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泊船瓜洲》語文教學教案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26W

《泊船瓜洲》語文教學教案

《泊船瓜洲》語文教學教案1

教學目標 :

1. 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使學生了解詩歌的大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的真摯感情。

3.使學生能品味詩歌語言文字的精妙。

教學重點:瞭解詩歌意思,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體會詩中的情感,把握煉字的好處。

教學過程 :

一、激趣導入

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同學們在以前的學習中積累了不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新的古詩《泊船瓜洲》。

二、初步參與

1.同學們課外已經做了預習,你對作者瞭解了多少?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號半山,北宋臨川人。他視南京為自己的第二故鄉。他年輕時,中進士。寫這首詩時,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讓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詩善於將自己的感情融入詩句,情真意切。

2.介紹地真具體。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把這首詩讀得正確、流利了。給你們準備一下,馬上請幾位同學來讀一讀。

3.指名讀,教師充分肯定。並激勵其他同學大膽展示自己。

4.古詩琅琅上口,不少同學預習這首詩時就會背誦了。這樣,再給你們準備一下,看誰能背誦,比誰背得熟練。

5.指名數名學生背誦。教師誇獎:你們走在了學習的前面,真了不起。

三、充分參與

1.書讀得很準確。不過,如果要帶上感情,還須理解詩。今天,

同學們打算以什麼方法來理解這古詩呢?

(學生有的説結合註釋與插圖,有的説用字典,有的説抓住重點詞理解,把句子補充完整。教師及時肯定,理解古詩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融會貫通。)

下面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方法,試理解詩句的大概意思。

全班交流。指名説,其他人補充。

四、精讀感悟

(一)讀題

1.“泊”“瓜洲”什麼意思?

2.用自己的話説説詩題的意思。

B.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1)板畫地名位置(師――京口,生――瓜洲;怎麼知道的?)

(2)“間”“一水”指什麼?並讓學生改變句子表達方式(把、被字句)

(3)“鐘山”(生板畫)與詩人有什麼關係?“數重山”什麼意思?

(4)讓學生説説第二行詩句的意思

(5)齊讀一二兩行,再説説第一二兩行寫了什麼?

(6)體會感情

現在詩人的船停泊在瓜洲,與自己的第二故鄉鐘山很近,他可能會想些什麼?如果是你,又會想些什麼呢?

(靠家近),應該(應該還)看看,用這一種心情來讀好前兩行詩。(練讀――指名讀――再練習――指名――齊讀)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又綠”什麼意思? 説詩句意思,並體會詩句的意思

這句詩寫出詩人怎樣?(離家久)

靠家近,應該還;離家久,怎麼樣?用三個字來概括(更應還)

(2)意會“綠”字

a.故事及想象:據説,“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作者在作詩過程中曾改過多次,最後定稿時才用了“綠”字,請同學們想想看,詩人可能用過哪些字?

(到、過、入、滿、來、拂、碧)

b.比較中體會講詩人用字的準確性(“綠”字化靜為動,畫龍點睛,體現江南的美)你似乎看到了什麼?想到了哪些詞語?(花紅柳綠、鳥語花香、生機勃勃、春意盎然)還會想到哪些詩句?(與春天有關的詩句)

c.推敲:我也煉一煉

選詞填空:

旺 濃 鬧 紅杏枝頭( )

動 拂 翻 皺 起 風乍起,吹( )一池春水

(3)朗讀並評價(邊讀邊想象)

(4)説第四行詩句的意思並改變句式。(!?)

(5)“明月”換成“月亮”行不行,為什麼?

