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語文新聞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8.02K

高中語文新聞教案【精品多篇】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中國詩的本質特徵,學會比較中外詩歌在形式上的不同點。

2.梳理文章的寫作脈絡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法和比較閲讀法,提高閲讀中外詩歌的鑑賞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閲讀和研究中外詩歌的正確態度,激發熱愛詩歌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誦讀來揣摩關鍵語句的方法,體會錢鍾書先生闡述的中國詩特徵所使用的比喻和引用手法。

三、教學方法

對比閲讀法、談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通過作者的作品導入:同學們,我們今天要學習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圍城》的作者,大家猜出是誰了嗎?對,就是錢鍾書,就是這位學貫中西的鴻儒——錢鍾書先生,他的眾多著作至今在國內外學術界仍享有很高的聲譽。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一篇文藝論文《談中國詩》。(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批註閲讀

全班學生在認真閲讀全文的基礎上,自主圍繞以下兩個問題進行學習和探究:

1.默讀全文,瞭解課文大意,理清文章思路。

明確:第一部分,開篇從比較文學的視野,交代了作者談中國詩的根本立場;第二部分,作者在與外國詩歌的對比閲讀中,説明中國詩歌的一般發展特點及其規律;第三部分:作者辯證地論述了中國詩歌的本質特徵。

2.快速瀏覽課文,概括出中國詩的本質特徵。

明確:(1)早熟而缺乏變化,“中國詩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後就缺乏變化,而且逐漸腐化。”(2)篇幅短小,“比了西洋的中篇詩,中國長詩也只是聲韻裏而的輕鳶剪掠”。(3)中國詩深厚情韻,富於暗示性,如“中國詩人要使你從易儘裏看到了無垠”。(4)中國詩筆力輕淡,詞氣安和,“像良心的聲音又靜又細”。原因是,中國的詩格較輕,且中國古代詩人“對於叫囂和吶喊素來視為低品”。(相應板書。)

(三)品析語言,合作交流

1.學生自主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本文語言在形式上的特色,並在文中舉出相應的例子加以説明。以四人為小組,先自主學習再組內交流,教師巡場指導

2.派代表總結髮言,其他組可以補充,教師引導。

預設:

(1)引用:豐富、巧妙、貼切。感受豐富,如引用豐富,將西方的“何處是”與中國詩歌對比,如“春去也,人何處;人去也,春何處”;引用巧妙,如“梵文的《百喻經》説一個印度愚人要住三層樓而不許匠人造底下兩層,中國的藝術和思想體構,往往是飄飄凌雲的空中樓閣”加以説明中國詩的藝術和思想體系缺乏嚴密的邏輯性;引用貼切,引用陶淵明、李白的詩和歌德、雷格的詩歌為了説明兩國的詩內容相同,作風暗合,能切中要點地表達了觀點。

(2)比喻:生動、趣味、深刻。比喻生動,如把中國詩的“比重”比喻為“好比蛛絲網之於鋼絲網”,又將中國的詩歌之短比作“輕鳶剪掠”;比喻趣味,作者將中國詩的狂放特質比喻為“文明人話,並且是談話,不是演講,像良心的聲音又靜又細——但有良心的人全聽得見”;比喻深刻,以“具有文學良心和鑑別力的人像嚴正的科學家一樣,避免泛論概論這類高帽子空頭大話”來深刻指出評論家對於評論的對象要有嚴肅認真的態度,除此之外,作者用中國畫的發展作了相應類喻來説明中國詩的發展規律,文中諸多處比喻都無不體現出錢氏語言之妙。(相應板書。)

(四)拓展延伸,小結作業

1.自述感受: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對錢鍾書又有了哪些新的瞭解?自由發言,並説明理由。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別人對錢鍾書評價的文章,加深學生對錢鍾書的瞭解。

2.師生共同總結,並佈置作業:聯繫課文,比較閲讀中國詩人舒婷《致橡樹》和外國詩人裴多菲《我願意是急流》,評説這兩首詩歌在內容和形式上的異同點。

五、板書設計

教師編制考試內容廣泛,考生往往無從下手,抓不住重點。推薦報名教師編制考試筆試網校高清課程(點擊購買,隨報隨學,不限時間次數。免費試聽)進行系統學習。關於教師編制考試相關最新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的

1、理解古詩的內容,能聯繫詩句理解詞語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説出詩中所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掌握詩的讀法,背誦課文。

3、學會本課5個生字,通過了解每個生字的意思和用法。

4、轉述練習,能清楚、準確地轉述開家長會的通知內容。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重點

1、進一步掌握古詩的讀法,理解詩句的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説出古詩的意思。

2、通過朗讀和理解古詩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練習準確清楚地轉述內容。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小黑板、投影儀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初讀課文,使學生對古詩內容先有一些感性認識。

