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春》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5.49K

《春》教案【精品多篇】

《春》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優美的語言;

2、學習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

二、教學重點:

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優美的語言;

2、抓住景物特徵進行描寫

三、教學過程:

(一)引導品析“春草圖”(用多媒體顯示品析步驟)

1、朗讀指導。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學會正確使用四種朗讀符號(﹏﹏重音輕讀;重音;︱小停;︵拖音)

2、第一次朗讀(自由讀),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換字,不倒字,不多字。

3、第二次朗讀(齊讀),思考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麼特點來寫?

教師明確:嫩、綠、多

4、第三次朗讀(男女生各讀一層),

悟一悟這段層次劃分的問題。教師提示可劃兩個層次。

教師明確:先正面寫,第一句用擬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遠,把春草人格化,顯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從質地、顏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滿是的"用口語顯示春草的生機勃勃的特點;然後是側面寫,第三、四句寫春草給人的歡樂與感受,充滿活力。

5、第四次朗讀(個人大聲讀),把“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換為“小草一下子從土裏生出來”,體會其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教師明確:“偷偷”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鑽”字寫出了小草萌發的"力量以及小草頑強的生命力。而修改以後沒有這樣的表達效果。

6、美讀,各學習小組派出一名代表朗讀,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教師提示:語調:輕快;感情:喜愛、讚美

7、教師小結(多媒體顯示):

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

①抓住景物在特定季節、特定地點的特有現象進行描繪,使其特徵突出。

②寫景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

③寫景散文的文筆優美精彩。

(二)運用上面所學的方法賞析“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每兩個學習小組一幅圖,分工協作。

(三)各學習小組發言人把本組討論結果提交全班進行交流,

教師明確:(多媒體顯示)

1、“春花圖”

①特徵:花朵多,花色豔,花味甜

②順序:由上而下、由實到虛。

③語言:修辭—擬人、比喻、排比。

用詞:第③句中的“鬧”字寫得好,好在它不僅寫出了聲音,還寫出了熱烈的氣氛,繪聲繪色地表現出一派明媚的春光

④感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躍然紙上。

2、“春風圖”

①特徵:和煦、芳香、悦耳

②順序:觸覺、嗅覺、聽覺

③語言:修辭—引用、擬人、比喻

3、“春雨圖”

①特徵:細密、輕盈

②順序:由近及遠、由景及人

③語言:修辭—排比、比喻

4、“迎春圖”

①特徵:充滿活力

②順序:由點到面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佈置:

1、完成課後練習四、五

2、背誦全文

《春》教案 篇二

——置身詩境,緣景明情,江南詞初探

一、賞析示例:

菩薩蠻【唐末五代初·韋莊】

人人盡説江南好,遊人①只合②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③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註釋】

①遊人:指作者,此時作者客居江南。

②只合:只該,只應。

③壚邊:指酒家。壚,舊時酒店用土砌成酒甕賣酒的地方。

二、學法指導:

置身詩境:

反覆誦讀詩歌,藉助聯想和想象,將作者所描繪的意象和畫面一一再現到自己的腦海中,使自己的整個心靈沉浸其中,得到審美享受。

緣景明情:

根據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點、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間的關係,採取相應的欣賞方法,體會獨特的意境。通常有以下欣賞方法:

1、找找詩歌中的意象,探尋意象是如何組合的,調動思維,將意象串成畫面,補充完整意境,體會作者感情;

2、找出詩歌中讓你感觸最深的某一聯、某一句、某一字,以小見大,品味詩歌語言的精細,感受作者藴於其中的情。

三、合作探究:

每個小組任選1首詩歌,同學們找一找,讀一讀,議一議,用緣景明情的方法進行賞析,體味杏花煙雨裏的江南情懷。

憶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①;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②。

能不憶江南?