(圓月代表團聚,體會到什麼?思念家鄉)(拓展:李白《靜夜思》及蘇軾的詞)

(6)角色轉變,體會感情

是啊,詩人身在異鄉,遙望着故鄉,可能也想起了許多詩詞曲賦,他的思鄉之情會更加地(急切)(思家切)。讓我們懷着想念家鄉的感情朗讀後兩行詩。

(7)第一二行詩説靠家近應該還,第三行詩説離家久更應還,最後一句該怎麼説?(思家切何時還)

(8)你有什麼問題嗎?(為什麼不能還?)師生根據搜查的資料介紹原因。

(二)情景交融,走個來回

全詩從哪些字詞中反映出詩人的思鄉之情的?(一水間、只、數重山、又綠、何時)

(三)指導讀背,釋放感情

(1)劃節奏,注意讀出韻味與感情

(2)讀詩比賽(想象並設身處地地進行朗讀)

五、作業超市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一幅作品(或書法、或繪畫……)

3.課後收集思念家鄉的詩

4.推薦閲讀《登飛來峯》

《泊船瓜洲》語文教學教案2

一、簡介作者

二、範讀詩歌

三、學習古詩

(一)、學習前兩行詩。

1、學生朗讀古詩,找出哪一個字寫詩人想回家?(還)

2、詩人為什麼想回家,看到什麼景物使他想回家?我們先來看題目

3、“泊”是什麼意思?汽車停站,能否説“泊”站?

4、詩人把船停在瓜洲看到什麼景色?朗讀一、二行詩。

5、這兩行詩中有兩個地名,誰知道京口是在什麼地方?瓜洲是在什麼地方?

教師畫圖表示京口的位置,指名學生在圖上指出瓜洲的位置

6、“京口瓜洲一水間”是什麼意思?

把“一水”放在前面可以怎麼説?還有什麼説法?(京口瓜洲被一條長江隔開了)還有幾種説法?

剛才同學們説了好多種説法,説明了可以用不同的語言形式來解釋古詩。

7、齊讀第二行詩,鐘山在什麼地方?(在圖上畫出)

“數重山”是什麼意思?這一行詩連起來怎麼説?

8、從“一、只、數”可以看出什麼?(離家鄉不遠)

京口是在對岸,可以看得見,那麼鐘山與詩人有什麼關係?

9、我們剛才抓住了“一、只、數”來理解,那麼這兩行詩該怎麼朗讀呢?學生練讀。

10、詩人離家很近了,應該怎樣?(靠家近應該還)

11、用“靠家近應該還”的語氣再讀這兩行詩。

(二)、學習後兩行詩

1、讀三、四行詩,這裏有一個字較難理解:“綠”是什麼意思?整行詩的意思怎麼説?可以用什麼表達方式把這句話説得美一些?(春姑娘又一次給江南的原野披上了綠裝)

“又”是什麼意思?説明詩人離開家的時間……

這句話寫出詩人怎樣?用三個字概括。(離家久)

靠家近,應該還;離家久,怎麼樣?用三個字來概括,怎麼説?(更該還)

2、朗讀第四句詩,這句詩中有哪些字不理解?(學生説出不理解的地方逐一解決)

這句詩的意思該怎麼説?加上感歎詞把這句話説得更好些,該怎麼説?

把“明月”換成“月亮”行不行?

(明月是圓圓的,代表團圓,“明”字更能突出作者思念家鄉的感情,“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讓我們懷着想念家鄉的感情朗讀這兩行詩。

3、一、二行詩我們説“靠家近應該還”,第三行詩説“離家近更應還”,最後一句該怎麼説?(思家切)從“何時”看出詩人能不能回去?(不能),後面三個字該怎麼説?(何時還)

4、這時你會產生什麼問題?(為什麼不能還)教師介紹原因。

5、齊讀這首詩,指名朗讀。

6、師:這首詩後人推崇的是這首詩中有個字寫得,(“綠”字)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教師介紹故事)

把“到、過、入、滿”代入詩句進行評價。

從詩中的“綠”字,你似乎看到了什麼?(桃紅柳綠、鳥語花香、勃勃生機)這個“綠”字還讓我們想到許多詩句(師朗讀寫春天的詩句)