1、課前在黑板上抄寫好古詩。學生自己把古詩讀一遍,邊讀邊思考,試着理解每行的內容,要讀準字音。

2、請個別同學在班上讀,老師要指導學生讀出語氣。

(1)古詩有幾行?每行幾個字?告訴學生這種格律的詩叫五言詩。

(2)指導五言詩的讀法,一般是二、三讀法,讀完前兩個字要稍有停頓,第三個字要讀重音,聲音也要拉長些。注意逗號、句號的停頓。根據古詩的內容,最後一行要讀得輕一些。

(3)練讀,看誰讀出了古詩的韻律,然後全班齊讀。

二、理解古詩的內容

1、理解題目的意思:所見的意思就是:所看到的。詩中所描寫的這一情景是誰看到的呢?(作者)作者看到了誰?他在幹什麼?帶着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古詩。

2、學習古詩內容,理解詞句的意思。

(1)齊讀古詩,想:古詩中寫的是誰?(牧童)童指兒童,小孩。牧指放牧牲畜的。詩中所説的牧童,是放牛的孩子。

(2)讀第一句,説説這個放牛的孩子在幹什麼?(騎在牛背上唱歌。)

(3)。振是振盪的意思。林樾指枝葉稠密的樹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説説振林樾的意思。(牧童的歌聲非常響亮,振盪着整個樹林。)

(4)再讀第一句,回答下列的幾個問題:(用投影儀顯示出問題)①什麼地點?②人物是誰?③他在幹什麼?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默背第一句,想象第一句中所描述的大自然的美麗景色。然後讓同學們背第一句,説説自己的想象。

(5)學習第二句。

齊讀第二句,:欲、捕各是什麼意思?(欲:想。捕:捉。)鳴蟬是什麼意思?(正在叫着的知了。)用自己的話説一説這個放牛的孩子想幹什麼?(聽到了知了的叫聲,他想捉知了。)他是怎麼做的呢?再讀第二句,想:忽然是什麼意思?(一下子、立刻)閉口立是什麼意思?(閉着嘴站在那裏。)看圖:他跳下牛背,站在那裏幹什麼?(他在尋找樹上的知了。)這是一個多麼可愛的孩子,大家觀察一下他的外貌和神態,然後同桌的同學一塊説説。(他穿着古代人穿的衣服,髮髻高盤,光着腳丫。右手握着放牛鞭,左手的食指不自覺地摸着腮,眼睛看着樹上,專心致志地在尋找着蟬的蹤跡。)

聽一個同學讀第二句,想象這個孩子聽到蟬的叫聲後那一連串的動作。(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樹下,向樹上望去。)老師在黑板上寫出四個動作詞語:停、跳、站、望。

説説這首古詩是寫的什麼季節的景色?(夏天)從詩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夏天?(樾,蟬)為什麼?(樾:樹陰,夏天樹木的枝葉茂盛,才會有樹陰。蟬:夏天才有的一種昆蟲。)

用自己的話説説第二句的意思。

3、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説一説。(先讀古詩後解釋。)

説説振、欲、捕三個字的意思,然後做課後作業 1。

背誦古詩。個人背、齊背。

讀生字卡片。

作業 :背誦古詩。

板書設計

第二節

一、檢查背誦古詩。請兩個同學站起來,一個背詩,一個説古詩的意思。

二、讀本課的生字卡片,練習口頭組詞。有些同學常用古詩中和生字相鄰的字組詞,老師要告訴學生古詩中相鄰的字很多都不是一個詞,不能隨便用。

三、指導書寫

1、這五個字中哪幾個字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的字有幾個?(三個:振、鳴、蟬)

2、説這這三個字怎麼記。振:右邊是晨字的下半部。鳴:口字旁寫在田格的左上格里,鳥的第一筆寫在豎虛線上,最後一筆要寫大些。蟬:為什麼是蟲字旁?(蟬屬昆蟲類。)蟬是益蟲還是害蟲?(害蟲,它吸食樹木的汁液。)抄字頭。

3、欲:的結構特點是什麼?(左右各佔一半。)谷的第四筆寫成點,右邊的欠第三筆起筆在前兩筆的相接處。抄字頭。

閉:書寫順序是先外後內,部首是門字框、門的筆順是:

四、聽寫。請一個同學在黑板上聽寫,其它同學在聽寫本上聽寫。

作業 :1.寫生字。2.默寫古詩,並用自己的話講講古詩的意思。

第三節

一、導語 :

今天,我們上一節説話訓練課,內容是練習轉述。根據同學們的理解説説什麼叫轉述。(把別人的話,説給另外的人。)板書:轉述。今天讓同學們練習的內容是:轉述通知。

二、請同學們看126頁:

讀一讀。先自己小聲讀,再請一個同學讀,邊讀邊想:要求是什麼?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1、把時間、地點、內容説清楚。

2、轉述要準確。

三、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練習轉述

1、默讀通知內容,把通知中表示時間、地點、內容的部分畫下來(3月18日下午2時,在學校禮堂召開家長會)通知的後半部分是希望和要求。

2、如果你接到這個通知,回家後怎樣和爸爸媽媽説呢?老師提示:要把通知上的話,變成自己的話,次序也可以打亂,但內容要説全,説清楚,不能轉達錯了。

先自己説一遍,然後同桌的兩個同學互相練習轉述,要互相檢查是否達到了題目的要求。

例:我們學校定在3月18日下午兩點召開家長會,地點在學校禮堂。一定要準時參加,別遲到,萬一有事不能去,要事先和老師説一聲。

3、最後讓幾個同學在班上練説,大家評議。

四、鞏固練習

1、老師出示小黑板,上面寫好通知,讓學生練習轉述。通知內容是:為使學校門口不再發生堵塞現象,從明天開始請學生家長在離學校門口 50米外的地方接自己的孩子。希望同學們做好家長的工作。

