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49W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精品多篇

國小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篇一

製作班級紀念冊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以生活為本,啟發學生從自己的經歷中選取作文材料,開拓思路,使學生體會到:同一題材,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寫出不同的文章。

過程與方法

説寫結合,完成兩篇小作文。 1、介紹照片中的“我”。 2、為同學的照片寫一份説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製作“班級紀念冊”,培養學生熱愛母校、珍惜同學情誼的思想感情,培養團隊精神。

教學重難點

啟發學生從自己的經歷中選取作文材料。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同學們即將離開生活了六年的母校,告別朝夕相處的同學,必定有些依依不捨。為了給母校留下一個永久的紀念,建議你們每人選一張自己認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彙集成一本“班級紀念冊”送給母校,好嗎?

二、範例及講評。

你為什麼用這張照片?它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它能説明什麼?想一想,誰願意説一説?

講評重點:有吳具體內容,是否介紹清楚。

板書:圍繞一個意思要有具體內容,特點介紹要清楚。

三、練習。

1、獨立思考:這張照片是在什麼情況下拍的,其中有什麼故事?

2、小組交流,練習口述。

四、小組交流。

請各小組推薦:哪位同學説的較好?

教師講評,進一步啟發思維,引導學生介紹各自的特點。

五、當堂習作。

限定時間,快速習作。

六、相互修改。

找一個朋友,徵詢意見,自行修改。

七、小結。

八、把小作文修改、謄清。

第二課時(照片中的“他”)

一、直接導入。

上節課我們都向大家介紹了自己,這節課我們學習如何向大家介紹你的同桌。

二、範例及講評。

你的同桌叫什麼名字?他有什麼特長?在國小六年的學習生活中,他都取得了哪些成績?你怎樣評價他?

講評重點:層次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點?

板書:介紹一個人,要層次清楚地突出他的特點。

三、小組交流。

哪件事能表現出他的特點?

請各小組推薦:哪位同學説的較好?

教師講評,進一步啟發思維,引導學生介紹同學的特點。

四、當堂習作。

限定時間,快速習作。

五、徵求對方的意見,修改。

六、小結。

七、修改把小作文謄清。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文中人物的對話描寫。

4.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教學重點

文中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

教學難點

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教學準備

學生查找資料,瞭解“臘八粥”的相關民俗。有條件的可以找來沈從文《臘八粥》的全文,仔細閲讀,對小説全文的大概內容先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臘八粥》,請一個同學來讀一下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請其他同學們認真在心裏跟着讀。

3.這篇文章圍繞臘八粥講了一件什麼事?

4.學生彙報,教師點撥。

三、默讀課文,圈畫批註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誰?——“八兒”。

2.“八兒”這個人物並不是一層不變的,請默讀圈畫相關語句

3.學生圈畫後彙報。

4.教師及時總結:

他的心理活動變化構成了本課的線索,可以此為突破口。從“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親見時的驚訝”。

四、總結昇華

1.文章中有關臘八粥熬煮的描寫也不可忽視。如第一自然段寫的:“把小米,飯豆,棗,慄,白糖,花生仁兒合併攏來糊糊塗塗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歎氣似的沸騰着,單看它那歎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碗大碗地裝着,大匙大匙朝口裏塞灌呢!”

2.學習作者語言的妙處。

3.當堂積累下來。

板書設計

臘八粥

沈從文

主人公:“八兒”

迫不及待

苦苦等待

美妙的猜想

親見時的驚訝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能讀懂詩歌,體會詩人對生活的熱愛。

2、理解詩意,能用自己的話説説第三節意思。

3、引導學生模仿第二節續寫詩句,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寫作的興趣。

4、有感情的朗誦這首詩。

二、教學重難點

1、能讀懂詩歌,理解第三小節意思。

2、引導學生模仿寫詩句。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個人的時光》配樂曲

四、教學課時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談話,導入新課

1、激趣談話:有人説,生活是一支歌,一支飽含人生酸甜苦辣的歌;也有人説,生活是一幅畫,一幅五彩繽紛的畫。同學們,你認為生活是什麼呢?你能用自己的話説説嗎?

2、學生談對生活的理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的畫面,看看這些畫反映的都是一種怎樣的生活?

出示多媒體課件:出示圖片,相機提問:這幾幅圖畫的是什麼?分別介紹圖意。

3、介紹作者

師:是呀,生活是多麼的豐富多彩,絢麗多姿!有一位詩人寫了這樣一首關於生活的詩《生活是多麼廣闊》。你們知道是誰寫的嗎?(何其芳)何其芳,是我國的詩人,他於1942年在延安寫下了這首詩《生活是多麼廣闊》。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欣賞這首詩。