7、練習:

選詞填空

(1)旺、濃、鬧

紅杏枝頭春意( )

(2)動、拂、翻、皺、起

風乍起,吹( )一池春水。

《泊船瓜洲》語文教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教師抓住要害詞“只”、“又”、“綠”,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體會詩人感 慨萬千的思鄉情感。

3、拓展閲讀《鄉愁》,培養學生學習詩歌的愛好,進一步感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懷鄉思親的情感。

教學重點:

吟誦古詩、想象意境,體會詩人的思鄉情感,感受古詩的藝術魅力。

教學難點:

入情入境,理解詩人表達的思鄉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王安石簡介;描寫春景的古詩、詞語。

教學過程:

一、知詩人,解詩題

導入:同學們還記得李白的《靜夜思》嗎?(齊聲背誦)對於遠離家鄉的遊子來説,靜靜的夜晚、圓圓的月亮,經常會勾起人們對家鄉的思念。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齊讀課題。這一節課,我們繼續運用這三個步驟學習古詩(出示幻燈,齊讀)。

1、誰願意介紹一下王安石?

2、指名介紹。

教師適當補充,強調王安石與南京的關係。(幻燈片)

3、理解題目。

(1)“泊船”是什麼意思?(停船靠岸。)“瓜洲”是在什麼地方?

(2)簡介瓜洲:瓜洲,在長江的北岸,離南京不遠。

二、抓字眼,明詩意

過渡:王安石路過瓜洲寫下這首詩,他想説什麼呢?(幻燈)

1.初讀詩歌,感知內容

①請大家自由地把《泊船瓜洲》這首詩仔細讀兩遍,爭取把多音字讀準,把詩讀通順,留意節奏。

② 指名讀:請你讀一讀。其他同學留意聽,這首詩當中有三個多音字,聽他有沒有唸錯。

③ 聽完學生朗讀,教師做簡單的評價,生小組讀,老師範讀,生再齊讀。

④讀古代的詩歌,我們不僅要把它讀得正確、有節奏,還要讀出感情來。指名讀,齊讀。

⑤詩讀到這兒,你的腦海裏留下什麼印象、有什麼感覺?指名回答。

⑥是的,同學們,讓我們帶着這種感覺再來讀一讀《泊船瓜洲》這首詩。

2.指導閲讀——抓字眼,明詩意。

過渡:王安石為什麼會如此地思念家鄉?

①請大家默讀這首詩,看看插圖和註解,然後同桌説一説這首詩大概在講什麼意思。(學生默讀------説)

②好了。老師想提兩個問題,看看你們對這首詩大概的意思把握了多少。第一個問題,作者的“身”在哪裏?你是怎麼知道的? a. “間”是什麼意思?隔開了什麼?瓜洲在長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兒呢?(板畫長江,標出瓜洲和京口)。兩地相距遠嗎?何以見得?(一水)

讀一讀,讀出距離短。

b. 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鐘山又在哪裏呢?(板畫南京、紫金山)

“數重山”表示山多還是少?(“數”何意?)還從哪裏知道山很少?(摳住“只”。)

讀一讀,讀出路程近。

過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條長江,離詩人的家鄉鐘山也不過隔着幾座山而已,可以説,詩人離家鄉非常的近。老師想問第二個問題,此時作者身處瓜洲,他的“心”又在哪兒?你是從哪裏知道的?(明月何時照我還)“還”是什麼意思?

d. 詩人在什麼時候想到回家?(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時候)“綠”是什麼意思?“又”説明什麼?説説這兩句的意思。

讀讀看,讀出詩人心中此時什麼感受?(思念家鄉但又不能回的無奈)

再讀。

三、指導欣賞——入詩境,悟詩情

過渡:究竟是什麼觸發了作者思鄉的情感呢?讓我們走入詩人的內心世界。

1.聽配樂朗誦,引導學生閉眼想象:

詩人此時可能站在哪裏?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邊會聽到哪些聲音?心中會想些什麼?