2、先讓同學們把通知的內容讀明白,想一想怎樣轉述,先説什麼,後説什麼。轉述要準確,把內容説清楚。

3、請幾個同學在班上轉述,大家評議。

4、老師小結: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看到,聽到很多事情,當你用自己的話向別人學説另一個人的話時,希望同學們一定要把內容轉述清楚,説準確,既不要羅嗦,也不要漏掉內容,要在生活中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轉述能力。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要求:

1、通過閲讀例文,知道寫參觀或遊記一要按照順序,二要抓住重點寫出特色,三要寫出自己的感想。

2、學習例文的寫法,自定題目,寫一篇參觀記或遊記。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按參觀或遊覽的順序,有選擇地進行介紹和描寫,有詳有略,重點突出。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習作準備

在本次習作之前,要求學生大量閲讀名人遊記,並從內容和思路上做適當的記錄和摘抄。

閲讀要求:

1、把你覺得作家描寫最傳神、最細緻的部分反覆朗讀,並摘抄。

2、選擇其中的兩篇,就文章的思路做一個提綱式的記錄。

二、賞析部分作品

1、同學們,我們最近一段時間與閲讀了不少的名人遊記,有哪些收穫呀?

2、請同學們從自己所讀的作品中選擇一篇向大家作一個彙報。

(1) 在小組裏交流。

(2) 大組彙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點撥。

3、師生共同閲讀習作例文。

提供學生思考的問題:

(1)、文章是圍繞哪句話展開描寫的?號稱“中華一絕”的龜山漢墓,就開鑿在這隻“大烏龜”的肚子裏。

(2)、讀了文章,你感覺到了“絕”麼?為什麼?

(3)、小作者重點寫了哪些部分?文章是怎樣抓住一個“絕”字來介紹和描寫的呢?

三、指導練筆

1、同學們,你參觀、遊覽過哪些地方?請學習例文的寫法,寫一篇參觀記或遊記。老師相信在我們如此豐富的積累的基礎上,同學們的習作也一定是精彩紛呈的。

2、指導學生寫提綱。

提綱要求:(1)列出寫作的順序。

(2) 在提綱中反映出重點部分

(3 )一些精彩語言。

3、交流習作提綱。

4、學生練習寫作

第二課時

學生課堂進行習作,教師相機點評。

高中語文教案萬能模板 篇四

教學目標:

1、學習審視歷史、反思歷史、接受和借鑑歷史經驗、提高認識社會的能力。

2、理解信息主體的含義,提高對作品內容進行概括的能力。

3、對比閲讀,比較同類主題不同作品觀點的異同。

教學重點:

1、着重認識新聞類作品的特徵和主要的表現方式。

2、學習前人解讀歷史的思維方式,看看他們如何借鑑歷史,如何表述自己的見解、人生感受;學習如何把握歷史的瞬間,進行忠實的記錄。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紀念歷史的角度看,20xx年是一個不尋常的年份,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xx週年。對今天的。每一個人來説,歷史不僅提供了一種對過去的回憶,更是一面鏡子,每一個後來人都可以從歷史的記載中去反思、借鑑。

二、簡介文體:

問:課文是以什麼方式來記住歷史的?

明確: 消息

簡介:消息也叫新聞,迅速、簡要地報道新近發生的事實的新聞體裁。

它一般由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尾組成。但不是每篇都具有這五部分。其中標題常用多行形式,分為引標題、主標題和副標題。它常用的結構是“倒金字塔”式,即用重要性遞減的順序來安排新聞中的各項事實。它的寫作要求是——客觀敍述,迅速、及時,簡短、概要,生動活潑。

三、研習第一則消息

(一) 標題——七個字,講出了“人物、事件、事件的意義”,符合擬新聞標題的要求,實在概括,使人一目瞭然。

(二) 1、導語(第1段):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雙腿下跪,請求恕罪,以此表示對被納粹黨殺害的猶太人的沉重悼念。

2、主體(第2、3段):德國政治領袖對二戰責任和屠殺無辜的猶太人的罪行的認識;勃蘭特答記者問,回答他為什麼下跪。

3、結尾(第四段):勃蘭特下跪行動的意義和影響。

(三) 幾部分中,哪部分內容最重要?