(二)初讀詩歌

1、齊讀課題:提問:讀了課題後你想知道什麼?(為什麼説生活是多麼廣闊?)同學們,你們可能想知道生活是怎樣的廣闊?生活是怎樣的豐富多彩?我們來仔細讀讀這首詩。

2、小組內讀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找出自己不懂的詞互相交流。

3、詩人在第一小節中説:“生活是多麼廣闊,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樂和寶藏”。

那麼,廣闊的不僅僅是海洋,還有什麼呢?(天空、草原、星空----)誰能仿造課文第一小節説一説?指兩名學生説。

4、齊讀詩歌,説説你讀懂了什麼?詩人用什麼詞語來概括了他感受到的生活?(廣闊、芬芳)

5、説説你最喜歡哪一小節?你的理由是什麼?生活是怎樣的廣闊呢?我們來學習第二小節。

(三)再讀詩歌(根據學生的喜好進行閲讀教學)

1、學習第二小節

(1)分小組自由讀第二小節。

(2)出示多媒體課件,請一小組同學有感情讀第二小節。

(3)同學們,生活還可以怎樣的廣闊呢?詩人生活在戰爭的年代,而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又應當有怎樣廣闊的生活呢?想想,我們在課外做些什麼呢?長大以後想做什麼呢?

我們也來學習當一當小詩人,寫一寫反映自己生活的詩句。

(4)學生自己嘗試寫詩。

(5)小組成員共同創作詩歌。

(6)小組推薦代表在班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師引語:有一位哲人這樣説過,交換一個蘋果你還是得到一個蘋果,可是交換一個快樂你就會得到兩個快樂。你願意做這樣的人嗎?下面就請同學們把自己快樂的生活抒發出來,和大家分享,好嗎?

(師生評議)(設計亮點:小組成員共同創作詩歌讓小組成員體會到了與人合作的快樂,也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然後推薦代表交流展示,又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鍛鍊,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小結:你們都説得真好,看,我們的生活也是多麼豐富,多麼廣闊。生活的廣闊藴含於什麼之中呢?作者是怎樣理解生活的呢?讓我們來繼續學習第三小節。

2、學習第三小節。

(1)課件出示第三小節,指名有感情朗讀。

(2)小組內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a、小組內交流討論。

b、班上彙報。

(3)創設情境朗讀第三小節:請你告訴老師説——請你對着同桌熱情地説——

請你撫着自己的胸口自言自語地説——

最後請你大聲地對這個世界上的每一位朋友説——

老師:孩子們,現在的你快樂嗎?激動嗎?所以(齊讀最後小節)

(情境朗讀讓學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薰陶,也更好地領悟到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4)補充時代背景:

過渡: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何其芳先生當時在寫這首詩時,中國處在一個什麼樣的局勢下嗎?本詩寫於1942年,詩人身處延安,當時抗戰的炮聲在中國大地上轟響,由於國民黨長期對邊區實行經濟封鎖政策,當時延安的各種物資嚴重匱乏,所有機關、學校的物質生活都相當艱難困苦。住的是窯洞,伙食標準一般是,每人每天一斤小米、一錢油、兩錢鹽。主食主要是小米飯,基本上沒有什麼副食,肉更是難得吃上一次,幾乎頓頓是鹽水煮土豆、白菜湯或南瓜湯。每個月有一兩次饅頭或肉丁燴麪條,就算是改善伙食了。在這樣艱苦,物質極為匱乏的情況下,而解放區的天空卻一片湛藍,一天清晨,作者坐在窯洞門口,望見山底下浮着白霧,空氣中帶着露水似的微冷,黎明在變成白天,就像花朵在慢慢開放,山底下工人們打石頭的聲音飄蕩在山谷裏,詩人並沒有畏難情緒,渾身上下每個細胞都透着熱情衝動,反而覺得生活是那樣的美好,情不自禁地唱出“生活是多麼廣闊”的激昂詩句,原因是什麼呢?詩人渴望自己也像年輕人一樣充滿旺盛的生命活力。當時詩人還有感而發,他一口氣寫了兩首,其中一首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生活是多麼廣闊》,還有一首就是《我為少男少女歌唱》,所以有人説:他是新中國的百靈。有人説:他是文章能手。有人説:他是一位自覺的藝術家。這就是何其芳先生。

(5)播放配樂曲《三個人的時光》,請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

師:如果説讀書是和文字對話,那麼朗讀就是和作者的心靈對話,同學們,讓我們穿越時空,一起回到那熱火朝天的1942年,回到我們的革命聖地延安,再次重温詩人那盪滌我們心靈,鼓舞我們生活力量的動人華章吧。讓我們帶着這種感情再讀這篇課文吧。

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跟隨詩人一起體驗了生活的快樂,真不簡單,我們用眼睛攝像,用心靈感悟,用嘴巴訴説,平凡的日子不平凡,這就是感悟生活快樂的真諦所在。同時,這節課我們也過了把當詩人的癮。其實,寫詩和作文一樣,生活即作文。下面,老師根據平時的寫作積累的方法,也可以説是小竅門,我把它毫無保留地送給大家。(課件出示:1、生活是習作的源泉;2、要表達出真情實感。)

(四)課外閲讀推薦

1、《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2、《魔法灰姑娘》

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設計亮點:課外拓展是語文學習的又一渠道。國小生課外學習語文的閲讀量還很不夠,我們教師應該在每篇課文學完後進行有意識地激勵,補充課外讀物,這樣來挖掘學生學習語文的渠道。)