【註釋】

①諳:熟悉。

②藍:藍:藍草,葉子可以提煉藍色的染料。

漁歌子【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註釋】

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白鷺:一種白色的水鳥。

③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④箬(ruò)笠:竹葉或竹蔑做的斗笠。

⑤蓑衣:用草或棕編製成的雨衣。

⑥鱖(guì)魚:淡水魚,江南又稱桂魚,肉質鮮美。

夢江南【唐·皇甫鬆】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閒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

人語驛邊橋。【註釋】

①蘭燼(jìn):香油燈結的燈花。蘭:是一種香草,古代用來煎油點燈。②屏:屏風。紅蕉:美人蕉,花色豔紅。這句説:屏風上畫的美人蕉鮮紅的顏色也陰暗了。

③蕭蕭:下雨的聲音。

④驛:古代大路上的交通站。

江南春【宋·寇準】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

江南春盡離腸斷,蘋①滿汀洲人未歸。

【註釋】

①蘋(pín)一種生在水中的蕨類植物。

四、課後研討:

運用緣景明情的方法,任選一題,小組蒐集詩歌,合作研討:

1、找4首有“月”這一意象的詩歌,品析同一意象在不同詩歌中所藴情感的異同。

2、將所學過的杜甫的詩積累起來作一個專題,探究杜甫詩歌情與景的特點。

3、找一找唐詩宋詞中的邊塞詩,探究邊塞詩常用的意象和常懷的情感。

《春》教案 篇三

一、導入。

1、多媒體播放電視劇《紅樓夢》片段,在這部電視劇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個人物?(賈寶玉)

2、談談你對賈寶玉的瞭解。

3、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書以男女主角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要線索,塑造幾百位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通過賈家榮寧兩府的興衰敗落,表現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被喻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文章,就是節選自這本古典文學名著。

4、板書:紅樓春趣。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2、指名認讀生字,並組詞。

課件出示:

屜鬟諱晦釵敞襲帕紈咯絞姊

3、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

4、檢查學生讀書情況。指名接力讀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讀順。師生隨機糾錯,並適當解答同學們的有關疑問。

5、再讀課文,思考:寶玉和黛玉他們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6、小組討論,選代表發言

三、自主學習,理清思路。

1、本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全文主要講述了寶玉、黛玉等人在大觀園放風箏的故事。反映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嚮往自由、快樂。)

2、課文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可分為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1—2):看見風箏,提議放風箏。

第二部分(3—4):放飛風箏的種種樂趣。

第三部分(5—6):放掉風箏。

四、深入讀文,探究樂趣。

(一)學習一、二自然段。

1、自由讀1、2自然段。

2、學生交流1、2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

(不知誰放的風箏,線斷了,就落在了瀟湘館了。丫頭紫鵑想把風箏給留下還被賈探春説是小氣。林黛玉也不支持留下。反而來了興致,提議大家一起放風箏。)

3、從中你可以看出林黛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林黛玉非常機靈。)

(二)學習三、四自然段。

1、指名讀3—4自然段。

2、小組交流,説説主要講了什麼?

(寶玉放風箏最有趣的,一開始讓人拿大魚風箏、大螃蟹風箏都沒有拿來,卻拿來了一個美人風箏。但這個美人風箏怎麼也放不高,只起房高,便落下來,引得眾人大笑。最後又讓人拿來了一隻放飛。)

(三)學習五、六自然段。

1、指名讀5、6自然段。

2、同學交流主要講了什麼?

(當風勁過來時,丫頭紫鵑就建議林黛玉自己放風箏,新版感受放風箏的樂趣。當風來了,風箏往上飄,林黛玉很快就感受到樂趣,然而也心情稍稍低落。林黛玉心情低落是因為不捨得也不忍心放風箏,放風箏給自己帶來的樂趣她親身感受到了,可要絞線放走風箏去捨不得了。)

過渡:放風箏除了圖樂之外,更是一種祈福方式,把匯聚在自己身上的晦氣通通隨着高高的風箏都放走了,什麼病氣,通通一消而散,祈福自己越來越好。寶玉、黛玉放掉自己的風箏後各自的表現有什麼不同?

寶玉道:“可惜不知落在那裏去了。若落在有人煙處,被小孩子得了還好,若落在荒郊野外無人煙處,我替他寂寞。想起來把我這個放去,教他兩個作伴兒罷。”於是也用剪子剪斷,照先放去。

(通過這一細節描寫,可以從寶玉的表現感受到他是多麼的有愛心,有關心他人的美好心靈。)

黛玉説:“我的風箏也放了,我也乏了,我也要歇歇去了。”

(黛玉通過放風箏這一活動,她享受了放風箏的快樂,也達到了祈福的目的,可謂一舉兩得。)

【小結】每一個一去不復返的風箏,都是一種美好的開始,一種幸福的寄託,這才是放風箏給我們帶來樂趣之外的更有意義的地方,也是寶玉他們的精神追求。

五、師生總結。

全文主要講述了寶玉、黛玉等人在大觀園放風箏的故事。反映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嚮往自由、快樂。