明確:導語(藉此説明消息中導語的重要性和核心地位,並闡釋“倒金字塔式結構)

(四) 小結:

1、本文是一則綜合消息,時間跨度達30多年,作者取材精當,着重選擇與如何認識戰爭責任相關的片段來組合。

2、體現新聞客觀性的原則,沒有消息寫作者的主觀議論。

(五) 延伸:探討德日兩國對二戰的不同態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

四、研習第二則消息(仿照第一則的程序與方法,讓生自主分析)

(一)標題——行為主體 行為方式

(二)1、導語(1):交代新聞來源,披露本則消息的主要的新聞事件,交代何人何時於何地宣佈了怎樣的事實。(最重要)

2、主體(2-6):編寫第二次世界大戰亞太戰區歷史教材的原因、意義、經過,並對教材進行評價,説明教材的特點和教學要求。

3、新聞背景(7):這份歷史教材是在該省民間組織抗日戰爭史實維護會的推動下完成的。

4、結尾(8):介紹教材的使用範圍。

(三)小結:

1、本則消息屬於動態新聞。

2、依舊堅持了新聞客觀性的原則。

五、比較兩則消息的異同(習題2)

1、共同觀點:公民的歷史責任感。每一個公民都應該為本民族、為自己國家的行為,為國際公義負責,只有承擔這些歷史責任,才能正確地認識歷史,撫平戰爭傷痕,消除國家之間的隔閡,才能取得和平與安寧。

2、均採用“倒金字塔式結構”,但寫法有不同:

前一篇:綜合消息,收集有關材料,予以組合。

後一篇:動態消息,注意寫清事件,突出中心,明白地交代新聞來源。

六、比較“通訊”與“消息”(習題3)

1、內容上:消息簡單地報道了 發生什麼事,不多寫情節;

通訊則詳細、具體地報道前因後果,展示情節。

2、表現手法上:消息以敍述為主;

通訊則綜合採用敍述、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手法,表現形象生動。

3、結構上:消息常用 “倒金字塔式結構”,一般分為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尾,篇幅較短;

通訊結構靈活,篇幅較長。

板書設計:

消息——真實性、時效性、受眾性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生字卡。

主要板書:

1 秋遊

作業設計:

課內:抄寫字詞、組詞、説話、擴詞。

課外:抄字詞,聽寫生字詞。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1、齊背練習1中的小詩《秋天到》,並説説這首詩歌裏主要講的是什麼?

2、過渡:秋天這麼好,你們都想出去玩玩嗎?

二。板書課題,解題

秋遊是秋天出去遊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兒去遊玩?看些什麼,玩些什麼,看看圖,讀讀課文就知道了。(出示投影)

三。指導看圖

1、秋天的天空怎麼樣?你們看白雲像什麼?

2、秋天農田裏哪些莊稼成熟了?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3、草地上小小朋友怎麼玩?(出示小黑板: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學生用有的組成句式説話)

四。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

(2)。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

(3)。識記生字。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指名讀。重點領會郊外、追逐、打滾兒的意思。

(2)。齊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3、各自輕聲讀課文。

4、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

5、理清脈絡,出示思考題:課文四個自然段的意思分別寫在了下面,對照課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號裏填上序號。

()同學們玩得很高興。

()同學們跟老師到郊外遊玩。

()天空美。

()農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寫。

6、齊讀課文

五。讀抄詞語(課後第三題)

第二課時

一。 聽寫生字詞

二。精讀訓練

1、指名讀。

2、分自然段講讀。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有幾句話?第一句説了什麼?這一句能不能先説天氣漸漸涼了,再説秋風起了?

(3) 比較加了漸漸有什麼不同。

(4) 第二句説了什麼?為什麼秋遊要到郊外呢?

(5) 過渡:同學們去郊外遊玩,看到些什美麗的景象呢》請讀第二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誰來讀讀寫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覺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麼樣?

(4)。有感情地朗讀。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説的是秋天哪裏的景象?秋天農田的景象怎麼樣?

(3)比較:a.稻子黃,高粱紅,棉花白。

b.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

這兩句話的意思相同嗎?為什麼?

(4)齊讀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

(1)。老師範讀。

(2)。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第一句話説了什麼?想想向着藍天亮開了嗓子是指做什麼?

(3)。第二句説了什麼?奔跑和追逐兩個詞語完全相同嗎?

(4)。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麼不同?

(5)。多開心呀表示什麼樣的語氣?學生練讀。

(6)。齊讀第四段。

3、總結。

這篇課文寫同學們去郊外遊玩,秋天的天空和農田都很美,大家玩得很開心。你讀了有什麼感受?

4、齊讀課文。

三。佈置作業

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 朗讀指導

1、指名讀課文。

2、這篇課文裏哪一句表達了人們歡樂的心情?所以整個課文都要用歡樂喜悦的語氣讀。

3、第一自然段用陳述口吻,要讀得平緩。教師範讀。學生試讀。

4、第二自然段的藍藍、白、要重讀;一望無邊、有時像要讀得慢;幾朵白雲、一羣白兔、幾隻綿羊要讀得輕快,流露出喜悦心情。

5、第三段的黃了、紅了、白了要重讀。教師範讀,學生試讀。

6、第四段中三個有的,聲音要逐步提高,語速加快;大家、多開心要重音讀,讀得緩慢。

7、個人練讀。

8、指名讀。

9、齊讀。

二。寫字指導

三。作業

1、描紅練習。

2、比一比,再組詞。

交( ) 兔( ) 家( ) 喊( )

郊( ) 晚( ) 逐( ) 城( )

3、根據提供的句式説話。

在操場上,小朋友們有的( ),有的( ),有的( )。大家( ),多開心呀!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7個生字,認識4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