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正確把握豪豬的特點。

3、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領悟關於人類生存的啟示。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領悟關於人類生存的啟示。

【教學難點】

學習抓住特點介紹動物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什麼叫紳士?在你心目中紳士有哪些表現?(學生自由發言)

2、多媒體展示豪豬圖片,讓學生觀察、總結豪豬的外形特點。

豪豬這種得天獨厚的紳士為什麼會有絕種之憂呢?讓我們來學習課文,探尋“森林中的紳士”——豪豬生存的奧祕,

二、瞭解作者

茅盾的原名沈德鴻、字雁冰,1896年生於浙江桐鄉。1920年開始文學活動,曾與鄭振鐸、葉聖陶等人一起組織文學研討會。1927年發表第一部中篇小説《幻滅》,它與相繼問世的《動搖》、《追求》合為總名《蝕》的三部曲,引起強烈的反響,1933年的長篇小説《子夜》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

三、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你喜歡豪豬的哪些特點?讀一讀,畫一畫。

例如:

1、中間保持相當的距離。紳士相處還是模仿豪豬的“待人接物”的,即需要保持距離。

2、它的活動範圍不超過三四里地。一連幾星期,它只在三四棵樹上爬來爬去;……它那件特別的長毛大衣會保護它的尊軀。

3、紳士式的“鎮靜”。

四、精讀課文、質疑探究。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小組合作探究,

1、豪豬的“紳士風度”有哪些表現?(結合整體把握所提出的問題,讓學生總結歸納)

歸納:從“待人接物”的方式、對敵人的戰術和獨自的無病呻吟等幾方面突出表現了它的“紳士風度”。豪豬的“待人接物”很有分寸,始終保持距離。豪豬長得和藹可親,瀟灑悠閒,“很有教養似的邊走邊哼”。豪豬的日常起居,“活動範圍不出三四里地”。從樹上倒栽下來,也很從容。受到攻擊時,仍不失“紳士風度”。豪豬的“無病呻吟是玩玩的”,是無目的的“安安逸逸”。

2、“森林中的紳士”——豪豬,代表了怎樣的一種生活方式?你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嗎?作者為什麼説這種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

歸納:

a、豪豬,代表了一種懶散而悠閒的生活方式。

b、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引導學生要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

c、在生物進化優勝劣汰是客觀存在,如果生物自身不能更好地適應環境,一味地“逍遙自得,無所用心”,面對天敵只能消極地“捱打”,就必然影響其生存能力,即使沒有大的地質變遷、天敵的攻擊,最終也必然會導致其自身器官機能的退化,避免不了滅絕的境地。從豪豬的特性延伸到人類,不也是同樣的命運嗎?因此,作者對豪豬“那種太懶散而悠閒的生活方式”是不滿的。

五、品味傳神的語言。

文中對豪豬的描寫很傳神,你能否找出來並説説你喜歡的理由。(教師舉一例,學生獨立尋找品味)

例如:

a、“它的瀟灑悠閒,實在也到了殊堪欽佩的地步:可以在一些滋味不壞的灌木叢中玩上一個整天,很有教養似地邊走邊哼,逍遙自得,無所用心,宛然是一位樂天派。”

(突出表現了豪豬的生活方式悠閒自在,逍遙自得,頗具紳士風度。)

b、“它躺在樹枝間,從容自在地啃着樹皮,啃地倦了,就打個瞌睡;要是睡中一個不小心倒栽下來,那也不要緊,它那件特別的長毛大衣會保護它的尊軀。”

(能吃能睡,甚至邊吃邊睡,吃、睡均從容不迫,豪豬的憨態躍然紙上。)

c、“它從掩蔽部抽出了鼻子,拼命低着頭(還是為的保護鼻子),倒退着走,同時猛然揮動尾巴,這樣‘背進’到了最後一棵樹,它就笨拙地往上爬,爬到了相當的高度,自覺已無危險,便又安安逸逸躺在那裏啃起嫩枝來,好象根本沒有發生過什麼事情似的。”

(笨拙的樣子令豪豬更可愛了,而大敵當前卻仍不忘記,可謂從容鎮定。)

六、拓展延伸,課堂練筆

用簡潔的語言寫出:豪豬的生活方式給你怎樣的啟示?(30左右)

七、作業佈置

寫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重點寫出它的可愛之處。(注重擬人手法的運用,字數在200字左右)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程教學教案 篇五

《大自然的祕密》

教學目標:

認知:瞭解綠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從中懂得人類必須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不能自作聰明,否則將適得其反。

運用:擬旅遊須知。

情感: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研究自然的探索精神。

一、揭題導入

師:大自然有無窮的祕密

出示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的圖片。

請根據課前蒐集的資料簡單説説你對加拉巴哥島島的瞭解。

相機出示:太平洋綠龜圖片

(通過了解背景資料進入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整體感知

師:課文為我們揭示了大自然什麼祕密?