2.體會用字的精妙,深入感悟詩情:

(1)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的春天是什麼樣的呢?誰能把學過的描寫江南春景的詩句、詞語跟大家分享?(指名背一背、説一説)

(2)春風又綠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紅柳綠,奼紫嫣紅,一派生氣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據説詩人在作詩的過程中曾改過多次,最後定稿的時候才用了“綠”字。大家想一想,作者可能用過哪些字?為什麼只鍾情於一個“綠”字呢?(指名談看法,讀出相應的感受)。

(3)欣賞了江南美景,你就會明白作者為什麼會用“綠”字了.(鏈接江南春圖片)

(4)一個“綠”字不僅使我們看到了滿眼的綠色,成行的碧樹,盪漾的春水,還讓我看到了爛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千古名句,齊讀後兩句。

3.啟發質疑:學到這兒,大家有問題要問嗎?(引導學生抓住“家鄉景色美、離家近、離家久、想回家而不能回家”這一矛盾點進行質疑:詩人為什麼不回家呢?)

猜一猜詩人不回家的原因。

4.指導品讀

(1)你們現在悟出了詩人的情感了嗎(思念家鄉而又不能回的無奈)?誰來讀一讀?

(2)指名讀。要想讀好詩,我們還要留意節奏,還要讀出要害字。齊讀。

四、拓展閲讀

1.拓展閲讀余光中《鄉愁》

過渡:王安石與南京有着密切的關係,今天老師還要介紹一位漂泊異鄉的、跟南京同樣關係密切的現代詩人——余光中。

(1)教師簡介余光中:

台灣有名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余光中,1928年生於南京,在南京讀了中學和大學。他的很多優秀作品表現出濃濃的思鄉之情,因為《鄉愁》一詩引起轟動,又被稱為“鄉愁詩人”。(幻燈出示作品)

(2)播放課件,欣賞詩歌《鄉愁》,説一説:你有什麼印象、什麼感覺?

(3)學生自由讀,齊讀,感悟詩歌表達的情感。

2.總結:思鄉之情像一首漂亮而動人的詩,令人百讀不厭。 思鄉之情又像是一個甜美的夢,讓人回味無窮。老師相信,隨着年齡的增長,同學們能更理解王安石和余光中的鄉愁。

五 作業

給下列詩句選擇合適的字,並説説理由

1.滿過綠入到

春風又( )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2.動拂翻皺起

風乍起,吹( )一池春水。

板書設計:

欣賞詩歌

知詩人,解詩題

抓字眼,明詩意

入詩境,悟詩情

《泊船瓜洲》語文教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的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本課的生字詞,並能夠達到背誦,默寫的水平。

2.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查資料的方法自學,培養運用資料解決問題,處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瞭解豐富多彩的祖國文化,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查資料自學,體會詩人的表達思想感情。

2.品味欣賞“綠”“還”等字在詩中的作用。

課前準備

為了能更好的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準備了以下教學輔助用具。蒐集有關資料,多媒體課件,插圖。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剖析課題

1.在中國璀璨的歷史長河中,傑出的詩人多如繁星,不勝枚舉。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顆。誰來介紹一下王安石?(學生在班級中相互彙報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王安石的資料)(總結)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號半山,北宋臨川人。他視南京為自己的第二故鄉。他年輕時,中進士。寫這首詩時,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讓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詩善於將自己的感情融入詩句,情真意切。

2.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請同學們回憶已學過的與“月”相關的古詩,如《古朗月行》,《靜夜思》……

3.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王安石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一首詩——《泊船瓜洲》

4.剖題

(1)這首詩是作者從江西出發,乘船經長江前往京城為官,途經——?(瓜洲)簡介瓜洲:瓜洲,在長江的北岸,離南京不遠。(標註)

(2)詩題中的“泊”我們在哪首詩中見過?在本詩題中何意?