3、知道春筍具有衝破重重障礙,不斷向上生長的頑強生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生字,理解詞語;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幻燈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師述:轟隆一聲春雷,喚醒了沉睡已久的竹筍。(抽拉幻燈片)它們衝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裏冒出來。(出示實物春筍)春筍娃娃裹着淺褐色的外衣,迎着春風,在陽光中笑,在春雨里長。小朋友,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春筍》。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要求:先將方框內生字讀幾遍,再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並分好自然段。

2、檢查自讀情況:

⑴ 抽讀生字卡片,正音。

聲、衝是後鼻音。

⑵ 去掉拼音再讀,開火車讀。

⑶ 認讀詞語:

一聲 春雷 喚醒 衝破 石塊 冒着 淺色 一節 向上 嫩生生 陽光 春雨

⑷ 指導讀好長句子:

春筍/裹着/淺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它們/衝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裏/冒出來。

⑸ 分段抽讀課文。(長句子老師領讀)

3、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學老師讀書的語氣、停頓。

4、學生再讀課文,試着模仿老師的語氣。

5、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春筍是什麼樣子的?它們是怎麼生長的?要求學生互相説一説。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生字。

2、自學生字筆順,準備交流:

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

3、重點指導:聲:上面是士,不是土。

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4、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教師巡視指導,糾正不正確的寫字姿勢。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和詞語卡片。

2、抽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 齊讀,説説有幾句話。

⑵ 學習第一句話:喚醒是什麼意思?換個詞語。(叫醒)誰喚醒了春筍?第一句話告訴了我們什麼?(春筍生長的季節)這裏把春筍當成什麼來寫?為什麼?我們還學過哪篇課文中把事物當成人來寫?

⑶ 指導朗讀:一聲春雷要讀得慢些,清晰有力,喚醒要讀得重一些。指名試讀,全班齊讀。

⑷ 學習第二句話:春雷喚醒了春筍,躺在泥土裏的春筍是怎樣長出來的呢?指名讀第二句話。

出示:它們( )泥土,( )石塊,一個一個( )地( )出來。

指名填空,齊讀句子。

它們指的是誰?為什麼要衝破泥土?掀翻是什麼意思?冒改成鑽好不好?為什麼?一個一個説明什麼?(説明春筍很多,而且你追我趕地往上長)

覆蓋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筍把它們衝破了。壓在身上的石塊多重啊!可春筍把它們掀翻了!春筍一個一個,你追我趕地往上長,終於冒出了地面,這種生長的力量是多麼強大。我們在讀這句話時,要把衝破、掀翻、冒讀重些,讀得有力些。(範讀,指名試讀,同桌互讀,齊讀)

⑸ 指導背誦:

這一【】自然段共有兩句話,第一句話説春雷喚醒了春筍;第二句話講了春筍是怎樣生長的。(自由練習背誦,指名背)

2、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 輕聲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讀後説説這段有幾句話。

⑵ 學習第一句:(出示幻燈片)誰來説説春筍的樣子和顏色?書上哪句話寫了春筍的樣子?指名讀句子。

① 裹着(動作演示)淺褐色(看圖理解)

② 指導朗讀,看圖激情:小朋友看,這些嫩生生的娃娃衝着你們格格地笑呢,你們喜歡它們嗎?誰能用喜愛的語氣讀這句話?

⑶ 學習第二句話:

師述:春筍的生長離不開雨露和陽光。指名讀第二、三句話。

① 春筍長成什麼樣兒了呢?(指導看圖)

② 指導朗讀:提醒學生注意停頓,語氣要逐漸加強,語調漸漸提高。(指名試讀,齊讀)

③ 指導背誦。用問答方式引導背誦:

春筍是什麼樣子的?

春筍是怎樣生長的?

它們長成什麼樣兒了?

三、總結

讀了課文,你覺得春筍怎麼樣?你想對春筍説些什麼?

是啊!春筍就是憑着頑強的意志和生命力,才能衝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地冒出來。在陽光下繼續堅強而又健康的成長!長成高大的竹子,供人們使用。

齊讀課文。

四、鞏固練習

1、擴詞:

節:春節、節日、節約、節省

破:衝破、破舊、破爛不堪

2、背誦課文。

3、辨析組詞:

中( ) 皮( )

衝( ) 破( )

4、興趣題:

⑴ 用喚醒説一句話。

⑵ 春筍長大後,長成了竹子。想一想,竹子有什麼用呢?説給同桌小朋友聽。

【板書設計】

春筍

衝破 掀翻 冒

迎着 笑 長

不怕困難 頑強生長

【教學後記】

識字教學既是一年級語文的教學重點,又是難點。低年級的孩子記憶裏好,但是面對每天九個生字,往往是今天寫,明天忘。如何提高學生識記漢字的效率?在生字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指導學生給生字編故事,編兒歌,編口訣、換部首記憶。例:石頭撞虎皮就是破。這樣的生字教學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而且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 篇七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記敍墨子在楚國即將大舉進攻宋國之際,用巧妙、崐鋒利的言辭使戰爭發動者理屈詞窮,又憑藉謀略使他們不敢輕舉崐妄動,最終阻止了戰爭的發生。

教學重點:

1、曲折有致的故事情節。

2、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找學生講述《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2、從此故事中引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二、學習課文曲折有致的故事情節。

1、生速讀課文,概括出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的三個步驟。

2、師生討論,明確:

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輸理屈詞窮;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崐屈詞窮;第三回合是模擬攻守,説明楚國攻打宋國不會有好結果,崐促使楚王放棄攻宋。

3、師生分角色朗讀第一回合,討論:

⑴當墨子請公輸殺人時,公輸作何表示?