生自讀課文後交流。

相機出示一組幼龜、老鷹、海鷗、鰹鳥等圖片。

(目的是讓學生融入到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去)

相機出示:

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理解:這裏的道指什麼?

改板: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生口頭填空。

師提示:弱肉強食這就是大自然之道,大自然的規律,也是大自然的祕密。

(為理解課文的中心句當人自作聰明時,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作鋪墊)

三、感悟中心

出示:我們原來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理解愚不可及的意思(愚蠢至極點)

為什麼説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呢?

默讀課文第3節至結束。

相機出示:

一隻成百上千

欲進而止 爭先恐後

躑躅不前 魚貫而出

(結合理解內容積累詞語)

出示:嚮導發出了他的悲歎:如果不是我們人類,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遇到危險。

嚮導為什麼而悲?

引讀課文第11節

(以讀代講,注重情感體驗)

師:如果幼龜會説話,它會如何譴責我們人類?

出示:一隻死裏逃生的幼龜悲憤地説道:

生寫句後交流。

(借幼龜之口談認識尊重個性化體驗)

相機出示課文最後一節。朗讀。

你同意這個説法嗎?你能舉個例子來説明嗎?你還有什麼疑問?把你的想法與小組同學交流。

生合作學習後交流。

(課內外結合,拓展學習;培養探究精神)

四、拓展練習

出示:

為了保護加拉巴哥島的幼龜,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請你代島上的生態環境保護部門擬一條旅遊須知。

生完成後交流。

(以寫話代總結,並創設運用語言的情境)

國小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認識目標

學會9個生字,掌握“枯萎”、“依賴”、“一旦”、“一番”、“鍛鍊”、“優雅”等詞語。理解課文深刻的句子和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體會種樹人的用心,能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見解。

情意目標

懂得人應該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學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能養成依賴心理。

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藴含意義深刻的句子,進而悟出課文是借種樹喻育人,體會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自學生字詞,掌握音、形、義。理清課文的層次,初步理解課文內容。(過程略)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用中積累。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種樹的話都明白嗎?齊讀。

2、情境,加深理解種樹人的一番話。現在我就是本文的作者,你們就是種樹人,我有幾個問題要問你們,你們能給我滿意的答覆嗎?

A、我説你這個種樹人可真是的,既不按時給樹苗澆水,又不澆一定量的水,瞧,樹苗都枯萎,後悔嗎?(不後悔。我之所以不按時給樹苗澆水,不澆一定量的水,是讓它們自己學會在土裏找水源,才能長成百年大樹,自己不會找水源,枯萎了也沒什麼後悔的。)

B、種樹人,我有個問題要向你請教。如果按時給樹苗澆水,澆一定量的水,結果會怎樣?

二、主動探究,悟道理。

1、種樹人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心中有數;似乎懶懶散散,實則從從容容。種樹人的用心良苦沒有白費,現在讀課文最後三節。

2、探究:“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桃花心木為什麼不會枯萎?“我”從種樹的一番話中悟出了一個什麼道理?

3、着重理解:“不止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1)“不確定”是指什麼?

(2)同學們知道哪些在艱苦環境中自主自強的人的事例嗎?或者生活在温室裏,經不起風雨的人的故事嗎?請你聯繫知道的人、事、物,談一談。

(3)“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你們身邊有這樣的人嗎?(自己會找水源的樹苗,將來能長成參天大樹;從小能夠獨立自主的孩子,將來必成棟樑之材。願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成為一名自主自強,獨立自主的好孩子。)

4、讀了這篇文章,聯繫生活實際,你想到了什麼?

(1)提示:

A、從自己的求知和生活自立情況談;

B、從學校的教育教學情況談;

C、從家庭教育情況談;

D、從轉變觀念,教育改革方面談。

(2)要求:

A、緊密結合自己學習本課懂得的道理談;

B、開拓思路,從不同方面思考回答;

C、充分表達個人見解,怎麼想就怎麼説,不同意見可以討論。

三、總結拓展

同學們列舉的事例也深深地打動了我。是呀,小小的種子深埋地下,為了生存,它掀翻土壤,奮力向上,終於沐浴陽光雨露,長成參天大樹;身患重殘的張海迪大姐姐身殘志堅,在逆境中奮鬥,在困境中成長,她的人生收穫累累碩果……這一個個生動鮮明的事例無不告訴我們:人要主動地接受生活的考驗和磨練、掌握生存和發展的本領,自立自強。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牢牢地抓住它,去拼搏,去奮鬥,去贏得生命的輝煌。

四、閲讀

推薦學生閲讀《魯濱遜漂流記》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閲讀後,試着寫感受。

五、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1、説説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喜歡,為什麼?