(3)理解題目的意思。

(4)由課題引出問題。

5.與學生一起商定學習步驟和方法。老師歸納學生的發言,板書“讀、説、背、做、寫”的學習方法。

二、讀詩

1.讀詩歌,感知內容

a.大家輕聲地讀一讀詩,讀準字音,並想想這首詩的意思。

b.指名讀,正音:間、重、還

c.説説詩歌大致的意思。

2.指導閲讀——抓字眼,明詩意,讀中感悟。

a.“間”什麼意思?表示“隔開”的意思還可以組什麼詞?隔開了什麼?看圖(點擊幻燈片)

瓜洲在長江的北岸,京口在哪兒呢?兩地相距遠嗎?何以見得?(一水)讀一讀,讀出距離短。

b.瓜洲、京口隔江相望,而鐘山又在哪裏呢?

“數重山”表示山多還是山少?(“數人”、“數日”何意?“數”何意?)

還從哪裏知道山很少?(摳住“只”。補充介紹,點擊“京口”。)讀一讀,讀出路程近。

c.齊讀前兩句,指名説詩意。

過渡: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條長江,離詩人的家鄉鐘山也不過隔着幾座山而已,可以説,詩人身在瓜洲,已設計好回家的路線。可詩人雖然離家鄉這樣近,他是否準備回到家鄉呢?從哪裏知道?(明月何時照我還)

d.“還”什麼意思?説説這一句的意思。詩人在什麼時候想到回家?(春風又綠江南岸)讀讀看,讀出詩人心中此時什麼感受?(思家不能回的無奈)再讀。

e.誰能把這首詩完整的意思説一説?

f.誰能 把整個作品讀一讀?

g.讀完以後,你們知道這首詩表達詩人什麼感情?

3.讓學生自由讀古詩、同桌互讀或者小組內互相讀課文。

4.師生共同讀學生可以自由地站起來讀,給別人聽,然後由教師範讀,幫助學生

領悟。

三、背誦

1.試背(讓學生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試背)

2.全班進行彙報背誦的結果。

四、説説

1.交流收穫,粗通詩意四人一組交流,結合資料討論,寫下收穫和疑惑。討論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提問點擊課件,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2.體會詩的情感,深入推敲

(1)下面,老師要請同學們再讀這首詩,結合插圖,看看是否可以讀出問題來。如果可以,那你們就更善於讀書了。“春風又綠江南岸上”中“綠”的用法。“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的明月圖上沒有。

(2)教師讚揚學生的質疑精神,並引入對“綠”的推敲。細細地品讀這句話,你能從這個“綠”字中感受到什麼?個人思考。

(3)小組簡單交流。“綠”更能展現春風吹過,江南一下子變“綠”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綠”更能表現“春風”的來無影,去無蹤。或者“綠”能讓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機或者説“綠”還能看出作者心裏充滿希望,對前途充滿信心。

(4)他的問題老師也相信你們有逛街的見解。學生簡單交流後,全班發言。(略)

(5)學生朗讀,説説自己側重表現的感情:有的側重表現其思鄉,有的側重表達對前途的信心。有的側重表達他對江南美景的愛戀。教師要充分鼓勵學生個性化的朗讀。

(6)那我們課外又瞭解哪些表現思鄉之情的古詩詞呢?推敲詩中詩人所用的一些詞語之妙處,並通過形象的位置圖展示出當時作者所在地,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五、做做

學生在體會詩的意境後,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表達對這首詩的喜愛,同學們大多數會採用朗讀、書畫、戲劇表演等形式來表達當時的意境。

六、迴歸整體,總結全文

先由學生自己對這節課進行總結,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的概括。

[總結]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時——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還”;抒發了作者思念家鄉的情感。(光標引領説)

知識拓展延伸(課堂作業)

這節課,同學們積極主動地感悟真情、推敲詩句,學得生動精彩,給老師留下了極好的印象。下面,老師佈置一下課堂作業。

選做題1:根據《泊船瓜洲》,重新為課文配一幅插圖。

選做題2:以“春風又綠江南岸”為題,按一定順序具體介紹春天來臨江南的景色。

選做題3:詩人賈島寫《題李凝幽居》時,為一個字犯了愁,你能幫幫他嗎?鳥宿池邊樹,僧(推、橋)月下門你覺得哪個字更能表現月夜的寂靜,為什麼?