⑵而墨子分析公輸造雲梯攻宋一事得出的最終結論又是什麼?

⑶這場辯論的結果如何?

⑷公輸真的“服”了嗎?你能揣測他此時的心理活動嗎?

4、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回合,討論:

⑴墨子給楚王講故事,有什麼目的?

⑵楚王是如何評價故事中人的?

⑶墨子又是如何以楚攻宋一事來作類比的?

⑷楚王真的決定不攻打宋國了嗎?揣測楚王此時的心理活動。

5、生自讀第三回合,討論:

⑴在模擬攻守前,楚王怎樣看待楚攻宋的結果?

⑵而模擬攻守的結果又是什麼?

⑶公輸真的就此罷休了嗎?

⑷墨子又是怎樣讓楚王徹底折服的呢?

6、教師總結:

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文章由此而具有曲折有致的情節美。

三、把握墨子的形象。

1、墨子能夠在辯論中取勝,他運用了什麼技巧?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2、要求學生結合課文評述此種技巧。

3、這反映了墨子的什麼形象?

——擁有過人的辯才。

4、在辯論過程中,墨子面對公輸,面對強國君主,甚至有崐殺身之險時,他有什麼反應?

——“沉靜”、“從從容容”、“鎮靜”。(以上幾詞出自魯迅先生以此故事改寫的小説《非攻》)

5、這又反映了墨子的什麼形象?

——擁有過人的膽識。

6、教師總結:

墨子是一位具有過人辯才與過人膽識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崐章由此而具有生動鮮明的形象美。

四、課堂小結:

對付強大的敵人,不僅要從道義上戰勝他們,還要用實力來震懾他們,這就需要我們具有過人的辯才與膽識。

五、佈置作業:

1、課外閲讀收錄在魯迅小説集《故事新編》中的《非攻》。

2、積累幾種文言句式:

⑴排比句式:……不可謂……不可謂……

舍其……而欲竊之

猶……之與……也

⑵判斷句式:以……為……

板書設計:

公輸

吾義固不殺人——義不殺少而殺眾

道義勝(辯才過人)

必為有竊疾也——為與此同類

必取宋——攻械盡,而守圉有餘

實力勝(膽識過人)

欲殺之——雖殺臣,不能絕也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八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並背誦全詩,學習詩歌中所運用的用典比興的藝術手法。

2.學生通過朗讀詩歌、情境體驗、合作交流及教師點撥這一學習過程,學會詩中所運用的表現手法,深層體會詩人在詩歌中表現的情感,提高學生分析鑑賞詩歌的能力。

3.教師通過對詩歌的深層解讀,學習曹操在詩歌中體現的生命意識,培養學生珍惜時間、樹立遠大抱負的意識和責任感。

二、教學重難點

解讀詩歌意象,學習魏晉詩歌的用典比興表現手法,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朗讀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上課前大家先一起來聽段詩歌朗誦。聽完朗誦以後,哪位同學能跟大家説説你對剛剛這首詩歌的瞭解呢?看來大家對曹操很熟悉啊,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曹操的這首《短歌行》。

(二)朗讀詩歌,初步體會詩歌“憂”的基調

學生自由誦讀詩歌,結合詩歌註釋,初步瞭解詩歌大意。

教師在學生朗讀詩歌之前該讓學生明確誦讀詩歌的過程中體味詩歌憂的感情基調。

(三)賞析詩歌語句,解讀詩歌意象

在學生個性化解讀的基礎之上,將全班分為六個小組,組內互相參照,互相啟發,要求組內成員都要分享自己對詩歌中的意象的解讀及對詩人“憂”的內容的解讀;2.各小組內推選小組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

1.詩中表現詩人“憂”的詩句?

明確:“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課件展示)

2.詩人為什麼而“憂”?

明確:①憂功業未成(板書)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課件展示)

②憂賢才難求(板書)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課件展示)

3.詩人是通過哪些意象來抒發自己“憂”的感情的?

明確:酒、朝露、明月

(1)酒

在詩歌中“酒”一般被用來表達憂愁思緒,因而有了“借酒澆愁”一説,同學們結合詩人生平及整首詩歌的寫作背景思考一下,曹操借酒表達的是積極的人生態度還是消極的?

(知人論世。結合全詩可明確曹操表達的是人生短暫,要抓緊時間建功立業的人生理想。)

(2)朝露

詩人將人生短暫比喻成“朝露”,這個意象在古詩文中一般指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操《贈白馬王彪》)“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

(3)明月

在古典詩歌中明月一般藉以寄託相思別緒,在此曹操借明月喻賢才,“明明如月,何時可掇”,賢才就像天上美好的月亮,一心向往,不知何時才能得到,因而“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4.詩人藉助了很多意象來表達自己“憂”的情緒,他又通過哪些藝術手法來表現思想感情的?