2、同桌互讀互背互評。

3、班內背,教師給予鼓勵。

4、課外練習,向父母談談這位種樹人育苗的做法和他所講的道理,聽一聽父母的看法。

板書設計:

(一)桃花心木

種樹:澆水不定時不定量長成百年大樹

人:在不確定中生活能經得起考驗。

(借種樹喻育人)

(二)桃花心木

樹——人

拼命紮根自立自強

汲水生長學會生存

經受風雨經受磨練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會寫13個生字,積累本課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文中的人物對話,以及有詳有略的敍事方法。

3、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感受人物心理活動的變化,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八兒與家人間的親情。

4、通過對傳統習俗的瞭解,感受我國民風民俗的無比美好。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文中有詳有略的敍事方法。

2、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感受人物心理活動的變化,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1、請同學們分成男生組和女生組比賽,每人10秒內説出中國傳統節日以及與之相對應的風俗習慣,説得多的獲勝。

2、一個一個的傳統節日,猶如中國民俗文化裏的璀璨珍珠,而那些隨着節日應運而生的主題活動,則是那一根堅韌的絲線,串起親情,串起友愛,串起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無限憧憬。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欣賞現代作家沈從文的小説《臘八粥》,感受又一個節日帶給我們的香甜味道。

3、知作者,解課題。

板書:臘八粥沈從文(課件出示,作者簡介)。

再解讀“臘”字:“臘”是中國古代祭祀祖先和神靈的一種極為重要的祭典。臘祭的日期經常改變,但都在每年的最後一個月舉行。由於這個祭祀非常重要,所以這個月份也被稱為臘月。)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出示學習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掃清生字障礙,把課文讀通順。

(2)根據自學生字的方法,掌握字形字音,規範書寫,注重積累。

(3)利用聯繫上下文或查字典、詞典的方法理解詞語。

(4)標出自然段序號,把不理解的語句標出來,與大家討論。

2、學生按要求自主學習。

3、彙報、交流學習成果。

(1)出示本課的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掌握書寫要點。

(2)通過指認、開火車讀等形式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認識。

(3)以小組練讀的形式,讓學生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聽錄音,整體感知。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課文圍繞着“臘八粥”這一主題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明確:本文圍繞八兒等着吃母親熬煮的臘八粥的神態,展現了一幅淳樸、和睦、温馨的圖景,表現了八兒一家其樂融融的生活情景。

2、課文重點講了什麼?哪部分寫得詳細?哪部分寫得簡略?

明確:重點講了八兒迫不及待等着吃臘八粥的情形,這也是文章寫得最細緻的部分,而後面吃臘八粥的情景則寫得非常簡略。

3、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寫人們對臘八粥的喜愛。

第二部分(第2—17自然段):詳寫了八兒急切等待着吃臘八粥的情形。

第三部分(第18—19自然段):八兒一家美美地吃上了臘八粥。

四、精讀賞析第一部分

齊讀第1自然段,想想作者是如何寫出人們對臘八粥的喜愛的。

“……的小孩子,……的大孩子,……的老孩子……”開篇第一句作者就採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選取了三個不同年齡段的人對臘八粥的態度,以點帶面,説明臘八粥不是某一個人,也不是某一些人喜歡,而是所有人都喜歡。平實的語言中暗含了無盡的讚歎。接着不厭其煩地一一列出食材的種類,再寫“單看它那歎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大匙大匙朝嘴裏塞灌呢”,充分調動人的視覺、嗅覺、味覺等,全面體現了臘八粥的色香味美;用擬人手法寫臘八粥咕嘟冒氣的“歎氣”樣,誇張地朝嘴裏“塞灌”樣,把讀者也帶入那情境中,忍不住想要觀其相,聞其香,品其味!

五、課堂作業

1、抄寫課後生字。

2、思考課後練習題。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作者把我們帶到了熱氣蒸騰、香氣繚繞的灶台邊,那甜甜膩膩的臘八粥不僅勾出了我們的饞蟲,更勾出了故事主人公心裏的饞蟲。他是誰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看吧!

二、精讀感悟

1、默讀第2—8自然段,要求:

(1)畫出描寫八兒的句子,想想這些句子分別屬於對人物的什麼描寫,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2)畫出粥發生變化的句子,想想這樣寫的好處。

2、學生彙報。

(1)“喜得快要發瘋了”這屬於對人物的什麼描寫?你能換一種説法來表達八兒的喜悦之情嗎?

(2)“眼睛可急紅了”説明了什麼?八兒真的餓了嗎?從對八兒的描寫中可以看出此時此刻八兒的心情怎麼樣?可以用什麼詞來形容?(板書:迫不及待)

(3)省略號有什麼作用?指導朗讀第4—5自然段的人物對話,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

(4)怎樣理解第8自然段的反問句?八兒對臘八粥雖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書:苦苦等待)

(5)等待的過程,總體上是期待和焦急的。在八兒等粥的過程中,粥也在發生着變化,這鍋臘八粥彷彿也像人一樣在表達着情感。文中哪一句話有這樣的表達效果?(粥的歎氣)這樣的表達在文中出現了幾次?請分別找出來。

(6次。“讓它在鍋中歎氣似的沸騰着”“單看它那歎氣樣兒”“看到那一大鍋正在歎氣的粥”“鍋中的粥,有聲無力的歎氣還在繼續” “就聽到那鍋中歎氣又像是正在嘟囔的東西”“鍋內又歎了聲氣”)

(6)如果把第二部分分為一個個小節,每小節內容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一小節可以用什麼詞來概括?(盼粥)

過渡:八兒多麼想讓媽媽早點給他端上一碗噴香的臘八粥啊,那麼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麼分呢?

