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語文教學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51W

語文教學教案(多篇)

語文教學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通過體味文中的意象“冷雨”把握作者的情感。

體味文章語言,感受意境之美。

課時:一課時

設計思路:本文融注了濃厚的情感,體現了作者高超的行文技巧。學習此文重在感受,因此我設計此課儘量多的運用詩意的語言、貼切的音樂、深情的朗誦來讓學生沉浸於其中,達到以情動人的目的。在設計中原則是緊扣文本教學和學生主動感知相結合。

步驟:

一、佈置預習

預習:早讀課深情朗讀本文,初步感知課文。

二、導入

音樂:播放佟鐵鑫演唱的《鄉愁》,讓學生跟唱一遍。並且説説自己的感受。

過渡:解釋鄉愁中的意象與情感關係,由此提問本文運用的核心意象是什麼。

三、自由感知

沉浸:播放馬思聰的《思鄉曲》,配樂讓學生自由的朗誦本文。

四、互動設計

交流:學生互相交流朗誦感受

發言:學生挑選最受感染的段落,談感受,並且配樂深情朗誦。

五、文本閲讀引導[重點]

過渡:文中寫“聽雨”的段落在哪裏?

感受:教師配樂範讀部分段落,學生配樂朗讀

串講:共同分析這幾段中的意境之美,扣住文本來分析。(具體略)

六、閲讀拓展

拓展:展示古典詩文中運用意象“雨”的例子,略加分析

展示表達思鄉愁緒的常見意象

七、作業

朗誦感受。

語文教學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認讀詞語,對學生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訓練;

鞏固音節的拼讀,,強化學生運用拼音來讀準字音的習慣;

動手拼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學重點:

詞語的歸類;

拼讀音節;

流利地朗讀兒歌。

教學難點:

詞語的歸類:

音節的拼讀,尤其是輕聲。

教學準備:

教具: 課件 三個圈圈,三根小棒 拼好的小鴨和小兔

學具: 三個圈圈 三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年到了,聖誕老人要舉辦一次舞會(課件),邀請了很多朋友參加。可是這些朋友很久沒有跟他見過面了,聖誕老人都快認不出來了,他非常着急。小朋友們願不願意幫幫他啊?

二、認字歸類。

1。 (出示課件)小朋友看,這些就是聖誕老人要請的朋友,現在就要請你們來認一認了。

2。 同桌之間交流讀詞語,提醒注意輕聲。教師下位指導巡視。

3。 指名讀。

生評生讀,師評生讀。

4。 齊讀。

5。 聖誕老人非常感謝小朋友們替他找到了他的朋友們。可是,他又遇上了件麻煩事。原來聖誕老人的房子很小,只能夠擺下三張桌子,聖誕老人一共請了多少位朋友啊?(學生數數)現在就要請聰明的小朋友來替他想想辦法了。怎麼排座位才能讓每一桌的客人都滿意呢?小朋友們排好了之後還得告訴老師,為什麼這麼排,為什麼把這些詞語放在一起。

6。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下位巡視。

7。 指名回答,課件演示。

8。 聖誕老人真的非常感謝小朋友們能夠這麼熱情的幫助他解決難題,表揚自己!看,聖誕老人的朋友們都坐好了!(提示學生坐好)

9。 聖誕老人這次只請了12位朋友,他覺得不夠熱鬧,要是有更多懂得朋友來參加這個舞會該有多好啊!小朋友們想一想,每一組詞語裏還能排上哪些不同的但是相類似的詞語呢?我們一起來給聖誕老人找朋友,好嗎?

10。 學生自由討論,小組交流。

11。 老師提示: 屬於動物的詞語你還找到了哪些?

屬於人物的詞語你還能找到哪些?

屬於動作的詞語呢?