六、拓展延伸。

文中各種風箏的寓意:

大魚風箏:大魚在中國人的習俗裏代表着富裕。

螃蟹風箏:螃蟹的寓意是“富甲天下和縱橫天下”,代表着財富和權勢。

軟翅子大鳳凰風箏:鳳凰是王妃的代名詞。

一連七個大雁風箏:象徵寶釵在賈府不是勢單力薄,而是大得人心,支持者甚眾。

蝙蝠風箏:蝙蝠的寓意是“遍福”。象徵幸福,如意或幸福延綿無邊。

七、佈置作業。

有條件的同學,課外閲讀《紅樓夢》有關章節。

板書設計

紅樓春趣

看見風箏(1—2)

放飛風箏(3—3)

《春》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一:掌握生字詞,通過抓全文關鍵字,理清作者思路,同時使學生懂得:為寫出生動形象感人的文章必須認真觀察,投入全身心的感情。

二:通過對春的重點理解,弄清仔細觀察寫法。並進行片斷仿寫。

三:教育學生熱愛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重點:

一:找出比喻中的本體和喻體,説説他們之間有什麼共同點

二:講排比句的好處及寫法。

教學難點:

一:比喻及排比的寫法。

二:讓學生理解作者這樣寫好在哪裏。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讓學生聽《春》的朗誦,營造氣氛。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介紹作者。

1 誰能説説春天有什麼特點?在春天人們通常都會幹些什麼?人們的心情怎樣呢?

2 介紹作者。

3 朱自清對春熱愛不已,那麼他是從什麼地方體現出來的?春有什麼特點?他是怎樣把春寫的形象動人的?如果讓你們寫,你們會怎樣寫?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朱自清的《春》。

板書課題,齊讀。

二:整體感知,整理思路。

1 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內容?重點介紹了什麼?

(2) 課文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2 默讀,交流,討論找出文章關鍵詞。

板書:盼望 小草 風 雨 風箏 一年之計在於春 娃娃 姑娘 青年

3 根據上述板書,給課文分段。

三:細讀課文。

1 閲讀前兩自然段,説説作者都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在哪體現?

(春天的腳步近了 剛睡醒的樣子 欣欣然張開了眼 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

2 閲讀第三自然段,找疊音詞,分析其好處,理解“鑽”的好處。

(1) 嫩嫩的 綠綠的 輕悄悄的 軟綿綿的

好處:音樂美 視覺美

(2)“鑽”字好處:小草生命力的旺盛 寫出小草的動態美 擬人手法形象生動

3 閲讀第四自然段,找出擬人手法的句子。

《春》教案 篇五

三、賞析課文。(導讀促學,授知授法)

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節(總寫春回大地)為例,指導學生品讀的方法。

1、簡析“盼春〔〕”。

出示問題組:

春天來了沒有?(通過“近”字可以看出春天還沒有來)

作者是以怎樣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盼望着”)

為什麼疊用“盼望着”?(作者心情急切)

這一小節有兩個詞“着”和“了”構成了四個詞尾,有什麼作用?(給人柔和的感覺)

2、分析全文第二自然段。

接下來作者就用了比較多的筆墨來描繪春天的美景。

從哪兒可以看出是總寫呢?(“一切”)

在這一小節裏,作者分別選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用了哪些詞語來描述他們?

作者抓住了“山、水、太陽的臉”來總寫春回大地。分別用“朗潤”、“漲”、“紅”來描述他們。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朗潤”、“漲”、“紅”的特點。朗潤是明朗潤澤的意思,因為陽光照在上面,明亮起來了,山清水秀。冬天的水是枯的,冰雪消融之後,所以水“漲”起來了。“紅”字不僅寫出了太陽的顏色,也寫出了太陽的温暖。同時,教師利用課件出示兩幅畫面的比較,加深學生的印象。

小結:作者在這一小節中抓住了主要景物的主要特點,寫出了春天的總體景色,然後又選取了五幅畫面來具體描繪春天的美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這一部分的學習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經過小組交流、討論、達成共識。然後引導學生反覆誦讀,仔細品味,揣摩其內涵。)

學生品讀、揣摩語言

在教師教給學生方法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從五幅圖畫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幅圖畫,並劃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然後説明理由。

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採取分組合作的方法,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同學之間討論交流,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反覆誦讀作品,仔細品味語言,使“教”與“學”均置身於作品所設置的意境之中。教師要抓住重點語句,以“讀”促“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體驗性學習。

3、 春草圖(第3自然段)

① 第3段共四個句子,各是從什麼角度描繪春草的?