板書設計

學習方法:讀、説、背、做、寫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間,(靠家近,很難還)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離家久,早想還)

明月何時照我還。(思家切,不能還)

《泊船瓜洲》語文教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大體理解詩意;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並能默寫。

3、使學生受到熱愛家鄉的教育。

4、感受詩句的優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知詩人,解詩題。

1、直接揭題:泊船瓜洲

2、理解詩題,學生結合課前預習自由説説。

(1)“瓜洲”,教師隨機畫畫簡圖。

(2)“泊”,教師提示注意字音與字意的聯繫。

3、瞭解詩人。

學生交流有關王安石的資料,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背背積累的王安石的詩,

並適時提示學生注意王安石與江蘇的關係,瞭解當時的創作背景。

(王安石的父親在江蘇南京當過官,他的童年是在南京度過的,因此他把南京當作第二故鄉。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詩,就是王安石接到聖旨,赴京任宰相途中寫下的。)

二、抓字眼,明詩意。

1、初讀,讀準字音。

教師提示學生注意下列字的讀音:

一水間(jiàn)數(shù)重(chóng)山照我還(huán)

2、再讀,理解詩意。

想一想,為什麼這麼讀?查字典,聯繫上下文解決。

(1)解決前三個讀音——理解第一句。

藉助簡筆畫理解。

(2)解決第四個讀音——理解第二句。

引導學生聯繫創作背景進行理解。(明月下,遙望家鄉,自然想回家:“huán”)

(3)學生連起來説説詩意。

3、品讀,深化理解。

(1)讀讀詩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問產生?

引導學生髮現問題:

a、瓜洲隔着寬闊的長江,中山距離京口相當遙遠,但在詩人筆下那家鄉似乎離得很近,這是為什麼?

b、為什麼寄希望於明月將自己照着返回家鄉?

(2)引導學生釋疑,在此過程中體會詩人之思鄉心切。

三、想意境,悟詩情。

1、師描述情境:皓月當空,微風拂面,遠眺家鄉,詩人的心兒早已飛回故鄉。故鄉的美景彷彿宛在眼前。他眼前出現了怎樣的景象?

引導學生運用積累的描寫江南春景的詩句進行描述。

2、引導學生將想象與現實作對比,體會詩人思鄉且無奈的內心。

3、有感情朗讀。配樂朗讀。熟讀成誦。

四、品用詞,練語感。

(一)品評“綠”字

1、王安石寫詩每個字都要經過仔細推敲,你知道詩中哪個字是王安石反覆推敲才決定用它的嗎?

2、猜猜他曾用過哪些字?(到、過、入、滿……)

把這些字填進去讀讀,與“綠”字比一比,“綠”字好在什麼地方?

小結:是啊!一個“綠”字,引發了我們學生多少聯想

一個“綠”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絕句。

一個“綠”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話。

(二)嘗試推敲。

現在,老師讓你們也來當一回小詩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該用哪個字合適?並説説為什麼。

1、紅杏枝頭春意( )。(旺、鬧、濃)

2、風乍起,吹( )一池春水。(動、皺、翻、起)

五、自主小結,自主作業。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呢?(引導學生從多方面進行總結)

2、你認為這堂課應做什麼作業。(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特長進行鞏固或延伸,如配樂詩朗誦,畫畫情境圖,改寫散文或現代小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