明確:

比興“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朝露比喻人生短促。“明明如月,何時可掇。”用明月比喻賢才。

用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詩是表達女子思慕愛人,曹操在引用上省略了“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用含蓄的方法來表達求賢若渴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表現詩人求賢如渴的心情。

5.詩歌中“憂”的情緒貫穿全詩,但是同學們朗讀的時候卻情緒激昂,大家想一想這是為什麼呢?

明確:詩歌雖然“憂”的情緒貫穿整篇,但是在憂的背後卻飽含詩人建立功業、渴慕賢才的理想和抱負。

6.請個別同學朗讀“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其他同學思考曹操借這幾句詩表現什麼?

明確:這幾句詩勾勒出一幅彷徨無依的特點,“繞樹三匝,何枝可依”表現了良將賢才無明主可選時的彷徨,與曹操在整詩中表露的求賢若渴、渴望建功立業、統一天下的抱負相呼應。

(四)教師總結,拓展作業

1.正是渴望建功立業、一統天下,所以面對短暫的人生,曹操一掃前人要及時行樂的消極態度,發出人生苦短,及時立業的感慨,處在亂世的曹操,在50多歲的高齡仍然渴望建功立業,作為年輕一代的大家更應樹立遠大抱負,發憤圖強。

2.以一篇短文寫《短歌行》給你的啟示,題材不限。

五、板書設計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 篇九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夠説出文章的邏輯線索與情感線索,並能分析出文章中“借物感懷”的部分。

【過程與方法】過文章的學習,能分析出作者是如何安排故事線,並且如何將情感線滲入故事線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文章的學習,學生能夠培養細緻的觀察能力,能夠發揮聯想,“以小見大”,借物喻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夠説出文章的邏輯線索與情感線索,並能分析出文章中“借物感懷”的部分。

【教學難點】分析出作者是如何安排故事線,並且如何將情感線滲入故事線中。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對比閲讀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多媒體呈現蘇軾《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請同學們自行閲讀並試着説出內容,老師結合背景引出“借景抒情,借物感懷”的概念,並解釋“感懷”意為“感慨自身,懷念故人”。則中國文人常常採取一種含蓄的手法,借景借物感懷。

2。知人論世:巴金

(二)整體感知

設置問題,請同學帶着問題通讀全文,並回答

全文是按照什麼樣的線索進行寫作的?

(引題——————包弟進家———————七年相處———————送別包弟—————————懷念包弟)

前幾部分敍述為主,最後一部分抒情為主。

(三)深入研讀

1。設置問題,請同學帶着問題詳細閲讀相關章節,並回答

1在敍述的部分中,作者懷念的人是如何出現在文章中的?能體現出如何的情感?

(兩次特別提起,多半是“我們”,都屬平實的細節敍述,説明作者無論是與包弟,還是與愛人,都是朝夕相處,關係和睦)

2在抒情的部分裏,作者是如何感懷?

(近:自我懺悔;遠:借景懷人)

2。範讀:“整整十三年零五個月過去了”一段

引導學生找出寫景的詞“衰草”“籬笆”“無縫的磚牆”“葡萄架給蟲蛀了掃掉,連葡萄藤都給挖走”“少掉了好幾株花,多了幾棵不開花的樹”等等,對比“我想念過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綠草如茵的時節,她常常彎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雜草,在午飯前後她有時逗着包弟玩”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有愛人在的景色,才是生動的,令人快樂的)

(四)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對比閲讀《小狗包弟》和《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作者在情感抒發上有何異同?

(蘇詞更加含蓄,可解讀為感慨自身,也可解讀為懷念故人,沒有明確的指向性;巴文情感濃烈,有深刻的懺悔,也有深沉的懷念。

(五)小結作業

請同學們對比閲讀《小狗包弟》和《項脊軒志》,談談情感抒發上有何異同,下節課分享。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對於高中的學生而言,《項脊軒志》屬於國中已學課文,用這一篇來導入似乎更符合“温故知新”導入的理念,而《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作為拓展來進行對比閲讀比較合適。在以後的設計中,我需要更多地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構成與接受度,使教學設計更具科學性與邏輯性。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 篇十

教學目標

1、瞭解墨子非攻的思想主張,認識非正義戰爭的罪惡,反對侵略,熱愛和平,儘自己所能為和平作貢獻。

2、瞭解墨子;積累文言文常用詞語;學習本文敍事詳略得當,論理多用類比的寫法。

3、體會墨子高超的勸説藝術;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複述、翻譯、朗讀的能力和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敍事説理的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墨子勸阻楚攻宋的三個步驟;積累文言知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難點

鑑賞墨子的勸説技巧。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導言: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碩果累累的先秦科技和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為我國古代文明增添了光彩。春秋戰國時期,貴族壟斷文化的局面逐漸被打破,私人著書和講學的風氣越來越盛;學派林立,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盛況。其中有影響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他們紛紛著書立説,發表自己的見解。其中有一個人主張“兼愛”“非攻”,希望人們互助互愛,反對不義戰爭,他就是墨子。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選自《墨子》的文章——《公輸》。