明確:第1句是從“點”上描繪,第2句是從“面”上描繪,第3句寫孩子們的遊戲,側面寫春草帶給人的歡樂,第4句以風襯草,從感受的角度表現春草的可愛。(由點到面,由近及遠,從正面到側面。)

② 這一段用詞非常準確。試舉例説明。

明確:

A、“偷偷”,這裏是悄悄地、不知不覺的意思。表現出小草在春的催發下,在人們難以察覺的情況下,不生不響的生長狀態;

B、“鑽”表現出春草衝破土層的擠勁兒,寫出了小草的生命力的頑強。

C、“嫩嫩的”表現出質地柔軟,“綠綠的”寫出了顏色的鮮豔。

D、“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採用反覆的修辭方法,以口語化的詞語使人似乎看到春草遍地萌發的旺盛長勢,感到春草的勃勃 生機。

E、寫人的動作“坐、躺、滾、踢、跑、捉”,抓住了兒童最喜愛的,而且是適宜於草地上開展的幾種活動來寫。寫兒童的活動實際上是寫草對兒童的吸引力,突出草這一中心。寫兒童的天真活潑,歡聲笑語又給草地增添了生活氣息,使大自然充滿生機。用了“坐”“躺”“打滾”“踢”“賽跑”“捉迷藏”等動詞。側面表現春草帶給人的歡樂。

F、“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借風襯草,照應開頭“東風來了”,又為下文鋪墊,給人以柔和的感覺。

③ 這一段在寫景的層次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這一段在寫景的層次上也很有特點。先正面寫,第一句用擬人的手法,第二句由近及遠,把春草人格化,顯示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從質地顏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鮮的特點,“滿是的”用口語顯示出春草生機勃勃的特點;然後側面寫,第三、四句寫春草給人的歡樂感受,充滿活力。

4、春花圖(第4自然段)

① 討論作者是按什麼層次描寫春花的。

明確:在寫景的層次上:由樹上到花下到遍地,從高到低地描寫春花的。同時色與味、虛與實、動與靜相結合。

② 如果不寫“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趕趟兒”,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明確:“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百花爭豔、生機盎然的熱鬧景象。

③“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這三個句子順序能不能顛倒?為什麼?

明確:不能顛倒。因為這三種顏色是和上句桃樹、杏樹、梨樹的花的色彩一一對應的。“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鮮明。

④ 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寫“樹上”的花的?

明確:花朵多,花色豔,花味甜。“彷彿”一詞由實及虛,由春花聯想到果實,表現花兒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⑤ “鬧”改為“飛”好不好?為什麼?

明確:不好。因為“鬧”字中不僅有嗡嗡的聲響,而且呈現出一派喧鬧沸騰的景象;如果用“飛”字,則無聲無息,只能表現飛時的形態,而不能表現聲響和景象。

⑥ 寫“花下”只寫了蜜蜂和蝴蝶,這與寫花有什麼關係?

明確:寫“花下”的蜂鬧蝶舞是側面表現花兒的多、豔、甜。

⑦ “遍地”和“雜樣兒”從什麼角度寫野花?

明確:“遍地”寫野花的數量多,“雜樣兒”寫野花的種類豐富。

⑧ 體會“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兩個比喻的妙處。

明確:這兩個比喻描繪了陽光下野花閃閃爍爍、逗人喜愛的樣子。這裏沒有明寫陽光和風,但已寓於描寫之中了。因為有陽光,野花才會像眼睛、像星星一樣亮;因為“風輕悄悄的”,野花搖搖擺擺,才會像眼睛、像星星一樣“眨呀眨的”。這兩個比喻又互補: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沒有星羅棋佈的特點,不能照應“遍地”,星星又無眉目傳情的妙處,兩者一結合,真把野花寫活了。

5、春風圖(第5自然段)

① 春風是無形的,看不到、摸不着,作者是從哪幾個感官角度把春風寫得有形、有味、有聲的?