3、分角色朗讀第9—11自然段,思考:

(1)這一小節可以用什麼詞來概括它的主要意思?(分粥)

(2)八兒開始計劃粥應該怎麼分?後來想怎麼分?為什麼變卦了?(理解八兒的討價還價、得寸進尺)

(3)“孥孥”是什麼意思?(媽媽對八兒的暱稱)從媽媽的話中你能看出什麼?

(4)再分角色讀,要讀出八兒的天真可愛和媽媽對他的寵愛。

過渡:這讓小小的八兒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想中粥又是什麼樣的呢?

4、默讀第12—13自然段,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一小節的內容。(猜粥)

思考:

(1)男生齊讀第13自然段,描述八兒想象中的粥是什麼樣子的。

(2)粥裏的栗子、飯豆、花生仁兒、棗都是什麼樣的?找出文中的關鍵詞畫下來。

(3)文章用了一個什麼詞來形容八兒的猜想?(妙極了)

過渡:八兒盼粥、分粥、猜粥,臘八粥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和八兒的期盼、猜想一致嗎?

5、學習第14—17自然段,看看這一小節作者寫的什麼。(看粥)

(1)師範讀第14自然段,同學們思考:當媽媽把八兒抱起來,八兒終於看到了讓他垂涎三尺的臘八粥,課文中用了一個怎樣的詞語來表現八兒的心理?(驚異)

(2)媽媽煮的粥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請女生齊讀第15自然段,畫出相關詞語-本站§ 。

(3)找出關鍵詞和第13自然段比較,你有什麼發現?

(4)看了臘八粥之後的八兒,心裏又會想些什麼呢?

(5)男女生分角色讀人物對話,注意要讀出八兒的心理變化。從人物對話和粥的“歎氣”中,你們覺得八兒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聰慧可愛、稚氣未脱)

6、八兒和媽媽的對話結束了,臘八粥也熬好了,這碗粥的味道如何呢?文中哪裏可以看出來?(第18—19自然段)學生齊讀。

明確:好吃、吃得多。(斜立着;肚子成了一面小鼓了;筷子擺成浪漫的十字;半碗陳臘肉,爹媽也奈何它不來了)

三、主題探究,拓展閲讀

1、主題探究:一碗濃濃的臘八粥,除了滿滿的食材,還有什麼讓人覺得如此甜蜜、美味?(家庭生活的温情)

2、寫法梳理:課文主要寫了等粥和吃粥兩件事情,説説哪部分寫得詳細,哪部分寫得簡略。想想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作者詳寫等粥,略寫吃粥。從八兒最初的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再到美妙的猜想,一直到最後親見時的驚異,作者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八兒的心理,同時也將一個可愛的、天真的孩童形象呈現出來了。因為有了前面極盡細緻的鋪陳,所以最後真正吃臘八粥的部分,作者只用了寥寥幾筆“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陳臘肉,八兒的爹同媽也都奈何它不來了”,就勾畫出了八兒一家吃得多麼酣暢淋漓,多麼心滿意足!而臘八粥的美味無比也盡在不言中了。作者這樣安排,既以點帶面地寫出了人們對臘八粥的喜愛,又讓讀者感受到了普通百姓平凡而温馨的生活圖景。

3、閲讀沈從文的《臘八粥》全文,感受其極富鄉土氣息的語言魅力。

明確:沈從文的小説《臘八粥》,語言平易淺白,簡練流暢,人物對話很有個性,極具生活氣息。作者言辭間平易近人,筆法嫻熟,筆調細膩。筆下的臘八粥軟糯而又香甜,臘八節簡單而又質樸,濃郁的民俗風情,妙趣橫生的一個個場景,猶如工筆國畫,家常俚語間將八兒一家的温馨生活躍然於紙上。也許從未將“愛”掛在嘴邊,卻可以看出他們彼此之間對對方的愛,真正地讓人感受到了何為“家”。

四、佈置作業

過了臘八就是年,請同學們上網查一查臘八粥的來歷或者查一查關於臘八節有哪些有趣的傳説和故事,查到之後和同學們分享一下。

[教學板書]

2、臘八粥

臘八粥等粥 盼粥迫不及待

分粥苦苦等待猜粥美妙猜想

看粥親見驚異八兒天真活潑

聰慧可愛體貼善良

[教學反思]

八兒心理活動的變化以及精彩的對話構成了本文的行文主線,抓住這兩點來進行閲讀和賞析便能把握文章的主題。因此,我在教學時採取了分角色讀、默讀、自由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進行讀和悟。通過“那我餓了”“媽,媽,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是啊!孥孥説得對”等對話來感知八兒的稚拙純真與可愛、媽媽的慈愛逗趣;通過對煮臘八粥以及八兒猜臘八粥、看臘八粥的精彩描寫,來感知沈從文的語言魅力……整篇文章的架構,小説所傳導出的淳樸、和睦、温馨的圖景便逐漸在學生心中清晰起來,比較到位地進行了傳統文化、風俗習慣的浸潤。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篇八

