆情語,情以景生,景以情存。先從大處落筆“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描寫雪後西湖全景,營造了靜寂、空曠、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筆眼前,寫西湖近景。“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使用誇張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出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與曠遠莽蒼的大自然對比,渲染了“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人生情緒。

2、(多媒體顯示兩幅圖)哪一幅更像張岱看到的西湖雪景?(一個素雅,一個濃墨重彩)

(從直觀視覺上感覺白描)

引出白描(多媒體顯示《天淨沙。秋思》的插圖即白描釋義)。抓住事物的特徵,以質樸的文字,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方法。

3、女生齊讀第一段

四、研讀賞析,品味情感

1、時間:看雪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更定時分。

冬天的凌晨冷到什麼程度? “湖中人鳥聲俱絕”

作者為何偏偏選擇這個時間去賞雪?説明他怎樣的志趣?

-->追求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反映他超凡脱俗的雅趣。

2、人物:作者是一個人去賞雪嗎? 不是,還有舟子。

為何用“獨”呢?反映他怎樣個性特點?

-->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及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

3、心情:一個人凌晨去看雪,心情會怎樣?

-->憂鬱、惆悵,淡淡的哀愁(插入作者簡介)

張岱號陶庵,明末清初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為富貴公子,愛繁華好山水,曉音樂。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尋夢,尋夢,過去的生活如在夢中,如在畫中,飄然而逝,現而有隱,作者只靠“夢億”來尋求心靈的慰藉)

4、本文寫於明亡之時,卻為何用明號紀年?

-->深深的故國情絲,淡淡的哀愁。

5、本文不僅寫了作者一個人夜晚去賞雪,第二段還記敍了什麼?

-->偶遇金陵人。

作者為什麼不把兩個人名字寫出來,而只是寫“金陵人,客此”?

A、作者也是客居此地;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B、金陵,南京,明朝開國定都南京,暗示他對故國的思念。

男生齊讀第二段,讀出驚喜和淡淡的哀愁。

五、拓展延伸,比較閲讀。

你認為柳宗元和張岱能成為精神上的朋友嘛?

六、小結:

多媒體顯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經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應該理解作者的那份痴心了吧!

七、作業:

用白描手法寫一處景物或描寫一個身邊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