課間休息: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教案

聖誕老人看到小朋友們幫他找到了這麼多的新朋友,可高興了!看,舞會開始了!(課件)

聖誕老人也熱情的邀請小朋友們來參加他的舞會呢!(生跟着音樂唱遊)

三、拼拼讀讀。

1。 過渡(音樂戛然而止,出示課件)

小朋友看,從森林裏走來了一隻大怪獸,他説:“哼,想要繼續舞會,還得過我這一關

!(出示課件:拼拼讀讀)

2.(出示三個圈圈)老師左手拿的是什麼?(“三個圈圈”)

(出示三根小棒)老師右手拿的是什麼?(“三條直線”)

(出示小鴨形狀)拼出了什麼?(“拼出小鴨”)怎麼知道是小鴨?(“嘴巴扁扁”)

(出示小兔形狀)還拼出了什麼?(“拼出小兔”)你怎麼知道的?(“尾巴短短”)

(課件)“還能拼什麼?你來試試看!”

哦,原來這就是大怪獸給我們出的難題!小朋友們想不想舞會繼續?(想)那我們一起來解決大怪獸給我們出的這道難題,好不好?

3.打開書33面,大聲的讀兒歌,注意輕省,不會人的字請拼音來“幫忙”,比一比,看誰會拼的音節最多!(自由讀)

4.指名拼讀。生評生讀,糾正字音。

小組讀,全班讀。

5.讀了兒歌,誰能説説你從兒歌中都知道了什麼?

指名答

6.想一想,你用三個圈圈,三根小棍還能拼什麼?

學生動手拼一拼,師下位巡視。

7.學生上台演示。

四、小結。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教案

看了小朋友們的表現,怪獸説:“恩,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歡迎參加聖誕老人的舞會!”(生跟着音樂動起來)

五、下課

語文教學教案 篇三

【設計思路】

《魚我所欲也》是一篇邏輯嚴密、氣勢飽滿的議論文。關於課文的論點尚有爭議,有人認為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也有人認為是保持本心的重要性。不管學生贊同哪種觀點,都應該讓學生了解本文圍繞觀點行文嚴密的特點,同時也讓學生體會本文運用排比增強感染力的特點。

【教學目標】

1、理解全文的論證邏輯。

2、體會排比所形成的論證氣勢。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如果説孔子的仁是指一種內在修養,那麼孟子的義就是指人所應遵循的道德規範。孔子對仁學有一種堅定的信念,即使為此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而當義與生命在人生的天平上等待裁決時,孟子也會毫不猶豫地捨生取義。為什麼孟子把義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呢?當生與義不可同時擁有時,怎樣才能做到捨生取義呢?現在讓我們從孟子的《魚我所欲也》中尋找答案。

2、整體把握:

課文提出了捨生而取義這一中心觀點,作者是怎樣論證的呢?在第一段中,孟子通過列舉一組生活常識,深入淺出地告訴人們:在面臨抉擇的時候,人們總會選擇那些更加重要更有價值的事物。這可以看做全文的大前提。由此推演出一個十分具有説服力的結論:人們如果能夠把義看得高於生,就一定能夠做到捨生取義。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二、三兩段中,孟子從事例和道理上説明了保持本心是捨生取義的前提條件。

3、重點難點突破:

進一步理解全文的內在邏輯:

⑴有的人捨生取義,是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有災禍也不躲避。這是從正面講為什麼要捨生取義。假如人之所欲莫甚於生人之所惡莫甚於死,那麼就會相反,凡是可以求生的手段,哪一樣都可以採用,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事,哪一樁都可以幹。這樣正反對比就顯示出義的重要。

作者強調有人把義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是因為沒有喪失本心,這個本心在孟子看來就是指人善的天性,它包括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以上是道理論證。

⑵二、三節是事例論證,兩種事例形成一種對比。雖然是一簞食,一豆羹,但很重要,決定着生死,但有人卻不受。而萬鍾雖多,只是為了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不重要,但有人卻接受了。前者重義,後者不辨禮義,根本原因是一個保持了本心,而另一個喪失了本心。由此可見本心的重要,有了本心,人們就會重義,社會才能安定。

四、拓展延伸

1、小組交流蒐集到的關於捨生取義的詩句、名言或故事。每小組推薦一個代表在全班交流。

2、在網上收集資料,瞭解孟子所講的禮義與仁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