明確:藉助其他事物,從觸覺、嗅覺、聽覺三個角度來寫春風。

※ 解説:六種感官角度:觸覺、嗅覺、聽覺、味覺、視覺、感覺。風是無形的,但可以感覺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別用觸覺、嗅覺、聽覺寫春風。首先從觸覺方面,作者引用詩句,又打一比方,讓人感覺到春風是温暖的。然後寫“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裏醖釀”,從嗅覺的角度寫春風,彷彿讓人聞到春風的芳香。接下來寫鳥鳴的清脆、婉轉,風聲和水聲的輕盈,笛聲的嘹亮,從聽覺的角度來寫,彷彿讓人聽到春風的柔和。這些聲音應和着,構成了一曲非常動聽的春天的交響樂,和諧優美,此起彼落。風是無形的,可在作者的筆下卻有形、有味、有聲、有情。

② 引用志南和尚的詩句“吹面不寒楊柳風”有什麼作用?

明確:引用是一種修辭。“吹面不寒”寫春風的温暖;“楊柳風”(拂動楊柳的風)寫春風的柔和。

③ “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寫出了春風什麼特點?

明確:採用比喻寫出了春風的温暖和柔情。

④ 春風本身是無味的,作者又是怎樣寫出春風的味兒的呢?

明確:作者寫了風裏帶來的“新翻的泥土的氣息”,再“混着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這就化無味為有味了,而這些味道都是春天所特有的。

⑤ 這些味兒和前文的“春草圖”“春花圖”有沒有關係?

明確:“青草味兒”照應了“春草圖”,各種花的香照應了“春花圖”。風裏帶來的“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着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總的是從嗅覺角度寫春風特有的芳香。

⑥ 春風“輕悄悄的”,本身也沒有什麼聲響,作者是怎樣化無聲為有聲的?

明確:作者寫了春天裏特有的幾種聲響——清脆、宛轉的鳥的歌聲,輕風的聲音,流水的聲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聲。

《春》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瞭解詞的有關知識。

2、學會抓住意象欣賞詩詞。

3、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品味詞的意境與語言。

【教學難點】

1、鑑賞詞作的意境。

2、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創作風格。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複習詞的有關知識。

2、瞭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創作背景。

二、教學新課

1、師範讀課文,生自讀,注意詞的感情基調及節奏。

2、合作探究:

⑴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用散文化的語言説出本詞創設的意境。

⑵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罷”,而詞中作者卻“日晚倦梳頭”,從中你能體會到作者什麼心態?

⑶“聞説”“也擬”“只恐”這三個詞説明了什麼?

⑷本詞的作者是如何抒發感情的?

學生合作學習10分鐘,教師個別進行輔導,然後集體交流。

3、重點解讀:

鑑賞這首詞美在哪裏?

學生自主考慮,尋找“美點”,集體交流。

4、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蒐集古人寫“愁”的句子。

三、總結

這首詞與《望江南》有什麼相同之處。學生可各抒己見,教師總結。

四、類文閲讀

李清照的《醉花陰》。

五、佈置作業

1、背誦這兩首詞。

2、練習第一二題。

《春》教案 篇七

學習目標:

1、學會細緻地觀察並生動地描寫自然景物;

2、學習文章嚴謹而精美的結構安排;

3、靈活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

德育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領會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

2、培養學生“細緻觀察事物,抓住特點描述”的能力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重點切入法

學法指導:精讀、摘錄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圖片導入: 同學們,這是一幅充滿生機的畫面:鬱鬱葱葱的大樹,嫩綠嫩綠的草地,鮮豔茂盛的花叢,如詩情如畫意。大家看到這幅圖想到的是哪個季節?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可記得杜甫的《絕句》(放音樂,看投影,生背詩文);可記得賀知章的《詠柳》(接着聽音樂、看投影,背詩文)。在多少作家的筆下曾這樣深情地描繪過春天,今天讓我們再讀一篇描畫春天的優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課文題目及學習目標)。

二、作者介紹(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寧死不受美國的救濟糧。)

三、生詞過關

四、感知課文:

1、聽範讀,理清思路,感受語言。(讀後説説文章的結構。(盼春1,繪春2-7,贊春8-10) )

2、齊讀第一自然段,明確:修辭手法——反覆,比喻,擬人。感情喜悦迫切,語調柔和親切。第1段——點題,總領全篇,引起下文。

3、師生同賞繪春圖

齊讀2-7,説一説,作者描繪了哪些春天的畫面?(春草圖、春花、春風、春雨、迎春圖。)

齊讀第2段:總寫的一句話“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一切”説明什麼?(沒有一個例外。)“然”,是詞尾,表示狀態,樣子的意思。

總寫春回大地後,先分別描繪了哪些景物?怎樣描繪的?(“朗潤”“漲”“紅”,非常準確地描繪了春天的山、水、太陽。)

(一)春草圖:自由第3段,把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畫出來,並説説這些詞句描繪了春草的哪些特點?你能為這幅圖取一個美麗動人的名字嗎?