教學內容:課文《礁盤》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7個生字,理解詞義,積累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感知戰士們的精神品質,從而受到思想薰陶。

4、通過閲讀,想象情境,探究課文內容。

5、品讀、抓住人物的語言、行動,體會其對祖國的情感。

6.感悟海防戰士的愛島愛國之情,激發我們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

重點難點:

1、朗讀課文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難點:體會將軍心中的深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礁盤的有關資料、

課時:兩課時

主教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在異國他鄉的遊子,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祖**親;駐紮在海島上的邊防戰士,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着對祖國對海島的愛。我們一起來閲讀《礁盤》,感受邊防戰士的情感。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準生字的字音,辨別字形。

2)理解詞義,瞭解文章的內容。

2、小組交流討論。

3、班內交流討論。

1)讀準生字的字音,辨別字形。

馱(tuo)蔬(shu)熬(ao)罐(guan)秧(yang)筷(kuai)構(gou)

2)理解詞語。

凝視:聚精會神的看。

沉吟:低聲吟詠(文辭、詩句等);(遇到複雜或疑難的事)遲疑不決,低聲自語。

3)文章的內容

引導學生注意文章的相關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中心事件。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10)將士們在礁盤上藉助大棚種出了蔬菜。

第二部分(11~25)將士們共享勞動成果。

第三部分(26)將軍向“地圖”,行了一個軍禮。

三、再讀課文,學生質疑問難

1、學生自讀,提出疑難問題。

2、交流歸納疑難問題。

四、課堂小結:請同學們總結本節課的收穫。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認讀生字,聽寫詞語。

2、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品讀課文

1、讀課文(1~10)

1)有感情的朗讀,思考:小島是一個怎樣的島?礁盤南邊有什麼祕密?菜地的土、菜種從哪兒來?你從什麼中得到體會呢?

2)小組討論。

3)班內交流。

島上條件艱苦,戰士們克服困難,創造美好生活,建設海島。他們愛海島就如愛自己的家。

2、讀第11~25自然段。

1)小組交流討論:將軍為什麼變了臉色?將軍看到了什麼?隊長説了什麼?將軍又説了什麼?做了什麼?戰士們有什麼行動?從這些情節中你又體會到了什麼呢?

2)班內交流。

a)菜地竟構成了一幅中國地圖,表達了將士們對祖國、對海島的熱愛之情。

b)將蔬菜給首長吃,表達了戰士們對首長的愛戴。

c)首長將菜倒進湯裏,哽咽着説“我謝謝你們”,表達了將軍對戰士們的關愛。

d)“戰士們自覺的圍了過來,讓將軍把一勺一勺的菜湯舀到碗裏”。表現了戰士們理解將軍,更用行動表達對將軍的理解、愛戴。

e)感受將士們為了祖國的海島同甘共苦的品質。

1、感情朗讀,體會將士們的愛島之情,也表達對將士們的崇敬之情。

2、給駐守邊關、海防前哨的解放軍叔叔寫一封慰問信

三、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穫。

板書

4、礁盤

小島(礁盤)沒水、沒樹、沒草、沒土

戰士綠色菜地(中國地圖)

將軍行軍禮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掌握生字詞,積累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母在孩子講述過程中的心境變化,品味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之情。

3、學習作者運用心理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注重朗讀。讓學生在讀中再現情境,在讀中體會感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和感受課文中表現的父母對孩子的深切的關愛。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通過父親和母親情緒、心境的變化的描寫,感受父母對孩子的關愛。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佈置預習作業

a、讀通課文,讀準字音,把遇到的讀音問題以及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標註。

b、思考:這篇課文中的孩子給父母講了關於金翅雀的一件什麼事?

c、查找有關金翅雀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導語:今天我們要走入第四單元的學習,課前同學們都已經初步瀏覽了本單元的課文,誰來説説,這幾篇文章給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這一單元我們將走進親情,走進愛的世界。

生活在父母的'保護傘下,感受着父母給予我們默默無聞的愛,這是我們感受最深切的。今天我們學習的本單元的第一篇文章《金翅雀》,也會帶給我們這樣的感受。

課前大家蒐集了關於金翅雀的相關資料,誰來説説關於金翅雀你都瞭解了些什麼?(學生簡單交流)

二、檢查預習第一項:初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把文章讀正確、讀流利。

2、小組內相互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

3、教師出示整理的生詞和容易讀錯的詞語,指名朗讀。

4、小組中輪讀課文,互相傾聽,爭取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三、檢查預習第二項。

再讀課文,説説文章中的孩子給父母講了關於金翅雀的一件什麼事?