2、作者介紹:

墨子(約前476~前390),名翟(dí),相傳為戰國時期宋國人,後長期住在魯國,戰國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創始人。《墨子》原有71篇,現存53篇。是中國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著作總集。一般認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輯錄,反映了墨家的思想。墨子宣傳“非攻”(反對掠奪性戰爭)“兼愛”(既愛自己和祖國,也愛別人和別國)等主張,反映小生產者的利益和願望。

3、作品背景:

墨子所處的時代,各諸侯國掠奪性的戰爭頻繁不已,嚴重破壞了生產,甚至使下層人民被迫“折骨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勞苦大眾的苦難,這是他提出“非攻”“兼愛”等政治主張的思想基礎。當時楚國是大國,佔有兩湖一帶廣大地區。宋國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帶,但處於戰略要地。楚國用公輸盤製造的器械,接連打敗了周圍幾個國家,於是準備攻打宋國,墨子聽到了消息,便從魯國趕到楚國去止楚攻宋。《公輸》寫的就是這件事,具體地表現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解課文內容。

課文朗讀

(1)速讀課文,藉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掃清語音障礙。

(2)小聲閲讀課文,利用工具書及參考資料,疏通文意,找出疑難問題。

(3)小組合作學習,將個人的疑難問題提交小組討論解決。教師巡視解惑。

(4)全班共同解決小組中有爭議的問題。

(5)教師指導學生積累本課的文言知識。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內容略)

2、學生輕聲朗讀課文,做好複述課文的準備。

指名學生複述課文故事。

3、要求學生一邊自行默讀課文,一邊揣摩對話的語氣、語意,體會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緊張的氣氛。

4、教師適當指導朗讀。略

5、分角色朗讀課文,一邊朗讀,一邊糾正,力求讀準。(敍述者、墨子、公輸盤、楚惠王)

請大家再大聲地將課文朗讀一遍,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6、理清行文思路,整體把握文意

(1)提問:本文對應的雙方是誰?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國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本文對應的雙方是墨子和楚國的公輸盤、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國的目的是勸阻楚國攻打宋國,宣傳他的“非攻”思想。

(2)哪句話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

(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3)公輸班何許人也?楚國攻打宋國的這場戰爭的性質如何?

明確:註釋②此場戰爭是“不義之戰”(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的侵略戰爭)

(4)哪句話表現了墨子見義勇為和不辭勞苦的品質?

(子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

(5)為什麼墨子從得到楚國攻宋的消息到見公輸盤,中間只用“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十二字來表達?

(因為事情緊急,刻不容緩;墨子一路上的經歷,與文章主題關係不大。)

墨子為什麼如此不辭勞苦?

(為了實現“兼愛”、“非攻”的思想)

解釋“兼愛”、“非攻”

(6)文中哪句話揭示了事件的結果?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7)請以“這篇課文敍述了________的故事,表現了________”概括課文的內容。

如:這篇課文敍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現了墨子的機智、勇敢和善辯。

集體朗讀課文,進一步領會課文內容和思路,體會對話的語氣、語意。

三、佈置作業

反覆閲讀課文,思考墨子是怎樣一步步地阻楚攻宋的?並仔細品味墨子的勸説藝術。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複習導入。

二、精讀課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奧祕,體味墨子的勸説藝術。

(一)學習課文曲折有致的故事情節

課文敍述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思考:如果你是墨子的話,你想怎樣勸阻?(如果你遇到一個身強力壯的人無緣無故地欺負一個弱小者時,你想怎樣處理?)

(1)速讀課文,概括出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的'三個步驟。

(2)師生討論,明確:

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輸理屈詞窮;

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屈詞窮;

第三回合是模擬攻守,説明楚國攻打宋國不會有好結果,促使楚王放棄攻宋。

(二)分析第一回合

(1)墨子為何先勸公輸盤?

(2)墨子是如何勸説公輸盤的呢?

墨子見公輸盤,並沒有直接勸阻,而是先設下圈套。(“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

①當墨子請公輸殺人時,公輸作何表示?(“不説”)

②墨子進一步説可以“獻金”,採用激將法,其真正的意圖是什麼?

(真正的意圖在於步步激怒公輸盤,逼使他説出“吾義固不殺人”一類的話來。因為墨子料到公輸盤雖然在積極準備血腥的戰爭,但表面上必然會裝出堅持正義的樣子。公輸盤果然中計。)

③墨子怎樣給予致命一擊的?

墨子抓住公輸盤“吾義固不殺人”一語,駁斥了他的所謂的“義”。

首先義正辭嚴地指出‘宋何罪之有”,而後指責攻宋的不智——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同時批評攻宋的不仁,因為宋本無罪。

得出結論:公輸盤的“義”是“不殺少而殺眾”,是更大的不義。

“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是在指責公輸盤的不義嗎?(不是,是為了防止公輸盤以種種理由搪塞推託責任。)

墨子用“不可謂智’”不可謂仁”。