喜歡的詞語 ①嫩嫩的、綠綠的、⑵偷偷地、鑽⑶ 理由:⑴寫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②寫出小草破土而出擠勁,寫出不經意間,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這樣使無意識的、無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

喜歡的句子“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理由:寫出了人們在草坪上歡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寫出了他們的喜悦之情。在我們眼前展現的是一幅春草歡樂圖。

(二)春花圖:作者是如何描寫的?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再寫什麼?一派怎樣的景象?

樹,花,蜜蜂,蝴蝶,野花。寫花的爭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結的果實。

花下是怎樣的情景呢?有一個詞用得特別好,哪個詞? “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

為什麼野花會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沒有明寫風,但風寓在其中;沒有明寫太陽,但太陽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動。

細筆描繪了一幅繁花似錦,昆蟲喧鬧,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鮮豔,層次分明。

(三)春風圖:第5節寫風,寫鳥,寫牧童的短篇。怎麼寫的呢?

背誦僧人志南的詩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基扶我過橋東。沾衣不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寫風的“撫摸”,風的芬芳醒鬱,鳥的呼朋引伴,短笛的嘹亮。

鳥的清脆的聲音,輕風流水的聲音,牧童短笛噴亮的聲音應和着,構成了一首非常動聽的春天交響樂,和諧優美,此起彼落。

(四)春雨圖:雨中的景色描繪得同樣十分動人,先寫雨的形態,再寫雨中景色。從文中找兩個詞把雨的形態講出來。“細”和“密”。二個比喻形象生動。

接着寫雨中屋、雨中樹、雨中草、雨中人,怎麼寫的呢?(從側面寫出雨的滋潤。)

“綠得發亮”“青得通你的眼”,把樹木、小草經春雨淋浴後的鮮豔色彩描繪得十分逼真。“逼”什麼意思呢?可以在王安石的《書湖明先生壁》詩中找一句話來形容。“兩山排閾送青來”,兩座山好像把門推開,把青送到眼前。燈光給人以温暖的感覺。

雨中景是靜的,但靜中又有動,筆筆緊扣春天。

(五)迎春圖):第2到6節着重寫景,第7節着重寫人。寥寥幾筆。天上地下,城裏鄉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寫到了。一年之計在於春:“計”,計劃。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計劃,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

朗讀第7節,體會:寥寥幾筆,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無限好的美景。

4、小結:

這一部分繪春是全文的重點。細筆描繪,繪聲繪色繪態,繪幼繪靜,語言非常生動。比如説,寫草的生命力,用“鑽”;寫熱烈的氣氛,用“鬧”:寫小草的青,用“逼”。細緻的描繪來源於什麼?細緻的觀察。觀察以後還要怎樣呢?表達出來。要仔細讀書,積累詞語,描繪起來就會形象生動了。

5、第三段:頌春。朗讀8、9、10節。

(1)在描繪春以後,作者滿懷喜悦的心情來頌春,用了什麼手法呢?

用比喻手法。三個比喻有聯繫有區別,使春意越來越濃。先喻為娃娃,再喻為小姑娘,最後喻為健壯的青年,從不同角度寫,寫春的成長,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態、青春活力描繪得十分動人。

一、盼春。

盼、來、近(總領全文,開啟下文)

二、描春

㈠春的總的輪廓: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山(朗潤)水(漲)太陽(紅)

㈡細緻描寫:(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春草圖(草報春):偷、鑽、嫩、綠、滿——草

坐、躺、打、踢、賽、捉——人

春花圖(花爭春):態——桃、杏、梨,趕趟兒。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風圖(風唱春):觸:撫摸

味:泥土的氣息、草味、花香

聲:鳥聲清脆宛轉,笛聲嘹亮

春雨圖(雨潤春):形: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

狀:密密地斜織、屋頂上籠着層薄煙

景:樹葉綠得發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燈、人、房屋

迎春圖(歡迎春):城鄉、老小、舒活、拌擻、一年之計在於春

三、頌春:三個比喻句(春天像……)

後記:誦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特別是學習本文,更要在誦讀中體會美感。此外,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教師課引導學生廣泛閲讀,開闊視野,拓展思路。

盼、來、近總領全文,啟開下文——概寫初春的山、水、太陽——細緻描寫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裏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