四、細讀課文,感悟理解文章內容。

1、提出中心議題,學生自讀自悟。

中心話題:默讀課文,找到在孩子講述這件事情的過程中,孩子的心境是怎樣的?父親、母親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勾畫出相關語句,多讀幾遍,並説説你從中體會到什麼,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書的旁邊。

2、小組交流。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二、結合中心話題,全班交流。

重點引導

描寫人物心情的語句

如在描寫父親為孩子的安全擔憂的時候,文章運用了“和母親一樣提心吊膽地聽着,幾乎屏住了呼吸”;隨着兒子爬樹危險性的不斷升級,文章又運用了“父親和母親都驚呆了,誰也沒有吱聲。就這樣兩個人戰戰兢兢、一聲不響地讓兒子爬到樹上,爬上樹冠”;接下來,擔憂的情緒更加嚴重,“聽到這裏,父親的心臟都停止了跳動,完全忘記了兒子在什麼地方,似乎還在高高的樹巔,緊挨天際,完全忘記了他腳踏在地上,無須兩隻胳膊小心翼翼地附着樹枝”。

而孩子“仍在饒有興趣地説着”,説這件事的時候,“孩子的表情天真無邪”。

對照在故事講述的過程中孩子的心情和父母心情的變化,看看他們的變化有什麼關係,你體會到了什麼?

對於文章中對心理活動的描寫,教師還要適時地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三、精讀最後一段,猜測故事情節。

讓學生再細緻讀文章的最後一段,引發學生猜測,父親和母親會談些什麼呢?順勢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父母不在孩子講述故事的時候就打斷他呢?

四、回顧全文,聯繫生活談感受。

回顧整篇文章,説説你讀完此文後的感受?可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

五、課堂詞句積累。

教師出示課後詞語,讓學生觀察,這類詞語都是描寫什麼的?

戰戰兢兢心驚肉跳提心吊膽忐忑不安

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心不在焉心平氣和

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詞語?積累在書上。

六、拓展閲讀。

《悠悠寸草心》、《拐彎處的回頭》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十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詩詞,大體把握詞意。

2、反覆朗誦,品味用詞的凝練,理解本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體會詞中所表現的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師:“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三詞客”“八大家”分別指的是誰,大家知道嗎?(“三詞客”:蘇洵、蘇軾、蘇轍;“八大家”: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宋朝詞人蘇軾的一首詞《浣溪沙》,蘇軾又叫蘇東坡,是北宋傑出的文學家。他性格直率開朗,而政治道路不順。他寫這首詞的時候便是因“譏諷朝廷”被貶官至黃州。下面我們看一下這首詞的'內容。

二、初讀詩詞,掃清字詞障礙。

1、自由讀,藉助注音讀正確,讀流利,讀出節奏。

2、指名讀,生評價。(注意讀出節奏、情感)

3、範讀,齊讀。

三、再讀詩詞,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全詞,並結合註釋試着用自己的話講述其中的意思,小組成員間相互討論幫助,然後請學生代表發言,大家共同補充完善。

(子規——杜鵑鳥;白髮——代指老年人;黃雞——代指時光流逝。)

2、再請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詞的內容。

(參考:詞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需樂觀的哲理。)

3、交流對詞意的理解。

(在蘄水的清泉寺遊歷,清泉寺面對着蘭溪,蘭溪的水向西流去。山下蘭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間的沙路乾淨沒有泥土。傍晚,細雨瀟瀟,寺外傳來杜鵑的啼叫聲。誰説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時代?你看門前的溪水還能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時感慨時光流逝。)

四、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1、山下蘭芽短浸溪,鬆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1)詞中有畫,讓我們輕輕地讀讀這句,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山下蘭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間的沙路乾淨沒有泥土。傍晚,細雨瀟瀟,寺外傳來杜鵑的啼叫聲。)

(2)這幾句話寫出了清泉寺怎樣的特點?(優美的風光和環境)作者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哀怨惆悵)

教師結語:上片以淡疏的筆墨寫景,景色自然明麗,雅淡悽美。

2、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1)師:“誰道人生無再少?”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反問)

(2)“白髮”“黃雞”比喻什麼?(時光流逝)

(3)蘇軾寫這首詞時,正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黃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輕易可以擺脱的,而我們卻從“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中感受到了他什麼樣的人生態度?(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教師結語:這是不服老的宣言,是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它指引我們積極樂觀,奮發向上,對人生充滿信心。尤其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樂觀面對。我們還應抓緊時間努力學習。

五、誦讀和背誦這首詞。

六、總結詩詞,拓展延伸。

師:全詞情景理交融,充分體現了蘇軾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給我們以生活的啟示。給了我們哪些生活啟示呢?課下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寫一寫。

板書設計

浣溪沙

上片:寫景 浸溪蘭芽——鬆間沙路——雨中杜鵑

下片:抒懷 溪水西流——老當益壯——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教學反思

在講授這首詞時,我讓學生通過反覆閲讀去感受詞中的意趣,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引導為主,自讀自悟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也提高了教學效果。課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寫受到的啟示和感悟,真正去理解詞人的思想,從而更好地感受其積極向上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